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音乐平台竞品分析报告:QQ音乐vs网易云音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互动行为 主要行为依然为听歌、搜歌、下载歌曲这3种。评论转发的使用行为不多,但其中的大部分用户都希 望以音乐为交流手段,得到更多回应和共鸣。由此可见,音乐+社交的模式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 需要优质的音乐内容的支持,激发用户的互动欲望。
6. 付费意愿 超过7成用户表示曾经付费或愿意付费,可接受区间11-20元占最多,也与当前多数音乐平台的包月 服务费用相近。
(2)而云音乐的动态广场形式是朋友圈跟微博的结合,选择音乐、上传图片、写文字,能创造出 有趣、有互动性、有价值的内容(以心情、抒情、生活记录、较私人的想法等内容为主),对于一 条动态,除了点赞评论,也有转发的功能,也有话题的概念。而且推荐的陌生人的动态都是根据自 己喜欢的歌、风格等推荐的,也有查看“附近的人”和同城 的概念。这两点都是建立兴趣社交关系比 较重要的因素。
全网共计主动下架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在线音乐市场重新洗牌,购买大量歌曲版权成为 一项巨大的成本,很多二线音乐平台被逼退出竞争。
5. 版权市场
因此,扩大曲库规模则成为平台吸引用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今年7月,腾讯与中国音乐集 团CMC(旗下有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宣布业务合并,成为中国新音乐集团,并由腾讯控股。新 集团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占比达90%,而网易云音乐占70%,阿里音乐(虾米音乐、阿里星 球(原天天动听))则只占不足20%。
(7)当然QQ音乐也有其特色。相比云音乐主打歌单,QQ音乐则采用 多元推荐,MV、现场、 电台、歌单、热单等都有独立的版块,给用户多样化的选择。QQ音乐的个性化设置 也是一种 体现,A PP皮肤、播放器、弹幕气泡等都有自定义样式设置,而个人页的口味偏好,也有集中直观 美观的偏好数据分析和一张虚拟个人音乐CD的制作。音乐播放页也有弹幕和K歌入口。一句话 总结,Q Q 音乐就是致力于打造全面、好玩的移动音乐平台 。
(4 )云音乐个人主页依然是以歌单为主。想了解一个人性格,看他/她都在听、喜欢听什么歌就可 以得出个大概。而听歌排行的这个功能更是满足了人的窥探欲,基于对方最近一周听歌的情况,已 经能推测出对方最近的心情是怎样的了。这个功能主要针对熟人朋友之间,也是一种有效的加强社 交关系的功能。而收藏了对方喜欢/创建的歌单之后,该歌单也会实时更新,这一点很赞,Q Q音乐 没有。
(8)云音乐过于强调歌单,弱化了基于歌手和专辑的索引。部分用户(包括我)听歌比较喜 欢Loop歌手或者某些特别喜欢的专辑,我以前用Apple Music或Q Q音乐,(自己听过或添加过的 )歌手/专辑页入口都很浅,而云音乐只有下载歌曲列表中才有歌曲/专辑/歌手 的分类tap,“最近 播放”和“我的歌手”都不是针对自己收听历史所建立的列表。这就给人一种曲库不专业、不系统的 感觉。
3. 产品定位
Q Q 音乐
基本上是以粉丝为切入点打造听看玩唱的音乐生态。典型用户一般是在PC时代习惯于Q Q 音乐的老 用户以及追求音乐多元化、娱乐化功能的用户。盈利方式除了传统的会员收入、音乐付费、广告等 ,还发展出比较有特色的音乐O 2O 业务,如在线音乐会等。
网易云音乐
主打UGC歌单和音乐社交,鼓励探索音乐、分享音乐,让越来越多冷门、小众的优质音乐进入用户 的视野中,提高用户的音乐品味,也有“听见好时光”这样的情怀Slo gan。用户以年轻人为主,追求 优质纯粹的听歌体验,也追求音乐品味和“逼格”,敢于并乐于分享、交流音乐,以及也有部分是有 一定知识基础和鉴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
而Q Q 音乐的首页,只有收听自己听过的歌或个性电台两种主要功能,很难让用户有欲望去主动探 索音乐,是真的打开播放器就“用完即走”。但好处是能让用户专注于听歌的操作,对于某部分用户 ,他们就是喜欢听特定的歌,没什么找新歌听的需求,每次打开A PP就能直接播放自己乐库的歌, 方便!
(2)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布局
对比两者功能相似的“探索音乐”页面,布局也基本相似,分类推荐是个顶部二级导航,浏览方式也 是垂直滑动,没有十字交互。
(3)云音乐小秘书是个比较神奇的存在,即使一个新用户没太大的分享或者探索欲望,小秘书都 会不定时发一些热门推荐的私信给你,说实话还挺精准的,大部分是情况下我都会去点。小秘在动 态广场上推荐的内容也挺有趣的,比如“每天gif 图”,底下有不少人互动。
另外,小秘最重要的功能当然是 客服功能,我自己没试过,但很多用户表示求歌词、上传歌词或是 其它建议,小秘都会很有效率、很积极地去处理和反馈,这也是云音乐获得良好口碑的主要原因 之一。
6. 产业链
2015年全年,音乐产业的产值达到3000亿元,图中的核心层包括数字音乐产业、音乐演出产业、音 乐图书出版、唱片产业及音乐版权,关联层包括音乐教育培训产业、专业音响产业及乐器产业,拓 展层包括卡拉O K市场、广播电视音乐市场、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产业。 在线音乐企业的盈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包括基于用户付费的下载、收听、流量包、 会员、数字专辑购买收入等,也包括广告、在线直播、游戏联运、O 2O 、衍生商品售卖收入等。 而如今在线音乐平台的几个领头企业,腾讯、网易、阿里都开始从核心层往整个音乐产业链进行业 务拓展。
(5)云音乐的私人FM,除了常规推荐(大部分都挺合口味的),还有跑步FM。跑步时听歌是一个 比较高频的用户行为,跑步时听到合适的音乐也是跑步者的一个强需求,有合适的音乐,跑步者会 跑得更久、更舒畅,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更好的锻炼效果。云音乐的跑步FM是以跑步者的 当前步速来推荐音乐,经过计算的推荐精准度肯定会大大提高,而同时离线缓存包也能一定程度上 解决跑步时没WiFi或者没信号的情况。
在线音乐产业链中的几个主要角色:内容提供商、版权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到用户、监管 机构。其中越来越多内容提供商直接与服务提供商合作,主要体现为许多独立音乐人都选择在某一 音乐平台独家发布新歌新专辑,平台方也有建立独立音乐人的招募、培养平台。
二、用户分析
1. 用户属性 男女比例为4 5:55,而在年龄分层中,85后占比最多,中年用户比例也不低,可见音乐在用户的年 龄上的接受门槛比较低,其多元性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5. 功能结构对比(大家不必仔细看,看我下面解读就好了~) Q Q 音乐
网易云音乐
(1)Q Q 音乐中与好友有关的功能的入口比云音乐的起码要深一层,而且不明显。用户之间没有私 信功能,用户之间的连接性非常弱,而且所谓的动态广场也都只是自己分享音乐、歌单的记录,没 有发布的入口,可见Q Q 音乐暂时还没打算音乐社交。
可见云音乐针对跑步这个使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还是挺完善的。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使用场景,在竞 品中把这个场景“垄断”了,将会给云音乐带来相当可观的用户量和活跃度。
(6)云音乐的音乐云盘也是一个黑科技,从PC端上传本地音乐文件,还能自动关联到平台上的歌 ,播放时进入那首歌的播放页。就算是平台上没有的歌,这个功能也解决了用户想随时听一些因版 权问题或是冷门歌曲的需求,针对的用户一般是较高端的音乐爱好者,但可能会有助长盗版的嫌 疑。
Q Q 音乐
Q Q 音乐在在线音乐产业的成长期加入市场,当时盗版和免费下载盛行,以PC端为主,前有酷狗、 后有虾米等对手,竞争非常激烈,当时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从Q Q 那边导流过来,获得大量的用户 。至今,Q Q 音乐已经覆盖了8亿用户,日活跃用户也有1亿。
网易云音乐
而网易云音乐,非常谨慎地在市场趋于成熟的时机、以个性推荐和音乐社交为切入点,实现弯道 超车,虽然用户量远不及Q Q 音乐和酷狗音乐,但凭借着口碑,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5年7月宣布 用户量突破1亿,是仅仅过了一年,用户量已经突破2亿,日活跃用户接近2千万。
纵观整个市场,在版权规范化后,付费市场的规模增长率激增,用户的付费习惯逐渐养成。
7. 衍生消费 过去一年内,4 7%用户曾观看过在线音乐会,53%用户使用过K歌功能,57%用户使用专业设备 听歌。可见,除了在线音乐服务,还有很多涉及到的业务值得各大巨头去挖掘。
三、竞品分析
1. 竞品信息
2. 发展历程(图源艾瑞咨询)
结合多个页面可以发现,Q Q 音乐的字体、图标大小、元素占据的空间都比云音乐大一点。相比 之下,云音乐的布局看上去虽然更加紧凑,但也更简洁,反而显得没那么臃肿,而且能在画面内浏 览到更多的信息。两款A PP对主题色的把控都不错,Q Q 音乐是 时尚亮绿色 ,云音乐是有格调、有 气质的红黑搭配。
云音乐的每日歌曲推荐处于视觉中心,标出当天日期的数字,像一个日历,让用户很有冲动去“翻 一翻”。有不少用户,每天早上起来就惦记着今天的推荐歌曲,会充满期待地打开A PP,结果一般也 会达到甚至超出预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增加用户粘性。而云音乐把发现音乐设为首页,用户每 次打开A PP,推荐歌单、音乐、M V 等都可能有变化,用户每次打开A PP都可能会有惊喜的新发现 ,从而促使用户活跃度的提升。
对于这一点我可能没解释清楚,我说一个使用场景:我(用户)想听某个歌手的特定的一些歌,我 只能新建歌单,我想收藏一个很棒的专辑(比如某部电影的OST ),我也只能新建一个歌单,歌单 会越来越多,但其中很多都没必要做成歌单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
6. UI/UE设计
(1)首页
云音乐的首页是“发现”,Q Q音乐的首页应该是“我的”版块(这个是我重启手机之后第一次打开时的 首页,平时操作,你最后是在哪个模块停留,结束A PP的进程后再打开,还是会回到该模块的 页面),首页可以说是飘忽不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给用户带来疑虑和不安全感,体验不出A PP的 功能主次。
一、市场分析
1. 音乐产业定义
可见,移动音乐平台产业只占整个音乐产业的很小的一部分。 2. 市场规模
2015年全年,全球数字音乐的规模为67亿美元,增长率约为10%。其中下载服务占比4 5%,流媒体 服务占比4 3%。
3. 用户规模
2015年底,中国整体网民规模为6.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在 整体网民规模占比约为90%。四个数值也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而在线音乐用户的规模则达到了5亿人。在线音乐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网络 视频的第五大互联网应用。
而渗透率,在线音乐超过7成,移动音乐增长迅速。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网民从PC端转移到移动 端享受音乐服务。
4. 政策影响
2015年“剑网”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推动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就音乐作品转授权积极洽谈版权合作。 通过监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数字音乐市场版权规范化。
2. 使用频率 近8成用户每天都收听音乐,9成用户每天收听时长为半小时以上。音乐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成为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内容偏好 以华语音乐为主,对海外音乐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4. 使用场景 用户对音乐的需求比较多元,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希望能享受到音乐,而较多的使用场景是在用户 独处、需要放松或节奏感的时候。
4. 运营数据(源自易观千帆)
从总量来说,Q Q 音乐必然远远抛离云音乐,但可以看得出,Q Q 音乐的启动次数(包括使用时长) 非常不稳定,包括周分日数据和日分时数据,而且拉到月度数据,还能看到很明显的下跌趋势。而 云音乐则表现得很稳定,包括在深夜时间,使用率也没比日间少多少。
而到了人均数据,下图四个选项的数据,云音乐都对Q Q 音乐有明显的优势。说明了云音乐的用户粘 性要强很多。而两者的活跃用户重合率是意外的低,可以展望,网易云将从Q Q 音乐手上一点一点 地把用户抢过来。
移动音乐平台竞品分析报告:Q Q 音乐vs网易云音乐
两款产品的定位差异比较明显,都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但有一点是两者都需要不断完 善的,那就是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音乐,建立完整、系统、专业的乐库,依靠数据分析提 高内容推荐的准确率,提升不同场景中的听歌体验,让用户爱上音乐。
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数据及图源均为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只涉及本人粗 略的总结和解读,为后文铺垫,而且图较多,如果看过报告或者没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第三 部分。重点还是放在竞品分析上。
6. 付费意愿 超过7成用户表示曾经付费或愿意付费,可接受区间11-20元占最多,也与当前多数音乐平台的包月 服务费用相近。
(2)而云音乐的动态广场形式是朋友圈跟微博的结合,选择音乐、上传图片、写文字,能创造出 有趣、有互动性、有价值的内容(以心情、抒情、生活记录、较私人的想法等内容为主),对于一 条动态,除了点赞评论,也有转发的功能,也有话题的概念。而且推荐的陌生人的动态都是根据自 己喜欢的歌、风格等推荐的,也有查看“附近的人”和同城 的概念。这两点都是建立兴趣社交关系比 较重要的因素。
全网共计主动下架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在线音乐市场重新洗牌,购买大量歌曲版权成为 一项巨大的成本,很多二线音乐平台被逼退出竞争。
5. 版权市场
因此,扩大曲库规模则成为平台吸引用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今年7月,腾讯与中国音乐集 团CMC(旗下有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宣布业务合并,成为中国新音乐集团,并由腾讯控股。新 集团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占比达90%,而网易云音乐占70%,阿里音乐(虾米音乐、阿里星 球(原天天动听))则只占不足20%。
(7)当然QQ音乐也有其特色。相比云音乐主打歌单,QQ音乐则采用 多元推荐,MV、现场、 电台、歌单、热单等都有独立的版块,给用户多样化的选择。QQ音乐的个性化设置 也是一种 体现,A PP皮肤、播放器、弹幕气泡等都有自定义样式设置,而个人页的口味偏好,也有集中直观 美观的偏好数据分析和一张虚拟个人音乐CD的制作。音乐播放页也有弹幕和K歌入口。一句话 总结,Q Q 音乐就是致力于打造全面、好玩的移动音乐平台 。
(4 )云音乐个人主页依然是以歌单为主。想了解一个人性格,看他/她都在听、喜欢听什么歌就可 以得出个大概。而听歌排行的这个功能更是满足了人的窥探欲,基于对方最近一周听歌的情况,已 经能推测出对方最近的心情是怎样的了。这个功能主要针对熟人朋友之间,也是一种有效的加强社 交关系的功能。而收藏了对方喜欢/创建的歌单之后,该歌单也会实时更新,这一点很赞,Q Q音乐 没有。
(8)云音乐过于强调歌单,弱化了基于歌手和专辑的索引。部分用户(包括我)听歌比较喜 欢Loop歌手或者某些特别喜欢的专辑,我以前用Apple Music或Q Q音乐,(自己听过或添加过的 )歌手/专辑页入口都很浅,而云音乐只有下载歌曲列表中才有歌曲/专辑/歌手 的分类tap,“最近 播放”和“我的歌手”都不是针对自己收听历史所建立的列表。这就给人一种曲库不专业、不系统的 感觉。
3. 产品定位
Q Q 音乐
基本上是以粉丝为切入点打造听看玩唱的音乐生态。典型用户一般是在PC时代习惯于Q Q 音乐的老 用户以及追求音乐多元化、娱乐化功能的用户。盈利方式除了传统的会员收入、音乐付费、广告等 ,还发展出比较有特色的音乐O 2O 业务,如在线音乐会等。
网易云音乐
主打UGC歌单和音乐社交,鼓励探索音乐、分享音乐,让越来越多冷门、小众的优质音乐进入用户 的视野中,提高用户的音乐品味,也有“听见好时光”这样的情怀Slo gan。用户以年轻人为主,追求 优质纯粹的听歌体验,也追求音乐品味和“逼格”,敢于并乐于分享、交流音乐,以及也有部分是有 一定知识基础和鉴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
而Q Q 音乐的首页,只有收听自己听过的歌或个性电台两种主要功能,很难让用户有欲望去主动探 索音乐,是真的打开播放器就“用完即走”。但好处是能让用户专注于听歌的操作,对于某部分用户 ,他们就是喜欢听特定的歌,没什么找新歌听的需求,每次打开A PP就能直接播放自己乐库的歌, 方便!
(2)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布局
对比两者功能相似的“探索音乐”页面,布局也基本相似,分类推荐是个顶部二级导航,浏览方式也 是垂直滑动,没有十字交互。
(3)云音乐小秘书是个比较神奇的存在,即使一个新用户没太大的分享或者探索欲望,小秘书都 会不定时发一些热门推荐的私信给你,说实话还挺精准的,大部分是情况下我都会去点。小秘在动 态广场上推荐的内容也挺有趣的,比如“每天gif 图”,底下有不少人互动。
另外,小秘最重要的功能当然是 客服功能,我自己没试过,但很多用户表示求歌词、上传歌词或是 其它建议,小秘都会很有效率、很积极地去处理和反馈,这也是云音乐获得良好口碑的主要原因 之一。
6. 产业链
2015年全年,音乐产业的产值达到3000亿元,图中的核心层包括数字音乐产业、音乐演出产业、音 乐图书出版、唱片产业及音乐版权,关联层包括音乐教育培训产业、专业音响产业及乐器产业,拓 展层包括卡拉O K市场、广播电视音乐市场、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产业。 在线音乐企业的盈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包括基于用户付费的下载、收听、流量包、 会员、数字专辑购买收入等,也包括广告、在线直播、游戏联运、O 2O 、衍生商品售卖收入等。 而如今在线音乐平台的几个领头企业,腾讯、网易、阿里都开始从核心层往整个音乐产业链进行业 务拓展。
(5)云音乐的私人FM,除了常规推荐(大部分都挺合口味的),还有跑步FM。跑步时听歌是一个 比较高频的用户行为,跑步时听到合适的音乐也是跑步者的一个强需求,有合适的音乐,跑步者会 跑得更久、更舒畅,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更好的锻炼效果。云音乐的跑步FM是以跑步者的 当前步速来推荐音乐,经过计算的推荐精准度肯定会大大提高,而同时离线缓存包也能一定程度上 解决跑步时没WiFi或者没信号的情况。
在线音乐产业链中的几个主要角色:内容提供商、版权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终端到用户、监管 机构。其中越来越多内容提供商直接与服务提供商合作,主要体现为许多独立音乐人都选择在某一 音乐平台独家发布新歌新专辑,平台方也有建立独立音乐人的招募、培养平台。
二、用户分析
1. 用户属性 男女比例为4 5:55,而在年龄分层中,85后占比最多,中年用户比例也不低,可见音乐在用户的年 龄上的接受门槛比较低,其多元性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5. 功能结构对比(大家不必仔细看,看我下面解读就好了~) Q Q 音乐
网易云音乐
(1)Q Q 音乐中与好友有关的功能的入口比云音乐的起码要深一层,而且不明显。用户之间没有私 信功能,用户之间的连接性非常弱,而且所谓的动态广场也都只是自己分享音乐、歌单的记录,没 有发布的入口,可见Q Q 音乐暂时还没打算音乐社交。
可见云音乐针对跑步这个使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还是挺完善的。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使用场景,在竞 品中把这个场景“垄断”了,将会给云音乐带来相当可观的用户量和活跃度。
(6)云音乐的音乐云盘也是一个黑科技,从PC端上传本地音乐文件,还能自动关联到平台上的歌 ,播放时进入那首歌的播放页。就算是平台上没有的歌,这个功能也解决了用户想随时听一些因版 权问题或是冷门歌曲的需求,针对的用户一般是较高端的音乐爱好者,但可能会有助长盗版的嫌 疑。
Q Q 音乐
Q Q 音乐在在线音乐产业的成长期加入市场,当时盗版和免费下载盛行,以PC端为主,前有酷狗、 后有虾米等对手,竞争非常激烈,当时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从Q Q 那边导流过来,获得大量的用户 。至今,Q Q 音乐已经覆盖了8亿用户,日活跃用户也有1亿。
网易云音乐
而网易云音乐,非常谨慎地在市场趋于成熟的时机、以个性推荐和音乐社交为切入点,实现弯道 超车,虽然用户量远不及Q Q 音乐和酷狗音乐,但凭借着口碑,上升趋势非常明显,2015年7月宣布 用户量突破1亿,是仅仅过了一年,用户量已经突破2亿,日活跃用户接近2千万。
纵观整个市场,在版权规范化后,付费市场的规模增长率激增,用户的付费习惯逐渐养成。
7. 衍生消费 过去一年内,4 7%用户曾观看过在线音乐会,53%用户使用过K歌功能,57%用户使用专业设备 听歌。可见,除了在线音乐服务,还有很多涉及到的业务值得各大巨头去挖掘。
三、竞品分析
1. 竞品信息
2. 发展历程(图源艾瑞咨询)
结合多个页面可以发现,Q Q 音乐的字体、图标大小、元素占据的空间都比云音乐大一点。相比 之下,云音乐的布局看上去虽然更加紧凑,但也更简洁,反而显得没那么臃肿,而且能在画面内浏 览到更多的信息。两款A PP对主题色的把控都不错,Q Q 音乐是 时尚亮绿色 ,云音乐是有格调、有 气质的红黑搭配。
云音乐的每日歌曲推荐处于视觉中心,标出当天日期的数字,像一个日历,让用户很有冲动去“翻 一翻”。有不少用户,每天早上起来就惦记着今天的推荐歌曲,会充满期待地打开A PP,结果一般也 会达到甚至超出预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增加用户粘性。而云音乐把发现音乐设为首页,用户每 次打开A PP,推荐歌单、音乐、M V 等都可能有变化,用户每次打开A PP都可能会有惊喜的新发现 ,从而促使用户活跃度的提升。
对于这一点我可能没解释清楚,我说一个使用场景:我(用户)想听某个歌手的特定的一些歌,我 只能新建歌单,我想收藏一个很棒的专辑(比如某部电影的OST ),我也只能新建一个歌单,歌单 会越来越多,但其中很多都没必要做成歌单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
6. UI/UE设计
(1)首页
云音乐的首页是“发现”,Q Q音乐的首页应该是“我的”版块(这个是我重启手机之后第一次打开时的 首页,平时操作,你最后是在哪个模块停留,结束A PP的进程后再打开,还是会回到该模块的 页面),首页可以说是飘忽不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给用户带来疑虑和不安全感,体验不出A PP的 功能主次。
一、市场分析
1. 音乐产业定义
可见,移动音乐平台产业只占整个音乐产业的很小的一部分。 2. 市场规模
2015年全年,全球数字音乐的规模为67亿美元,增长率约为10%。其中下载服务占比4 5%,流媒体 服务占比4 3%。
3. 用户规模
2015年底,中国整体网民规模为6.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在 整体网民规模占比约为90%。四个数值也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而在线音乐用户的规模则达到了5亿人。在线音乐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网络 视频的第五大互联网应用。
而渗透率,在线音乐超过7成,移动音乐增长迅速。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网民从PC端转移到移动 端享受音乐服务。
4. 政策影响
2015年“剑网”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
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推动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就音乐作品转授权积极洽谈版权合作。 通过监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数字音乐市场版权规范化。
2. 使用频率 近8成用户每天都收听音乐,9成用户每天收听时长为半小时以上。音乐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成为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内容偏好 以华语音乐为主,对海外音乐的接受程度也很高。
4. 使用场景 用户对音乐的需求比较多元,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都希望能享受到音乐,而较多的使用场景是在用户 独处、需要放松或节奏感的时候。
4. 运营数据(源自易观千帆)
从总量来说,Q Q 音乐必然远远抛离云音乐,但可以看得出,Q Q 音乐的启动次数(包括使用时长) 非常不稳定,包括周分日数据和日分时数据,而且拉到月度数据,还能看到很明显的下跌趋势。而 云音乐则表现得很稳定,包括在深夜时间,使用率也没比日间少多少。
而到了人均数据,下图四个选项的数据,云音乐都对Q Q 音乐有明显的优势。说明了云音乐的用户粘 性要强很多。而两者的活跃用户重合率是意外的低,可以展望,网易云将从Q Q 音乐手上一点一点 地把用户抢过来。
移动音乐平台竞品分析报告:Q Q 音乐vs网易云音乐
两款产品的定位差异比较明显,都有很多可以优化的空间,但有一点是两者都需要不断完 善的,那就是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音乐,建立完整、系统、专业的乐库,依靠数据分析提 高内容推荐的准确率,提升不同场景中的听歌体验,让用户爱上音乐。
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数据及图源均为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只涉及本人粗 略的总结和解读,为后文铺垫,而且图较多,如果看过报告或者没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第三 部分。重点还是放在竞品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