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一、头面部按摩

1、点按印堂

2、开天门

3、分抹前额

4、环揉前额(内-外)

5、点按头维6 、分抹

眉部7 、点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晴明、四白、瞳子髎、太阳穴8 、分压眼球9 、括抹眼眶-环揉太阳穴10 、点按迎香11 、擦鼻旁12 、点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廉泉13 、抹下额14 、点按翳风、听宫、下关、颊车

15 、擦耳旁、鸣天鼓16 、抓点头部(头正中线-百会-神聪)、梳头法、干洗

头法、四指归提法17 、分揉环揉脸部18 、弹打脸部、拿揉颈部

二、手部按摩

1、推抚手臂2 、拿揉手三阴、手三阳3 、内侧推五指、外侧推四缝、捻五指

4 、点劳宫、合谷、内关、外关、曲地

5 、抖上肢

三、胸部按摩(缺乳)

1 、晨笼解罩法

2 、大范围揉乳房、从尖突推到剑突

3 、分胸(不能过乳头)

4、点缺、膻中、乳根

四、腹部按摩

1 、摩腹(顺时针、逆时针)

2 、分腹阴阳

3 、横推腹部(侧掌擦、手掌擦)4、

推脾运、胃5 、狮子滚绣球6 、运运颤颤7 、直推任脉、边推边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归来、子宫穴)

8、摩腹

五、腰背部按摩

1、对压放松2 、揉压脊背3 、搓运脊背4 、横搓命门5 、搓髂点强6 、侧掌

擦腰7 、按揉腰骶8 、揉风门、点肩井、天宗、肺俞(3)、心俞(5)、膈俞(7)、肝俞(9)、胆俞(10)、脾俞(11)、肾俞(腰2)9 、推膀胱经

六、下肢按摩

1、仰卧分压2 、推抚内、外侧3 、拿揉4 、点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

阳凌泉、阴凌泉、血海

1、印堂——在额部、当两肩头之中间主治:头额痛、眩晕、小二惊厥

2、头维—

前发际进0.5 寸主治:眼痛、头痛、目眩等

3、攒竹—

在眉头

鱼腰——眉中丝竹空——眉梢处

4、太阳穴

—在颞

部、

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处主治:偏

头痛、额痛、失眠等

5、睛明——目内眦处主治:眼睛疾痛四白——

6、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头痛、目赤、

目痛

7、迎香——鼻翼旁主治:鼻塞、鼻、口眼歪斜、鼻息肉

8、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瞳孔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

9、颊车——开口取穴、面下面颊端陷者中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等

10、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1/3 与中1/3 交点处主治:晕厥、昏迷(急救之一)

11、承浆——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唇紧、面肿

12、廉泉

13、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主治:耳鸣耳聋、

牙关紧闭

14、听宫——耳屏前,微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失言

15、下关——在面部耳前弓颧弓与下颌切迹阶形成的凹陷处主治:齿痛、

耳鸣

16、百会——两耳尖之间中点主治:头痛、头晕、中风

17、神聪——共有4 穴,在百会穴上、下、左、右、离开0.5 寸

18、劳宫——微拟于拳,中指尖处主治:中风、心痛

19、合谷——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取穴主治:头痛、头晕、面肿、牙痛、半

身不遂、无汗、多汁、腹痛、便秘、小二惊风

20、内关——掌侧腕横纹上二寸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

21、外关——腕后二寸上主治: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肋痛、手颤

22、曲池——曲时横收桡侧凹陷处取穴主治:咽喉痛、上肢不遂、手臂无力、腹痛肚泻、高血压等

23、缺盆——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肿痛

24、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中第4 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乳少

25、乳根——

26、中脘——脐上4 寸主治:胃部的一切病痛

27、下脘——脐上2 寸

28、气海——脐下1.5 寸主治:腹胀、腹痛

29、关元——脐下3 寸主治:腹痛

30、中极——脐下4 寸主治:尿闭、痛经

31、曲骨——耻骨联合上方

3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 寸主治:腹痛、泄泻、便秘

33、大横——脐旁开4 寸

34、归来——脐下4 寸旁开2寸

35、子宫穴——脐下4 寸旁开3 寸

3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 腰椎剑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37、八髎——在骶骨、上、次、中下、四称之主治:腰痛、月经痛、肾虚、腰酸、便秘

38、长强穴——尾端0.5 寸处取穴主治:泄泻、便秘补上:风池——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颈强痛、中风、感冒

39、风门——第二椎旁开1.5 寸主治:咳嗽、目眩等

40、肩井——肩上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主治:手臂不举、中风、难产

41、天宗——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 4 胸椎相平主治:肩

胛痛

42、肺腧——第3 椎旁开1.5 寸主治:腰背痛、盗汗

43、心腧——第5 椎旁开1.5 寸主治:失眠、心痛

44、膈腧——第7 椎旁开1.5 寸主治:肾脘胀痛、背痛

45、肝俞——第9 椎旁开1.5 寸主治:眩晕

46、胆俞——第10 椎旁开1.5 寸主治:口苦、咽痛

47、脾俞——第11 椎旁开1.5 寸主治:腹胀、黄疸、便血

48、肾俞——腰2 椎旁开1.5 寸主治: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腰酸、耳鸣耳聋

49、太冲——足大趾上1.5 寸主治:头痛、眩晕、腹胀

50、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主治:头痛、足痛、气喘、月经不调、失眠、下肢冷

51、三阴交——内踝上3 寸、胫骨内后缘取穴主治:脾胃虚弱、腹泻、月

经不调、产后血晕、失眠

52、足三里——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侧1 横指(膝下三寸)主治:胃痛、

呕吐、腹胀、消化不良、便秘

53、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膝下1 寸膝外廉凹陷者中)主治:

半身不遂、麻中、膝痛、呕吐

54、阴凌泉——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水肿

55、血海——髋骨内上缘2 寸(屈膝掌放于骨膝按下拇指处)主治:月

经不调

56、夹脊——背正中线旁开0.5 寸

产后康复项目计划书

产后康复项目计划书 五大售后服务给你“安全感”,专业的运营团队给你提供战略指导,完善的产品开发与优化让你的经营不断更新,有着多年培训经验的金职伟业母婴职业培训学校将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产后康复项目计划书 产品支持: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专家指导下,金职伟业独家研发五大特色产品套组,分别为:舒体灵动调理套、肩舒养护调理套、活力康源调理套、净化清透调理套、粉红丝带调理套,该系列套组分别针对女性肌肤护理、盆底肌修复、乳腺护理等,经过试验及市场检测,产品与手法结合,可达到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金职伟业还拥有自主研发的催乳、小儿推拿、产后康复培训及服务等需用到的药包、汤包等产品。学员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可以在金职伟业获得产品支持。产后康复项目计划书 运营督导:每月数据收集反馈、每月运营诊断答疑、每月市场开发策略指导数据支持:金职伟业拥有一支成熟的市场营销及品牌团队,客户加盟金职伟业将可获得免费或付费形式的精准意向客户数据支持。总部市场团队,将根据客户需求在客户所在地域进行网络推广覆盖,所提供的数据,均为有明确有培训或服务意向的客户,加盟商直接联系即可。 技能培训:国家级专业产后康复师、小儿推拿保健师、母乳喂养指导师(催乳师)、母婴保健师(月嫂)培训示范基地,教材独家研发,专业师资团队,培训中服务手法结合专业理论,零基础也能轻松掌握。 师资支持:金职伟业拥有一支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特别聘请的专家8人,分别为高等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授、三甲二甲医院高级专家等。

教师团队80%以上毕业于医学院校,并拥有医院儿科、妇产科等工作经验,教师们都持有多项专业证书,平均教学年龄超5年以上,每一位老师都实战经历都非常丰富,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可以把深奥难懂的中西医理论及实操手法,转化为易懂易学易操作的技能,使学员可快速掌握专业技能。金职伟业各培训项目任课老师均受到学员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权威证书: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授予国家级岗位能力培训合格证书。产后康复项目计划书 加盟流程 加盟咨询 (致电、网络咨询获取项目投资预算) ↓ 加盟洽谈 (项目经理与加盟商详细洽谈,或加盟商赴总部考察、洽谈项目情况) ↓ 加盟申请 (加盟商填写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资质证明,确认加盟意向) ↓ 资质审核 (总部对加盟商提供的各种资料进行评估审核,确定加盟商加盟资格) ↓ 签订合同 (双方经友好协商正式签订加盟合同) ↓ 缴纳费用 (加盟商按照所选项目类型,向总部缴纳相应加盟费等) ↓ 岗前培训 (加盟商派员工参加相应岗前技能培训) ↓ 店铺选址/装修 (加盟商在总部的指导下进行店铺选址、员工招聘及装修等,做好门店开业筹备 工作) ↓ 开业活动 (总部指导策划开业活动,总部专家入店指导开业) ↓ 运营指导-- 管理培训/提升培训 ↓

背部按摩手法

背部按摩手法 1、美容师右手抚按在客人后颈部,不用力。左手全掌按压。1)肩胛骨位2)胸骨位3)腰部位4)右臀5)左臀。 2、左手慢慢移至颈椎部位,揉颈椎,右手在后脑部。 3、两手拉抹后脑发际,至头顶拉抹离开身体,身体移位。 4、倒油,均匀的涂抹身体。双手手指并拢,拇指相对,方向向前,由脊柱两侧,从尾骨—肩膀—身体两侧—腰部—回到尾骨(大按抚三遍)。 5、身体移位,双手重叠于尾椎部,从尾椎顺时针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全掌贴在皮肤上,并用力打四个大圈至颈椎。要点:力度均匀(只做一遍)动作停在一侧肩下脊椎旁。 6、身体移位,两手掌重叠在肩胛骨部到肩膀颈、肩头部位打“8”字。要点:动作在过肩头处时,需能摸到锁骨,要有一定的力度(三遍)。 7、身体移位,两拇指相对,在脊柱旁肌肉处从第一胸椎开始,依客人呼吸同时按压脊柱两旁的肌肉,由上至下(先左边肌肉,后右边肌肉每隔一寸按压一次直到尾椎)。吸气时放松,呼气时下压(三遍)。 8、方向、位置相同,美容师左右拇指在脊椎两旁的肌肉上推移,一拇指拉,一拇指推。从胸部到尾椎,一侧做完再做一侧,要有一定的力度(手不能离开身体,左手按,右手抬)。 9、“挤出毒素”—美容师两手相对,用小鱼际将脊椎两侧肌肉分别夹起,顺序由肩部到尾椎(一遍)。 10、“排出毒素”—从脊柱正中向身体两侧排毒。脊椎左侧:双手指尖向下,双手掌平行,紧贴在客人脊椎的肩胛处,以手指带动全掌到客人身体左外侧,一直做到腰围,再做右侧) 11、移位。美容师双手抱住臀围,从腰两侧由下到上推到腋下。将身体两侧的毒素排除,上去时用力,回位时轻 12、扇形动作:脊柱侧面从臀部到锁骨动作完成,全手掌心沿脊住旁肌肉,从尾骨出发向肩膀部方向,向体外侧打弧线形如“扇面”。两手交替进行,第六下到腋下,第七到肩头,第八下到锁骨,一侧身体做完再做另一侧身体。脊椎右侧:做法相同,右侧右手开始打弧。 13、用毛巾将背部盖好,从尾骨两侧推向腰围,张开“虎口”拇指相对,到腰围后滑向腰部外侧,手接触到床握拳头,手掌打开拉回原位(三至五遍)。 14、在尾骨上打小圈双手拇指在尾椎骨交错同时打圈至腰围。 15、尾椎骨“锯齿状”按摩,拇指同时横向交错揉搓。本过程主治下腹疼、月经不调及调整荷尔蒙的分泌,对痛经有特效。 16、“打彩虹”--在尾椎两侧到腰围范围操作。第一条:拇指紧贴锥骨两侧打小圈到腰围握拳头,回到尾锥骨两侧。第二条:距第一条相隔约一寸半的位置向外从尾椎旁到腰围打小拳握拳头,回到尾椎旁。 17、双手交错揉捏,臀部至腰围“象揉面”的动作。 18、双手平压臀部,“平衡加强”5秒钟,将毛巾盖至腰围。 19、双手放在腰部,掌根用力赂上推十次,用来刺激肾脏,帮助排出积水。 20、从腰到肩胛骨下做一个“心形”的动作,双手从腰部平推到肩胛下缘,到身体两侧拉回腰部形似“心形”,毛巾盖到肩胛下部。 21、“背部加强”—右手放在颈椎处,将毛巾盖好,身体移位,美容师两拇指打小圈从颈根至肩头,两拇指交错从颈根至肩头平推。 22、两手拇指从脊柱斜推向肩胛骨,找软组织中的硬块,找到后,就要按住较硬的部位(力度不要太大,避免造成组织损伤)使按摩油慢慢渗透,硬块组织慢慢散开。 23、双手重叠在肩胛骨周边的软组织处做好舒缓放松的动作,另一侧在肩部做相反动作,重复步骤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24、在肩背部做一个“大安抚动作”,双手对称放在脊柱两侧颈根部,全手掌向腰围方向平推,在腰围处滑向身体两侧,从腋窝处经肩头至颈根部。(三至五遍) 25、双手拇指交替从颈根脊柱旁,一寸一寸向腰围处推进,力度因客人情况而定。(三至五遍) 26、重复步骤(2-24)“大按抚动作”。 27、做颈部风池穴,头部的安抚按摩结束整个护理。 背部按摩治疗所需设备 1、温暖、安静、放松的环境 2、结实舒适的表面,例如结实的床、按摩桌、或地板席。 3、按摩油。对初次按摩的人使用婴儿油好。 4、毛巾:铺垫,并包裹身体 5、垫子或枕头

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

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金职伟业设有统一的学员宿舍,外地学员和本地的学员兼可向学校申请住宿名额。宿舍由老师统一管理,并设置寝室长1-2名,负责管理宿舍日常事宜,使学员拥有舒适、整洁的宿舍环境。此外,学员宿舍还是学员在课堂以外的又一学习空间,学员们在宿舍可自由交流相互督促,互为模特练习实操手法,学习氛围十分良好。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 产后康复师培训报名条件 性别不限,籍贯不限,年龄18-55周岁,语言表达清楚; 持有真实、有效的,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 有责任心、爱心,喜爱婴幼儿; 身体无残疾,无传染病、皮肤病、非高度近视等; 帮助女性就业、创业公益项目,您可申请0元入学。 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 产后康复师课程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科学健康审美观念的日益重视,产后康复这个致力于女性健康和美丽的全新行业,如今已在我国逐步发展壮大。女性在怀孕和生产期间,身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产后做好产后康复很有必要的。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 金职伟业作为湖南省产后康复服务标准制定单位,产后康复师培训课程以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为基础,包括中西医理论学习、手法学习和真人实操,课程内容包括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后恶露不尽、恶露不行、产后月子病防治、产后母乳喂养误、产后高低肩、产后颈肩腰腿痛、产后骨盆不正、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产后脊柱侧弯、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阴道松弛、产后性欲低下、产后尿频、漏尿、尿失禁、产后便秘、产后子宫脱垂、阴道脱垂、阴道壁膨出、产后月经不调等数十项知识点。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产后康复培训一般多少钱。

产后缺乳中医需辨证治疗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病因病机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另外,缺乳类型中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意识到的,那就是衣物纤维堵塞乳络导致乳脉不通,引起缺乳。主要原因在于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不注意乳罩及衣物的质地及乳头卫生等,衣服的细小纤维脱落,堵塞乳脉,致使乳汁排出不畅而缺乳。国外有人对一批缺乳、少乳的哺乳期妇女进行乳汁检查,发现80%以上的人乳汁中有化纤纤维、羊毛。反复发作的缺乳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这一方面。 辨证治疗 既然产后乳少有虚实之分,那么治疗时不能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方获良效。虚则补之、实则疏之是本病治疗大法,对于气血虚弱型以补益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泄为主。不论哪种证型,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气血虚弱证:表现为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伴气血虚弱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 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一、头面部按摩 1、点按印堂 2、开天门 3、分抹前额 4、环揉前额(内→外) 5、点按头维 6、分抹眉 部 7、点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晴明、四白、瞳子髎、太阳穴 8、分压眼球 9、括抹眼眶→环揉太阳穴 10、点按迎香 11、擦鼻旁 12、点地仓、颊车、人 中、承浆、廉泉 13、抹下额 14、点按翳风、听宫、下关、颊车 15、擦耳旁、鸣天鼓 16、抓点头部(头正中线→百会→神聪)、梳头法、干洗头法、四指归提法 17、分揉环揉脸部 18、弹打脸部、拿揉颈部 二、手部按摩 1、推抚手臂 2、拿揉手三阴、手三阳 3、内侧推五指、外侧推四缝、捻五指 4、点劳 宫、合谷、内关、外关、曲地 5、抖上肢 三、胸部按摩(缺乳) 1、晨笼解罩法 2、大范围揉乳房、从尖突推到剑突 3、分胸(不能过乳头) 4、点 缺、膻中、乳根 四、腹部按摩 1、摩腹(顺时针、逆时针) 2、分腹阴阳 3、横推腹部(侧掌擦、手掌擦) 4、推脾 运、胃 5、狮子滚绣球 6、运运颤颤 7、直推任脉、边推边点(中脘、下脘、气 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归来、子宫穴) 8、摩腹 五、腰背部按摩

1、对压放松 2、揉压脊背 3、搓运脊背 4、横搓命门 5、搓髂点强 6、侧掌擦腰 7、 按揉腰骶 8、揉风门、点肩井、天宗、肺俞(3)、心俞(5)、膈俞(7)、肝俞 (9)、胆俞(10)、脾俞(11)、肾俞(腰2) 9、推膀胱经 六、下肢按摩 1、仰卧分压 2、推抚内、外侧 3、拿揉 4、点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凌 泉、阴凌泉、血海 1、印堂——在额部、当两肩头之中间主治:头额痛、眩晕、小二惊厥 2、头维——前发际进0.5寸主治:眼痛、头痛、目眩等 3、攒竹——在眉头鱼腰——眉中丝竹空——眉梢处 4、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处主治:偏头痛、额痛、失眠等 5、睛明——目内眦处主治:眼睛疾痛四白—— 6、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头痛、目赤、目痛 7、迎香——鼻翼旁主治:鼻塞、鼻、口眼歪斜、鼻息肉

背部按摩手法 图片展示

背部按摩手法图解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 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 她的身体向外推。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 地摇。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 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 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 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 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 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 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 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 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 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 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及护理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 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 汁不足”。产后缺乳严重危及到产妇及婴儿的身体健康,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以上的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 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1]临床上治疗产后缺乳方法呈现多样化。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法 按摩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产后缺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本院住院分娩产妇,平均年龄(24.4± 2.3)岁,初产妇,孕周(37.6±1.4)周,其中顺产56例,剖宫产26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产后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足喂养婴儿,乳房检查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 1.3入选标准经产前门诊宣教,愿意母乳喂养者;产后2~3 d无乳或少乳者。 1.4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4O岁以上者。② 同时服用了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者。 ③ 伴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 2.治疗方法 2.1手法按摩操作者在操作前洗净并温热双手,用热毛巾环形湿敷整个乳房,表面涂搽少许 润滑剂,首先点按膻中、膺窗、乳根、少泽、合谷、天池、曲池等穴;气血虚弱,心慌气短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穴、关元穴;两肋胀满,烦躁易怒者,加中脘穴、气海穴、阳陵泉穴;每穴按1 mm,然后操作者双手环形放于产妇乳房上,拇指自乳房腺体外侧 边缘处,由下至上沿乳头方向推挤,以双手食指、中指由乳晕处挤压乳房使乳汁排出,并提 拉乳头及乳晕部位,施以中医手法反复多次,使输乳管扩张,通畅,促进乳汁分泌。每日按 摩2次,3 d为1个疗程。 2.2中药外敷治疗采用我科自制中药膏(柴胡、白芷、赤芍、漏芦、三棱、红花、通草各等份),外敷患乳。要求覆盖整个乳房。并用远红外线照射于外敷药膏上,温度适宜。每次20 分钟,于按摩后立即进行。 3.疗效分析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显效:乳房饱满,乳汁自溢,有轻度 胀痛感,完全满足婴儿需要;有效:乳房明显充盈,乳汁轻用力挤压即出,满足婴儿需要量 的2/3;无效:乳房无明显充盈或胀满感,挤压无乳汁外溢或几乎没有乳汁。 3.2 治疗结果显效:6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5%。 4.产后护理 4.1正确健康宣教,鼓励母乳喂养。提前干预,合理膳食,提早哺乳,促进乳汁的分泌,产 后宜早期下床做一些和缓运动。 4.2正确哺乳:必须教会产妇按正确的哺乳方法:第1次哺乳时间要短,以后可逐渐延长, 甚至达30分钟。一般每3~4小时哺乳一次。如婴儿吸吮无力,可用吸奶器吸引后,再行哺乳。注意及时排空乳汁,以防止乳腺管中乳汁淤积导致乳汁分泌不畅甚或引起乳腺炎。

背部按摩手法图片展示(20210109091155)

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 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 她的身体向外推。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 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 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 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背部按摩手法图解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 地摇。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 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 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 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 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 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 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 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 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 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 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 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 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 你。这种手法产生一 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 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 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产后康复按摩手法简要步骤: 一、头面部按摩 1、点按印堂 2、开天门 3、分抹前额 4、环揉前额(内→外) 5、点按头维 6、分抹眉部 7、 点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穴、晴明、四白、瞳子髎、太阳穴8、分压眼球9、括抹眼眶→环揉太阳穴10、点按迎香11、擦鼻旁12、点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廉泉13、抹下额14、点按翳风、听宫、下关、颊车15、擦耳旁、鸣天鼓16、抓点头部(头正中线→百会→神聪)、梳头法、干洗头法、四指归提法17、分揉环揉脸部18、弹打脸部、拿揉颈部 二、手部按摩 1、推抚手臂 2、拿揉手三阴、手三阳 3、内侧推五指、外侧推四缝、捻五指 4、点劳宫、合谷、 内关、外关、曲地5、抖上肢 三、胸部按摩(缺乳) 1、晨笼解罩法 2、大范围揉乳房、从尖突推到剑突 3、分胸(不能过乳头) 4、点缺、膻中、乳 根 四、腹部按摩 1、摩腹(顺时针、逆时针) 2、分腹阴阳 3、横推腹部(侧掌擦、手掌擦) 4、推脾运、胃 5、 狮子滚绣球6、运运颤颤7、直推任脉、边推边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大横、归来、子宫穴)8、摩腹 五、腰背部按摩 1、对压放松 2、揉压脊背 3、搓运脊背 4、横搓命门 5、搓髂点强 6、侧掌擦腰 7、按揉腰 骶8、揉风门、点肩井、天宗、肺俞(3)、心俞(5)、膈俞(7)、肝俞(9)、胆俞(10)、脾俞(11)、肾俞(腰2)9、推膀胱经 六、下肢按摩 1、仰卧分压 2、推抚内、外侧 3、拿揉 4、点太冲、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阳凌泉、阴凌泉、 血海

1、印堂——在额部、当两肩头之中间主治:头额痛、眩晕、小二惊厥 2、头维——前发际进0.5寸主治:眼痛、头痛、目眩等 3、攒竹——在眉头鱼腰——眉中丝竹空——眉梢处 4、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处主治:偏头痛、额痛、失眠等 5、睛明——目内眦处主治:眼睛疾痛四白—— 6、瞳子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凹陷中取穴主治——头痛、目赤、目痛 7、迎香——鼻翼旁主治:鼻塞、鼻、口眼歪斜、鼻息肉 8、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瞳孔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 9、颊车——开口取穴、面下面颊端陷者中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等 10、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晕厥、昏迷(急救之一) 11、承浆——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唇紧、面肿 12、廉泉 13、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取穴主治:耳鸣耳聋、牙关紧闭 14、听宫——耳屏前,微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失言 15、下关——在面部耳前弓颧弓与下颌切迹阶形成的凹陷处主治:齿痛、耳鸣 16、百会——两耳尖之间中点主治:头痛、头晕、中风 17、神聪——共有4穴,在百会穴上、下、左、右、离开0.5寸 18、劳宫——微拟于拳,中指尖处主治:中风、心痛 19、合谷——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取穴主治:头痛、头晕、面肿、牙痛、半身不遂、无汗、多汁、腹痛、便秘、小二惊风 20、内关——掌侧腕横纹上二寸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 21、外关——腕后二寸上主治: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肋痛、手颤 22、曲池——曲时横收桡侧凹陷处取穴主治:咽喉痛、上肢不遂、手臂无力、腹痛肚泻、高血压等 23、缺盆——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肿痛 24、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中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乳少 25、乳根—— 26、中脘——脐上4寸主治:胃部的一切病痛 27、下脘——脐上2寸 28、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胀、腹痛 29、关元——脐下3寸主治:腹痛 30、中极——脐下4寸主治:尿闭、痛经 31、曲骨——耻骨联合上方 3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主治:腹痛、泄泻、便秘 33、大横——脐旁开4寸 34、归来——脐下4寸旁开2寸 35、子宫穴——脐下4寸旁开3寸 3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剑突下凹陷中主治: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37、八髎——在骶骨、上、次、中下、四称之主治:腰痛、月经痛、肾虚、腰酸、便秘 38、长强穴——尾端0.5寸处取穴主治:泄泻、便秘 补上:风池——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颈强痛、中风、感冒 39、风门——第二椎旁开1.5寸主治:咳嗽、目眩等 40、肩井——肩上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主治:手臂不举、中风、难产

穴位按摩操作规程

穴位按摩操作规程 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核对→评估病历 (既往史、现病史、症状、药敏史、体质)→准备评估盘(治疗盘、手消、记录单)→携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床号、手腕带)→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一床王明是吧?今天早上医生查房 的时候您告诉医生你全身酸痛是吗?根据你全身酸痛的状况, 医生开出医嘱,要给你做穴位按摩治疗,穴位按摩治疗就是应用手法作用于你的穴位上,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节机体抵抗力,以达到缓解你全身酸痛症状的一种治疗。你 以前做过这样的治疗吗?那你愿意我给你做这项治疗吗?你吃过早餐了吗?这次治疗需要(),需要协助你上一下卫生间吗?→好的,请你在病房稍等,我一会儿来给你做穴位按摩治疗→环境宽敞明亮适应操作→消手→关门窗

回治疗室→洗手→带口罩→准备用物(治疗盘、治疗巾、大毛巾、润滑剂(冬青稿、滑石粉)、手消、记录单)→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尾卡、床号、手腕带)→王明你好:!现在我要准备给你做穴位按摩治疗,你准备好了吗→携治疗盘至床头柜、治疗车平床尾→王明你好,我就要准备给你做穴位按摩治疗了,如果我在做的过程有什么不舒服,请你及时告诉我好吗→盖上治疗巾→分法印堂至太阳穴→点法印堂至百汇(两耳最高点的中间)→拿法头顶→近测上肢 拿捏法(由上至下)→点法按(曲池→内关→颌骨)→搓法→腹部抹法(顺时针10次,逆时针10次)→点法按(神阙、中脘(脐上四寸)气海(脐下0.5寸)→分法()→下肢推法(由上至下,由内到外)→拿揉法→王明你好!我现在要准备给你做背部的穴位按摩,我协助你翻一下身好吗→颈部拿法→点法肩颈穴(大椎与肩峰的中点)→背部滚法(由上至下)→叠揉法(由上至下)→暴露腰部皮肤→盖上大毛巾→消手→取冬青膏涂于肾舒穴→搓法(小鱼际)至微微发热→下肢推法(由上至下)→捏揉法→点法委中穴→拍打发→同法对策→王明现在我已经给你做好了穴位按摩治疗,我协助你翻一下身好么→整理床单元→王明现在我已经给你做好了,感觉全身酸痛的症状有所缓解吗,好的,那你半小时之内不要外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清淡→消手→开门窗→王明那你好好的休息,有急事我会来看你的→回治疗室→整理用物→用物按消洗消的原则处理→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36例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 发表时间:2014-08-08T09:57:31.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2期供稿作者:宁静[导读]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精神紧张和剖腹产数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后缺乳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宁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4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于治疗一周后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中药或者穴位按摩治疗相比,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按摩产后缺乳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72-02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精神紧张和剖腹产数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产后缺乳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取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产后缺乳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医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产后无乳汁排出或者乳汁很少;检查乳房松软,没有胀痛感,挤压乳汁点滴排出且质稀;乳房丰满并且乳腺结成块,挤压有疼痛感,乳汁难出、质稠。排除已经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本次研究效果的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或者有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治疗组)、中药口服对照组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三组,每组分别为36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6岁;病程为3-5天,平均病程为3.56天;15例为自然分娩,21例为剖腹产。中药口服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9.23岁;病程为2-6天,平均病程为3.24天;17例为自然分娩,19例为剖腹产。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8.57岁;病程为2-5天,平均病程为2.79天;14例为自然分娩,22例为剖腹产。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使用通乳丹加减作为基础中药方,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煎至600毫升,一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减,乳房胀痛患者可加入丝瓜络、橘络和香附;肝郁患者可加入青皮和柴胡;腰部酸痛患者可加入川断和杜仲。穴位按摩方法是在肝俞、脾俞、乳根和膻中等穴位各按摩1分钟,沿着输乳管的方向,五个指头从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按摩5分钟,按摩完一侧再按摩另一侧,一天两次,保证力度适中,患者无酸胀感为宜。如果患者有乳房胀痛感,可在按摩之前用毛巾热敷,指导患者在乳房感觉胀时哺乳,每天至少哺乳8次。中药口服对照组只给予通乳丹加减方治疗,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应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按摩方法治疗。于治疗后一周观察三组患者的乳汁分泌、婴儿喂养等情况。 1.3疗效判定 治愈:经过治疗后乳汁大量增加,不需要使用其他代乳品就可以满足婴儿的哺乳需求。有效:经过治疗后乳汁量增加,但需要使用少量其他代乳品才可以满足婴儿的哺乳需求,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没有出现并发症。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乳汁量增加不明显,依然需要使用代乳品哺乳。以治愈和有效两项之和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见下表1。经过治疗后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营养丰富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也可以增加婴儿的免疫力[1]。婴儿在吸吮母乳过程中可以促进母体的子宫收缩,减少了产后出血的概率,并可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也降低了乳腺癌或者卵巢癌的发病率。产后缺乳是产妇在哺乳期没有乳汁分泌或者乳汁很少,也称为产后乳汁不行[2]。研究表明,产后缺乳和营养不良、精神抑郁等影响下丘脑,导致PRL分泌减少有关[3]。临床上对于治疗产后缺乳,西医并没有特效的方法[4]。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母乳喂养,并且对产后缺乳有较为深入的研究[5]。通乳丹是《傅青主女科》中的经典药方,主要成分为黄芪、麦冬、当归和猪蹄等,全方配伍,具有益气养血、生津下乳的功效。按摩乳房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疏通经络,让乳房的血液循环加快,以开通乳管。选择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健脾疏肝;选择乳根、合谷等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理脾胃的作用,进而达到催乳的目的;膻中是通乳的要穴,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机的作用,以促进通乳。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中药口服对照组与穴位按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75%,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参考文献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02T13:34:35.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马红群 [导读] 临床表现为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挤压乳汁点滴而出;或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不足以喂养婴儿。 马红群(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615000)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40-02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行。临床表现为产妇在哺乳期中,乳汁甚少,挤压乳汁点滴而出;或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不足以喂养婴儿。目前由于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产后缺乳成为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中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 近年来,临床上产后缺乳、少乳、乳头凹陷等情况日益增加,加之多种奶粉的干扰,实现母乳喂养成为一大难题。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运用中药催乳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及生活指导治疗产后缺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选择两组对照,一组为产妇50例其中顺产25例、剖宫产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另一组为顺产25例、剖宫产产妇25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5.5+。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两组均进行产后30分钟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早吸吮、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哺乳方法。为母婴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二、护理方法 1、手法按摩:先用温热毛巾湿敷乳房,然后涂按摩油。按揉檀中,乳根等穴位使整个乳房放松,再按摩胸乡,天溪、天池、神封、少泽、合谷,然后用拇指指腹或小鱼际,从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按摩,按摩手法适中2次/天,3天为一疗程。教会产妇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以五指做梳状,自乳房向乳头方向轻揉20-30次,也可每天用指腹按揉乳根、天池等穴位。 2、中药、饮食调理;根据不同的病症,中医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主。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丁香6g、漏芦10g、路路通10g、山甲灸6g、天花粉10g、炒王不留行10g、)气血虚弱者可选用猪蹄汤加当归、黄芪;肝郁气滞者可选通草漏芦煮粥。 产后缺乳贵在早预防,早调理,孕期做好乳头护理,妊娠期纠正贫血,产时预防大出血,产后尽早哺乳,吸空乳房,若乳房有胀痛者按摩前先用热毛巾敷乳房。产妇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且种类齐全。忌辛辣刺激、生冷,多食汤汁及蛋白质。另外保持心情愉快,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足够的睡眠。 三、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中相关标准拟定,治愈,治疗后乳汁大增,不需要添加其他代乳品也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有效,治疗后乳汁增多,但需要添加少量代乳品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乳汁无明显增多,仍需要代乳品喂养婴儿。治疗后无乳汁分泌为0分。有少量乳汁分泌为1分,中等乳汁分泌为2分,乳汁分泌多为3分。 四、结果 出院一周后回访情况如下 22人偏低 两组产妇乳汁量评分及治疗疗效评分情况比较结果见表格。 五、讨论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效果明显,此法简单易行,无任何毒副作用,产妇及家属易于接受。目前,国内见有产后缺乳的中医中药治疗,护理方面的研究,均以中药、针炙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或以护士实施单纯的辨证施护方法为主。产妇往往因出于对婴儿呵护的本能,有极强的提高自护能力的欲望。通过穴位按摩与护理干预提高产妇的催乳自护能力,而产妇自护能力的提高,可以实现和维护出院后的延伸服务,巩固疗效。另外,我们应指导配偶了解产妇的心理反应,熟练掌握穴位的位置及按摩的方法,为产妇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和细心的照顾。 参考文献 [1]姜海斌,蒋俊和.中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66-67. [2]孔福仙,邵灵渊,钱方.中医辨证施护提高缺乳产妇催乳的自护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51-553. [3]现代护理报—中医护理2013.7.20(7).

2013年3月人体背部按摩峨眉派手法详细图解

人体背部按摩峨眉派手法详细图解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地摇。 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16、很慢地把前臀向两边推开,掌心朝下滚动你的前臂。右臂应在脊柱的底部停下来,而左臂在颈的顶部停下来。利用身体的重量施加压力。 17、现在,在背的一侧以对角线方向重复这一动作。你的左臂应推到肩部,而右臂则推到对侧的臀部。 18、双手沿同一个方向放在臀部,用交叉的、绞扭的动作向背部移。

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根据经络辨证理论,研究穴位按摩对哺乳期产妇的影响,分析其 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我国母乳喂养率。方法:将符合纳入 排除标准的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予以产科术 后常规护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 础上根据经络的辨证分型选取相关穴位进行按摩,1次/d,连续5 d。干预后于次 日上午8点对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的浓稠度、乳汁淤积程度进 行评分,出院当天上午进行总体疗效的评定及安全性评定。结果:研究第1天产 妇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第2~5天试验组泌乳量、乳房 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乳汁黏稠度到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基于经络辨证的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 缺乳症状,在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乳房充盈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上疗效显著, 但对于提高乳汁黏稠度临床效果一般。穴位按摩疗效确切、显效快,安全无痛, 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产后缺乳;应用; 母乳是世界公认最适合婴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食物,母乳含有多种重要 的抗体,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在一周的初乳,被称为“黄金初乳”,颜色黄 色粘性,营养丰富,所以对产妇剖腹产术后一周在医院里,如何促进分泌的牛奶,增加 乳汁分泌,并确保婴儿吸吮初乳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我院60例产妇,其中试验组2例产妇因急性乳 腺炎剔除,剩余58例,将脱落病例与有效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基本资料各 项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落的2例对总体研究无影响。剩余试验组28 例产妇,其中足阳明胃经证8(28.57%)例,足厥阴肝经证7(25%)例,足少阴 肾经证10(35.71%)例,冲、任脉证3(10.71%)例。对照组30例产妇,其中 足阳明胃经证4(13.33%)例,足厥阴肝经证8(26.67%)例,足少阴肾经证12(40%)例,冲、任脉证6(2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 生育及流产次数、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情志、手术麻醉及持续时间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2.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缺乳诊断标准、分娩48 h后诊断为缺乳;②妊娠 37周(含)以上住院分娩,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内科合并症;③年龄在20~39岁;④新生儿健康,Apgar评分>8分;⑤母婴同室;⑥产后愿意进行 母乳喂养者;⑦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3.排除标准。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39岁以上者;②因乳痈而致乳汁排出不 畅者;③产前乳房发育差或乳房严重疾病而致乳腺组织严重破坏者;④乳腺解 剖学上的缺陷和功能上的异常;⑤可导致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的原发病而无法正常泌乳者,如甲状腺疾;⑥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中医妇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产后缺乳的诊断标准为:无乳:产 后2~3 d,产妇自觉乳房无胀满,挤压无乳汁排出,体检时乳房不充盈,挤压无 痛感;少乳:产后2~3d产妇自觉乳房不胀,乳汁清稀,新生儿需频繁长时间吸吮,持续超过20 min,间隔时间<1 h,体检时乳房充盈不明显,用力挤压有少量

背部按摩的手法

背部按摩的手法 文章目录*一、背部按摩的手法*二、背部按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三、背部按摩需要注意什么 背部按摩的手法1、背部按摩的手法 1.1、一指禅推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自枕骨下经风府推至大椎穴,再以蝴蝶双飞势重点推风池穴,然后自风池经天柱推至大杼穴。 1.2、滚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以滚法从枕骨下经风府、大椎、肩中俞滚至肩外俞。 1.3、拿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单手拿双侧风池穴,再拿两侧肩井穴。 1.4、按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分按风池、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 2、背部养生方法 2.1、滚动背部 滚动背部其实很简单,可以将一个较粗的棍子放在床上,然后背部靠在棍子上,双腿弯曲,脚踩在床面上,然后背部就在棍子上来回滚动,这样就可以起到按摩背部的作用。只要每天坚持这个运动,可以疏通膀胱经及督脉。

2.2、伸展背部 伸展背部在任何时间地点都是可以进行的,首先将手放于后腰上身子向后倾,动作尽量的缓慢、平稳。 3、背部不舒服的原因有哪些 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有的疾病比较严重,需要认真对待,如胸椎的外伤骨折,结核,肿瘤等;有的背痛症状较轻,往往是由于背部受凉,姿势不良引起。可能是感冒,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休息的时间和质量不好,压力大,心理因素,都是可能导致的,需要找到原因,针对性的治疗。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累的脖子后面的肌肉聚集在一块,就感觉像一根筋似的。可以上点热敷、促进该部位肌肉疏通,也可以去针灸,疏通此部位的筋络疏通,即可以啦,不要老一个姿势坐着,注意活动颈部。这种现象通常是背部肌肉劳损的表现,背部的酸痛主要是由于缺乏肌肉力量,另外,不正确的姿势、非正常的用力都会造成背部的伤害。 背部按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1、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气血循环增加之后,体内将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