高考语文研讨会交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根据教研室的安排,让我在这次研讨会上作一个发言。这里只是把自己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的几点感受和大家做个汇报交流。
首先,语文老师应夯实基础(1.夯实自己的基础;2.夯实学生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积累与研究应该贯穿于我们教学生涯的始终。厚积才能薄发,无论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作为和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广博的阅历见识,你如何引导学生,又拿什么和学生进行对话?在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习惯于思考总结,也就是多做一些研究工作,大到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大纲,名家教育思想;小到教材教学教法,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点的各种解题思路技巧,无不需要我们有弯下腰去研究的精神。我们有些老师对大纲、教材研究得不深,对具体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研究得也不够。我认为,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如果你对高考试卷的结构考点分布,各个知识点的要求都不清楚,你如何去引导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我们要能弯下腰去研究,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研究高考的题型和解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知道要教什么。例如研究考纲,《考试大纲》既是对高考命题的制约,又是对广大师生公布的最可信的、透明度最高的“信息”。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能力要求及试卷结构,它的“题型示例”可以让考生准确把握测试内容、能力层次及题型。准确抓住《考试大纲》的前后变化,从中可摸出命题趋向。
语文老师还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要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提优拔尖之间的关系。我们十二中很多学生来自郊区农村,语文基础相当差。我们决定按部就班从基础抓起。高一高二以教材为抓手,注重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引导和写作积累。这两项工作耗时长,见效慢,但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尤其对学生突破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最大的瓶颈有重要作用。即使进入高三,也还是不能急功近利地为迎合眼前的考试而过早进入综合复习,我们仍然带领学生进行“诸子散文”选修课的学习,这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又有很大帮助。其实,无论何等档次的学生,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夯实基础都是最重要的,在高考基础复习中,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背诵默写,语言表达应用等这些都属于“抓分必做题”,都要花去很多时间,也许有时候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但这些工作一定要耐心而细心地去做。怎么做?天天做,天天讲。
第二,要掌握恰当的复习方法。语文老师要“会教”并且“教会”学生,“会教”不但指你具备了教学的基本知识积累,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能够把这些知识方法和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学会了这些知识和方法,也就是“教会”学生。有的老师上复习课,前两堂甩一张卷子让学生做,后两堂自己将答案从头讲到尾。这样的复习效果很不好。复习课要坚持八个字:不练不讲,讲过必练!一句话:“练-讲-练”结合,“讲”什么?讲方法,讲技巧,讲原因,讲规律,并在可控制的时间内提高达成度。例如复习现代文阅读这块,首先告
诉学生要养成通读全文快速理清作品结构的习惯,宏观把握作者写作思路,进而总结现代文常考的题型,进而整理出较规范全面的答题思路和方式,例如某些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不但要从内容结构上考虑,现在还要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全面规范地整理答案。在讲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练习也有技巧,教师要精选题目,不要让学生题题都做,教师要跳进题海,才能带领学生跳出题海。教师还要及时批改试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也有方法,像语言表达题可以每次选几个学生重点改,作文符合要求的简批,打上等级分,不符合要求的面谈,文言文翻译扣住重点词语,让学生互改……
第三,语文学习和训练应有短期的目标和长远的计划。这短期的目标是从高考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张进入大学的“门票”,要制定三年的教学计划,包括这一年的复习计划,要根据学生阶段性特点和试题专项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训练,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这长远的计划是指从育人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张终身受用的“饭票”,我们的语文教学确实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还应教会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能影响他们思想品格的形成。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思想的成熟还需要我们调动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应该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用我们的真心真情鼓舞激励学生,用我们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我们能把这些工作做好并且愿意做好的动力都源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
才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能成功的真正源泉。愿我们所有的教师以此共勉。
以上只是个人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