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7、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如VRE 应严格 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 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8、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 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 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9、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 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 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 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 行手卫生。
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 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 措施。
5、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 床旁隔离。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
6、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 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 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 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 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根据监测结 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 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 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 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 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生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医发[2011]5号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和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与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医院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及时发现、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防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2、参考文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1 年卫生部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2008 年卫生部发3、内容:3.1定义3.1.1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包括泛耐药细菌和全耐药细菌。

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耐药菌株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MRSE)、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青霉素耐药淋病奈瑟菌等。

3.2监测与报告3.2.1 临床医师、护士在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变更时及时采样(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时发现并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3.2.2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及时电话报告院感科及有关临床科室。

3.2.3 院感科专职人员做好目标性监测,协同微生物实验室每季度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及感染趋势分析。

3.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

3.3.1 抗菌药物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使用条例》的规定,实行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3.3.2 重视病原学检查做到有样必采,尽早确定致病菌,依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根据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对时间/浓度依赖型的药物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案,规范给药剂量、途径、间隔时间和疗程。

3.3.3 发现以上多重耐药菌株应高度重视,建议请感染疾病科医师或抗菌药物指导小组成员会诊,及时进行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范文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的细菌,其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挑战性。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制定和实施详细的预防和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范本。

一、制定和修订制度的目的1.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感染。

2. 保障患者、员工和访客的医疗安全。

3. 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制定和修订制度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

2. 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 国内外最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指南和专家共识。

三、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修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

3. 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制定操作指南、培训相关人员,并进行监测和报告。

四、感染监测1. 开展感染监测,包括多重耐药菌定期监测和季报、年报等。

2. 对疑似和确诊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及时报告,并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措施1. 基本预防措施:- 提倡良好的手卫生,包括规范洗手的时机和方法,加强对员工和患者的培训。

- 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设备和表面。

-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2. 传染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医院内感染控制和隔离政策,包括标准预防、滴注预防、空气传播预防等。

-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隔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根据多重耐药菌的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1. 定期组织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

2. 对新进人员进行必要的感染控制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3. 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材料。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泛耐药 E
铜绿假单胞菌
D CRE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
科细菌(KPC、NDM-1) 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 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 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办医政发〔2011〕5号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 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 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 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 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 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 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卫办医政发〔20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一月十七日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多重耐药微生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微生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微生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多重耐药微生物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与患者的健康。

预防措施
1.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室、病房和设备。

2. 建立良好的手卫生措施,如经常洗手、正确使用消毒剂和佩
戴手套。

3. 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
和隔离衣。

4. 进行合理的抗生素使用,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5. 提供健康教育,向医务人员和患者普及多重耐药微生物感染
的预防知识。

控制措施
1. 及时检测、诊断和隔离多重耐药微生物感染患者,防止感染
传播。

2.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确保正确处理和处置以避免感染传播。

3. 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团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工作效果。

监测和评估
1. 定期对医院环境、设备和医务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2. 分析医院内部感染数据和趋势,定期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3.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巡查和内部培训,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总结
上述多重耐药微生物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实施,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我们将持续改进和优化制度,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感染控制挑战。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4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住院期间感染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传播,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 严密的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监测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率、种类、耐药性等,并及时报告和分析结果。

2.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频繁洗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 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包括对病房、手术室、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存在。

4. 严控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规范医务人员对抗生素的开具和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 隔离感染患者:对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将其隔离,以防止其传播给其他患者。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独立洗手间、专用器械等,同时医务人员在与感染患者接触后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

6. 提高患者的自我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7.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控制水平。

以上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一些制度措施,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同时,医院应与各级卫生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2)多重耐药菌是目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医院感染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____字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内容。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有关规定为认真执行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113号】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监测与控制工作,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耐药菌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实行责任制,各科室负责人为相关项目的第一责任人。

三、全院耐药菌监测、控制和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协调和培训,各科室工作情况纳入医疗质量考核。

四、检验部门负责以下工作:l、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

2、向院感科提供耐药菌检测资料,协助院感科完成主要耐药菌的目标监测。

3、每季度进行资料小结分析,年终完成资料汇总分析。

五、院感科负责以下工作:l、协助并配合检验部门,完成主要耐药菌的目标监测。

2、开展对耐药菌聚集发生或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3、根据对耐药菌的监测和调查结果,指导和协助临床做好病例管理、消毒隔离等工作。

4、及时将监测和调查结果上报医务科。

六、临床科室负责以下工作:1、及时完成感染病人相应的病原学检查;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进行隔离治疗;3、同一耐药菌聚集性发生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以便进行调查和控制;4、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组织会诊并报告医务科。

七、药剂科负责完成每季度按照多重耐药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向临床提出预警报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时将预警报告上报医务科,反馈给院感办。

八、医务人员应参加医院或科室组织的有关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对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自觉性和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九、耐药菌监测、控制技术方面的问题按《XXX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试行)》执行。

院感办096关于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防控管理活动的通知

院感办096关于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防控管理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防控管理活动的通知为科学推行多重耐药菌防控规范管理,预防多重耐药菌可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根据《医院预防、处置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特制订《医院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防控管理活动的通知》,具体安排如下:一、开展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培训院感管理办公室通过举办专场培训和分场培训的形式,全面普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使临床医务人员主动参入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活动。

二、推行多重耐药菌监测预警管理(一)加强患者多重耐药菌定制、感染的主动监测。

(二)临床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重点科室(如ICU、呼吸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等)和重点人群(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素资料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本病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要作为临床监测重点进行多重耐药预警监管,确保预警检测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强多重耐药菌高发感染因素“三管置管”管理过程的监测。

(四)临床科室要根据管理要求对“三管置管”患者加强管理,管床医(护)师要对患者置管的必要性、维护的科学性、拔管的及时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管床护士要对基础护理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必要的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三、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的隔离安置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要按单间隔离或区域隔离的方式将患者进行隔离安置,做到在隔离门口、病历夹和床头卡上明示“接触隔离”标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域,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如患者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或转科时,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

同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对方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的隔离措施。

转出科室应做好床单元消毒或终末消毒。

MDRO感染患者或MDRO携带者应隔离至感染症状好转同时细菌培养连续两次(至少相隔24小时)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四、规范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医疗处置(一)规范处置。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手卫生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手卫生管理制度

市立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制度院感三甲评审复评审修订版目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感控标准预防执行之手卫生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

为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全院三主要内容1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株指: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CRE(耐碳青霉素烯肠杆菌科细菌),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PA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等。

2临床医师要有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意识,感染患者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特别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住院时间长,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接受侵入性操作,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等重点人群管理力度,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3微生物实验室负责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并做好记录及质量控制;积极开展主要目标菌的监测,发现主要目标菌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及感染管理科,三方分别做好登记。

4临床科室接到通知后,立即落实各项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条件受限时也可以执行床边隔离,但避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手术、有开放性伤口、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同室安置,悬挂明显的隔离标识。

5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主动监测与干预。

6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微生物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的选择抗菌药物。

7执行诊疗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合理选择各种防护用具,必要时穿隔离衣。

8监护仪、体温计、注射泵、输液架等应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轮椅、担架、心电图机、X线机等每次用后均进行消毒处理;该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应每班消毒1次,各种洁具专用。

多重耐药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Percent Resistance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60
50
100
40
80
30
60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49:999-1005. 3. Safdar N, Maki DG. Ann Intern Med. 2002;136:834-844. 4. Moran GJ,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666-74.
MRSA感染部位
3. The Brooklyn Antibiotic Resistance Task Force.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精em选iol.p2p0t02;23:106-108.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Abramson MA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9;20:408-411.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Non-ICU Patients 15
10
5
0
精选ppt
Year
Source: NNIS data.
11
Clin Chest Med. 20:303-315.
精选ppt
12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抗生素靶位点改变 孔蛋白改变 细胞壁/膜 通透性改变
PDR(泛耐药) 7/7
指细菌除对粘菌素、舒巴坦可能敏感外,对临床上常见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强化环境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内的 公共区域和患者房间。
详细描述
医院应制定清洁和消毒规程,并定期对公共区域和患者房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对 于患者房间,应特别注意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头柜、医疗器械等 。在患者出院或转院时,应对房间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 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要 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强化MDRO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MDRO的预 防与控制措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手卫生等措施,防止 MDRO的传播。
02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要点一
总结词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应遵循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避免滥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 而降低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因此,医生应遵循抗菌药物使 用原则,根据感染的种类、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 度,监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消毒与隔离
加强病房内空气净化、消毒和隔离 措施,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04
培训、监督与评估
加强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
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 、药剂师、检验师等。
培训内容
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诊断、 治疗及预防控制措施。
培训方式
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小组 讨论等多种形式。
定期监督检查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目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等要求,指导各科室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根据国家法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基本制度。

2.使用范围:本制度是医院各科室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适用于医院各科室。

3.定义:无4.内容4.1 含义:是医院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根据本机构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开展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的规范性要求。

目前要求纳入目标防控的多重耐药菌包括但不限于: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ESBLs)、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等。

4.2 基本要求。

4.2.1 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各责任部门和岗位的分工、职责和工作范围等。

4.2.2 依据本机构和所在地区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确定多重耐药菌监控范围,加强信息化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重点部门和易感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

4.2.3 加强感染防控、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重症医学和临床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专业能力。

4.2.4 加强针对本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4.2.5 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核心措施,核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以及必要的针对环境和患者的主动监测和干预等。

4.2.6 规范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
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主要包括: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

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医疗机构应当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促进医疗机构切实实施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各项工作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OO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