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八年级上教案一等奖设计
苏州园林八年级上教案一等奖设计1、苏州园林八年级上教案一等奖设计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苏教版八年级上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结构层次和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说明对象总的特征教学重点: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教学难点: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吗?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这些园林,在古时大多是有钱人家的花园,这里有山有水,让人感觉身在大自然之中。
同学们,想不想去游玩一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欣赏苏州的园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前,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的读音(小黑板)。
2、阅读课文1、2节,同时思考问题:(小黑板)(1)苏州园林给总的印象是什么?(2)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达到这个要求的?3、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这一幅完美的图画?请大家读3-9节,找出每一节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师做板书。
)4、苏州园林既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么在这幅完美的图画中的每一个内容,我们也可把它们命名为一幅幅图。
如第3节,我们称之为亭台轩榭图。
请大家为其他节取一个名字。
三、小组合作,感受园林自然之美。
1、既作为一幅美丽的图画,那它美在哪儿?请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用“《图》美,美在它的”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
师示范讲第3节。
1、2组浏览4-6节,3、4组浏览7-9节,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语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请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写下来。
2、一幅幅美丽的小画,构成了苏州园林这样的一幅大画。
“浏览者走在园林里,如在画图中。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10篇)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领悟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构造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复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白苏州园林的根本特点。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详细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到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完毕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1、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的总印象指明白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当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表达这一特点?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到处八画”,详细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挨次。
3、争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其次段的构造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由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善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才智。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其次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挨次。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其次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一、学习__围绕中心,从整休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二、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采用比较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__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子〔预习:看电影、看画片、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影片介绍了哪些园林?学生先口述后,老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__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明确了写作意图,接着就该弄清__的布局。
第一步: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步:综合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贯串全文的脉络。
八年级语文上《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
2. 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简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 作业布置:(1)课后作业:抄写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型。
(2)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苏州园林的保护状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会欣赏古典园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3)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苏州园林》的朗读和背诵。
2. 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 欣赏古典园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1. 课文《苏州园林》及相关资料。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苏州园林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引导学生谈论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苏州园林》。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
(3)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关键词语和句子让你印象深刻?(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实践(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美。
(2)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欣赏园林,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分享自己欣赏园林的心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谈收获,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
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描述来展现苏州园林美景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美景、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理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具体描述来展现苏州园林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苏州园林的美景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根据阅读感受,初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教师讲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如:借景、框景、漏景等。
3.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绘展现美景。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绘展现美景。
2.教师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用具体描述来描绘自己熟悉的一处美景。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景,培养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短文。
2.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五篇】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2、感情目标认识苏州园林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采,进而获取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讲解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构造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 教课法 ] 叙述和问答相联合[ 教课门路 ] 多媒体和黑板[ 教课时数 ]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第一。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陪伴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觉园林的美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编写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课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要贡献。
20 年月和 30 年月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期间他的作品好多,最闻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豪的石像》。
第一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是为拍照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单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想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整体掌握1、解决冷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 微软中国 2] ,如轩ā 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发问学生,而后再一同进行解说,如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子。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襟中有山川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
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彩棕黑。
[ 微软中国 3]3 、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觉文章的美4让学生通读课文5、谈论和发问学生①同学们,通读完好篇课文后,你们感觉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行的?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感觉课文分红几大段?④我们以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同学在课文中找出哪些说明方法,并详细找出在什么地方?第二课时一、剖析段落 [ 微软中国 5] 。
苏州园林(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苏州园林》的词句理解和赏析:重点关注作者对苏州园林美景的描绘,如“满地落红”、“曲径通幽”等词语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苏州园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掌握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造园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在讲解课文中的词句赏析时,教师可以选取“满地落红”这一句子为例,分析“落红”如何形象地描绘了园林中的春景,以及这样的描绘对表现苏州园林美的效果。
(2)教学难点:在识别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喻的例句“拙政园如一位古老的诗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来解释比喻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辨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古典园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逐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然而,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计更多有趣、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苏州园林的美。
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初步了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每组选取一段描写,进行深入剖析。
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讨论。
5.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尝试描写一个熟悉的景点。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6.课堂小结四、课文内容解析1.课文概述《苏州园林》是一篇描绘苏州园林美景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2.课文分析第一段: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第二段: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第三段:描绘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第四段:展现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3.课文重点句解析“苏州园林甲天下,天下园林甲苏州”:强调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地位。
“山水萦绕,曲径通幽”:描绘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展现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描绘苏州园林的植被特色。
五、教学反思2.学生在写作实践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还需加强课堂纪律意识。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3.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本文阐明事物特点得计种阐明方法。
2、认识阐明白话语精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阐明文和记序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阐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点教学难点:阐明白话语特点的学习。
教学想象:1、抓好预习,熟习课文。
2、捉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先生在捉住中国石拱桥次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第一课时一、设计思绪: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捉住事物特点,从全体到局部多方面阐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先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领会文章的言语美。
其中,调动先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先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朗读、重点词句赏析中,领会文章的言语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捉住事物特点,从全体到局部多方面阐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一、激趣以导入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经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味,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1. 组织先生大声朗读课文,熟习课文内容。
2. 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成绩。
3. 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求1.请同学们以本人喜欢的方式仔细浏览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求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表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甚么阐明方法。
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经过反复朗读,调动先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先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领会文章的言语美。
2.叶圣陶先生曾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甚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在朗读这四段,考虑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播种、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方两个标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顽耍过的一座园林,200字摆布。
⑵阐明一幅画。
202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苏州园林》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苏州园林》知识点篇一一、文学常识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三、重点字词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ɡ)蔷(qiánɡ)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ɡ)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四、艺术特色总分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的特色。
苏州园林的课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苏州园林的课文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5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8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
(2)学会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和艺术价值。
(3)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收集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
(2)准备相关视频资料。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介绍苏州园林的背景知识。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3.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品词析句: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欣赏苏州园林的美: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4.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阅读拓展: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苏州园林的保护问题。
5.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堂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第五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四节课的学习内容。
(2)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加强记忆。
2. 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保护和传承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精选5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精选5篇)《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
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第19课《苏州园林》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苏州园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描写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古今园林的差异和举例说明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园林的设计理念、建筑特点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活动,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创作一幅园林美景。
5.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6.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对园林艺术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苏州园林》的生字词、成语及修辞手法,如:斑驳、依偎、雕梁画栋等。
-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特点及其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领悟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学习作者的观察和描绘景物的表达方法。
另外,我也注意到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加强对苏州园林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创设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3.引入多样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想必大家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都有写教案方面的经历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课时安排:两教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那么。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要求。
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6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 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构造、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才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致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老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拟知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讲解明的构造、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考虑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
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场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构造、顺序怎样?明确:整体——部分——细部,并根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1.老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表达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第19课 苏州园林(2)教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丘壑、嶙峋、蔷薇、雕镂、斟酌、自出心裁”等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把握图画美这一特色,培养他们概括语言能力。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合作探究讨论了解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情人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掌握“轩榭、嶙峋、映衬、雕镂、斟酌、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词语(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把握“图画美”这一特征(难点)。
课型、课时: 新课两课时教学手段: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激趣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赏图片,激兴趣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的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美图。
(这位同学说苏州园林实在是太美了,好想去看一看,嗯,老师相信你以后会有机会的,今天先和老师一起参观一下的苏州园林。
)板书课题二、知作者,检字词(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注意勾画出本课的生字词,一会儿老师检测。
)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著名教育家。
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著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他还是语文教育家。
2、我会读xuān xièyìng chèn(1)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花树木的映衬。
jiǎo (2)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iāo lòu(3)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我问你答(1)枯瘦的样子。
嶙峋(2)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斟酌(3)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自出心裁(4)重重叠叠的山峰。
重峦叠嶂(5)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具匠心(6)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因地制宜三、读课文,图画美师:苏州四大名园有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拙政园,说明文要学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味说明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重点)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重难点)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
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目标导学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
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
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处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标本
完美的图画
逻辑顺序
第2课时
1.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重点)
2.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难点)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对本文内容的感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提问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作比较: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引资料:“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提问2: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简要说明。
明确: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
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相映成趣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
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3: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明确: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描写,第一自然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做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提问4:朗读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括号内的问题。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可以,“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
层意思。
(5)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摹状貌表达方式——描写、说明、议论
语言运用——准确、精练、生动、优美、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