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合集下载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辩证理解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辩证理解
的手 段 ;
的所有 制 。更 明确 一点说 , 就是在生产 资料公有 制基 础上 的
消 费品的个人所 有制 。
应 该 从 辩 证 法 的 奥 秘 中 去 理 解 “ 新 建 立 个 重 人所 有 制” 马克思对 未来社会进行 预测时 , 用辩证 的否定 观来加 是


以说明∞ 。他 所讲 的第一个 否定 , 是资本主 义生产 方式 否定 封 建 社 会 中对 个 人 以私 有 为 基 础 的生 产 资 料 的 占有 形 式 ; 第
关 键词 : 个人 所有 制 ;辩证 法;重要 意义 ;人 的 自主性 马克思在 分析资本 主义 积 累的历 史 趋势 时 曾指 出 :从 “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产 生 的资 本 主 义 占有 方式 , 而 资 本 主 义 从 的私 有制 , 对个人 的 、 自己劳 动 为基 础的 私有 制 的第 一 是 以 个否 定 。但资本 主义生产 由于 自然过程 的必然性 , 成 了对 造 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 定 的否定 。这种 否 定不 是重 新 建立 私 有 制 , 是在资本 主义时代 的成 就的基础上 , 就是说 , 协 而 也 在 作 和对土地 及靠劳动 本身 生产 的生产 资 料 的共 同 占有 的基 础 上 , 新建立个 人所有制 。【、 重 ’ , 对 于马克思所提 出的“ 重新 建 立 个 人 所 有 制 ” 理 论 界 曾 , 经 有 过 各 种 不 同 的 解 释 。有 人 认 为 “ 人 所 有 制 ” 指 作 为 个 是 社会主 义经济补充形式 的个人所 有制 ; 有的认为是 指生 产资 料 的 个 人 所 有 制 ; 的 认 为 是 指 消 费 资 料 的 个 人 所 有 制 等 有 等 。笔 者认为 , 上述解 释均 与马克思 的本意不尽 相符 。实 际 上, 马克思在 这里所讲 的个 人所有制是 在联合基 础上 的 个人 所有制 , 即社 会 的 个 人 所 有 制 , 一 种 既 是 个 人 的 又 是 公 共 是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内容提要】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伦理学内涵。

它所揭示的是所有制形式上的集体主义原则,从所有制层面涵摄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堪称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公有制/集体/集体主义【正文】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 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无意中为后人设置了一道“哥德****猜想”式的经济学难题。

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在未来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

这段话的完整表述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注:《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卷,第832页。

)100多年来,围绕这道难题,人们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求解,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事实上,即便是“哥德****猜想”那样的难题,也仍然是可解的。

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的本质基础上,找到科学解答它的突破口。

依笔者所见,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双重命题,是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

与此相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成了解答这道难题的最佳突破口。

一、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命题吗?马克思上述命题的提出,确实是令经济学界人士深感困惑的。

不难看出,马克思阐述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那段话,包含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结构。

构成这一逻辑结构肯定性前提的是“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它主要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私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建立生产者联合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事业,只有真正读懂了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著名论断,才能搞清楚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里,推断得出结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就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著名论断。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问世后,百多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这一著名论断的研究,解读,争论。

(一)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维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论证证明,人类社会又一次进入社会制度更换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应该淘汰、废除,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替换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大难临头的理论。

所以,资产阶级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篡改、歪曲成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理论。

不少人的资本主义即剥削社会制度的意识,观念,根深蒂固,顽固认为,谁都可以“奋斗”成为资本家的制度,满足了人追求实现自我一生价值的要求,人的智力、能力是不同的,社会上的人,应该分为阶级、阶层,社会应该允许人人追求豪华生活享受,社会应该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这些意识、观念主宰的人,必然要篡改、歪曲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永远也走不到马克思论断的本意里去。

他们提出了以下四种所谓的解读。

1、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他们如此解读给出的理由是: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私有制;没收了原来资本家、地主个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现在又把它建立起来,就是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

试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

试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

试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之谜河北省胸科医院王孟山摘要: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起源于他的历史唯物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把“生产的个人”当做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说明公有制应该是个人之间的“自主联合”,这种认识是“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基础和前奏。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也是从“生产的个人”出发,说明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排除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

原始公有制是在劳动、工作中的个人占有,是人类占有生产资料的最初方式。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加详细地说明,这种占有方式导致了私有制社会的发生,是“以权谋私”的最初起源。

《资本论》第一次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后的公有制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与原始公有制有本质不同的现代公有制。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把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与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了:他不是要求巴黎公社去剥夺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权,而是保护这种所有权,要剥夺的是大土地所有者、“土地议员”。

公社也不是剥夺中产阶级的产权、而是保护他们的生产,他们因此拥护公社、加入公社。

这在实际上已经说明,共产主义是在“个人所有权”基础上的自主联合。

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给农民以土地所有权、形成合作制生产,并保护工商业者的生产,与巴黎公社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传统公有制否定公有制中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个人所有,既脱了离历史、也脱离实际,形成了“虚构的集体”而非“真实的集体”。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重新肯定了公有制条件下的个人产权,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现代公有制的雏形。

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精准扶贫”,给劳动者以个人产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公有制观念,是科学的改革理论。

关键词:生产的个人劳动、工作中的个人占有个人所有制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马克思在论述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公有制”的时候,往往同时提到“个人所有制”。

一般世俗的观点认为,“个人”与“公共”是矛盾的,它们似乎不能相提并论;而马克思却毫无顾忌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难以理解、类似“谜”一样的理论,被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再析马克思_重建个人所有制_的涵_省略_兼评王成稼研究员的有关诠释与观点_卫兴华

再析马克思_重建个人所有制_的涵_省略_兼评王成稼研究员的有关诠释与观点_卫兴华

5当代经济研究62008年第9期再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0的涵义)))兼评王成稼研究员的有关诠释与观点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学界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从私有化、股份化的思路去解读,是一种误解;有人用个人所有制理论批判我国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现实,文不对题。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重建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但不是重建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重建劳动者人人有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是从联合体的总体着眼的。

/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0是从构成联合体的分子的个人着眼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即从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去讲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这种解读才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中图分类号:F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8)05-0022-05一、重建/个人所有制0是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0马克思在5资本论6第1卷第24章第7节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6中,提出三种所有制的/否定的否定0:/资本主义的私有制0否定了/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0,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造成对自身的否定,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否定。

这三种所有制的/否定的否定0,都是也只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继否定。

至于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在个体所有制经济中存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也存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同样存在。

就是说,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并不存在被否定和/否定的否定0问题。

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被资本主义所有制否定后,个体劳动者转变为雇佣劳动者,从而个体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转为雇佣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

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被消灭了,但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并未被消灭。

因而并不存在重新建立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问题。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涵义浅释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涵义浅释

纭 , 衷 一是 。 莫 实际 上 , 内学 者 关 于 马克 思重 新 建 立 个 人 所 有制 的争 论 焦 点 多数 是 针 对译 文 的 而非 理 论 本 身 。 国 通 过 对《 本 论 》 一 卷德 文 四 个 不 同版 本及 其 中译版 的 考 察 可 以 看 出 , 克 思 “ 新 建 立 个 人 所 有 制 ” 应 该 理 解 资 第 马 重 更
为 重新 建 立 生 产 资料 全社 会 共 同 占有 基 础 上 的 “ 人 财 产 ” 个 。 关键词 : 个人 所 有 制 ; 同 占有 ; 共 个人 财产
中 图分 类 号 : 0 0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6 6 2 1 ) 2 0 0 — 4 F— A 1 7 — 2 X( 0 2 0 — 0 5 0
首 先是 关 于重 新 建立 个人 所 有 制 的性 质讨 论 。 此 类 争 论 关 系 到 社 会 主 义基 本 经 济 制 度 和 社 会 性
质 , 一 个重 大课 题 。争 论 的焦 点是 在 马 克思 重 新 是 建 立 个 人 所 有 制 理 论 中的个 人 所 有 制 是 公 有 制 还
蚕番函园 2 E E № 3

JaHie c学 oluUrfn报 uobns 院s rfeii济o n 湖 E m v北 学 i t oc y o 经
马克思“ 重建个 人所有制” 义浅释 涵
徐 祥 军
( 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南 开封 4 5 0 ) 河 河 7 04

为 两 种 : 种 是 部 分 人 掌 握社 会 生产 资料 的“ 分 一 部 人 私有 制 ” ;一 种 是社 会 生产 资料 归 每 个成 员 所 有

准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准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准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姜洪超
【期刊名称】《求实》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实现劳动者以所有者身份对待社会财产,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保证改革开放最终目标的实现,全国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姜洪超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再析——兼与许崇正教授商榷
2.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形成探源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
4.科学、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
5.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新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_卫兴华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_卫兴华

2007年1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Dec.2007Journal of Chongqing T 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 iversity(S ocial S cien ces Edition)Vol124NO.6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马克思在5资本论6第1卷第24章第7节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6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0(法文版中删去了其中/也就是说0一句)这是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观点。

正确理解这一重要观点,对于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对马克思所讲的重建个人所有制观点,我国学界早有研讨,在改革开放以前,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实行公有,消费资料归个人所有。

这种理解是有根据的。

大家知道,早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提出的在公有制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0的观点,曾遭到了杜林的攻击。

他说:/这种新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先生那里同时也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让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决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

0恩格斯反驳杜林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攻击时指出:处于/混沌世界0的不是马克思,而是杜林自己。

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

0列宁在5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6一书中批评米海洛夫斯基时,也引证恩格斯的解释,认为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品的个人所有。

论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论

论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论

此后 , 马克思埋头研究 政治经济学 , 撰写了大量
作者简介 : 王志 东, , 南岳 阳人 , 男 湖 中共湖 南省委党校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 政治经济学。
7 2
笔记。在这些为写作 《 资本 论》 做准备的笔记中 , 马
克 思 明确提 出 了“ 人所 有制 ” 个 概念 。在资本 主义 以
( : 书乃 与 恩 格斯 合著 。因本 文 叙 述 需要 , 注 此 只标
起来的个人的手里” “ , 并不剥夺任 何人 占有社会产
品的权 力 , 只 剥 夺 利用 这 种 占有 去 奴 役 他 人 劳 动 它
明马克思 。下文其它合著也类此 ) 。在这部巨著 中,
马 克思科 学地 论 证 了人 类社 会 发 展 历 史 就 是 “ 人 个 发展 史 ” 系统 阐释 了历 史唯 物 主义基 本 原理 。在谈 ,
新 建立 个人所 有制 ” 理论在 新 的历 史条件 下的发展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 个人所有制; 国际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 类号 : 8 A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6 5 2 1 ) 5— 0 2一 7 10 3 0 ( 0 2 0 0 7 O

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强调 , 实质 上就是肯定代 替资本
主义 的新社会 就是 “ 重新 建立个 人 所 有 制 ” 。既然 是 使“ 切 ” 依 赖 于个 人 而存 在 的 状 况 不 可 能 发 生 , 一 不
难道 能够撇 开所有 制 “ 在 的状况 ” ? 存 吗
马 克思 一直坚 持 : 代替 资 本 主义 的新 社 会 就
作为各个私的个人 占有这些生产资料” 公有制的 的“

按照资本的逻辑和历史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

按照资本的逻辑和历史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

佣 劳动 的前提和资本 的历史条件之一 ,是 自由劳动 以
及这种 自由劳动 同货 币相交换 ,以便再生产货 币并 增 殖其价值 ,也就是说 ,以便这 种 自由劳动不 是作 为用 于享受 的使用价值 ,而是作为用于获取货币的使用价 值 ,被货 币所 消耗 ;而另一个前 提就 是 自由劳动同实 现 自由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 ,即同劳动资料和劳动 材料相分离。 ”[ 2 1
断的含义 ,并且对不 同的观 点作 了评析。
【 关键词】个人 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所有制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 中图分类号】A 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O 0 8 — 1 7 4 7 ( 2 O 1 3 ) O 1 — 0 0 3 8 - 0 3
马克思在 《 1 8 5 卜一 1 8 5 8 年经 济学手稿》 中 ,论述
义私有制 ,即以剥 削他人 的但形式上是 自由的劳动 为 基础 的私有 制所排 挤 。 ”【 】 马克 思还在其 他有关 著作
形成 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典 型的所有制 形 式 。 关 于 这 一 点 ,马 克 思 有 很 多 论 述 。 他 在
《 1 8 5 7 —1 8 5 8 年经 济学手稿》 的 “ 巴师夏 和凯里 ” 部 分 ,论 述了雇佣劳动产生 的各种形式 :“ 在现实 的历史
马克思在 《 1 8 5 7 —1 8 5 8 年经济学手稿》 的 “ 资本 主义生产 以前 的各种形式 ”一章 中,具体地考察 了前
资本主义 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及与其相适应 的共 同体 的 解体过程 :( 1 )各种原始所有制形式及 与其相适应 的
活在一定的共同体中 ,依赖 于一定 的共 同体 ,受共 同

自由人联合体: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自由人联合体: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op i n g ” l i nk” of i nd i v i d ua l ow n e r s hi p, i t m us t be ” r e bu i l t ” .
Ke y wo r d s: Ma r x i s m ;e c o n o mi c s ;p e r s o n a l o wn e r s h i p
第 3 O卷 第 3 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Vo 1 . 3 O No . 3
2 0 1 5年 5月 J O U R N A L O F C HA N G S H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0 L 0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Ma y.2 0 1 5
手里” , 即实 现 个 人 所 有 制 。换 言 之 , 个 人 所 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自由人联 合 体 所 有 制 ” , 其 它 提 法 仅 仅 是 在
不 同场 合 说 明 自由人联 合体 所有 制 的特 征 。
1 8 4 7 年, 《 共产党宣言 》 发 表 。马 克 思 向全 世 界公 开 宣 告 : 无 产 阶 级 革命 就 是 使 自己 上 升 为 统治 阶 级 , 在发 展进 程 中把 “ 全部 生 产集 中在 联 合起 来 的个 人 的 手 里 ” 。马 克 思 说 , 这 样 一 来, 无 产 阶级 就 在 “ 消 灭 旧 的 生 产关 系 ” 的 同时 消 灭 了作 为 阶级 的 自身 。“ 代替 ” 资 产 阶级 旧社
[ 中图分 类号I F 0 9 1 . 9 1
[ 文献标识码] A

《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杨斌林(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 750001)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并且马克思还为此加了注释,这个注释引自《共产党宣言》。

这就使我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可能也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

为此,我仔细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

我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确实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并且有其独特的地方。

这一发现对全面准确地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

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马克思引用《共产党宣言》对上述观点加了注释:“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

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历史沉思及其在中国的实现word资料13页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历史沉思及其在中国的实现word资料13页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历史沉思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如何解读被称为“马克思经济学之谜”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在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难以形成共识。

认为马克思这个理论是指“重建个人生产资料所有制”、“重建个人消费资料所有制”、“重建劳动者自身劳动及产品的局部个人所有制”、“重建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及“重建劳动力的私人所有制”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甚至有的学者还认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是“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只不过“克服了原始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的不足,加进了新的内容”而已。

的确,自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节中提出这一理论以来,已143年之久。

如果这一理论还不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不仅会对全面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留下学术空白,而且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社会,特别是对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指导作用。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历史审视马克思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之后,杜林是第一个提出异议的。

在杜林看来,马克思这个理论是难以理解的,“个人所有制”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是一个“混沌世界”。

并认为这种“个人所有制”就是马克思称之的“公有制”。

恩格斯对杜林的这种看法进行了抨击,在其名著《反杜林论》中,他明确了“个人所有制”的内涵。

“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

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即消费品。

”按照恩格斯的这段原话,以后的学者们均有不同理解。

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文的译法引起的歧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个人所有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如何实现的问题难以解决。

一些学者认为,将马克思“个人所有制”内容的这一段话的原译,即“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改译为“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即协作和在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更合适。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再辨析——兼评王成稼的解读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再辨析——兼评王成稼的解读

・ 经济学研究 ・
马克 思“ 重 建个人 所 有 制 ” 再 辨 析
— —
兼评 王 成稼 的解读
卫 兴 华
( 中国人 民大 学 经济 学院,北京
1 0 0 8 7 2 )
摘要 :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相统一, 讲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是从 社会整体 即“ 共同体” 着 眼; 讲个人所有制, 则是从 组成为“ 共同体” 的每个 劳动者个人 着眼。 每个劳动者都是所有者集体 中的一分子, 都是与公有制利益相关的主人翁。如果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共同利益不能实现为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就不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有制。如果 国家 所有制名为全 民所有制 , 但与社会成 员的个人利益无关 , 国有经济的发展 不能惠及广 大劳动


不 同版 本 的 比较 和杜 林 的攻击
制, 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 在自 由劳动者的协作的基础上和他们对土地及靠劳 动本身 生 产 的生 产 资料 的公 有 制 上来 重 新 建立。 ’ ’ ] ‘ 嗍 马克思亲 自校订的法文版更 明确地指出 :
“ 这种 否定 不 是 重新 建 立 劳 动 者 的私 有 制 , 而
收稿 日期 : 2 0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1 —0 8
作者简介 : 卫兴华 ( 1 9 2 5 一 ) , 男, 山西五 台人 ,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 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 主 义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4 6
内。说协作是资本主义 时代 的成就可 以认 同,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1 卷( 1 8 9 0年德文第 4 版 中译本) 中论述“ 资本主义 的历史趋势” 时 指 出: “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资本主义 占有方式 , 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 , 是对个人 的、 以 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 资本主义生产 由于 自然过程的必然性 , 造成 了 对 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 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 而是在资本主义 时代的成

从“先验结构”语境中求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从“先验结构”语境中求解“重建个人所有制”

2008年第2期(总第205期)学术论坛AC ADEM I C F ORU MNO.2,2008(Cum ulative ly NO.205)从“先验结构”语境中求解“重建个人所有制”陈家付 [摘 要]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原因是思维逻辑上的错位;另一个原因是仅仅从经济领域去求解。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必须把握马克思所说的“先验结构”语境,即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目标、阶级和国家消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论述中去理解。

同时,要正确把握“个人所有制”与“股份制”的关系,把两者区别开来。

[关键词]马克思;先验结构;重建个人所有制[作者简介]陈家付,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2-0069-0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结尾处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考察,提出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

他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1](P269)自从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面世以来,“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争论,一直是理论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解之谜,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不同理解,最权威的应该是恩格斯,他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解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所提出的“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让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的论断,在引用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之后分析道:“可见,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启示

集》 19 年 6月第 2 , 95 版,第 4 卷 ( 第 13 6 上) 7 页) 因此 , 人要有 自由而全 面发展 的个 性 , 必 就
6 ・ 7
‘} _ 弗学*) 02 - 9 20 年第 1 期
维普资讯
读 书t记
须能够 自由地占有劳动的客观条件。这样一种 所 有制 当然 不是 劳动 者 的私有制 ,而是 一种公
义社 会 的 经 济 制 度 是 资 本 主义 经 济 制度 的 否 定, 是一 种 “ 人所有 制 ” 这也 是 马克思 对共 个 产 主 义所 有制 的科学 概 括 。正 确认 识和领 会 马 克思 的个 人所有 制 理论 对澄清 种种所 有 制 的误
的全部制作过程 ,支配生产全过程 中的意识和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深刻揭露和精辟分析 了资本主义所有制 的本质就是雇用劳动剥削关 系 ,这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从生产资料属于
个 人 的关 系上看 , 或者从 人 与物 的关 系看 , 个 “
人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和本质特 征。从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上看 ,资本 主义私有 制 反映 的是剥 削关 系 , “ 而 个人所 有制 ” 占有 是 自己劳动成果的关系。因此 ,资本主义 的私有 “ 制, 是对个人的、 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 以 第一个否定。” 这是本质上的否定。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资本家对利益的 追逐 , 生产的竞争和垄断, 造成资本的集 中; 生 产 的规模化和社会化 , 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 . 这 些就是“ 资本主义时代成就” 。但这个成就对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是 内在否定的, 因为 , 在现代化 的社会化大生产中, 没有人能够说“ 这是我的产 品, 那是 他 的产 品”而 只能说 是 “ , 大家共 同劳 动

在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读论文

在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读论文

在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解读摘要: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又走到了抉择的岔路口,中国的社会主义将向何处而去?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不仅对全面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至关重要,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视域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如何推进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结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本文主要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作一些探讨,以求对个人所有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13-02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在这个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又走到了抉择的岔路口,中国将向何处而去?中国的社会主义将向何处而去?“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正面交锋,“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西化分化和平演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说过,“中国——这个古老文明之国正在经历一场复兴。

据我所知,这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

”而这样的复兴,需要中国这艘巨轮上的人们付出百倍的努力。

路,还很远……一、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缘起在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解读基于“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解读框架内的变迁。

要解读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一方面要以具体的现实情景出发,客观审观当前“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必要与现实可能,包括理论、实践与制度等方面;另一方面,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实做法与现实实践,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作深刻的研究说明。

而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被称之为“马克思经济学之谜”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

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个人所有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也必须回归到最经典的导师著作,这样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才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及其当代意义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及其当代意义

- 61 -收稿日期:2016-04-2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本经济制度视域下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15JD710027)作者简介:乔惠波(1980—),男,山西运城人,博士,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及其当代意义[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6.10.014乔惠波(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384)摘要: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对未来社会的天才构想,学界对于如何认识这一所有制存在不同看法。

重新认识“个人所有制”需从社会占有和个人占有相统一的角度出发,认识“个人所有制”实现的基础、途径、条件和目的。

重新认识“个人所有制”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公有制形式和基本经济制度,有助于正确理解股份制和建立在股份制基础上的混合所有制、正确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马克思;社会占有;个人占有;共同占有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6)10-0061-06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指出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共产主义社会,关于这一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应该是“个人所有制”。

“个人所有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有制?由于这一所有制形式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天才构想,在历史和现实中并没有出现过,使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论越来越多。

“个人所有制”问题竟成为政治经济学上的难解之谜。

一、学术界对个人所有制的不同理解目前学术界对如何认识个人所有制的看法众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就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这种观点在改革开放前是主流观点,现在仍有许多学者持这种看法,这种看法主要依据是恩格斯的相关论述[1]。

如何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如何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如何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012年03月28日15:14来源:北京日报作者:严小龙《北京日报》2011年11月07日第18版,作者:严小龙,原题:历史谜题的再解读——近年来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学术观点综述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四种代表性观点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都提到: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个命题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论述得最为详细。

马克思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同时代的杜林曾攻击说:“这种新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先生那里同时也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叫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

”为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行了反驳。

对于这个历史命题,我国学界在改革前曾有过共识,但改革以来又出现了多种解释,近年来讨论尤其热烈,以致有“马克思之谜”、“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说法。

如果把这些观点归结起来,有“3种说”,也有“8种说”,等等,但都难以窥其全貌。

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对此的解读至少有15种之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可以列出以下4种观点:观点一:它是指“重建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这是改革前曾达成的共识。

主要依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解释:“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

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也就是说,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

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

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

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摘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重建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但不是劳动者单个人的个人所有制的回归,而是在更高形式上的与公有制相通的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

公有制和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硬币的两方面,其正面是公有制,其背面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组成为共同体的各个个人都有份的所有制。

对于此问题的讨论,王成稼先生在其多篇论文中存在着错解、曲解和思维逻辑混乱的辩驳与批判。

[关键词]公有制;社会所有制;个人所有制;否定的否定[中图分类号]F0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6-0001-0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社会主义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学术性的理论问题,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社会主义究竟是要重建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还是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王成稼先生在《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和2009年第9期先后发表了《论“重建个人所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再论“重建个人所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纵横》2009年第2期发表了《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错误观点和错误翻译的几个问题》。

王成稼持后一种观点,我持前一种观点。

但王先生除一再以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解读作为论据外,没有提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认证与论据。

他大肆批判前一种观点的“错误”,指责其为“杜林的阴魂不散”,还不如谢韬、辛子陵的解读正确,是“别有用心”。

然而,拜读了王先生的大作,特别他与我争论的《再论“重建个人所有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下简称《再论》)一文,看到他的文章充满错误、曲解,是非颠倒和思维逻辑混乱的批驳,本文将在下面予以评析。

一、重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是“强加于马克思的杜林的错误观点”么王成稼先生坚持马克思讲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重建和恢复封建社会末期劳动者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谁不赞同他的观点,主张应解读为重建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是公有制(社会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统一,就是“杜林的阴魂不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012年03月28日 15:14来源:北京日报作者:严小龙《北京日报》2011年11月07日第18版,作者:严小龙,原题:历史谜题的再解读——近年来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学术观点综述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四种代表性观点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都提到: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个命题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论述得最为详细。

马克思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的否定。

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同时代的杜林曾攻击说:“这种新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先生那里同时也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先生安于他那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却叫他的信徒们自己去解这个深奥的辩证法之谜。

”为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行了反驳。

对于这个历史命题,我国学界在改革前曾有过共识,但改革以来又出现了多种解释,近年来讨论尤其热烈,以致有“马克思之谜”、“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说法。

如果把这些观点归结起来,有“3种说”,也有“8种说”,等等,但都难以窥其全貌。

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对此的解读至少有15种之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可以列出以下4种观点:观点一:它是指“重建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这是改革前曾达成的共识。

主要依据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解释:“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

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也就是说,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那就是涉及消费品。

”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恩格斯的这个解释是得到马克思首肯的。

而且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明确指出:“在改变了的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

”此外,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批评米海洛夫斯基时,也引证恩格斯的解释,认为这是指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

观点二:它是指“重建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这是改革后针对前者出现的另一种理解。

理由是:马克思在论述“个人所有制”时,都明确讲的是生产资料,是与在协作基础上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联系在一起的。

况且,也只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才能构成生产关系整个体系的基础。

因此,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应当是同一概念。

但这种所有制不能被认为就是我们曾经实践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它并不能使社会每个劳动者切实感受到他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观点三:它是指重建劳动者的个人财产权。

理由是: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都充分地肯定了一种财产占有方式,即劳动者自己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据此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幸的是,这种财产占有方式在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过程中被无情地消灭了。

然而,在资本集中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否定形式,即“劳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所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须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

”因此,实现劳动者的个人财产权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应是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本意。

观点四:它是指“重建人人有份的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持这种观点的论者认为:不论马克思对这个命题的文本表述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给生产者个人以财产(权)”,还是“重建个人所有制”,就其所有制形式而言,说的都是人人有份的和联合起来的社会的或公共的财产占有方式或财产制度。

论者强调,公有制是从整体上着眼的,而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是从构成整体的各个个体来看公有制的,因而公有制和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硬币的两面,其正面是公有制,其背面是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组成为共同体的每个人都有份的所有制。

此外,解读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思想的观点还有:一是指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二是指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三是指劳动力私人所有制;四是指作为社会主义补充形式的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五是指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六是认为共产主义无所有制;七是指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及其产品的局部的个人所有权;八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的共同所有权;九是指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十是指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等等。

在讨论中产生的四种别开生面的解读思路对马克思这一令人费解的历史命题,学界一再解读,但共识难达。

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学问题以外,似乎还存在着深奥的德国哲学的特殊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似乎还远未结束。

在讨论中一些思路别开生面,现择要介绍如下:解读思路一:有论者认为,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需要搞清楚“共同占有”和“个人所有”的概念及其关系。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曾对“占有”和“所有”做过严格区分。

“占有”是指对某物拥有使用权,而“所有”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占有”的本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曾在黑格尔意义上对两者严格地区别使用过。

而且,到《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为止,马克思使用的一直是“共同所有”,而不是“共同占有”,但在法文版《资本论》中,马克思却将“共同所有”改成了“共同占有”。

恩格斯后来遵照马克思的指示,在现行的《资本论》第四版中将“共同所有”修订为“共同占有”。

这一区分的意义在于:如果说对同一个生产资料譬如同一块土地,既“共同所有”又“个人所有”往往是矛盾的。

尽管通过“辩证法”似乎可以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但这在现实中会造成产权不明。

然而,如果说生产资料为大家共同占有,但对它的所有权则分属于每一个个人,即“共同占有+个人所有”,则可以避免这一矛盾。

因此,社会所有制是一种将每个个人的所有集合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中,个人所有是根本,如果有什么共同所有的话,那它也只能是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只有这样来解释共同占有、个人所有和社会所有的关系,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才变得更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解读思路二:有论者认为,公有制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是社会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的“个人发明”。

社会资本、社会占有、公共占有,这些在马克思著作中经常出现的概念,直接对应的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公有制概念。

不同的是,我们所理解的公有制往往是一种使劳动者完全处于“无产阶级”地位的公有制,是一种马克思所理解的东方村社意义上的公有制,是一种“贫穷的、没有需要的人的非自然简单状态”,充其量只是一种“使劳动者富得不需要在银行存一分钱”的所有制。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公有制是一种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公有制。

马克思由股份制想到的是“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或所谓的“劳动者联合体”。

而他把两者对照后认为,“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

所以,马克思讲的“个人所有制”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公有制,是一种人人有份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它要求把个人所有权是否能得到充分实现作为衡量公有制是否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说,个人所有权愈得到充分实现,就表明公有制愈加完善。

解读思路三:有论者认为,马克思在对未来所有制的设想中,对个人所有权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

股份制在19世纪出现后,虽然他对此做出了天才的分析,但依然没有提供清楚的答案。

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股份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全面认识它才有了可能。

这种认识可以有两方面:一是它的含义和结构。

股份制既不是传统的个人所有制,也不是传统的公有制。

前者是以个人(包括家庭)为单位的私人所有制,后者是以公法人为代理的为共同体成员无差异共有的所有制,而股份制是以个人所有为基础联合形成的差异共有制。

所谓“差异共有制”,是指参与这一共有制的集合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因投入份额不等的资产,因而享有不等额(差异)的所有权。

它与无差异共有制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集合体成员对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是清晰的,另一个是法人产权(支配权)与股东产权(终极产权)分立,前者受后者委派并受后者的监督和制约。

二是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资本集合体阶段。

股份制促使资本集中而产生了垄断资本,尽管它采取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但没有克服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第二是“资本集合体”与“劳动集合体”相交叉甚至相融合的阶段。

劳动集合体成员开始是企业高级主管和高级技术人员,然后向一般劳动者扩大,他们以股份额可索取相应剩余。

第三是人力资本成为股份资产的新伙伴,公司职员的人力资本所创造的剩余属于公司职员。

这里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这种关系为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展现了可喜的前景。

解读思路四:有论者提出,不能把股份制与公有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等同起来。

理由是: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它的实现形式属于具体制度,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②股份制是一种企业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属于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具体制度,公有经济可以用,私有经济也可以用。

它同所有制的性质不是一个层次,不能混为一谈。

③马克思讲的,由于股份制的出现而带来的变化,都是指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这个层面上的变化。

股份制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中的作用,都属于转变过程中的量变。

④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笼统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⑤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出现,与股份制相去甚远。

因为马克思最初做出这种表述时,还没有共产主义两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在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在《哥达纲领批判》这本著作中提出的。

况且马克思在世时,股份公司已存在和发展了几十年,他对此做过深入研究,为什么他没有把股份制同“重建个人所有制”联在一起呢?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是珍贵的。

应当说,只要是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动机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福祉,无论对这个历史谜题怎样看待、持何观点,对于最终达成共识都是有益的。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