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样例
论语12章教案
论语12章教案教案标题:论语第12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第12章的内容和背景;2. 分析并理解孔子在第12章中所传达的道德和伦理观念;3.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素养;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论语》第12章的文本材料;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4. 黑板/白板和可擦笔;5. 学生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论语》第12章的标题和简要内容概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章的内容,以便将第12章与前面的章节联系起来。
阅读与理解:1. 学生课前阅读《论语》第12章的内容,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辅助材料和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并分析第12章的文本,解释其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孔子的思想和观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讨论与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第12章中孔子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2. 学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探讨孔子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孔子的思想对个人品德素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结与评价:1.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第12章的重点内容和观点,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演讲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个人见解。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遗址或展览,以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论语》第12章的读后感或思考题,并附上个人的理解和观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教学设计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全等三角形,并引导他们思考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直观演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设置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猜想性质,并用已学知识进行验证。
6.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讲解:“像这样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全等三角形。今天我们将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2.教师讲解: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2.练习内容:
(1)基础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提高题: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题: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其他几何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应用。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3.拓展思考题: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与其他几何知识的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
a.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b.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c.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正确识别判定方法、注意几何证明的步骤等。
五、作业布置
1.基础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2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形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3.拓展作业:
-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如古建筑中的对称结构、装饰图案等。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全等三角形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作业要求:
-基础作业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完成,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判定方法。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的长度。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求其他角的度数。
2.设计意图: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c. ASA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d. AAS判定法: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不是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e. HL判定法: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a.举例说明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b.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要求: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
3.小组合作,设计一道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几何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给出解题步骤。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有创意的几何题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给出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课后作业,延伸拓展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8.教学反思,不断提高
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全等三角形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适时补充,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师:很好,大家总结得都很到位。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几何图形的美丽,还提高了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师:课后,请大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方法,从知识点、解题技巧、学习心得等方面进行归纳。
要求: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5.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探讨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此项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激发孩子对几何知识的探索欲望。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语文第十二章教学方案
一年级语文第十二章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第十二章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并正确运用章节中的词语。
2. 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词语的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本章节所学习的词语。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一、课前准备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本课要学习的词语。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本章词语相关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词语的意思。
2. 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并互相讨论。
二、课堂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章节要学习的词语,并与学生展开互动。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于某个词语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示例和解释,逐个介绍本章节的词语,并给出相关的例句和用法。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例句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学生练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习题。
例如,填空、改错、选择题等不同形式的练习题。
4. 学生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进行一些词语的运用练习。
例如,给学生几个词语,让他们合作创作一篇小短文,要求尽量多地运用所学的词语。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学生展示和评价:让学生轮流展示他们合作创作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可以用一些评价指标,如是否运用了所学的词语、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等。
三、课后巩固活动1. 回顾复习:教师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章节所学的词语。
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等。
2. 个别辅导:对于个别掌握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词语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任务: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本章节所学的词语。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并要求学生注意语句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小组合作等,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教学方案
四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章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第十二章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宇宙、地球、月球的认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2. 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季节交替和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地球仪、模型图、PPT等。
2. 材料准备:打印好的相关教学资料,学生练习册等。
3. 环境准备:教室内布置相关海报和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本章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教学:1. 导入通过观看精心准备的PPT,让学生进入本章课题的学习氛围。
2. 知识讲解通过展示地球仪、模型图等教学工具,向学生讲解宇宙、地球、月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它们的认知。
3. 运动关系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地球仪和模型图,让学生观察和模拟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
4. 季节交替解释通过讲解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进而解释季节交替的原因,加深他们对季节交替的认识。
5. 日食和月食探究通过讲解和图示,介绍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讲评。
7.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学生在本章中的学习情况。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12《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12《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语》第十二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语》第十二章,学生能够理解孔子对于德行和学问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2.培养学生审视自己德行和学问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修养和学业成就。
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论语》第十二章的内容和思想。
2.讨论并分析孔子对于德行和学问之间关系的看法。
教学准备:1.适合学生阅读的《论语》第十二章的翻译版。
2.板书:《论语》第十二章的标题和关键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论语》和孔子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与理解(30分钟)1.学生阅读《论语》第十二章,了解内容。
2.小组讨论:“孔子在这一章中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如何理解他对于德行和学问的看法?”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关键观点和思想。
4.教师解读和解释孔子的观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三、深入思考(4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你们认为学问和德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的学问和德行如何相互影响?”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组进行互动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四、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重点观点和思想。
2.学生进行笔记整理,记录重要观点和自己的思考。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提供更多关于孔子思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拓展阅读和学习。
2.提问:“你们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批判和质疑?你们是否赞同他的观点?为什么?”3.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题目为:《德行和学问的重要性及其关系》。
2.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要求,并明确完成作业的截止时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孔子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确了学问和德行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同步教学设计12
7.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路径,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动能、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为学习机械能的转化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课件和板书,向学生介绍机械能的概念,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及其影响因素。
2.讲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同时,通过实例解释非保守力做功时机械能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掌握了力、运动、能量等基本概念,并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但在机械能转化方面,学生对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条件理解尚不深入,对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炼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机械能转化知识的同时,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分析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能转化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2.设计一道开放性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机械能转化的例子,通过观察、分析、计算,撰写一篇小论文,内容包括:
-选取的机械能转化实例描述。
-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条件。
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掌握得还算不错。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对这个章节的兴趣被成功激发,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部分学生对于判定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在区分SSS、SAS等判定方法时,容易混淆。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通过大量例题进行讲解。但是,我意识到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或者分组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1.教材章节:本节课内容对应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
2.教学内容: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用:线段、角、周长、面积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判定方法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如利用尺规作图构造全等三角形。
举例判定法,即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角、周长、面积等问题。
举例: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此题旨在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以下问题:
(1)一根杠杆,左侧力臂为0.5米,右侧力臂为1米,左侧施加力为20牛,求右侧所需施加的力。
(2)一个天平,左侧放置物体质量为2千克,右侧力臂为0.3米,求右侧所需放置物体的质量。
-基本概念: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力臂的作用。
-杠杆原理:引导生活中的杠杆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工作原理,并尝试设计简单的杠杆装置。
-总结提升:通过问题解答、学生反馈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定义杠杆:介绍杠杆的概念,强调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放大力的作用效果。
2.分类杠杆:根据力臂的不同,将杠杆分为三类: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二、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杆。
3.杠杆原理:通过实验演示和动态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杠杆的思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杠杆物品,如剪刀、撬棍、天平等,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东西?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些物品都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工作的。接着,我会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杠杆?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2章教案最终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平移、翻折、旋转是考察两三角形全等的主要方法.2.能准确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二、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对应元素的确定.难点: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过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说理,已初步具有对简单图形的分析和辨识能力,但八年级的学生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时期.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动画演示,来揭示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等变换过程,以便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对全等三角形的理性认识.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原则,博采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讲授教学法等诸多方法之长,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和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做到教与学的最优组合.五、教学过程设计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师生各自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实物图形及自制的三角形模型.2.教师演示课件(动态展示下面四组图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相互交流.①图1中福娃欢欢的两张照片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②图2中福娃欢欢的两张照片形状相同吗?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③图3中球门框上两个四边形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④图4中同种颜色的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㈡自主探究,形成概念1.由上面①②③形成全等形的概念并板书.2.由④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板书.㈢深入探究,巩固概念活动1:利用全等变换,介绍对应元素.(1).多媒体演示三种全等变换(平移、翻折、旋转)并提出问题: 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再让学生用课前自制的模型(全等三角形)亲自动手尝试图形全等变换的过程,进而得出图形变换的本质.(3).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及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活动2:探究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寻找规律.继续应用平移、翻折、旋转的三组图形并另加一组,然后提出问题:①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中找出对应元素并用图形语言(不同对应元素画上不同标记)标示出来.②图2至图4让学生自主完成(标记法)并口答相应的对应元素.③师生、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归纳、总结出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和规律.活动3:例题教学,强化应用【例1】如图所示,已知△ABC≌△DCB, AB和DC,AC和DB是对应边,请找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例2】如图所示,已知△ABC≌△CDA,AB和CD是对应边,请找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活动4:合作交流,归纳发现1.动画演示平移变换(或让学生将两个全等三角形模型重合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让学生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由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㈣练习巩固,深化理解如图:已知△ABC≌△DEF,A和D,B和E是对应顶点.①若AB=8,EF=5,则DE= ;②若∠A=70°,∠B=30°,则∠DEF= ,∠F= .③请结合题目和所学知识自已设计一道题.㈤归纳小结,巩固新知1.让学生交流本堂课的收获.2.教师归纳要点,整合提升.㈥作业布置,提高升华1.必做题:2.选做题:拓广探索第4题七.教学反思与评价§11.1 全等三角形1.观察与思考例1图1~图4 例2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练习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小结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布置作业12.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1、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过程,引入新知多媒体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三、建立模型,探索发现出示探究1,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C 与△A'B'C',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全等吗?让学生按照下面给出的条件作出三角形.(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条边为3cm.A B DAB C D再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方式,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出示探究2,先任意画出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A'B'C',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给出例l,如下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例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你能把四边形ABCD 分成两个相互全等的三角形吗?你有几种方法?你能证明你的方法吗?试一试.五、巩固练习六、小结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七、布置作业:教学反思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3、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究3:已知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教帅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再让学生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二、交流对话,探求新知根据操作,总结规律: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补充强调:角必须是两条相等的对应边的夹角,边必须是夹相等角的两对边.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例2,如图,有—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AB CDE分析: 要想证AB =DE , 只需证△ABC ≌△DEC △ABC 与△DEC 全等的条件现有……还需要……)明确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练习题: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 △ABD ≌△ACE 证明:∵∠BAC=∠DAE (已知)∠ BAC+ ∠ CAD= ∠DAE+ ∠ CAD ∴∠BAD=∠CAE 在△ABD 与△ACEAB=AC (已知) ∠BAD= ∠CAE (已证) AD=AE (已知)∴△ABD ≌△ACE (SAS)思考:求证:(1).BD=CE (2). ∠B= ∠C (3). ∠ADB= ∠AEC四、再次探究,释解疑惑出示探究4,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让学生模仿前面的探究方法,得出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教师演示:方法(一)教科书10页图11.2-7. 方法(二)通过画图,让学生更直观地获得结论. 五、巩固练习六、小结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证明线段、角相等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由表述,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七、布置作业教学反思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并能应用它们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并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培养反思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教学难点:探究出“ASA”“AAS”以及它们的应用.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创设情境一、复习: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有哪些?“SSS”“SAS”那除了这两个条件,满足另一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也可能全等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另一些条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备课一、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判定方法,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应用全等三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总是,初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
2、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打好基础,教材力求创设与生活场景相近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探索并抽象出几何模型,并应用几何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内容上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经及应用,至于角平分线的改天换地的两上互逆定理,只要求学生了解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必介绍互逆定理的概念,通过结合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正确的方法是本章的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二)本章的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4、经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灵活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三、本章教学建议(一)注重探索结论(二)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1.注意减缓坡度,循序渐进。
2.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突出一个重点,每个阶段都提出明确要求,便于教师掌握。
3.注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注重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三)注重联系实际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关于内容之间的联系(二)关于证明一般情况下,证明一个几何中的命题有以下步骤:(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评价,指出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总结每种方法的要点和适用场景。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途径,了解更多关于全等三角形的历史背景和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作业布置时,教师应注意作业的量和难度,确保作业既有针对性,又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几何学科的核心素养。
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判定方法,讨论以下问题:
a.该判定方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b.使用该判定方法证明全等三角形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c.能否举例说明该判定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2.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结合具体例题,让学生了解每种判定方法的适用场景。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doc
2、提示教学目标 4、呈现教学内容 6、展现学习行为 8、评定学习结果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及其意义1、 概念: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 意义: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指引学生学习二、 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1、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 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三、 教学目标的表述1、 行为目标2、 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四、 任务分析: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第二节组织教学过程基本要素: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一、教学事项: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加涅)1、引起学生注意3、唤起先前经验5、提供学习指导7、适时给予反馈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教学方法1、定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2、基本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三、教学媒体使教学遵循: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经验的符号表征戴尔经验锥形图:直接有目的的经验-认为经验-演戏的经验-演示- 学习旅行-参观展览-教育电视-电影-录音、收音、静止图片-视觉符号-语言符号四、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物理环境:排座位课堂社会环境第三节选择教学策略一、定义: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主要活动: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呈现新材料,并告诉学生新课的意图,明确目标提供有指导的练习反馈和纠正独立练习每周或每月复习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一)发现教学1、定义: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精)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1 课时12.1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展开教学活动。
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而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教学准备:三角板,全等图形模型教学教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31页图12.1-1 ,然后提出问题: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二、新课讲解像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31――思考:如图(p32图12.1-2),将△ ABC沿直线BC平移得△ DEF将厶ABC沿BC翻折180°得到△ DBC 将厶ABC旋转180°得厶AEDA D D EC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 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在图⑴中,点A与点D重合•点B与点E重合•我们把这样互相重合的一对顶点叫做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这样互相重合的边就叫做对应边;/ A与/ D重合,它们就是对应角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 ABC也△ DEF •读作“△ ABC全等于△ DEF •“全等”用“也”表示,读作“全等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 ABC和/DEF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 ABC^/DEF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 1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33:30-35:00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小组讨论交流
PPT展示
六、教学流程图
第一步:展示学习目标;第二步:情境导入,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第三步:教学过程;第四步:课堂小结。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观察下面各组图形,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你能利用纸张做出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吗?试试吧.将这两个图形剪下后重合,你发现了什么?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五、运用的能力点
能力点1:A1.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
能力点2: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能力点3: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学习目标
00:00-01:00
告诉书学生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达到的一些学习目标
数学十二章课程设计
数学十二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十二章的核心知识,包括(具体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具体技能),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内容),教材的章节为(具体章节),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具体内容):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具体知识点)。
2.(具体内容):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具体知识点),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具体内容):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探索(具体知识点),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数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是本章的教学设计,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反映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通过作业的质量和进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是几何入门最关键的一步,全等三角形既是研究封闭图形的开端,又是研究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置疑导入】1.师生各自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实物图形及自制的三角形模型.2.教师演示课件(动态展示下面四组图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相互交流.(1)图1中2022年北京-张家口(第24届)冬奥会的会徽的两张照片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2)图2中球门框上相对的两个四边形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3)图3中同种颜色的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吗?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说明与建议】说明:本环节意在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建议:在选材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全等图形的学习做好铺垫.命题角度1利用全等形的概念进行全等图形的识别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A)A B C D命题角度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如图,已知△ABC≌△CDE,其中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A.AC=CE B.∠A=∠ECDC.∠ACB=∠ECD D.∠B=∠D命题角度3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线段或角的问题3.如图,△ABC ≌△A′B′C′,其中∠A =37°,∠C′=23°,则∠B =(C)A .60°B .100°C .120°D .135°4.如图△ABC ≌△DEC ,其中BE =3,AE =4,则DE 的长是(D)A .4B .5C .6D .7课题12.1全等三角形授课人素养目标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4.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及多边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元素有哪些?(三个顶点、三个内角、三条边)回顾旧知,为讲解新知识做准备.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观察下列图形,它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丰富的图形和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操作并交流:将两张纸重叠在一起,剪出两张三角形,观察它们的特征,你有何发现?学生活动:先进行剪纸操作活动,然后观察思考,再与同学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同学们,像上述这样“一模一样”的例子,生活还有许多,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像这种“一模一样”的两个图形,我们称为全等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全等形的有关知识.习的情境中同时引出本节要讨论的内容.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通过【课堂引入】讨论发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同学们能够根据全等形的定义给全等三角形也下一个定义吗?师生共同总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1.如下图,△ABC 与△DEF 完全重合(PPT 演示重合过程).这时,点A 与点D 重合.点B 与点E 重合,我们把这样互相重合的一对点叫做对应顶点;AB 边与DE 边重合,这样互相重合的边就叫做对应边;∠A 与∠D 重合,它们就是对应角.△ABC 与△DEF 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 ≌△DEF”.读作“△ABC 全等于△DEF”.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问题:你能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吗?点C 与点F 是对应点;BC 边与EF 边是对应边,CA 边与FD 边也是对应边;∠B 与∠E 是对应角,∠C 与∠F 也是对应角.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在全等三角形中找对应元素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也是对应角.2.在图1中,把△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在图2中,把△ABC 沿直线BC 翻折180°,得到△DBC;在图3中,把△ABC 绕点A 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1.本活动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2.经过观察、操作可以发现,全等三角形可以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得到,变化前后对△ABC ≌△DEF△ABC ≌△DBC△ABC ≌△ADE得出结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你能说出图2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学生回答:对应顶点:点A 和点D,点B 和点B,点C 和点C ;对应角:∠A 与∠D ,∠ABC 与∠DBC ,∠ACB 与∠DCB ;对应边:AB 与DB ,AC 与DC ,BC 与BC.教师提问:对于图1中,△ABC ≌△DEF ,那么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教师要组织学生观察、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典型例题】例1下列四组图形中,与如图图形全等的是(B)ABCD例2如图,△ABN ≌△ACM ,∠B 和∠C 是对应角,AB 和AC 是对应边,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D)A .∠BAM =∠MANB .AM =CNC .∠BAM =∠BD .AM =AN【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等于(D)1.运用全等形的定义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巩固全等的概念.2.计算一条边的长度或一个角的度数时,可以借助于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它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来计算.A.72°B.60°C.58°D.50°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A)A.11B.7C.8D.13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由教师完成解答.活动四: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C.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如图,若△OAD≌△OBC,∠COD=65°,∠C=20°,则∠OAD的度数为(D)A.65°B.75°C.85°D.95°3.如图,△ACB≌△ADB,△ACB的周长为20,AB=8,则AD+BD=12.4.如图,在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其中点A和点D、点B和E是对应点.(1)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2)写出图中一组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从多个角度、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解:(1)△ABC≌△DEF,AB=DE,BC=EF,AC=DF,AF=DC,∠A=∠D,∠B=∠E,∠ACB=∠DFE,∠BCD=∠EFA.(2)∵△ABC≌△DEF,∴∠A=∠D.∴AB∥DE.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课堂小结1.课堂小结:(1)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2)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2.布置作业:教材第33页习题12.1第1,2,3,4题.小结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归纳课堂重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板书设计12.1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反思,更进一步提升.详见电子资源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本节课是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第一课,主要讲的是如何利用“边边边”的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后展开的,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重要方法之一.全等三角形是两个三角形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很好的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它,才能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圆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置疑导入】探究一:请各位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3cm,4cm,6cm的细棒拼成三角形(如图),和邻桌同学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探究二: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B′C′=BC,A′C′=AC.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说明与建议】说明:通过学生拼接、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初步探索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议:本环节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利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为后面进一步探究做好铺垫.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分析,尽量让学生自主、充分地探究.命题角度1根据“SSS”补充条件判定全等三角形1.如图所示,已知AB=CD,则再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判定△ABC≌△DCB(C)A.∠A=∠D B.∠ABC=∠ACBC.AC=BD D.BC=CD命题角度2直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BC≌△DEF.证明:∵BE =CF ,∴BE +EC =CF +EC ,即BC =EF.在△ABC 和△DEF AB =DE ,BC =EF ,AC =DF ,∴△ABC ≌△DEF(SSS).命题角度3通过添加辅助线利用SS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点O ,AD =BC ,AC =BD.求证:∠A =∠B.证明:如图,连接CD ,在△ADC 和△BCD AD =BC ,AC =BD ,DC =CD ,∴△ADC ≌△BCD(SSS).∴∠A =∠B.课题12.2第1课时用“SSS ”判定三角形全等授课人素养目标1.掌握“边边边”的判定方法内容.2.能初步应用“SS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4.会用归纳推理的数学思维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重点“边边边”判定方法的使用.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回顾旧知,为讲解已知△ABC ≌△DEF ,你能得到哪些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新知识做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如图,已知△ABC ≌△A′B′C′,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图中相等的边:AB =A′B′,BC =B′C′,AC =A′C′;相等的角:∠A =∠A′,∠B =∠B′,∠C =∠C′.问题:通过上例我们知道符合三个角、三条边均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激发探究欲望.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问题1:(1)△ABC 和△A′B′C′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有几种情况?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两个有几种情况?(2)先任意画一个△ABC ,再画△A′B′C′,使△ABC 与△A′B′C′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的△ABC 与△A′B′C′一定全等吗?试一试.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角”和“边”的角度分析一个条件、两个条件各有几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条件的情况的探究,然后指导学生分组操作.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不能保证所画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问题2:(1)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三个条件,能保证△ABC 与△A′B′C′全等吗?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有哪几种情况?教师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出满足三个条件的四种情况,教师再明确探究任务,指导学生进行画图探究,获取“SSS”条件.(2)我们先探究两个三角形三边分别对应相等的这种情况:先任意画一个△ABC ,再画△A′B′C′,使AB =A′B′,BC =B′C′,CA =C′A′.1.通过观察和试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师明确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明确判定三角形全等需要三个条件.学生作图并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中点,中,ACD(SSS).如图,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较于点O′B′,则∠A′O′B′=∠AOB.ABD和△CDB中,CDB(SSS).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由教师完成解答.B.△ABE≌△D.以上答案都不对=CD,∠B=30°C.127°AC=BC,∠1=30°AE=CF,那么用“SSS”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答案不唯一,如BE=DF5.如图,已知AB=AC,BE=CE,BD=CD.(1)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分别写出来;(2)请选择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进行证明.解.(1)一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ABE≌△ACE,△ABD≌△ACD,△BED≌△CED.(2)选△ABE≌△ACE,证明:在△ABE和△ACE中,AB=AC,BE=CE,AE=AE,∴△ABE≌△ACE(SSS).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反思,更进一步提教学反思升.详见电子资源第2课时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本节课是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SSS之后展开的.它不仅是下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其它条件的基础,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提供很好的模式和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情景导入】小名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的一边被墨迹污染了,他想画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呢?请你帮助小名想一个办法,并说明你的理由.问题:三角形有六个要素,我们从这个残损的图形中能得到几个呢?(两边及其夹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继而引导学生分析“SAS”是否能确定唯一的三角形.【说明与建议】说明:通过残损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无法确定三角形的三边,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建议:尽量让学生充分探究“SSA”“AAS”“ASA”是否能确定唯一的三角形,注意把握好度,探究出“SSA”不能确定唯一的三角形即可,判定方法“AAS”“ASA”可让学生课后思考.命题角度1依据“SAS”补充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如图,已知AD平分∠BAC,要使△ABD≌△ACD,根据“SAS”需添加条件AB=AC.命题角度2利用“SAS”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2.如图,C是AB的中点,AE=BD,∠A=∠B.求证:∠E=∠D.证明:∵C是AB的中点,∴AC=BC.在△ACE和△BCD中,=BD ,A =∠B ,=BC ,∴△ACE ≌△BCD(SAS).∴∠E =∠D.命题角度3利用“SAS”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3.如图,点A ,B ,C ,D 在一条直线上,AE ∥DF ,AE =DF ,AB =CD.(1)求证:△AEC ≌△DFB.(2)若∠A =40°,∠ECD =145°,求∠F 的度数.解:(1)证明:∵AE ∥DF ,∴∠A =∠D.∵AB =CD ,∴AC =DB.在△AEC 和△DFB 中,=DF ,A =∠D ,=DB ,∴△AEC ≌△DFB(SAS).(2)∵∠ECD =145°,∠A =40°.∴∠E =∠ECD -∠A =105°.∵△AEC ≌△DFB ,∴∠F =∠E =105°.197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了拿破仑帝国,他不仅是一位将军,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天才.在一次战斗中,他指挥的部队与敌军在莱茵河两岸形成对峙,只见他站在岸边,面向敌军方向站好,调整好自己的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敌军的阵地上,然后他便测量出敌军阵地的距离,命令炮火攻击,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落在敌人的阵地上,打破了僵局,赢得了胜利.你知道拿破仑测出距敌军阵地距离的道理吗?课题12.2第2课时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授课人素养目标1.掌握“边角边”的判定方法.2.能初步应用“SA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边角边”判定方法的使用.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3.“SSS”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回顾旧知,为讲解新知识做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小刚到小名家去玩,发现小名正拿着一只玻璃容器苦思冥想,原来他想测量一下它的内径是多少,但是无法将刻度尺伸进去直接测量.小刚帮他想出一个办法:把两根长度相等的小木条AB ,CD 的中点连在一起,木条可以绕中点O 自由转动,如下图所示,这样只要测量A ,C 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玻璃容器的内径.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1.已知△ABC ,画一个△A′B′C′,使AB =A′B′,∠B =∠B′,BC =B′C′.教师画一个△ABC.先让学生按要求讨论画法,再给出正确的画法,操作:(1)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和原三角形重叠,观察能重合在一起吗?(2)上面的探究说明什么规律?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1.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画法,从实践中体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使学生认识到“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只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这三个条件无法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ABC和△DEF不一定全等.“S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两点注意边”“角”两种元素,一定要注意元素的顺序:在应用时一定要按边、角、边的顺序排列条件,不能出现边、)的错误,因为边边角(或角边边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ABC≌△DEC,就可以得出AB具备“边角边”的条件.DEC中,.中,=AE,∠1=∠2.求证:DAC,.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和帮助,最后由教师完成解答.相交于点O,且OA=OCCD.若AB=6cm,则CD中,D为BC上一点,E,FCF,∠B=∠C,∠A=50°中,.∴∠BDE=∠CFD.+∠CDF)=180°--∠A)÷2=65°.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第2课时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出.一、回顾复习二、探究新知三、典型例题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反思,更进一步提教学反思升. Array详见电子资源第3课时用“ASA”或“AAS”判定三角形全等本节课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之——“角边角”或“角角边”定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以及探究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角边”定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动手操作出发探索出“角边角”定理,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运用“角边角或角角边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判定三角形全等在初中几何学习中对于证明线段及角相等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复习导入】问题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已知三边和已知两边一角这两种情况,今天我们接着研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2: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说明与建议】说明:通过设置富有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议:教学中教师提示学生类比“SSS”“SAS”归纳得到“ASA”.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尺规作图法,作出△A′B′C′,并与△ABC进行比较,最终形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悬念激趣】一天,小明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为了画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他从打碎的三块玻璃中选一块带到玻璃店,小明的想法可行吗?若可行,你认为小明应该拿哪块玻璃去呢?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思考后请同学们回答)【说明与建议】说明: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鲜活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开始导入新课,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议:学生回答后,教师应给予鼓励,对回答的正确与否不做解释与评价,留一个悬念而后展开新课.命题角度1依据“ASA”或“AAS”补充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如图,在△ABC与△ADC中,已知∠BAC=∠DAC,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ABC≌△ADC,(1)若以“A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B=∠D.(2)若以“ASA”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ACB=∠ACD.命题角度2利用“ASA”或“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图,在△ABC中,∠ACB=90°,点E在AC的延长线上,ED⊥AB于点D,且BC=ED.求证:DB=CE.证明:∵ED⊥AB,∴∠ADE=∠ACB=90°.在△ABC和△AED中,A=∠A,ACB=∠ADE,=ED,∴△ABC≌△AED(AAS).∴AB=AE,AC=AD.∴DB=CE.命题角度3利用“ASA”或“AAS”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3.如图,CD∥AB,CD=CB,点E在BC上,∠D=∠ACB.(1)求证:CE=AB.(2)若∠A=125°,则∠BED的度数是55°.证明:∵CD∥AB,∴∠DCE=∠B.在△DEC和△CAB中,D=∠ACB,=BC,DCE=∠B,∴△DEC≌△CAB(ASA).∴CE=AB.课题12.2第3课时用“ASA”或“AAS”判定三角形全等授课人素养目标1.掌握“角边角”或“角角边”的判定方法.2.能初步应用“角边角”或“角角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类比“ASA”的判定方法,得到“AAS”的判定方法.教学重点“角边角”或“角角边”判定方法的使用.教学难点分析问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建构打基础.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如图,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明不小心打碎了,他可以带着这片碎玻璃去重新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吗?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新知】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教师提问: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学生回答:(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1.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画法,从实践中体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让学生学会思考做一做: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0°和70°,它们的夹边为5cm ,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的,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与同伴交流,发现规律.教师活动:检查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活动结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提炼规律: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刚才画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现在随意画一个△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 =∠A′,∠B =∠B′,AB =A′B′呢?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感知问题的规律,作法:(1)画A′B′=AB ;(2)在A′B′的同旁画∠DA′B′=∠A ,∠EB′A′=∠B ,A′D ,B′E 交于点C′.则△A′B′C′即为所求(如下图).总结: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你能回答【课堂引入】中的问题吗?2.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教师提问:如图,在△ABC 和△DEF 中,∠A =∠D ,∠B =∠E ,BC =EF ,△ABC 与△DEF 全等吗?教师适时引导: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ASA”便能证出△ABC ≌△DEF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问题,能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样例一、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设计(一)、范例与评析(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三大特点及其影响。
①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及其对河流影响。
②沿海大陆架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
③地形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影响。
2.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填写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3.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义异同。
(▲这里的三个目标中行为动词是“说出”、“填写”、“说明”,从这些行为动词可知这节课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①知识准备:学生已具备地形、地势和五类地型的概念。
②技能准备:能运用分层设色图、地形剖面图和景观图识别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
2.知识类型及其习得条件中国地形、地势是一般地形、地势概念的特例,全课基本上是下位概念和具体事实性知识学习,原有上位概念是其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技能是其支持性条件。
3.课型新知识的习得与巩固并重。
4.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告知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师:我们学习过《中国地理》中“位置、疆域和政区”、“人口和民族”两章,今天学习第三章“地形”中的第一节(板书:地形特点)。
请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板书,如上,略):……(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找到新知识同化点师:为了学好本课知识,我们来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师:呈现景观图。
生:看图。
(以下 4 种景观图让学生一一识别并回答)师:景观图表示哪类地形?生:答。
师:地形和地势两个概念如何区别?生:答。
师:小结。
(▲这里的原有概念与新学习的知识是上下位关系。
只要原有概念清晰,新知识学习难度不大。
)(三)呈现新教材,促进新知识理解1.新授:中国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师:呈现“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提示学生看图。
生:看图,读高度表。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的哪些特点?(教师从海拔、地形类型、分界线三方面启发学生做出判断)生:看书回答。
师:边讲边板书30度N地势剖面图(图略)。
师:归纳并板书(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2.新授:大陆架分布特点师:我们完成了目标1.①。
现在看沿海大陆架特点(目标1.②),请同学们看书,看图。
师:我国近海大陆架特点是什么?生:答。
师:板书(沿海大陆架广阔)。
师:这样的大陆架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生:答。
师:补充(略)。
3.新授:中国地形类型分布特点师: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找一找,我国有哪几种地形。
生:答。
师:地形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生:答。
师:归纳并板书(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师:山区和山地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生:答。
师:补充说明1/3山地和2/3山区所指的地域差异。
师:小结并指导学生记忆三个特点和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
(▲原有知识复习是为新知识学习准备内部必要条件。
全课多次要求学生看地图,读图技能是迅速获得陈述性知识的支持性条件。
同时,下位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理解容易,准确记忆难,所以教学中应加强学习和记忆方法指导。
)(四)、知识巩固与目标检测阶段1.投影呈现32度N地形剖面图和这个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回顾刚学过的知识。
2.检查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
(把书合上)公布练习,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指正。
(1)读36度N地形剖面图,写出各地形名称(图略)(2)填写中国地形三大特点:①地势由西向东变化特点②大陆架特点③地地形类型分布特点(3)请说说中国山地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3,而山区面积占2/3的原因。
(▲三个巩固和检测题与三个目标相对应,不但要求记忆,而且要求理解。
)◆[简评]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本节课是典型的陈述性知识为目标的学习。
因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学习《自然地理》时,已经初步接触了地形、地势、地形类型等概念,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又接触了这些概念中的许多下位例子,中国“地形特点”一节所涉及的基本上也是这些原有概念的特例。
因此,从概念学习来看,本课没有难点,但从地理知识学习的要求来看,学生必须记住并能有效地提取这些特例及其特点。
如地势分三级阶梯,每级阶梯的海拔高度以及具体山脉、高原、盆地的名称和位置等。
理解和记住这些事实性知识是本课的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教学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类型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安排师生的活动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并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符合这些要求。
有效的教学首先必须保证新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满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显然将内部条件中的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都考虑了。
其次,要创设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师清晰的讲解,提供景观图、地形图和剖面图,清晰的板书,指导学生选择性知觉和记忆等,这些都为有效的学习提供外部条件。
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都满足了这些要求。
(二)、教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环节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首先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持。
为此,教学设计应着重处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第一,教材的组织与呈现;第二,促进知识的理解;第三,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
1.利用教材呈现技术,提高教材可懂度(1).先行组织者(2).符号标志技术(3)附加问题设计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1).激活原有知识(2).促讲学生参与理解活动(3).使学生自我控制理解活动,进行知识理解的策略训练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1).复述策略(略)(2).组织策略(略)(3).精加工策略(略)4.恰当安排复习时间的策略二、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设计(一)、范例与评析句式的变换——主动和被动的变换(初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教学目标1.对教科书上或教师提供的主动句和被动句,学生能改成相应的被动句和主动句。
2.能结合例句说出上述两种句式互换的规则。
(▲这两个目标符合行为目标要求)●任务分析1.教材知识结构分析学生要能顺利掌握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的规则,其头脑中须形成如下知识结构:主谓句(不带宾语)一般主动句句子主动句(概念)“把”字句主谓宾句一般被动句被动句省略介词“被”的宾语的被动句2.本课学习结果类型目标之一:强调规则的应用,属于程序性知识(或智慧技能)学习;目标之二:强调清晰的意识和陈述规则,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
3.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含起点能力) 分析据加涅的理论,规则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构成规则的有关概念已被学习者所掌握。
就本节课而言:①学生应能识别主谓句和主谓宾句,因为只有后一类句子才涉及主动与被动变换;②因为主动句又分“把”字句和一般主动句,所以学生又必须掌握“把”字句的概念和构成规则;③被动句又分一般被动句和省略介词“被”的宾语的被动句,因此,学生还必须能区分被动句的两种形式。
这些概念和相应的规则乃是新规则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一项未满足,新的规则学习要么不能顺利进行,要么将造成知识或能力上的缺陷。
(▲这里的任务分析反映了语文能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如果上述前提条件得到满足,本节课可以按照例—规法呈现新规则,然后按规—例法帮助学生应用和巩固所习得的规则。
教学步骤如下:(一)告知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二)复习原有相关知识(如果确认已具备上述前提条件,复习一步可略)(三)呈现新知识1.学生打开书本,阅读“句式的变换”前二自然段,了解句式变换的限制条件和句式变换的类型。
出示例句如下:第一组大雨淋湿了同学们的衣服。
→主动句式大雨把同学们的衣服淋湿了。
→主动句式同学们的衣服被大雨淋湿了。
→被动句式第二组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
→主动句式中国队把日本队打败了。
→主动句式日本队被中国队打败了。
→被动句式2.用例—规法教授主动与被动互换的规则:A 用小黑板出示两织例句。
B.学生辨别例句句式,辨别例句中的施动者和受动者。
C.学生划分两组例句的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D.教师指出施动者和受动者在主动句和被动句中充当的不同句子成分。
E.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归纳得出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的规则:主动句变被动句规则——用主动句的主语作介词“被”的宾语,用“把”的宾语或动词的宾语作主语。
被动句改主动句规则——用被动句的主语作介词“把”的宾语或动词的宾语,用“被”的宾语作主语。
(▲这里用例—规法引导学生得出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则)(四)进一步列表说明主动句和被动句相互变换的规则从表可见,在主动句中,施动者作主语,受动者作宾语。
改为被动句后,受动者作主语,施动者作宾语。
(▲呈现表的目的是使新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网络结构)(五)变式练习1.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大风吹倒了树木。
大风把树木吹倒了。
2.被动句改为主动句:他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
3.出示被动句某些特例让学生作句式变换练习: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知道船早给别人租完了(▲“为”、“给”也可以表示被动)敌人被打退了。
(▲施动者未出现)(六)出示教科书上的练习题(第269页)练习一),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果学生能正确完成这些习题,表明本课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简评]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语法知识的教学设计相对简单,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其任务相对单一。
然而,同自然学科或数学相比,其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又相对困难。
在数学、物理或化学等理科学科中,学生学习的规则一般是全新的。
所以其学习先经过陈述性阶段(如能说出欧姆定律是“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成为办事的技能。
如果学生不理解或不能牢记规则(此处是公式),决不能办事(此处是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另外,其学习的先决条件相对明确和简单。
“语法知识”学习同属概念和规则学习,其主要目标是获得陈述性知识,而不是技能。
因为语文学习同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它是借助学生的口语为中介进行的。
在口语学习中,只有语言实践,没有语言知识的专门学习。
即使在后来的书面语言教学中,学生也是先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借助口语理解,而不必借助语法规则。
所以在语文学科中,一般是先有技能,后学习规则。
当然这样学习的规则已上升到理性知识水平。
这是教学目标的差异。
此外,从学习任务分析来看,语法规则的学习涉及多起点、多先决条件。
因此本课未单独做起点能力分析,而只分析了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这些条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新的学习的起点能力。
再就教学过程来看,尽管主动与被动句式互换涉及多项起点能力,但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感到很困难,原因之一是在应用例子到规则的教学时,学生对例子很熟悉;原因之二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具备本课学习的先决条件。
由于先有技能,后学习正式的语法规则,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个别特殊句子之外,学生感到陈述规则较难,从事语言实践反而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