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了解和观察细胞的各个部分,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显微镜•片玻片•盖玻片•植物细胞样品(如洋葱鳞茎)•动物细胞样品(如口腔上皮组织)3.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植物细胞样品1.取一块洋葱鳞茎,并用刀片切割成厚度约为0.5mm的薄片。

2.将薄片放在片玻片上,并加入2滴透明液体(如盐水或甘油),覆盖一个盖玻片。

步骤二:观察植物细胞1.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

2.用低倍镜调节焦距,找到一个合适的观察区域。

3.切换到高倍镜,并再次调节焦距,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步骤三:准备动物细胞样品1.用棉签轻轻刮取口腔内壁的上皮组织,并涂抹在片玻片上。

2.加入2滴透明液体,覆盖一个盖玻片。

步骤四:观察动物细胞1.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台上。

2.使用相同的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植物细胞观察结果•细胞壁:呈现正方形或长方形,厚度均匀。

•细胞质:填充在细胞壁之内,有颗粒状物体和气泡。

•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央,较大且圆形,更深色(紫色)。

•叶绿体:呈现绿色颗粒状态,分散于细胞质中。

动物细胞观察结果•细胞膜:薄而柔软,没有外部明确结构。

•线粒体:椭圆形或长圆形,有许多褶皱。

•内质网:分为粗面和滑面内质网,形成复杂的通道系统。

•高尔基体:由扁平的小囊泡构成,位于细胞核旁边。

5. 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显示出差异。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细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

植物细胞具有较厚的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些特征。

这些观察结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认识到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6. 拓展思考•你认为导致植物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主要有哪些因素?•进一步讨论不同类型细胞对其相应生物体在适应环境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认识细胞的组成部分;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生活活动。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代谢、生长、繁殖。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范:通过PPT、实物模型等方式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1. 开场引入:通过提问和引言介绍细胞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细胞的特点;
4. 实验观察: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总结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测。

教学评价:
1. 让学生完成一份小练习,检测他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评价他们对细胞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1. 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生动有趣;
2. 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一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

高一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

高一生物学科教学案例设计优秀8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说出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2、通过观察讨论,运用归纳与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3、能够利用群落的结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4、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概念。

难点:影响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2、追问: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哪些?(二)新课教学1、垂直结构(1)播放森林植物和动物的一段视频,观看视频后出示图4-11、4-12,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并提问:视频中植物有哪些?如何分布的?(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由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

)植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出现分层现象;由于光照导致。

)教师补充讲解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把这种分层的现象称为垂直结构。

(2)结合材料,提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什么条件呢?(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

)展示植物不同分层,鸟类种类不同的图片,提问:植物的垂直结构会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教师展示某草地群落水平结构的图片,讲解水平结构的概念。

展示某草原的分布图,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影响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师生共同总结。

(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都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影响因素。

)(三)巩固提高。

出示热带雨林的一幅图片,学生描述动植物的分布以及导致这种分层的原因。

(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作业:回家搜集一下我国的立体农业资料。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篇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内容。

2024年新课标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2024年新课标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新课标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观察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3.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5.观察动物细胞的无丝分裂6.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7.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8.观察细胞骨架9.观察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10.观察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三、实验步骤1.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薄膜。

(2)将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用显微镜观察。

2.观察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挑取少许细胞。

(2)将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用显微镜观察。

3.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永久装片(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薄膜。

(2)将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后缓缓放平。

(4)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5)用染料进行染色。

(6)用显微镜观察。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用镊子从洋葱根尖取长约5mm的根尖。

(2)将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进行解离。

(3)用清水漂洗根尖。

(4)用染料进行染色。

(5)用镊子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

(6)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

5.观察动物细胞的无丝分裂(1)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挑取少许细胞。

(2)将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

后缓缓放平。

(4)用显微镜观察。

6.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1)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7.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8.观察细胞骨架(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和分布。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实验名称:分析果蝇的遗传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性状表现,分析其遗传型,了解果蝇遗传规律。

实验材料:1. 雌性和雄性果蝇各2只2. 白花果蝇和红花果蝇交配形成的F1代果蝇若干只实验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 准备果蝇养殖箱和果蝇培养基。

2. 确保果蝇养殖环境温度适宜,维持在25°C左右。

步骤二:果蝇交配1. 将雌性白花果蝇与雄性红花果蝇放入果蝇培养箱中,并观察交配情况。

2. 确保交配进行足够时间,一般为12小时。

步骤三:果蝇繁殖1. 将交配后的白花果蝇与红花果蝇分开放置到两个养殖箱中,使其产卵。

2. 确保白花果蝇和红花果蝇的数量大致相等。

步骤四:观察后代果蝇1. 自然孵化后,观察F1代果蝇外部性状。

2. 记录F1代果蝇的性状表现,包括体色、眼色等。

步骤五:统计与分析1. 将观察到的F1代果蝇性状进行统计,记录红花果蝇的性状比例与白花果蝇的性状比例。

2. 分析观察结果,推测白花果蝇和红花果蝇的遗传型。

实验结果与讨论:从观察结果可以看出,F1代果蝇的性状比例为3:1,其中红花果蝇的性状比例为3/4,白花果蝇的性状比例为1/4。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推测红花果蝇为显性性状,白花果蝇为隐性性状。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当一个显性性状与一个隐性性状杂交时,F1代的性状比例为3:1。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推测红花果蝇的基因型为RR,白花果蝇的基因型为rr。

由于显性性状会表现在个体的外部形态上,而隐性性状只有两个基因都是隐性才会表现,因此F1代果蝇中只有部分个体呈现红花性状。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果蝇具有短的生命周期和大量的繁殖,适合用于遗传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果蝇遗传规律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总结:这个实验是通过分析果蝇的遗传型,了解果蝇遗传规律。

通过观察果蝇的性状表现,我们可以推测出果蝇的基因型,并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F1代果蝇的性状比例。

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

篇一:新课标必修一高中生物实验教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操作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离体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情况,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

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水槽、试管、吸管、酶解液、灯泡、水、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水槽中填满水,将新鲜的绿色叶片放入水槽中浸泡几分钟,以确保叶片充分吸水。

2. 准备好一组试管,每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少量酶解液,将叶片放入试管中。

3.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4. 将试管置于灯泡下方,打开灯泡,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验观察。

5.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试管中气泡的释放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分析:
1.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叶片会释放氧气气泡,说明光合作用进行正常。

2. 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氧气气泡释放会减少或停止,说明光合作用受到光照的影响。

3. 实验中也可以尝试在光照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观察氧气气泡释放情况的变化。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使用的叶片要尽量保持新鲜,以确保光合作用进行正常。

2. 实验中的酶解液和碳酸氢钠溶液要注意使用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让课堂更有效率,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篇1】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

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

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

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

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

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课教案
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目标: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细胞的特征和结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片,甲醇、细胞样本、眼镜布。

实验步骤:
1. 将细胞样本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甲醇固定。

2. 取一张盖玻片,将其斜着放在载玻片上,让甲醇慢慢渗透。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显微镜镜头,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4.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特征,包括形状、大小、细胞核的位置等。

6. 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标注重要结构。

7. 将绘制的示意图上交给老师检查,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2. 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清洁。

3.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充足,调整焦距时要小心操作。

4. 在进行细胞观察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保证观察结果准确。

5. 完成实验后,将使用过的显微镜和载玻片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评价标准:
1. 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2. 能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 能够将观察到的细胞特征绘制成示意图,并标注重要结构。

4. 能够对细胞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5. 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保持实验台整洁。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方案5篇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方案5篇

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方案5篇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一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方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

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

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

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教案(优秀6篇)种是最小的生物单位。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优秀5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减数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

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而非有丝。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高中生物全套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全套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全套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水生植物的特点及其适应性。

实验材料:水生植物(如水蘑菇、尖蓼等)、显微镜、刀、玻片、载玻片、显微摄像机、灭菌水、蒸馏水、溴甲酚溶液。

实验步骤:
1.观察水生植物的整体形态:选择一个水生植物样本,观察其植株的外形、叶片的形状、根的结构等。

2.切取水生植物的一小段茎、叶、根:用刀片将水生植物的一小段茎、叶、根切取下来,并置于玻片上。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结构:将切取的茎、叶、根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探讨其结构特点。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采取合适的方法,用显微摄像机观察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5.浸泡植物组织:将植物组织浸泡于溴甲酚溶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渗透现象。

实验总结: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总结水生植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与水生生长环境的适应性。

注意事项:
1.实验中应注意安全,切勿伤及手指。

2.操作显微镜的时候要小心,避免碰撞。

3.处理化学药品时需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注意个人卫生。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工具,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效果: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一:观察洋葱的细胞结构
实验目的:观察洋葱的细胞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

实验材料:
1. 新鲜洋葱
2. 刀片
3. 盐水溶液
4. 显微镜
5. 盖玻片
6. 镊子
7. 丙酮
实验步骤:
1. 将新鲜洋葱切成薄片。

2. 在洋葱片上滴上1~2滴盐水溶液,使细胞质膨胀。

3. 用镊子将一片洋葱片取出,放在盖玻片上。

4. 倒上适量的盐水。

5. 用刀片将洋葱片压平,使细胞更容易观察。

6. 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用低倍镜先观察。

7. 观察后,用丙酮将盖玻片上的洋葱片清洗干净,备用。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质囊等。

实验二: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
实验目的: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

实验材料:
1. 野生型果蝇
2. 培养皿
3. 果蝇食物(含酵母)
4. 放大镜
5. 统计表格
6. 放大容器
实验步骤:
1. 将野生型果蝇放入培养皿中。

2. 向培养皿中添加适量的果蝇食物。

3. 观察果蝇群体中的特征,记录下来。

4. 用放大镜观察果蝇个体的特征,记录下来。

5. 根据观察结果,填写统计表格。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和记录果蝇群体和个体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遗传规律,如颜色、翅膀形态等特征在果蝇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5篇

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5篇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二)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

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第一题:答案是B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

(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

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课后练习科学前沿本章小结自我测试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

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

高中必修1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必修1生物实验教案

高中必修1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2. 观察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实验材料:
1. 鸡蛋 x 3个;
2. 盐水、醋、清水各适量。

实验步骤:
1. 将第一个鸡蛋放入盐水中浸泡24小时;
2. 将第二个鸡蛋放入醋中浸泡24小时;
3. 将第三个鸡蛋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

实验观察记录:
1. 观察每个鸡蛋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记录下变化情况;
2. 观察鸡蛋壳的变化、表面的特征、颜色等。

实验结论:
1. 鸡蛋在盐水中浸泡后,观察到壳表面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坚硬;
2. 鸡蛋在醋中浸泡后,观察到壳表面变薄,甚至溶解,鸡蛋变得透明;
3. 鸡蛋在清水中浸泡后,鸡蛋无明显变化,壳依然坚硬。

实验讨论:
1. 为什么鸡蛋在盐水、醋和清水中有不同的变化?分别解释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2. 如何保护鸡蛋的完整性?讨论生物鸡蛋在不同环境中的保护机制。

扩展实验:
1. 尝试将鸡蛋放入含糖浓度不同的溶液中浸泡,观察变化;
2. 探究其他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如植物在不同气候环境中的生长变化等。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醋溶液溅入眼睛,使用时戴手套;
2. 做实验时要细心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高中生物综合实践课教案

高中生物综合实践课教案

高中生物综合实践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巧;
2.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
1. 实验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2. 实验二:探究植物叶片的生态适应性
3. 实验三:研究生物物质的运输
教学过程:
实验一:观察细胞的结构
1. 准备玻璃切片和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 从洋葱鳞茎中取得细胞样本,在载玻片上制作玻璃切片;
3.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膜、细胞核等部分;
4.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实验二:探究植物叶片的生态适应性
1. 准备不同类型的植物叶片样本;
2. 记录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
3. 分析植物叶片的适应性特点,如叶片表面积、叶片纹理等;
4. 总结植物叶片的生态适应性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

实验三:研究生物物质的运输
1. 准备不同类型的植物组织样本;
2. 利用染色液观察植物中的细胞器和细胞溶液;
3. 研究植物物质在细胞间的传输过程;
4. 总结植物物质的运输方式和机理。

教学反馈:
1.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技巧;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实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增加实践经验,激发科学兴趣,提高生物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1 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实验改进一、实验目的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

2.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

3.认识到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是生物组织的重要成分。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

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颜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材料与器具1.实验材料:浸泡好的花生种子,雪梨,鸡蛋清,马铃薯。

2.仪器:刀片,滴管,小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酒精灯。

3.试剂:苏丹III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四、方法步骤1.还原糖的检测①取材新鲜雪梨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研磨、过滤,得到组织提取液②染色向有组织液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

③加热观察用试管夹夹着试管,把试管直接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观察雪梨组织液颜色变化。

2.蛋白质的检测①向试管内注入稀释的蛋清适量。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可见组织液颜色变化。

3.脂肪颗粒的检测①取材取浸泡好的花生种子备用。

用刀片将花生种子切出一个平面,用刀片在平面出刮下些许花生子叶组织细屑,将细屑均匀涂抹在载玻片的中央。

②染色在载玻片的子叶细屑上滴加苏丹III染液滴2~3滴,染色5min;用吸水纸吸掉染液。

倾斜载玻片,并在染色的部位缓慢滴加3~4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用吸水纸吸掉周围的酒精。

滴一滴蒸馏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并选择最理想的观察对象(组织层的较薄、染色均匀且橘黄色明显的区域)。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观察被染色后的脂肪细胞。

4.淀粉颗粒的检测①取材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研磨,得到马铃薯组织匀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要显微镜观察)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今天,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1、还原糖的鉴定步骤:选材:苹果:洗净、去皮、切块,取5g放如研钵中制备组织样液研磨成浆: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注入组织样液2ml 过滤:将玻璃漏斗插入试管中,漏斗上垫一层纱布加斐林试剂:2ml(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别加入)水浴加热:煮沸2mi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①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②斐林试剂要两液混合均匀且现配现用。

斐林试剂的配制过程示意:斐林试剂甲液( 0.1 g/ml 的 NaOH 溶液) 斐林试剂乙液( 0.05 g/ml 的 CuSO 4 溶液)③在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还能用其他那些鉴定方法?学生回答:还可以用斑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及糖尿试纸据糖的由少到多产生浅蓝、浅绿、棕或深棕色。

(二)、脂肪的鉴定 1、脂肪的鉴定步骤: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 ),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转为高倍镜观察。

结论:细胞中的圆形脂肪小颗粒已经被染成橘黄色。

2、实验成功的要点:①.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 ~4h )。

②该试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只含有单层细胞理想薄片。

③滴苏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 ,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细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三)、蛋白质的鉴定1、 蛋白质的鉴定步骤: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实验成功的要点:①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 ~2d 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稀释液)。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 液(即0.1 g/ml 的 NaOH 溶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液(即0.01 g/ml 的 CuSO 4 溶液)。

③还可设计一只加底物的试管,不加双缩脲试剂,进行空白对照,说明颜色反应的引起是蛋白质的存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不是空气的氧化引起。

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斐林试剂制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分析说明DNA和RNA在结构上的不同点(2)学生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生掌握制作装片的方法(2)使用试剂对材料进行染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原理、显微镜的使用2、教学难点: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三、实验原理与解析(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四、实验器材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根尖细胞,蛙或蟾蜍的血细胞,果肉细胞。

2.用具400 mL烧杯,250 mL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3.试剂及配制方法(1)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乙酸钠,乙酸,蒸馏水,吡罗红甲基绿混装粉。

如果化学试剂商店没有吡罗红甲基绿混装粉,可以分别购买甲基绿和吡罗红G,然后按A液的第二种方法配制(见下文)。

(2)染色剂的配制①染色剂A液的两种配制方法第一种方法: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 g,加入到100 mL蒸馏水中溶解,然后用滤纸过滤,将滤液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第二种方法:取甲基绿2 g溶于98 mL蒸馏水中,取吡罗红G 5 g溶于95 mL蒸馏水中。

取6 mL甲基绿溶液和2 mL吡罗红溶液加入到16 mL蒸馏水中,即为A液,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②染色剂B液的配制方法B液是一种缓冲液,由乙酸钠和乙酸混合而成。

先取乙酸钠16.4 g,用蒸馏水溶解至1 000 mL备用;再取乙酸12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备用。

取配好的乙酸钠溶液30 mL和稀释的乙酸20 mL,加蒸馏水50 mL,配成pH为4.8的B液(缓冲液)。

五、主要步骤(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为例)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①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观,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本实验的原理。

2、概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1、能够正确地使用高倍镜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特点。

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四、教法首先当然是在教学中应用最广的讲授法,在我们的印象中讲授法似乎就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简单的传递,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

但是如果我们能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样也是有意义学习。

其次是实验演示法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还有谈话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是讨论法,有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我认为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灵活选用,做到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归纳比较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首先让学生预习本实验的内容,思考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骤。

2、我将通过讲授与演示相结合为学生呈现本实验的内容。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4、总结实验,让同学思考后完成讨论部分的作业。

七.实验步骤取材制片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体验(描述、评价)八.实验解疑( 1 )为什么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且藓类小叶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便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2 )为什么观察叶绿体的监时装片,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防止细胞内的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3 )高倍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一般地讲,在低倍镜下调节清晰后,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但若高倍镜不是原配的,则应先稍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后再换高倍镜,然后下降镜筒进必须从一侧注视物镜下降到一定距离。

换高倍镜后因镜头与装片间的距离很小,切记不可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以防损坏镜头与或装片。

应该一面从目镜里观察,一面逆时针方向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清晰为止。

在高倍镜下若要换装片,必须升高镜筒后才能进行。

( 4 )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不是静止不动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一、学习目标学习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 3+催化效率的高低;知道酶在什么部位获得;能用科学术语表达生物现象,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