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
——《将相和》教学例谈
名著“有价值而又出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是“永恒的范本”。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升文化品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并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对于教材中引入的古典名著,阅读时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突显它的意义呢?下面以《将相和》为例,从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说起,阐释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

一、品味语言,感悟经典中人物形象。

《将相和》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

蔺相如在文中是个光照千秋,熠熠生辉的人物,他唇如枪,舌如剑,有勇有谋,顾全大局。

关键时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逼退秦王。

廉颇作为一员武将,形象也十分鲜明。

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其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

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自己的怒气。

他知错就改,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仰。

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深入理解品位语言,感悟经典中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下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吗?用心读课文,画出最具说服力的句段,可在旁边注明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不是这样。

(读课文第8自然段中的相关句段)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上,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蔺相如大义凛然,他在用性命保卫赵国的国宝。

师:请大家注意“理直气壮”这个词,再读蔺相如的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蔺相如手中有璧,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心中有底气,威胁秦王,吓唬秦王,聪明机智,另外,从“撞”这个字,我读出了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
教者从廉颇的话中提取了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找答案,抓关键词,品味语言,自然感悟出古典名著中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引入原文,追寻语言文化之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著,大多是改编过后,节选过来的,语言体式以现代语言方式表现。

作者认为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你要欣赏它,就得阅读它本身。

”这个“本身”理应是“原著本身”。

名著改编类的课文,在保留的同时也就无形中强化了某些内容,弱化甚至屏蔽了一些内容,这对名著本身
的丰富内涵是一种伤害,对学生完整理解,理解名著有着负面影响。

所以,教学中联系原著阅读显得很有必要。

以下是执教《将相和》中“渑池之会”的一个片段。

生:我特别喜欢读第13自然段。

(生读第13自然段)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生:请大家注意最后一句话“我就跟您拼了!”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用性命来维护赵国的尊严。

师:危机关头,蔺相如的这句话充分展示了自己对赵王,对赵国的一片赤胆忠心,原著中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原著中片段,生自由读:会于渑池。

王与赵王饮,酒酣,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

蔺相如复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

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师:读后,你觉得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深刻?
生:“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原著描述的精彩,此时此刻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生:我读出了蔺相如的无所畏惧,仿佛看到了他以死相拼的壮举。

……
在名著教学中适时引入原文,可丰富学生对原著的感知,开扩学生视野,加深其理解。

引导学生亲近民族文化之根,培植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创设情境,拨动儿童情感之弦。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为学生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认为这种教学的成功有赖于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营造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和阅读的冲动,使其对文化的累积性有所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位置。

以下是本人在执教《将相和》中“负荆请罪”时创设情境,将学生自然带入思考实践氛围的片段。

师:廉颇听了蔺相如这样一番顾大局、识大体的话后是怎样做的?请大家图文结合,说一说你感受到的廉将军这位老将的诚意。

生:廉将军勇于改过,作为一员威震朝野的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这种真诚实在感人,其精神令人佩服。

师:是呀!廉将军诚心改错,蔺大人宽容大度,多么动人的一幕。

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过千年悠悠的时光隧道,置身于将相和好的美好氛围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又会怎样做呢?
生闭眼沉思,入情入境。

[作者注:此处即是情境的创设,学生会不知不觉中投入其中。

]
师:好,睁开眼睛,看到了吧。

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

生同桌互说,补充评议。

师:请两位同桌分角色表演,其他同学评议。

……
以上情境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旨在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使同学动起来,挥洒激情,启迪智慧,开掘了他们对《将相和》这部经典的理解,引起自身心智的变化,构建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

四、拓展范围,体验阅读名著之趣。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中,结合课后“资料袋”,引领学生走进中国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史记》,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以下是作者执教《将相和》的最后一个片段:师: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联系文章第一自然段:“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躲过一时战祸的赵国,最终命运如何?请读课后“资料袋”,简单了解《史记》,从中提取你感兴趣的信息。

生读课后“资料袋”,简单了解《史记》。

生:除了找答案,我更想了解《史记》中塑造的有血有肉的其他历史人物。

生:我想读更多的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鲁迅先生赞叹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那我们就展开以“中国名著之旅”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走进
《史记》,读一读《史记》中的故事,讲一讲你最喜欢的人物,写一写你最想表达的读书感受,演一演最扣人心弦的情节。

其实,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也是个例子,更似“引子”,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读整本的书,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实现“文字——文学——文化”的质变,自觉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

我国古典名著的部分内容已先后进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阅读经典,不但仅是为了读几篇课文,而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中华民族的经典语言,领悟经典的丰厚蕴涵,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历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逐步浸润,让儿童在阅读古典名著的进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照自己,从而确立自己的位置,使他们的行为合乎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在阅读古典名著旅程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