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存在问题及建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存在问题及建言

发表时间:2019-05-13T15:51:35.0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作者:薛冬

[导读] 2016年4月、2017年6月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中职学校陆续按“55821”的诊改架构要求,探索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自主诊断、持续改进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以期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陕西省渭南技师学院)

课题名称: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SZJG-1734

2016年4月、2017年6月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中职学校陆续按“55821”的诊改架构要求,探索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自主诊断、持续改进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以期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推进及参与复核过程中,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存在以下问题和困惑:

1.学校对“教学诊改”工作的认识偏差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学诊改”存在片面认识,错误的认为“教学诊改”仅是“教学评估”名称的变化,因而,既不能按“诊改”要求开展“全员、全覆盖、全过程”的培训、宣传、动员,又不能按要求建立相应的自主诊断与改进体系,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数据采集、全过程的质量检测。而且,受评估思维定式影响,领导往往仅安排部分教学管理人员,按99个诊断点要求准备成果资料,以应付“诊改复核”,完全曲解了“教学诊改”自主提升教学质量的设计初衷。

2.“教学诊改”机制不完善,“五纵五横”目标、标准缺失

首先,在机制建设上,一是部分学校错误的指派教学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教学诊改”,赋予牵头部门“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身份,影响诊改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二是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没有相应机制约束统领,各自为政,使教学、管理和服务处于割裂状态,影响“五纵五横”等层面的工作机制有效衔接,难以形成各层面、各部门、各岗位相互协作的育人合力。

其次,在“五纵五横”目标和标准建设上,由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精力和能力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确保诊改目标;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制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使“教学诊断”“对标”检查在教学质量评价和检测上“无目标可奔、无标准可依”。

3.“55821”的“8字螺旋”“双链”尚未成形

“8字螺旋” 是诊改的基础,由静态和动态两个螺旋叠加而成。然而,大部分学校“8字螺旋”完整的工作流程“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没有形成;而且,受评估思维影响,学校习惯于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结果而不是过程上,“重静(螺旋)轻动(螺旋)”情况十分普遍;再有,“教学诊改”“持续良性运行、上下左右联动、自觉改进提升”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尚未形成,直接影响对关键要素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持续监测、改进、管理。

4“55821”的“双引擎”建设不够健全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中职学校“教学诊改”相应制度不够健全,没能很好地落实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发挥引导、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难以形成质量自主保证的长效机制;二是学校师生质量意识淡薄,影响教师自律和良好教育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难以形成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5.“55821”的“平台”发展滞后

大部分学校虽然实现了宽带入校,建成了校园网,但由于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操作水平普遍偏低,校园网的使用率不高,学校基本没有建立“教学诊改”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教学诊改”数据录入无法实现监测点的“源头采集、精准采集、实时采集”;加之,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对动态信息管理和分析的能力,难以发挥数据平台的监测和预警功能。

由于中职学校对“教学诊改”工作存在认识偏差、诊改体系及工作机制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诊改工作的系统性、方法论、内生动力和支撑工具的效能,使“教学诊改”工作流于形式,自主质量提升效果不如人意。

二、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效果的建议

1.开展全员培训,强化诊改意识

为了帮助中职学校领导和教师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诊改”工作,需要各学校认真开展“全员、全覆盖、全过程”培训和宣传,使全体教职工能统一思想、凝神聚力,认识到“教学诊改”是源自学校自身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检测以及教学数据采集、分析,自主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工作机制,是促进学校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工作过程。从而增强质量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诊改”。

2.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五纵五横”目标及标准建设

合理安排牵头部门,按照目标、组织、实施、诊断、问题、改进的诊改流程,层层落实质量责任主体,理顺协作关系,将诊改工作融入部门绩效目标考核,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在“五纵五横”“目标链”和“标准链”建设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大多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础薄弱的现实,牵头组织职教专家、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指导学校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共同研究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再由各中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在专家组确定的目标和标准框架内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制定切实可行、具有特色的诊改目标和标准。

3.用“8字螺旋”激发质量提升内生动力

中职学校首先要积极培育正确的“8字螺旋”认知,让每位师生员工认识理解“工作(学习)方式、流程、形态”的变化,准确找到“8字螺旋”的起点,落实主体责任,构建起符合学校特点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形成“8字螺旋”;其次,在明确了“目标链”和“标准链”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