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 7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8课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8课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

2.写对字形
dì 缔约

谛 听
bì 弊 端 蒙bì 蔽 bì 敝 帚自珍
总shǔ 署 shǔ 暑假 shǔ 曙 光
liànɡ 谅 解 liànɡ 晾衣服
栏 目 链 接
màn 漫 长 xiǎnɡ 享受 瓜wàn 蔓 hēnɡ 亨 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辨析近义词
(1)心律·心率
[辨析]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紊乱。
②《牛群》是吉林电视台2009年倾力打造的一档
新闻故事类栏目,该栏目将以发生在东北三省及内蒙
古自治区的新闻事件为首选,讲述百姓故事,借以
栏 目
________不同人生。
品味
链 接
(3)变换·变幻 [辨析]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能带宾语。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不能带宾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和优势:利用音响自身的表现力,增强通讯的现场感 目

和形象性;发挥记者的主体作用,增加报道的直接性 接 和亲切感;以记者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听众,增强通讯 的交流感。
口播通讯是单纯运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通讯 形式,它虽然以文字稿为基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但不是文字通讯的简单搬用,而是文字通讯在广播传
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中国未能及时提
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为加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
栏 目

中共中央于1986年作出了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 接
约国地位的决定。
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中国工作组”,
开始中国的“复关”谈判。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从当年7月起中国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

•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 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 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 作并无大的不同
七、通讯的写作
1、选材与提炼主题 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 手材料。随后从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 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 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 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 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
3、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在语言上,消 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而通 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 造性运用。 4、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 样。 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 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 藏、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 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 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 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 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 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 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 引题(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 要。
3、关于叙事 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 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 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 要注意两点:
• 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 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 有事 • 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 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 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 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 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 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3短评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5.13短评两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1234
3.?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语言简洁明快,挖苦幽默。如“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一 个“台上〞,一个“台下〞,一个“他讲〞,一个“讲他〞,形成一种 回文之美,相互映照,意趣迥然;“实践证明,以‘声’作那么必不成那 么〞,一字之易,神来之笔,进一步勾画出了少数领导干部口是心非、 言行相悖的嘴脸;把个别领导的言行不一形容成台上背“台词〞, 形象幽默,挖苦辛辣。
1234
第二局部(从“民间如顺从朝旨乎〞至结尾),是作者的假设分析 和感慨。梁启超曾说过,清政府对百姓一直是“役之如奴隶,防之 如盗贼〞,而如今的国民除做政府的奴隶、盗贼之外,还要做清政 府的“主子〞——外国侵略者的奴隶、盗贼。评论指出在统治者 统治下的臣民非双重奴隶即双重盗贼,“顺从朝旨〞,就是做双重 奴隶,“稍有不屈〞,就是双重盗贼,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清政府懦 弱要做狗,还要求其臣民做狗之狗、奴之奴。这里既有愤怒的指责, 又有沉痛的叹息。作者情不自禁为当时政府统治下的百姓悲 哀,“何以使我民至于此极也?〞对清政府的愤怒控诉、对民众的 深切关心借此句喷薄而出。
1234
2.“题好一半文。〞对新闻作品而言,更是如此。?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这个题目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好的标题就像美丽的眼睛:它应明亮——让读者一目了然; 它应传神——凝聚文章的主旨;它应有情——透视出作者的思想感 情;它应有形——以其神情合一而构成美的形象。“台上他讲 台 下讲他〞除了具有明亮、传神、有情、有形的特点外,还有一种回 文之美,构成反衬,吸引读者看下去。
13.短评两篇
新闻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评论文体。 它篇幅短小,通常在千字以内,有的甚至只有三五百字;选材广泛,大 至国内外重要事件,小至衣食住行问题。新闻短评是由叙事、说理、 融情三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叙事为说 理打根底,是说理的论据,没有新闻事件的表达,会使文章“言之无 物〞;说理使叙事深刻,没有说理,叙事就只是新闻报道的重复,就会 “言之无理〞;融情使短评升华,没有情感融于其中,会使短评“言 之无味〞。本课为我们准备了两篇精彩的短评,从中可以体会短评 短小精悍而又说理深刻的特点。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七单元《羿射十日》课件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七单元《羿射十日》课件

来源
❖ 【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 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 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 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
❖ 【译文】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 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 有。 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 豨、脩蛇。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 后羿把这些灾害一 一清除。 尧领导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丰功伟绩,深得民心, 受到了百姓的热爱,安排尧为的领导人
相关传说
❖ 羿与嫦娥 ❖ 后羿与嫦娥羿是个传奇的人物,不过他的妻子更传
奇,众所周知,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嫦娥。羿 曾得到 王母娘娘赐给的一包长生不老药。而嫦娥知道后, 在羿的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吃了不死药,身体不听 使唤飞到了月球上。 ❖ 李商隐曾有诗哀之: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 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 肯下来。这样,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被烤焦了,禾苗被晒 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生活苦不堪言。
❖ 尧看到人们的苦难,便派羿去射掉太阳。羿是帝俊派到尧身边为人间除 害的神。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羿举起神弓,搭上神 箭,拉满弓,对准其中的一个太阳射去。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 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过了一会儿, 天上就少了一个太阳,地上的人们觉得凉爽一些了。接着,羿又射掉了 第二个、第三个……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 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 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 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 《羿射九日》译文 ❖ 而到了尧帝的时代,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烤焦了庄稼禾苗, 晒死了树木花草,使百姓没有可吃的食物。猰 貐、凿齿、九 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凶悍禽兽一起出来残害百姓。于 是尧帝让羿在畴华这地方杀死凿齿,在凶水这地方杀死九婴, 在青丘泽射死了大风,又往天射落九个太阳,在地下杀死猰 貐,在洞庭斩断修蛇,在桑林擒获了封豨。这样,百姓都高 高兴兴,推举尧为天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10 梦碎雅典》(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10 梦碎雅典》(一等奖课件)

这篇新闻特写流露出了作者对奥蒂这位悲 剧人物的感叹,请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 者蕴含于其中的感情。
对奥蒂梦想一再破灭的
对奥蒂屡败屡战的坚毅和顽强的
对奥蒂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的
——新闻特写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
精彩的瞬间:或使我们会心一笑,或让 我们鼻子一酸,或内心一颤,或精神一 振……不管怎样,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 活,丰盈了我们的记忆,也饱满了我们 的生命,我们应该铭记。请就其中印象 最深的一幅画面写一篇随笔。
特 特

新闻特写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 现手段,截取新闻 事实中某个最能反 映其特点或本质的 “片断”、“剖面” 或者细节,作形象 化的再现与放大的 一种新闻体裁。
导语。 浏览课文,为本文拟写一则
导语:雅典田径世锦赛, 牙买加老将奥蒂再出意外, 痛失金牌。
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 主客观关系。是一篇新闻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 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 要材料。
快速阅读课文,哪些是新闻背景?并指出其 作用。
3 4 9 10 11段是新闻背景,补充说 明了奥蒂在历次大赛中的“不幸遭 遇”。让读者全 方位了解这位体坛
பைடு நூலகம்老将的“坏运气”,突出了人物身 上的“宿命感”和“悲剧意识”。 从而也突出了奥蒂的坚韧,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
新闻特写要抓住精彩的瞬间或细
节,本篇新闻特写是如何体现这一 点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一章 新闻是什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一章 新闻是什么?

(4)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 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 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 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5)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 D 层级的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 值和影响”;F 层级的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 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2.新闻的六要素 新 闻 的 六 要 素 是 五 个 “W” 和 一 个 “H” , 即 Who( 谁 ) 、 When(什么时间)、 Where(什么地点)、 What(什么事件) 、 Why(为 什么)、How(结果如何)。 新闻简单来说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 结果。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 含这六个因素。但有时也可以省去某几个要素。 3.新闻的特征 (1)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3)语言简明;(4)结构鲜明(新闻 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 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传媒 传媒特点 1.传 播迅速及 时。 2.综 合运用 文字、 网络 图像、视 频、音 频。 3.互 动交流性 强
新闻报道特色
阅读策略 1.增强鉴别 力,保持清醒的 判断,不被假信 息所左右。 2.通过快速浏 览标题,确定仔细 阅读的内容。 3.可以即时发 表评论,与网友交 流
1.时效性强,可以 在第一时间发布,可以 及时更新。 2.网络新闻选材宽 泛,内容活泼,较少受 限,但良莠不齐。 3.多媒体报道的形 式,综合了电视和报刊 的优点,既有直观性, 又适合深入解释。 4.标题清晰、突出
4.常见的新闻传播的载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11 漫步在无人区》(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11 漫步在无人区》(一等奖课件)
【答案】 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 个由霸权和强权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6.“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句话有 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 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 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新闻特写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 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 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 种新闻体裁。Biblioteka 文学性 倾向性 新闻性 灵活性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请写下来吧
读了本文,我最大的感受是: 这个世界并不太平,而你幸好生在中国!
漫步在无人区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 高富民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 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 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 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 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1.这篇新闻特写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大 意。
三、阅读课文第 22~34 段,回答问题。 5.“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这句 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精品教案:《漫步在无人区》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精品教案:《漫步在无人区》教案

《漫步在无人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散文式的结构和反战主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和作品,导入新课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组织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

这篇特写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

作者深入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地记录了巴以战争的可怕景象。

本文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题。

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段意。

(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微妙心态;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34:描写以色列的阵地和以色列人的心态)2、战争的环境氛围怎样?(第一部分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阒无一人”,战争使安宁的村庄变得死寂,而战争带来的喧嚣引发的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第三部分描写惨不忍睹的战争景象,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3、战争双方的行动和心态有什么不同?(法塔赫: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

以色列: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战争双方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

)三、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1、用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多次引用双方的话语,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心态。

3、描绘细节,体现了作者的倾向性。

四、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第一部分(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恐怖景象第二部分(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行动和心态: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第三部分(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惨象第四部分(22—34):描写以色人的阵地和心态: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三章⑤《彭德怀印象》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三章⑤《彭德怀印象》优秀课件(29张)(共29张PPT)
C
课堂小结:在新闻体裁上,本篇通讯中,我 们了解了通讯的基本特点以及通讯的种类, 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 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 具体更系统。
课堂小结:在知识内容上,本文通过对于 彭德怀元帅在军事上的恢宏描写,以及在 生活中的点滴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不 畏艰难、乐观向上,平易近人,关心部下, 大公无私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我们要 在生活中学习彭德怀元帅这样的一种共产 党人高尚精神品质。
穿着:同部下一样有两套 制服,有一件个人衣服, 孩子气的很,是用缴获的 降落伞做的背心
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 大公无私
想一想
同学们,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想一 想在这篇人特通讯中,作者是怎样来 塑造彭德怀的人物形象的?
一、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1、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 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 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本篇通讯,通过军事上和生活中两个方面 的点滴来刻画彭德怀的形象的。
1、一九二七年年方二十八就

已任旅长 2、一九二八年联合官兵和
事 方
军校学生举行平江起义 3、彭德怀积聚“铁军”赶
卓越的军事 领导才能

跑了何键的军队
4、率领一军团突破敌军
层层防线,为主力部队保
驾。
1、行为方面

活 方
2、语言方面

3、环境方面
面行 为 方
六千英里的长征,基本上是走 过来的。 彭德怀迟睡早起,每天只睡四、 五个小时
像兔子一样第一个到达山顶
精力过人
把敌人的传单来给红军印宣传 品 上街上去不带警卫
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
看抗日剧团的演出,把棉衣披 到一个小号手的身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5 彭德怀印象3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5 彭德怀印象3

相同点
二者都是新闻体裁,都具
有真实性和时效消性息 。
表达方式
记叙
内容 不同点 概括
人称 结构 篇幅上
第三人称 倒金字塔型 短
文学性

人物通、二、三人称 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 长 强
新闻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等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 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 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 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
了解彭德怀和埃德加斯 诺
一、初读文章,并完成下列思考 题。
1、理顺结构,文章写了彭德 怀的哪些事情?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彭 德怀的个性?
3、这篇通讯交代了有关彭德 怀的哪些背景材料?这些材 料对帮助你了解了他的哪些
性格?
二、合作探究
典型的细节描写远胜于概念 化的叙述,他它能使人物形 象更能生动、丰满。请找出 本文的细节描写,并分析人
彭德怀印象
学习目标
1、比较消息和人物通讯的不 同。
2、了解人物通讯,通过人物 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尝试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
请比较下面两种新闻文体的不同
改革先锋邱娥国载誉归来
尹建业到机场迎接
2018-12-20 05:07:32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舒晓露 作者:杨静
本报讯 (记者杨静)12月19日,赴京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邱娥国载誉归来。省 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尹建业到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迎接,并与他亲切座谈。副省长、省公安
厅厅长秦义参加。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邱娥国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民警代表, 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邱娥国表示,能获评改革先锋感到无比光荣。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体现了党和国 家对基层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高度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进步的充分 认可。今后,将继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退休不褪色,更好地把工作方法和工作经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5课彭德怀印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5课彭德怀印象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当。 2.辨析正误
例句:他性格很豁达,是个直.截.了.当.,说话转.弯.抹.角.的急性子。 辨析:“__转__弯__抹__角__”__,__沿__着__弯__弯__曲__曲__的__路__走__。__形__容__说__话__、__做__事__ _不__直__截__了__当__。__与__句__子__前__文__矛__盾__。_
斯诺与彭德怀同住在预旺堡简陋的司令部院内,并对他进行了 多次采访。9 月 1 日,斯诺随彭德怀离开预旺堡向西转移到吊堡子, 几天后,他结束了在宁夏 40 多天的采访。当年 10 月底,斯诺带着 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 写作,英文本《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又译做《西行漫记》)的报 告文学终于诞生。
彭伯伯生活朴素,事事想着人民。我常听他说:“我们现 在比起过去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要和过去比。”有一次, 他说:冷天有暖气,洗澡还生个热水锅炉,像我们这样的生活, 全国人民要五十年后才能达到。他不喜欢人家给他照相,遇到 记者要照相时,他就算一笔账,说一个胶卷多少钱,一张照片 多少钱,折合多少斤小米,能养活多少老百姓等。所以记者采 访时,总是远远地照几张就赶快离开,免得挨批评。
(3)吁气呼喘吁.吁.y吁ù. xū xū
(4)校军 校.校 对.
xiào jiào

(5)参参参..谋差ccēānn
(6)称著 称.称 职.
chēnɡ chèn

2.一言辨异
(7)在预旺堡.( pù )这个小村里“黑老丁”可算是个堡.(bǎo )
第第 三5 章课
明背景 夯基础 析文本 悟佳作 勤动笔
第5课
彭德怀印象
1936 年 6 月,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斯诺与在上海行医的 马海德医生,冒着生命危险,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斯诺同毛 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许多长征的第一 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 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 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 14 个笔记本。

高中语文《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课件 新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高中语文《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课件 新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这个项目的其他名次。
当天举重项目的冠军姓名、成绩;
⑤再次段(结尾)
举重项目的银、铜牌得主。
• ⑥概括这则消息主旨

这则消息报道了第23届奥运会开赛第
一天我国运动员夺得第一枚金牌等可喜成
绩的事实,突显了这一事实的历史意义,
流露了记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 (3)新闻消息的写法
①标题:高度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副标题
对主标题进行补充,进一步点明事实; 信息更具体。
发出单位:本报(《中国青年报》)
②消息头 发出地点:洛杉矶
发出时间:29日 报道记者:特派记者孙杰
③导语 交代最重要信息:本届奥运会第一个 冠军诞生。
冠军的姓名、成绩、项目;
④支持段 具体介绍 事件
事件的历史意义; 授予金牌的具体时间和情景;
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导引
(1)什么是消息?
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洁的文字迅速及 时的反映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 的事实,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 形式。
(2)消息的内容特点 ①简短快捷; ②看不到报道者的明显态度、立场或评论; ③一般以冷静、客观的风格见长。
动态消息的分类:一是对新近发生的单独 事件所进行的全程报道,也称“完成式报 道”;
二是对处于变动中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事件 的报道,也称“连续报道”;
三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 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疑难点知识点归纳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12.社论两篇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疑难点知识点归纳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12.社论两篇

-10-
12.社论两篇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1234
3.《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这一标题能够很好地为主题服务。 请简要赏析这一标题。
提示:(1)标题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时代的轴线”,将澳门 的回归看作一条“轴线”,一条可以“拉开”时代的“轴线”,营造了一种 略带诗意的恢宏气势。
(2)“时代”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从现实的时间而言,澳门回归正值 世纪之交,人类马上就要跨入新千年;同时,回归对于澳门来说是一 个新的开始,是一个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就 不只是时间层面的了。
-3-
12.社论两篇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1.认识新闻评论的性质,理解新闻评论的特征。 2.掌握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几种新闻评论的特征。 3.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 义。
-4-
12.社论两篇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首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核心归纳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会选题、立意,掌握几种新闻评论的结构及其写作上的基本 要求。
-8-
12.社论两篇
1234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2.在写作方法上,《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 祖国》这篇社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提示:饱含激情,气势磅礴。第一段直奔主题,连续两句感叹,令人 热血沸腾。通读全文,气势磅礴;叙事抒情,明快激昂;行文简洁,言简 意丰。通篇没有大话、空话、套话,也无冗繁和庸杂,处处体现出 中华民族的不屈、睿智和伟大。
-5-
12.社论两篇

高中语文 第四章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高中语文 第四章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 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 8 000 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 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新闻 特写 的分

场景特写
事件特写 工作特写 场面特写
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 面。
对于一个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对于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罕见景 景物特写
物的描写。
四、特写与消息、通讯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新闻种类
不同点
相同点
特写与 消息
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 有特色的片断,细笔展开,以描绘 新闻事件中有形象感的镜头取胜。
专题导引览要
第 四 章
经典新闻评析
一、特写的定义 “特写”这个名称取自于电影学术语,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 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或放 大的新闻体裁。人们对特写的体裁归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把它 视为消息的一种,称为特写性消息,还有人把它等同于通讯,称为特 写性通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做与消息、通讯并列的新闻体裁。因为 它兼具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 讯比较接近,而在报道的迅速、及时方面则与消息相同。
3.感染性 新闻特写通过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 ——思维的感应过程。既形象又突出地把传神的细节、生动的镜 头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目睹其人其事,从而获得深 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三、新闻特写的分类

高中语文 第二章 第2课综合消息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高中语文 第二章 第2课综合消息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是去玉树救援吗?”记者问。 “玉树已经有我们的战友了,我们是在西宁机场负责救灾物资 的搬运。”战士回答。 一个多小时后,记者转乘的伤员运输机降落在玉树机场,遍地 的迷彩让人为之一振。 一个个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将一名名受伤(shòu shāng)群众或 抬、或背、或抱地送上引擎轰鸣的飞机;又将飞机上卸下的各种救 灾物资或推、或扛、或提地送往一辆辆汽车…… “我们是15日凌晨2点赶到玉树的,已经在结古镇进行了两天的 生命救援。”一位叫赵彦军的士兵对记者说。14日上午10点,地震 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他所在的
“为了更有效营救,我们向老乡了解哪座建筑下可能有生命 (shēngmìng)迹象。到了下午2点,我们一个连就成功救出了10多位藏族 同胞。”
消息(xiāo xi):带着露珠的新闻
第2课 综合(zōnghé)消息两篇
第一页,共32页。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相关背景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学生存在着负担过重的问题,起床早,睡 觉晚,书包重,作业多。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京青年报》在 2002年12月刊发了记者邓兴军、张颖、张桂函采编的新闻《上课能否 晚一点儿》。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篇消息见报的当天上年,编辑部就接到30多 名读者打来的电话,表达了他们对此问题的共鸣。为促使问题的解决, 该报又先后(xiānhòu)派出7名记者,围绕这一问题作了
第二页,共32页。
连续的追踪报道,引发(yǐn fā)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北京市教委最终 下发通知,对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作了硬性规定。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历程
1902年,英国贝利上尉从印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探险 考察,回去后出版了《无护照西藏之行》一书。20世纪20年代,美 国植物学家沃德到大峡谷地区考察,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20世 纪50年代,为修筑墨脱公路,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和水利厅曾组织有 关人员对大峡谷进行路址勘察。1973年,由关志华、杨逸畴等6名 中国科学(kēxué)家拉开了中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科学(kēxué)考 察的序幕。1993年,以何希吾、温景春等为首的中日联合雅鲁藏布 科学(kēxué)考察队进入大峡谷考察,因日方队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篇消息见报的当天上午,编辑部就接到 30 多名读者打来的电话,表达了对此问题的共鸣。为促使问题的解决, 该报又先后派出 7 名记者,围绕这一问题连续作了追踪报道,引发 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北京市教委最终下发通知,对中小学生早晨到 校时间作了硬性规定。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历程
辨析:“__郁__郁__葱__葱__”__运__用__正__确__,__“_无__与__伦__比__”__指__无__法__比__得__上__,_ 而__这__里__指的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应用_“__无__可__辩_驳 __”__。__
一、结构图解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第第 二2 章课
明背景 夯基础 析文本 悟佳作 勤动笔
第2课
综合消息两篇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学生存在着负担过重的问题,起床 早,睡觉晚,书包重,作业多。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京 青年报》在 2002 年 12 月刊发了记者邓兴军、张颖、张桂函采 编的新闻《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3)踏勘.(kān ) (6)姓郝.(hǎo ) (9)围绕.( rào ) (12)枫.叶(fēnɡ )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1)藏矿 宝藏 藏. .
cáng zàng
(3)间相 中间 间. .
jiàn jiān
(5)奔奔 奔. .腾 头
bēn bèn
(2)率效 统率 率. .slǜh
1902 年,英国贝利上尉从印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探险 考察,回去后出版了《无护照西藏之行》一书。20 世纪 20 年代,
美国植物学家沃德到大峡谷地区考察,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20 世纪 50 年代,为修筑墨脱公路,西藏自治区公路局和水利局曾组 织有关人员对大峡谷进行路址勘察。1973 年,由关志华、杨逸畴 等 6 名中国科学家拉开了中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科学考察的 序幕。1993 年,以何希吾、温景春等为首的中日联合雅鲁藏布江 科学考察队进入大峡谷考察,因日方队员落水失踪,考察活动中止。 1998 年 4 月至 12 月,中国科学探险队两度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地区,并首次成功地徒步穿越了大峡谷核心地段,进一步取得科研 成果,实现了中国科学家多年的夙愿。
(1)内hán 涵
hàn 菡 萏
liū 溜 达
(2)蒸liú 馏 水
手liú榴 弹
海bá 拔 (3)bá 跋 涉 bō 拨 乱反正
xuān 宣 言 (5)xuān 喧 闹 xuàn 渲 染
yán 延 伸 (4)dàn 诞 生 xián 涎 水
三、近义辨析 (1)抱怨 报怨
例句:近年来,俄罗斯国内的飞机票越来越贵,只涨不跌。一 些消费者 抱怨 说,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他们决定抵制 国航,作为 报怨 。 辨析:“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侧重于口头说;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 行动。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剖.面(pōu ) (4)峭.壁( qiào ) (7)郁.郁葱葱( yù ) (10)颐.和园( yí ) (13)妍.媸( yán )
(2)迦.巴瓦( jiā ) (5)田畴.(chóu ) (8)侵蚀.( shí) (11)羚.羊( línɡ ) (14)咨. 询( zī )
2.作为综合消息,这篇消息的取材十分广泛。请简要作以说明。 [对应考点:消息的取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基础调查,包括作者自己对学生早上上学情况的 观察,采访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听取学校老师的意见。②取材 的扩展。包括查阅国际研究组织对此问题的研究报告,询问大 学专家的看法,咨询教育管理部门的意见等,涉及范围广,调 查程度深。③材料的组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人的 认识过程。
3.这则消息的主标题好在哪里? [对应考点:消息的主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使用了“能否”这种商量的口吻,更易引人思考, 便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接受。
(2)日前 目前 例句:商务部 日前 公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 全球有 35%的反 倾销调查和 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我国产品。 辨析:“日前”,指“几天前”,而“目前”是指“说话前后的 一段时间”。
四、成语释义 1.词义理解
(1)不辞艰险:不怕艰难险阻。 (2)无与伦比:指没有能比得上的。 (3)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2.辨析正误 例句:记者从天津航空了解到,由于航程短,飞行高度相对较 低,旅客可体验到空中俯瞰海南美丽风光的奇幻旅程:无论是 波澜壮阔的海天一色,还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风情,旅客都已享 受全新体验,这是无.与.伦.比.的事实。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上课能否晚一点儿》,回答问题。 1.课文引用家长的抱怨以及老师的建议,对孩子上学早的问题提 出了初步的看法。试对这些看法加以归纳总结。
[对应考点:归纳新闻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上课时间早,“天黑路远”,为了学生安全,许多 家长都要送孩子上学,这与不少家长的工作时间发生了“冲突”。 ②学生上学早,起床早,睡眠不够,吃早饭的时间也没有;晚上 又要在家做很多作业,也保证不了早睡。而且家长与孩子也没有 时间交流,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个性成长、综合教育等方面 造成影响。③孩子为了早起上学,势必要早睡,“不在最佳睡眠 时间睡觉”,效率不高。
uài
(4)便即 便.便 宜.
biàn pián
(6)栖栖 栖. .息 栖.不q安ī xīxī
2.一言辨异
(7)芯片太薄.(báo),是这个产品的薄.( bó )弱环节。 (8)这次埋.( m ái)伏的地点不理想,为此小队长吴江受到了战士们 的埋.(m án )怨。
二、写准字形
hán 函 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