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模式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模式探析PPT学习教案
图10 利用人工补水和机械动力维持的居住 区水景(合肥金色池塘居住小区)
第14页/共36页
五 结合实例探讨城市居住区发展趋势
1 万科的实践:开放式小区 2 苏州桐芳巷小区——一个特殊案 例 3 日本新城建设的经验 4 总结
第15页/共36页
1 万科的实践——开放式小区
创造开放住区,激发住区活力,建设长期发展的住区是万科对城市居住 区关注的核心。1999年深圳万科四季花城的规划采取了“围合式院落+步行 商业街”的整体布局,商业街呈“L”形,一半朝向城市道路,成为沿街商业 街;另一办伸入社区,成为步行尺度的商业街,它们同时服务于住区内部和 周边的居民。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模式探析
会计学
1
一 相关概念:
1 居住区 “居住区”分特指与泛指两种概念。当为特指时,指的是“被城市干
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和,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和,并与居住人口规
第20页/共36页
桐芳巷小区占地仅3.61公顷,从规模来说可谓是“微型”小区,它 的总体布局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A 传 统 路 巷 格 局, 形成序 列化空 间
桐芳巷小区总平面图
桐芳巷街区原有布局平面图
第21页/共36页
B 采 用 传 统 民 居风 格,形 成统一 城市风 貌
第22页/共36页
3 日本新城建设的经验
图5 与城市环境疏离的居住区( 上海浦东)
图6 缺乏生气的街道空间(天津南开区)
第9页/共36页
C 追求自我完善,公共设施低效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模式是指在城市规划中,为了增加居住区的活力和社交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居住区与城市其他部分产生联系和交流,打破原有的封闭性格局,提高城市居住区的品质。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强调建立居住区与城市其他部分的连接。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往往将居住区划分为封闭的单元,缺乏与城市其他部分的衔接。
而“开放性”模式则通过建立交通枢纽、延伸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修建步行与自行车道等方式,使得居住区与城市其他部分之间畅通无阻。
这不仅方便了居住区居民与城市中心的交通,也增加了城市其他居民到居住区的便捷程度。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注重增加社交和文化设施。
传统的居住区规划大多只注重住宅建设,缺乏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
而“开放性”模式则强调居住区内的公园、广场、商业中心、图书馆等社交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这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社交机会,也提高了居住区的文化品质。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鼓励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
传统的居住区规划中,往往由规划者和开发商决定居住区的建设和管理,居民参与度较低。
而“开放性”模式则强调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将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交给社区居民,鼓励他们自主决策并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
这不仅增加了居民对居住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提高了居住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倡导多样性和包容性。
传统的居住区规划往往以单一类型的住宅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
而“开放性”模式则鼓励建设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小户型、共享住宅和老年人住宅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也允许不同社会群体在居住区中共存,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模式通过增加与城市其他部分的连接、建设社交和文化设施、鼓励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以及倡导多样性和包容性等方式,旨在增加居住区的活力和社交性,提高居住区的品质和人居环境。
这一模式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塑造美好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居住模式
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期维持着单一的模式:相同的结构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构成;统一的用地指标;依据标准的技术经济指标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照居住人口数量分级配备的设施与服务等等。
这种无视个体需求差异的均质规划模式,可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居住社区快速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
譬如,一处旧城改造的居住区与另一处新区开发的居住区从传统居住区规划的视角找不出任何区别,然而在相同的物质载体上,却要承载着可能截然不同的居住生活和迥异的文化认知。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单一模式的反思。
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空间与实体的模式,这一理论是图通过对城市形体环境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出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通过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还可以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向。
联系理论(Linkage)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
这些线有交通线、线形公共空间和视线,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条件等。
通过联系理论的分析,可以明确城市的空间秩序,建立不同层次的标志性建筑,确定城市中主要的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联系走廊,提高城市效率。
作用于城市肌理,可以为隐含在肌理后面的城市空间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城市肌理周围与其相联系的各构成元素,达到“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进而形成肌理的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场所理论(Place)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
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的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自古至今,住宅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扮演了一个承载生活的角色。
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产力水平和生活面貌往往通过住宅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而体现出来,因此居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和规划界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提供满足人们身心需求的住区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稳定的发展轨道,而中国城市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变革也在居住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住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
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
以北京为例,人口规模已超过现有各项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出现过度拥挤,交通阻塞,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衣食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已经转向了住房,人们迫切需要尽快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
因此住区建设已不仅仅是解决住房问题,它已经同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 20 年,中国城市建设和乡镇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经济发展和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近 10 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平均每年大约以 0.6%的速度增长。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 30%的时候,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在《2001 至 2002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专家预测,到 2020 年,5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城市,到 2050 年,将有 75%的中国人居住在城市。
可以说,21 世纪是中国的“城市世纪”城市住区建设水平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住区作为构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模式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开放性模式是一种城市规划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住区,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交流和共享资源。
本文将探讨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的意义、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开放性模式的意义城市居住区的“开放性”模式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地出入居住区,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服务。
相比传统的封闭式住区,开放式的居住区更能减少社会的隔阂,促进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动。
开放性模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因为居民能够更方便地步行或者骑行到周边的公共设施和商业场所。
开放性模式还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为他们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到城市的各种文化和娱乐资源。
1. 绿地和休闲空间的共享开放性模式下的居住区往往会更加注重绿地和休闲空间的建设。
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是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可以成为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开放式的居住区通常会有公园、游乐场、户外运动设施等,居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互动。
2. 便捷的交通出行开放性模式下的居住区会更加注重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性。
这意味着居民可以更方便地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通过步行或者骑行来进行城市内的出行。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社区服务和文化设施的共享在开放性模式下,城市居民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到社区服务和文化设施。
医疗机构、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会更加集中在居住区附近,方便居民的使用。
文化设施如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也会更加容易被城市居民所享用。
三、未来发展方向1. 提高居住区的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居住区的智能化水平将逐步提高。
智能化的居住区能够更好地配合开放性模式,通过智能交通管理、智能节能设施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安徽新农村建设居住区宅间环境发展模式探析
美好的宅间环境不但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美的享受 , 同时
又能陶冶人的情操 , 促进精 神文明建设 。在当前建设社会 主义 新农村的新形 势下 , 以安徽 为原 点进行新农村 居住间宅间环境 的发展模 式研 究具有特殊意义 。
控焚烧 , 造成资源浪费 , 地力损伤 ; 另外在加工生产过程 中产生 的有害气体 、 、 、 噪音 病菌 烟尘 、 垃圾等 , 基本上没有防护和治理 措施 , 造成宅 间环境质量差 , 损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 。
归 纳 为 以 下几 点 。
和景观特别重视 , 中居住 密集处对宅 院进 行绿化 , 村 直接提 高
村 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怀化 市石 门乡双村村精心编制村 总体 规
11 . 村镇规划滞后 。 建设乱
划 。坚持 以“ 改建为主 , 新建为辅 ; 理用 地 , 合 保护耕地 ; 因地制
长期以来 , 农村宅基地 布局混乱 , 无序建房现象严重, 住宅 外观差异较大 , 没有进行规划 和整理 , 村外楼房林立 、 村内空壳 的现象较普遍 , 此外居住空间的住宅 、 道路 、 绿化 、 服务设施 , 彼 此功能划分不明确 , 空间相互 交叉 。 住宅 的高度 、 日照 、 间距 、 朝
积稀少或者是 绿化树种选择不合 理 ,造成夏季 阳光直射 升温 快、 温度高 , 季保温效果差 、 冬 散热快 的环境。 1 . 3农村经济多样性带来的环境 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多样性 的发展 ,一些小型 的工 厂 、手工作 坊、 养殖 的废物得不 到有 效利用 , 广大农村随 意丢弃 、 堆放 、 无
2 国内新农村建设居住 间宅 间环境模式借十六届 五中全会 中指 出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是我 “ 目前 , 农村住房条件也 得到明显 的改善, 村的基础设 施 农 和公共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 的发展 , 通过实施村庄整治 明显 改善 了农村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农村 的理念也在更 新, 上述 的情况 已不能适应新农村 的发 展要求 , 绝大 多数农村 环境脏 、 、 、 , 民人居环境不尽人意 。 乱 差 散 农 与此同时新农村 的 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历史 任务 ” 。要按照“ 生产发展 、 生活 富 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 管理 民主” 的要求 , 坚持从各地实际 出 发, 尊重农民意愿 ,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居住区分类特点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居住区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区位的分布规律对居住区进行分类,可分为农村型居住区、城市/城镇型居住区和郊区型居住区。
1、农村型居住区特点:农村型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非城市区域,多分散布置,与广袤的田野及大自然相伴,空气质量和环境清洁度相对较高,但由于污染治理系统不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易受破坏。
农村型居住区文明等级相对较低,是城市型居住区的祖先。
农村型居住区类型比城市型居住区更丰富,地域差异较大,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
农村型居住区的形成多半是伴随时间流转的渐次累积,文化的生长与融合也由此获得一种沉着与和缓,是缓慢生活形态的直接呈现。
其空间肌理与住屋形态表现出和谐、统一下的多样与有机,常具有整体涌现的景观之美。
其建筑多为低层,建筑材料常就地取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高度整合。
农村型居住区与城市开展的关系错综复杂。
2、城市/城镇型居住区通常蔓延成片,总体数量少,但实际人口多,且呈上升趋势。
城市型居住区受城市中心的辐射影响,并反作用于后者,其建筑密度和建设强度常和其围绕的城市中心的等级呈正比关系。
且越是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周边的居住区其社会与文化内涵越丰富多样。
古代的文化规模与生活方式虽然较为单一,住宅面貌却因房主的不同而呈现出总体统一的个体差异,而当代生活虽比拟多样,但很多住宅的个体差异几乎削减到了极限。
城市型居住区土地利用强度很高,与人口的高密度相互影响,形成具有巨大消耗力与生产力的市场,与产业化的城市历程相辅相成。
与自然隔离,环境质量相对较低。
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社区关系与文化背景等方面更复杂一局部是以前的农村型居住区对城市进行相对位移的结果,另一局部是从城市中扩张出来的。
多分布于乡村与城市之间,自然环境优越,对车行道路系统有强烈的依赖。
土地使用强度较低,居住建筑以联排和独立别墅为主,还有低层为主的花园洋房或较低密度的多层住宅,高层相对较少,分布自由。
一般用地规模较大,功能组成较为纯粹,主要为居住建筑。
打造品质居住区的开发模式探讨
打造品质居住区的开发模式探讨摘要: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密集建设,新型居住区大有向经济型居住区和品质型居住区两极发展的趋势。
本文旨在从规划层面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分析总结出打造高品质居住区所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素控制,探索出一些社区设计的开发模式。
从而,对未来品质社区的打造提供规划层面上的支持。
关键词:居住区;开发模式;规划控制要素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v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new residential areas are great pol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 of the economy and qualit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this paper aims to draw on the advanced planning concepts from the planning level analysis summed to create high-quality residential area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elements of control, and explore som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ommunity design. thus, provide supporting for build quality communities future.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s; development model; planning and control elements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国家住房政策的调控,保障性住房密锣紧鼓地铺开建设,新型居住区大有向经济型居住区和品质型居住区两极发展的趋势。
不同空间结构的居住区案例分析
便于建立紧密的社区关系,促进居民间的交 流与互助。
案例一:香港公屋
背景
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 一,香港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问 题,公屋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
住房。
特点
高层建筑,紧凑布局,公共设施齐 全,租金低廉。
效果
有效缓解了住房压力,提高了低收 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高层公寓
该居住区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技 术,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再利 用等,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二:德国汉堡的“汉堡之家”
“汉堡之家”是一个以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居住区,位于 德国汉堡市内,拥有现代化的建
筑设计和绿色设施。
该居住区注重能源效率和资源循 环利用,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 和太阳能板,实现能源的自给自
邻里互动频繁
居民在社区内活动频繁, 有利于增进邻里关系。
案例一: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是典型的传 统封闭式居住区,通 常由狭窄的街道和四 合院组成。
胡同的建筑风格和空 间布局体现了传统中 国的居住文化。
胡同内石库门
上海石库门是一种具有上海特 色的传统封闭式居住建筑。
04
绿色生态居住区
特点与优势
生态环保
健康宜居
绿色生态居住区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生态居住区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注 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 。
高品质生活
未来发展潜力
绿色生态居住区通常配备完善的设施和服 务,如绿地、运动场所、社区服务等,提 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分析
万科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提供了 丰富的社区设施和公共空间,促进了 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混合 居住区的优势。
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模式初探
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模式初探寒地城市冬季气候严酷,景观冬季荒废,如何能使居民在漫长的冬季里有相对较好的景观体验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寒地城市冬季景观的劣势入手,基于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需求提出了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几点模式,希望可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给寒地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寒地城市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处于冬季,气候严酷,漫长的冬季人们无处可去。
寒地城市冬季景观相较其他城市有一定劣势:1.冬季温度低,寒风凛冽;2.植被比较单一,四季常绿的植被更是少之又少;3.气候条件导致人们户外活动减少。
以上几点导致寒地城市冬季景观设计具有很大局限性,景观在冬季几乎处于荒废状态,设计师对于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更是存在消极的态度,直接放弃对于冬季景观的考虑。
居住区景观是离人们最近的户外空间,冬季人们更可能选择在家门口的小环境活动,针对于此,本文提出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模式,希望可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给寒地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
引入阳光的模式阳光对于寒地城市的冬季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冬季人们出外活动的前提,一切能够让我们更接近温暖阳光的冬季景观都应该是受人欢迎的。
1。
台地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著名,营造出了很多冬季接受阳光、夏季微风拂面的场所。
这一模式要求台地最好可以三面围合,一面向阳,它可以借助半地下车库的顶界面,也可以是入户的景观平台。
这里是我们冬日下午晒太阳的好地方,同时平台南向的下方也刚好安置背风向阳的座椅。
这一模式会营建一个温暖的平台和一个温暖的立面,而立面的温暖对于雪可封门的东北来说难能可贵。
2。
暖房暖房像温室一样,利用太阳能系统,它要求北侧用实墙建造,其余三面用大玻璃围合,在冬季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太阳的热辐射,在夏季可以开启窗户变成阴凉的室内.北方寒冬中温暖的花房是社区老人的乐园,居民可以在其间种植农作物或者花草,一方面增加了冬季的活动,同时又自给自足,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互动.屏蔽冷风的模式冷风是妨碍人们冬季出行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当下,不可预知的建筑风更多,极大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适当屏蔽冬季的冷风可以增加人们户外逗留时间。
边贸城市商务居住区集中模式初探
( ) 酒店式公 寓 : 4 起源于 2 世纪 7 年代 欧美 国家 , 0 0 指
常住人 口8万人 , 中从事边 贸 活动 的外来人 口达 4万人 。 其
由此 可见 , 边贸城市商务居住消费群体 的巨大发展潜力 。 32 成熟的区位条件 . 我国陆地 上有着 2 1 k . 万 m的边境线 , 与境外 1 个 国家 5
果功能单一 , 特定 时间内 , 在 这一片 区就会 失去人气 , 导致 白 天商务 区一片繁荣 , 晚上人迹 罕至。工作和居住按一定 比例
式平面布置住宅 。Lf发 源于 2 世纪 6 o t 0 o一7 年代 的美 国纽 0 约, 随着欧美 的个性 化 浪潮 , 渐演化 成为一种 时 尚的居 住 逐 与生活方式 , 如北 京太和世纪星和欧陆经典。 ( ) M R Moi fc ei n a E c ) 可译 为互 3 O E( b eO ieR s etl d e : l d i 动商务 居 住 区。MO E社 区具 有 轻松 的 环境 、 规 的 办公 R 正 室、 最有效的商务 团队 , 还有住宅 内更私秘 的空 间等诸 多优 点。业 主既可 自住 , 又可享 有独立 、 专业 的办公 空 间 , 家 、 居 办公互不 干扰 , 北京 时代 之光 商务居住 小 区。“ O E” 如 M R 的 核 心在一个 “ 字 , “ O E 商务居住区中 , 动” 在 M R ” 所需要 的商务 服务可通过社 区商务中心灵活地智能互动 , 即可解决 繁杂 的
一
乐、 居住于一体的商务居住集 中模式 。
现代化城市 中, 人们 生活 、 工作 、 娱乐与社交活动往往喜 欢在一个 区域范 围中。如果在 区域建设 时 , 把商务与居住等
词, 指工 厂或 仓库 的楼 层 , 市活 力可 以连续 维持 2 时。如 城 4小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马赛公寓 柯布西耶为普通人 计划理想的住宅: 垂直城市,各家面 对室内街道,公用 设施自自动洗衣店 到商店则安排在一 特别的街道上,乃 至幼儿园、运动场 及剧院。底层架空 保持自然景观连续 渗透,并兼做停车 场使用。
东云住宅
1999 山本理显主持规划设计的东云集合住宅 区是一个内庭周边式高层住宅区。共分 6个组团,一条S型区内道路贯穿其中。 各组团的内庭院大多设有高架平台,并 在S型道路两侧的底层部分集中设有各 种商业及健身保健中心、托儿所、集会 所、保龄球馆等生活服务设施。二层设 有屋顶花园,从而使位于其上的生活 “基本单元”与底部服务设施既有适当 的阻隔,又有便捷的联系。
雕塑/建 筑画廊
十三层: 眺望平台
十二层: 酒吧
试听空间
MOMA
在设计当代MOMA时,我试图 以空中连廊串连起居住者的大部 分休闲活动,艺术与建筑画廊, 健身房,图书馆,餐厅,爵士俱 乐部等等。私人与公共空间的关 系连接取代了单调又乏味的包围 方格给人的感觉。同时,人们又 可鸟瞰都市的活动,体会21世 纪城市生活的时尚与繁华。此外, 这种设计也力图促进人们的互动 关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鼓励人们在空间邂逅,增加邻里 之间亲密交流的机会,创造和谐 健康的居住环境。
MOMA
北京传统邻里关系是由街巷和院落所构成,发 展到今天变成大规模“居住小区”模式,实践 证明这种模式有诸如造成周边交通压力、邻里 关系消失等多种弊端。因而霍尔将诸多功能碎 化重组,各功能块尽可能面向城市开放,并增 加各功能块网状联系,包含水平及竖向联系。
MOMA
从老北京柔和的水平性到新北京强烈的 竖直感,霍尔决定采用“竖直的水平 性”。以竖向进行功能分区、动静分区、 公私分区。以水平性改善消失的邻里关 系。 将车辆全部引入地下,在保证地面层居 民的步行安全的同时,提高人们散步、 行走过程中的心理愉悦感,增加人们相 遇、停留、交流的机会,减缓城市快速 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心理不安感。
居住区模式初探
居住区模式初探关于街坊式居住区模式的探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的⽇益密切,城市⽂化不断向多元化的⽅向进展,使得⼈们的⽂化观念、价值取向与模式发⽣了根本性的改变。
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使⼈们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然⽽,现代化给予⼈的却⼜是相互隔膜甚深的社会,传统的交往价值在现代城市中往往被⼈们以公共性与私⼈性分离的理由加以否认和遗弃。
《⽂明的困惑》⼀书的作者费恩托亚为此⽽发现:“⼈类在享受城市⽂明提供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不得不享受着它给⼈类带来的种种压⼒和重负。
⽣活在城市⾥,当什么事情都被分配成⼏百万份之后,你常常找不到属于你的那⼀份。
”这是⼀种都市社会的异化,⼈们为了交往的需要才发展了城市,都市原本是⼈们交往的密集型式,他应给市民提供⼴泛的交往机会。
然⽽,城市的扩⼤,⼈⼝的密集,交往的过度频繁,却有超越了普通⼈的⼼⾥的正常的接受能⼒。
使得⼀种 “隔膜式交往,交往式隔膜”在城市、社区、家庭、个⼈与个⼈间,随着交往的扩⼤与频率的提⾼成为⼈们间的⽆奈的选择形式。
⽽作为都市⼈⽣活与休息场所的载体――居住区,其规划设计模式正在随着众多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对上述社会问题的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街坊式居住区设计模式则是其中的⼀种。
街坊式居住区的模式,是在原有的我国居住区规划中强调把各项设施的功能划分、在布局上各成体系、难以做到功能复合交叉的基础上产⽣的,其设计⽬的是为了满⾜多种的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对应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从⽽使居住空间的塑造真正向关怀⼈的⽣活与⼼灵的社区、邻⾥及街坊模式回归。
具体⽅式及特点有以下⼏点:1、将居住区中的各项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从居住区中分离出来,置于各居住组团所形成的步⾏街或符合⼈体尺度的⼈车混合的⼩路上。
深圳华侨城采⽤开放式的规划布局,外部没有围墙和栏杆,区内配套设施完备,内有许多咖啡厅和酒吧,开设有美国最⼤的超级市场——沃尔玛。
区内还设有单轨架空电车,可以从⼩区内车站直接到附近的游览区,同时配备⼤型⽂化活动中⼼。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住区的建设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城市居住区模式往往以封闭式为主,住宅小区内部环境相对封闭,并且很少与周边环境进行交流。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社交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居住区开始尝试“开放性”模式,即将住宅区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包容、多元的社区环境。
本文将对“开放性”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交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和可能的挑战。
1.概念与特点“开放性”模式是指将住宅区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的一种居住区模式。
其特点包括:1) 开放性空间设计:住宅区内设置多功能开放区域,如公园、广场、儿童游乐场等,打破传统封闭式住宅区的结构限制,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
2) 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住宅区与周边的城市空间相互连接,方便居民出行和与城市的互动。
设置步行和骑行道路,连接住宅区和城市中心。
3) 多元化社区功能:住宅区内设置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
4) 官民合作管理:住宅区管理应由政府机构和社区居民合作进行,共同维护社区的良好环境。
2.优势与价值“开放性”模式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交交流方面具有以下优势和价值: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开放性的社区环境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使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化。
居民可以在公园中散步、锻炼身体,孩子们可以在儿童游乐场玩耍。
多元化的社区功能可以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如购物、医疗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促进社交交流:开放性的社区环境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公园或广场上,居民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舞蹈、健身、社区聚餐等,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社区。
3) 增强城市凝聚力:开放性的居住区能够与周边城市空间相互融合,使城市更加紧凑和统一。
开放性的社区环境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多样性和文化的窗口,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本文在回顾邻里单位模式形成背景及其与城市结构的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中国居住小区模式发展的过程和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对1960年代以来国外居住空间建设趋势的归纳,提出对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的建议。
关键字:邻里单位居住小区居住模式一、居住小区模式的原型和背景
1.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
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同时城市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
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
到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建协(CIAM)的推动和雅典宪章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明晰的结构组织,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四项基本功能,即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系。
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在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成具有严整几何性的功能分区,形体环境秩序井然。
同时城市结构以纵向的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的组织体系,即按照严格的递增等级来组织城市。
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1. 近百家住宅组成一个邻里单元;
2. 几个邻里单元围合成一个邻里单位(以一个小学的服务面积控制规模),中间是邻里单位的中心;
3. 几个邻里单位围绕一个包括各项公共生活设施的城市次中心,中心的服务半径正好覆盖这些邻里单位城市中心被多个这样的城市基本组织单元,以及独立出来的工业用地、绿地等围绕,从而使城市结构表现为由大至小等级化梯度形成的中心体系(即城市中心、城市次中心等)组织的城市空间,同时城市道路也根据各中心的等级相应呈等级化的梯度变化。
二次大战以后以这种组织结构规划的城市及城区大量出现,尤其在新建城市,如以英国哈罗新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及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中,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和功能空间划分的特征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
邻里单位模式产生于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背景下,与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具有同构关系,邻里单位模式的确立为等级化的城市组织结构提供了基础。
作为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邻里单位体现了《雅典宪章》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本身的组织结构也呈现等级化:邻里单位中的服务设施独立于居中的位置,并以其服务面积控制着邻里单位的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邻里单位内部道路宽度、绿化面积、服务设施规模也从邻里单位向邻里单元呈等级化递减;对于建筑形体环境,住宅的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建筑密度等都通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
邻里单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护、恶劣的居住
环境,并以新的居住模式对应汽车交通时代的客观条件,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斯坦因的雷德朋街坊模式、苏联的居住小区模式是邻里单位模式的代表。
二、中国城市居住小区的发展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邻里单位模式,不论是1950年代完整模仿邻里单位以及苏联的居住街坊模式,还是19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理论,亦或19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本身并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即以一个小学的服务人口限定居住空间的人口规模,以公共设施服务半径限定居住空间的用地规模,小区内只容纳单一的居住功能;小区内呈等级化的组织结构等等。
居住小区模式正借目前大规模住宅建设的东风在中国城市中被普遍使用着。
三、对居住小区模式的反思
1.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的置疑
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
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
应该看到,在从邻里单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小区模式中,屈从于汽车交通的需要,以公共设施服务及其半径限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方法把居住空间的主体--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空间规模及范围与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环境。
小区模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把居住空间机械地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根据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的等级化的树形结构(与克·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中描述的结构类似),这种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
小区模式所采用的先验结构,不论是"小区-组团-院?quot;的三级组织结构还是"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它们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
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
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完善、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地表现出先天不足,难怪在现有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邻里单位模式及以之为原型的小区模式,都是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以最短的时间、最简化的形式、最易掌握的操作方法塑造最优化的形式,是这一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小区模式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而忽略或舍弃了与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
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19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方式需要质的飞跃时,借鉴社区理论从根本上改变居住空间规划的小区模式,使之从物质决定论向以人为本回归,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都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