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课件 (共33张PPT)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概括。
• 用波浪线划出表述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的句子。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
• 快速浏览3—9自然段,找出并勾划苏州 园林的特点。 • 3分钟后分辨出苏州园林,并说明理由。
常见的说明方法
如何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 首先,准确判断例句所运用的说 明方法。 • 其次,切实了解各种说明方法的 作用。 • 最后,用规范的语言模式分析具 体例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格式:
例如: 1、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 明了……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 说明了……的特征,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4、打比方:将什么比作什么,形象生动地说明 了……的特征,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
然后从三个细微方面说明:
1. 角落的布置——构图美 2. 门窗的雕琢——图案美 3. 油漆的调配——色彩美
结 总 构
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 画。
分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⑤角落的构图美 ⑥门窗的图案美 ⑦建筑的色彩美
苏 州 园 林 与 北 京 的 园 林 不 同 , 极
• 叶圣陶,原名叶 绍钧、字秉臣、 圣陶,1894年 生于江苏苏州。 • 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 版家,有“优秀 语言艺术家”之 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第一课时-课件
字词清单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 (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 (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 (qiáng wēi)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 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 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 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 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 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 “标本”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4.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 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 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5.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本文为什么采用逻 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
课件PPT
18 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 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 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情境导入
课件PPT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 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 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 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 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 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 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第13课 苏州园林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8.自主探究:第4—9段: 1)每段说明对象是什么?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布臵 门窗的琢磨 油漆的调配
(4 ) (5 ) (6 ) (7) (8 ) (9)
2)为了更好的说明,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请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 作比较:以“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 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与苏州园林花树 相比。(5)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栽种和 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举例子:“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 作用: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 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 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 课本上)
第一部分(第1段):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高度评价了它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 是: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一层(第2段):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二层(第3~6段):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层(第7~9段):从另外一些方面介绍苏州园林 的图画美。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 不只以上所写的这些。以此结束全文,引起读者的游 赏愿望。
激情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 苏杭”。凡到过苏州的人,没有 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 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现 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
二、认定目标:
1.了解叶圣陶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的出处。 2.识记并理解“预习提示”和“课下注释” 中的生字和生词。 3.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积累一些园林 建筑方面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4.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先总说后分说”的说 明方法,并以此为范例体会说明文的结构和 写法。 5.学习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动准确的介绍和说明事物。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公开教学课件
( 摹状貌 )
课堂检测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 的不过十多处。”“据说”一词有什么 表达效果?
“据说”一词表明后面所说的苏州 园林有“一百多处”是听说的,而不是 作者统计的,这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 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 周密性。
课堂检测
3、第5段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 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 大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 制,说明我国对称的建筑范围广,但 并非都是对称的,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绝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和周密性。
合作探究
第4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如何划分层 次?这一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描写。 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 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突出苏州园林 图画美的特征。
谢谢观看
(2)分类别: 第2段:四个“讲究”——条理清楚地
说明苏州园林在哪个点上都是图画美。 第4段:先说明假山,再介绍池沼——
条理清楚地说明假山和池沼与其它景物的 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合作探究
(3)引资料: 第4段: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
是入画的一景—— 形象地说明了夏秋季节 池沼之美。
(4)摹状貌 第5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
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 究对称的特点。
第5段:将苏州园林与一般园林“修剪 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阅兵式似的道 旁树” 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 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合作探究
第9段: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与北 京的园林相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极少彩 绘,具有古朴、闲适的风格。
导入新课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举例解释:
-词语理解:如“匠心独运”,在课文中指园林设计者的巧妙构思,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学生需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出苏州园林的核心特点,这对部分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其次,关于课堂互动的开展。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外,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我也发现,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教学活动显得过于仓促。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需要更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热爱,提高艺术创造力。
4.文化理解与传承: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激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1.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苏州园林》,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3张PPT)
重峦叠嶂: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整体感知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设计师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二、生字学 习
轩榭 (
xuān)xiè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
镂空 ( 蔷薇 (
lòu ) qián)g wēi
丘壑( hè ) 嶙峋( lín xún ) 池沼( zhǎo ) 相间( jiàn ) 着眼( zhuó )
二、生字学 习
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嶙峋:重叠高耸的样子。
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 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说着, 进入石洞,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熳,一带清 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 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区别:
目的:课文以假山堆叠为例介绍园林文化; 《红楼梦》节选借写景记事显示贾宝 玉的文采。
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不能,“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 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严 密。“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2.“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的“大多” 一 词有何作用?
“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池沼绝大 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体现了语言的准 确性与严密性。
艺术特色 1.总分结合,结构清晰。 2.语言准确,耐人寻味。 3.说明方法多样,突出事物特征。
文中恰当使用了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引用 等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
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6段:“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见得深了。” 第7段:“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 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找中心语句
概说中心句
根据每一段的中心句,用“被说明事物+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的格式概括每一段内容。
示例:第3段,可以概括为“亭台轩榭(被说明的事物)布局 讲究自然之趣(事物的特点)。”
第6段: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第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门和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是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1段:“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响。”
第2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第3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
名家评价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零碎的,写作 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 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质课件【最新】
学 习 目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重点)
标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难点)
4.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 文化的感情。
作者简介
叶 圣 陶 ( 1894—1988 ) , 原 名 叶 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 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 《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 等。有《叶圣陶文集》行世。
相同点 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
不同点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 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风格。
1.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别具匠心)的工艺美术品。 辨析 2.他的画风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课文精讲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说明的?
考点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 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 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 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找出几处进行分析。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列数字:说明苏州园林数量众多。
门窗的图案美 (次)
建筑的色彩美
整体
局部
全文是按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主到次 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因为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 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像一 般介绍某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照游览的路线来 进行说明,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 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进行说明。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 课《苏州园林》(共34张PPT)
四、揣摩语言的准确。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 (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去掉。“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 是古代建筑,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只 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2.(1)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句中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说,“苏州园林与 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将苏州园林 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淡雅的 特点。
2.举例子 例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
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
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2.方法多样,特征突出。
文章通过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等 说明方法来表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比如,第3段中, 作者将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与“苏州园林”进 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并将园林比作美术画,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的原因。第7段中,作者列举了在阶砌旁、墙上、 开窗处栽种花草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 绿树相间”“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 灰色和白色对衬”都是摹状貌,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画,不是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我国
其他建筑和苏州园林)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在本次教学《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手段,有收获也有不足,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园林实例,我发现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苏州园林产生兴趣。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对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苏州园林》中所描绘的园林景色、布局特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举例:如文章中对苏州园林“移步换景”的描绘,以及“借景生情”等表现手法。
(2)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要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举例:如“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中,通过排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致。
(2)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一些复杂的修辞手法如衬托、对比等可能难以掌握,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举例。
举例: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假山之奇,奇在层层叠叠,宛如天成”一句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3)文化背景的融入: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园林文化可能知之甚少,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了解和体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课文《苏州园林》,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描绘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 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这不是“一 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 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 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
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 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 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 局。
作品主题
哲学观点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 的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 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 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 识、美善和道德。
写作背景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 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 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 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 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 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再读课文,结合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合作交流】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举例 说明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 复杂的事理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 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对说明对象有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精品课件(共36张PPT)
•
7.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 ,有很 多事物 就是以 因果关 系的联 系形式 存在的 。写材 料作文 ,审题 时如果 能由材 料中列 举的现 象或结 果推究 出造成 所列现 象或结 果的本 质原因 ,往往 能找到 最佳的 立意。
•
8.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新材料作文最 为常见 且最为 稳妥的 审题立 意方法 。写新 材料作 文时, 如果能 准确地 提炼出 材料的 中心, 并以其 作为文 章的主 旨,一 定会使 所写文 章既切 题又有 深度。 所以, 写新材 料作文 时这种 方法来 立意最 多。
•
3.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 有声音 语言, 还有许 多无声 的语言 ,例如 美妙的 舞姿、 绚丽的 色彩和 芬芳的 气味, 研究这 些千奇 百怪的 语言对 人类有 特殊的 意义。
•
4.议论文写作中大部分同学会陷入泛 泛而谈 ,没有 议论的 内容, 就算有 论据可 用,也 只是蜻 蜓点水 ,草草 收兵。 不少作 文且不 说能运 用几种 修辞组 织语言 ,更不 说能使 句子富 有意蕴 ,单是 连最基 本的语 言通顺 也很难 做到。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 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苏 州园林具有一种什么美?
总体印象: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的影响。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说
⒎极少用彩绘
结尾
——色彩美
四 个
由 主
讲到
究次
(
逻 捎辑 带顺 说序 明)
小结:
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 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 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 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 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 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共38页)
当堂检测
1.《苏州园林》的结构:总-分式
2.把握说明内容,理清结构层 次的关键在于:抓中心句
3.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 被说明事物的 主要特征 来写。
作业
1.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介绍学校的地理园,要用总说-分说的顺序 有条理地说明,300字左右。
苏州园林
叶圣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 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 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 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 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 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乐趣,寓唐诗宋词的 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 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
不能去掉。因为“大多”一词表示大部分的沼泽是 引用活水的,并不是全部都是这样的。如果去掉了,就 表示所有的沼泽都是引用活水,这与事实不符,就不能 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独立思考,举手发言
常见题型
1、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分析思路(1):不能。用了 “甲” 这个词语, 生动形象地(或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 明对象)的……(特征)。如果删去了就没有这 种效果。
提示: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五种。
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积极展示
小结:
本文以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以概括的说明介绍苏州园林,以生动的描写 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分析道理,收到了 很好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 (共39张PPT)
“似乎”表示估计、猜测,在文中指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设计者和匠师们一 直追求的这一结论是作者根据事实推测 出来的, “一致”表示范围,是没有分 歧的意思,表明设计师和匠师们的追求 相同。这样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 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再读第四段,“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 水”一句中,“大多”一词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呢? 不能去掉。因为“大多”表示范围,是数 量上的限制,在文中指大部分的池沼是引 用活水的,并不是全部都是这样的。如果 去掉了,就表示所有的池沼都是引用活水, 这与事实不符,就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 多是无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 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这是怎样的情形呢?)
花墙和廊子似乎把景致分开了,实 际上没有被完全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 线,逐层展开,使景致更有层次的展现在 游览者眼前,营造了图画美。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又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表示范围、“决不”则表示程度 上的限制,十分肯定的语气,在文中指 苏州园林的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构成完 美的图画,语气肯定,突出说明了苏州 园林的总的特征。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一句中 “似乎”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
“标本”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 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州园林》说课稿《苏州园林》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学生思考、讨论 ) (1)用“ ||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其中又以为主。 (3)xx 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 (6)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7)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8)文中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中的 “艺术 ”和“技 术”有什么不同 ?可不可互换 ?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概括本段的段意 (2)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 ?作用是什么 ? (4)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 7、8、9 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 ——具体主要 ——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明确说明对象 (2)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3/ 4
(4)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明确说明顺序 (6)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十、本课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作文《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3、用 3~4 种说明方法 4、字数: 500 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xx》
学案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 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 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1/ 4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 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 4、5 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 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你认为苏州 园林有什么特点 ? (学生讨论,回答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 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 xx 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 ——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 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 的标本 ?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 xx 哪个特点 ? xx 亭台 xx 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