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
从培根的《论读书》看读书的三种方法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被尊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培根热爱读书,对于读书的好处和如何读书也有自己的看法。
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提到了几种读书的方法,“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简言之,他认为,根据书的类型和书的质量的差异,可以以三种方式读书:略读、精读、代读。
结合我自己的读书感受,谈谈这三种读书的方法。
第一,精读。
到底什么样的书是要精读的呢?上小学时,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当时只喜欢看大圣降妖的情节。
孙悟空本领高强,嫉恶如仇,是全班同学的“偶像”。
年级渐高后,老师对《西游记》有了各种讲解,但依然是似懂非懂。
成年后再读《西游记》,依然喜欢,细细读来,却有另外一番感受,,悟空当初占山为王时的洒脱不拘,勇往直前,保唐僧西天取经后的左右掣肘,似乎高强的本领也缩水不少。
再读时,开始四个人物的语言特征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这大抵是名著称之为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这一类的书,读一遍有读一遍的回味,是值得的精读的。
这类书,除了所谓名著之外,也为数不少。
我喜欢精读的还有另外一类,就是散文。
那些优美的、宛若天籁的语句,汩汩而来,读了又读,当真有如沐甘霖之感。
第二,略读。
我略读的书,大都是一些以情节推进为主的故事或小说。
学生时代读金庸、古龙,读海岩的小说,大多都是这种情况。
大学时,下午如果没有课,同宿舍同学会一起去宿舍楼下的租书店租书,租回来一下午窝在床上,一本书就看完了,看完了互相交换,然后晚上或第二天上午去还。
当时,确实是看了不少书,多数是略读,现在回想读的是什么书,基本上都记不清了。
但是读的当下还是感受良多的。
像这类书,一般不用仔细阅读,也能读懂,也能领悟到书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代读。
在我看来,代读,也就是看别人的读书笔记、摘要或评论,这种方式在今天我们可以把它当成选择书籍的一种方式。
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根(Francis Bacon)是一位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也是读书的倡导者。
他曾说过:“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培根的论证思路是读书和思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首先,培根认为读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认为,读书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拓宽视野,增强理解能力。
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得到正确的信息和深刻的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培根强调“读书是易事”,他认为只有通过阅读,人们才能够得到知识。
其次,培根认为思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他认为,思索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知识,把握其中的内涵。
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因此,培根强调“思索是难事”,他认为只有通过思考,人们才能够形成知识。
最后,培根认为“两者缺一不可”。
他认为,只有将读书和思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的学习。
因此,培根强调要既要读书又要思考,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
总之,培根的论证思路是读书和思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通过思考来形成知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学习。
正如培根所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不可”。
探究培根思想时,不仅要学习其关于读书的论述,还要学习其他各方面的思想。
例如,培根的历史学习、方法论、实用主义、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都是我们应当深入了解的内容。
只有通过对培根思想的学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理念及其思想对当下的启示意义。
Francis Bacon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 1561-1626)是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人, 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 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先后 在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宫廷供职。 在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宫廷供职。 培根天赋极高,12岁便进入剑桥大学 培根天赋极高,12岁便进入剑桥大学 三一学院读书,23岁当上了下议院议 三一学院读书,23岁当上了下议院议 1620年培根晋封子爵 57岁时任 年培根晋封子爵, 员。1620年培根晋封子爵,57岁时任 大法官,三年后因受贿被捕入狱, 大法官,三年后因受贿被捕入狱,褫 夺一切公职, 夺一切公职,晚年致力于哲学著述和 科学研究。培根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科学研究。培根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马克思称他为“ 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及现代 实验科学之父” 学术的推进》 实验科学之父”。《学术的推进》 1605)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1605) 总结了前人的一切知识,并进行归类。 总结了前人的一切知识,并进行归类。 拉丁文著作《新工具》(New 拉丁文著作《新工具》 1620)阐述了归纳法。 Instrument , 1620)阐述了归纳法。
Francis Bacon
(1561-1626)
Francis Bacon
(1561-1626) •
English statesman, philosopher and essayist. In natural philosophy he completed the break from the medieval scholastic method, laid dow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natural science, and founded a new inductive method(归纳法) of 归纳法) reasoning which challenged traditional authority (and revelation) and prepared the way for experimental science.
《培根论读书》课件
读书的态度和习惯
总结词
培根在《培根论读书》中强调了良好的读书态度和习 惯对于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培根认为,良好的读书态度和习惯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关 键。他提倡读者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而是要与他人进行开放和 平的交流。同时,培根也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的 重要性,认为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 质和能力。此外,培根还提倡读者在阅读时保持专注和 耐心,不要浮躁和急功近利,这样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所 读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词:培根在《培根论读书》中提出了许多实用的 读书方法和技巧,如选择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笔记 阅读等。
详细描述:选择性阅读:培根认为,人们应该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而不是盲 目地阅读所有书籍。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自己需要 的知识和信息。批判性阅读:培根提倡批判性阅读,即 对所阅读的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不盲目接受书 中的观点和思想。这样可以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 判断力。笔记阅读:培根建议读者在阅读时做好笔记, 记录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以便于回顾和总结。这样可以 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阅读兴趣
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 感兴趣的书籍,逐渐培
养阅读习惯。
制定阅读计划
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制 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保 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
间。
深度阅读与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思考 和理解,培养深度阅读 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
分享与交流
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和 体会,通过交流促进阅
读的深入和理解。
05
组织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培根论读书》主题的读 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激发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培根谈读书
3.本文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书 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 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书使人充实,讨论 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等。排比使文章条理分明; 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了文章 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运用对比说理。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 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 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 神上的缺陷。
鉴赏评价
说说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并就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 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读法。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结构图示
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反复推敲思考 谈读书 读书的方法 不同的书读法不同
端正态度、 正确读书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整体感知
1.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 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 蜡矣”):阐述读书的方法。
写法探究
多用比喻说理、排比说理和对比说理。 本文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比喻、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 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 之学使人善辩”。排比的运用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 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第4单元-短文两篇 谈读书
谈读书新知导入读书有径。
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谈读书》,看看培根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新知讲解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新知讲解作者简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
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的首创体裁。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主要内容:阐述哲学、伦理处世之道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名言警句:①知识就是力量②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③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典型情节:《谈读书》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谈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不足之处:尽管《培根随笔》能教给人们很多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的知识,但作者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应该摒弃。
作品简介新知讲解注音及读读写写 怡()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诘( )难 要诀( )蒸馏( ) 滞( )碍吹毛求疵()练达 枝节 涉猎 聪颖高谈阔论 味同嚼蜡 诸如此类yí chóu zǎo xiá jié jué l iú zhì c ī 新知讲解多音字注音:嚼 咀嚼() 味同嚼蜡() jué jiáo 新知讲解怡情:文采藻饰: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要诀: 使心情愉快。
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的主要内容
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的主要内容弗朗西斯培根在1590年出版的文章《谈读书》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尤其是把书本中的精华摘录出来,以便记忆和理解其大意。
他明白,仔细和学问的读书是善于思考的基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谈读书》主要介绍了培根的观点,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读书,以及对于全面读书更有用的一些方法和术语。
首先,培根要求人们有足够的耐心来研读书籍,这是理解书本的精华所必需的,要能把书中的深奥和艰深的内容深入了解才行。
然后,他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方法,如“记录”,“参考”,“复习”等,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读书,理解书本的精华并更好地记忆书本的重点和关键要点。
最后,培根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术语,如“重述”,“总结”,“裁减”等,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和有效地使用书本中存在的观点。
《谈读书》反复强调,要真正善于思考,就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地阅读,以及如何从书本中提取有用的资料。
培根的这种想法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进而也影响了今天的学习方式。
培根的观点被认为是一项革命性的改革,使得传统的“填写形式”的读书方式受到了革新和改进,使学习者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从书本中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谈读书》也成为英国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受欢迎的著作之一,也成为西方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文章。
培根给出的建议,他坚持认为有效的阅读是理解学习的关键,仍然受到今天许多文学家和学者的赞扬。
他们认为培根的观点仍然适用于今天,仍能够帮助人们充分理解书本的精华,以及有效地记忆和思考。
总之,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文章《谈读书》中提出了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读书,以及对于全面读书更有用的一些方法和术语的观点。
他的论点激发了当今的阅读方法的发展,这个论点仍然在西方文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根的观点可以激励人们更加有效地利用书本中存在的观点,帮助他们更加充分地理解书本,并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对培根谈读书的理解800字(通用范文4篇)
对培根谈读书的理解800字(通用范文4篇) 关于对培根谈读书的理解,精选5篇通用范文,字数为800字。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而珍贵的活动。
然而,仅仅读书还不足以称之为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读原文,探索其中的深意。
读书原文培根(Baconian Reading)是一种深入研读原文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直接阅读原著作品,以获取的原始思想和意图。
这种方法要求读者对原著进行反复研读、解读和思考,以深入理解的观点和内容。
对培根谈读书的理解(通用范文):1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而珍贵的活动。
然而,仅仅读书还不足以称之为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读原文,探索其中的深意。
读书原文培根(Baconian Reading)是一种深入研读原文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直接阅读原著作品,以获取的原始思想和意图。
这种方法要求读者对原著进行反复研读、解读和思考,以深入理解的观点和内容。
首先,读书原文培根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通过直接接触原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思想和情感。
而如果仅仅依赖于他人的解读和总结,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些细节和重要观点。
通过读书原文培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的意图,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
其次,读书原文培根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我们读书原文时,我们需要自己思考、分析和解读,而不仅仅是接受他人的观点。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够不被他人的观点所束缚,而能够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原文培根,我们能够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读书原文培根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思考,分析文章的结构、论点和证据等。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当然,读书原文培根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时间的工作。
在繁忙的学业和生活中,我们可能很难抽出时间来深入阅读原著。
关于培根对学习的看法(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关于培根对学习的看法(学霸是怎样养成的)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以及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培根在他的名作《论读书》中有段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这段话向来脍炙人口,其中包含着“学霸”的养成秘诀!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成为学霸,操心着培养孩子的问题。
那么,怎么让孩子成为学霸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首先要学会读书!在读书方法上,培根的论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非常经典,其中包含着学霸的养成之路,“五遍学习法”!正如培根所言有的书要“浅尝”,有的书要“吞食”,有的要“咀嚼消化”,对于学生来说,教材里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深浅或难易程度。
为此,我们可以把书中的教材中的内容由浅入深进行阶梯状分类:最低一级阶梯的之识可以比喻为水,只需要学一遍就能学会了;第二遍要学的内容是“青菜”,需要咀嚼两遍才能下咽;三遍要学的内容是“肉”,需要咀嚼三遍才能下咽;第四遍要学的内容是“骨头”,需要“硬啃”,有时四遍学不会,还需要再啃第五遍、六遍到七遍!这样才能将教材的内容学好。
换而言之,以数学为例,书上讲解的知识可以第一遍学,例题可第二遍学,课后题可做第三遍学,资料上的拓展题可做第四遍学,考试中的难题可做第五遍学。
如是,每一遍都将自己不会的东西记下来,以便复习突破,那么你的成绩才能拾级而上,登上高峰!再以英语学习为例,可以调动不同的感官来进行立体式的学习。
名人学习方法与读书方法
名人学习方法与读书方法18位名人的学习方法1. 科学家培根的“酿蜜法”: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简单只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
2.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3.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是问号。
5.作家列夫托而斯泰的“思维法”: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6. 心理学家洛克的“多少法”:学识广博的诀窍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7.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循序渐进法:要想一下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8.文学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9. 文学家欧阳修的“三上法”:马上,枕上,厕上。
10.历史学家陈恒的“读目法”:读书先读目录,心中有数。
11.学问家王盛鸣的“竭泽法”:知识如鱼,目录如网,要学会用网在书海中打捞。
12.教育家布鲁纳的“兴趣法”: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13.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合精法”:要善于集合相近的学科的理论精华。
14. 国学家章学诚的“切己法”:不切己者,虽泰山而不顾。
15.科学家巴斯德的“坚持法”:使我达到目的的奥秘是我的坚持精神。
16. 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17.短篇小说家马克土温的“专注法”:只要能专注,就能取得连自己都会吃惊的成就。
18.史学家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9位名人最牛读书法贾平凹:“触一通三”法贾平凹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者自己静心地读书。
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触一通三”法。
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武术、绘画、舞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他甚至主张连植树造林、做饭炒菜方面的知识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培根《论读书》赏析
培根《论读书》赏析【作者小传】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哲学家,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后在文学和哲学上取得了不菲成就,还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有《论说文集》《培根随笔》和《自然界的大事》等。
【阅读指导】本文选自《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散文的开山之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富含哲理,在世界文坛也有较高的地位。
它影响了很多国家的读者,其中不乏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莎士比亚、莫泊桑等。
培根在随笔中表达了个人对生活各个角度的看法和观点,不少名言警句都出自他之手,比如“知识就是力量”。
这篇文章是培根对读书意义、作用和方法的阐述,是一篇教导人们如何读书的名篇。
我们学会读好书、掌握读书方法,这样才能节省自己的精力,从书中攫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这篇文章适合在周末闲暇的时候朗读,以此反省自己,是否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朗读时,语调平缓,注意节奏,边朗读,边自省。
除了这篇文章,《培根随笔》的其他文章也极适合一个人朗读,可以自行找来朗读。
【原文欣赏】读书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是最适合独处一室的消遣。
读书有助于高谈阔论时旁征博引,读书有助于处世时做出明智的判断。
有的人可以通过丰富的经验对细枝末节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过,如果想要统筹全局,还是要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归纳。
读书太慢,会让人产生惰性;太过注重语言的华丽,会显得矫情;照搬书中的条文,会给人一种食古不化的老学究形象。
读书可以弥补后天的缺陷,经验是对书本知识的补充。
那种生而有才的人就像是天生的花草,读书就是对它的枝枝叶叶进行修剪、嫁接;如果只知道读书,而不懂得将知识用于实践,读再多的书也于事无补。
有一技之长的人对读书不屑一顾,无知的人对读书唯有羡慕,只有明智之士才会好好利用读书,但是读书并不是用来四处炫耀的,其用处也不在书本之内,应在书本之外多多观察。
读书时,不必对作者求全责备,但是也不能对书中所言尽信,应对其进行推敲和思考。
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的主要内容
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的主要内容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谈读书》中给出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建议。
他认为,读书是知识的基础,也是取得成功的必备工具。
首先,他建议人们要有主动性地去读书,要多看书,什么书籍都可以去读,只要它能使我们的知识有所扩展,有所提高。
其次,他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一项乐趣的活动,而不是作为一个繁琐而又枯燥的任务,并且要努力不断地去记忆,思考,以及利用所读到的内容去积累知识。
此外,他提到了有关读书的多种方式,包括浏览法、注重实践法、思考法、诵读法以及结合研究法。
除此之外,他也强调了注重实践,多与朋友沟通和交流,以及“少读书,多思考”,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总的来说,弗朗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中发表的许多观点,旨在提醒人们应该有一种“有知识的投资”的态度,和一种“把读书当作乐趣”的精神,他也激励人们在读书的同时,要多去思考,多参与活动,多和朋友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
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在他本人的文学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渊博的知识,以及他对读书的独特观点,让他的读者们在读书的同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出对知识的渴望。
因此,能受到培根的影响,以及用他的观点来认识读书,并遵循他提出的各种建议,将是人们为自己实现
理想打好的基础。
谈读书 培根
谈读书
王佐良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பைடு நூலகம்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1622)、幻想游记《新大西岛》(1626)和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
《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年,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才收入短文58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如《真理》《死亡》),伦理探讨(如《忌》《爱》《利己的聪明》),做官秘诀(如《高位》《党争》),处世之道(如《友谊》《诡诈》),治家准则(如《父母与子女》《婚嫁与单身》)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营造》《娱乐》),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如《美》《庭园》)。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论证思路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论证思路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他的论证思路在当时非常先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培根的论证思路主要是通过对比、分类、归纳等方法进行推理。
他喜欢用对比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将自己的观点与反对的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加正确。
培根也喜欢用分类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将事物分为若干类,并对每一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在《新科学》中,培根就用分类的方法将知识分为十大类,分别是:神话、宗教、艺术、语言、自然科学、哲学、社会、政治、军事和商业。
培根通过对这十大类的分析,得出了人类的知识是有层次的、有组织的的结论。
培根还喜欢用归纳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出普遍的结论。
例如,在《新科学》中,培根就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即从观察中得出定律、从定律中得出原理、从原理中得出定义。
总的来说,培根的论证思路是十分科学的,他善于用对比、分类、归纳等方法进行推理,并能够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出普遍的结论。
他的论证思路为后世的思想家所借鉴,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继续谈论培根的论证思路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主要著作和思想观点。
培根的主要著作有《新科学》和《左右三十论》两部,其中《新科学》是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他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
《新科学》分为十个部分,涵盖了培根认为人类知识的十大类。
培根的思想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根认为人类知识是有层次的、有组织的。
他认为,人类知识不是混淆无章的,而是分为若干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立的定义和原则。
●培根认为人类知识是通过观察得出的。
他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的,而不是凭感觉或直觉。
●培根认为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
他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了解一切事物,所以我们需要接受不确定性。
培根认为人类的知识是可以改变的。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课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课文一、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 - 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
他的作品风格简洁、条理清晰,善于运用类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对后世的哲学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课文内容。
1. 读书的目的。
- 怡情:读书可以让人在独处幽居时调节心情,使心情愉悦。
例如,当一个人在闲暇时光,读一本富有诗意的散文集,能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
- 傅彩:读书能够为自己的言辞增添光彩。
在社交场合或者写作中,那些饱读诗书的人往往能够旁征博引,使自己的话语或者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如在演讲时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这些素材大多来源于读书的积累。
- 长才:增长才干。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关于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书籍,人们能够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读一些管理学的书籍,有助于在工作中更好地领导团队,处理事务。
2. 读书的态度。
-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这是一种客观公正的读书态度。
读者不能带着挑剔、故意找错的心态去读书,而是要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领会作者的意图。
例如读古典名著,由于时代的差异,可能存在一些与现代观念不符的内容,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作者,而是要从作品的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去理解。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要有批判性思维。
书本知识不一定完全正确,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例如一些科普书籍可能会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而部分内容被修正,所以读者要善于辨别,不能盲目跟从书本内容。
- 而应推敲细思:读书要深入思考,仔细琢磨书中的内容。
对于书中的观点、论证过程等要进行细致的分析。
比如读哲学著作,里面的思想深邃,需要反复研读,思考其中概念的内涵和逻辑关系等。
3. 读书的方法。
-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这表明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作用。
读书是知识的输入过程,能够充实人的知识储备;讨论是思想的交流过程,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使自己变得机智;作文是知识的输出过程,通过写作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能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谈读书培根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五、把握文章的脉络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 书的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 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
六、赏析课文
读 书 目 的
怡情
正面阐述 其好处
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观点:读书能够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 接”。
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与关系
七、总结
读书目的
正面阐述其好处
正反对比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反面指出其偏向
主张
读书方法
提倡
皆成性格 读书作用 弥补缺陷
二、学习生字 藻( zǎo )饰 狡黠( xiá )诘( jié )难 蒸馏( liú ) 滞( zhì )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然贯通 咀嚼( jué ) 嚼 好读书(hào) 好 味同嚼蜡( jiáo ) 读好书(hǎo)
四、听读课文 1、试找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2、试着给给本文划分层次。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瑞士凯勒瑞士凯勒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 “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 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马车、华丽的服饰 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 不当国王。”同学们,让你们来选择的话,是选 读书,还是当国王?
培根“尝”“吞”“嚼”读书法
培根“尝”“吞”“嚼”读书法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
他强调发展自然科学,其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为后人广为传颂。
马克思称培根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著有《新工具》、《培根论说文集)、《伟大的复兴》等代表作。
关于读书,培根推崇“尝-吞·嚼”的读书方法。
培根说:“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慢咽,慢慢消化。
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需全部精读。
”
至于是否应该读原本,他认为二流书籍读读节本即可,而对一流书籍,则一定要读原本,因为“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关于读书,培根还有许多予人启迪的精辟论述:“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示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置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 “阅读使人空虚;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入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入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
它满载着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 “读书补天然之缺乏,经验又补读书之缺乏。
”
让我们乘着思想的航船,学海扬帆!。
【教育学习文章】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培根是英国16至17世纪的著名哲学家。
著有《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论古人的智慧》、《论说文集》。
他除了在人类哲学史上有巨大影响之外,对于神学、文学、法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曾任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职。
他之所以如此博学和有作为,是与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和合理的读书方法密不可分。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
·····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
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
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据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简介,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是英国16至17世纪的著名哲学家。
著有《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论古人的智慧》、《论说文集》。
他除了在人类哲学史上有巨大影响之外,对于神学、文学、法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曾任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职。
他之所以如此博学和有作为,是与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和合理的读书方法密不可分。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
·····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
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
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据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
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