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培根谈读书阅读答案
“谈读书(节选)”阅读理解答案
![“谈读书(节选)”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2861ff78a6529647d531b.png)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27b68574941ea76e58fa04de.png)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1/ 1。
《谈读书、不求甚解》生字词、成语运用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第13课】
![《谈读书、不求甚解》生字词、成语运用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第13课】](https://img.taocdn.com/s3/m/f0ea320a240c844768eaee6d.png)
《谈读书、不求甚解》生字词、成语运用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第13课】13.《短文两篇》谈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一、生字词注音:课后读读写写:怡.情yí练.达liàn枝.节zhī统筹.chóu藻.饰zǎo狡黠.xiá诘.难jié涉.猎shè聪颖.yǐng滞碍.ài要诀.jué劝诫.jiè高谈阔.论kuò味同嚼.蜡jiáo诸.如此类zhū吹毛求疵.cī狂妄.自大wàng开卷.有益juàn 寻章摘.句zhāi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多音字:好:爱好.hào 好.事hǎo难:难.关nán诘难.nàn矫:矫.正jiǎo矫.情jiáo嚼:咀嚼.jué味同嚼.蜡jiáo解:押解.jiè解.数xiè不求甚解.jiě形近字:辩.论biàn分辨.biàn要诀.jué决.心jué诘.难jié拮.据jié结.果jié蒸馏.liú溜.冰liū榴.莲liú三、重点词语解释:课下重点注释:【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着色。
这里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舍】除去。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矫】做作,不真实。
【学究】指迂腐的读书人。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碍】不通畅。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补充:【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培根《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培根《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3853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2.png)
培根《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谈读书培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筹划,那么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那么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缺乏,经历又补读书之缺乏,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历范之,那么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途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那么需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局部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那么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p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那么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入,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阐述了读书的重要,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黑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直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句的论点来。
谈读书的阅读习题及答案
![谈读书的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7b6a4852458fb770b56e8.png)
谈读书的阅读习题及答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谈读书的阅读习题及答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谈读书的阅读习题及答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
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
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
③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
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
⑤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
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种解脱。
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
⑥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
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
⑦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
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
⑧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
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
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
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
⑨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
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
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
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⑩腹有诗书气自华。
《谈读书》阅读答案
![《谈读书》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a010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0.png)
相关文章列表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微信扫码分享
②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又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谈读书》阅读答案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谈读书》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使心情愉快。
博彩:增添光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培根随笔中考题整理(含答案)
![培根随笔中考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77a95b84ae45c3a358cde.png)
中考名著阅读《培根随笔》1.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2、名著阅读题。
(3)《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打动一代代的读者,请写出两句你所积累的《培根随笔》的名言警句。
(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各题。
(4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1)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2分)(2)请用上文画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对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2分)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
在书里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净化。
4.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节选自培根《谈读书》)①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②选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谈读书两篇阅读答案
![谈读书两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fa7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4.png)
谈读书两篇阅读答案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谈读书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读书篇一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中考现代文《论读书(培根)》阅-WPS Office
![中考现代文《论读书(培根)》阅-WPS Office](https://img.taocdn.com/s3/m/5dff8c826edb6f1afe001f58.png)
中考现代文《论读书(培根)》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论读书培根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
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
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
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
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d34cd25727a5e9846a6189.png)
培根《谈念书》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念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夸夸而谈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办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兼顾、全局策划,则舍勤学沉思者莫属。
念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则断事乃学究故态。
念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念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华如同自然花草,念书而后知怎样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艺之长鄙念书,无知者慕念书,唯理智之士用念书,然念书其实不以用途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察看得之。
念书时不行有意诘难作者,不行尽信书上所言,亦不行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斟酌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量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概涉猎者,少量则须全读,读时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纲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不然书经提炼如同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念书令人充分,议论令人机智,笔录令人正确。
所以不常做笔录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慧,不常念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令人理智,读诗令人灵秀,数学令人周祥,科学令人深刻,论理学令人隆重,逻辑修辞之学令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华但有滞碍,无不行读适合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适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11 / 2脑,诸这样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聚精会神,稍有分别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模卷。
这样脑筋中凡出缺点,皆有特药可医。
22 / 2。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d34cd25727a5e9846a6189.png)
培根《谈念书》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念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夸夸而谈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办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兼顾、全局策划,则舍勤学沉思者莫属。
念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则断事乃学究故态。
念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念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华如同自然花草,念书而后知怎样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艺之长鄙念书,无知者慕念书,唯理智之士用念书,然念书其实不以用途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察看得之。
念书时不行有意诘难作者,不行尽信书上所言,亦不行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斟酌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量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概涉猎者,少量则须全读,读时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纲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不然书经提炼如同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念书令人充分,议论令人机智,笔录令人正确。
所以不常做笔录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慧,不常念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令人理智,读诗令人灵秀,数学令人周祥,科学令人深刻,论理学令人隆重,逻辑修辞之学令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华但有滞碍,无不行读适合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适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11 / 2脑,诸这样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聚精会神,稍有分别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模卷。
这样脑筋中凡出缺点,皆有特药可医。
22 / 2。
《谈读书-培根》.
![《谈读书-培根》.](https://img.taocdn.com/s3/m/fbba41e0d15abe23482f4d77.png)
驳论
事实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你说我说!
你知道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几种读书方法
• 1、品读法。 • 4、析读法。 • 2、摘读法。 • 5、寻读法。 • 3、圈点法。 • 6、助读法。
品 读法
•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 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 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 的神韵所在。
• 如《春》、《雄关赋》的语言美; 《故乡的榕树》的人情美等。
反驳对方的论点
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 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 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 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不求甚解
——马南邨
邓拓 ( 1912~1966 ) 福建闽侯(今 福州)人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 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 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 辑、社长,“文化大革命” 一 开 始 即 遭 迫 害 , 1966 年 5 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 有《中国救荒史》、《燕山 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 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 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1944 年 主 持 编 辑 了 第 一 部 《毛泽东选集》。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 的
第七段: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 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
第九段: 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
整体阅读思考: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3、作者是怎样理解不 求甚解的?
树靶子(对方的观点):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谈读书阅读原文和答案
![谈读书阅读原文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0b0f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79.png)
谈读书阅读原文和答案内容简介:《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奇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所写的一本著作。
另外朱光潜也写过同名的作品。
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
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粟。
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
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
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②读书要忌杂。
即使是一流的好书,也切忌杂乱无章地读。
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③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有没有良好的逻辑联系。
④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
⑤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
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个星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沟通、彼此呼应。
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就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我们应该读他们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⑧(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
培根谈读书阅读及答案
![培根谈读书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4bbc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1.png)
《培根谈读书阅读及答案.doc》谈读书培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46279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
![《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b5e6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8.png)
《谈读书》阅读题及答案谈读书(节选)朱光潜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
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
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
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
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
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
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
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13c344d1482fb4daa48d4b89.png)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
培根《谈念书》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
念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夸夸而谈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办理细事或一一鉴别枝节,然纵观兼顾、全局策划,则舍勤学沉思者莫属。
念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则断事乃学究故态。
念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念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华如同自然花草,念书而后知怎样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艺之长鄙念书,无知者慕念书,唯理智之士用念书,然念书其实不以用途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察看得之。
念书时不行有意诘难作者,不行尽信书上所言,亦不行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斟酌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量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概涉猎者,少量则须全读,读时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纲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不然书经提炼如同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念书令人充分,议论令人机智,笔录令人正确。
所以不常做笔录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议论者须天生聪慧,不常念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1 / 1。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43dbd34fc77da26924c5b008.png)
培根《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谈读书》阅读附答案
![《谈读书》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b0518108a1284ac85043a8.png)
阅读《谈读书》,完成1-3题。
谈读书朱光潜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
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甲】得多。
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
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吗?他生平【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
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
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经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迟钝一分。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
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
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谈读书阅读答案
导语: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谈读书阅读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读书阅读答案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黑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直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句的论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书上的内容,也许对,也许错;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
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
3.排比;这样写,句子整齐,造成一种气势,有力的证明了论点。
4.比喻论证;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