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精品课件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精品课件
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 怨之音。
——俞陛云《诗境浅说》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 四州》 课件(2 3张PPT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 四州》 课件(2 3张PPT )
拓展探究
你还学过哪些贬谪诗 呢?请和大家分享分享。
古代诗歌散文T )
结合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
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刘禹锡、苏轼,精神不倒,始 终以饱满的精神淡然的态度看待生活。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 四州》 课件(2 3张PPT )
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 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其它常见意象: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 四州》 课件(2 3张PPT )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塑造周瑜的英雄 形象,借周瑜的故事抒发自己政途失意的悲伤,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登柳州城楼寄漳 汀封连 四州》 课件(2 3张PPT )
4、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 多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手法。
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朝”奏 “夕”贬,一日之间命运发生急剧 变化。一封奏和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悲愤 之情寓含其中。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pt课件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割据,宦官 专权,导致政治动荡不安。
柳州概况
柳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偏远,民族众多,经济文化相对 落后。
个人境遇
柳宗元的贬谪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柳州,心情郁闷,处境艰难。
与友人的离别
柳宗元在柳州与好友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薛晔、连州刺史 刘禹锡分别,情感上倍感孤独。
02
有人认为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文学评论家的评价
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首诗“在艺术上具 有很高的造诣,将景、情、人融为一 体,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有评论家赞誉这首诗“情感深沉,思 想深邃,是唐代律诗中的佳作。”
个人心得体会
读完这首诗,我深感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 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结构安排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 过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使得诗歌 整体上更加完整、统一。
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 琢,体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艺术
风格。
词语运用
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 ,如“江流曲似九回肠”、“愁 去几时还”等,使得诗歌的语言
更加富有表现力。
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动机
寄情于诗
柳宗元借诗歌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政治时局的感慨。
抒发个人情感
通过诗歌宣泄自己被贬谪的苦闷,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
03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思想内涵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忧愤 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 时也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江 千山鸟飞绝, 孤舟蓑笠翁,
雪 万径人踪灭. 独钓寒江雪.
[注]此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所作 注 此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所作 此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所作.
试简要分析诗歌中渔翁形象. 试简要分析诗歌中渔翁形象.
渔翁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是诗人思想感 渔翁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是诗人思想感 情的寄托,他清高孤傲 不怕孤立,不随波逐 他清高孤傲,不怕孤立 情的寄托 他清高孤傲 不怕孤立 不随波逐 有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有不畏艰 流,有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有不畏艰 有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坚贞不屈的精神. 难、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 怎样的特点? 怎样的特点? 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明确: 明确: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 曲回” 百越文身地” 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 哀苦无比的景色 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明确: 明确: 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 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 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 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 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表达了出来。 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总结,指导学生背诵。 总结,指导学生背诵。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 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 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 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 愁思” 心头的茫茫“ 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 点明了题意。 里点明了题意。 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 薛荔” 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 正被风雨摧残。 芙蓉” 薛荔” 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 与上联“愁思”映衬。 洁,与上联“愁思”映衬。 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 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 更加深了“愁思” 更加深了“愁思”。 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 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 从上联生发出来。 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 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 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 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 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 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愤怨。 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精选课件
10
一、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明确:接:连接,目见,看到。大荒:泛指 荒僻的边远地区。
句意: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 着极远的地方,愁思正如海天 一般茫茫无边。
精选课件
11
2、此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有何修辞手法?所写的景有什么特点?
• 明确:“海天愁思正茫茫”中的 “愁”字。
• “茫茫”一词写喻体“海天”之 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 边。
• 比特喻点:荒凉、辽阔
精选课件
12
一、城上高楼接大荒,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14
二、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望著海角和天涯,心 中那种愁思,正茫茫无 穷无尽呢。
精选课件
15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3、“风”“飐”“雨”“侵”各有什么 特点?
三、惊风乱飐芙蓉水,
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 芙蓉花旁边的江水。
精选课件
20
四、密雨斜侵薜荔墙。
密密的雨点,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
精选课件
21
五、岭树重遮千里目,
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 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 睛,
精选课件
22
六、江流曲似九回肠。
弯曲的江流,好像九转 的回肠。
精选课件
23
七、共来百越文身地,
精选课件
27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精选各课件自滞留一方。 28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ppt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ppt

1、此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作用如何? (1)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茫茫”一词,一写“海天”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边,将无边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2、此联的意境如何? 辽阔荒凉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意象:惊风、密雨、芙蓉、薜荔 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
虽处于一地,但音书却仍然阻滞难通。
译文:
二读诗歌 品析诗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01
02
03
04
05
06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商务工作计划通用模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01
02
பைடு நூலகம்
01
02
时代背景
解题:
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寄: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友人。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1、此联所写景物与颔联所写景物,在角度上有何不同?颈联写景有何层次感? 颔联是近景,此联写远景。颈联所写景物一高一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 2、如何理解“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人融情于景,将内心对友人的挂念、担忧之百结愁肠融入千折百回的江流之中,江流之曲亦是愁情之百结。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优秀课件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章辞采华 丽。21岁中进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 新。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 马。后又贬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被贬期 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优秀课件
时代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 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 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 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 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 ”事件。
优秀课件
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 怎样的特点?
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优秀课件
明确: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 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 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 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明确: 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 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 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
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山水甲天下
柳州地理位置
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 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景。
周边山水风景
柳州城楼所在位置
柳州周边有许多著名的山水名胜, 如风光秀丽的柳江和神秘的杨柳 岩。
柳州城楼坐落在柳江边,俯瞰着 整个城市和美丽的山水风景。
美食天堂
1 柳州特色美食简介
柳州以其独特的美食闻名,包括螺蛳粉、酸辣粉、龙头猪脚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 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一览中国柳州城楼及其周边四州的壮丽景色和丰富文化。让我 们一起探索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
柳州城楼简介
建造背景
柳州城楼建于明代,是当时广西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
建筑风格
城楼采用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南方文化特色。
历史地位
柳州城楼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柳州市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连州也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
结语
1 总结
柳州城楼和周边四州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2 感悟
通过探索这些地方,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 展望未来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柳州和周边四州的美丽,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 遗产而努力。
封州位于中国广东省西北部,是 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城市。
名胜古迹介绍
封州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 迹,如状元坊和大塘古镇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封州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连州
连州地理位置
连州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是一 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
名胜古迹介绍
连州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 迹,如宝岩寺和星湖等。

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优秀课件

2021/3/27
CHENLI
15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3、“风”“飐”“雨”“侵”各有什么 特点?
• 明确:风而曰“惊”,雨而曰“密”, 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客 观事物已被诗人投入了情感,是典型的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诗句。
2021/3/27
CHENLI
16
薜荔
荷花
2021/3/27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
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
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
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
时写的。 2021/3/27
CHENLI
6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 封连四州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 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 情,伤高怀远之意。
2021/3/27
CHENLI
5
时代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 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 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 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 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 事件。
CHENLI
17
2021/3/27
CHENLI
18
4.诗人登楼所见,景物甚多,可是,诗人为什么写到 荷花(芙蓉)和薜荔被风吹雨打的情景?用了 什么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①芙蓉与薜荔象征(比喻)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 蓉以为裳。”又云:“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 之落蕊。”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 的美好与芳洁)②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诗 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象征、比喻)暴风肆虐, 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袭着墙上的薜 荔。是景语,更是情语,③是,诗人对险恶处境 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 上遭挫折所产生的痛楚和不平。景中之情,境中 之意20,21/3/赋27 中之比兴,有如CHE水NLI 中着盐,不见痕迹1。9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8页PPT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8页PPT

• 这首诗托景抒怀,通过登柳州 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 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 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 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 贬战友们的深切思念。
试比较柳与韩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的情感基调是愁思弥漫、凄苦无比的,但 同时也有对恶势力的控诉。
• 九回肠:愁肠百结。九,次数多。

把江流曲比作九回肠,其实是把自己的
不绝愁思用九曲柳江来形容。
•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 南朝梁·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 遥夜兮九回肠。”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远景,写山水景象。

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 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九月,革 新失败,贬邵shào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 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 (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 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 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不仅是全诗 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 全诗用“愁思”贯穿。 • 首联登高望远,引出愁思;颔
联见到芙蓉、薜荔横遭摧残,引起 身世之感,又添愁思;颈联,远望 友人,岭树重遮,江流阻断,使人 愁肠百结;尾联音书断绝,各滞一 方,倍感寂寞,愁思更深。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⑴登柳州城楼:交待了事 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 远之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课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好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 虽处于一地,但音书却仍然阻滞难通。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 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 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 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 史。《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七 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所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
二读诗歌 品析诗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1、此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 巧?作用如何? (1)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茫茫” 一词,一写“海天”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边,将无 边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2、此联的意境如何? 辽阔荒凉
诗眼:愁
首联: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愁
他登上柳州城楼,所见皆是荒芜辽远的原野,海天相接茫 茫的一片,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 愁情满怀,百感交集,也感到“愁思”无尽,就好似这海一 般的广,如天一般的高。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精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背景
公元805年,唐德宗死,太子唐顺宗即位,改 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 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 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 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 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 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 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 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 时写的。
二读诗歌 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 怎样的特点?
提示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确: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 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 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 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明确: 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 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 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登 柳 州 城 楼 寄 漳 汀 封 连 四 州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 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 官至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 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章辞采华 丽。21岁中进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 新。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 马。后又贬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被贬期 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三读诗歌 感知意象
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离骚 》
惊风、密雨: 敌对势力的迫害和打击。
岭树遮目、江流迂曲: 路途遥远,音信难通,归梦
难成,愁肠百结。
总结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
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 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 里点明了题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 封连四州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 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 情,伤高怀远之意。
⑵寄:诗人眼望苍茫天 地间,百感交集,寄关 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 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密密的雨点,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
五、岭树重遮千里目,
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 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 睛,
六、江流曲似九回肠。
弯曲的江流,好像九转 的回肠。
七、共来百越文身地,
我和你们都到这剪发纹 身的南蛮之地来,
八、犹自音书滞一乡。
虽然彼此住得很近,可是 因为交通不便利,仍然很
难互相传递信息。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 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一、城上高楼接大荒,
柳州城上的高楼,连接 着极远的地方,
二、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望著海角和天涯,心 中那种愁思,正茫茫无 穷无尽呢。
三、惊风乱飐芙蓉水,
狂风吹动起来,搅乱了 芙蓉花旁边的江水。
四、密雨斜侵薜荔墙。
探究: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 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贬谪诗的情感:
①被贬之愤 ②故园之思
③亲友之念……
探究:
结合有关诗句,谈 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 些常见的意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 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 洁,与上联“愁思”映衬。
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 更加深了“愁思”。
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 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 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江水 归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