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趋势与指标选择
金思宇姜秀珍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北京100053;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上海200336
【摘要】绩效评价是企业进行自我控制、实现目标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一
种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目前国内主要是推广杜邦财务评价法、经济增加值评价
法、平衡记分卡评价法等,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绩效目标从一元向二元发展,
评价手段从直接采用财政部绩效评价体系向借鉴国际先进评价体系发展,评价理
念从直接向国外学习到融合不同企业文化方向发展。这说明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
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08-03-18
作者简介:金思宇,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干部,教授,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力问题;
姜秀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
经济研究
一、企业绩效评价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在西方国家已出现了100多年,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督约束企业的重要手段。在国外,企业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以社会所有类型企业为评价对象的社会评价;另一种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企业为对象的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主要是信用评价。信用评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信评价,一种是企业评价。其中资信评价在国际上很有影响,主要用于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获取银行贷款时对企业进行的信用评级。美国权威评价机构主要有邓白氏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准普尔公司等,这些公司的评价范围广,业务量大,遍及全世界。除专业性、针对性比较强的资信评级外,美国尚有一些企业评价公司,根据企业要求或某些特定目的对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产品定位及企业对外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前景预测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评价公司的业务还包括承担企业改组、兼并、拍卖等行为中的会计报表、资产评估乃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国外的政府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较早的是法国,进入
70年代末,一些国家的企业效益低下、
经营水平不高,因经营者报酬过低造成经营人才流失,以及企业只重视计划指标完成而忽视对效益和市场目标的追求等问题较为普遍。针对上述问题,
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家,先后实施经营绩效评价制度。80年代后,其他国家也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新制度的实施,加强了外部监督,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在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中,随着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学术界日益关注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尤其关注其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长达150
余年,二次大战以后,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债务危机之后,大量国际资金向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分流,最终促成了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是以公司业绩评价研究为基础的。西方国家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对跨国公司主要经营业绩的评价重点是税负最小化,此时采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ROI和剩余收益(RI等。70年代,评价指标包括投资报酬率、市场份额、质量控制、人员变动情况等非财务指标。80年代的评价指标主要为预算与实际利润比较、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现金流量等。此时,许多跨国公司采用市场占有率、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生产率等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补充指标。90年代以来,业绩评价系统发生变革,对预算的依赖减弱,跨国公司更关注一些非财务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交货效率、可信赖程度、敏感性与应变能力、员工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平衡记分卡(BSC方法也逐步引入跨国公司绩效评价中。当平衡记分卡从整个公司的绩效系统转变成管理系统时,它的真正威力就显现出来了。目前,国外学者对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综观研究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的国外文献,对此的总体评价为:(1西方文献的研究结论大部分基于实证调查,对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描述,大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法采集相关数据,但因为问卷的设计不同、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不同等原因,结论未达成一致。因此,尚需更多的理论研究来系统论述跨国公司绩效评价问题。(2国别比较文献较多,通过比较总结相关国家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特征。(3研究侧重于跨国公司评价指标及其指标排序。国外调查问卷大部分关注跨国公司评价其海外子公司及其经理人员业绩所使用的指标,并且列表演示各指标的使用频率,找出相关指标的排列顺序,并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考察跨国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演进,为更系统地提出评价方法提供依据。(4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理论的深度不断推进。随着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绩效评价研究也更多借鉴战略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成果,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跨国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劳资冲突以及对企业领导人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存在着缺乏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标准和程序,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只是单一强调物质激励而缺乏精神激励的后续支持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国企业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基本沿袭了西方绩效评价理论的框架。但是,由于我国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的绩效评价理论,用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在理论研究上,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分支:一是将国外成熟的理论本土化,推广杜邦
财务评价法、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平衡记分卡(BSC评价法等。同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构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如杜胜利、孟建民、张涛、文新三、王海云、牛克洪等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是主要从企业要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李维安、杨瑞龙、周业安从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方面作了理论阐述。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管理者绩效管理,如苏南海从企业家要素角度论证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一些学者作了积极探索。如王忠设计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主因素层和指标层三级,其中主因素层包括影响企业绩效的八个指标:获利能力、竞争优势、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行业适应指标、创新能力、动态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等。牛丽文、张进在分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意义的基础上,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维度,以制造业为例构建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王化成、刘俊勇回顾了绩效评价的历史演进,从早期的绩效评价、财务评价到目前的EVA、BSC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将绩效评价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以平衡计分卡为主线,通过比较提出中国企业更适合平衡模式,选择的理由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全面预算管理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