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牧草(苦荬菜)
中华苦荬菜
中华苦英菜多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痛排脓、祛擦止痛。嫩叶可做饲料,也可供观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47厘米。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根状茎极短缩。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基部直 径1-3毫米,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包括叶柄长2.5-15厘米,宽2-5.5 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或向上渐窄,基部渐狭成有翼的短或长柄,全缘,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 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侧裂片2-7对,长三角形、线状三角形或线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向基 部的侧裂片常为锯齿状,有时为半圆形。茎生叶2-4枚,极少1枚或无茎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不裂, 边缘全缘,顶端渐狭,基部扩大,耳状抱茎或至少基部茎生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耳状抱茎;全部叶两面无毛。
开花期:中华苦荬菜比较集中的开花期为4-5月,零星开花期可持续到9月中旬、下旬至10月初。每株从花蕾 形成到花朵开放需7-8天,每天每一大分枝开放花序1-3个,顶端的头状花序先开,依次往下。每天早晨6:00左右 太阳升起的时候,头状花序开放,一直持续到下午4:50左右开放的花朵全部枯萎,即当天开放当天枯萎。阴雨天 不易开花。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
在中国山西太原,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位于汾河公园,海拔800米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 9.5℃,霜冻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40-190天,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土壤质地以砂质土壤为主, pH值介于7.5-8.5之间,平均为8.1,属于偏碱性土壤。中华苦荬菜属于喜光性药用植物,其自然分布区多在路边、 田间地头、山地及荒野等光线充沛的地方,这些地区砂粒含量多,有机质少,土壤贫瘠,而中华苦荬菜能在这些 区域正常生长,足见中华苦荬菜是一种极耐贫瘠的药用植物。在分布和栽培条件好的砂壤土中,中华苦荬菜的根 系更加发达叶片更宽更长,长势更旺,而生长在透气透水较差的黏土中,中华苦荬菜的根量少,叶片细而窄,长 势差。
苦荬菜种植技术手册
苦荬菜种植技术手册苦荬菜(Luctuca indicaL.),又名苦麻菜、凉麻、苦苣菜、鹅菜、山莴苣等。
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叶菜。
对不同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茎叶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农户种植后多用来养猪、喂鱼和饲养家禽,也是各种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
再生性好,南方地区年可收割6~8次,鲜草产量5~8吨/亩,高产者可达10吨/亩;北方地区年刈割3~5次,鲜草产量3~5吨/亩。
一、形态特征直根系,主根纺锤形。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株高1.5~3米,茎粗1~3厘米。
下部叶为根出叶,丛生;中上部为茎生叶,互生;叶片形状不规则,叶缘呈锯齿状。
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纺锤形。
种子黑色,细小而轻。
二、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耐热性都很强。
最适生长温度15~35℃,在40℃高温下也能生长。
土温5℃时种子即可萌发,出苗需8~10天;15~16℃时出苗需5~6天;28~30℃时出苗很快,但苗弱,扎根慢,抽茎快,产量低。
幼苗能耐2~3℃低温,成株遭-4℃霜冻后可恢复生长。
北方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抽薹,9月上、中旬开花,9月下旬种子成熟。
晚熟品种生育期180天左右,早熟品种生育期120~130天。
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适应pH值5~8的土壤,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生长时对水肥需求高,在肥沃的壤土中产量最高。
抗旱能力较强。
不耐涝,多雨地区需选择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种植。
耐荫性好,可在果园行间种植。
三、适宜区域苦荬菜种植几乎遍及全国,以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种植最多。
干旱、寒冷地区种植产量不高。
四、栽培技术(一)土地准备苦荬菜根系入土深,播前最好深松土壤。
幼苗出土力弱,种子直播地一定要细耙整平。
苗期生长速度慢,应除尽杂草。
视土壤肥力状况,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45~70吨/公顷作为基肥,严重缺磷地快应同时施入磷肥。
南方排水不良地块要挖好排水沟。
(二)播种技术春季尽早播种有利提高产量。
春播优质饲草——苦荬菜
1 植 物 学 特 征 、
矮 象草分蘖 与再生 能力强 , 生 移 栽 。移 栽 时 ,将 整 好 的 地 逢 中 打
4 6次 , 草 产 量 高 达 1 一 5吨 。I ~ 鲜 O1 1 - f ‘ 片多 , 叶量 达 茎 叶 总 量 的 6 %以上 。 0
拔在 8 0 以下 的红 、 、 0米 黄 沙壤土 中 长迅速 , 中等水肥条件下 , 在 可年刈 穴, 每垄 l , 行 穴距 8 O厘米 , 苗置 将 于穴 中, 土压实 且浇 1 覆 次定根水 ,
土 壤种 植 最 好 。 的再 生 能力 强 , 它 刈
割后 2 3 ~ 天便可长出新叶 ,一年可
刈 割 5 8次 , 产鲜 叶 5吨 以 上 。 - 亩 1 整地 。 荬 菜 种子 细而 轻 , 、 苦 要
求 整地特别细 , 以利 出苗。 整地的同 时每亩施入磷肥 3 0千克 、 钾肥 5千
3 经 济 价 值 、
: 区种植且高产优 质的象 草矮小 基因 壤 都 能 生 长 良好 。
型新 品 种 ,9 7年 我 国 广 西 首 先 引 18
入 苗床 , 土 3 4 米 , 后 浇 定 根 覆 ~膊 然 水 待 出苗 约 1 厘 米高 时 , 进 行 . 5 可
进栽培 , 在我国南方各省市 , 即海 亦
株长 到约 6 O厘米 高时即可 开始刈
割 利 用 ,刈 割 时 必 须 注 意 勿 用 生 锈 : 的刀 具 , 留茬 高 度 为 2 3厘 米 , 次 每 以后 每 收 割 1 时 ,留 茬高 度 在 前 次
一
形, 成熟茎表面具黑粉 , 节间长 2 3 牛 、 、 、 — 羊 兔 鱼均喜食 。 厘米 ,每茎秆有 7 l 节 。 叶片长 一5
苦菊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种植?
苦菊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种植?苦菊菜是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是药食兼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面来介绍苦菊菜的功效和作用以及苦菊菜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苦菊菜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
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山东也叫蛇虫苗。
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
凉拌时先将苦菜择好洗净,过水轻焯控干晾凉,姜蒜切末,加入盐、鸡精、香油、白糖、米醋、辣椒油少许,搅拌均匀后装盘即可。
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苦菜的功效】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
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
《滇南本草》载“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
”《本草纲目》载“治血淋痔疹”。
脾胃虚寒者忌食。
1、补血保健: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2、清热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3、预防癌症:苦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病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预防宫颈癌、直肠癌、肛门癌症。
【苦菜的作用】苦菜又名苦苣、天香菜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苦菜生长。
红军长征时,常以苦菜充饥,后来被誉为“救命菜”、“长征菜”。
因其带有苦味,有开胃口、助消化的功效。
事实上,苦菜的功效还不仅如此。
苦菜的药用,在古医籍中有许多记载,《神农本草经》说:“苦菜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
”《滇南本草》认为苦菜“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
”中医认为,苦菜性寒,有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的功效,可治阑尾炎、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性贫腔炎、肺热咳嗽、肺结核、吐血、衄血、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疮疖痈肿、黄水疮和阴囊湿疹等。
澳大利亚科学家曾做试验,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一周后,皮下注射苦菜的提取物,4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明显出血、坏死,证明苦菜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
苦苣菜
种子
小而轻,产量高,边成熟边脱落,借助冠毛随 风或地表径流传播
3.生物学特征
种子生命力顽强,埋于土壤中的种子,春、夏、秋三季均可发芽 出苗,其物候期进程一般为3—4月份出苗,6—7月开花、7一8 月成熟,生育期为120天。
种子繁殖能力强。小而轻,产量高,每一头状花序可产种子30粒, 每株可产种子300—1200粒。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95%,既便 未完全成熟的种子也具有发芽力。
苦苣菜
1.名称及分类
学名:Sonchus oleraceus L.属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科、苦 苣菜属。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 或二年生草本。
别名:苦菜、苦荬菜、小鹅菜、滇苦菜、 拒马菜、野芥子。
2.形态特征
苦苣菜苗
根
根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
苦苣菜主要危害玉米,大豆等作物。
苦苣菜是一种伴生植物, 生态幅相当宽,凡人类 从事大农业生产活动的 地区都有生长。它一般 喜生于耕地、田边、路 旁、堆肥场、居民点周 围的隙地、果园、疏林 下及各种弃耕地或撂荒 地上。常成片生长,形 成单优种小群聚。
4.主要价值
1).医用价值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肠炎,咽喉肿痛,吐血等。
2).食用价值 3).饲用价值
苦苣菜的茎叶脆嫩,不耐畜禽践踏,耐热性差,以刈 割利用为好。尤以开花期之前利用为宜。除青饲外, 还可晒制青干草,制成草粉;也可青贮利用。青草以 喂猪、鹅、兔、山羊、鸭为好;干草以马、牛、羊等 利用最为适宜。
5.分布与危害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缘、林下或平地田间、空旷处或近 水处,海拔170-3200米。几遍全球分布。
休眠期很短,一般为7—15天,成熟的种子,当年即可发芽出苗。 埋入深土层不能发芽的种子,发芽力能保持两年,一般以当年的 种子发芽率最高。
野生苦荬的知识
山苦荬山苦荬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
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
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根茎入药,有消炎、利尿等作用,又可以提制芳香油。
基本信息山苦荬Ixeris denticulata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菊目菊科苦荬菜属山苦荬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江苏灌南等地目录1基本资料2原形态3地理分布4化学成份5各家论述6繁殖栽培7鉴别展开1基本资料2原形态3地理分布4化学成份5各家论述6繁殖栽培6.1栽培季节6.2育苗技术6.3病虫害防治6.4收获7鉴别1基本资料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ShānKǔMǎi英文名:all-grassofChineseIxeris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chinensis(Thunb.)Nakai[Lac-tucachinensis(hunb.)Makino]药理作用:100%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
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
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
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性味:味苦;性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考证: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
治蛇伤,尿结石。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
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牧草-苦荬菜栽培技术
苦荬菜栽培技术苦荬菜又称鹅菜、苦麻菜、凉麻菜等,为菊科莴苣属1年生草本植物。
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栽培种,适宜全国各地栽培。
苦荬菜成株高2.4—2.8米,茎粗3—4厘米,分枝7—18个,叶长30—50厘米,叶宽10—15厘米,成熟前全株含白色汁液。
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全年可刈割4—5次,南方最多可刈割8次。
667平方米(亩)产青绿饲料7500公斤,最高可达1万公斤。
苦荬菜茎叶繁茂,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猪、兔以及禽类非常喜食。
据测定,苦荬菜干茎叶含粗蛋白质23.4%、粗脂肪7.2%,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等。
粗纤维含量低,采食率及消化率都很高。
鲜茎叶中所含的白色汁液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祛火防病、消炎止痛作用,对提高母猪泌乳率、仔猪增重、提高家禽产蛋率和家禽防病均有良好效果。
饲喂试验表明,用苦荬菜喂蛋鸡,其产蛋率提高11.2%,节省精料12.3%,同时节省部分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降低饲养成本50%以上。
用苦荬菜喂猪、喂兔也有良好效果。
据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用苦荬菜喂鱼,只需30公斤鲜草,即可生产出1公斤左右草鱼,效益十分显著。
苦荬菜还是人们喜食的青菜,可鲜食,清新爽口,同时还有凉血、止血功能,对妇科病及肝炎、疖肿均有一定疗效。
苦荬菜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耐寒性和抗高温性也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性土壤上也可良好生长。
它的种子小而轻,子叶小,拱土力差,因此,播种前要求细整地,土壤墒情要好,开沟播种浅覆土,确保全苗。
也可进行育苗移栽。
在北方以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为宜,也可夏秋季播种。
667平方米播种子0.6公斤左右,行距50—65厘米,株距12厘米。
播种时不要用尿素做种肥,当株高40—50厘米时即可刈割,留茬高度5—7厘米,以后每隔20—25天刈割一次,每次刈割后应施肥、灌水、松土,以促进再生。
苣荬菜
(1)掰叶采收 掰叶采收有利于苣荬菜延长生长期和供应期,每隔6~7天,用手掰取外叶数片,保留足够的内叶和心叶。
(2)整株采收 用小刀沿地表1cm平行下刀,保留母根,割取嫩茎叶。母根可连续发出茎叶,25~30天采收1次,一季可割5~6茬,以第2、3茬产量最高。采收后1周内不宜浇水。
(2)种子栽培 为争取早上市,春季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播种,一般3月初~3月中旬进行。垄上开平行沟2条,沟深1.5cm,沟底距垄肩2.5cm,沟间距5cm,种子播于沟内,播后覆细土,土层以0.5~1cm为度,每667m2用种0.3~0.4kg。播种后要及时喷水并保湿。约12~15天出苗。
3.田间管理 用种子栽培的,齐苗后于2~3片真叶时间苗,株距5cm。及时中耕、除草。苣荬菜喜土质疏松,整个生长期要中耕4~5次,第1次中耕宜深,以后渐浅,以免伤根,雨后要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干旱缺水时,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因而干旱时要经常浇水,土壤含水量以35%~40%为宜。间苗后追肥1次,每667m2施纯氮10~15kg,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
二、露地栽培
1.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钙50kg,深翻耙平,做成宽1.2~1.5m的平畦,东西走向起垄,基宽20cm,肩宽10cm,垄间距10cm。
2.种植方法
(1 )埋根栽培 种源较多的地方,于3月中旬~4月初到野定植,沟深以2.5~4cm为宜,根系顺沟摆放,根芽向上。栽后立即浇水,水渗下后覆薄土,以不露母根为度。
一、特征特性
苣荬菜茎直立,高30~80cm,上部分枝或不分枝,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有稀疏缺刻或羽状浅裂,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花序头状,直径约2.5cm,总苞片多层,密生绵毛,花全为舌状花,鲜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扁,长约3mm,有纵棱和横皱,红褐色,冠毛白色,长约12mm,根芽和种子繁殖。7~9月开花,种子10月中旬成熟,经2~3个月休眠后萌发。苣荬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耐热,根芽在10~15℃条件下即可出土,种子在5℃以上即可萌芽,发芽适温12~27℃,生长适温10~25℃。
苦荬菜和蒲公英的区别
蒲公英
蒲公英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在生长过程中 ,要及时去除多余的花蕾和枯萎的叶子,促进植株健康 生长。蒲公英对水分要求较高,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 干旱影响生长。同时,蒲公英对肥料需求较大,合理施 肥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苦荬菜
苦荬菜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 发生病害。常见的病害有软腐病、白粉病等。对于病 害的防治,主要是保持土壤排水良好,避免过度浇水 ,及时清除病叶和枯叶。对于严重的病害,可以考虑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湿润。
03
生长周期
苦荬菜和蒲公英的播种繁殖生 长周期较长,需要1-2年才能
开花结果。
分株繁殖
01
02
03
分株时间
分株方法
移植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植 株处于休眠期,分株后容易恢复生长。
将苦荬菜和蒲公英的植株挖出,用刀将地 下根茎切成若干个小块,每个小块带有一 部分根系和地上枝条。
将分株后的小块移植到新的土壤中,浇水 保湿,并适当遮阴,促进其恢复生长。
蒲公英
蒲公英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 此外,蒲公英还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园林应用价值对比
苦荬菜
苦荬菜是一种低矮的植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在园林绿化中作为地被 植物应用。同时,苦荬菜也是一种优良的野生花卉,适合在花坛、花境中点缀 。
蒲公英
蒲公英也是一种适应力强的植物,可在园林绿化中作为地被植物应用。蒲公英 的花朵较大,色彩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合在花坛、花境中点缀。
其他应用价值对比
苦荬菜
苦荬菜还可作为饲料植物,其嫩 枝叶可喂养牲畜和家禽。此外, 苦荬菜还可作为蜜源植物,为蜜 蜂提供蜜源。
饲料苦荬菜
饲用价值: 苦荬莱在开花前,叶茎嫩绿多汁,适口性好, 各种亩禽均喜食,尤以猪、鸡、鸭、鹅、兔、山 羊最喜食,牛和绵羊也采食,是一种优等青绿饲 草。但开花以后,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片逐渐干 拈,茎枝老化,适口性和草质明显降低。从化学 成分看,开花期的茎叶含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较丰 富,粗纤维含量低。苦荬莱的能量价值比较高, 尤其喂猪、羊价值最高。 苦荬菜适于放牧,也可刈割,但用作青绿饲 草最为适宜。放牧以叶丛期或分枝之前为最好, 刈割饲喂以现蕾之前最为适宜,,但群众多喜欢 在叶丛期或抽茎初期,割取饲喂猪、鸭、鹅、鸡 和兔等。苦荬菜除饲用外,其茎叶中含有较丰富 的氮、磷,钾、钙等肥分元素,可作绿肥用。嫩 茎叶可作蔬菜。
种子小而轻,要求整地细,可以直播,也可 以育苗移栽。北方多春播或冬播寄籽,南方可秋 播,播种量每公顷7.5kg,育苗时只需1.5-4.5kg, 播深2-3cm。每次刈割3-4茬,南方则为5-8次,一 般每公顷产鲜绿饲草75-100t,高者可达150t。鲜 草中含干物质88.71%,粗蛋白质19.74%,粗脂肪 6.72%,粗纤维9.63%,无氮浸出物44.02%,灰分 8.6%。
苦荬菜
[别 名] 蒲公英、野苦荬菜、滇苦买菜、羊奶草。 菊科莴苣属中的一个种,学名Lactuca indic L.,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名苦麻菜、 莪菜。优良的青绿饲料作物。原产中国南方, 长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70年代大量引入北方 试种,表现良好,并迅速推广到黑龙江等省栽 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具匍匐茎。地上 茎直立,高30~80cm。叶互生,长圆状披 针形,先端钝圆,具疏缺刻或三角状浅裂, 边缘有小尖齿,基部渐狭成柄;茎生叶无 柄,基部成耳廓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 呈伞房或圆锥状排列;总苞钟状;花黄色, 全为舌状。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白色。花 期秋末至翌年初夏。
优质牧草苦荬菜的栽培技术及利用方式
优质牧草苦荬菜的栽培技术及利用方式摘要介绍了优质牧草苦荬菜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饲用价值和利用方式。
关键词苦荬菜;特征特性;栽培;利用苦荬菜( Lactucaindica L)属菊科莴苣属1年生草本植物,俗名八月老、割生、苦苣、苦麻菜,由野生经多年驯化选育,已成为广泛栽培的优良高产饲料作物,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好、鲜嫩适口、各种畜禽及鱼类均喜食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
用苦荬菜饲喂畜禽既可防病治病,又可降低饲养成本,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1形态特征苦荬菜株高1.5~3.0m,茎直立、光滑或稍有毛,茎基部叶丛生,无叶柄,茎上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倒卵形,全缘或齿裂至羽状深裂,茎叶内含有白色汁液。
直根系,主根纺锤形,有分枝。
头状花序排列成复总状花序,呈白色或黄色,每个花序着花20~30朵。
瘦果椭圆形,种子黑色或紫色,有白色冠毛,千粒重1.0~1.5g。
2生物学特性苦荬菜喜温暖湿润性气候,耐热也较耐寒、耐湿、耐阴,但不耐涝、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等各类土壤中均可良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为最好,也可以在果林行间种植,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苦荬菜再生能力强、产量高,1个生育期内可刈割5~7次,一般青绿茎叶产量为75000~112500kg/hm 产量高的可达150000kg/hm2。
播种期适宜温度为6~9℃,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30℃。
苦荬菜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耐积水,积水根易腐烂死亡。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苦荚菜一般7月份抽薹、开花。
3栽培技术3.1整地施肥苦荬菜种子轻而小,出土能力弱,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以便于播种和出苗。
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7500~15000kg/hm2作底肥。
3.2播种春播以2月下旬~3月下旬为宜,也可秋播。
播种方式可采用育苗移栽、条播、穴播或撒播。
穴播的穴距为20~25cm,覆土1cm;条播宜密,行距25~30cm。
用种量为7.5~12.0kg/hm 而育苗移栽每公顷大田只需种子3.0~7.5kg,播种深度为2~3cm,播后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出苗。
苦麦菜
苦麦菜苦荬菜(Luctuca indicaL.),又名苦麻菜、凉麻、苦苣菜、鹅菜、山莴苣等。
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叶菜。
对不同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茎叶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农户种植后多用来养猪、喂鱼和饲养家禽,也是各种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
再生性好,南方地区年可收割6~8次,鲜草产量80~115吨/公顷,高产者可达150吨/公顷;北方地区年刈割3~5次,鲜草产量45~75吨/公顷。
一、形态特征直根系,主根纺锤形。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株高1.5~3米,茎粗1~3厘米。
下部叶为根出叶,丛生;中上部为茎生叶,互生;叶片形状不规则,叶缘呈锯齿状。
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纺锤形。
种子黑色,细小而轻,千粒重1.0~1.5克。
二、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耐热性都很强。
最适生长温度15~35℃,在40℃高温下也能生长。
土温5℃时种子即可萌发,出苗需8~10天;15~16℃时出苗需5~6天;28~30℃时出苗很快,但苗弱,扎根慢,抽茎快,产量低。
幼苗能耐2~3℃低温,成株遭-4℃霜冻后可恢复生长。
北方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抽薹,9月上、中旬开花,9月下旬种子成熟。
晚熟品种生育期180天左右,早熟品种生育期120~130天。
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适应pH值5~8的土壤,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生长时对水肥需求高,在肥沃的壤土中产量最高。
抗旱能力较强。
不耐涝,多雨地区需选择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地种植。
耐荫性好,可在果园行间种植。
三、适宜区域苦荬菜种植几乎遍及全国,以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种植最多。
干旱、寒冷地区种植产量不高。
四、品种简介截至2008年,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品种有3个。
1、公农苦荬菜育成品种。
抗寒性强,幼苗可忍受0℃低温。
株高1.5~2.5米,茎粗2~5厘米。
叶多,叶片肥大。
生育期120~130天。
2、龙牧苦荬菜:育成品种。
株高1.8~2.0米,茎粗1~2厘米。
2苦买菜
生长发育
苦荬菜苗期生长缓慢,到8~10枚莲座叶 时开始抽茎,此时若环境条件适宜,生 长速度加快,日生长高度可达2.5cm以上。 在华北地区,4月播种,7月抽薹,8月开 花,花期很长,可延续至10月,9~10月 种子陆续成熟,生育期180d左右。经培 育而成的早熟苦荬菜品种,生育期120~ 130d。
3、它的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维生素含 量也很丰富
4、略带苦味,有促进食欲和消化、祛火 去病的功能。
(五)利用
以青饲利用为主:
要生喂,不能煮熟 防止发热变质,产生亚硝酸盐 喂猪时每头母猪日喂7~12kg,精料不足时可占日
粮比例的40%~60%
也可调制成青贮饲料和干草。青贮时在现蕾至 开花期刈割,也可用最后一茬带有老茎的鲜草, 可单独青贮,与禾本科牧草或作物混贮效果更 佳。
4、田间管理 苦荬菜宜于密植。
5、收获
生长迅速,需及时刈割。抽薹前刈割。可剥叶 利用。大面积栽培时,在株高40~50cm时进行 刈割,此后每隔20~40d刈割1次。再生性强, 南方每年可刈5~8次,北方3~4次,产草量一 般在75~105t/hm2,高的可达150t/hm2。刈割 时留茬4~5cm。
(二)生物学特性
喜温耐寒又抗热。无霜期150d以上,
需水量大,适宜在年降水量600~800mm的地区 种植,低于500mm生长不良。不耐涝,积水数 天可使根部腐烂死亡。苦荬菜根系发达,能吸 收土壤深层水分,因而又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在株高30~40cm,40d无雨,其他植物出现萎 蔫现象时,苦荬菜仍能维持一定的生长量。
采种地要多施磷、钾肥,为防止倒伏,适量施 用氮肥。一般每公顷产种子375~750kg。
(四)、饲用价值
1、叶量大,脆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 性特别好,猪、禽最喜食。
苦菜的繁殖与栽培
苦菜的繁殖与栽培苦菜(SonchusolearleuL)为菊科苦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苣菜、苦荬菜、败酱草等。
苦菜是一种野生蔬菜,以其嫩茎叶作汤、凉拌或爆炒为佳,也可制成脱水干菜和软包装保鲜产品。
其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每100g鲜嫩茎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并含有17种氨基酸。
苦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和胃、清肺止咳、益肝利尿之功效,特别是氨基酸中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对肝病、糖尿病疗效显著,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苦菜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
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粘质土上,根系发育不良。
适宜的土壤PH值为6左右。
苦菜耐寒、耐热、耐旱、耐瘠性均较强,在阴坡潮湿环境,茎叶舒展,叶色深绿,生长茂盛,在阳光充足的干旱地方,茎叶皱缩呈灰绿色。
一、繁殖方法苦菜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与根状茎繁殖两种。
用种子繁殖具有明显的野生苦菜的性状,苦味较浓,植株生长势好,抗性强;繁殖材料携带方便,并有利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苦菜种子均采自野生种,由于其成熟度不是很均匀,应及时采收,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当瘦果具有冠毛变褐,种子呈棕色或黑色时,表明种子成熟,即可采收,否则易被风吹落。
经晾干、揉搓、筛净,装布袋置阴凉处贮藏备用。
种子有休眠期,春播需冬藏或低温处理,使用年限1~3年。
种子繁殖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春、夏、秋季可播种,以春播为好。
春播在2月底至3月初,秋播在9~10月份。
播种前深耕整地作畦,畦宽~,使土细疏松面平,施腐熟基肥2000~3000kg。
用钙镁磷肥或草木灰拌匀种子,进行条播或撒播覆土~cm,镇压、浇水。
早春育苗要进行薄膜覆盖,夏季育苗要进行遮光降温,用种量~。
苦菜出苗后真叶生长缓慢,需及时培育,10天左右追施1次稀薄的人粪尿或%~%的尿素溶液,而后每隔7天再追肥1次,苗期施2~3次肥。
同时要及时除草,以除早、除净、除了为原则。
【阔叶草类】苦苣菜(菊科)
【阔叶草类】苦苣菜(菊科)苦苣菜图片,苦苣菜长怎么样,苦苣菜有什么药用价值?除苦苣菜用什么除草剂?苦苣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苦苣菜二、别名: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滇苦菜、苦荬菜、拒马菜、苦苦菜、野芥子三、英文名:commonsowthistle,sow thistle,smooth sow thistle,annual sow thistle,hare’s colwort,hare’s thistle,milky tassel,swinies四、分类:菊科苦苣菜属五、形态特征:1年生或2年生草本。
有乳汁。
外来入侵杂草。
1、根:直根圆锥状,须根多数,纤维状,有分枝。
2、茎:直立,中空,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具棱,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被稀疏短柔毛及褐色腺毛。
高50~100cm。
3、叶:互生。
柔软无毛。
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5~20cm,宽3~8cm,先端渐尖,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对称,狭三角形或卵形,边缘有不规则尖齿,顶端裂片大,宽心形、卵形或三角形,侧裂片狭三角形或卵形。
基生叶基部下延成翼柄。
茎生叶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边缘具不规则锯齿。
4、花:头状花序呈伞房状排列,花径2cm,花梗长2~6cm,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
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cm。
总苞片2~3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形,先端渐尖,边缘膜质。
花全为舌状花,多数,黄色,舌片长0.5cm。
5、果实:瘦果倒卵状椭圆形,冠毛白色。
6、种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6mm的白色细软冠毛。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3~11月。
种子萌发生长对生境要求不严。
七、生长环境:主要生于海拔170~3200米的山坡、路旁、荒地、田边、沟旁、宅旁。
八、危害:为常见杂草,易形成优势种群,对作物、草坪影响大。
植株体部分器官有化感作用,对伴生杂草、作物有生长抑制作用,影响生物多样性。
苣荬菜 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苣荬菜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苦苣菜,也称苦茄或拉札代苦苣菜,是珍贵的蔬菜类植物,也是十大减肥蔬菜之一。
苦苣
菜属于菊科植物,在中国也叫“苦茄”、“苦苉”、“苦苣菜”、“苦荸”等。
苦苣菜的叶、茎、梗、根全部可食,它们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滋补身体,具有健胃消食、凉
血降火、润肺止咳等功效。
苦苣菜原产于中国,草本植物,部分几乎失传,生长旺盛,可开花结果,果实紧实,植株
多分枝。
半开花的苦苣菜,其口感比完全开花的苦苣菜要好,汤汁更清淡,而且最重要的
是可以减肥,降低胆固醇。
苦苣菜主要营养成分为维生素、胡萝卜素、植物性淀粉、植物纤维以及氨基酸和钙等矿物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抵抗力,对抑制减体重、减压、降胆固醇、调理肠胃等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想要收获健康,。
苦苣菜
生长习性
埋于土壤中的种子,春、夏、秋3季均可发芽出苗,其物候期进程一般为3-4月份出苗,6-7月开花,7-8月成 熟,生育期为120天。秋季萌出的苗一般难以绿色体越冬,呈现la生性状。而在亚热带以南地区,一般四季均可 出苗,并能以绿色叶滚越冬。在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冬季也能开花结实。以河南省郑州地区为例,越冬的绿色叶 丛,一般于2月底返青,3月中旬以后抽茎,4月中旬以后孕蕾,5月上旬开花,5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实并成熟,生 育期为104天,生长期可达8-10个月。在中国郑州地区,越冬种子于3月中旬以后出苗,7-8月份成熟,生育期约 120天。夏末、秋初生出的苗,初冬也能开花结实,但茎秆低矮,种子难以完全成熟。处于莲座状的苗株可以顺 利越冬,凡已抽茎开花者,地上部分不能越冬。
苦苣菜种子繁殖。种子产量高,每一头状花序可产种子30粒,每株可产种子300-1200粒。种子发芽率一般可 达95,即便未完全成熟的种子也具有发芽力。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借助冠毛随风或地表径流传播,当遇到湿润而 疏松的土壤,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5℃,但需要较长时间,发芽最适温度为15-17℃。苦苣菜种子的休眠期很短, 一般为7-15天,成熟的种子,当年即可发芽出苗。埋入深土层不能发芽的种子,发芽力能保持2天,一般以当年 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苦苣菜的根颈部具有较多的潜伏芽,当地上部受畜禽采食或刈割,残茬能继续再生,尤其在 根系发育良好的叶丛期,再生力最强,每20天刈割1次,不会影响其再生,但在花枝形成后,再生力显著下降, 往往刈割2-3次,则难以再生。
苦苣菜
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01 植物学史
03 生长环境 05 生长习性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分布范围 06 育8 主要价值
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是菊科苦苣菜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不分枝或仅上部分枝, 叶为羽状深裂,通常无柄,而基部扩大抱茎。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有二至三列,舌状花黄色,是两性 花,可结果实。果为瘦果,压扁,成熟后为红褐色,两面有三条高起的纵肋。苦苣菜4月萌发,6-7月开花。苦苣 菜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嘉祐本草》之中,书中道:“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
【阔叶草类】抱茎苦荬菜(菊科)
【阔叶草类】抱茎苦荬菜(菊科)抱茎苦荬菜图片,抱茎苦荬菜长怎么样,抱茎苦荬菜有什么药用价值?除抱茎苦荬菜用什么除草剂?抱茎苦荬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抱茎苦荬菜二、别名:苦碟子、抱茎小苦荬、苦荬菜、黄瓜菜三、英文名:sowthistle-leafixeris,sow thistle四、分类:菊科小苦荬属五、形态特征:2年生草本。
1、根:主根伸长,呈长圆锥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须根。
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2、茎:直立,具纵条纹,上部具分枝。
株高30~70cm。
3、叶:基生叶多数,呈莲座状,长圆形,长3~7cm,宽1.5~2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渐窄成有窄翅的叶柄,柄短,边缘有锯齿或缺刻状牙齿,或为不规则的羽状分裂,叶脉羽状。
中下部叶线状披针形。
上部叶较狭小,椭圆形、长卵形或卵形,羽状分裂或边缘有不规则牙齿,先端急尖,基部无柄,扩大成耳形或戟形抱茎。
4、花:头状花序多数,具梗,径1cm,排列成密集或疏散的伞房状圆锥花序。
总荀圆筒形,长5~6mm,宽2~3mm。
外层总荀片5片,短小,卵形,长0.8mm,内层8片,披针形,长5~6mm,宽1mm,先端钝。
花全为舌状,黄色,顶端5齿裂,舌片长5~6mm,宽1mm,筒部长1~2mm。
雄蕊5枚,花药黄色。
花柱长6mm,上端具细茸毛,柱头裂瓣细长,卷曲。
5、果实:瘦果纺锤形。
6、种子:黑色,有10条纵棱,两侧纵棱上具刺状小突起,具短喙,喙长0.6~1mm,冠毛1层,刚毛状,白色。
六、生物学特性:花期6~7月,果期7~8月。
适应性较强,为广布性植物。
七、生长环境:生于平原、山坡、河边、荒野、路边、田间及疏林下。
八、危害:果园、农田常见杂草。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瘦果借助风力等传播、扩散。
十、分布范围:广布中国各地。
朝鲜、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抱茎苦荬菜嫩茎叶可做鸡鸭饲料;全株可为猪饲料、另据记载,全草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科牧草1.串叶松香草学名Silphium perfoliatuml.别名松香草、菊花草。
串叶松香草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湿润草原地带。
我国1979年从朝鲜引入。
现全国各地都已推广种植,其中分布比较集中的有广西、江西、陕西、山西和吉林等。
串叶松香草高产优质,其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远高于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牧草,居各种牧草之首。
(1)基本特征串叶松香草是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
株高2~3米,根系庞大,由垂直根茎、水平根茎和大量的不定根组成。
播种当年呈莲座丛状,不抽茎;第二年抽茎,茎四棱,初期疏生白毛,后变为光滑无毛,绿或略带紫色,不分枝。
叶对生,呈交错十字排列,基生叶具柄,茎生叶无柄;叶长椭圆形,长约40厘米,叶面皱缩,叶缘疏锯齿,深绿色,叶面有稀疏的刚毛。
头状花序,聚伞状排列,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边缘为舌状花,中间为管状花,橘黄色。
果实为瘦果,扁平长心脏形,褐色,千粒重20~23克。
串叶松香草在亚热带地区生育期约240天,温带地区约160~180天。
串叶松香草的种子产量高,繁殖力强。
成熟的种子发芽率均达90%以上,种子休眠期很短。
其无性繁殖能力也很强,老根颈可切根繁殖,其根颈上只要有芽点,栽培后均能成活。
串叶松香草的再生力也比较强,每年可刈割3次。
但刈割时,必须留茬l0~15厘米,否则,影响再生,甚至导致早衰。
特别应注意的是,刚刈割后不宜马上灌水,否则,易引起烂根,导致死亡。
串叶松香草分蘖力比较强,分蘖时问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返青时候,因此,如果进行分株繁殖,以此时期为最好。
串叶松香草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耐寒性很强,能耐一38℃的低温。
其地上部分能耐-5~-6℃的春寒和秋冻。
在自然环境下,在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只要土壤水分充足,它仍能正常开花结实。
但它不耐干热风,在3天干热风的袭击下,使其顶部嫩叶和花瓣干枯,使产种量和种子的饱满度都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串叶松香草根系发达,但由于株丛高大,叶片多而叶面积大,蒸腾能力强,耗水量大,耐旱性不强;但它的耐涝性比较强。
串叶松香草对酸性反应敏感,当土壤pH4.5~5.0时,植株生长矮小,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酸性土中生长较差。
适应的土壤pH为6.5~7.5之问。
在土壤pH为8的土壤上,尚能生长,但在pH为8.5的碱性土上,则生长不良。
尤其表现在播种后出苗困难,叶片生长缓慢,甚至早期死亡。
串叶松香草在荫蔽和土壤贫瘠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产草量低下。
(2)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轮作、播种繁殖、田间管理等技术。
1)整地施肥种植串叶松香草宜选择向阳、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微酸至中性砂土和壤土,翻耕前,每公顷应施基肥37 500千克以上,然后深翻耙平、作畦。
因为种子发芽,顶土力弱,所以,对整地要求严格,地面要平整,土块要细碎,如果土壤干旱,应浇后再播种。
2)播种与繁殖播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种子发芽率。
因为串叶松香草的种子保藏不能超过两年,其发芽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保存两年的种子的发芽率仍较高,第三年则明显下降,第四年其发芽率仅有35%左右。
因此,对种子做发芽试验,以正确计算播种量;其次要清除杂质并用30℃温水浸泡l2小时再播种;也可采用细沙层积种子35天,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能基本达到出苗整齐的目的。
直接播种:在土地面积较大、劳力比较缺乏、种子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直播法。
我国北方地区以4~8月播种为佳,如秋播应尽量提早,否则越冬困难,播期的早晚与根茎芽的发育有很大关系,而根茎芽的发育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产草量和产种量,一般播种越早,根茎发育越多,第二年产生的分枝也越多,产革量和产种量也越高;反之则产量较低。
亚热带地区春秋播均可,春播以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宜,再推迟亦可;秋播适宜在8月底至10月初。
土壤肥沃并且具备灌溉条件时,可以稀播,土壤肥力较差宜密植;收种用的种子田应稀播,刈割用作青饲田应密植。
在精耕细作、精心管理的条件下,一般以每公顷播种7·5千克为宜,稀者以6千克为好,密者以9千克为宜。
因种子发芽顶土力较弱,播种宜浅不宜深。
砂壤土播深3厘米,黏质土以2厘米为好。
可采用条播和穴播。
收草田用条播为宜,行距40-50厘米;种子田点播较好,行距l米、株距60~80厘米,每穴下种3~4粒,以后定苗l株。
串叶松香草当年只形成叶丛,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将种子田播种株行缩小1倍,第二年隔株间苗,间去的幼苗移植于其他大田中。
育苗移栽:采用育苗移栽,应精细整好苗床。
苗床可在大田,也可在温室(塑料棚),依移栽时间而定。
但播种期应在移栽前2.5~3个月进行。
播种量以每公顷地用种15~22.5千克为宜,如撒播,可按5厘米左右的间距撒播种子,然后盖上l~5厘米的细土,并经常洒水保持土表湿润。
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即可移栽至大田,并及时浇一次定根水。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多采用根颈(芽和根)分切移栽。
分切根颈的时间以春季萌芽之前为宜,在秋季老株枯死之前,分蘖芽萌发时亦可。
一般切分的子株应带有l~2芽点。
具体操作方法:将株丛挖起来,用刀细心地将每个芽连根切开,将分开的子株直接定植到大田。
收草田植株的密度,以每公顷45 000~60 000株为宜;如收种子,以每公顷l2 000~15 000株为好。
田间套种:由于串叶松香草播种当年或下一年,处于莲座丛期,覆盖率低,产草量较低。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使在单位面积和固定的时间内,获取比单播更多的饲料收获量,可试用以下套种方案:春播时在行(株)间种苦荬菜或籽粒苋。
当苦荬菜或籽粒苋收获后,再套种多花黑麦草。
秋播或移栽串叶松香草,可套种多花黑麦草或毛苕子等。
3)田间管理串叶松香草的田间管理包括间苗、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间苗定植:串叶松香草株型高大,且分蘖力强,如不及时间苗定植,将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
这项工作可分两次进行:一次是当苗株达3~4片真叶时,间去过密植株;第二次间苗应在6片真叶时进行,每穴留苗1株。
中耕除草:串叶松香草子叶肥大,顶土出苗困难,出苗后,生长非常缓慢,尤其春播,在雨季到来时极易发生草荒,所以及时除草、松土是苗期管理的关键。
灌水、施肥:串叶松香草喜水肥,应合理灌溉施肥。
除在整地时施足底肥外,在苗期或移栽定植后半个月可结合灌水施一次人粪尿或速效化肥。
大田中,每刈割一次都要结合灌水施一次速效氮肥。
但对留种田,除正常保证水肥条件外,开花、结实期应多施磷、钾肥,适量灌水。
病虫害防治:串叶松香草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
苗期主要害虫为地老虎和蛴螬,它们主要危害幼苗和刚刚萌发的种子,可用毒饵诱杀。
其方法是选用90%的敌百虫(或50%的辛硫磷)1千克用适量水溶化后拌人炒过的麦麸或饼肥颗粒100千克中,即为毒饵,以每公顷用毒饵150千克左右施入土壤中,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多发生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或北方多雨季节。
防治方法是:防止新刈茬口受水浸泡,即下雨、受涝时不要刈割;刈割草地需停2~3天才能灌溉;如遇此病发生,应及时喷洒“多菌灵”或“退菌特”,能有效防治。
(3)收获与利用收获饲草有剥叶和刈割两种方式。
小块地多采用剥叶利用,此法最适合养猪较少的农户。
当植株超过10片叶时,即可陆续剥取基部成熟叶片,剥叶多少,以不影响植物生长为原则。
剥叶收获比整株刈割的好处是:不损伤生长点,有利饲草生长;可以收获更多更好的青饲料;剥叶收获更有利于青饲料的陆续定时、定量供应,避免了刈割时饲草过剩及两次刈割之间饲草不足的“青黄不接”现象,也便宜更经济用效地利用饲草;剥叶收获,可以利用种子田的叶片,适当剥叶牧草,不影响响种子的收获量。
但剥叶收获的最大缺点是费工费时。
凡是大面积栽培的串叶松香草多采取刈割利用。
试验证明:第一年夏、秋季刈割1~2次,并不影响其越冬;第二年可刈割2~3次,刈割时间以抽茎期,草高80~100厘米为宜;第三年以后,每年可刈割3~4次。
这样刈割的饲草,可保证幼嫩多汁。
串叶松香草的产草量和产种量受地区、水热条件和管理条件不同的影响差别很大。
经多年种植,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公顷年产鲜草112 500~150 000千克;水热条件较好情况下,每公顷最高产草量可达到375 000千克。
每公顷可采收种子900~1 500千克。
1)采种串叶松香草花期长达2.5~3个月,种子成熟不一致,且种子成熟后,很易脱落,因此,必须随熟随采。
为了避免种子损失,应在种子呈黑褐色而未脱落时及时采收。
种子收获后,及时晒干,除去杂物入库保存,切忌受潮和发霉。
其保存期不得超过2年,否则,其发芽力将急剧下降。
串叶松香草的营养丰富而完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含量很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可与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相媲美,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表19、表20)。
表19 串叶松香草的营养成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表20 串叶松香草的氨基酸含量(%)(续)2)利用根据全国各地试验,串叶松香草虽然适口性不太理想,猪一般不愿采食,需要经过驯饲。
经过7~10天的诱导饲喂,猪便喜欢采食串叶松香草。
如遇少数猪初食时有拒食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诱导饲喂:①同原来用的饲料混合饲喂;②在切好的青草中少加食盐揉搓后或与原饲料混合饲喂;③将青饲用水浸泡6小时,沥水后拌精料饲喂;④打成草浆拌原饲料饲喂。
各种猪通过诱导都能很快适应采食。
串叶松香草叶量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易管理,是一种良好的暖季青饲料作物。
切碎或打浆或制成草粉等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可获得良好的饲喂效果。
作青贮保存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少量微贮剂能提高青贮质量。
串叶松香草干草经微贮、EM(一种微生物制剂)处理后能大幅度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及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使其质地柔软、气味芳香,起到改善干草质地和提高适口性的作用(表21)。
表21不同处理对串叶松香草营养成分的影响注:增减(%)为微贮、EM处理相对于干草;加微青贮相对于微贮。
2.苦荬菜学名Lactuca indica L.别名苦苣菜、苦菜、山莴苣、鹅菜、良麻。
苦荬菜原为中国安徽野生植物,经多年驯化选育,已变成广泛栽培的青绿饲料良种。
目前,广东、广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已普遍种植。
近年来已引至北方各地,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表现良好。
它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鲜嫩多汁的优良青绿饲料。
猪、牛、禽、兔、鱼均喜欢采食苦荬菜,苦荬菜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祛火健胃的作用。
(1)基本特征苦荬菜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5~2米,含白色乳汁。
主根纺锤形,分叉。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稍有毛。
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基部通常抱茎。
叶片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齿裂至深齿裂,长可达60厘米,宽2~8厘米。
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舌状花,淡黄色,舌片尖端具有5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