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PPT课件
返回标题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返回主4 页
么4 思这 想一 开文 始件 深中 入表 人明 心了 ?什
一3
文 件 的 什 么 原 则 ?
“
宣 言 ” 中 体 现 了 哪
返回主页
21 当国
时民
为党
什从
么哪
要一
进组 《
行织 改改 组组
国 民
?而 党
来 ?
宣 言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日本入侵山东 袁世凯复辟帝制
提出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
袁世凯垮台
(1915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返回主3 页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经过
1、强迫国会选举袁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3、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4、修改总统选举法 5、建号“洪宪”,复辟帝制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节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到主页 到问题页 到习题1 页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反 对
民主 共和
维 护
革命党人
(地主买办阶级)
(资产阶级)
破坏约法,控制 内阁,削减革军
刺杀宋教仁
镇压二次革命
立法限制
改组国民党 宋教仁组阁
二次革命
(1913年)
--袁世凯
1、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制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 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2、宋教仁为政党政治奋斗,是否能把袁世凯“摆在
中国近代史之北洋军阀的统治
(5)这些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 斗争。
(6)这些斗争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件注定要失败; (7)斗争的结果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争取民主 共和,屡战屡败,一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说明资产阶级因为阶级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至此宣告终结。时代呼唤新的领导 阶级和新的道路。
【例题】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中共民主 革命纲领的比较。
【解析】(1)与旧三民主义区别:A民族主义:新的民族主义增 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旧民族主义主要是 反对满清统治,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B民权主义:新的民 权主义主张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 由及权利,旧的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的 民权主义已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C民生主义:新的民主主义赋 予“平均地权”新的内容,还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即具体 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改善工人生活问题。后来,孙中山还将 “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作为“平均地权”的实际内容;“节制资 本”规定,凡有独占性质的大企业、大银行归国家经营,私人资 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新三民主义和扶助农工的政策是紧密结合 的,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适应了革命思潮 和历史发展的需要。
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28) 阶段特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时期, 是中国近代史政治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 孕育发掌时期。 政治上,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复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政局动 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但没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及民主科学思潮兴 起,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 命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①、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地主和买办联合专政的专制政权)。
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袁世凯专权——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外交:袁世凯“善后”大借款是以盐税、海关税为抵押,金额是2500万英镑。
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
三、二次革命1、原因:(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目的一是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宋教仁案”。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3)袁世凯大量举借外债,用于扩大个人势力。
2、过程:袁世凯在1913年罢免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然后派兵南下,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3、性质: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4、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三、袁世凯称帝1、袁世凯的复辟活动: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成终身总统有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接受21条,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2、护国运动——①、原因:袁世凯的志国和复辟帝制。
②、孙中山的讨袁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1916年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袁世凯 83 天皇帝梦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又何启示?】
历史的审判
审判团 公 诉 团
历史不会忘记
申 辩 团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袁世凯失败原因: 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辛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失败启示: 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必败
袁世凯在河南的奢华陵墓
本节两条线索
三、袁世凯称帝:
1、步骤: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3)废《约法》颁《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4)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成为终身大总统
浓缩记忆:党—会—法—制—法
2、对外: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日本————————袁世凯 实质 独变 占中 的国 殖为 民日 地本 原因 对为 其了 称换 帝得 支日 持本
——
遇刺后的宋教仁
刀 大 杀 人 多
二
次 革 命
2、二次革命的过程:
时间: 1913 年
地点: 赣、粤、皖 领导: 孙中山、黄兴、李烈钧
结果: 失败
败因: 力量涣散、敌强我弱、未发动民众等
想
想
1、为什么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2、与辛亥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 性质、领导、任务
袁世凯 亲信 无党派 立宪派 同盟会
一、袁世凯专权: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时间:1912年3月 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袁世凯专权:
政治:破坏《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之名, 实为猿(袁) 家之天下也。
二、二次革命:
北洋军阀的统治
9
第三单元复习 第四章 北洋军阀特征
• •
• 反对张
•
• 勋复辟 (1917)
结果: 袁世凯绝望而死,北洋军阀基础未动摇 起因: “府院之争”-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帝制 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概况: 各地各界群众通电反张
结果:“讨逆军”进京,段祺瑞重掌实权
5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
起因:段祺瑞拒绝恢复(约、会) • 护法运动期 概况:非常国会、护法军政府 (1917-1918) 孙中山遭西南军阀排挤 结果:孙辞大元帅职,护法失败
思考题:
• 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思想基础方面分 析袁世凯复辟帝制破产的原因。 • 参考答案: • 根本原因: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违背民主共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 社会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缺乏长期生 存的思想基础。
12
袁世凯主要罪恶活动 1
• 一、破坏镇压人民斗争 • 1、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 维新派。 • 2、义和团运动期间,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 巡抚,疯狂镇压义和团。 • 3、辛亥革命中,凭借帝国主义支持和北洋 军力量 ,利用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篡夺辛 亥革命胜利果实。 • 4、1913年,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镇压“二 次革命”
3
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督Leabharlann 起因:“宋教仁案”—袁罢免三都 孙、黄号召南方各省独立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本单元主要叙述从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历史,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
(第四章第二节不作考试要求)(1)政治:袁世凯走向专制复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坚持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得到壮大,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准备了阶级基础。
阶段特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史政治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政治上: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复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政局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没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及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考情分析:一、考纲内容: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袁世凯专权与称帝;“二次革命”“二十一条”;护国运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壮大。
二、考查情况1.从题型上看,考查的题型比较全面,但以选择题居多,问答题偏少,所考查的问答题多为综合性题目,创设的情景新颖,问题的切入独特,并且大多联系实际。
2.从考查的内容看,北洋军阀的特点及反动措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
如2009年广东单科7题、山东文综11题和江苏单科6题都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考点分布看,2008年考查了民族资本家张謇等,2009年集中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2010年考查了“宋教仁案”和孙中山的革命言论等。
三、命题预测:1.从题目类型看,本单元考查题目类型全面,既有知识型的又有综合型的,并且逐渐出现向分析、对比、评论等高难度、深层次能力型过渡的趋势,应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是近代中国革命期间涌起的地方反动势力,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4)—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时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2、根源:半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3、性质:封建、卖国的反革命军事、政治集团。
3、过程:①清末:1905年袁在天津小站练兵,利用师生、部属关系,笼络大批亲信。
②1905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建立北洋新军六镇,形成雏形。
③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为新工具。
④1912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
⑤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为直、皖、奉三大派系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袁世凯的黑暗统治(1912--1916年)1、外交: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举例:2、内政:违背民主潮流(对内专制独裁事实有哪些?复辟倒退过程?)①大搞复辟活动:A、政治上 B、军事上 C、刺宋案,镇压二次革命。
②加紧复辟帝制:第一步: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第二步:1914年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将大总统的权利扩大到几乎与皇帝一样。
接着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暴露其当皇帝的野心。
第三步:公开恢复帝制(1915年12月12日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社会条件(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反被袁世凯窃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一、历史发展旳脉络
毛泽东思想萌芽 新三民主义思 想
马克思主义 民主科学思想 实业救国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
二 护护
次 革 命
新 文 化
国法 运运 动动
五 四
运
运
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1912 1915 1919
“四
北 ·一
伐 中 国战 共 共争 诞 合开 生 作始
二”、 “七 ·一 五”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旳观点,列举1923年到1923年间体现近代中国 “沉沦”旳主要历史事件。(4分)
“沉沦”了解应是列强加紧对中国旳侵略
事件:《辛丑公约》旳签订、《二十一条》旳签订、巴黎和会外交 努力失败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8广州一模) 近代中国历史旳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政变
1921 1924 1926 1927
袁
《
世
二
凯
十
就
一
任
条
临
》
时
大
总 民资进一步发展
统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国际大背景 重大历史事件
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国 家:第一次 世界大战;
1919--1929 年处于相对 稳定时期
政治上:①北洋军阀旳统治 总特征: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接 ①北洋军阀统治
③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旳序幕,无产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旳当代化有了新旳 领导力量。
④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 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旳统治。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 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经济上: 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②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B .黄 兴
C.唐继尧 D.李烈钧
练习:
选择题:
1、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说明一个什
么道理
(C)
A.资产阶级革命
B .统治阶级内部政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众叛亲离,必将失败
练习:
选择题:
2、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B)
A.孙中山
B .宋教仁
C.李烈钧
D.黄 兴
练习:
选择题:
3、曾先后领导“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 是 (D) A.蔡 锷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武装政治集团。 这个集团是清末封建专制政权所赖以维持的反动武装力 量。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小站练兵,他采用日本、 德国的训练方法,购进外国装备,还利用师生、部署关 系,笼络了大批亲信,到1905年,建立了北洋新军六镇, 形成了北洋势力的雏形。后来,北洋势力逐渐扩充,袁 世凯为满洲贵族猜忌,曾一度失势,但他的羽翼已经丰 满。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 凯利用手中强大的军事实力,不仅逼迫清帝退位,而且 迫使革命党人让步,终于夺取了革命果实。袁世凯由此 建立了北洋军阀政权。该政权对外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分为 直系和皖系,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自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是推翻了其反动统治,到1928年 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一、袁世凯专政
1、政治上:控制内阁 2、军事上:削弱革命军
二、二次革命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宋教仁案
3、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失败
北洋军阀统治的确立
以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
1915-5-9,袁世凯几乎全盘接受了“21条”史称“五九国耻”
07.12.2020
h
10
4、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定年号“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极 之世恭谨 国
“
1993
各 省 代 表 人
h
13
07.12.2020
h
14
李烈钧
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
07.12.2020
h
12
总结:
自从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 深入人心;任何倒行逆施的行径均将遭到 人民的反对。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 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其革命必然以
失败告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
和方案是无路可行的。
07.12.2020
07.12.2020
h
2
一、袁世凯的专权
• 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 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
•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 1、政治上:控制内阁;破坏《临时约法》。 • 2、军事上:削弱革命军的力量。
07.12.2020
h
3
二、“二次革命”
• 1、中国国民党的组建:
1912年8月 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 改组的目的:
• 目 的: •
为阻止国民党组阁; 消灭革命党的势力。
07.12.2020
h
5
3、善后大借款
• 在“宋案”之后,袁世凯为了镇压国民党、争 取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向五国银行团借款。根 据《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得到2500万英镑; 以中国的盐税、海关税抵押。从此中国的盐税 亦为外人所控制。完全是卖国的行径。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重要军阀的事迹和统治方式。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
2. 军阀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活动。
3. 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重要军阀的统治方式和对中国的影响。
2.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兴起和影响的兴趣。
Step 2:学习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约15分钟)通过PPT演示、课件或教材等,介绍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方式,包括军阀的政治手段、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在地方政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Step 3:分组讨论(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的北洋军阀进行研究,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该军阀的统治方式是怎样的?2. 他的统治对当地和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3. 该军阀是否参与了经济活动?如何影响当地经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4:整体讨论(约15分钟)对所有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Step 5:归纳总结(约10分钟)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北洋军阀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Step 6: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认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和影响。
扩展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可以组织参观或参与相关主题的展览、研讨会或体验活动。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称 时间:1915年底 帝 过程:临时大总统→大总统→终身世袭大总统 →→登基称帝
对外:
①善后大借款 ②接受“二十一条” ③签订《中俄声明》(承认外蒙自治)
三、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二 次 革 命
原 因
直接 ①暗杀“宋教仁” 原因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
1
②罢免三省都督;北洋军挥师南下。 产阶级革命派为反 对袁世 根本 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 维护民主、共和。 原因 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 经 孙中山号召反袁; 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 过 黄 兴→江苏南京 宣布独立 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李烈钧→江西湖口
B
C
7.护国运动中,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 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同盟,主要 是因为 A.双方的矛盾日趋解除 B.双方的政治观点已趋于一致 C.双方已结成同盟 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8.北洋军阀和晚清政府统治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政权性质不同 B.统治方式不同 C.人民的权利不同 D.对列强态度不同
4、《第二次讨袁宣言》
2、革命派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反袁斗争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时间: 1912年3月 2、标志: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 ………… 1916 ………… 1928 袁世凯 军阀割据(东北易帜)
二、袁世凯的统治
在“宋案”之后,袁世凯为了镇压国民党、 政治:操纵内阁、(暗杀、镇压、解散)国民党 专 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向五国银行团借款。根据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制 《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得到2500万英镑;以中国 控制。这完全是卖国的行径。 的盐税、海关税抵押。从此中国的盐税亦为外人所 对内: 军事:加强北洋军力量;削弱革命军。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起因。
2. 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过程和特点。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2. 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参考资料和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北洋军阀统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2.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引出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起因。
二、讲解新知(10分钟)1. 讲解背景和起因:简要介绍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和民国建立的过程。
2. 讲解过程和特点: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过程和特点,如冯国璋成为军阀领袖、北洋政府的建立、军阀割据等。
3. 分析影响:讲解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国家分裂、民主运动的停滞等。
三、讨论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合作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 教师点评:对各组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习案例:介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个典型案例,如张勋复辟。
2. 创设情境:通过学习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如政治的无序、社会的不稳定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小结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2. 写一篇短文,论述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袁世凯专权的主要表现;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
2.能力方面:(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引学生学分析、概括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袁世凯专权和袁世凯称帝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能力及评价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政、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动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4.学法指导方面:(1)本节内容可以从两条线索去掌握。
第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对内加紧专制独裁、复辟帝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依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最终走向失败。
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的认识逐步清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反对专制、独裁、复辟、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通过引导,训练学生自己理出历史线索和知识结构。
(2)充分运用本节教材中的人物插图、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①袁世凯复辟帝制是重点.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国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中复辟。
②护国运动。
这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一、统治时期建立:1912.2.15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政府建立结束: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两阶段:①袁世凯相对统一的时期(1912.2-1916.3)②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3-1928.12)二、形成原因根本:中国处于双半社会性质经济:民族工业发展军事:晚清政府编练新军,趁机发展国际:列强支持袁世凯三、统治情况(一)政治军阀割据:①背景:袁世凯死后无人有能力统领北洋军队和政权,各派系纷争不断概况:①性质:封建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专政②指导思想:中体西用③特点:A独裁统治,复辟帝制失败B割据混战C议会政治失败D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E1921中共成立F1924-1927国民革命G帝国主义加强侵华各自扶持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④外交:弱势外交,卖国政策A1915袁世凯接受日本卖国21条B1919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1917中俄声明外蒙古自治⑤政体:形式上共和政体,实质军阀统治⑥目标:以自己力量夺取中央政府而独立,但没有脱离中国政局:①1913.7-9:二次革命,目的反对袁世凯独裁失败②1915:护国运动,目的反对袁世凯称帝卖国③1916.1-3:袁世凯称帝83天,失败,说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④1917.5:府院之争,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争夺⑤1917.5:张勋复辟,目的调和府院之争,拥溥仪为皇帝⑥1917.8:护法运动,目的捍卫临时约法和国会失败,孙中山对西南军阀失望⑦1917.8-1918:参加一战协约国胜利,目的争取国际地位和抑制日本在华势力(二)经济:(1)工业: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2)农业:发展出现机械化,封建土地买卖自由,土地集中(3)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市场扩大.(4)社会生活习俗:文明开化(5)思想:民主科学(三)思想(1)民主科学思想(2)复古教育逆流(3)马克思主义传播四、评价(1)消极①祸国殃民,给人民带来灾难②维护封建买办的反动军事集团统治③不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④出卖国家利益,阻碍民族经济发展(2)积极①改革旧军制,发展新式军队②军阀自我削弱,有利于再次统一③民族工业仍然持续发展。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题为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通过此课,学生将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探究北洋军阀起源、发展和统治的特点,并思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环境的变迁;2.了解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3.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的起源和发展;2.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3.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北洋军阀起源和发展的背景;2.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材: 相关历史教材和资料;2.多媒体设备: 播放历史影片或图片;3.课堂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晚清时期的特点,谈谈晚清时期的乱局和政治混乱。
[知识讲解] (15分钟)1.简要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清朝内忧外患、战败割地、政治腐败等。
2.解释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起源,说明北洋军阀的军事力量来源以及主要统治地区。
[案例分析] (20分钟)1.通过展示历史影片或图片,介绍北洋军阀的主要统治者和地区。
2.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b.为什么北洋军阀能够统治中国?c.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课堂练习] (15分钟)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测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
2.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回答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解释和补充。
[知识总结] (5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
[课后拓展] (15分钟)1.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了解。
2.建议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细节,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和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使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高二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二历史·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
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袁的预期目标。
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不彻底。
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内容概要】本单元讲述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包括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操纵控制内阁、善后大借款、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当选”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通过《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等历史事件。
1916年袁世凯败亡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分别割据一方,中国出现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
全国人民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与封建军阀张勋、段祺瑞等展开激烈斗争。
张勋复辟以短命告终,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以失败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的发展,促进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重点、难点精解】一.关于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具体地说:1.从国内看:(1)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反封建任务。
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近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到1920年仅仅是5%),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开始物色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有实权,且一向和帝国主义友好,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
3.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至控制了全国。
二.关于北洋军阀的性质和特点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化的特征。
北洋军阀政权是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一、关于北洋军阀的成因.北洋军阀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有外在的条件,更有内在的原因。
1、从当时的国内形式看,袁世凯势力的崛起符合了对内维持封建统治的需要,得到了清政府的依赖和支持。
1895年,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
北洋军阀就是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发展起来的。
2从当时的外部情况看,袁世凯势力的崛起适应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需要,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识和支持。
3、袁世凯个人对北洋军的建成起了重要作用。
袁世凯正是由于施展权术,抓住时机编练和控制了一支新式武装,并使这支武装日益发展壮大,才形成了一个以北洋军为基干的军阀集团。
一、关于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具体地说:1.从国内看:(1)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反封建任务。
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近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到1920年仅仅是5%),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
3.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
二、关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原因上面侧重分析北洋军阀这一政治势力的形成原因,下面侧重分析军阀割据局面这一政治形势的形成原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 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 "二十一条";五九 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 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 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 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 以深入人心。
31 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 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2 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 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 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建议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 又进一步走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
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 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
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 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制复辟。
护国运动是一场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 民主运动。
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了全国性的斗争高潮,基本上实现了倒 袁的预期目标。
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确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难点分析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学生知道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因而在学习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时,学生会对前面学过的知识产 生疑惑,既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为何还会出现复辟帝制现象?复 辟帝制正反应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就是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 不彻底。
而复辟帝制的迅速垮台恰恰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讲清这一问题,在学习后面的张勋复辟时,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对袁世凯由独裁到复辟帝制的史实 的掌握,提供学生分析、认识史实的依据。
2.列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和护国运动兴起纪事年表。
3.启示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其中北洋军起 了什么作用,启发学生认识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原因。
2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启发学生认识中 国社会现状的客观原因。
3 袁世凯复辟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实中理解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懂得民心不可违,感受历史发展潮流的伟大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 国运动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转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教学手 段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运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 教学过程一、袁世凯专权 明确指出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 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
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 会的控制和影响下。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 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从而导致 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二次革命
1912 年 8 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合中间力量,造 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
但是这一行为,阻挠了袁世凯的独裁。
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 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 裁的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三、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两面派手 法,唱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
政治暗杀手段,武力镇压,先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
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独断专行,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 法》,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通过上述分析进而归纳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可概括为袁世凯 掌握强大的北洋军;帝国主义的支持以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 例,目的在于换取日本的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袁世凯在思想文 化领域推行复古尊孔,为复辟大造思想舆论。
四、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迷梦,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国号,从 这个意义上来讲,护国运动胜利了。
但是,护国运动并未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更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控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所以,依然失败了。
然而,护国运动说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
从另一方面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小结 本节由始至终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北洋政府之间维护民主共和 与坚持独裁专制的矛盾与斗争,其斗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 之间的斗争,是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与逆历史潮流搞倒退的斗争。
同时,向人们展示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逆行,终将以失败而告终,遭 到历史的征惩罚。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阅读课本、制作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纪事年表、思考讨论袁 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采取了哪些手段?袁世凯这样做的主观 原因?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实现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 说明了什么问题?等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设计一系列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袁世凯专权 1 政治控制内阁 2 军事削弱革命军二、二次革命 1913 年
1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 宋教仁案 3 善后大借款 4 二次革命的发动与失败三、袁世凯称帝 1 袁世凯窃取正式大总统 2 袁世凯独裁 3 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4 袁世凯称帝四、护国运动 1 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讨袁 2 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 3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