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
•相关推荐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1
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游鲁迅故居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顿时,
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

“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

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

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

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

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

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

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
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
离开了柯岩鲁镇鉴湖,大约坐了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绍兴市区参观鲁迅故居。

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我一直期待这能到绍兴,参观鲁迅童年的家,感受这无穷无尽的童年乐趣。

灰色的天空下,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调,白墙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也就是寿镜吾先生的书塾,书塾并不大,也比较简陋,鲁迅小时候坐在一个靠墙的位置读书。

三味书屋还有一个后园,鲁迅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在读书闲暇之余,这个后院也给了他不少乐趣。

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园子,种着一棵古树,看起来无聊至极,更谈不上什么乐趣。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

鲁迅故居并不怎么特殊,只是一个平凡的条件较好的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地方走出一个如此伟大的巨人。

比起三味书屋的后园,百草园相对要大得多,那些树木到现在都已是参天大树。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园子,但也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园子,我觉得这还不如我家边上的小园子,我怎么也找不到这里能有这么多的乐趣,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我们便坐上了大巴,我总觉得有一些失望,伟人的故居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这位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罢了。

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

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

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

在冬天里,绍兴可算
是生冷的,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

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

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

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

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

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

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

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

在这个昔日的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

鲁迅的故居已大部分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

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

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

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樱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一段江南的气息。

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鲁迅走了,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的来凭吊的人们,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

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2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

我怀着对鲁迅的敬仰之情,再回头看了一眼百草园,不禁想起了今天下午游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过程。

今天中午,我们乘着校车,来到了久违了的鲁迅故里,仿佛我们早就认识似的。

刚下了校车,我便看到一块大板上写着“鲁迅故里”,旁边还画着一个人:直直的钢发,隶体一字胡,穿着一件中式长衫。

我猛然间想起,这就是鲁迅先生啊!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们踏着石板路,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旁边古色古香的旧木窗,使我感到近代时的气息;前面的石库门,更让我联想到了当时的大街。

这犹如一副清末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踏着优美的音韵,我们来到了先生寿镜吾的家中。

出了第一进,便来到了书香阵阵的“三味书屋”。

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桌子。

这桌子与众不同,在桌角上刻着一个“早”字。

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小鲁迅因为上课迟到,一惯和蔼的先生,也将小鲁迅惩罚了一顿。

小鲁迅接受完惩罚,便回到座位上,抿着小嘴,眼神中浮现出坚毅。

他毅然地在桌角上,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将“早”字刻好。

从三味书屋出来,我们便直奔百草园—那是小鲁迅的游乐场。

刚进百草园,便看到高大的皂荚树。

它的枝干非常“健壮”,在粗壮的枝头间,萌发出了一片绿色的小精灵。

它们是那样碧绿,绿得透亮,绿得清爽。

看着让人神清气爽。

在皂荚树的前方,便是碧绿的菜畦。

菜畦中,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我好似进入了一个金黄的世界。

仔细一看,才认出,它们是油菜花。

那一朵朵高过人头的油菜,棵棵都笔直地挺立着,就像一个个军人。

在菜畦旁边,是光滑的石井栏。

那石井栏,是用木头做成的。

坐在上面,火热的屁股下传来阵阵凉意,别提有多舒服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都要坐在上面,可一坐上,便赖着不起来了。

在百草园的出口,是那“年代久远”的桑树。

这桑树可不能与小路旁的相媲美,因为,它要比小路旁的大3倍!它好似戴上了一顶碧绿的帽子。

那帽子是由叶子与桑葚组成的。

桑葚碧绿碧绿,还带着一根小小的刺。

“轰—”汽车发动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

望着远去的鲁迅故居,我的心中不禁又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3
正月初四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舅舅打来的一个电话改变这一天。

他说要带我们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电话刚挂,我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刷牙、洗脸、吃早饭,一切准备完毕。

那天刚好下雨,我便打着伞在马路旁等待。

不过几分钟,舅舅的汽车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随后我就上车,出发。

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吃着零食,有说有笑。

差不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绍兴故里。

舅舅先买好票,我们便开始鲁迅故里的一日游。

就在入口处旁边有一堵墙十分引入注意,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还画一条古街和鲁迅的上半身画像。

只见鲁迅身着古装,一只手垂直,另一只手拿着香烟,双目炯炯有神。

入口的另一边是乌篷船码头,一条条乌篷船在河道中穿梭着就像是织布的梭子。

鲁迅故里大致可分成四部分,有三味书屋、百草原、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

我们先参观的是鲁迅故居。

所谓鲁迅故居也就是鲁迅的老家。

我们刚进院子,客厅里的那些古家具吸引我们的眼球,赶紧跑过去看。

舅舅不停为我们拍照,看完大厅往里走,就到佛堂,墙上挂着一大块金黄色的布,上面锈着红色的“佛”字,前面还摆一张桌子,桌上放许许多多贡品。

再往里就是一间一间的房间,有主人房、少主房、幼童房、绣房、琴房等,不但房间多而且每间都富丽堂皇、豪华富贵。

可想而知,鲁迅家可真是大富贵家族呀!
参观鲁迅故居,我们又来到鲁迅纪念馆。

走进展厅鲁迅的雕塑如同磁铁一样把我们吸引过去。

一楼主要是鲁迅读过的书和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事。

往前面看过去围一群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是虚拟的水乡社戏。

舅舅说:“因为以前没有剧院,水乡的人就坐在船上看戏的。

”上面还有二楼,那里存放着鲁迅写的书。

看完纪念馆,时间也差不多,肚子也饿,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荒。

于是我们便找一家饭馆先垫饱肚子。

吃完午饭,我们又去百草原“大扫荡”。

百草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那里有好多名贵的花草树木,真是名不虚传。

在花坛旁还竖着一块写着“百草原”的大石头。

我们都站在石头前合影留念。

最后我们还去三味书屋。

那里有几间教室,有一间门看着,那就是鲁迅当年读过的教室,最角落的那张是鲁迅的。

据说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他,他就在桌子刻个“早”子。

四个景点都看过,我们又在热闹的古街上逛逛,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多么快乐的鲁迅故里一日游呀!我肯定不会忘记这一天的。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4
昨天,我们跟随爸爸开车来到了浙江绍兴市,你们知道绍兴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什么吗?那就是鲁迅故里。

早上吃完自助餐后,爸爸开着车把我们送到了鲁迅故里,我们跨进大门,看见了鲁迅爷爷那庞大的石雕矗立在大门口,走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先来了到了第一景点:鲁迅祖居,我们怀着着急的心情走了进去,听旁边的导游小姐介绍道:“鲁迅的祖父是个做官的,所以鲁迅的家境在当代还算是比较好,怪不得看上去他们的餐桌,家具都用的是上好的木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我们又跟随导游小姐去了鲁迅的故居我们参观了书屋,卧室和他们家的德寿堂和思仁堂,······
它们家有一个后院,名叫“百草园”,那里是鲁迅幼童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地方,听妈妈说,儿时的鲁迅在这里留下了快乐的时光。

在“百草园”的中央,有一口井,据说鲁迅小时候非常调皮,常在井口上跳上跳下。

不远就是鲁迅的纪念馆,首先呈现在我眼前的是鲁迅爷爷的雕像,下面标着1881—1936年,屈指算来,鲁迅爷爷的寿命才五十五岁。

通过纪念馆的资料,图画显示,我得知鲁迅爷爷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医学家,其中有一段话,每天鲁迅在学习中要做到三到,这三到分别是:心到,口到,眼到。

这就是他给自己订的学习方法。

在纪念馆里,展示了鲁迅爷爷生前的许多文学作品,有很多我都读不懂。

我稍微能理解的是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在广阔的天地里》:“我生在都市的大家庭,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看到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和许多农民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
一样了。

”我读完这段话后,隐约的感觉到,当年的鲁迅虽然出生富裕的家庭,但思想上没有一丝瞧不起穷苦农民,并富有同情和怜悯之心。

参观完鲁迅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鲁迅幼时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听导游说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裂在四面,,我看到鲁迅的那一张书桌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的。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已经到了中午12点,通过了参观鲁迅故里,我今天认识到鲁迅爷爷是一位多么伟大了不起的人,甚至在世界上都闻名远扬。

我敬佩你—来自绍兴的鲁迅爷爷。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5
今天,我们去江南水乡—绍兴。

刚出门,就和阳光撞了个满怀。

呀!天气真好!
路上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广阔的草地;高高的树木;一路的美景带给我们美好的心情。

经过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

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调,白墙黑瓦的房屋。

入口处有一块大型的石板,上面刻着雕像:一个瘦得有点让人担心,整天拿着个烟筒吃烟,穿着一件大袍子长褂,嘴巴上留有一排浓密的像一个一字形的胡须的,根根头发竖起像刺猬的毛一样的人。

这,就是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

上书“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打字,将革命家大义凛然的神态,彰显无疑,让我深感敬佩。

故居门口“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走进大门,我开始了解鲁迅的生活。

听导游说故居分新老台门,新台门是仿照老台门建造的,规模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黑瓦白墙。

鲁迅在新台门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在鲁迅屋子的院子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可亲的奶奶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一边的鲁迅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连奶
奶脚边的小猫也听得津津有味,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我也坐了上去,仿佛沉浸在奶奶的故事里……
沿着窄窄的小路,我们走进“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在书屋的东北角是鲁迅的座位,在他的桌角上有一个“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为给父亲买药上课迟到了,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于是他悄悄地用小刀在桌角上刻了“早”字,用来自勉,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鲁迅先生还告诫我们,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我深深地佩服鲁迅的学习精神,走过三味书屋,我为自己平时散漫的学习态度感到惭愧,我想,鲁迅的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中。

小路走到底是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我多么想一睹为快,于是快步走进百草园。

百草园没有我想象中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碧绿的菜地”五六畦,“光滑的石井栏”仍在,“高大的皂荚树”高耸挺立,“紫红的桑椹”只见树干桑叶不见果子。

听导游介绍,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翻开石头,有时会遇见蜈蚣,冬天还常常在雪地里捕麻雀……这片小天地里充满了鲁迅童年的欢声笑语。

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把半边脸藏在了山后。

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故居,带着回忆,带着对鲁迅这位大革命家、文学家的敬佩之情踏上了归途。

参观绍兴鲁迅故居有感篇6
鲁迅笔下的绍兴一次次呈现出它的古朴、厚重以及挥之不去的人文气息。

现在的绍兴怎么样了?还找得到往日的神韵吗?那我们现在就跟着鲁迅的足迹去感受感受吧。

与鲁迅关联最紧密的当然是鲁迅路一带了。

在解放路、鲁迅路的交叉口就是鲁迅广场,有先生的雕像,暗黑的铜色,眉眼间的坚毅是人们熟悉的神情。

广场临着水和桥,对面就是绍兴的古玩市场───古色古香的石牌坊,里面长长的石板街,依着水,一家家玲珑的小店,可以看到古朴精致的古玩、有些年月的字画,后来还有了邮、币、卡交易市场。

更有味道的是还保留了当年花鸟市场的部分,全是活泼泼
的小东西,弥散着小城市特有的热闹和一点世俗的艳丽。

顺着鲁迅路走就是鲁迅纪念馆。

纪念馆是淡白色的建筑,中国风味的飞檐。

里面的收藏品丰富得有点出人意料。

文字照片书籍图纸自不必说,更吸引人的是实物:有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有孩提时的玩具,还有闰土送给他的贝壳……
鲁迅故居在纪念馆一侧,出了馆步行不过3、4分钟。

是当年的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

一座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大宅院。

这座台门共有六进。

现在供参观的是西首的房子,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的格局,堂厅、厢房、灶间、杂屋,仍可见当年的气韵。

百草园是周家的后园,各个房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秋后还用来做晒场,但因园大草深而显得有些荒凉。

园分大小,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44米,高约1米的泥墙。

泥墙南端有块界碑,这就是被鲁迅称作“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

这个荒芜的园子,不仅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而且有树木、藤蔓和飞鸟爬虫。

你一定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即使现在已难寻旧踪,但文中浓厚的生活情趣依然带给你丰富的想像。

百草园易主朱家后,小园中的平地上垒起了假山,并构筑了鱼池和花厅。

三味书屋也只一箭之隔。

它坐东朝西,北傍小河,有近35平方米。

书房正中上方悬挂“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书。

蓝底洒金屏门的正中挂有一幅“松鹿图”,图下摆设长条案桌,书屋中间是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学生都坐在窗前壁下。

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鲁迅用过的,桌面右上角那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先生当年亲手刻下的。

书屋后面的小园里有砖砌的'小花坛,种有腊梅、天竹、桂花等。

三味书屋从周围环境、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

如有兴趣,还可以去探探不远处的绍兴民俗博物馆,看看最土最俗的绍兴器具、房屋、摆设、婚丧礼仪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多次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上海都已开了两家分号。

但要寻根问底,还是要到绍兴的鲁迅路上。

“咸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