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一讲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ppt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课堂PPT)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课堂PPT)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 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 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本质是个人一种内在的修为与品格, 一种成熟而稳定的价值体系,这依然是“人文精神”。
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 思想道德、社会情感、健康心理、思维方式、举止言谈等 方面的气质和修养的总和。
所以,文化经典是超时代、超种族、超文本的。从这 个意义来说,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更是“ 人学”经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二)历史认知
从本质上讲,历史认知是关于人类文明的轨迹。教师 的历史认知除明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由此构成的 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历史影响外,更要关注人从蒙昧到 文明,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且由这种关注所产生的 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现实意义的思考。
教师要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喷薄荡漾的热情和 激情,用自己的良好状态去影响和教育学习者。
教师要用抑扬顿挫的话语,张弛有度的活动结构, 灵活多变的活动方法去激发和引导学习者。
(三)坚忍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 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表 现出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的特点。
人文求善,主张抑恶扬善,倡扬生命关怀,仁爱之 心,既具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给人 以感悟。
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既不能没有真和善,也不 能没有美。
科学、人文和艺术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原本就是融为 一体的,而且真中有美、有善,善中也有真、有美。同 理,美中亦存真、存善。

浅谈人文素养PPT课件

浅谈人文素养PPT课件
标题一
Text here
标题二
Text here
标题三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第一、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
知耻
保持诚信;遵守信约。
知耻是知道羞愧和荣辱;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 有自尊。
守信
气节
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 工作及学习负责态度。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 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第26页/共33页
27
目录
Contents
标题一
Text here
标题二
Text here
标题三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人文素养培养包括
具备人 文知识
遵循人 文精神
人文素 养
理解人 文思想
掌握人
文方法
第27页/共33页
28
目录
Contents
标题一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原因一
人文知识浅薄
第9页/共33页
10
目录
Contents
标题一
Text here
标题二
Text here
标题三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原因二:
心理素质差
第10页/共33页
11
目录
Contents
标题一
Text here
Text here
标题五

(推荐课件)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PPT幻灯片
13
12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 代对于“美”的探讨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朴素而天 下无能与之争美。
孔 子 与 弟 子
14
13
3、“人的重新发现”——近代西方人文 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3
2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其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它是人类对 于自身存在的超越性思考,以形而 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状况,探求 人的精神世界,具有超越历史、时 代和文化的永恒魅力。
4
3
4
5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致力于探索 人的精神出路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地 追求真善美的历史,是一部从必然王国 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求真,向善, 爱美,从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有 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的活生生 的人的存在,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而 促进人类幸福,使人性更美好、社会更 和谐,乃是人文精神的哲学探讨的终极 目标和归宿。
中世纪,古希腊罗马人对于真善美的原始 追求,被神学扭曲为基督教的异化;而在中国,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了春秋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传统,“存天 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步,表现为典型的伦理异化。人性受到前所未 有的压制和扭曲,人文精神遭受严重的摧残。
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在曲折中走向光明的。 在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终于确立了高扬人性的近代人文精神(人是万 物之灵。人人生而平等)。
12
11
(3)“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中国古 代对于“善”的探讨 孔子:人者,天地之心也。志士仁人,无求 生而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多闻,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孟子:人皆有恻隐之心。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圣人者,伪之极也。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

[课件]科学素养PPT

[课件]科学素养PPT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重点: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提高科研人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科研人 员的道德修养与科学事业发展的关系。
难点:科研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Page 23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第一节 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修养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是一种原则;德:好的品行。 道德泛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追求正义和良 善。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阶级性。道德可以分为社 会公共道德、个体道德、职业道德、科研道德等。
为何会轻信这样的谣言?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历 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迷信或对科学的无知。但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 了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 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 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冰雪 灾害、旱灾等的发生,一些迷信的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 结为日月食、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这些夸大 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进一 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有关专家认为, 类似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屡屡引发公众情绪集体失控的 事件,是公众焦虑感和安全感缺失的集体释放,是整个社会 诚信体系缺失的一种表现,但根子还在于科学知识的缺失。
Page 20
第一章 科学素养概述
三、科学教育特点与启示 特点:
(1)重视对科学技术性质的理解,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 重视对事物联系的认识; (2)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 (4)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个性。

2023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标准培训ppt

2023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标准培训ppt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
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安排实践课程和实习
探索创新: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方式
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人文素养的潜移默化
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比重,注重跨学科融合
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添加标题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未来融合发展前景
数字化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数字化转型。
实践与应用: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科交叉: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融合社会科学、人文素养和相关领域的知识。
促进社会和谐:人文素养培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增强国际竞争力:人文素养培养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发展。
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必要性:人文素养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发展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创新性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一致性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互补性
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未来展望
社会科学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05
社会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涵盖社会、人文、自然等多个领域
面临的挑战:如何平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数字化和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

引导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件

引导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件

参加哲学讲座和研讨会,了解 哲学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
思考人生意义和社会问题,培 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艺术素养
艺术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绘画:通过线条、色彩、形 状等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
雕塑:通过立体造型,展现 人物、动物、景物等形象
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 声等元素,传达情感和意境
舞蹈:通过身体动作、表情、 服饰等元素,表现情感和主 题
戏剧:通过角色扮演、剧情 发展、舞台效果等元素,展 现生活和社会现象
电影:通过画面、声音、剪 辑等元素,讲述故事和表达 主题
艺术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与感知:仔细 观察作品的细节, 感知作品的情感和 意境
分析与理解:分析 作品的形式、内容 和意义,理解作者 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历史研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 文物等资料,了解社会现象的 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 方式收集数据,分析社会现象 的本质和规律
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 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分析其 异同和原因
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学:研究社会 结构、社会关系和
社会变迁的学科
心理学:研究人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的
东方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 孔子、孟子等
东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和谐、中庸、仁爱等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逻辑 和客观性
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唯心主 义、唯物主义、经验主义等
西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科学、民主、法治等
哲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阅读哲学经典著作,理解哲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
十字军东征等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艺术、科学等领域的

第一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介绍

第一讲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介绍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7
据此,我们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对科学基本
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思想与精神、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学习、理解和体验而形成的由科
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
情感构成的内在品质。
28
(二)科学素养的特征
1、科学素养虽然是后天培养的,但早期形成的科学
美、真实之美等等,借助于文学艺术同现实社会生活间的广泛
联系和渗透,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派生出文学艺 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价值与功能,包括它的娱乐的、教育的 、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种种功能与作用。
一个有广泛的精神情感世界的人,可以从天地宇宙之间,从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因而他的快
中较为通用的一般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人们揭示 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探索真理的工具。
43
哲学方法是最高层次、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能够运 用于以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科学 部门,可以看作是科学方法的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还可以按照适用范围的大小,区分为一般 科学方法和特殊科学方法两个层次。
5
二、人文素养的内涵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通常有两层含义: 第一、它是一种文化。 文化分为三种:科学、伦理和艺术。 科学文化的功能在于求真 伦理在于求善 艺术创作、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等在于求美
6
第二、指人的文采。 “观乎天文以差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象” 人的文采不是指人的外表,人的体貌特征,人的长相,而是 指人的一种文雅的举止。这个文雅的举止是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人的内在的一种德行修养,主要指五种德行: 仁、义、理、智、信。
10

培养科学素质,陶冶人文素养——怎样学好高中语文 PPT课件

培养科学素质,陶冶人文素养——怎样学好高中语文 PPT课件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1、请用三句话对自己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①自然情况
② ③个今性后特三点年语的文打素算质展示
2、请在黑板上写一句你最喜欢的格言, 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请用一个对偶句,表达你进入四中的 心情。 4、请选择一个词,用毛笔书写在纸上, 表达你对这个新集体的希望。 5、评出这堂课的课堂之星。
培养科学素质 陶冶人文素养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框架与培育PPT课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框架与培育PPT课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内涵、框架与培育
E-mail: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一词来自英文competence。苏联1957的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后,美国感到了空前压力,于20 世纪60年代发动教育改革。在这次改革中,美国首次 提出了运用教育提高国家竞争力(competence)。随 后,英国、澳大利亚等提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competence)。由此,competence由对“国家”的 描述转向“人”,在描述“人”时,我国一般翻译成 “素养”。
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 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
(二)欧盟对核心素养的关注
2002年3月,欧盟受经合组织的影响,发布研究报告《知 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使用了“Key Competencies”这一概念。
为指向、为核心、为目标。
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 的人
2.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
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
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核心素养1
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2
核心素养3
3.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
“双基”走向“三维目标”,现在,又发展到核心
素养。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最
终落脚点是人的培养。
双基
三维 目标
核心 素养
逐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4.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 综合素质包括核心素养,还包括非核心素养,如 普通素养等。核心素养是综合素质中的关键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应以核心素养为重点。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

科学素养与人文的内涵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对科学教育进行的反思,就强调今后的科学教育应该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过程有更广泛的理解,这种理解要扩展到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进一步认识;要比过去更强调要打破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截然区别、相互对立的传统,代之以科学的人文主义.这就涉及:“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程度',才能适应社会,求得自身的发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素养和人文的内涵.一、何谓“科学素养”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韦氏大词典》对“素养”(1iteracy)一词的解释是:an abili.ty to read a short simple passage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it(阅读-小段简单文字并能就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能力)(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etionary,1976).可见,“素养”的原意指人们参与读写交流所应具备的读写技能的最低水平.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要求人不仅要能够读、写简单的书信文字,而且要能够读懂诸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列车时刻表、合同协议书之类的东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普通公民理解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素养”概念很自然被扩展为“人必须具备的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最低水平”.由于其中赋予了“对科学与技术的最起码的理解”这样的内涵,于是就有了“科学素养”的说法.又因为,当传统的文化习俗对人们施加影响时,这种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原有的文化习俗,进而共同创造更新、更有力量的文化形式.所以“科学素养”概念包括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学技术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1.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教育长官詹姆斯·卢瑟福提出2061计划,旨在为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科学教育改革规划一个长期的、规模宏大的前景.其核心著作——《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理解科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从以下维度来理解科学素养: 1熟悉自然界并认识到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意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某些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反映人类力量和弱点的事业;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和思考方法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又推出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定义了一般科学素养:作为探究活动的结果,学生应该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力和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能力.其中的内容标准还提出了科学与技术之间重要的联系,个人和社会的观点以及科学的历史和科学的本质.至此,国际科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1)科学(和技术)素养最好被界定为对自然界和被改造了的世界从名义上的到有用的、概念的和程序的以及多元的理解的连续统一体.(2)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他们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自然现象.(3)科学素养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2.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他们对公众进行科学素养调查的报告(1996)中写道“目前对于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估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客观标准.对过去的评估标准,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在这个领域内长期从事研究的各国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对科学已经达到一种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的程度.因此,我们认为,我们过去曾经使用过的、国际普遍承认的标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按照这个指标体系的设定,公众应当做到:①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②对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③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48]可以说,这代表了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被认为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在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探讨十分活跃.有人把科学素养分为:①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②科学能力;③科学观;④科学品质四个方 2面来阐述.也有人把科学素养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著名学者梁英豪先生论述科学素养的构成就归类为十个方面:①科学知识;②技能;③科学方法和思维;④价值观;⑤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⑥创新精神;⑦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③科学精神;⑨科学态度;⑩科学伦理和情感.就[49]:①知道什么是科学知识;②能够运用科学概念科学素养应努力使学生达到进行探讨;③能够根据客观事实分析、处理问题;④能够运用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进行科学探究;⑤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⑥知道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为人类社会造福;⑦坚持真理,勇于批判和质疑;⑧乐于与人合作交流;⑨热爱生活,勇于奉献;⑩敢于创新,勇于探索;⑩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不断追求真理为生活的目的,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综合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专家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阐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包括物理课程在内的“新课标”要提出,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以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为课程的分目标.二、关于“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易经·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为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简言之,天文泛指客观上的、严肃的科学;人文泛指人主观上的、文明的教化.我们对“人文”有如下的理解:1.“人文”是一种思想、精神“人文”即人的思想、精神,亦即人对自然和社会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中国的礼仪、中庸、仁爱和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和当代倡导的尊重个性、珍惜生命、关注人生、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的主张均是人文思想的体现.一句话,主张一切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的思想,即人文思想.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分析和归纳中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时说,一是爱国,二是骨气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他的人格是高尚的,这种评价 3就体现了人文精神.2.“人文”与“科学”相通相融从追求目标上讲,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是求真.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真,越科学.但是,科学活动本身不能保证其应用与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人文要回答“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做”,是求善.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越人文.但是,人文活动本身并不能保证其能否建筑在客观世界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是否真正有利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显然,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两者相融,才能构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即求真务善,同时实现的完美.科学求真,敢于面对现实,承认客观,尊重规律;人文求善,勇挑重担,高度负责.尊重客观规律会有高度负责相伴;高度负责也会有尊重客观规律相随,这就体现出科学与人文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科学承认与尊重客观,人文关心他人与外界;一个能面对现实,一个能终极关怀,两者结合,势必是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客观,对待自然.这种相通相融,共同构成“我·人·物·自然”的正确关系.科学与人文相通相融还体现在共同形成正确的创造性的整体思维上.逻辑思维是这一整体思维的正确性的基础,形象思维是这一整体思维的创造性的主要源泉.严密的逻辑思维,它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致及正确性;开放的形象思维,它保证思维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创新性.一切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莫不是两种思维兼备.3.对“人文科学”的认识“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意指人性、教养.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泛指那些研究同“神学学科”相对立的、以人或自然为对象的“世俗学问”.后又发生演变,“人文学科”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学艺术的研究.到了近代,人们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民族学等一类专门研究并阐明各种社会现象及规律的学问统称社会科学,而把文学、艺术类的学问排除在外.后来,“人文科学”一词多用于表示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研究.我们认为,社会科学认识的是社会.而社会是由人构成,因此说到底,认识社会也就是认识人.另一方面,文学艺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人性的展示.二者都以“人”为中心;都肯定人的价值、人的能力和人的精神力量,都理性地认 4识由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从广义上讲,“人文”涵盖社会科学是合理的.4.关于“文化”从中国的《易经·贲》中“关乎人文以化天下”,人们引申出“文化”概念,可见人们对“文化”的最早期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文明的教化.在西方,“文化”源自拉丁语,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泰勒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50]到了近代,学术界达”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成的共识,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围绕“文化”界定,进行过一次大讨论.当时的《中国青年报》曾经有如下概括:“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对于环境的变迁所采取的应变态度,这些应变态度可供选择的程度和范围,以及[51]我这些可供选择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的丰富性、系统层次的复杂性,称文化.”们比较赞同的是解世雄老师后来对文化的界定:“文化是一种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知识积累;一种物质设备,包括生活、生产用的产品和为探索物质世界奥秘而制成的设备仪器;一种观念形态,包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中创造和形成的思想、方法、精神和价值标准;一种知识体系,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及对语言文字符号赋[52]”予的特殊意义.5.关于“人文素养”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人文学科(指语文、历史、美术等)的老师们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常用在本学科学习上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界定本学科的素养.华[53]中师大雷实教授围绕这一界定归纳“语文素养”的新认识:(1)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人文素养要求.如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关心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提高文化品位.(2)突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要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认识.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批判性的阅读能力,指出“阅读教 5 学应该是学生、作品、编者、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注重写作的个性化表达和内容的实用价值;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的高度重视.(3)力求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4)大力提倡发展性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业的发展.从上边的阐释,我们不难理解,基本的“语文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界定的.对“人文素养”,我们认为可以如下理解:(1)对人文知识与能力的基本理解.比如,对世界各民族在环境变迁中所采取的应变态度、所总结的知识积累、创造的物质设备、形成的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等多元文化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尊重和宽容;对人类优秀文化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兼收并蓄.(2)对人文学科方面的应用、审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比如,对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等.(3)对人、自然、社会的基本理解.比如,对“人类只能选择与自然和谐,以及努力推进社会和谐的建设,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而人文素养高者,一定是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三、中学物理教师的思考从上边对科学素养、人文内涵与外延的阐述,值得我们中学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很多.1.怎样从物理教育角度审视科学素养,对物理课程的价值和功能,“新课程标准”有所描述.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3)通过科学探索,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6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5)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54]确的科学观.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55]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上述内容中,我们有意在一些动词下加着重号,希望读者注意.初、高中的《物理课程标准》都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学习结果可以理解成课程目标;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综合正是人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的体现。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谈一谈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从事教研、教学,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能够与时俱进,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从事教育。

以下是我的简单认识:一、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所谓科学素养也叫科学素质。

我个人认为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科学素养应包括: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吃透教材,结合自己班的情况,把复杂教学简单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新时代要求教师也要具备新技能,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安装电子白板,我个人认为教师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二、如何提高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是就是我们教师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操、性格等等各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示范,做好学生的榜样。

1、我们自己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读书,不断提高修养。

2、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领导、同事、家人和谐相处,给自己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3、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加强与时俱进。

4、在教书之余,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出去旅游,开拓眼见等等。

总之,我相信教师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改变,有所提高,那么我们在处理教学,师生问题时候也就更加和谐,我们也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lent courseware 9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 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实质上是一种 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 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 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Excellent courseware
2、音乐、美术之美
音乐带给人们节奏、韵律美的感受。 《命运》等 美术带给人们结构、色彩、视觉美的感受。 《蒙娜丽莎的微笑》等
Excellent courseware
3、读史之境
(1)以史为鉴:资政工具。 如《史记》、《三国志》
(2)以史为镜:学习前人的智慧与谋略。 如“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 ”。
Excellent courseware 10
(二)人文素养的内容
文学之情 音乐、美术之美
史学之境 哲学之思 伦理道德之善
Excellent courseware
1、文学之情
古往今来,优秀美好的文学艺术开启着人的智慧,净化着人的 灵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 一段温馨的情感,“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一幅心 灵的诗画,“长歌呤松风,曲尽河星稀”,这是一种心境的浪 漫。
第二,艺术素质。即情感素质,认知和处理情感世界的 素质,感性的素质,讲感觉、讲情感、讲形象,它的 价值判断标准是美。
Excellent courseware
第三,信仰素质。认知和处理心灵世界(超现实的)素质,悟性 的素质,讲约定、讲虔诚,它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善。
第四,人文素质。认知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素质,融 理性、感性、悟性于一身,而又不混用,讲真诚、讲诚信,它 的价值判断标准是爱。
Excellent courseware
(3)以史为境。情感回归。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那种岁月情愫与历史情感 呢?你看那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乌江之时,那英雄的末路, 壮士的悲歌,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故而有人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有人说,“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如松”。你又看那一世英才卧龙孔明, 虽然“功成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终还是壮志难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这是怎样一种历史情 感,怎样的一份历史感叹呢?
Excellent courseware 5
二、人文素养的内涵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通常有两层含义: 第一、它是一种文化。 文化分为三种:科学、伦理和艺术。 科学文化的功能在于求真 伦理在于求善 艺术创作、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等在于求美
Excellent courseware 6
第二、指人的文采。 “观乎天文以差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象” 人的文采不是指人的外表,人的体貌特征,人的长相,而是 指人的一种文雅的举止。这个文雅的举止是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人的内在的一种德行修养,主要指五种德行: 仁、义、理、智、信。
Excellent courseware
一个有广泛的精神情感世界的人,可以从天地宇宙之间,从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感受到美好,感受到快乐。因而他的快 乐与幸福,并不是一定只能来自对于金钱、权位、财富的占 有享受。
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情壮语的范仲 淹,也曾写过《苏幕遮》这样感悟大自然而情感细腻的诗词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 水,芳菲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第一讲
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
教师科学素养课程组
Excellent courseware
一、袁正光的人格素质论
Excellent courseware
袁正光的四大人格素质:
素质要素 认知和 处理对象
思维方式 沟通与认同方式
思维特征
价值 气质 标准 特征
科学素质 客观世界
理性
事实与逻辑 抽象,清清楚楚, 真
Excellent courseware
4、哲学之思
黑格尔:把哲学家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黄 昏的时候才起飞。
罗素:哲学就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 用理性的力量解决终极的问题。 哲学回答的是带有根本性的、全局性的
问题。
Excellen伦理道德:人为自己立法 人存在的意义价值的回答。人之为人的根本。
——晓之以理
并需求证
艺术素质 情感世界
感性
情感与形象 具象,朦朦胧胧, 美
——动之以情
但凭感觉
信仰素质 心灵世界
悟性
心灵约定 感悟,玄机重重, 善
——抚之以心
无需证明
人文素质 人与人,人 三性皆有
分别运用

与社会的关

理智 激情 虔诚 真诚
Excellent courseware
第一,科学素质。认知和处理客观世界的素质,理性的 素质,讲事实、讲规律、讲原理,它的价值判断标准 是真。
Excellent courseware
三、科学素养的内涵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
对于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各国学者 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也一直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Excellent courseware 19
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 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 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 、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 成。
文学艺术通过对美的创造和追求,以美导善,以美促真,将美 的特性与原则,诸如崇高之美、理想之美、高尚之美、善良之 美、真实之美等等,借助于文学艺术同现实社会生活间的广泛 联系和渗透,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派生出文学艺 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价值与功能,包括它的娱乐的、教育的 、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种种功能与作用。
Excellent courseware 7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 基本态度。
Excellent courseware 8
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 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 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内容就 是“人文精神”,即以人为对象,以人为 中心,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的价值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