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苏州园林_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的课文赏析
![苏州园林的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d9ebc9fc4ffe473268ab8d.png)
苏州园林的课文赏析整体把握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语文知识点】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b532f60b4e767f5bcfcedd.png)
【语文知识点】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赏析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fad7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1.png)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作为语文老师,是一定要对课文做解析的,那么在苏州的老师对苏州园林课文原文是怎么解析的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解析《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
叶圣陶是苏州人,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
课余之暇,经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在本文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抓住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具体分项说明了亭台轩榭的布局特点在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和高低屈曲的自然感;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近景远景具有层次的美。
同时,作者还从极小的局部介绍了园林的图画美,从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等,表现了其图案美,从极少使用彩绘来表现园林的色彩美。
这样,我们就从作者的介绍中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了总体的认识,从而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的地位。
阅读本文,要学习其抓住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从几个方面,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分项说明的写法,学习其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例:体会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即然“隔着”、“界着”,景致就见得深了,为什么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呢?分析:本题旨在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和规律,目的是使读者从未知到知,因此优秀的说明文语言首先是准确的。
首先,必须在用词上下功夫,达到准确的要求,其次,必需在造句上下功夫,达到准确的要求。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4a12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4c.png)
《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下面是《苏州园林》课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课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苏州园林》的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的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2446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d.png)
《苏州园林》的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的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
叶圣陶是苏州人,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
课余之暇,经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在本文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抓住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具体分项说明了亭台轩榭的布局特点在自然之趣;假山池沼的配合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和高低屈曲的自然感;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近景远景具有层次的美。
同时,作者还从极小的局部介绍了园林的图画美,从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等,表现了其图案美,从极少使用彩绘来表现园林的色彩美。
这样,我们就从作者的介绍中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了总体的认识,从而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的地位。
阅读本文,要学习其抓住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从几个方面,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分项说明的写法,学习其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文详细解析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文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0da068312b3169a551a416.png)
《苏州园林》课文详细解析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品味】“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标本”一词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
“不该”一词,用否定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说明应该去欣赏,不该不去。
(①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段析】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领全文。
第一部分(1):苏州园林在园林中的地位。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③如何体现出入画的原则?“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配合、映衬、层次”用得是否精准?)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品味】画线句点明苏州园林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全文的中心。
“图画”二字贯串全篇,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列举四个“讲究”,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具体强调了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用游览者的感受来证实作者的评价,且运用双重否定句式,语气更加肯定。
【段析】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点,这是贯串全文的中心。
四个“讲究”领起下文的分项说明。
第二部分第一层(2):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57c1d0242a8956aece428.png)
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逻辑顺序(第1段为一段:总写苏州园林给我的影象第2到9为一段:分写苏州园林的堇色第10为一段:总写苏州园林的景色很多)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说明顺寻的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所以,他的文章结构为:总分式结构:总一一分一一总三、说明的方法(说明方法大都是三个字;论证方法是四个字;修辞手法是两个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不常用的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明。
本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主要是把皇家和苏州园林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通俗易懂。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B、简明平实。
如“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一句,就准确简明平实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含义:典范、样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整体特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具体表现4 个方面)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在这里“败笔”能不能替换成“地方”?为什么?答:不能。
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园林的美,美得极致,"地方“一词,就体现不出能工巧匠对苏州园林修建工程中,精益求精的修建态度。
在这样严苛的审美要求下,修建出来的苏州园林,倘若出现一点点不美的地方,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要求,”瑕疵“一词都形容的不够准确。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9fce85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2.png)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课文内容从苏州园林的历
史渊源开始,然后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最后讲述了两个著名的
苏州园林,拙政园和留园。
首先,课文从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了苏州园林兴起的原因。
它提到了苏州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认为苏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
的经济发展对苏州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课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
它指出苏州园林的特点
是注重以小园营造全园的美感,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色
与景致。
课文还给出了园林的分类,主要有园林境界和园林主题两大方面。
园林境界分为多重空间境界和多重时间境界,园林主题则分为寺庙园林、
宅院园林、市井园林和郊野园林。
最后,课文介绍了两个著名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和留园。
它先简要地
介绍了拙政园的起源和历史,然后详细地描述了拙政园的特点和建筑布局。
接着,课文又以同样的方式介绍了留园,包括留园的历史渊源、特点和建
筑布局。
通过对这两个苏州园林的详细描述,课文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
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课文中对《苏州园林》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从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开始,然后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分类,最后详
细地描述了两个著名的苏州园林。
这样的说明顺序既符合逻辑,又使读者
能够系统地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和特点。
同时,通过对具体园林的介绍,
增强了读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识和欣赏。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1261331eb91a37f1115caa.png)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苏州园林》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第二部分(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
第二层(3~9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
中心思想: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整体把握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中学课文赏析
![苏州园林中学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9796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2.png)
苏州园林中学课文赏析苏州园林中学课文赏析《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苏州园林中学课文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整体把握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a11e33195f312b3069a5a6.png)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菲是即爱文学院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含义:典范、样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整体特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具体表现4个方面)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第2段总说苏走园林的整体特点。
告诉我们怎样欣赏园林艺术。
3(苏州园林是不讲究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作比较说明)。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有哪些呢?),是不讲究对称的。
皇家园林一般讲究对称美,凸显皇家的威严。
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美。
(各有利弊,各取所需。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游览者的感觉)。
苏州林园课文赏析
![苏州林园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e0e3ee79563c1ec4da713a.png)
苏州林园课文赏析苏州林园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4caf1b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e.png)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苏州园林》一课的说明顺序。
《苏州园林》一课中,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说明:一、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南宋时期苏州园林就开始出现。
当时园林被划分为三大类,即宫园、庙观、乡园,彼此相映成趣,形成了苏州园林的繁荣景象。
其中,宫园是中国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体现出一定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园林景观的气韵,如吴江小康宫、东西塘宫、湖苑宫等,这些宫园都是苏州园林的精华所在。
二、苏州园林的风格苏州园林拥有很丰富的景观风格,它以宫园为主,形成了一种表现丰富、有别于粤洲景谷的独特景观。
它将宫园景观与庙观景观、乡园景观相互结合,通过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景观,营造出低微恬静的宫园气息。
苏州园林的风格也受到江南水乡的影响,采取了细腻的园林拼图手法,把宫园景观与庙观和乡园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水乡文化特色的苏州园林景观。
三、苏州园林的建筑苏州园林的建筑多以佛教和宗教活动为设计理念,建筑融入了佛教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形成了苏州园林独特的建筑文化。
苏州园林中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元素,比如佛塔、如来佛像等,是苏州园林精美之处。
另外,苏州园林还有一些小巧精致的建筑,如石器、人物雕像、板楼、楼台等,这些建筑将传统文化与园林风景融汇在一起,形成苏州园林独特的景观风格。
四、苏州园林的水系水系是苏州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湖泊、佛塔、桥梁、石柱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令人深受启发的景观。
这些湖泊有亮绿色的波光,湖面上流淌着水纹,景观融合了古典式清新风格,为苏州园林增添了浓浓的古典气息。
而桥梁、石柱等建筑,则把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把人们带回到古代的梦幻世界。
五、苏州园林的艺术苏州园林的艺术创作也是古典园林的特色所在。
苏州园林的艺术构图多用宽松的空间构架设计,多用长方形、矩形等几何形态的构架布局,形成古典的节奏感和清新的景象。
同时,苏州园林还将艺术思想和美学融入建筑和园林艺术中,如散落在园林中的雕像、石刻、树塔等,这些艺术品表现出了苏州园林艺术的精美。
课文苏州园林赏析
![课文苏州园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bf64a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c.png)
课文苏州园林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课文苏州园林赏析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苏州园林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最初发表在1979年第4期的《百科知识》上,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
叶圣陶本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一、总分式结构
本文没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法,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得谨严有序,条理分明。
全文共10段。
第1段和第10段首尾呼应,说明苏州园林数量很多,可写的绝不止这些。
第2段至第9段为文章的核心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段):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面。
”在列举了四个“讲究”之后,作者再次强调:“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作者就是以这样一条主线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第二层(3~6段):分别从四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在景物的布局、配置上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
1.(第3段)亭台轩榭的布局: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
2.(第4段)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是一种艺术”,使人“只觉身在山间”;池沼河道的边沿“高低曲直任其自然”。
3.(第5段)花草树木的映衬: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不同的花树错落相间。
4.(第6段)近景远景的层次:花墙和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强了景致的深度”。
第三层(第7段~第9段):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第7段写“每一个角落”的花草的栽种,都能给人美的享受;第8段写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第9段则主要写园中建筑物的颜色多较淡雅,既“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又能突出花色的“明艳照眼”。
二、突出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本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面”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得以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并得到美的享受。
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这一特征,作者还采取了“作比较”的方法,例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三、简明、准确、典雅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用词讲究,典雅而富有文化内涵。
例如: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