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
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
国共十年对峙时间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间表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8 月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1]、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
国共十年对峙与抗日战争时间表文档国共十年对峙时间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间表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8 月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1]、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国共十年对峙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起止时间:(1927.4——1949.4)性质:代表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举措:疯狂镇压革命,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二、南昌起义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1927、8、1周恩来、贺龙领导南昌起义起义后一部分队伍随朱德、贺龙到达湘南;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三、土地革命A 八七会议1927、8、7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内容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 秋收起义1927、9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起义队伍进攻长沙失败后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10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革命,开辟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的开端C 土地革命1、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2、意义---开展土地革命,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3、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部分4、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总结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失败的教训,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建设的经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中国革命必须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D 成果军事---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政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经济---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呈燎原之势四、红军长征1934.10----1936.10A 原因党内“右倾”错误的领导,在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被迫开始战略转移B 经过1934、10---1935、10 中央红军历时一年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10 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C 遵义会议1935、1 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纠正“右倾”军事路线的错误,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评价结束“右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D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挽救了中国革命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主力到达了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民国后期1927——1949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日本全面侵华(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八路军、新四军
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
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两大战场两条抗战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 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三个阶段: 相持阶段:1938.10—1944年春 反攻阶段:局部反攻:1944年春 全面反攻:1945.8—1945.9
一、政治: (二)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1931-1945年
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日本方面: (1)历史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 (2)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中国方面: (3)可乘之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 国际方面 (4)西方列强忙于应机付经济危机
2、从局部抗日救亡到全民族抗战
局部抗日救亡 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华 (局部抗战) 1931九一八事变 1935华北事变 全面侵华 (全面抗战) 1937七七事变 1937八一三事变
(1)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 (1931--1937)
1931年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后,关内外哪些 阶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 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忙于围剿红军
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 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额 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 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 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 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第五章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
第五章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国民党统治的日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和由国内阶级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转化时期的中国一、时间: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前夕。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历史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5年“华北事变”为分水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1、第一阶段: 1927年至1931年,这期间的主要内容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和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创建。
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结构为:1927年“宁汉合流”后,1928年,蒋介石重新掌权,国民党蒋、冯、阎、桂四集团联合“北伐”。
1928年底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蒋介石集团在新军阀混战中,特别是经过中原大战,取得了优势地位,确立了蒋介石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在国统区出现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同时,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各地武装起义,创造了红军和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反“围剿”战争。
在苏区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幼芽。
在国共政权尖锐对立的局面下,出现了第三党等中间党派和改良主义活动。
教材提到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历史名词有: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北伐、东北易帜、新军阀混战;官僚资本、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四大家族;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改订新约运动。
中共领导下的“工农武装起义”、“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土地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材中提到的主要历史人物有:汪精卫、蒋介石、张学良、张作霖、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毛泽东、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叶剑英、陈毅、方志敏、邵式平、吴光浩、徐向前、周逸群、彭德怀、邓小平、张运逸、韦拔群、彭湃、滕代远、黄公略、潘忠汝、许继慎。
教材中提到的毛泽东的文章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国共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
2、秋收起义 1927.9 毛泽东 进攻长沙受挫
南昌起义南下广州与秋收起 义进攻大城市长沙,结果都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 敌人力量强大。
秋收起义
说明了城市斗争道路不符合中国 国情,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立:1927年10月;毛泽东 巩固: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VS
(青天白日满地红)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中国革命转入了低潮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坚持革命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改组中共中央,撤换领 导人陈独秀 发动一次振奋人心的起 义,以促使革命由低潮 转向高潮
2、经过: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 (3)军队: (4)地点: 国民革命军 南昌
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由此说明中共怎样 才能在农村立足。
表格反映了地主拥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 数的农民却少地或无地。
把土地分给农民,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材料: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 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 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赣西刘士奇报告》 结合P71 第三段说说毛泽东在井冈山做了哪些事 情让农民“个个喜形于色”?起到了什么样的效 果?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5)结果: 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3、意义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 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注:会后,毛泽东受党的派遣,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8 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1)概况:1928.4,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在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 胜利会师。两军的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一)原因和开始 1、原因:“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出发:1934.10,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如:江西瑞金)。 (二)遵义会议:1935.1 贵州遵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②1935.10 吴起镇会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 ③1936.10 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二方面、红四方面军。 ☆ 归: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起止时间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革命性质 ☆归纳:4、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①遵义会议拨正了航向,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②遵义会议后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策 略。③广大红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④各族人民的支持。(⑤长征 途中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 八年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9.18 南满铁路沈阳柳条湖 1840 年—1919 年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年—1949 年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高中近代史表—国共政权十年对峙
㈠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1927-1935年,土地革命时期或井冈山时期):⑴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但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
⑵实践: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率领导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农民革命根据地。⑶著作及思想:①著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等。②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⑷意义: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略表——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政治
㈠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⒈南昌起义:⑴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共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⑵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⑶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⒉八七会议:⑴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即“八七会议”。⑵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⑶意义:八七会议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但这次会议没有注意防止正在滋长的“左”倾苗头,导致后来发展成为危害极大的“左”倾错误。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D
(1)土地革命:
(2)经济建设:
(3)思想上:形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 ①土地革命(根本核心)
②根据地建设(物质基础)
③武装斗争(斗争形式)
(1)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 性空前高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湘赣边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领导人: 毛泽东
结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农村发展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 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 秋收起义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与南昌起义相比最明显的特 点是 : 不仅是军队的行动 , 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 武装参加 ,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 不再 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 .秋收起义最初仍以夺取湖 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 起义军遭到严重挫 折……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 ,认为当时占 领中心城市已不可能 , 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 提出把余下的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的山区和农村 ,以保存革命的力量 ,再图发展 .会议 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 于是部队向井冈山进军 . 秋 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这是 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它为大革命 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 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毛泽东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 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井 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 生了转变。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知识点一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一)背景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2.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军队的重要性,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二)过程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总方针;举行秋收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928年朱、毛井冈山会师,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
此后共产党人创建了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0多万。
4.建立政权: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
毛泽东当选政府主席。
5.五次反围剿:1930—1934年,根据地军民进行了五次反国民党围剿的斗争。
前四次取得胜利,第五次失败。
6.红军长征(1934—1936)(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等左倾错误领导人指挥下失败。
(2)过程①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1934年10月,从赣南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后,历尽艰险,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②二、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长征完全胜利结束。
(3)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国共十年对峙的影响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十年对峙结束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大事年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919-1927-1937-1945-1949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国民党背叛革命,共产党进入农村;“九一八”事变;长征)1937-1945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相持阶段敌后战场)1945-1949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及旧政协;防御阶段;反攻及决战阶段)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五四运动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经过:前期:北京,学生(先锋),“外争主权(青岛),内惩国贼”后期:上海到全国,工人(主力),“三罢”(胜利)意义:初步胜利(拒绝签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舞台)。
1921,中共一大建党,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1922,中共二大,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1923,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1924,国民党一大决定与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合作/党内合作)开始,国民大革命开始。
理论基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节制资本)”。
(对应民主革命纲领)1925,广州国民政府。
(孙中山去世)1926,北伐(高潮)(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1927,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1927,国民党反动,共产党进村4月12日,“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国共合作开始破裂,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
7月15日,“七•一五”政变(汪精卫),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宁(南京)汉(武汉)合流。
8月1日,南昌起义,“第一枪”(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统治)8月7日,“八七会议”,反右倾(陈独秀机会主义)、总路线(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定秋收9月,秋收起义(毛泽东)10月,井冈山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军局部侵华,东北沦陷。
国共的十年对峙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时间: 建立时间: 性 质:
毛泽东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1)土地革命
内容: 内容: 意义: 意义:
(2)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 工农武装割据” 践
(1)思想内涵: 思想内涵:
武 装斗 争——军事保证 军事保证 土 地革 命——核心根本 核心根本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根据地建设 经济保证
第15课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
武装反抗国民党 一、南昌起义
时间: 时间: 领导人: 领导人: 意 义: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内容和意义: 内容和意义: 2、秋收起义 时间: 时间: 领导人: 领导人: 结果: 结果:
(2)成功实践: 成功实践: 5、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时间: 时间: 地点: 地点: 内容: 内容: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
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根本原因) 误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直接原因) 利
2、经过和意义
(1)长征的开始: )长征的开始: 内容: 内容: (2)遵义会议 ) 意义 吴起镇会师 (3)长征胜利
坚定信念 集体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6国共的十年对峙
C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 为中共指明了前进方向
2、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领导人: 毛泽东
结果: 进攻长沙失败, 转向农村发展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 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据统计,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 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朱 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 臻、叶剑英、林彪(除彭德怀、 徐向前、罗荣桓外),而参加过 起义的大将、上将更不在少数。 南昌起义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将帅摇篮。
八一南昌起义ຫໍສະໝຸດ 主动练习1、南昌城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请问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1927年3月起, 一年左右时间 杀害共产党员革 命群众-----31万 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 2.6万多人,几近 当时党员总数一 半
共产党人被砍头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使共产党人从血泊中顽 强站起来,他们掩埋好 同伴的尸体,擦干身上 的血迹,又继续前进了。
1927—1936 (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
【解析】C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所以不存在革命的动力、对象 和性质上的变化。南昌起义失败后,为更大范围内 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反抗国民政府专制统治。所以应 该是属于革命策略的变化。选C。
4、根据地建设 (1)土地革命(核心)
内容: 意义: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使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得 到土地,革命积极性高涨
国共十年对峙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会场内景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2,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的总方针
3,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意义:给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 的方向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时间:1927年——1937年
三个时间点: 1927年 国共合作破裂 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935年 华北事变 民族矛盾上升 阶级矛盾下降 1937年 七七事变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为主
1927年3月起, 一年左右时间 杀害共产党员革 命群众-----31万 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 2.6万多人,几近 当时党员总数一 半
爬雪山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 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 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 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 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4,长征的意义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 突破围剿,保存革命力量 命转危为安。 B,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 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 大动力。 C,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二、红四与红一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1,内容:
军事上: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0年对峙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有 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 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路 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们 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长征途中,妇女无法照料孩子。刘英说:‚听起 来可能很残忍,但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给别人或 扔掉„„扔掉孩子就像扔掉装备一样‛。
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 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 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 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 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材料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 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毛泽东
意 义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 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 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甘
吴起镇
黄 1935.10. 陕
三军会师会宁 肃 1936.10
腊子口
河
西
康西
草地
大
泸定桥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甘 陕
黄
肃
腊子口
河
西
康西 毛尔盖
四 川
长
江
1935.1.
南湖
西江
遵义
贵 州 瑞金 1934.10.
建福
广 西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内 容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中国近代史6 国共十年对峙
最大的农村革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时间 敌军 反“围剿” 指挥者 毛泽东 毛泽东 策略 “撒开两手,诱敌深 入” “集中兵力,先打弱 敌并在运动中各个歼 灭敌人”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声东击西,大兵团伏 击,集中优势兵力进 行围歼 结果 胜利 胜利
第一次反 1930年 10万 “围剿” 12月
第五次反“围剿” 为什么失败?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 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 央,推行“左”倾路 线,使红军失去了打 破敌人“围剿”的时 机,红军被迫长征。
7、红军长征
(1)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时间:1934.10 (3)路线: 从江西瑞金出发 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强渡乌江(攻占
遵义,召开遵义 会议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进攻敌人的中心城市 为目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井冈山地理环境险要, 易守难攻;革命基础较好;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 便于革命的开展。
事实证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正确的革命道路。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江西瑞金 是红色中 国的首都
长征是历史上记录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 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物质上的匮乏如缺少粮食给养。
还有悲观的、失望的情绪等。 还有红军内部的分歧和争议等。
……
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乐 观向上,团结互助,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 主义的精神。
国共十年内战 (1927年——1936年)
国共十年对峙
修水 平江 金坪
东门市
南昌
长沙
铜鼓
浏阳
文家市
湖 南
醴陵
萍乡 安源
江 西
三湾
宁冈 井冈山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 进攻长沙受挫 去打长沙,大家也 都想进长沙,…… 可是长沙打不下来, 目前长沙那样的城 文家市决策 市,还不是我们蹲 的地方,那就不要 去了。我们要到敌 人管不着或难得管 的地方去,到乡下 三湾改编 去,在乡下站住脚 跟,养精蓄锐,发 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在文家市 进军井冈山 对起义军的讲 话) ——摘自 《秋收起义》
敌中 次 序 国民党军队 我央 力 革 第一次 10多万 量命 对根 20万 比 据 第二次 表地 五 第三次 30万 次 反 50万 “ 第四次 围 剿 第五次 50万 ”
中央红军 3万多
比 例 2.5:1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6:1
10:1 7:110万5:1 Nhomakorabea返回
会宁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深化· 拓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 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 (2)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 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 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 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 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 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 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 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 • (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 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 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共十年对峙时间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5年5月29日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月2月15日中共接受国民政府改编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26日平津沦陷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决议抗战
1937年8月13淞沪会战
"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8 月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1]、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
1938月1月日军进攻山东
1938年3月15日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38年4月20日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其中,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
1938年6月武汉沦陷
1938年10月12日广州沦陷
1939年3月17日南昌沦陷
1939年5月1日随枣会战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11月15日南宁沦陷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另立国民政府
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1940年9月1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0年12月23日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月5日皖南事变
强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
1941年2月16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1年3月15日上高会战
1941年8月1日美军援华飞虎队成立
1942年1月1日盟军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1942年4月18日美军轰炸东京
1942年5月1日反扫荡作战
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
1943年5月5日鄂西会战
1943年11月1日常德会战
1943年12月21日滇西缅北会战
1945年1月27日两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