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评价[2006]157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篇一: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国资委20XX-4-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综合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质量,促进提高资本回报水平,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第三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
(一)任期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二)年度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第四条为确保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与公平,有效发挥对企业的全面评判、管理诊断和行为引导作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以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按规定不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其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以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第五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客观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依据统一测算的、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
(三)效益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方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四)发展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评价[2006]157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评价[2006]157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最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全文

最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全文最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全文)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最新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第八条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遇到公司经营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综合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质量,促进提高资本回报水平,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第三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
(一)任期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二)年度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第四条为确保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与公平,有效发挥对企业的全面评判、管理诊断和行为引导作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以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按规定不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其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以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第五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客观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依据统一测算的、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
(三)效益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方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四)发展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与衡量实施研究细则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评价[2006]157 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 14 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六年九月十二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 14 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
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在1992年提 出了六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具体包括产品销售率、 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 转率、净产值率。同时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对每项指标进 行了权数分配,并采用了标准值的概念,适用全国统一的标准 值进行评价计分。
1995年:财政部推出了一套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 资本收益率、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 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十项指标的企 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
1997年:国家统计局将原来的六项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 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二O一一年六月
主要内容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演变 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三、2010年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四、2010年九院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五、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改进探讨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演变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二)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二、中央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信用状况、发 展潜力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
1. 什么是央企考核指标体系?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是央企内部制定的一套考核指标体系,以全面、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央企员工、部门和企业本身的绩效、贡献等方
面进行评价和衡量。
2.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的构成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济效益:包括收入、利润、成本、融资等方面指标;
2)社会责任:包括环保、社会贡献等方面指标;
3)人才发展:包括员工发展、员工稳定性、员工满意度等方面
指标;
4)管理水平:包括企业治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指标;
5)科技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指标。
3.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
在具体实施央企考核指标体系时,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的重点和侧
重点,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和具体的考核方法,然后将考核结果
与公司目标进行比对,最后得出绩效评价结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
重点关注量化指标和结果的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考核内容和方法以及
改进考核体系的相关问题。
4.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的意义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可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最后,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数据,方便企业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5. 总结
央企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合理制定考核指标、认真落实考核制度,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绩效评价体系

3.基本要素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定量——财务绩效
• • • • 资产周转速度 资产运行状态 资产结构 资产有效性等
盈利能力
• • •
资本及资产报酬水平 成本费用控制水平 经营现金流量状况等
资产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债务风险
• • • •
销售增长 资本积累 效益变化 技术投入等
经营增长
• • • •
管理绩效(30%) 评议指标 权数
盈利能力 状 况
34
战略管理 发展创新 经营决策 风险控制
18 15 16 13
资产质量 状况 债务风险 状况
22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10 12 12 10
基础管理
人力资源 行业影响 社会贡献
22
14
8 8 8
经营增长 状况
22
销售(营业)增长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基本指标总分=∑单项指标得分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指标分数/该部分权数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B、修正指标的计分
单项修正系数=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 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功效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 ×该指标 单项修正系数 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之和 某部分修正后得分 = 该部分基本分数 × 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修正后总得分=∑四部分修正后得分
第一层次 定量指标
修正指标4 修正指标3 修正指标4 修正指标3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精编版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评价[2006]157号关于印发《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各中央企业:为做好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我们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二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开展中央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发挥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评判、引导和诊断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4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和资本运营特征,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和努力程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制定既符合行业实际又具有标杆引导性质的评价标准,并运用科学的评价计分方法,计量企业经营绩效水平,以充分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
第四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产权管理关系进行组织,国资委负责其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企业集团(总)公司负责其控股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条企业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企业任期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一般结合对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价指标与权重第六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由二十二个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八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组成。
第七条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1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2006年4月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综合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质量,促进提高资本回报水平,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第三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
(一)任期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二)年度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第四条为确保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与公平,有效发挥对企业的全面评判、管理诊断和行为引导作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以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按规定不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其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以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第五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客观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依据统一测算的、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
(三)效益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方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四)发展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开始有了考核的必要。
1978---1984年 有考核的愿望,但考核的责任不明确。
第二阶段:承包经营,需要确定经营责任。
1984---1992年 考核的责任相对明确,但考核的主体不明确,导致 考核的责任难以落实到位。
(一)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无论是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还是国家 统计局等部门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相对于90年代 以前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评价办法都是巨大的进步,对纠 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现象,以及对纠正片 面强利税、忽视企业长远发展问题,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引导企业走向内涵型集约化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
销售(营业)利润率 20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14 成本费用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资产质量 22 总资产周转率
状况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不良资产比率 10 流动资产周转率 12 资产现金回收率
债务风险 22 资产负债率
状况
已获利息倍数
速动比率 12 现金流动负债率 10 带息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比率
权数
管理绩效(30%) 评议指标 权数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
这一阶段的进步是从财务指标扩展到非财务指标,由于 非财务指标的考核操作难度较大,很难在财务指标和非 财务指标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关系,在实际操作当中仍 然侧重于财务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整体素质。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1999年,政府制定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
基础 调整 分分
单项指 标得分
标分析 系数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解读问:请介绍一下《暂行办法》出台的有关背景答:开展企业绩效评价是国际上一些国家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的普遍做法,只是方法不尽相同。
三年前国资委成立时,国务院在“三定规定”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展所出资企业综合评价工作。
经过三年的实践,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日益完善。
但是对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力度依然不够,一些企业只重视当期利润目标,忽视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短期行为比较严重。
为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引导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套全面评判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质量,诊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正确经营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这样的背景,国资委研究制定了《暂行办法》。
问:《暂行办法》规定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有什么特点?答:《暂行办法》是根据出资人监管工作需要制定的,所规定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综合评判、分析诊断和行为引导三大功能,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综合性与客观公正性的特点:一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分析出资人资本的回报水平和盈利质量,这是出资人资本属性的内在规定。
二是多角度综合评价,其中:财务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管理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战略执行能力、经营决策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八个方面,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将企业经营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个方面,分别设置定量财务指标和定性评议指标予以反映,以克服单纯定量评价的不足。
四是运用行业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寻找自身差距,并向国内、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如何体现行业之间的差异性?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评价标准。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4号

3务绩 效定量评价指标 依据各项指 标的功能作 用划分 为基本 指标和修正 指标。 ( 基本指 标反映企业 一定期间财 务绩效的主 要方面 , 一) 并得 出企业财 务绩 效定量评价 的基
本结果 。
( 修 正指 标是根据财 务指标的差异性 和互补性 , 二) 对基本 指标 的评价 结果作进一 步的补充
维普资讯
中央企 业综 合绩 效评 价 管理 暂行办 法
国 务院 国有 资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令 第 l 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 一条 为加强对 国务院国有 资产监 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 国资委) 出资人职责企业 履行 ( 以下简称企 业) 务监 督 , 范企业综 合绩效评价 工作 , 反映企业 资产运 营质量 , 的财 规 综合 促进提 高 资本 回报水平 , 正确 引导企业 经营行 为, 根据 《 企业 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暂行条例》 国家有关 和
后 的财务会 计报 告为基础 。
第五条 开展企业综合 绩效评 价工作应 当遵 循 以下 原则: ( 全面性 原则。企业综 合绩 效评 价应当通过 建立综合 的指标体系 , 影响企业 绩效水平 一) 对 的各种因素进 行多层次、 多角度 的分 析和综合评 判。 ( 客观性 原则 。 二) 企业综 合绩效评 价应 当充分体现市场 竞争 : 征, 境特 依据统 一测箅的 、 同 期间的 国内行业标准或者 国际行业 标准 , 客观 公正地评 判企业经营成 果及管理状 况。 ( 效益性 原则。企业综 合绩效评 价应当 以考察投资 回报 水平为重 点, 三) 运用投 入产出分析 基 本方 法 , 实反映企业 资产运营效 率和资本 保值增值水平 。 真 ( 发展性 原则 。 四) 企业 综合绩效评 价应 当在综合反映 企业年度财 务状 况和经营成 果的基础 上, 客观分析 企业年度之 间的增长状 况及发展水 平 , 科学预 测企业 的未 来发展能 力。 第六条 国资委 依据本办法组 织实施企业 综合绩效评价 工作, 并对企业 内部绩效评价 工作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第八条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第九条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
第十条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第十一条企业经营增长状况以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个修正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
第十二条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一)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二)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三)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四)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风险评估程序、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
国资委令第14号: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国资委令第14号: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4 号《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8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7日起施行。
主任李荣融二〇〇六年四月七日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综合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质量,促进提高资本回报水平,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第三条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及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分为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
(一)任期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二)年度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第四条为确保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与公平,有效发挥对企业的全面评判、管理诊断和行为引导作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以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按规定不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企业,其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以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
第五条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客观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依据统一测算的、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
(三)效益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当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方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八个基本指标和十四个修正指标构成,用于综合评价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绩效状况(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见附件1)。
第八条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第九条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
第十条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第十一条企业经营增长状况以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个修正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
第十二条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一)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二)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三)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四)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风险评估程序、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
中央企业综合绩写葱搂评价体系介绍.ppt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八项评议指标: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 管理水平、经营发展战略、发展创新能力、在岗员工素质、 技术装备更新水平以及综合社会贡献
第五个时期: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
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暂行办法》,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激励有力、约束有方”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二)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个时期:生产效率的考核。 第二个时期:生产效率向经济效益过渡的考核。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5.2
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财金[2009]3号) 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财金[2009]169号 年度行业标准值
二、中央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目标 (三)基本功能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四)设计思路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五)基本要素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1999年,政府制定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
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信用状况、发 Evaluation only. ted 展潜力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