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波的干涉与衍射试题20题——有答案
波的干涉与衍射(试题)1.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一般障碍物的尺寸()。
A.跟声波波长相差不大,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B.比声波波长大得多,声波不能发生衍射C.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较,使光波也发生衍射D.比光波波长大得多,故光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答案:AD2. 一列水波穿过小孔发生了衍射现象,衍射的水波与原来的水波相比()。
A.波长变短了B.频率变高了C.波速没有变化D.质点的振幅变小了答案:CD3.下列事实属于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
A.池塘里的水波,遇到突出水面的小石块,小石块对波的传播没有影响B.水波前进方向上有一障碍物,其后面没有水波传播过去C.水波前进方向上有一带小孔的屏,水波通过小孔传播到屏后的区域D.板胡的声音比弦声更响答案:AC4.当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质点P的振幅最大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答案:ABD5.关于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在介质中叠加,一定产生干涉现象B.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所以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叠加规律适用于一切波D.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答案:CD解析:频率相同是干涉的必要条件,A错,D对;一切波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只有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才最明显,B错;波的叠加没有条件,C 对。
6.波长为60 m和17 m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传播速度慢B.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频率小C.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易发生衍射D.波长60 m的声波不能被反射答案:BC解析:不管波长长短为多少,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都为340 m/s,由波长、声速、频率关系可知f=c/九,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A 错,B对.由发生明显衍射条件可知,波长较长,发生衍射较容易,C 对.任何波都可以发生反射,D错7.如图所示,S p S,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t的两个机械波源,振幅为A, a、b、c三H点分别位于S,连线的中垂线上,且:---------------- ■: >ab=be,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8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一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D.d处质点的振幅为2A答案:CD解析:S p 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源,则到两波源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偶数倍的点振动加强,振幅是两列波振幅之和,即为2A; 到两波源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奇数倍的振动减弱,振幅为零,两波源连线中垂线上的所有点到两波源距离之差为零,符合振动加强条件,故C、D两项正确.振动加强只是振动的振幅最大,位移在-2A—2A之间不断变化,故A、B两项错误.答案:CD8.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0.4 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2cm。
(精品讲义)波的衍射和干涉word版含答案2
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波的衍射[探新知·基础练]1.波的衍射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两种衍射现象(1)在水波槽中,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
当障碍物较大时波被阻挡,在靠近障碍物后面没有波,只是在障碍物较远处,波才稍微有些绕到“影子”区域里,如图甲所示,虽然发生衍射现象,但不明显。
当障碍物较小时发现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如同障碍物不存在一样,如图乙所示,衍射现象明显。
(2)在水波槽中,在波源前方放一个有孔的屏,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
当孔较大时发现水波经过孔后在连接波源与孔的两边的两条直线所限制的区域里传播,如图丙所示。
当孔较小时发现孔后的整个区域里传播着以孔为中心的圆形波,如图丁所示,衍射现象明显。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一切波均会发生衍射现象。
(√)2.衍射不需要条件,只有明显衍射才有条件限制。
(√)3.波长长的机械波不易发生衍射现象。
(×)[释疑难·对点练]1.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2.正确理解衍射现象(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凡能发生衍射现象的一定是波。
(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没有“不发生衍射”之说。
(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
(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着的衍射现象。
[试身手]1.如图所示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①、②图)或障碍物(③、④图),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解析:选A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由题图可知,②、④图能明显发生衍射现象,而①、③图不能,故选A。
波的叠加[探新知·基础练]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以下对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一定可以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B.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是横波D.波长和障碍物尺寸相近时,衍射现象明显【答案】D【解析】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才能可以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故A正确;机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的,故B错误;声波是纵波,故C错误;波长和障碍物尺寸相近,或大得很多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波的叠加.2.以下关于波与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答案】 CD【解析】试题分析:能否产生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看障碍物与波长的尺寸关系,与振幅无关,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差不多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但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才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增大或减小.故C正确;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根据相对论,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故D正确。
【考点】机械波3.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C.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D.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不同,机械波的波速决定于介质,即两列波的波速是相等的,根据可知,两列波的频率不同,故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不会产生干涉现象,但能出现波的叠加现象,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因为不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所以虽然些时刻a点的振动加强,但不能始终加强和减弱,故选项CD错误;【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4.如图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2m/s,波长为0.4m,E点为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练习题-波的干涉和衍射(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 ,b 所示,则( )A.图a 、b 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 、b 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2、(2015 湖北八市联考) 如图所示,甲图为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是x =2 m 处质点P 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传播速率为4m/sB.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 经过0.5s ,质点P 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2mD. 若遇到3m 的障碍物,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两波源12S S 、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C.a点的振动始终加强D.a点的振动始终减弱4、如图所示,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由它们发出的波相互叠加,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于a、b、c三个介质质点的振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处振动永远互相减弱B.a处永远是波峰与波峰相遇C.b处在这时刻是波谷与波谷相遇D.c处的振动永远互相减弱5、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 v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若u增大,则()V表示声波的速度(u VA. v增大,V增大B. v增大,V不变C. v不变,V增大D. v减小,V不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声波波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减小B. 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C.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D. “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的干涉现象7、如图所示为一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均匀介质中产生球面的情形,则()A. 该波源正在移向a点B. 该波源正在移向b点C. 在a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D. 在b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8、一列连续鸣笛的火车高速从铁道上通过,则在铁道边上的人听到的笛声应为( )A. 某一不变频率的笛声B. 车头经过前笛声频率变高,车头经过后笛声频率变低C. 车头经过前笛声频率变低,车头经过后笛声频率变高D. 频率时高时低周期性变化的笛声9、(2016 上海模拟)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
2024高考物理波的干涉与衍射题库及答案
2024高考物理波的干涉与衍射题库及答案(以下是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的物理波的干涉与衍射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波干涉现象的特征?A) 波峰与波谷重叠 B) 波干涉仅发生在小范围内 C) 等倾波前经过光具产生干涉 D) 波面变平整答案:A) 波峰与波谷重叠2.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波衍射现象的特征?A) 具有直线传播特性 B) 波传播的方向发生改变 C) 波阵面遇到屏障产生弯曲 D) 波两侧出现交替亮暗区域答案:A) 具有直线传播特性3.当两个相干光源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光的干涉现象称为:A) 衍射 B) 反射 C) 干涉 D) 折射答案:C) 干涉4.哪种干涉现象需满足光程差为半波长?A) 双缝干涉 B) 单缝衍射 C) 平行光干涉 D) 等倾波干涉答案:B) 单缝衍射5.衍射现象中如果波前有一部分被遮挡住,这时衍射图样就会出现:A) 反射 B) 干涉 C) 散射 D) 暗纹答案:D) 暗纹二、解答题1.请简述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现象。
答:单缝衍射实验是通过一个狭缝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当平行光垂直照射到狭缝时,狭缝成为光波传播的波阵面,波阵面发生弯曲,新的波阵面与原波阵面相交形成一系列小弧,这些小弧上的点成为次级波源,它们会继续发出波,形成扩散的圆形波阵面,所以在屏幕上观察到的是中央亮度最高,然后是多个同心圆环,依次衰减,最后到达暗纹。
这种现象称为单缝衍射。
2.请简述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现象。
答:双缝干涉实验是通过两个相距较近的狭缝来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当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双缝时,每个狭缝成为光波传播的波阵面,波阵面发生弯曲的同时,两个波阵面相交形成一系列小弧,这些小弧上的点成为次级波源,由于波阵面的形状和波源之间的相位差,最终形成干涉图样。
干涉图样由一系列交替的明纹和暗纹组成,中央部分是亮纹,呈直线分布,两侧是暗纹,形成干涉条纹。
3.请简述等厚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现象。
答:等厚干涉实验是通过等厚透明薄片来观察干涉现象。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1.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一定程度的衍射,为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A.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B.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C.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D.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答案】D【解析】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与波的频率无关,所以改变波的频率不会改变波速,但由v=λf可知,当波速一定时,减小频率则波长增大,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所以缩小障碍物的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会使衍射现象更明显,D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波的衍射点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2.关于波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有的波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能发生衍射现象B.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C.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D.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答案】C【解析】波特有的现象是干涉、衍射,所以A错。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远离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小,B错;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C对;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振幅加强,质点依然在振动,所以D错。
【考点】波的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波的传播问题,机械波传播需要靠介质,但电磁波不用,机械波波速由介质决定,电磁波传播速度为光速。
3.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孔的尺寸比波长大时,一定不会发生衍射现象B.只有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时,或者比波长还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C.当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B【解析】波的衍射不需要条件,只有当观察明显衍射时才有只有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时,或者比波长还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B说法正确。
高中物理 第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练习高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波的衍射和干涉[A组素养达标]1.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些波在一条件下才有衍射现象B.不是所有的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C.一切波在一条件下才有衍射现象D.一切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解析:衍射现象是波在传播过程中所特有的特征,没有条件,故一切波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衍射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故D正确.答案:D2.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只要是两列以上的波,在相遇的区域内都能产生稳的干涉C.能产生稳的干涉现象的波频率一相同D.干涉是机械波特有的现象解析:干涉是波特有的性质,任何波只要满足相干条件都能产生干涉现象.答案:C3.关于波的叠加和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列频率不相同的波相遇时,因为没有稳的干涉图样,所以波没有叠加B.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的点只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C.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振动的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可能是零D.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的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的质点的位移大解析:两列波相遇时一叠加,没有条件,A错误;振动是指振幅增大,而不只是波峰与波峰相遇,B错误;点(减弱点)的振幅增大(减小),质点仍然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两侧振动,故某时刻的位移可以是振幅范围内的任何值,C正确,D错误.答案:C4.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 A.a向上,b向下B.a向下,b向上C.a、b都静止D.a、b都向上解析: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两列波振动的叠加,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形图,可判知质点的振动方向,选项B正确.答案:B5.(多选)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有时是减弱的B.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的C.质点P的振幅最大D.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解析:P点是两列波的波峰的相遇点,故其振动始终是的,A错误,B正确;质点P处于振动区,振幅最大,C正确;对于某一个振动的质点,位移是会随时间变化的,D错误.答案:BC6.小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图如图所示,小河水面平静.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要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C.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D.无需拍打,A也会振动起来解析: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必须使水面形成的水波波长足够长,衍射现象明显,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选项B正确.答案:B7.(多选)波长为60 m和17 m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波长为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传播速度慢B.波长为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频率小C.波长为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易发生明显衍射D.波长为17 m的声波不能发生衍射解析:不管波长为多少,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约为340 m/s,由波长、波速、频率关系v=λf可知,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A错,B对.由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对.任何波都可以发生衍射,D错.答案:BC8.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B.阴影Ⅰ以外区域C.阴影Ⅱ以外区域D.阴影Ⅲ以外区域解析:由题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半波长为实虚两圆半径之差,且可看出挡板A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而小孔B与波长长度差不多.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知,该波在挡板A处的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即可认为波沿直线传播,故阴影Ⅰ区域内水面无波形;该波的波长与小孔B差不多,能够产生明显的衍射,故在阴影Ⅲ、Ⅱ区域内存在明显的衍射波形,故B选项正确.答案:B9.在图中,A、B是同一介质中两相干波源,其振幅均为A=5 cm,频率均为f=100 Hz,当A点为波峰时,B点恰好为波谷,波速v=10 m/s,判断P点为振动点还是振动减弱点?解析:A到P与B到P的波程差为Δx=25 m-15 m=10 m.这两列波的波长为λ=vf=10100m=0.1 m.10 m恰好为0.1 m的整数倍,又因A、B步调相反,因此P点为减弱点.答案:减弱点[B组素养提升]10.如图所示,甲、乙两平面波是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y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峰位置,实线相交点为A、B、C、D,虚线表示波谷位置,对图中正方形的a、b、c、d四点的振动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a、b点振动,c、d点振动减弱B.a、c点振动,b、d点振动减弱C.a、d点振动,b、c点振动减弱D.a、b、c、d点振动都解析:当两列波出现干涉现象时,要产生干涉图样,形成一条线、一条减弱线……即线、减弱线彼此相间隔的稳的干涉图样,图中实线相交点A、B、C、D,即波峰与波峰相遇,都是振动点,可知B、D决的直线为线,过A、C平行于BD直线的两条直线也是线,a、c两点在BD直线上,故a、c点是振动点,分别过b、d点且平行于BD直线的两条直线均在两线之间,为减弱线,故b、d两点的振动减弱.答案:B11.(多选)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于1.5λB.P点始终不振动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传到P点解析:振动减弱点到两波源距离差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根据P点所处虚线的位置可知,P点到S1、S2的距离之差为1.5λ,选项A正确;两波源振动情况相同,故P点振幅为零,P点始终为振动减弱点,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在P点合位移为零,故其中一列波的波峰传播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传播到P 点,选项D 正确.答案:ABD12.甲、乙两人分乘两只小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24 m .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5个波峰.(1)此水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为多少?(2)若此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根竖直的电线杆,是否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若该波经过一跨度为30 m 的桥洞,桥墩直径为3 m ,桥墩处能否看到明显衍射?(4)若该桥为一3 m 宽的涵洞,洞后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解析:(1)由题意知:周期T =6020 s =3 s.设波长为λ,则5λ+λ2=24 m ,λ=4811m.由v =λT 得,v =4811×3 m/s =1611m/s.(2)由于λ=4811 m ,大于竖直电线杆的直径,所以此波通过竖直的电线杆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4)由于λ=4811 m>3 m ,所以此波无论是通过直径为3 m 的桥墩,还是通过宽为3 m 的涵洞,都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答案:(1)4811 m 1611 m/s (2)会 (3)能 (4)能[C 组 学冲刺]13.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 、B 两点沿x 轴相向传播,t =0时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两列波的波速都是10 m/s ,求:(1)甲、乙两列波的频率各是多少?(2)第几秒末两列波相遇?相遇时C 、D 两点间有哪些位移最大? 解析:(1)由图知λ=4 m ,又因v =10 m/s所以由f =v λ得f =104Hz =2.5 Hz故甲、乙两列波的频率均为 2.5 Hz. (2)设经t 时间两波相遇,则2vt =4 m 所以t =42×10 s =0.2 s又因T =1f =12.5s =0.4 s故两列波分别向前传播λ2相遇,此时两列波的图象如图中的虚线所示.故C、D间有x=5 m和x=7 m处的点位移最大.答案:(1)2.5 Hz 2.5 Hz (2)0.2 s x=5 m与x=7 m处的点位移最大。
物理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师版)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师版)知识点归纳一、波的衍射1.定义:波可以①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②,或者③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3.④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⑤的现象.二、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叠加原理1.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后能够保持各自的⑥继续传播,这叫做波的独立传播原理.2.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⑦.三、波的干涉:1.定义:⑧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⑨、某些区域的振动⑩的现象.2.条件:○11相同是两列波产生干涉的条件.3.○12都能够发生干涉,干涉是波○13的现象.四、对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条件的理解1.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衍射不需要条件.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缝、孔或者障碍物的尺寸d 比波长λ小或者相差不多,小得越多,衍射越明显.3.明显衍射发生时,并不一定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如当小孔远远小于波长时,衍射应当非常明显,但我们却观察不到,是因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小孔的能量很小,使水波的振幅很小.五、对干涉现象的理解1.干涉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2.干涉图象的特征:①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不随时间变化.③加强区和减弱区互相间隔.3.对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理解:4.①加强区:是指质点的振幅为两列相遇波振幅之和A=A 1+A 2,质点还是在原来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位移不总是最大.5.②减弱点:是指质点的振幅为两列相遇波振幅之差6.A=∣A 1-A 2∣,当两列波的振幅相等时,减弱点的位移始终为零.7.加强点的位移不一定大,减弱点的位移不一定小.8.③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当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x ∆,9.当x ∆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即x ∆=k λ(k=0,1,2···),10.振动加强.11.当x ∆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即x ∆=(2k+1)2λ(k=0,1,2···),振动减弱.若振动步调相反,则以上结论也相反.若某点总是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该点为振动加强点;若总是波峰与波谷相遇,该点为振动减弱点.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S是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以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A点没有明显振动,为了使A点能发生明显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波源的频率B.减小波源的频率C.将N板向右移D.将N板向左移【解析】A点要发生明显振动,就是要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当狭缝距离不变时,必须增大波长,而v是一定的,由v=fλ可知,要增大λ则只要减小f,故B正确.当波长λ不变时,将N板左移,使狭缝距离d减小,也能产生明显衍射,故D正确.故本题应选B、D.【答案】BD例2两个不等幅的脉冲波在均匀介质中均以1.0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相向传播,t=0时刻的图形如图10-1所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0.1m,则以下不同时刻,波形正确的是()【解析】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叠加后任一点位移为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经0.3s、0.4s、0.5s、0.6s后,每列波形往前平移的距离分别为0.3m、0.4m、0.5m、0.6m,由叠加原理可知A、B、D正确。
光的干涉 衍射试题(含答案)
光的干涉衍射试题(含答案)一、光的干涉衍射选择题1.关于干涉和衍射,正确的说法是()A.有的波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能发生衍射现象B.波具有衍射特性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比较相差不多或小得多C.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D.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比较2.如图所示,三束细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a、b、c三束光,可知( )A.a为波长较长的光B.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C.分别用这三种光做光源,使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小D.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B.对同一种光学材料,不同颜色的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E.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4.图甲是用光的干涉法来检查物体平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其平面的物体,C为入射光,图乙和图丙分别为两次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C应采用单色光B.图示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B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C.当AB之间某处距离为入射光的半波长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D.若所观察的条纹是图乙,被检查表面上有洞状凹陷E.若所观察的条纹是图丙,被检查表面上有沟状凹陷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只有机械波多能产生普勒效应,光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C.在照相机镜头上涂一层氟化镁,可以增透所需要的光,这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D.不同频率的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不相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牛顿环是由两玻璃表面间的空气薄膜的反射光干涉形成的B.图甲中换表面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中心暗纹半径不变C.图乙属于红光的干涉条纹D.图丙测彩色条纹的成因与图甲相同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 面射出C.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E.图戊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高二物理光的干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光的干涉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答案】D【解析】著名的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A错误;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B错误;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C错误;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光的干涉与衍射2.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C.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m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答案】AC【解析】据题意,如图所示是波的干涉图样,当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故选项A正确;虚线表示振动减弱区,这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所致,故选项B错误;据可知,当某点到两个波源的距离差为波长整数倍,该点振动加强,如果取该点在其中一个波源上,且从图可以看成有3个波长,则有,故选项C正确而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波的干涉。
3.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时,若两列波的波峰在某质点P位置相遇,则有 ( )A.质点P的振动始终加强,P点振幅最大B.质点P的振动始终加强,P点位移始终最大c.质点P的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振幅随时间周期性变化D.质点P的振动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因为P点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答案】A【解析】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时,会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若两列波的波峰在某质点P位置相遇,则在P点两列波的振动情况相同,即同一时刻向相同方向振动,即振动始终加强,所以振幅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故选项A正确选项CD错误;两列波的位移随时间周期性变化,也有为负值的时候和为零的时候,故选项B错误.【考点】波的干涉.4.如图所示,用单色光A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处为第二条暗纹的中点,改用频率较低的单色光B重做实验,若其他条件不变,则().A.第二条暗纹中点仍在P点B.第二条暗纹中点在P点上方C.中央亮纹的宽度变小,亮纹中点仍在O点D.中央亮纹的宽度变大,亮纹中点在O点上方【答案】B【解析】由λ=和Δx=λ可知B正确.不论波长如何变化,中央亮纹的中点仍在O点.5.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双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离变窄【答案】ABD【解析】由条纹间距公式Δx=λ,d指双缝间距离,l是双缝到屏的距离,可知:A项中l减小,Δx变小;B项中λ变大,Δx变大;D项中d变大,Δx变小.故A、B、D正确.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中间零级明条纹到双缝的距离相等,那么从第四级明条纹到双缝的距离差是().A.2λB.2.5λC.3λD.4λ【答案】D【解析】由路程差Δs=nλ可知,第四级明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为4λ,故选项D正确.7.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P的位置不变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答案】D【解析】本实验中单缝S的作用是形成频率一定的线光源,双缝S1、S2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稍微移动S后,没有改变传到双缝的光的频率,由S1、S2射出的仍是相干光,由单缝S发出的光到达屏上P点下方某点的光程差为零,故中央亮纹下移.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用红光做实验,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间隔距离相等的红色干涉条纹.若将若将其中一条缝挡住其中一条缝挡住,另一条缝仍然可以通过红光,那么在屏上将看到A.形状与原来一样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B.形状与原来相似的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只是间距变窄了C.形状与原来不同的明暗相间、间距不等的红色条纹D.没有条纹,只是一片红光【答案】C【解析】双逢干涉的条纹是明暗相间间距相等的红色条纹,挡住其中一条缝,双缝变单逢,出现的是单逢衍射的图样,单逢衍射的图样为明暗相间的条纹,但是中间的宽而且亮,往两边变得暗而且窄。
高二物理光的干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光的干涉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光的本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单缝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答案】ABC【解析】由于泊松亮斑、薄膜干涉、单缝衍射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B、C都是正确的;D 中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而不是纵波,故D错误。
【考点】光的波动性。
2.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象,从图象可知()A.B侧波是衍射波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C.增大水波波源的频率,衍射现象将更明显D.增大挡板之间的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 档板左边是衍射波的波源,故A错误;在同一种介质水中,机械波的波速相等,故B正确;波速不变,增大水波波源的频率,水波的波长将在减小,而挡板间距没变,所以衍射现象将没有原来的明显;故C错;在波长没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挡板间距,衍射现象将没有原来的明显,故D错。
【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如图所示,用单色光A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处为第二条暗纹的中点,改用频率较低的单色光B重做实验,若其他条件不变,则().A.第二条暗纹中点仍在P点B.第二条暗纹中点在P点上方C.中央亮纹的宽度变小,亮纹中点仍在O点D.中央亮纹的宽度变大,亮纹中点在O点上方【答案】B【解析】由λ=和Δx=λ可知B正确.不论波长如何变化,中央亮纹的中点仍在O点.4.竖直的肥皂膜在单色光的照射下,表面会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直的B.干涉条纹基本上是水平的C.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肥皂膜前后表面上反射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D.干涉条纹是彩色的【答案】BC【解析】薄膜干涉条纹的产生是薄膜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反射来的光发生干涉所产生的,同一明条纹或同一暗条纹应出现在膜的厚度相同的地方,膜非常薄,条纹基本是水平的,由于光是单色光,不会发生色散,故选B、C.5.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激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则P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r1-r2|应为().A.B.C.D.【答案】D【解析】出现暗条纹,说明S1、S2到P点距离之差为×(2n-1)=λ而λ=,所以|r1-r2|=λ=,因而D是正确的.6.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如图所示.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A.λB.λC.λD.λ【答案】B【解析】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热效应,当光照射物体时,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红外线而致热.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如氟化镁薄膜(相当于增透膜),当增透膜最小厚度等于红外线在其中传播的波长的时,灯泡发出的红外线射到增透膜后,从增透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回来的两束红外线发生干涉,相互抵消,使反射的红外线强度减弱,达到冷光效果.7.以下光源可作为相干光源的是().A.两个相同亮度的烛焰B.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C.双丝灯泡D.出自一个狭缝光再分成的两束光【答案】D【解析】两个光源发出的光要产生干涉,它们的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恒定,而且振动方向相同.相同亮度的烛光频率不一定相同,故A项错;相同规格的灯泡发出的光频率不一定相同,B 错;双丝灯泡上,不同的发光点所发出光的频率也不一定相同,C项错;把同一束光线再分成两列光,能够确保这两列光波(视为新光源)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情况相同,所以D项正确.8.由两个不同光源所发出的两束白光落在同一点上,不会产生干涉现象.这是因为 ().A.两个光源发出光的频率不同B.两个光源发出光的强度不同C.两个光源的光速不同D.这两个光源是彼此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相干光的条件,题中两光源发的光都是白光,频率不确定没法比较,选项A错误.光的强度对光是否发生干涉没有影响,选项B错误.光速在真空中是确定的,但它对光的干涉也没影响,选项C错误.题中是两个独立光源,二者产生的光振动情况不完全相同不是相干光,选项D正确.9.在一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所有光源是波长等于6 000的橙光,光屏上有一点与双缝距离之差为18 000,则这一点将出现________条纹,若改用波长为4 000的紫光进行实验,则这一点将出现________条纹.【答案】明暗【解析】出现亮纹的条件是光程差Δr=2n·,(n=0,1,2,…)因为Δr=18 000,λ=6 000,故n=3,满足条件,为亮纹;出现暗纹的条件是光程差Δr=(2n+1)· (n=0,1,2,…),因为Δr=18 000,λ′=4 000,故n′=4,满足条件,为暗纹.10.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回到最亮.则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减少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答案】D【解析】因A、B间为空气薄膜,在B板上方观察,光线最亮,说明从B的下表面反射的光与A的上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后加强,A、B错;设原来空气薄膜d1,升温后,空气薄膜厚度为d2,则光加强时有:2d1=kλ,2d2=(k-1)λ,所以:d1-d2=,C错、D正确.11.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0 光的干涉和衍射(附答案解析)
【例1】(2023•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监测矿井中瓦斯含量的报警装置的原理图。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 、 ,容器 中为干净的空气,在容器 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已知瓦斯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 中的气体含有瓦斯,则屏上不会出现干涉条纹
故选: 。
【变式练2】(2022秋•张家港市月考)光的干涉现象在技术中有重要应用。一顶角极大的圆锥形玻璃体,倒立在表面平整的标准板上,其截面如图甲。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玻璃的上表面射向玻璃体,沿光的入射方向看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条纹是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且中间疏、边缘密
B.产生干涉的两束光是来自玻璃体上表面和侧面的反射光
(2)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
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等于薄膜厚度的2倍,光在薄膜中的波长为λ.
在P1、P2处,Δr=nλ(n=1,2,3,…),薄膜上出现明条纹.
在Q处,Δr=(2n+1) (n=0,1,2,3,…),薄膜上出现暗条纹.
(3)应用:增透膜、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3.光的衍射
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足够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C、若换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波长变短,而等厚干涉的相邻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条纹间距变小,故C错误;
D、若出现乙图所示条纹,根据空气薄层干涉是等厚干涉,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所以该处光的路程差与内侧的路程差相等,即该处出现凸起的,故D正确。
【解答】解: .光通过瓦斯气体后并不会改变频率,而干涉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必须相等,所以仍然可以发生干涉现象,故 错误;
2023年高考物理热点复习: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16页)2023年高考物理热点复习: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
【2023高考课标解读】
1.理解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双缝干涉中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2.理解光的衍射现象,知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3.知道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偏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3高考热点解读】
一、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1.产生条件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2.杨氏双缝干涉
(1)原理图如图1
所示
图1
(2)亮、暗条纹的条件.
①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为亮条纹.
a .光的路程差Δr =r 2-r 1=kλ(k =0,1,2…),光屏上出现亮条纹.
b .光的路程差Δr =r 2-r 1=(2k +1)λ2
(k =0,1,2…),光屏上出现暗条纹.②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且中央亮条纹是白色(填写颜色).
③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
λ.二、薄膜干涉现象
1.薄膜干涉现象
如图3
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图3。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5波的干涉与衍射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机械波5波的干涉与衍射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波的叠加1.(多选题)(2022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之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相遇之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在该点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相遇之后,振动加强区域内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2.(2024江苏南通期中)两列在同一介质中沿同一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的情况,其中实线表示向右传播的波,虚线表示向左传播的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不可能发生干涉B.图中a、c、e、g点为振动加强点C.再过半个周期,b、d、f点变为振动加强点D.再过一个周期,a质点将移到e质点所在位置3.(多选题)(2023江苏苏州实验学校月考)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 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B.绳的两端点P、Q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C.中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题组二波的干涉现象4.(2024四川资阳乐至中学月考)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B.只要是两列以上的波,在相遇的区域都能产生干涉C.在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的叠加区域里,只要是满足到两个波源距离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的质点,振动一定加强D.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5.(多选题)(2023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月考)如图甲所示,S1、S2、Q三点位于某一均匀介质的同一平面内,S1、S2为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波源产生的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0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机械波的波长为4 mB.Q点为振动减弱点C.质点Q的位移不可能为0D.质点Q的振幅为20 cm6.(经典题)(多选题)(2023浙江杭州二中期中)如图所示为两列沿同一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M为绳上x=0.2 m处的质点,则可判断()A.图示时刻质点M的速度为零B.M点是振动加强点C.甲波的传播速度比乙波的传播速度大个周期,质点M将位于波峰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34题组三波的干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7.(2023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期中)某同学注意到手机摄像头附近有一个小孔,查阅手机说明书后知道手机内部小孔位置处安装了降噪麦克风。
高中物理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2精品练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机械波12.4波的衍射和干涉(二)【自主预习】1.波的叠加:事实表明,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________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________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______。
2.波的干涉:频率____________两列波叠加时,使某些区域的振幅________、某些区域的振幅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常常叫做________。
注意:①干涉是波叠加的结果,任意两列机械波都会叠加,但只有满足频率相同,即f1=f2时,才能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
②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
③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但是两列频率不同的波叠加后,加强和减弱不稳定,不能形成干涉图样。
3.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________必须相同。
跟________一样,干涉也是波所________的现象。
4.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干涉,当某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等______ 时,振动加强;当某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振动减弱。
理解:加强点和减弱点①加强点:振动加强的点振动总是加强,但并不是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它们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也有的时刻位移为零。
只是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和,显得振动剧烈。
②减弱点:振动减弱点的振动始终减弱,它位移的大小始终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大小之差,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差。
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则振动减弱点将会总是处于静止的。
【典型例题】一、波的叠加【例1】.如图12-4-5所示,波源S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1,振幅为A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2,振幅为A2的半个波形b,且f1<f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
高中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练习
高中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练习1.(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波要发生衍射现象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B .与光波相比声波容易发生衍射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C .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D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解析: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故A 、D 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B 正确;对同一列波障碍物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C 错误。
2.(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检测)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一列波①,频率为f 1,振幅为A 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一列波②,频率为f 2,振幅为A 2,P 为两波源的中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B .两列波相遇时,P 点的波峰值可达A 1+A 2C .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值可达A 1+A 2的点只有一个,此点在P 点左侧D .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解析:两列波同时传到P 点,使P 点开始振动,但并非波峰同时传播到P 点,如图所示,因波速相同,而两列波的波长不同,所以当两列波同时传播到P 点时,两波峰距P 点的距离并不相同,所以应该波长较小的波的波峰先到达P 点,而两波峰同时到达的位置大约在图中的O 点,故本题B 项错误,A 、C 、D 三项正确。
故选B 。
3.(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是两列相干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都为10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 和0.2m,C 点为AB 连线的中点,则:图中的B 、C 、D 三点中,振中加强的点是__B 、C ___,C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__向下___(填“向上”或“向下”),从图示时刻再经过0.65s,C 点通过的路程为__260___cm 。
解析:图中B 、C 、D 三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B 、C ;C 点此时向下振动;T =λv=0.2 s,0.651 4T,C点为振动加强点其振幅A=20cm,则经过0.65s,C点通过的路程为x=13A=260cm。
高二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试题
高二物理波的衍射和干涉试题1.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孔的尺寸比波长大时,一定不会发生衍射现象B.只有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还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C.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BC【解析】当孔的尺寸比波长大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不明显.只有当孔、缝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切不可把此条件用来判断波是否发生了衍射现象.思路分析:当孔的尺寸比波长大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不明显.只有当孔、缝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切不可把此条件用来判断波是否发生了衍射现象.试题点评:当波长远远大于障碍物的尺度时,衍射现象明显2.下列属于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隔墙有耳B.池中假山前有水波,假山后无水波C.河中芦苇后面没有留下无波的区域D.在大山前喊话,多次听到自己的声音【答案】AC【解析】B中假山后无水波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D中为波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选AC思路分析:当波长远远大于障碍物的尺度时,衍射现象明显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波的衍射条件3.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为使衍射现象更明显,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增大小孔尺寸B.减小小孔尺寸C.增大水波频率D.减小水波频率【答案】BD【解析】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本题中要使现象更明显,可采取:减小小孔直径或增大水波波长,或同时减小小孔直径、增大水波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A错误;改变频率表面看对现象好像没影响,但情景中是水波,介质已确定,由v=λf知:若f改变了,λ也会改变,就会影响衍射发生的明显程度,因此欲增大波长,必减小水波频率,故C错,D正确.思路分析:明显衍射条件为障碍物的尺度远远小于波的波长,故可从减小障碍物和增加波长的角度着手试题点评:一定要注意明显衍射条件4.波长为60 m和17 m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波长60 m的声波比波长17 m的声波传播速度慢B.波长60 m的声波比波长17 m的声波频率小C.波长60 m的声波比波长17 m的声波易发生衍射D.波长60 m的声波不能被反射【解析】两列声波在同种介质中波速相同,选项A错误;由v=λf得,波长越大,频率越小,选项B正确;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选项C正确;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选项D错误.思路分析:声波在相同的介质中波速相同,根据公式可得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声波在相同的介质中的传播5.如下图所示是水波遇到小孔或障碍物后的图象,图中每两条实线间的距离约为一个波长,则其中可能出现的图象是()【答案】AB【解析】当波遇到和它本身波长相比一样或更短的小孔或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衍射,就是绕过去了,如果遇到比波长长的障碍物或孔,衍射就不明显,就像被波挡住了,所以AB正确,思路分析:根据明显衍射条件分析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衍射现象6.如图3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图3A.整个区域B.阴影Ⅰ以外区域C.阴影Ⅱ以外区域D.上述答案均不对【答案】B【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比波长大的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思路分析:根据明显衍射条件分析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衍射现象7.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波源在绳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为f2(f2>f1),振幅为A2,P为绳的中点,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4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可达到A1+A2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不能叠加【解析】因两波源同时起振,形成的都是绳波,波速相同,因此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选项A正确;因f2>f1,有λ2<λ1,当①的波峰传至P点时,②的波峰已过了P点,即两波峰在P点不会相遇,根据波的叠加原理,P点的波峰值不可达到A1+A2,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因波的叠加没有条件,故选项D错误.思路分析:两波源同时起振,形成的都是绳波,波速相同;波的叠加没有条件,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叠加,注意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8.两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干涉现象,则()A.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大B.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大C.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D.振动加强区域,介质质点的振幅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答案】BC【解析】振动加强区域,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的位移某时刻可能为零,也不一定比振动减弱区域的位移大,故A错误,C正确;振幅是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故B正确,D错误.思路分析:振动加强区域,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的位移某时刻可能为零,也不一定比振动减弱区域的位移大,振幅是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干涉,特别注意振动加强区域,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的位移某时刻可能为零,也不一定比振动减弱区域的位移大,9.水槽中步调相反的波源S1、S2发出两列波长相等的水波,设某一时刻P点恰好是两波谷相遇,则()A.这两列波能干涉B.P点始终就在波谷C.P是振动加强点D.P的位移有时可为零【答案】ACD【解析】步调相反容易理解成振动方向不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振动方向相同包括步调相同、步调相反等情况.另由两波波长相等可知两波频率相同,所以两列波能发生干涉,选项A正确.因某时刻P点是两波谷相遇,故P点是振动加强点,选项C正确,再过T,P点就是两平衡位置相遇,选项B错误,D正确.思路分析:相干波源的条件为频率相同;试题点评:步调相反容易理解成振动方向不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振动方向相同包括步调相同、步调相反等情况.10.甲、乙两人分乘两只小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24 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2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5个波峰.(1)此水波的波长为多少?波速为多少?(2)若此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根竖立的电线杆,是否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若该波经过一跨度为30 m的桥洞,桥墩直径为3 m,桥墩处能否看到明显衍射?(4)若该桥为一3 m宽的涵洞,洞后能否发生明显衍射?【答案】(1) m m/s(2)会(3)能(4)能【解析】 (1)由题意知:周期T= s=3 s.设波长为λ,则5λ+=24 m,λ= m.由得,v= m/s= m/s.(2)由于λ= m,大于竖立电线杆的直径,所以此波通过竖立的电线杆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3)、(4)由于λ= m>3 m,所以此波无论是通过直径为3 m的桥墩,还是通过宽为3 m的涵洞,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思路分析:60s内船浮动了20次可算出周期;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5个波峰即相距5个半波长;根据公式可得速度,当波长大于或者远远大于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波速,波长以及频率的关系和波明显衍射的条件。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练习题测试题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3-4 波的干涉和衍射 当堂练习题答案
8.解析:(1)由题意知:周期T =60
20 s =3 s 。
设波长为λ,则5λ+λ2=24 m ,λ=48
11 m 。
由v =λT 得,v =4811×3 m/s =16
11 m/s 。
(2)由于λ=48
11
m ,大于竖立电线杆的直径,
所以此波通过竖立的电线杆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4)由于λ=48
11 m>3 m ,所以此波无论是通过直径为3 m 的桥墩,还是通过宽为3 m
的涵洞,都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1)4811 m 16
11
m/s (2)会 (3)能 (4)能
高二物理选修3-4 波的干涉和衍射 课后测试题答案
8.
解析:点波源S 1(0,4)传播到点A (8,-2)的路程为L 1=10m ,点波源S 2(0,-2)传播到点A (8,-2)的路程为L 2=8m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 (8,-2)的路程差为△L= L 1- L 2=2m 。
由于两列波的波源到点B 的路程相等,路程差为零。
由于t=0时两列波的波源的振动方向相反,所以两列波到达B 点时振动相反,引起的点B (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由振动图像可知,波动周期为T=2s ,波长λ=vT=2m 。
由于两列波的波源到点C 的路程分别为3.5m 和2.5m ,路程差为1m 。
由于t=0时两列波的波源的振动方向相反,所以两列波到达C 点时振动相同,引起的点C (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加强。
答案:2 减弱 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波的干涉和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以下关于波与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答案】 CD【解析】试题分析:能否产生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看障碍物与波长的尺寸关系,与振幅无关,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差不多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磁场,但不一定能产生电磁波,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才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增大或减小.故C正确;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根据相对论,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故D正确。
【考点】机械波2.两列波在某区域相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列波相遇前后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B.由于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故这两列波相遇一定能产生干涉图样C.若这两列波叠加后,出现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这两列波发生了干涉D.在两列波重叠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是由这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答案】ACD【解析】根据波的独立传播原理,选项A正确;一切波都能发生叠加,但是要产生干涉图样则两列波必须具备频率相同、相位差固定的条件,选项B错;若两列波叠加,出现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的现象,这就是波的干涉,选项C正确;根据波的叠加原理,选项D正确.3.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C.点的振动始终加强D.点的振动始终减弱【答案】B【解析】波在确定的介质中具有确定的速度,图中两列波波长不同,根据可知,两列波的频率、周期不同,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故选B。
【考点】波的干涉现象4.下列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列波在相遇的区域内,一定能发生干涉现象B.频率不同的两列波叠加时,也可能发生干涉现象C.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D.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宽度大得多时,衍射不明显【答案】C【解析】任意的两列波相遇,不一定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只有两列波频率完全相同,才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AB错误;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要小得多或相差不大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波一切波都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正确,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干涉、衍射的条件和特点,这类题目总体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多读多记.5.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样,从图样可知()A.B侧波是衍射波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C.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波的波长将减小D.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答案】B【解析】A侧波是衍射波,选项A错误。
波速决定于介质,介质不变,波速不变,选项B正确。
衍射波的波速不变,周期不变,则波长也不变,选项C错误。
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将变弱,选项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衍射现象。
6.小河中有一个实心桥墩P,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俯视如图所示,小河水面平静。
现在S处以某一频率拍打水面,使形成的水波能带动树叶A振动起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提高拍打水面的频率B.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C.无需拍打,A也会振动起来D.无论怎样拍打,A都不会振动起来【答案】B【解析】要使树叶振动起来,需要波衍射到树叶处,因为障碍物的尺寸较大,所以要增加水面波的波长才能较好发生衍射,故可降低拍打水面的频率,B正确;【考点】考查了波的明显衍射条件点评: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近或更小.7.如图所示,波源S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1、振幅为A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2、振幅为A2的半个波形b(f1<f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A1+A2C.a的波峰到达S2时,b的波峰也恰好到达S1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个,此点在P点的左侧【答案】AD【解析】根据波的相遇以及叠加原理,相遇时,某点的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在改为的位移矢量和。
由于在同一个介质上,这两列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一样,所以两列波将同时到达P点,A对。
根据分析可知,由于频率不同,所以波长不同,即两列波的波峰不能同时到达P,即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小于A1+A2,所以B错。
两列波可以同时传到S1和S2,但是要达到波峰需要0.25Ta,和0.25Tb,由于周期不同,所以C错。
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个,由于a的频率小,周期长,所以此点在P点的左侧,D对【考点】波的叠加点评:本题考查了波的叠加原理,通过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判断机械波的传播时间,然后借助波的叠加原理理解。
8.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S1和S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
若ΔS= S2– S1,则ΔS等于:A.波长λ的整数倍B.波长λ的奇数倍C.半波长的偶数倍D.半波长的奇数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波的干涉问题,根据波的干涉,当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干涉相消,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D正确;ABC错误;9.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干涉、衍射现象的是射线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以后产生的C.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D.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它具有显著的化学作用【答案】B【解析】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干涉、衍射现象的是红外线,A错;射线是伴随α、β射线产生的,是产生的新原子核处于高能级,原子核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错;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它具有显著的热效应,D错;10.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
两列波传播中在图示范围内振幅各自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分别为1m/s和0.5m。
如图甲和图乙所示,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图C、D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B.两图示时刻A、B两质点竖直高度差是10cmC.两图示时刻C点均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D.从此时刻起经0.25s,B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波的干涉问题,由于干涉,加强点会得到加强,在A点波峰与波峰相遇,A点高度10cm,在B点波谷与波谷相遇,B点深度为10cm,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B错误;D点是振动减弱点,但C点是振动加强点,A错误;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C错误;从图示时刻起经0.25s即半个周期后,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D正确;11.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A.天上的彩虹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答案】C【解析】天上的彩虹是因为光的反射与折射原因形成的,A错误,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是由于光的干涉形成的,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是由于全反射形成的,所以C符合题意。
12.两列波互相叠加,发生了稳定的干涉现象。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两列波在某一区域引起的振动互相加强,过一段时间,该区域的振动可能互相减弱B.不管两波源振动情况怎样,凡距离两波源的路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的地方,振动总是互相加强的C.某时刻,处于振动加强处的质点的位移可能比处于振动减弱处的质点的位移小D.这两列波频率一定相同【答案】CD【解析】如果两列波在某一区域引起的振动互相加强,过一段时间,该区域的振动仍为加强区,A错误。
不管两波源振动情况怎样,凡距离两波源的路程差等于波长偶数倍的地方,振动总是互相加强的,B错。
干涉加强区指的是振幅最大,但不是说振动一直处于最大振幅,所以某时刻,处于振动加强处的质点的位移可能比处于振动减弱处的质点的位移小,C正确。
根据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位差稳定,所以D正确。
13.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6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
若Δr= r2– r1,则Δr的取值不可行的是()A.波长λ的整数倍B.波长λ的奇数倍C.半波长的奇数倍D.半波长的偶数倍【答案】ABD【解析】当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可以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由此可知C对;ABD错;14.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1与S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没有其他质点【答案】AB【解析】处于波峰与波峰或者波谷与波谷相遇的点均为加强点,AB正确;振动加强的点做简谐振动,位移时刻变化,C错误;只要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均是减弱区,D错误。
15.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和是同时起振(起振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它们发出的简谐波相向传播。
在介质中和平衡位置的连线上有、、三点,已知(为波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的振动总是最强,、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B.点的振动总是最弱,、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C.、、三点的振动都是最强D.、、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答案】C【解析】当两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振动加强,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由题知、、三点,则三点的振动都是最强,C正确。
16.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C.声波是横波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答案】B【解析】频率相同、相位恒定的两列波相遇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A错误;由衍射条件知,B正确;声波是纵波,C错误;波的传播过程中,不论横波和纵波,质点并不随波发生迁移,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