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囊虫病

合集下载

脑囊虫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脑囊虫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脑囊虫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脑囊虫病是一种由脑内寄生的蛋白虫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出现在猪、狗、猫等动物身上,人类碰触携带着脑囊虫的生物、食用被污染的肉类等方式感染,从而被认为是一种从动物传染人的疾病。

以下是关于脑囊虫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的探讨。

一、脑囊虫病的症状脑囊虫病会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症状,轻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引起癫痫、神志不清、偏瘫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在中国,多数病例为牛肉绦虫引起的脑囊虫病,其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视力障碍、精神异常、运动障碍等。

二、脑囊虫病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是脑囊虫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依文泊韦等。

其中阿苯达唑属于杀灭绦虫卵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不育性绦虫引起的脑囊虫病,能够通过杀灭绦虫卵的形式,防止其再次感染人体,但并不能杀灭已经感染内囊蚴的成蚴。

而依文泊韦则不仅能够杀灭内囊蚴,也可抑制内囊蚴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药物治疗的疗效与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脑囊虫病患者,手术治疗也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经皮穿刺引流与开颅手术两种形式,其中经皮穿刺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排除脑内积水,对于治疗轻度脑囊虫病具有优势。

而开颅手术则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方式,一般只在疾病严重已经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采用。

3.预防措施脑囊虫病是一种需要远离它的疾病,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措施,便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常见预防措施包括:(1)食用肉类时,要确保肉类来源正常、鲜度好,在烹调时避免生食或半熟状态;(2)避免将手带在嘴巴、眼睛、鼻子中等,以避免口腔、气管、肺等道路被病原体感染;(3)不随便喂养狗、猫等动物,并定期给宠物注射疫苗等。

总之,脑囊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广泛关注。

因此,提升公众的卫生意识,以及加强相关宣传和科普,便成为关键的预防措施。

脑包虫病囊虫病临床特征分析

脑包虫病囊虫病临床特征分析

脑包虫病囊虫病临床特征分析脑包虫病和囊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度有很大差异,有些人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而有些人则会表现出神经系统病变的严重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脑包虫病和囊虫病的临床特征。

1.头痛头痛是脑包虫病和囊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头痛的频率、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

有些人头痛的症状非常轻微,只表现为偶尔头痛;而有些人则会出现严重的头痛,甚至是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

头痛也可以伴随着其他症状出现,如恶心、呕吐、眩晕等。

2.癫痫癫痫是脑包虫病和囊虫病的严重症状之一。

当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大脑皮质或深部时,可能会引起癫痫发作。

癫痫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可能是全身发作性抽搐、短暂的意识丧失、麻木或视力丧失等。

3.认知障碍在某些病例中,脑包虫病和囊虫病也会导致认知障碍。

病人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4.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脑包虫病和囊虫病也可能导致一些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如肌无力、肌肉萎缩、肌肉僵硬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神经系统中所导致的。

5.视力问题囊虫病也可能导致视力问题。

当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眼部时,可能会导致眼球移位、视力下降、视野缩小或黑暗等症状。

总的来说,脑包虫病和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且因人而异。

确诊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来进行。

如果有症状出现,应尽快就医。

预防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肉,同时进行个人防护等。

神经系统囊虫病

神经系统囊虫病

神经系统囊虫病发布时间:2021-06-16T12:10:01.0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杨武芬任惠[导读] 神经系统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杨武芬综述任惠审校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NeurocysticercosisYang wufen Ren hui摘要:神经系统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该病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1]。

通过回顾有关神经系统囊虫病的相关文献,对脑囊虫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Abstract:Cysticerc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 is a common disease, especially in most poor societies, the disease has a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it ‘s a major threat to human health[1].In this paper, the etiology,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ysticercosis were reviewed.关键词:脑囊虫;猪肉绦虫;癫痫;头疼;吡喹酮。

Key words: cysticercosis;Taenia solium;Epilepsy;Headache;Praziquantel引言:大多数贫穷的地区,养猪是经济而简单的肉食来源。

猪与人在卫生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共存,为猪带绦虫的循环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人常常因摄入了未煮熟的带有囊尾蚴的猪肉而携带着猪带绦虫成虫在小肠中。

每个绦虫孕节含有3万个具有传染性的虫卵,绦虫携带者每天可从粪便中排出数个孕节。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猪会接触并摄入受污染的粪便,猪感染虫卵后,虫卵在小肠内激活,播散到全身,并成长成为囊尾蚴(Taenia solium metacestode ,TsM; cysticercus)(图1)。

囊虫病预防和措施课件

囊虫病预防和措施课件

囊虫病的预防 和措施
囊虫病的预防和措施
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 洗手,尤其是在用厕所,换尿 布,或接触动物之后。 充分煮熟食物:确保肉类,家 禽,鱼类和蛋类彻底煮熟或煮 沸。
囊虫病的预防和措施
过滤水源:使用滤水器或烧沸后的水饮 用,避免用生水或污染的水源。 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和动物共用餐具和 用具,不要喝生奶,不要接触神经疾病 的动物。
囊虫病的预防和措施
防虫:家居环境要清洁卫生,不存 放垃圾和废弃物,妥善处理粪便和 兽医用具废物。
预防囊虫病的 重要性
预防囊虫病的重要性
囊虫病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对 于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受损者。 预防囊虫病可以通过简单措施来实现, 如勤洗手,充分煮熟食物,过滤水源,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虫等。
预防囊虫病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应该被广泛采取,特 别是在源自展中国家和污染严重 的地区,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减 少囊虫病的传播。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囊虫病预防和 措施课件
目录 介绍囊虫病 囊虫病的预防和措施 预防囊虫病的重要性
介绍囊虫病
介绍囊虫病
囊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可以通过吃或喝被感染的食物或 水传播。 囊虫病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 心,呕吐,发热等,有时可能导致 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
介绍囊虫病
囊虫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特别是在 发展中国家和污染严重的地区。

囊虫病医学

囊虫病医学
疾病预后研究
疾病预后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因素对囊虫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药物研发
新药筛选与发现
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在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抗囊虫病活 性的候选药物。
药效学研究
在新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包括药物对病原 的作用机制、对病人的治疗效果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
在新药的药效学研究基础上,进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以确保药 物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
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
囊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国、印度、菲 律宾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传染源
猪是主要传染源,人则是偶然的传 染源。
传播途径
通过摄入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食物 或水,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而传播 。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以儿童和青少年 为主。
临床表现
肠绦虫病
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 和体重下降。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观察脑部病变情况。
治疗原则
1 2
药物治疗
使用抗囊虫药物进行治疗,如丙硫咪唑、甲苯 咪唑等。
手术治疗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 脑囊虫病的手术治疗。
3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加强护理,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
抗囊虫药物
如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等,是治疗囊虫病 的常用药物。
05
囊虫病的社会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健康状况恶化
囊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 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如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身体虚 弱等症状。
心理压力增大
由于病情反复、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患者容易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脑囊虫病概述

脑囊虫病概述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 囊虫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脑 部囊虫数量较多、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 考虑手术治疗
囊虫性脑炎治疗: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进行治疗
合并治疗:对于合 并其他并发症的患 者,需要进行合并 治疗
预后及复发预防
预后情况:大多数脑囊虫病 患者经过及时诊断和治疗, 预后较好
预防复发:坚持足量足程治 疗,控制病情发展,定期复 查,调整用药量,减少复发
中期症状
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亢奋、惊恐等 癫痫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脑组织损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
晚期症状
癫痫:反复发作,严重时出现痉挛、抽搐 偏瘫:一侧肢体瘫痪,无法活动 失语:无法说话或说话不清晰 意识障碍:昏迷、嗜睡、反应迟钝等
脑实质型 脑室型 脑膜型 混合型
脑囊虫病的分类
脑囊虫病的病因
感染途径
食用生猪肉或猪肉制品 饮用被囊虫因
感染方式:摄入虫卵或幼虫 感染源:与囊虫病患者密切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餐具等 囊虫病的传播途径:经口感染为主,其次为皮肤感染和呼吸道吸入感染 囊虫病的感染源:猪、猫、狗等动物以及人的粪便中可含有虫卵或幼虫
脑囊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和 水源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和 饮食卫生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脑囊虫病的
认识和防范意识
预防和控制传染源:及时诊 断和治疗患者及带虫者
疫苗接种:针对高危人群进 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 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脑囊 虫病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感染猪带绦虫患者
易感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者

脑囊虫病讲课PPT课件

脑囊虫病讲课PPT课件

Part Five
预防控制:加强卫 生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脑囊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切断传播途径:加 强粪便和水源管理, 防止人畜共患病的 传播。
疫苗接种:鼓励易 感人群接种脑囊虫 病疫苗,提高自身 免疫力。
定期监测:对易感 人群进行定期监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 感染者。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脑囊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 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手术方式:开颅手术或立体定 向手术
手术效果:清除病灶,缓解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手术风险存在,需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
药物治疗:使用 抗寄生虫药物进 行治疗,如吡喹 酮、阿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 药物治疗无效或 病情严重的患者, 可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脑囊虫 病的临床表现复杂 多样,包括头痛、 恶心、呕吐、癫痫、 偏瘫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 CT或MRI检查, 可以发现脑实质或 脑室内的囊虫病灶。
免疫学检查:通过 检测患者血清或脑 脊液中的囊虫抗体, 有助于诊断脑囊虫 病。
病理学检查:对于 高度怀疑脑囊虫病 的患者,通过病理 学检查可以确诊。
放射治疗:使用 放射线对病灶进 行照射,杀死寄 生虫。
介入治疗:通过 导管将药物直接 注入到病灶部位, 提高药物治疗效 果。
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不要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Part Six
癫痫:脑囊虫病可引起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脑囊虫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 脑膜炎:脑囊虫病可并发脑膜炎,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脑积水:脑囊虫病可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脑囊虫病磁共振影像表现

脑囊虫病磁共振影像表现
脑囊虫病的预防措施
2019
避免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
01
2020
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煮沸的水
02
202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03
2022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脑囊虫病
04
谢谢
03
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可见多发小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
04
脑膜、脑实质、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均可见多发小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周围可见水肿带,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程度不一
脑囊虫病的影像学诊断
脑囊虫病在磁共振成像(MRI)上表现为高信号病变
病变多位于脑实质内,也可见于脑室、脑膜和脊髓
病变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脑囊虫病磁共振影像表现
演讲人
01.
脑囊虫病概述
02.
03.
目录
磁共振影像表现
脑囊虫病的治疗
脑囊虫病的定义
脑囊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脑囊虫病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头痛等症状。
脑囊虫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
寄生虫通常为猪带绦虫,其幼虫(囊尾蚴)进入人体并迁移至大脑,形成囊肿。
脑囊虫病的病因
03
接触性: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物品,如土壤、衣物等
02
水源性:饮用被寄生虫污染的水源
01
食源性:食用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等
04
虫媒传播: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寄生虫
脑囊虫病的症状
头痛:常见症状,可能与脑压升高有关
癫痫: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与脑囊虫病灶位置有关
02
精神症状: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如幻觉、妄想等

马尾神经囊虫病治疗及护理

马尾神经囊虫病治疗及护理
可能影响正常活动。
排尿困难:患者可能出现 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
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性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 现性功能障碍,影响生活
质量和夫妻关系。
胃肠道症状:患者可能出 现胃肠道症状,如腹胀、
腹泻、便秘等。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 如腰痛、下 肢麻木、大 小便失禁等
02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 等,可显示 马尾神经受 压情况
饮食原则:清淡、 易消化、营养丰富
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腻、生冷
等食物
谢谢
x 2023-09-04
马尾神经囊虫 病治疗及护理
目录
01. 马尾神经囊虫病概述 02. 马尾神经囊虫病的治疗 03. 马尾神经囊虫病的护理
马尾神经囊虫病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023
病因
感染途径:主要 通过食用被囊虫 污染的食物或水
0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02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
战胜疾病的信心
03
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04
提供心理辅导:针对患
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专
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饮食护理
食物选择:多摄取 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
保持水分平衡:适 量饮水,避免脱水
03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 生化检查等, 可排除其他 疾病
04
病理学检查: 如活检、组 织病理学检 查等,可确 诊马尾神经 囊虫病

囊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囊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囊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囊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肉绦虫寄生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的一种疾病。

囊虫病是猪绦虫患者的内源性自体感染或人类食用猪条虫卵污染的水和食物。

虫卵通过口腔感染进入胃和小肠。

消化液作用后,六钩虫脱出,穿过肠壁血管,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全身,寄生在人体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为囊虫病。

其中脑囊虫病最严重,囊尾虫的寿命可长达十几年。

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病因(1)病原:猪带绦虫幼虫,人类是猪带绦虫唯一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

(2)传染源:猪带绦虫病患者。

(3)传播途径;以口感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

(4)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

(5)流行特征:这种疾病是世界性的,尤其是在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

2.发病机制卵子通过口腔感染进入胃和小肠。

消化液作用后,六钩虫脱落,穿过肠壁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囊虫。

潜伏期约为3个月。

临床表现应根据囊尾病的数量、寄生部位和人体反应而有所不同。

轻度感染者无症状,仅在尸体解剖时发现。

根据囊尾病的寄生部位,可分为脑囊尾病、眼囊尾病和皮肌囊尾病。

1.癫痫发作最常见,占52%~85%。

有以下四种类型:囊尾虫寄生部位及病理变化:(1)皮质类型:84,占脑囊尾虫病%~100%囊尾孢菌素主要发生在运动中心的灰质和白质交界处。

如果昆虫数量少且不活动,则无症状。

如果寄生在运动区,癫痫是一种突出的症状,可能有局限性或全身性短暂抽搐或持续性癫痫。

脑囊尾孢菌素中癫痫的发病率为50%~93.5%,经常是病人的主诉。

严重感染者颅内压升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长期颅内压升高,脑组织萎缩可出现头晕、记忆丧失、视力障碍、视力变形、幻觉、精神异常、痴呆等表现。

病程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2)脑室类型:在第四脑室中很常见。

六钩虫通过血液循环到脑室脉络丛,并随脑脊液循环到第四脑室。

囊尾虫阻塞了脑室孔,因此颅内压增加综合征发生在早期阶段。

外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外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20 0 6年 9月

夏 医 学
Vo . 9 No 5 11 .
Se 2 06 p. 0
Ac a M e ii e Si c t d cna nia
外科治疗脑囊虫病患者的观察 及护理
黎 艳 ,杜 芸 , 兰英 , 庞 青 燕, 梁务清
床 症状之 一 , 其在 服驱虫 药期 间 , 4尤 ] 虫体死 亡产 生 脑水 肿 ,
癫 痫 发 作 机 会 大 大 增 加 。癫 痫 多 次 发 作 可 造 成 患 者 智 力 下 降 , 痫 发 作 可 加 重 颅 高 压 , 此 , 强 癫 痫 的 预 防 及 护 理 癫 因 加 是 N C 患者 的 护理 重 点 之 一 。 C
界 NC C患 者约 有 五 千万 , 年约 有 5万 多 人 死 于此病 [ ] 每 】。 20 0 3年6月至2 0 年 6月, 05 我科手术治疗脑囊 虫病 患者I 例 , 9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引起 “ 氏反 应” 出现 头痛、 赫 , 头晕 、 发热 、 皮疹 等 , 严重 者 可引
士 必须严 格遵医嘱按 时应用甘露醇和激 素以减轻脑水肿 。
4 2 癫 痫 的 预 防 及护 理 . 本组癫痫发作者 1 2例 。 痫 发 作 是 NC 患者 最 常 见 的 临 癫 C
液 、 巴管输入体 内多 个脏 器 .~3个 月发 育成囊尾蚴 。寄生 淋 2
于 嘀部 者 约 占 7 % 。根 据 囊 尾 蚴 的 病 理 变 化分 可 为 三 期 : O ① 生 存 期 。② 退 行 性 变 期 。③ 钙 化 期 。前 2 称 为 活 动性 NC 期 C,
神 经 囊 虫 病 ( e rc si roi, C) 由 于 中 枢 神 经 N uoyt ecss NC 是 c

囊虫病名词解释

囊虫病名词解释

囊虫病名词解释
囊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或棘球虫病,是一种由囊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囊虫病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常表现为癫痫发作、脑积水、视力减退、智力障碍等症状。

囊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摄食感染、输血感染和胎儿传播三种方式。

囊虫病的病原体是棘球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囊虫(Cysticercus cellulosae)。

囊虫成熟后寄生在猪的腹腔、骨骼、肌肉等组织中,人通过食用未经煮熟的或含有囊虫卵的猪肉而感染上囊虫病。

当人误食含有囊虫卵的食物时,虫卵在胃酸的作用下溶解,寄生在肠道壁上的囊虫蜕皮,吸收营养,长成条状的蚴体。

以后蚴体进入血循环,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虫病损。

感染囊虫病的成年人常无自觉症状,但卵…。

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临床的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囊虫病临床的诊断
Ce lMo y il 2 0 2 l lPh so , 0 6, 91: 2 8—2 . L0 21
[ 5 e e l H Fk r , e u e .C 2 一 c vt 1 ]Br f d , al S hh a ke cB U at a dK+c anl i e hn e s
文献标识码 A
D i1.9 9 ji n 17 7 9 .0 2 0 .7 o:0 3 6/.s .6 2— 13 2 1 . 10 6 s
囊虫病诊 断标 准” 在 20 , 0 1年 But rt o等也 提 出 了脑囊 虫 病 等
源性寄生 虫病。它的发病与 当地 的环境卫生 、 个人卫生 及非法 的屠 宰业 有一定关联 。该病后果严重 、 全球均有发病 。发展 J 中国家以及在发达 国家 中的移 民区发病 率较 高。尽 管感 染猪 囊尾 蚴的确切 的发病率 和患病率难 以明确 , 国均 不能否认 但各 囊虫 病给其带来 的经 济及人 民健康 的影 响。人体 囊虫病 的大 多数 表现为 神 经系 统囊 虫 病 ( er Cscr s , C )其 中 N u y i c i N C , o te os 脑囊虫 常见且易引起 神经 功能障碍 。在我 国经 济文化 不发 ]
西南军 医 2 1 0 2年 1月 第 l 4卷
第 1 期
Ju l f 0ma dyS Ieni 0tw s C i , 0.4,0 1Jn ,0 2 0 Mmt u臣0 Suh et h a v 11 N . , .2 1 r n n a
・1 7 ・ 4
P oL s ot m s ecl u n n i s[ ] A hs l u g m o uc l i m H el gsc J h l es n u le m J y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LAIR有利于发现头节 轴位T1加权相(A)、轴位T2加权相(B)、轴位FLAIR相(C)、增强的轴位T1
加权相 (D)显示只有FLAIR相可以显示头节(箭头C)
பைடு நூலகம்
.
24
* 病理与影像分期
Vesicular Stage
. 囊泡期
Colloidal Stage
胶样期
Granular Stage
8
.
.
9
➢ 囊壁上有头节,囊内有少量清亮液体及囊尾蚴 ➢ 包裹的纤维包膜共4层(由内向外):
坏死物质——巨噬细胞层——胶质纤维层——炎细胞层——神经胶质细胞层
.
10
神经系统囊虫活检标本
PAS染色显示:脑实质炎性反应,角质细胞包绕炎性囊包; 囊包内有一个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头节(S),充满液体的囊腔(B)
25
颗粒期
Calcified Stage
钙化期
1. 活性囊虫
* 囊虫病的自然史
2 .囊包周围组强化
. García HH, Evans CA, Nash TE, et al. Current consensu2s6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neurocysticercosis. Clin Microbiol Rev. 2002 Oct;15(4):747-56
.
19
* 影像学检查
➢CT * 较高的诊断价值 * 从活动期到死亡、钙化各个发展阶段均有发现 * 可发现脑水肿和脑积水 ➢MRI * 头节显示清晰,呈等T1等T2信号 * 对脑室型、脑膜炎型、脊髓型显示病灶较CT清晰 * 对钙化病灶显示不如CT
.
20
* 磁共振分期
* 活动期 * 退变死亡期
* 钙化期 * 混合型期
5、卒中型:发生率2-12%,最常见腔梗,也可为大面积梗死。 6、脊髓型:少见 7、混合型
.
15
* 根据临床特点和严重程度分型:
* 癫痫型 * 高颅压型 * 癫痫合并高颅压型 * 精神障碍型 * 癫痫合并高颅压及精神障碍型 * 脑炎脑膜炎型 * 神经衰弱型
.
16
* 辅助检查
➢血常规:嗜酸粒细胞增多 ➢便常规:肠绦虫者可检出虫卵或妊娠节片 ➢腰 穿:压力常升高,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中
上述各期中两期以上混合存在者,表现更为复杂多样
.
21
* 活动

退变死 亡早期
退变 死亡期
钙化期
.
22
Garcia HH, et al. A trial of antiparasitic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rate of seizures due to cerebral cysticercosis. N Engl J Med.
小囊状长Tl长T2信号灶,边缘清晰,囊周无水肿,有 时可见囊壁或头节,呈等或略长T1、他信号改变
囊状病灶扩大,早期仍可见头节,囊泡周围不同程度 长T1长T2水肿带,增强可见环形强化;后期表现复杂 多样,水肿可缩小或消失,囊壁厚,头节消失,增强 时为厚壁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易与周围水肿区分
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脑内单发或多发斑点状低信号, 灶周无水肿
*神经囊虫病
Neurocysticercosis( NCC)
.
1
* 流行病学
.
2
*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
3
Life中间宿主
*生
活 史
终宿主
.
4
.
5
.
6
*六钩蚴——血、淋巴循环——体内各组织——囊尾蚴
*脑、肌肉、皮下组织、眼等常见
*可存活3-10年
* 寄生部位
.
7
*human
*濒临死亡的释放大量抗原物质——机体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取决于寄生部位及局部脑组织反应
➢皮质——癫痫发作 ➢脑室——脑积水、高颅压 ➢脑实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脊髓——压迫性脊髓病 ➢数量多——弥漫性脑损害
* 发病机制
.
13
* 临床表现
➢复杂多样,病程较长,波动起伏,可缓可急 ➢分型:
根据囊虫寄生部位分为: 1、脑实质型
癫痫型:最常见,见于50-70%的患者,可发生于各个发展阶段 精神障碍型: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妄想和幻觉、晚期痴呆 脑瘤型:类似颅内肿瘤的占位效应、颅内高压及局灶性损害
2、脑膜炎型 亚急性起病,可反复发作,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炎性反应 侵犯颅底可引起颅神经麻痹或交通性脑积水、willis环动脉梗死
.
.
11
N Engl J Med 2007, october 18: 357;16
显微照相示两个已死亡的半透明囊包,内层为嗜酸性物质,外层覆以清亮的液体和慢性炎 性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清晰地看到继发于炎性反应的脑膜肥厚增生 (HE染色,╳600)
.
12
*存活的囊尾蚴引起较轻的脑组织反应
度升高,糖低,氯化物正常或偏低。
➢免疫学检查:
血、脑脊液囊虫酶标检测
➢脑电图:缺乏特异性,与临床轻重无关。
.
17
* 免疫学检查
➢抗体检查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脑脊液
* 间接血凝试验(IHA) *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
血?
* 乳胶凝集试验(LA)
* 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
* 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
14
3、脑室型:包括侧脑室、导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附壁——脑室变形——csf循环受阻——梗阻性脑积水 悬浮——活瓣效应——颅内压急剧升高 Bruns征:脑室囊虫患者在突然改变头位时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
吐,甚至意识障碍和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4、高颅压型:病变部位不明,约占40-60%。进行性加重,眼底视乳头 水肿和继发视神经萎缩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B)
流行地区正常人中阳性率高达30% 仅肌肉中囊虫寄生者也为阳性 与其他寄生虫感染有交叉反应 一些影像学证实感染者却为阴性
. 以上
阳性率均在80%以上,特异性90%
18
➢抗原检查
*囊虫循环抗原(CAg)
——虫体的分泌物或代谢物,检出时机早,随虫体死 亡逐渐消失,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价指标。
2004,15;350(3):249-58.
* FLAIR有利于发现头节;冠状位和矢状位增强有利于发现病

.
23
Lucato L.T et al. The Role of Conventional MR Imaging Sequ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Neurocysticercosis: Impact o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colex and Lesion Burden.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7,28:1501– 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