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辞职“案例分析
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
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关于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精选6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篇1尊敬的公司领导:在递交这份辞职报告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X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XXX建筑公司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X年多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
现在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由于我状态不佳,加上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请求允许离开。
当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同事都是斗志昂扬壮志满怀,而我在这时候却因个人原因无法为公司分忧,实在是深感歉意。
本人将在X年X月X日离职,以便完成工作交接,我希望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商量一下工作交接问题,并希望能得到离职的准许!感谢诸位在我在公司期间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并祝所有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收益!员工离职分析及解决建议报告篇2人员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更重视对员工忠诚度的塑造,同时也通过种种措施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
然而,总会有人因对企业现状不满而选择离开,人员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方法1、调查目的为了更加清楚全面的的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提高公司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使他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改进公司管理模式使公司管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实现公司可持续性的和谐的发展。
2、调查对象通过对本企业近4年的离职记录进行统计及进行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华为“辞职门”事件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
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7年10月,一则《华为公司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即将开始买断工龄》的消息传遍中国,给本来对新劳动合同法十分敏感的劳资双方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
进入十月底以后,随着各大媒体对此事的纷纷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斥资十亿鼓励5100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的各项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经过证实的报道,目前在华为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的所有员工(包括总裁任正非)需要在2008年元旦以前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向公司提出主动辞职,达成自愿离职共识后,员工统一离职五天,并在此后的六个月之内通过竞聘决定是否重新上岗,重新上岗后员工职位和薪水不变。
所有离职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
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
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
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
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
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个多月的“集体辞职事件”已经结束。
据透露,有100多人没有得到华为的续约。
面对华为的这一“辞职门”事件,社会上广泛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案例摘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是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属于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1年6月,一则“华为4万员工加薪11%”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这热门话题再次发酵。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面对诸多竞争对手,华为以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
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这是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公司扩张发展哲学,这个信条一直伴随华为走到现在。
当人们谈到华为时,往往立刻想到华为人恐怖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可思议的高薪、对企业执著的热爱。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在背后所引导着这些的华为文化,以及激励着华为人前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华为的大规模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开始于1996年。
1996年1月,华为发生了一件被内部人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场部集体辞职。
当时,华为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为辞职报告,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其表现、发展潜力和企业发展需要,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
在竞聘考核中,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
表面看来,这是华为市场部的一次重大变动,而总裁任正非的真实用意,却更加深远。
1995年,随着自主开发的交换机市场地位的提升,华为的年度销售达到了15亿元,标志着华为结束了以代理销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创业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创业期涌现的一批个人英雄,随着公司业务的转型,许多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了制约公司继续发展的瓶颈。
华为当时所面临的,使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官只能越做越大,工资只能越升越高,免掉或降低职位,都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重要部门负责人集体辞职,如何处理,
A女士是一家民营企业的HR经理,去年公司老板花大成本从竞争对手企业挖过来一批管理者,安排在公司的重要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岗位上,他们也带了一些亲信过来,均安置在部门重要岗位上,这帮人也同时为企业带了不错的效益。
但是,仅仅一年时间,老板当初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他们基本掌握了公司的命脉,出现了许多以公谋私的情况,公司利益遭遇严重威胁,老板意识到了情况严重,于是找回了已经退休的原生产经理(跟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元老级人物)回来坐镇,希望能抑制到那帮人。
岂料此举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反应,立马纷纷向老板提出辞职。
如果重要部门负责人及下属全部离职,公司能否正常运作都是个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A女士被叫到了老板的办公室那么现在,作为HR经理A女士应该要怎么做呢?答:本周打卡全都是温故而知新的节奏!今天这课题老严峻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呀,大家伙都出来吼一声吧。
一、案例分析。
1、企业:一家民营企业。
2、现状:这家企业老板花大成本从竞争对手处挖过来一批管理者,并立马安排至本公司的重要与关键岗位,同时还接收了一大班子的亲信。
3、结果:都说养虎为患,的确不假,“虎能护主,亦能伤主”,何况还是花大代价抢来的虎崽子。
4、困境:该企业的HR经理A女士慌了,老板要求救驾甚至是救企!该咋办?二、个人观点。
1、先谈一些值得后悔的事。
老板肯定是没玩过三国志或者是三国群英传类的游戏,具体的名称我也都忘记了O(∩_∩)O~,我就玩过,印象很深刻。
我比较喜欢挑战,每次选择的身份都是比较弱的一个“君主”,然后再通过不断的策略招降一些高手和兵种,从而赢得游戏。
如公孙瓒之类的,兵少将弱,好不容易玩些小策略与曹操、刘备、董卓等强手打了一场胜仗,俘虏了吕布、张飞、夏侯惇等名将,我抓一次就招降一次,招降不成就放一次,颇有七擒七纵的意味。
有一日,终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吕布投降了,在他的带领下,我军获得了不少胜利,因此,我授予了他“骠骑将军”一职,好像能领军3W吧(具体不记得了哈,但当时的级别可谓是我军最高长官),孰料这小子有一天被曹操那边的郭嘉还是司马懿给招降了,具体结果反正是吕布叛逃了,还带走了我的3W大军。
公司员工离职纠纷仲裁案例
公司员工离职纠纷仲裁案例公司员工离职纠纷仲裁案例事件一:时间:2005年6月10日李明,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职员,被任命为该公司的生产部经理。
然而,由于生产线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工人安全事故和生产效率下降,公司决定解雇李明。
李明认为自己并不应对这些问题负责,因为他并未违反公司政策或指导方针。
他决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对公司的解雇行为提出质疑。
李明提出的第一个主要争议点是,公司在解雇之前并未提供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根据中国劳动法,雇主在解雇员工之前应当先提出书面警告,并给予员工在一定期限内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二个争议点是,李明认为公司对生产线上的问题负有更大责任,而自己并未违反任何规定。
他提供了一系列的证据来支持该观点,包括他通过会议纪要和公司内部邮件记录的曝光。
根据这些证据,李明在发现问题后曾多次与上级领导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但这些建议并未被采纳。
事件二:时间:2007年3月18日张华,一家小型IT公司的销售主管,由于业绩不达标,被公司决定解雇。
公司在解雇之前并未提供给张华任何警告或改进的机会。
张华认为公司解雇他是违法的,并决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他指出,公司并未提供明确的销售目标或绩效评估标准,因此无法明确他是否业绩不达标。
此外,他认为公司并未提供足够的培训或支持,以帮助他提高销售业绩。
张华提供了一系列证据来支持他的主张,包括对公司内部销售团队的绩效评估表、与上级领导的邮件往来和会议纪要。
这些证据表明,公司并未明确告知他达到的销售目标,也未提供任何帮助或培训来提高他的销售技能。
律师点评:在上述案例中,李明和张华都遇到了公司员工离职纠纷的问题。
根据中国劳动法,雇主在解雇员工之前应当提供书面警告并给予员工改正错误的机会。
如果公司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解雇,员工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大型制造企业的案例中,李明提供了丰富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在员工面临解雇时,公司应当证明员工违反了相关规定或指导方针,而不是仅凭主观判断。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问题分析与对策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问题分析与对策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厦门市某一物业公司过往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离职资料,分析研究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影响员工离职的各项因素。
通过分析其离职因素,进一步总结出了管理风险,并就适当降低离职率的方式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供后续研究与实践参考。
一、研究样本的详细情况近三年的离职情况。
公司成立以来每年都出现员工离职,从2016年以来员工离职率持续居高不下,本次主要以员工主动离职为研究素材。
经统计2016年离职人数为96人,2017年离职人数为114人,2018年离职人数为130人,离职人数总计340人,由此可见,离职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攀升。
离职率最高的是物业保安人员占36%,卫生工作人员占21%,工程部门占10%,这三个岗位的离职率占公司离职员工67%,该三个岗位又是物业公司最一线的,离职率偏高对公司服务质量起到至关重大的影响,所以针对三个岗位的离职率偏高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解决。
在离职人员中,30岁(含)以下员工有282人,占总离职人数的83%,男性员工235人,占总离职人数69%。
在受过高等教育中本科以上学历6人,大专学历90人,中专以下学历244人,同时离职人员中未婚者有265人,已婚者75人。
离职人员以年轻人为主,且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一)市场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
一是政策性因素。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三农政策,新农村改革后,农村出现了不少赚钱机会,许多人纷纷回到家乡在家门口找机遇,以春节返乡潮离职人员最为明显;其次是近两年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吸收和落户政策,优厚的政策条件导致许多原先在厦打拼的年轻人返回家乡或者去更有吸引力的城市。
二是在厦生活成本因素。
上文提到过外来务工人员在企业人员结构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在厦工作较高的生活成本也成为了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2.行业因素。
根据厦门市物业管理协会2018年度发布的《厦门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8》,截止到2017年底,在厦门市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登记备案的物业服务企业共有463家,物业管理面积约1.9亿平方米,从业人员约6万人。
华为2007年集体辞职案例分析
华为变革启发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年,随着 各种行业性市场的成熟,一个新的市 场环境和竞争环境已经基本形成。面 对现状,也许华为开创了一个企业管 理变革的新时代。而大家也会像因 “狼文化”,以及各种富有传奇和争 议的是是非非而认识一个叫华为的I T企业一样,再一次认识华为!
1.确定华为这个案例,建立Q群,共享作业 PPT大概包含的内容及人员初步分工
Example text
3.辞职手续办理后,员工可享受7-14天有薪假,也可以 领用临时工卡继续上班; 4. 通过再竞聘上岗与公司重新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 5.对自愿离职员工,公司给予补偿,补偿模式为N+1;
6.公司为辞职员工保留其相应股权六个月,如六个月内 未能上岗,股权将取消;
7.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
“舍个人眼前微薄利益,搏华为未来生存发展”
华为变革启发
有人说,华为此次的行为是在规避法律 的风险,中国将会有无数个“华为”为 了降低用人成本和规避风险,去导演无 数个“集体辞职”事件。但华为的模式 不可能照搬,但是它的管理思想是可以 借鉴和学习的,也就是说,可能会有另 一家公司版本的“集体辞职事件” 。
华为经营状况
84亿美元 84.5亿美元
销 售 额
45%
62%
2006年
2007年上半年
1996年1月 2000年下半年
出台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 第二次集体辞职
首次集体辞职
2007年9月底
2008年1月1日 《劳动合同法》生效
第三次集体辞职
Example text
华为人事调整方案(变革)
1.工作满8年以上员工在08年元旦前提交辞职申请; 2.辞职申请一经签字,当事人必须上交工卡,按照正常 流程办理辞职手续;
华为“集体辞职”的剖析
华为“集体辞职”的剖析华为作为国内IT行业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近年来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国际业务不断扩张,这一方面得益于华为人不断创新、全员奋斗、永不止步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华为采取的人力资源战略有关。
华为在不断增强公司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张公司的人力资源,每年通过校园招聘,吸纳几千名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研发团队的实力。
连续多年的人员扩张也使得华为在短短几年内员工总量猛增到6万多人。
但是,随着新鲜血液的补充,新员工的不断成长。
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团队文化、思维模式、工作积极性,以及因组织结构带来的人员配置方面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在以能力为导向的华为,庞大的老员工群体工作现状和文化积淀,严重影响了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渠道。
而这又与任正非崇尚企业管理中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公司能上能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相违背。
同时,公司目前销售收入高速增长,但利润率却连年下降的现实,让任正非意识到了在扩大销售,增强公司总体实力的同时,降低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才是公司长久并良性发展的所在。
因此也造就了此次任正非一手导演的“集体辞职事件”。
而重组员工工号,打破公司多年来“工号文化”对年轻员工的枷锁,让每一名员工在公司内部,在心理上都能得到平等的认可,只是任正非此次动作的一个副产物和对外的一个托辞,请问,地球上有哪家公司会为了重新组合员工的工号,而付出1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就跟外界对此次事件的反应一样,分析华为的此次举措的原因,不得不提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我相信,从《劳动合同法》颁布的那天起,华为的人力资源部就开始研究这部新法。
并在任正非的要求下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此次人力资源战略调整的具体工作。
华为此次选择在新法正式实施之前进行人力资源的大调整,也并非偶然。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对此次争论焦点所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及不同之处:不同点:A、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部分)《劳动法》: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劳动合同法》:I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II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案例一:周经理的烦恼Q公司是一家应用软件开发公司,最近与A公司签订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的合同,需要挑选一位项目经理,并组建一个项目团队。
由于Q公司正同步进行多个项目,没有足够数量的项目经理,而该项目又必须马上开始,于是公司领导决定任命有多次参与类似项目开发经验的程序员周工承担此项目的管理工作。
周经理接到任命后,立即开始着手组建项目团队,热火朝天地开始了人员的招聘,面试等工作。
人员确定以后,团队进入了项目开发阶段,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擅长编程的周经理发现,管理工作远不如他原来的编程工作来得简单。
从项目一开始,整个团队就不断出现问题,成员之间矛盾接连不断,项目的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工作一度中止,周经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公司的领导层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从其他项目组调来了一位项目经理帮辅周经理的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整,该项目的开发工作才逐渐步入正轨……【案例剖析】项目的开发工作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的是整个项目团队的共同协作,即项目经理与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在本案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1)Q公司对项目经理的选择出现了一些问题。
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与项目工作经验,更要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控制、领导等能力。
周经理具备良好专业基础技能,但是在管理技能上有一定欠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以为项目经理的工作与之前他从事的开发工作差不多,因此,出现问题时便显得手忙脚乱.公司应该在周经理开始工作之前,对其进行管理技能的培训,让他具备从容面对新工作挑战的能力,或者公司可以直接招聘一位合格的项目经理来担任该项目的管理工作。
(2)项目团队组建完成之后,项目经理应该明确项目的目标与任务,并给每位成员分配合理的任务与职责,使成员都能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工作与责任。
目标促进团队工作的重要力量,他指引着团队工作的方向,周经理组建了项目团队之后,没有明确团队的工作目标,使得成员的工作一片茫然,大家有劲也没使到一处来。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
华为“辞职门”案例分析华为“辞职门”事件一、案例简介2008年1月1日,中国将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
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7年10月,一则《华为公司对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即将开始买断工龄》的消息传遍中国,给本来对新劳动合同法十分敏感的劳资双方投下了一颗重型炸弹。
进入十月底以后,随着各大媒体对此事的纷纷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斥资十亿鼓励5100名员工主动辞职事件的各项细节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经过证实的报道,目前在华为连续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的所有员工(包括总裁任正非)需要在2008年元旦以前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向公司提出主动辞职,达成自愿离职共识后,员工统一离职五天,并在此后的六个月之内通过竞聘决定是否重新上岗,重新上岗后员工职位和薪水不变。
所有离职员工都会得到公司的相应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年限),即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
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
也就是说,以一位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8年,月工资2万元,年终奖6万元来算,他最终得到的补偿金额为(8+1)×(2+6/12)=22.5万元。
在办理离职手续之后,华为会为离职员工停交一个月的社保,而由员工自行交付。
而员工所持股票则依照离职前签订的协议由华为公司保留6个月,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
离职员工重新上岗之后,华为将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打乱重排。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长达一个多月的“集体辞职事件”已经结束。
据透露,有100多人没有得到华为的续约。
面对华为的这一“辞职门”事件,社会上广泛认为这是为了规避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合同条款。
然而对此,华为也有它自己的解释:这样的人力资源调整是为了破除工号文化的积习,提升企业活力。
个人与团队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1:本田宗一郎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管理者。
在他的管理经历中,有一件事让他终身难忘。
有一次,来自美国的技术骨干罗伯特来找本田,当时本田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休息。
罗伯特高兴地把花费了一年心血设计出来的新车型拿来给本田看:“总经理您看,这个车型太棒了,上市后绝对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罗伯特看了看本田,话还没说完就收起了图纸。
此时正在闭目养神的本田觉得不对劲,急忙抬起头叫罗伯特,可是罗伯特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总经理办公室。
第二天,本田为了弄清事情原委亲自邀请罗伯特喝茶。
罗伯特见到本田后第一句话就是:“尊敬的总经理阁下,我已经买了返回美国的机票,谢谢您这两年对我的照顾。
”“啊?这是为什么?”罗伯特看着本田的满脸真诚,便放慢语速坦言相告:“我离开您的原因是由于您自始至终都没有听我讲话。
就在我拿出我的设计时,我提到这个车型的设计很棒,而且还提到车型的上市前景。
我以它为荣,但是您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低着头闭着眼睛在休息,我于是就改变主意了!”后来,罗伯特拿着自己的设计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决定投产这个新车型。
新车上市给本田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81.罗伯特在和本田进行沟通时所使用的沟通方式是((C)口头语言沟通)。
82.罗伯特和本田的沟通方式包含多种方法,案例中体现的方法是((C)一对一)。
83.罗伯特事件说明,领导者在和员工交谈时不应该((D)居高临下)。
84.本田宗一郎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可以采用一些沟通技巧,这些技巧不包括((A)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
85.罗伯特事件说明,在聆听时要注意很多事项,做法不正确的是((D)一边工作,一边聆听)。
案例2:最近,红星公司的李总碰到了一个难题,车间主任联合签名,代表全体工人向他呈上了一份申请书。
申请书的大意是要求公司增加员工的工资和提高福利待遇,理由是:公司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根据规定员工的工资幅度应该有一定的上浮,且现在各个行业的工资平均增长率都在上涨,而该公司却一直没有兑现承诺,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和抱怨。
幼儿园员工离职处理的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员工离职处理的案例分析与反思第一部分:案例分析1. 背景和情境幼儿园员工离职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通常由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者职业发展等因素导致。
在某幼儿园,一名资深教师决定离职,引发了整个园所的关注和反思。
2. 原因分析该教师提出离职的原因是工作压力过大,加之生活上的种种问题,让她感到无法继续从事这个职业。
员工的离职原因需要引起幼儿园管理层的重视和思考。
是否存在过重工作负荷、缺乏职业发展通道、劳动条件不满足员工需求等问题,都需要反思和改善。
3. 离职处理过程在这个案例中,园所的管理层需要与离职教师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她的真实需求和原因,并设法解决问题。
还需要进行员工离职手续的办理,包括劳动合同解除、工资结算等。
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员工的个人选择和离职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反思和总结1. 员工关怀员工是一个幼儿园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离职不仅会影响员工个人发展,也会对园所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幼儿园管理层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关怀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有效缓解员工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
2. 离职预警在员工离职方面,园所也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提前发现员工不满意或者可能离职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消除员工的疑虑和困扰。
3. 职业发展通道在员工离职的原因中,职业发展不畅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园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和能力,增加职业成长感,提升工作稳定性。
4. 离职带来的影响员工的离职不仅会对园所的教学和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幼儿园需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人员安排,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运行。
5. 经验共享对于员工离职处理,园所需要总结经验,建立离职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意见收集、员工离职调查等环节,形成规范的离职处理流程。
结论员工离职对于幼儿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幼儿园管理层需要重视员工的关怀和支持,建立良好的离职处理机制,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离职对园所的影响。
员工离职案例解析(24个经典案例)
员工离职案例解析(24个经典案例)案例1:单位无权要求离职员工赔偿利润损失?2010年5月,李XX应聘到某医药公司工作,主要负责新药上市的质量检验。
该公司每次新药上市前,均需李XX出具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去年3月,李XX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也就是说不再到单位上班。
李XX离职后,医药公司发现李XX办公电脑上的大量质检报告丢失,使单位本该于当月上市的药品推迟了一个月才上市。
医药公司遂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李XX赔偿因药品推迟上市所造成的利润损失10万元。
【案例解析】:仲裁部门审理后,驳回了该医药公司的仲裁请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其中并不包括销售利润的损失。
因此,仲裁部门的裁决是有法可据的。
案例2: 离职后,诋毁原公司担侵权责还要赔偿?2015年4月,市民姚某进入XX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员一职,入职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期一年。
但几个月后,在工作中,姚某因与XX装饰公司发生矛盾而离职,并随后在微博以及微信中发布了一篇离职感想,其中内容包括列出公司的种种罪状,指责某些部门就是一群傻子等一些言辞比较激烈的词句。
姚某的朋友圈人数有100多人,随后就有人将该文章进行了转载。
装饰公司曾电话要求姚某立即删除相关内容,但姚某没有理睬,而是继续发布了一些针对该公司的侮辱性语言。
为此,该装饰公司以其名誉权受侵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解析】:姚某的朋友圈成员人数达100余人,已具备影响较大、传播速度较快的相应规模,姚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前述内容的行为,会致使公司名誉及名誉感均受到损害,应立即停止对原公司的名誉侵权行为,并在本地权威报纸刊登赔礼道歉声明,为该装饰公司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离职法律风险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员工小李(以下简称原告)于2018年6月1日入职甲公司,担任技术岗位。
在任职期间,小李积极参与公司项目研发,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公司经营不善,甲公司决定于2020年6月30日与小李解除劳动合同。
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甲公司未依法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二、案例分析1. 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甲公司是否应依法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2. 案件事实分析(1)甲公司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甲公司在与小李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甲公司应当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但甲公司未履行支付义务。
(2)小李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小李在甲公司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公司项目研发,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甲公司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侵犯了小李的合法权益。
3. 法律依据分析(1)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①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②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满一年的,按实际工作时间的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
(2)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依法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4. 案件判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定甲公司未依法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侵犯了小李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小李经济补偿金,并支付赔偿金。
三、案例启示1. 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讨论参考题:1.如何评价潘石屹在整个跳槽事件中的行为?如果你是现代城项目负责人,你会如何对“集体跳槽事件”作出反应看过很多人对于潘石屹的评价,其中我觉得最经典的就是“成熟的生活智者,狡猾的商界精英”。
他对于整个跳槽事件的处理可以评价为–大胆,精明,果断。
大胆-他及时调整策略,向媒体曝光。
精明- 很明显,此举并没有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反而更加提升了现代城的知名度。
果断–短短的几天时间,如此快速的反应,显而易见的看出,潘石屹果断的办事风格,没有这种能力,这个风波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息。
坦白的讲,如果我是现代城项目的负责人,我不敢保证我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作出“合理的”反应。
不过如果从学习分析案例的角度审视,仅能做一个假设的分析:面对“集体跳槽事件”,如果我是“潘总”,我可能会及时召集核心领导层开会,分析这些销售人员的离开会对公司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及时切断这些人对于公司销售数据的访问。
安排相关的销售总监致电某些关键客户,告知公司的变化,并告知客户接替的销售人员。
准备公司内部的信息分享会,告知公司员工,对于谣言加以澄清。
给员工一个相对真实的事实描述。
与此同时,联络相关媒体(必要时花点钱)做出对公司有利的报道,利用舆论对于第一城的行为,和那些集体跳槽的人施加压力。
力图迫使他们做出一些对于他们不利的行动(有点困难。
)。
利用这个机会,大造舆论,提升现代城的品牌知名度。
事实证明,只要大众对于名字熟知,品牌的知名度就可以提高,哪怕是“集体跳槽事件”。
2.有人认为末位淘汰制过于残酷,你如何看待这一制度?可能由于我从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在欧美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对于此种末位淘汰制度极度反感。
但是,我认可这是由于公司性质不同所造成的。
针对于这种房地产企业,也许末位淘汰才是适合的,特别针对于销售。
根据末位淘汰制的特点,将业绩较好的提升,激励作用仅限于收入。
对于士气和其他方面没有足够的激励作用。
采用末位淘汰制,反映出来的理念是获取销售额的最大化,此种做法风险较大,负面作用是造成销售队伍的不稳定,员工满意度低,这样其实也会影响销售额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劳动争议之案例分析
劳动争议之案例分析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雇主或者劳动争议代表之间,因劳动合同履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发生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而引发的纠纷。
下面将以公司员工与雇主的劳动争议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家制造业公司,员工小王是该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负责生产车间的工作。
近期,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公司决定裁员。
小王作为生产车间的负责人,需要推荐一部分员工进行裁员。
然而,小王在裁员过程中存在着不公正的行为。
案例分析:1.强制裁员:小王在执行裁员任务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直接强行解雇了一些员工。
这违反了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原则之一,即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
2.薪酬不公:在裁员之后,小王将公司的资源主要分配给自己的亲信员工,而并没有公正地对待其他员工。
这引发了员工对薪酬不公的抱怨和争议。
3.加班问题:由于裁员导致了生产车间的人员紧张,小王强制要求剩余的员工加班,而且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
这让员工感到不满,引发了劳动争议。
4.解雇程序不规范:小王在解雇员工时,没有依照劳动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也没有提前通知员工,并给予补偿。
这违反了法律和规章制度,引发了劳动争议。
解决劳动争议的建议:1.加强沟通和协商:为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雇主应提前与员工充分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
2.公正薪酬制度:雇主应制定公正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量、工作质量和贡献度方面得到公正的薪酬。
同时,加强薪酬制度的透明度,避免薪酬不公带来的劳动争议。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雇主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和违反劳动法规定的问题。
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支付合理的加班工资。
4.遵守裁员程序:雇主在进行裁员时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程序,提前通知员工,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和福利。
5.加强法律意识和知识培训:对雇主和员工进行劳动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争议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组织行为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一.人际知觉专题案例1:心理实验的启示案例2: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二. 个体心理专题案例3:个性差异和管理案例 4 谁当经理更合适三. 群体心理专题案例5:群体一和群体二案例6:FS有限公司的员工集体辞职四. 组织激励专题案例7:大明服装厂案例8:青田乳胶制品厂案例9:激励招术:让员工敲锣案例10:白泰铭跳槽案例11:索尼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案例12:日立公司内的“婚姻介绍所”案例13:黄工程师为什么要走?五. 领导管理专题案例14:里根与卡特的领导风格案例15:岂能“一条道走到黑”!案例16:工厂经理李萧及其它人的工作案例17:哪种领导类型最有效案例18:“强强联合”的领导班子案例19:技术人才和劳模就适合当领导?案例20:冷面硬汉变奶油小生案例21:为葛多特当餐厅服务员案例22:领导方式的确定六. 管理沟通专题案例23:撞机事件案例24:沟通方式之一——暗示的运用案例25:我失去了它案例26:小道消息案例27:聪明的船长案例28:售票处的一场口角案例29:摘掉总统的乌纱帽——水门事件的媒介关系案例30:巧借“危机”为“契机”——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应对“福胶事件”案例31:失败的危机沟通案例32:李克的策略案例33:降低心中的分贝七. 组织冲突专题案例34:谁是赢家案例35:病理实验室八.组织变革专题案例36:杨利平糯米美食厂九.企业文化专题案例37: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城案例38:TCL的企业文化十. 组织结构设计专题案例39:XX公司组织结构设计案例40:三九集团的案例一.人际知觉专题案例 1 心理实验的启示心理学家曾作过这么一个实验:给两组大学生看同一个人的同一张照片。
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中说明他的性格特征。
结果两组学生的解释截然不同;第一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突出的下巴表现他死不悔改的决心;第二组大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的深刻性,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攀登的坚强意志。
关键员工离职分析[大全5篇]
关键员工离职分析[大全5篇]第一篇:关键员工离职分析M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国内某大型专业出版社与欧洲某跨国传媒集团合资成立,创立初期发展较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数个合作出版项目展开,分别与国内几家不同的出版机构合作。
至今已有六种国际知名期刊在国内出版经营。
但是在国内市场上其出版的刊物仍未打出知名度,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在刊物的内容方面,以版权贸易的方式,分别引进集团在国际上几本著名刊物的版权;广告则依托于各刊运营总监所管辖下的广告人员;发行则委托国内知名的第三方发行公司作为其发行总代理。
M公司采用集团控制和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助理及总经理秘书为其左右手,下设财务总监、行政人事总监、各刊运营总监、发行部总监和设计制作总监。
公司的中外方持股比例为 60:40,董事长孙中华由中方出任,总经理John由集团委派。
John是公司日常经营的主要负责人。
John于1996年来到中国,曾负责集团在中国的各个项目,于2001年接受集团委派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分别来自出版社和近几年的招聘。
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业务开展前期,公司资金主要来自集团总部的输入,因此对各部门营收要求较低,各部门均以大规模的人员扩张来达成业绩。
经过几年的经营,集团的资金投入减少,逐渐对各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营收指标,对各部门的经营与管理压力加大。
另外,在2005年底,集团对John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三年内把M公司打造成国内杂志出版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出版公司。
John在多方压力下,对公司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员工离职。
2006年开始,M公司内人员流动率很高,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间段。
而且这种趋势正有逐步恶化的危险,若不加以控制,果断采取措施,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在近几个月中,又出现了几件令John很难解决的事情。
如何处理好这几件有关离职的事件成为摆在John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园长辞职原因的具体案例分析
幼儿园园长辞职原因的具体案例分析幼儿园园长辞职原因的具体案例分析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者的才能和质素成为幼儿园未来发展的关键。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园长的离职现象时有发生。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幼儿园园长辞职的原因。
案例分析:某幼儿园园长李女士,在幼儿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她进入该幼儿园后,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规范管理机制,使学生和家长对该学园都产生了很高的信任和认可。
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在安全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入园率和家长反馈率也大幅提高,学院发展形势良好。
但是,在任职一年后,李女士却不幸辞职。
原因分析:1. 出现人事问题的管理控制能力不足。
临近毕业季,该幼儿园的教职工仍缺人。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李女士在没有经过谘询意见的情况下,私下招收了三名外籍教师。
而这些教师本身并没有相关教育证书,甚至对中国的教育理念也不熟悉,其到位与否并没有被严格评估,且由于教师和园所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这些外籍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工作效果堪忧。
此举引发了教职工困惑的关注和质疑;且在员工问题解决上,该园长也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教师到位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管理控制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幼儿园的运行效能逐渐下降。
2. 与卫生部门管理部门不合作,导致学生安全问题。
李女士认为该幼儿园的办学成功是源于自己管理的严格和规范。
然而,当当地管理部门的卫生安全协调规定和政策改革出现变化时,该园长对管理变化的适应能力明显不足。
在卫生安全处理方面,李女士未能与卫生部门建立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幼儿园婴幼儿房天气阴雨,却没有采取任何卫生安全措施,致使学生生病率大幅提高。
此时,该园长为响应家长的要求,想从对幼儿园现况不满意的学生中清理掉25个学生,使其导致的学生安全问题也成为问题。
结论: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园长辞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会议纪要关于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会议纪要关于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会议纪要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公司大会议室与会人员:XX部门经理、人力资源主管、员工代表等会议内容:一、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会议首先对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下是我们讨论的主要结论:1.1 不满意薪资待遇:员工普遍反映薪资福利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与市场水平不符。
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整薪酬结构,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增强员工的留存力。
1.2 缺乏职业成长机会:部分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公司未能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
我们需要加强培训计划,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专业发展计划,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和支持。
1.3 工作压力过大:某些员工反映工作压力过大,工作量过大、任务重、时间紧,给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们需要审查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
1.4 公司文化不合:部分员工反应公司文化与他们的个人价值观不符。
我们应该加强公司文化的宣传和建设,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二、员工离职解决方案基于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会议进行了解决方案的探讨和研究。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2.1 薪资待遇调整:对于薪资福利不满意的问题,我们将进行薪酬调研,确保员工薪资符合市场水平,并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福利待遇以增加员工满意度和留存力。
2.2 岗位晋升机会:为了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加强内部培训,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同时优先考虑内部员工的晋升需求。
2.3 工作压力管理:为了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我们将进行工作流程优化,并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时间规划,合理控制工作量,并支持员工适当放松和休息,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2.4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我们将加大对公司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加员工对公司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度。
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后续执行计划会议决定制定以下的后续执行计划:3.1 成立离职原因改善小组:成立由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经理、员工代表等组成的离职原因改善小组,负责对各项解决方案进行具体实施和监督,及时收集员工反馈意见,制定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辞职”案例分析
关于亚太机电集团公司的集体辞职案例,我们从案例中了解到该公司的新员工提出辞职的原因是她们认为公司在社会福利,工作时间,加班报酬,法定假日等方面不规范的做法。
认为他们没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优势,因而集体提出了辞职。
虽然公司自己认为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他们的能力的范围内为新员工提供了方便。
但是这些毕业生仍然辞职。
在老员工认为,公司是对新人的偏爱。
综上所诉,在公司,新人,老员工之间。
我们找的到这次“集体辞职”在公司与新人之间的不足的地方。
对于公司来说,这次集体辞职的事件,在公司的立场上是认为做了最大的努力改善对新员工提供了方便。
但是既然有“集体辞职”事件的发生表明了公司对这些的改善还是不足,对于一些的策略还是不足以满足员工的要求。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老员工为什么没有提出辞职这些事情。
在这方面我们组的观点是,既然是老员工,一定是在这个公司做了很久的事情了,对于一些什么的都麻木了。
要求不是那么的高。
在公司的实施“科技兴厂”的战略,公司招的的员工都是当地的农家子弟。
后期实施这一战略是引进的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老员工的知识技能一般不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所以老员工没提出辞职,表明他们那一观点。
新员工的辞职。
就现在而言,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是眼高于手。
对于公司的不满,是自我感觉良好。
公司没给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报酬,为了能找到“伯乐”所以新员工也就是这些毕业生集体的辞职了。
①关于企业是应引进最优人才还是最合适的人才,我们组的观点是:引进最合适的人才。
首先即使你引进的是最优的人才,但是这最优的人才不能适合你的公司,公司是不能发挥他的最大才能的,他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的才能。
也很有可能发生辞职事件。
②企业在正式的信息沟通上应该定期的做上下级的信息的交流,了解下级的对于公司反映,公司的生产状况等等。
③第一点是新员工在于公司的交流上:新员工应该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考虑。
公司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为新员工提供便利。
新老员工之间,学习互相的优点,扬长避短。
——如果我们26名新员工我会在现阶段的公司福利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事业有成的时候适时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改善自身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