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储存、销售、使用、处置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是指对人体、动植物或者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所涉及的剧毒物品,按照其危害程度,分为A、B、C三类。
第五条对于拟生产、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件。
第六条剧毒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使用、处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其安全。
第七条剧毒物品的存储场所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和条件,保持整洁干燥,防潮、防火、防爆措施到位。
第八条剧毒物品的存储室内应当设置防火、防爆设备,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第九条剧毒物品的储存容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十条剧毒物品应当按照专门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运输安全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使用方法,了解安全防护要求,并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二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完善的使用登记制度,确保使用记录真实可靠,定期报告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剧毒物品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第十四条剧毒物品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不能简单抛弃或随意处理。
第十五条剧毒物品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追究其责任,并依法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2)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剧毒品管理规定

剧毒品管理规定
剧毒品的管理一直是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国普遍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剧毒品管理规定,以规范剧毒品的研究、生产、销售和使用。
以下是我国剧毒品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剧毒品的定义
剧毒品是指具有极强的毒性、易造成人体重大伤害或死亡的药品或化学物质。
我国将剧毒品分为A、B、C三类,对应不同程度的毒性和控制要求。
二、剧毒品的使用范围
我国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剧毒品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
使用剧毒品的范围和数量,确保使用剧毒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剧毒品的生产和销售
生产、经营剧毒品的单位必须持有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严格按照
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和销售管理办法进行生产和销售,不得私自生产和销售剧毒品。
四、剧毒品的运输和储存
运输和储存剧毒品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运输和储存规定,确保剧毒品的
安全运输和储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剧毒品的监管和监测
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剧毒品监管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剧毒品的
监管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剧毒品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剧毒品的安全使用。
结语
我国对剧毒品的管理规定严格,目的是为了确保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共同遵守剧毒品管理规定,做好剧毒品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简介剧毒物品是指危害人体健康,具有很高的毒性和危害性的药品和化学物质。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剧毒物品应当严格管理。
本文档旨在规范剧毒物品的使用、储存和处置流程,保障使用者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剧毒物品的管理剧毒物品的分类剧毒物品按照其毒性和危害程度不同,分为一、二、三类。
其中一类剧毒物品毒性最大,危害最高,应当特别注意储存和使用。
剧毒物品的登记和备案单位或个人使用、储存剧毒物品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剧毒物品的登记和备案手续,以确保剧毒物品的合法、规范使用。
剧毒物品的储存剧毒物品储存的场所应当保持干燥、通风、无火情况,并应当设有防盗、防易燃等措施。
剧毒物品不得与其他药品或日常用品混放。
储存位置明显标识,且应当进行分类、分级存放。
剧毒物品的使用使用剧毒物品必须严格按照剧毒物品的种类、剂量和用途标准进行,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剧毒物品的运输剧毒物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当设有专人专车,确保剧毒物品安全到达目的地。
剧毒物品的处置剧毒物品的过期、损坏或无用的部分应当及时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或乱丢,需要将其移交给专业的处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填写相应的形式。
剧毒物品的应急处理在使用、储存、运输剧毒物品的过程中,如出现事故或紧急情况,应当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尽快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
剧毒物品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对剧毒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实行监督管理,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测,确保剧毒物品使用的安全和合法性。
结束语剧毒物品的使用、储存和处置涉及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对于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查处。
本文档所述内容仅为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具体的管理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和完善,以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通则(2篇)

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剧毒物品的保存、运输、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指剧毒类化学品、毒性物质和其他能够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四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严禁滥用和非法使用。
第五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办理相关执照和许可证件,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剧毒物品的保存、运输和使用第六条剧毒物品的保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保存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具备防火、防腐蚀和泄漏的设施设备。
(二)保存场所应进行标识,明确物品的名称、性质、毒性等信息。
(三)剧毒物品的储存方式应符合相关规定,如需低温保存,应配备冷藏设备。
(四)剧毒物品的保存记录应严格,包括物品的进出库、数量和使用情况等。
第七条剧毒物品的运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配备泄漏防护设备。
(二)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质量安全培训证书,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
(三)剧毒物品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有效防止泄漏和破裂。
(四)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碰撞和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第八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熟悉剧毒物品的性质和用途。
(二)使用过程中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并保证使用环境通风良好。
(三)使用剧毒物品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过使用剂量。
(四)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具备应急处理方案,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意外情况。
第三章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第九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健全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十条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度:明确剧毒物品管理的职责、权限和责任。
(二)人员培训:对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拥有、存储、使用、运输、销售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剧毒物品包括国家监管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其他监控药品。
第三条:剧毒物品的分类剧毒物品分为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一类和其他监控药品二类。
第四条:剧毒物品的存储1. 剧毒物品必需在专门的存储设施中存放,设施必需符合国家药品管理部门的规定。
2. 剧毒物品的贮存室必需符合以下条件:(1)安装有持续的通风设备;(2)在贮存室的入口处安装有锁,并由专人负责;(3)必需设置有“毒品储存”或仿佛警示标志。
3. 剧毒物品应肯定密闭并安全保管。
存放夹杂物、零散包装等均应标明名称和数量。
4. 为防止失窃,贮藏室内应安装报警装置,贮存室应设置视频监控并保持录像。
5. 对于企事业单位存储剧毒物品,请委托水电公司将其划入非居民用电或非居民用水范围,避开居民偷电、偷用水。
第五条:剧毒物品的使用1. 剧毒物品的使用必需由医师或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依照药品监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2.使用剧毒物品时,必需记录使用者姓名、编号、剂量、用途、使用时间等。
记录应认真、真实。
3. 剧毒物品使用时必需具备相应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与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剧毒物品的销售1. 对剧毒物品的销售必需由拥有相应证书的合法授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2. 销售剧毒物品时必需检查买方的证件,并记录销售人员、买方、剂量、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必需对销售记录进行定期归档和备份。
第七条:剧毒物品的运输1. 运输剧毒物品时必需依照规定使用特别车辆,如车辆显现任何故障或其它异常情况,必需立刻停车检查。
2. 运输剧毒物品时必需由负责人员进行监管,并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漏等安全措施。
3. 对于被盗的剧毒物品,必需立刻向公安局或有关部门报案,并搭配查处。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剧毒品的保管、发放、使用和处理,确保剧毒品的合理使用,保障人员安全和公司利益。
二、保管管理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剧毒品保管仓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
2. 仓库应配备安全设施,包括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等,确保剧毒品的安全。
3. 入库剧毒品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剧毒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由专人登记。
4. 仓库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剧毒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任何人员不得私自调拨、借用、盗用剧毒品,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三、发放管理1. 发放剧毒品前,应核对申领人员的身份信息和使用目的,并记录在案。
2. 发放剧毒品应按照合理用量发放,不得超过申领人员的实际需要。
3. 发放记录应详细记录剧毒品名称、规格、数量、发放时间等信息,并由申领人员签字确认。
4. 发放剧毒品应有专人负责,确保发放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四、使用管理1. 使用剧毒品前,使用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剧毒品的危害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剧毒品的使用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规操作或超出规定的剂量。
3. 使用过程中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
4. 使用剧毒品的记录应详细记录剧毒品的名称、规格、使用剂量、使用时间等信息,并由使用人员签字确认。
五、处理管理1. 剧毒品过期、损坏、变质,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使用时,应及时处理。
2. 处理剧毒品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合法的方式,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对人员造成危害。
3. 剧毒品的处理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处理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处理方式等。
4. 剧毒品的处理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并随时提供给监管部门复查。
六、违规处理任何人员发现其他人员有违规保管、发放、使用、处理剧毒品的行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或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
七、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及时进行整改。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剧毒物品的管理,保障公众、环境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剧毒物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剧毒物品生产、销售、使用、运输、储存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具有剧毒性质,容易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化学物质和生物制品。
第四条剧毒物品的管理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技支撑、加强监管”。
第五条剧毒物品的管理工作应坚持依法治理、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保护公众、环境和国家安全。
第二章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第六条生产、销售剧毒物品的单位应获得相应的生产、销售许可证,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检验。
第七条生产、销售剧毒物品的单位应建立健全剧毒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生产、销售过程中剧毒物品不泄露、不丢失、不被盗窃。
第八条生产、销售剧毒物品的单位必须设立专门的负责剧毒物品管理的岗位,明确责任,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第九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剧毒物品说明书和相关规定使用,并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运输、储存管理第十一条运输剧毒物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运输规定,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剧毒物品泄漏、破损、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第十二条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且经过特殊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剧毒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储存规定,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爆、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
第十四条剧毒物品的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安全档案。
第十五条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剧毒物品,应及时进行封存或销毁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范本(3篇)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物品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一旦使用不当或泄漏,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管理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操作都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2. 防范为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降低风险。
3. 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
4. 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机制,从采购、储存、使用到废弃等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控制。
五、管理措施1. 采购管理:1.1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采购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程序,使用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用途和用量等信息,确保合理使用。
1.2 采购物品必须来源于合法渠道,并且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以及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说明书。
2. 储存管理:2.1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与其他物品隔离,储存区域必须设有明显的标识。
2.2 储存区域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2.3 储存容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3. 使用管理:3.1 使用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必要时应戴上防护设备。
3.2 使用单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3.3 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4. 废弃物处理:4.1 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禁止随意倾倒和放置。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二篇)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剧毒物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是指能对人体或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害,并在生产、使用或运输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化学品。
第四条所有从事剧毒物品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的管理要求,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剧毒物品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剧毒物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测和控制。
第二章剧毒物品的分类和安全管理要求第六条剧毒物品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分为以下几类:(一)高毒剧毒物品:对人体或环境具有严重威胁,易造成重大事故的剧毒物品;(二)中毒剧毒物品:对人体或环境具有一定威胁,易造成事故的剧毒物品;(三)低毒剧毒物品:对人体或环境具有一定威胁,但较不易造成事故的剧毒物品。
第七条对于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管理:(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三)严格遵守剧毒物品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四)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六)加强剧毒物品的储存、运输和处置,确保安全无污染。
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剧毒物品的监督管理,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剧毒物品的登记和核查制度,确保剧毒物品的来源和去向可追溯;(二)加强对剧毒物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的许可制度,确保合法合规;(三)加强对剧毒物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环节的监测和检测,提早发现和预防问题;(四)加强对剧毒物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及时处理事故,并从中吸取教训;(五)对于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保护公众的安全权益。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范本(六篇)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内部存在或使用该类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二、定义1. 剧毒物品:指危险性较大,对人体有严重伤害或致死风险的化学物品。
2. 易制毒物品:指能够被用于非法制造毒品的化学物质。
3. 易燃物品:指在常温条件下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并能迅速燃烧的物质。
4. 易爆物品: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爆炸的物质。
三、管理措施1. 采购和存储1.1. 剧毒物品的采购需经过专门负责人批准,并保存相应的采购记录。
1.2. 剧毒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特定的化学品储存室,远离人员通行区域。
1.3. 易制毒物品的采购必须提供足够的合法用途说明,并保存相应的采购记录。
1.4. 易制毒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特定的储存柜中,该柜须配备密封装置和报警系统。
1.5. 易燃易爆物品的采购需经过专门负责人批准,并保存相应的采购记录。
1.6.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与明火、高温等物体接触。
2. 标识和警示2.1. 所有剧毒物品、易制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标识明确的化学品名称和危险性标识,并附带相应的安全警示语。
2.2. 剧毒物品的储存室和易制毒物品的储存柜上应设置醒目的标识牌,提醒人员注意。
2.3.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位置应贴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禁止吸烟和明火靠近。
3. 使用和操作3.1. 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3.2. 易制毒物品的操作必须由特定人员完成,并在操作结束后彻底清理工作区域。
3.3.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3.4. 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置于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地方,禁止使用明火进行加热。
4. 废弃和处理4.1. 剧毒物品的废弃需经过特定人员审核和批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4.2. 易制毒物品的废弃必须在专人监督下进行,确保不被滥用。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剧毒物品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剧毒物品生产、经营、使用、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是指具有剧毒性质的化学品、生物制品和其他物资。
第四条剧毒物品的管理应当依法、科学、安全,注重预防为主,坚持综合治理。
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五条生产、经营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生产、经营许可,并按照许可范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条生产、经营剧毒物品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生产、经营剧毒物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剧毒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操作。
第八条生产、经营剧毒物品的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剧毒物品的储存、包装、标识、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防雷、防毒、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
第十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使用许可,并据实使用。
第十一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剧毒物品,严禁改变剧毒物品的性质或者对其进行非法加工。
第十二条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参加专门消防培训,掌握灭火技能。
第三章贮存、运输、处置第十三条贮存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剧毒物品贮存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
第十四条贮存剧毒物品的单位应当配备专门的储存场所,要求场所密闭、通风良好、防火、防爆。
第十五条运输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前办理运输许可,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标准,驾驶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处置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科学、安全的方式,确保剧毒物品得到安全处置。
2024年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管理制度

2024年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存储、生产、销售、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易燃易爆剧毒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身发生燃烧、爆炸,或者具有麻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物质。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生产、销售、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取得相关资质和许可证件。
第五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管理和监督,依法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监管力度。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六条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进出库和使用登记制度,对进出的物品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第七条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必须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储存条件进行要求,确保存放场所符合安全要求,避免与其他危险物品混储,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八条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使用登记制度,明确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避免人为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第九条使用单位必须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对过期和过期即将到期的物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使用物品的品质和安全。
第十条对于发生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助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危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监督,定期检查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管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部门对怀疑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检查,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核查,如发现违法事实,将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系统建立重大事故报告机制,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采取行政和经济措施予以惩罚。
2023年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通则

2023年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使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处置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是指具有剧毒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是指在保障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权益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剧毒物品,最大程度降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第五条剧毒物品的使用、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处置等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并接受相关监督检查。
第二章剧毒物品的分类和标识第六条剧毒物品根据其毒性程度分为A类剧毒物品和B类剧毒物品。
第七条 A类剧毒物品具有极高毒性,少量摄入或接触即可引起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第八条 B类剧毒物品具有较高毒性,大量摄入或接触可引起严重伤害。
第九条剧毒物品应当在包装、容器上明确标示剧毒物品的性质和毒性程度,并采用特殊标识进行标识。
第十条剧毒物品的标识符号和颜色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以便于人们辨识和识别。
第三章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第十一条剧毒物品的生产者和储存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许可证件和资质,符合国家对剧毒物品生产和储存的相关规定。
第十二条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必须满足安全、环保等要求,设立专门的剧毒物品储存区,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设施。
第十三条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严禁超出生产或储存许可范围,严禁违规操作和存储。
第十四条剧毒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关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剧毒物品的使用和销售第十五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和销售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进行,使用者和销售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许可证件和资质。
第十六条剧毒物品的使用和销售必须严格按照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规程进行,不得超出使用许可范围和规定的用量。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模版(2篇)

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其下属各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购买、储存、使用和销毁等各个环节,确保安全管理。
第二章购买管理第四条在购买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前,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购买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五条购买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与专门的供应商进行合法合规的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法性。
第六条购买人员在购买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写购买申请表,并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核,方可进行购买。
第七条购买人员必须对购买的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登记,包括品名、数量、有效期等信息,并妥善保管购买凭证。
第八条购买人员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购买到的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信息,以便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统计和监管。
第三章储存管理第九条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条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地点必须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潮湿和日晒,严禁存放在非指定的地方。
第十一条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容器应具备耐火、防爆等安全性能,并加装有效的安全标识。
第十二条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明确禁止吸烟、明火等行为,并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建立相应的记录,包括入库登记、出库登记、库存盘点等,确保物品的准确数量和流向。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十四条使用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熟悉物品的性质、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五条使用剧毒、易制毒、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必须有相关的资质和证书,并接受定期体检。
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范文(五篇)

剧毒物品安全使用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规程,以确保剧毒物品的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和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剧毒物品包括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和药品,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特别剧毒物品、高度剧毒物品、剧毒物品和其他剧毒物品四个级别。
第二章物品标识和管理第四条剧毒物品必须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人们注意和避免接触。
第五条剧毒物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他物品混合存放。
第六条剧毒物品的存放场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安全通风、防火、防爆和防盗。
第七条剧毒物品的存放场所必须配备专门的容器和标识,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八条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不得随意携带剧毒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携带和使用。
第三章人员要求和培训第九条对于需要接触和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培训证书。
第十条剧毒物品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剧毒物品的性质、特点和安全操作方法。
第十一条剧毒物品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第十二条对于剧毒物品的使用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记录,确保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四章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第十三条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戴好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第十四条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和整洁,禁止在操作区域吃喝和吸烟。
第十五条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得超出规定剂量和范围。
第十六条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及时清理和处理使用后的容器和器材,禁止随意丢弃或交叉使用。
第十七条若发生剧毒物品事故或泄漏,使用人员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和处理。
第五章相关责任和监督第十八条使用和管理剧毒物品的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门的安全责任人。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是指对剧毒物品进行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剧毒物品的滥用和泄露,同时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确保剧毒物品的合理使用。
以下是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一、剧毒物品的定义和分类剧毒物品是指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物质或化学制剂,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毒品、有机溶剂、农药、医疗抗生素等。
根据危害程度和使用频率,将剧毒物品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
二、剧毒物品的保管和储存1. 剧毒物品必须配备专人负责保管,并在物品上粘贴剧毒物品标识;2. 剧毒物品的储存地点必须符合安全规定,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防止污染和泄露;3. 剧毒物品的储存仓库必须定期检查,确保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三、剧毒物品的使用和操作1. 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和许可证,并接受专业培训;2. 剧毒物品的使用必须在专门场所进行,确保没有人员或环境受到污染;3. 操作剧毒物品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使用完毕的剧毒物品必须及时处理和清理,避免任何形式的泄露。
四、剧毒物品的销售和交易1. 剧毒物品的销售必须取得相关许可证和批准文件,不得向未经许可和资质的人员销售;2. 剧毒物品的交易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保证交易的安全和规范;3. 销售剧毒物品的经营者必须建立完善的销售记录,确保相关人员的合法使用。
五、剧毒物品的监管和处罚1.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剧毒物品的监管制度和执行计划,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性;2. 对违反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3. 对导致严重后果的剧毒物品事故,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结: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剧毒物品的滥用和泄露。
规定了剧毒物品的定义和分类、保管和储存、使用和操作、销售和交易、监管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加强对剧毒物品的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剧毒物品的危害,确保公众的安全与利益。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使用、储存、销售、运输和处置剧毒化学品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单位应制定专门的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以下基本义务: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使用;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3. 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 建立健全剧毒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销售、运输和处置等管理制度;5.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6. 每年进行剧毒化学品的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二章剧毒化学品的分类和管理第五条剧毒化学品按照其毒性、危险程度和应急处理难度,分为A类、B类和C类。
1. A类剧毒化学品:具有极高毒性和危险性,一旦泄漏或误食会立即危及人体生命安全,需严格限制使用。
2. B类剧毒化学品:具有高毒性和危险性,泄漏或误食有可能危及人体生命安全,需严格管理。
3. C类剧毒化学品:具有一定毒性和危险性,泄漏或误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需按照规定管理。
第六条单位应根据剧毒化学品的分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1. 物品登记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采购、使用和销售进行登记,并保持相关记录;2. 库存管理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储存环境符合安全要求;3. 进出货记录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进出货流程进行备案和记录,确保流程清晰可查;4. 装卸作业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装卸过程进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5. 废弃物处理制度:对剧毒化学品的废弃物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第三章安全设施和装备第七条单位应根据剧毒化学品的特点和储存、使用等环节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1. 储存设施:剧毒化学品专用储存仓库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设有防火、防爆等专门装置;2. 防护设施:剧毒化学品操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禁止入内标识,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3. 泄漏控制设施:剧毒化学品使用区域应设置快速响应的泄漏控制设施,如泄漏报警器、安全泄漏设施等;4. 废弃物处理设施:剧毒化学品废弃物应单独存放,并建立相应的处置设施,如废弃物收集器、废液处理设备等;5. 灭火设备:剧毒化学品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有效性。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

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防止剧毒化学品的泄漏和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此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剧毒化学品相关工作的人员,包括剧毒化学品的采购、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
三、责任与义务1. 雇主责任:雇主有责任提供员工必要的剧毒化学品安全培训,并确保他们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员工责任:员工必须遵守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参加安全培训,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及时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
3. 安全专家责任:安全专家有责任对剧毒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剧毒化学品的采购与储存1. 采购:剧毒化学品的采购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只能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采购,并保留相关文件备查。
2. 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必须放在专门的存放仓库,仓库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保持通风良好,禁止与其他物品混存,并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
五、剧毒化学品的使用与操作1.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必须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剧毒化学品。
2. 操作:在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佩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并遵循剧毒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六、剧毒化学品的运输与交接1. 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运输必须由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运输企业进行,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 交接:剧毒化学品的交接必须在指定的场所进行,由特定的人员负责,交接记录必须详细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七、剧毒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1. 急救:在发生剧毒化学品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保持通风,控制泄漏等,并及时报警。
2. 处理:剧毒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清理泄漏物,并安排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3. 报告:剧毒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相关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51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剧毒物品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剧毒物品,是指少量侵入人身即能致人死亡的物质,包括氰化物、砷化物、汞化物、硒化物、铊化物、铍化合物、生物碱以及公安部门规定的其他剧毒物品和剧毒气体。
第三条凡在本市生产、储存、购销、运输、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凡在居民住宅区、自然保护区和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以及交通要道、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的规定范围内,不得建剧毒物品的工厂、仓库。
凡已建成的,要限期调整或搬迁。
第五条凡接触剧毒物品的人员,必须懂得剧毒物品的性能和保证安全的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
度。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需要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监督员。
第六条公安机关是剧毒物品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关,负责实施安全监督和工作检查。
主管剧毒物品生产以及劳动、卫生、环境保护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
第七条本市剧毒物品的生产,由广州市计划委员会(下简称市计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统筹计划,统一布局,归口管理。
不得擅自生产。
第八条新建生产剧毒物品工厂,须经所在区、县人民政府主管生产剧毒物品的部门会同规划、劳动、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市计委批准,并凭批文和设计图纸,向所在区(县)公安机关申请,取得《剧毒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工程竣工后,经上述审批部门联合检查验收合格,由工商部门发给营业执照,方能投入生产。
改建、扩建剧毒物品生产工厂,须报市计委批准并经所在区(县)公安机关、劳动、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工程竣工后,经上述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能投产。
第九条生产剧毒物品的厂房,必须按剧毒物品的种类
和性能,相应设置防毒、防爆、防火、防盗、防尘、防潮和通风排气、降温以及救护等安全措施。
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废气、废渣、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及其处理,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
第十条剧毒物品产品的包装,应经严格检验,保证质量。
产品包装不合格的,不准出厂。
第十一条生产单位如发生中毒、原料丢失等事故时,应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以及所在区(县)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章储存
第十二条凡储存剧毒物品(经公安部门批准临时存放的除外)必须修建或设置专用的库、室、柜,并将结构图纸等有关资料,报经区(县)以上主管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同意,送区(县)公安机关核准,领取《剧毒物品储存许可证》后方能使用。
第十三条储存剧毒物品的库、室、柜,应根据毒品的性质、数量、危险程度与周围人员及生活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对不符合安全规定距离的库、室、柜,应限期调整或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剧毒物品的储存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剧毒物品进、出仓库应经严格查核、登记,做到数
目清楚,帐、物相符。
(二)储存不得超过设计容量,堆垛要符合安全规定,通道要保持清洁、畅通。
对撒留在地面和垫仓板上的剧毒物品,应及时清理。
(三)对性质相互抵触,易燃、易爆、易变质、易产生毒性外泄或事故处理方法不同的剧毒物品,必须分室、分堆隔离,不得混同存放。
对易发生事故的剧毒物品要勤检查,发现事故苗头应及时采取措施。
(四)要加强剧毒物品储存区域的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禁烟火。
(五)失窃剧毒物品应立即向本单位的保卫部门及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告。
(六)对需作销毁处理的剧毒物品应及时造册登记,作出处理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向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备案。
第四章购销
第十五条国家对剧毒物品实行购销许可证制度。
严禁自由买卖或与它物串换。
第十六条购买剧毒物品,须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省、市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含中央驻穗单位)需购买剧毒物品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市主管供应部门提出申请购买,并将购销合同副本或凭证送供应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备案。
(二)区(县)属单位(含街道、乡、镇基层单位)及专业户需购买剧毒物品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购买地的区(县)公安机关申领《剧毒物品购买证》,凭证到指定供应地点购买。
(三)外地单位来本市购买剧毒物品的,须凭当地公安机关发给的《剧毒物品购买证》,到供货地的区(县)公安机关登记鉴证后购买。
第十七条凡经营销售剧毒物品的单位及个人,须持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证明,经当地的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发给《剧毒物品销售许可证》,凭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销售剧毒物品时,要填写好《销售剧毒物品登记表》,以备检查。
第十八条剧毒物品进出口业务,凭外贸部门核发的《剧毒物品进出口许可证》办理。
第五章运输
第十九条运输剧毒物品,须由货主向其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领取《剧毒物品运输证》后,方能办理运输手续。
押运人员应懂得剧毒物品的性能,并认真检查装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第二十条运输剧毒物品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使用自行车、摩托车和翻斗车载运。
(二)不得把性质相互抵触、防护方法不同的剧毒物品混装于一个车厢或船仓内;不得在同一车厢或船仓内载乘无关人员或载运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对在同一车厢或船仓内载运少量小包剧毒物品,也须采取严格的分隔措施。
(三)运载剧毒物品进入广州地区,除须持《剧毒物品运输证》外,还须按当地区(县)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线路行驶。
如需中途停、泊车、船的,应有专人看管。
(四)运载剧毒物品的车船,不得在人口稠密的闹市区、公共场所以及党、政、军等重要机关附近停留。
(五)运输途中如发生剧毒物品泄漏及其他意外事故,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及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剧毒物品的装卸,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要在指定的车站、码头装卸;
(二)需有专人负责组织和指挥;
(三)严格遵守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四)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现场;
(五)装卸完毕,应检查作业现场,如发现撒漏,须及时清除、消毒。
第二十二条严禁随身携带剧毒物品乘坐公共车、船和飞机;严禁在行李、包裹或邮件内夹藏剧毒物品。
第六章使用
第二十三条凡需使用剧毒物品的单位和个人,须持上级主管部门的批文及使用说明书,到所在地的区(县)公安机关领取《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凡使用剧毒物品,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每年由上级主管单位培训考核一次,考核合格的发给及格证;不合格的不能上岗。
第二十五条使用剧毒物品的人员,应严格遵守领取、清退制度。
对剩余的剧毒物品,应当天退回原领取地点保管。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剧毒物品。
第七章奖惩
第二十七条对执行本规定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区(县)公安机关和生产、经营主管部门每年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的直接责任人和单位的负责人,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未按本规定办理剧毒物品生产、储存、购销、运输、使用等审批、领证手续的单位和个人,须于
本规定公布后三个月内向有关部门补办审批领证手续。
第三十条各有关单位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规则,并报广州市公安局及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由广州市公安局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市过去有关规定如与本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