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经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改革来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二、实践与成就1. 市场化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推进行政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经济主体关系,国有企业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实现了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的目标。
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通过市场化改革,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2. 产权制度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等手段,不仅引入了社会资本,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中国移动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和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3. 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通过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例如,中国电信通过改革其管理体制,加强了内部治理,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透明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
三、经验与教训1. 坚持市场化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然而,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管制过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公平竞争。
2.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破解国有企业体制性障碍、提高效率的关键。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等措施,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产权制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产权界定不清晰、产权保护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三个方面浅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和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动力性,同时也要解决分配不公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在当前的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有企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利润空间日趋紧缩;其次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体制僵化、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再者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外资企业的强劲竞争和国内民企的崛起,许多国有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针对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要推进国有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让市场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应当推进政企分开,加强国有企业的法律人格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推进内部产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积极实行出口激励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出口获得收益,进一步提高企业实际收益水平。
3.加大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外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要鼓励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加快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4.建立竞争中性的垄断企业监管机制,引导国有企业规范运作,实现市场公平竞争,提高国有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变革、改进的成果也在此产生。
本文将围绕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进行探讨。
一、改革背景中国改革开放起初为实现农村大跃进目标,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体制,以农村为主,小城镇企业为辅并不重视国有企业。
直到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开始思考国有企业的发展问题,准备推出国有企业改革。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拥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根深蒂固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较难。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漫长的过程。
二、改革进程1.第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是“谁亏谁封闭”政策。
这个政策的实施是对国有企业负责的标志,使得国有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追求利益最大化。
2.第二步:改革企业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与效益直接相关,提高效益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1987年初,中国开始推行“企业管理三重分层制”,即将企业领导、生产管理和生产现场三级分离。
这个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3.第三步: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阶段,大量的国有企业开始引进外部股东,扩大企业经营收入、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企业所有权结构也得到了深度改革,国有企业逐渐向股份制企业转型。
4.第四步:残余国有企业改革此时,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关键阶段——残余国有企业改革。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剥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坚定实施区分政企、政民分开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改革的影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改革导致了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质量。
同时,国有企业的贡献也体现在了中国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上。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后,国有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债务风险等问题,特别是当外资流入过多时,可能导致国有企业的债务水平过高,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面临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或外企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存在差异,管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可能存在问题,导致企业的运作不顺畅。
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权力过渡的问题,导致管理混乱,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面临市场风险。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面临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如果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的减少甚至被淘汰的风险。
为了防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应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加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财务和管理风险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风险的扩大。
应优化资源配置。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注重引入各方的优势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与引入资本方的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共享,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应加强员工管理和培训。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培养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员工。
通过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企业的发展。
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加强监督和约束,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企业能够有效运行。
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难点及对策分析
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难点及对策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经历了多次改革后,其市场化的改革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然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着一些难点,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一、制度难点国有企业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交集,其改革存在着不少制度难点。
首先,国有资产所有权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产权不清晰、难以划转等问题;其次,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存在着权责不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创新。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有企业治理和监管体系的建设,制定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力度等。
二、竞争难点目前国有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不充分,与民营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够激烈。
这既与国有企业的历史定位有关,也与目前市场环境下存在的一些政策性优惠有关。
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主体平等的竞争环境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必要要求。
我们需要通过设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反垄断法规,建立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等中介组织等措施,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
三、外部环境难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也涉及到外部环境问题。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这就给国有企业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与“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环保发展等新时代的重大战略方针的关系也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一个难点。
我们需要更加理解和适应这些政策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与市场化水平。
四、文化难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还涉及到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存在着与市场经济相脱节、行政化、保守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本身的历史、人才问题和管理体制等原因所造成。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素质,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和竞争。
浅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浅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浅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
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和运营机制的不合理,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行政化管理导致企业效益低下,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2、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并且还能够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和路径1、完善国有企业法律制度修订国有企业法律,明确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权责义务和经营机制,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2、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增加股权激励等方式,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3、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成效1、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
2、提高国有企业效益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有效的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可以提高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
3、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改革后的国有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有效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前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国有企业的改革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二、理论探讨1.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首先,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经济活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达到提高企业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3.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探索阶段,主要是对企业领导层的人事制度、经营机制、财务管理等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其次是调整阶段,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企业的产权关系、经济结构、组织管理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最后是转型阶段,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下,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实践探讨1.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成果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之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逐渐得到了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逐步明晰,实现了经营的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3)国有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和问题虽然在实践中,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1)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很多企业的所有权依然模糊不清。
(2)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还存在不足,监管不够规范、严格,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效率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了经济效率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效率改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并推动企业自主决策,国有企业改革在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改善了整体经济效率。
二、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了经济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引进市场机制,并培育和壮大非国有经济,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和有效竞争,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还推动了国有企业重组与合并,加快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速度,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国有企业改革加剧了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潜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市场规则的完善,中国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有效提升了整体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四、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强调市场化与法治化,提倡公平竞争和规范运作,这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突出了创新驱动,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注重发展与环境协调,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在环境资源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趋势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加强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现状国有企业改革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出现的。
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个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同时,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管理不善、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等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背景因素。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导致许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盈亏互见。
例如,钢铁、石化等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和亏损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家的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私有化、资本化等问题,使得一些国有企业失去国有资产的定位和作用。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方向1. 深化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指将上市公司控制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流通权利解禁,使得这些人员可以自由地交易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解禁。
分置股票的股票结构改革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股权分置改革成为了重要的政策方向。
2. 混改模式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改变国有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地位,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自然人、企业、民间组织等)持有国有企业股份。
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市场化、法人化经济参与者,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3.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营和管理。
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促进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在对于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一、将私有化改革作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唯一路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私有化改革被视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唯一路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改革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混合所有制、联合重组等多种发展模式,而不应仅仅依赖私有化改革,在实践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改革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优化和发展。
二、私有化改革必然导致外资垄断对于私有化改革的争议点之一,是其是否会导致外资对中国企业的控制。
在实践上,改革不从内部进行,外部竞争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占主导地位。
而外资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是私有化会带来的结果,而且是全球化趋势所决定的趋势,同时,全球化及产业链分工的深入发展,外资在中国投资也从过去的资源性投资转向现在的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投资,对中国内部企业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看出,私有化并不必然导致外资的垄断,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掌控。
三、企业私有化改革简单粗暴,必然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外流私有化改革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改革方式,但实际上,私有化改革是需要制度保障、市场引导、政策支持等综合手段的改革路径,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扮演好调节者的角色,使市场在均衡的基础上发挥其调节作用,有效预防资源和财富的外流问题。
在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员工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这也是一些人对此进行批评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在私有化改革的实践中,许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处置要求是按照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保障员工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方法,尽可能回避或降低为员工带来的失业风险。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中国经济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应尽量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同时开展改革,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政策,以实现更加全面、细致、高效、顺畅的改革进程。
浅析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
浅析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意义重大。
中国的国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不少的改革和发展,从原来的“粗放型”到今天的“精细型”,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使国有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
一、国企改革的背景和现状中国的国企改革,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造原有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
改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中国国企的逐步发展。
然而,在新时代下,国企面临的经营环境和挑战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此外,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也对国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的新趋势目前,新时代下国企经营管理存在一些新趋势。
例如,管理层对资本和市场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入和准确;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推动信息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加快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投资布局,拓展竞争空间;实现绿色环保发展,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关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人才优化配置等。
三、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时代下,国企改革也要更加深入和全面。
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转型和升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在新时代下,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化和拓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国企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但仍然需要不断推进改革,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变化。
此外,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国企创新能力提升,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的整体升级。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并且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变化,推动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加速,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评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
一、改革历史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有企业面临严重的问题,如低效率、重复建设和亏损等。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以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拆分、转制、上市、重组”,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拆分:对于国有企业中过于臃肿的大型企业,政府开始拆分为小型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冗员和不必要的设备。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了竞争力。
转制:把国有企业从政府的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涉,让企业更加自由和灵活。
上市: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上市,增强企业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同时,上市还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重组:根据市场需求和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对企业进行重组、合并或分立。
这样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现实情况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拆分、转制、上市、重组”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都已经实现了上市,并成为世界知名的企业。
但是,国有企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国有企业仍然缺乏竞争力,效率不高。
其次,在拆分、转制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这也导致了财务压力和管理难度加大。
再者,国有企业的政治化问题也使得企业成为一些局部利益的代表而不是广泛利益的代表,似乎还处在与市场协同发展的早期阶段。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改革。
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来竞争,让企业本身来选择适应市场的策略。
而企业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提高效率,留住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国企改革论文-浅析国企改革问题
浅析国企改革问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与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经济改革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新形势下认清和准确把握好国企改革问题,对于在当前阶段的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作为改革关键领域开始了漫长而崎岖的改革历程。
国企改革至今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放权让利”。
从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时间跨越6年左右。
期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1983年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利润由利润所得税代替,即“利改税”的改革。
实行利改税的主要目的是划清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与税收挂钩、企业收入与利润挂钩的机制。
第二阶段是1986年12月国务院提出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即常说的“承包制”。
在所有制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但承包制的最大缺陷是有激励而严重缺乏约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但所有者缺位,所有权不能约束经营权,造成了经营者滥用经营自主权谋取私利或小集体利益,大量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而造成了国有资产随着承包周期变化而不断流失。
第三阶段是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
这个阶段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之前,用了10年时间。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有企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良的经营状况,导致它们的效益不尽如人意。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现状、改革的重点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有企业的现状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着长期的不健全,导致它们的效益不尽如人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存在着资产过剩的问题。
这是由于过去国有企业大量建设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等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了企业的资产闲置和使用效率低下。
其次,国有企业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
由于过去国有企业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来运营的,经营管理体制较为官僚、封闭和垄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难以与民营企业等其他类型的企业竞争。
最后,国有企业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不足,这是因为它们过于注重规模而忽视了效益。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指定的生产任务,而不是追求效益,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体系的不健全。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那么,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呢?首先,需要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改革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推动企业发展,提高运营效率。
第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管理改革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内部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产权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均衡等问题。
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标签:国有企业改革对策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了30多年的光辉历程。
经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有: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干预有所减少,企业拥有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这些变化使得企业能够初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不断的发展壮大。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及成绩从1978在四川省选了若干工厂作为自主权的试点开始,改革经历了很多阶段,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再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最后到确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1)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放权让利为重点,企业经营权层面改革阶段(1978年到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了旧经济体制的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这需要国家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把重点放在放权让利上,明确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入与权力分配。
首先,实行企业利润留成,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可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生产发展基金,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进而,相继实行利润包干和分两步的利改税,收到可观效果,从而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收入与权力分配,奠定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2)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阶段。
首先,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
浅析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
浅析新时代国企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新时代国有企业(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方面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对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改革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探究国企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
一、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家拥有全部或者控股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其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以政府所有为特征。
国有企业在管理模式上通常以垂直管理为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手中。
国有企业管理结构庞大、层次繁多,决策程序繁琐,决策效率低。
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权责不清、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足。
但在新时代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
在管理模式上,国企开始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董事会治理等,并在内部构建了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的重中之重。
改革是国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提高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关键。
改革发展是国有企业在新时代下关注的重点。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力,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在改革方面,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推行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一套灵活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内部的工作机制更加高效。
国有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企积极进行国际化发展,走出去寻找更多的市场资源,进行技术输出和品牌输出。
三、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在管理和改革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相对僵化,决策程序繁琐,决策效率低,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市场导向等。
本文将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1. 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然缺乏市场化运作,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市场化程度上仍然存在不足。
在国有石油、电力、煤炭等领域,政府对其进行直接控制,出现官员利用自己的职务发挥不正当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 人才不足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人才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国有企业中高层次和技术人才持续流失,对企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尤其是顶尖人才的薪酬待遇较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僵化,导致其对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如增加招聘渠道、加强内部人才培养等。
3. 资产质量不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业务经营不佳、资产利用效益低下,同时也影响了税收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例如,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没有精准的核算,并且财务收支难以平衡。
对于一些不良资产,也没有妥善处理和处置的机制。
这将给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1. 推进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继续加强市场化改革。
这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制、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其中,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将国有企业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2. 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要加强国有企业中的人才队伍建设。
浅析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
浅析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摘要:“去行政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
对于“去行政化”改革,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干部“摘帽子”、去“待遇”,本文结合企业管理实践,从市场化选聘机制、聘期制干部等方面探索了“去行政化”改革的实施途径,并提出了推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去行政化、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浓厚的行政色彩带来生产组织效率低、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内部活力缺乏等问题,已成本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谈到去行政化工作,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打破铁饭碗、砸掉铁交椅,但是其实这只是行政化管理在表象上的体现,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要从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上入手,从源头上铲除行政化管理的“土壤”。
本文以国有施工管理型企业为例,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项目化运行机制,提出了去行政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个坚持,探索工程单位去行政化模式根据施工企业项目驱动型特点,聚焦“项目精益管理的要求与现有项目团队选聘机制不灵活之间的主要矛盾”,提出工程单位去行政化工作“四个坚持”模式,以“去行政化转项目化”,促管理增值创效。
一是坚持党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机构的原则不动摇。
坚持发挥党组织在机制设计、工作酝酿、选聘过程、干部考察等过程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二是坚持竞争性选聘。
把握项目驱动型公司的市场化本质,采用内部市场化竞争性选聘方式。
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项目经理,积极探索内部职业项目经理人建设。
三是坚持契约化管理。
签订任职承诺、任职协议和承包协议,明确经营班子成员责权利。
严格考核、严格兑现,按契约规定的标准取酬,按契约规定的条件能上能下,推进契约化精神建立。
四是坚持业绩型激励。
把经营业绩水平与员工发展、薪酬收入、荣誉激励等挂钩。
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在发展上有通道、物质上有回报、精神上有激励。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
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及防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促进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分析1. 股权结构不稳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了多元化的股东,可能导致股权结构不稳定,存在潜在的控制权争夺和股东利益冲突的风险。
特别是国有企业股权的私有化进程,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管理和资本市场风险,对企业的稳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2. 管理体制混乱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收购重组,可能导致管理体制混乱,企业决策效率下降,内部管理层次复杂,存在着深层次的管理风险。
3. 产权纠纷增加混合所有制改革意味着国有企业将引入非公有制资本,不同所有权人之间的权益纠纷有可能会增加,产权界定不清晰、权益划分不明确会导致企业内部产权矛盾增加,与此同时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4. 市场竞争加剧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国有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将面临更大挑战,这也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风险防范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规定、产权保护、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进行完善,着力解决产权纠纷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从制度上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
2. 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各级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明确各级管理层职责和权限,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3.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
(1)国企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总体运行上表现为"双低":一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二是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企业全员的劳动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有企业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国有企业效益和效率"双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国有企业产权模糊。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范畴,指以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处置权为主要内容的财产权。
马克思说过,“财产最初意味着,劳动的主体把自己的生产或者再生产的条件看做是自己的东西”。
这里面,“看做自己的东西”就是一种财产的归属,这种财产的归属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即产权。
我国国有企业是在建国初期承袭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称全民所有制企业。
政府一直在行使着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职能,而国有企业的产权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有企业所有权和剩余权归全体公民所有,在我国的法律文件中只规定政府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真正的所有者或产权人。
但是政府不但享有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且享有包括占有、使用、支配的一切权利。
国有企业与其说是全民所有,还不如说是国家所有或政府所有,管理者代替所有者行使所有者的权利。
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显著问题包括:1、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清。
企业法人代表角色错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权责不对等。
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激励机制弱化,约束机制软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起来。
2.政企不分,政府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经济权利。
各种行政性中间组织的职能交叉移位,行业部门条块分割,地区垄断和封锁。
计划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代价和成本过高。
另外,产权经济学家认为有效率的产权首先必须有可转让性的特点,由此提高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不清,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产权不能在产权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转让,因为产权转让或交易是有成本的,成本过高交易不可能进行。
同时,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企业产权制度的特殊性,不但产权主体不能享有完整的权利,经营者同样也不能享有完整的权利。
(2)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陈旧落后的国有企业体制是国企各种矛盾的深刻根源,也是国企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
制度创新具有远期潜在的收益,制度创新也是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实行政企分开,分级所有。
在我国,“全民所有”、“国有”实际上就是政府所有。
而政府是分级的,中央政府、省政府、县政府。
政府分级,那么财政税收理应分级。
我国各级政府享有对国有企业的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却不能承担对国有资产保值的责任。
地方政府对企业只负赢不负亏,最后使国企失去效率,甚至破产。
实行政府分级所有使政府对企业拥有明晰的产权,各级政府既享有产权人所具有的各项权利,又要承担企业负债的义务。
2、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国有企业逐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划分出资者产权与法人产权的界限,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在必须保留国有产权的领域,不可能实行彻底的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但可以通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进行公司制改造改变传统国有产权的形式,使之股权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时要划分出资人财产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之间的界限。
”
二、产权制度改革是不可改变的方向
日前,以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质疑海尔、TCL和格林柯尔三家公司利用产权改革“侵吞国有资产”为导火索,爆发了国内经济学界有关国企改革的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要点是,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何看待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要不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怎样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国有资产流失是伴生在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归结起来,大体可分为交易性流失和体制性流失。
交易性流失因其时有发生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国有资产交易性流失,指的是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不评估、低值评估、低价转让、暗箱操作、巧取豪夺、腐败等多种行为所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涉及产权改革层面,但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时,没有一套现成的、成熟的、科学的操作规范,多是边探索边推进,发生许多不规范、不严密、不公开的操作,再加上少数人有意钻体制空子侵吞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性流失也就由此产生。
目前,这种流失方式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再加上国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国企产权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操作程序越来越规范,监督也越来越严格,防止
交易性流失的办法越来越多,这种流失的势头已有所遏制。
还有一种流失就是体制性流失,即因国企治理结构不健全、投资决策失误、管理混乱、经营亏损、监督不力、腐败、侵吞、浪费等体制性因素引起的国有资产损失或转移。
体制性流失多发生在非交易状态下,国企产权并未改变性质,再加上体制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时之功,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不发生产权交易,不等于不会产生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体制性流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国有企业改制中确实出现了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
但是其中腐败的源头在经济制度上:一是寻租,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活动的干预造成了寻租的环境;二是利用市场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监管的不严格等等,用各种违法违规手段牟取暴利;第三种情况就是在经济体制变动、产权结构变动过程中,包括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蚕食和侵吞公共财产。
国企改制成本的支付不能称为国有资产流失任何一项改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国企改革也不例外。
结合中国国企的实际分析,国企改制成本大体由七个部分构成:一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二是离退休人员社会化保障、社会化管理;三是国有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四是企业改制时内部退养人员的保障费用;五是困难企业长期拖欠的职工工资、医药费、集资款;六是企业长期挂账的各种损失;七是企业难以收回的应收款等。
什么是国有资产流失呢?首先对拟改制的企业进行审计、评估,然后扣减各种改制成本,所剩的国有资产进行标价出售,若未进行公示、招标,在人为的因素下以明显低于标价值出售时才能称之为国有资产流失。
鉴于中国国企的特殊性,国企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既不可能一蹴而就,又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因而,国企改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过程,规则本身需要在改革、试错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再加上国企情况千差万别,操作主体层面众多,不规范操作甚至借改制之名、行侵吞国有资产之实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然而,国企改制并非一定会带来国有资产流失,要防止流失必须控制好四个关键因素:一是出资人切实负起责任;二是改制的一切过程要合规、公开、透明,改制方案要充分听取职代会意见,并经过债权人同意;三是如果管理层要参与收购,则应回避决策过程。
对这一点,《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96号文)已做出明确规定,且强调“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四是管理层和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要合法。
《意见》明确规定:“经营管理者筹集收购国有产权的资金,要执行《贷
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不管怎样,国企改制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绝不能成为否定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的理由。
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之时,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制定国企股权转让的规则,防止内部人和外部人利用各种手段寻租、投机,而不是泼脏水连孩子一起都泼出去。
很明显,因噎废食不仅会葬送整个国有企业的前途,而且会把中国的国有经济改革引入歧途。
需要说明的是,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国企改革的惟一内容。
除此之外,国企改革还应包括用工制度改革、主辅分离、分离办社会职能、债务重组、并购重组、治理结构构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改制企业的属地化管理等,与国企改革相关的还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
总体说来,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引入承担资产损失责任主体的最有效途径。
借助产权改革,通过一连串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设计,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构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
能否把产权制度融入到国企改制中,直接关系着国企改制的成败,只有投资到位、权利到位,责任才能到位。
各地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改制后,由于有人对资产损失负责,企业在进行经营、投资等重大决策时十分慎重,企业的经营状况大多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论是布局和结构调整,还是有进有退,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都是一个有效的、重要的手段。
由此看来,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中国改革实践的总结,不容怀疑和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