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换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人的解放女性解放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人的解放女性解放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人的解放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人的解放女性解放【中文摘要】女性是人类的母亲,女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妇女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或者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是妇女运动关注的问题,而且是人类和谐协调发展的问题;不仅涉及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权利问题,而且还关系着人类生存境况的解决。

妇女问题的解决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指示器,政治和经济的解放不等于女性的解放、女性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女性主义的研究。

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目前正在建构中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与他者相比,她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重新认识世界的方法,展现出了以女性文化视角打破男性单一文化视角的自觉追求,不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变革意义而且也具有崭新视野的开拓意义。

同样,女性问题的研究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纵观当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女性问题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课题。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重视,但通常是以一般介绍为主,专题研究较少,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最终导致很多人甚至对女性主义只是一知半解的知道,只知道女性主义主要就是女权主义,其余的都不是很清楚明白。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综合、归纳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知识的梳理,使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齐全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也做了一个比较完整、齐全的梳理,使这一理论,不是零散的分散在多个著作,也形成了一个更加完备的体系,使读者对它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较全面丰富的了解,这对于我国当前对待妇女问题上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西方女性问题的历史渊源、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其与女性学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包括女性主义的几次运动和主要流派,使读者能够沿着一条很清晰的线,看到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及其相关知识,从而引出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与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与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与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对于性别问题理论和妇女解放的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中的性别问题理论,并分析其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1.1 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性别问题马克思主义将性别问题视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妇女处于一种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资本主义的出现加剧了性别不平等问题,使妇女成为了社会经济剥削的对象。

1.2 马克思主义对性别问题的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性别不平等是由于私有制社会中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导致的。

男性掌握着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而妇女则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领域中。

这种不平等关系使得妇女无法享受到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1.3 阶级和性别的交织分析马克思主义将性别问题置于阶级分析的框架之中,认为性别问题与阶级问题相互交织。

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与性别共同制约了妇女的解放。

只有通过消除阶级和性别的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

二、妇女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性别问题理论2.1 马克思主义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为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得妇女解放运动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上进行斗争。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动力。

2.2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妇女解放目标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妇女解放目标是消除与性别相关的不平等,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的平等分配。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阶级斗争,才能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目标。

2.3 马克思主义对妇女解放的实践引导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对妇女解放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妇女能够参与到社会生产和政治决策的各个领域中,提高自身地位和权益。

马克思主义的性别问题理论激发了广大妇女的解放意识和斗争精神,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性别问题的新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性别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对性别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最新文档资料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最新文档资料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与融合1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哲学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理论研究者把“ feminism ” 译为“女性主义”,旨在强调用女性或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及达到平等的条件和途径。

女性主义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女性主义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主要包括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等。

20世纪90 年代,随着哲学发展走向多元化,哲学越来越贴近社会和人生,女性主义哲学思想开始兴起。

女性主义哲学以异”的角度,强调女性有其特有的对世界存在意义的理解方式,传统的哲学大多数站在男性角度看待世界,而女性主义哲学主张消除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哲学强调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同生命主体的不同认识,女性要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哲学意义。

女性的特有经验,例如怀孕、分娩等,应当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应当成为人类进行哲学思考的主要方面。

2后现代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影响后现代”是对理性予以质疑的时代,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近代以来所强调的知识之客观基础根本上是不存在的。

现代人对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深信不疑的、作为确立知识和真理基础的“理性”所产生了根本性疑问。

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内在性的特征,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批判,破除等级体系的纵向思维,以横向的“块茎状” 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否定元话语和宏达叙事,倡导和肯定小型叙事,反对以主体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后现代主义代表着它对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消极的摧毁性的作用,和对未来和现实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和向度。

在这种兼具摧毁和建设两重向度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主要是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等人的思想对女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思想的批判实际上正是在摧毁现存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消解现行的两性观念,解构所有以往有关两性关系的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女性的解放思想,通过探寻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及解放途径,以实现两性的平等即女性真正意义的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被誉为女权主义流派三大家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其阶级分析法审视和研究妇女问题。

将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兼收并蓄的汲取其它女权主义流派的进步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中异军突起。

其世界性的影响延续至今,堪称一股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思潮。

一、概念与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 年代。

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是一种女权主义思潮,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对女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世界女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女权流派,泛指带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女性思想中汲取营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说进行关于女权话题的文化建构。

作为一种女权理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妇女的从属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借鉴马克思的阶级、异化等概念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形成了带有明显的马克思话语的女权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女权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

其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依据,考察、分析、解释女性问题,阐述女权主义的观点,进而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妇女的丑恶现实进行抨击。

它强调消除妇女压迫必须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能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伊莱·扎莱茨基、海蒂·哈特曼和英国的朱丽叶·米切尔等。

她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向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宣战的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女性英勇斗争申张正义。

她们不断汲取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营养,来丰富自身理论用以进行女性问题研究。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解读模式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解读模式

性的 专利。如1 2 美国出版的 《 9 年 9 女性主 义政治理 论 》一书, 其作者布莱森( s ) v 0 就在书中 n 写到
“ 在历史上的太多数时期 ,西方政治理论一直是忽
行知识和理论 的创造。具备了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 意识、并从事学术和教育的研究人员、教师,是这

略妇女的。那些掌权者和即将掌权者的分析极少提 及我们”, “ 我们极少有幸被视为值得郑重对待的
方面。对于当前中国,因这一解读模式本身还十分 薄弱,而倍显开展研究的必要。

此或快或慢地发散到了多个的学术领域和教学领 域。这意味着 ,在各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中, 都将 包含与女性主义研究有关的观点、思想及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9 年,由美国大学院校协会(A ) 8 A C 召开的大学管 理者和女性主义教学、研究者的共同会议,主题就
低 估女性和女 性经验的 错误。传统的 教育与学术的
历史暗含着一个根深蒂固而又习以为常的理念:女 性与理论和学术是不相干的,理论和学术是属于男
批判 ,也有薪的诠释、新的发现、新的构建 =因
此,女性主义的解读模式是孕育产生新思想、新知
识、新文化的一种途径,它据有的是一份本来就属 于它自身的权利 ,并以她无可替代的能力和经验进
研究马克思主义,解读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
问题。以女性主义为视角,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内涵和当代价值.是一个不可缺少却又被忽略了的
向了 “ 进入主流”, 这一变化在美国尤其突出。e 从 “ 反主流”到 “ 进人主流”.意义 自 同小可,是 非

次根本性、全局性、革命性的推进 ,女性主义从
次妇女运动浪潮的推波助澜,走进了高等教育与研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摘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女性的解放思想,通过探寻女性受压迫的原因及解放途径,以实现两性的平等即女性真正意义的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女性解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被誉为女权主义流派三大家之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其阶级分析法审视和研究妇女问题。

将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与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兼收并蓄的汲取其它女权主义流派的进步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中异军突起。

其世界性的影响延续至今,堪称一股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思潮。

一、概念与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 年代。

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是一种女权主义思潮,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对女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世界女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个女权流派,泛指带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一些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女性思想中汲取营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说进行关于女权话题的文化建构。

作为一种女权理论,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妇女的从属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借鉴马克思的阶级、异化等概念分析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形成了带有明显的马克思话语的女权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把女权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结合起来。

其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依据,考察、分析、解释女性问题,阐述女权主义的观点,进而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妇女的丑恶现实进行抨击。

它强调消除妇女压迫必须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只能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伊莱·扎莱茨基、海蒂·哈特曼和英国的朱丽叶·米切尔等。

她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向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宣战的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为女性英勇斗争申张正义。

她们不断汲取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营养,来丰富自身理论用以进行女性问题研究。

八大女性主义思潮

八大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全球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基本观点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马克思主义与性别平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性别平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性别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旨在实现社会平等和人类解放。

性别平等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性别平等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促进性别平等。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性别问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性别不平等被解释为阶级社会的产物。

传统的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划分,使得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进一步的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对性别平等的贡献1. 批判性别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阶级社会中的经济基础,批判了性别意识形态的根源。

它认为,性别角色的划分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只有通过消除私有制和压迫机构,才能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2. 解放女性劳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资源,而妇女劳动力的解放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通过反对对妇女的经济剥削和压迫,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妇女解放的进程。

3. 强调社会化的劳动和照顾责任: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应该承担照顾责任,而不是将其完全交给个人或家庭。

这有助于解放妇女,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劳动,实现性别平等。

三、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性别平等1. 经济制度改革:通过消除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妇女提供平等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进而实现性别平等。

2. 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制定和完善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妇女的权益,例如男女同工同酬、女性权益保护等。

3. 教育和宣传: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宣传,增强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平等、友爱和尊重的价值观念。

4. 社会组织和参与:鼓励并支持妇女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和政治活动,提高她们的声音和代表性,推动性别平等议题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解决。

四、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性别理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的性别理论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可以与其他性别理论进行对话和融合。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地位演变和妇女受压迫根源的追问以及其对妇女解放途径和道路的阐释,在今天仍然能够在西方和当代中国为寻找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继而实现女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主要创立者,吸收从空想社会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合理成分,并经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入和发展,是受命于民族解放、阶级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需要,妇女运动是以服从大局为重的,因此,妇女观的研究与宣传教育紧密相联,没有完全的独立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创新式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9年,江泽民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用以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

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实现解放的条件、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的社会作用及妇女解放的途径等方面。

本文主要阐述对女性受压迫原因的追问和对如何实现妇女解放进行探讨。

一是妇女被压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文化对女性被压迫较私有制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私有制在世界各国,甚至在有充分政治自由的最民主的共和国里,都使劳动者在事实上处于贫困、雇佣奴隶的地位,使妇女处于受双重奴役的地位。

女性主义历史和未来展望

女性主义历史和未来展望

女性主义历史和未来展望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旨在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女性主义的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女性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

在当时,女性面临着诸多不公平待遇和歧视,她们没有选举权、教育权,也无法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因此,一些先驱者开始呼吁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推动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的主要诉求是争取选举权和教育权,推动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重新认识。

随着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

20世纪中叶至末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兴起,主张性别平等和性别意识的觉醒。

女性开始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呼吁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争取在职场、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主义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第三波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关注跨性别、种族、阶级等多重身份认同,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

同时,第四波女性主义运动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支持下崛起,强调女性的声音和权利,倡导性别正义和社会变革。

二、女性主义的未来展望在当今社会,女性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主义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挑战,不断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实现。

未来,女性主义将面临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 推动性别平等:女性主义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同时,女性主义也需要关注男性的权利和角色,促进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

2. 倡导性别教育:女性主义将继续倡导性别教育,促进社会对性别角色和性别意识的重新认识,培养男女平等意识和性别友好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没有专门去讲女性解放,但是从他散见于各处的关于女性解放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

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是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之下的女性解放思想,是从人的解放的角度出发,将女性解放纳入到现实的人类解放的阶级革命中。

马克思的女性解放理论首先是通过两种生产理论分析了女性问题的缘起,指出随着物质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统治力量,人类自身生产的作用遭到削弱,退居次要的位置,女性问题就产生了。

其次指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随着财富的增多,财产私有制的出现,出现了女性家务劳动私人化和对家务劳动的轻视,女性被排除出公共领域成为受压迫的对象。

最后,女性解放不能仅仅是对相应政治权利的追求,要在人类解放的前提下实现女性解放,所以女性解放的目标应该是女性的全面发展。

西方女性主义对马克思的理论虽然有较多批判,但是马克思的理论却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女性主义自身又遭遇发展困境,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虽然没有为女性解放指出具体的政治目标,但是它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有利于指导女性主义摆脱当前的困境。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女性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女性主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ough Marx has never mentioned the concept of feminine liberation obviously, we can see it in sum between the lines. Showing the great foresight of human liberation, Marx had brought feminine liberation into the class revolution in reality.In Marxian concept of feminine liberation, first of all, he analyzed the origin of the feminine issues by right of two kinds of production theories: while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became more important, even predominant, the self-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was weaken, becoming subordinate, which leading to the feminine issues. Secondly,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origin of oppression on female lay in the private ownership. The increase of wealth led to the private ownership, which caused the privatization of female housework and the disdain to it. As a result, female became the oppressed, isolated from the public. At last, the goal of feminine liberation was not only the pursuit for their corresponding politic rights, but also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as we should achieve the feminine liberation on the premise of human liberation.Marxism has suffered plenty of criticism from Western Feminism, whereas it remain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ource of feminism, which is confronted with difficulty to further development recently. Though Marxian concept of feminine liberation has not described a detailed politic goal, it offers a general goal and theory to liberate female, which in the favor of guiding feminism out of the recent crisis.Key words:Marxism, Feminine liberation, Politic liberation, Human liberation, Feminism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

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

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西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分析其理论背景、主要观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它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女权主义的思想,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本文将从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其核心观点,并探讨其对于女性解放实践的意义。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解放。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女性解放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解放,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解放。

因此,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要将女性问题放在重要地位,推动女性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实现。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代两个层面,对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进行深入剖析。

在历史层面,本文将回顾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探讨其理论的形成和演变;在现代层面,本文将分析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解放观,为推动女性解放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和社会运动,其理论基础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女权主义的思想。

它坚信,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社会结构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女性的解放不仅是个人的解放,也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部分。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和女性的边缘化。

女性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领域,剥夺了参与公共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机会,从而加剧了她们的依附和从属地位。

因此,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改变经济基础,即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女性的解放。

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的忽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女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女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女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也关注了女性问题。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女性问题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问题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将女性问题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女性问题被认为是一种阶级问题,受到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制约。

1. 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解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妇女的解放与劳动力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共产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妇女才能真正实现解放。

2. 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分析与女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女性问题是一个阶级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受到资助压迫,主要表现为女性劳动力的低价值和无偿家庭劳动的加重负担。

只有通过消除剥削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放妇女。

二、马克思主义与女性问题的实践1. 马克思主义对妇女问题的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第一个从根本上解决女性问题的国家。

苏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实行普遍的婚姻暂行法和法定的已婚妇女就业制度,消除了女性的经济依赖状况。

2. 马克思主义对女性问题的中国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女性问题的实践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共成立后,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并逐步取得了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妇女的平等发展。

三、当代中国女性问题与马克思主义1. 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困境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对女性问题的实践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当前中国女性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在职场中,女性仍然面临性别歧视和职业发展的壁垒;家庭中,传统的家庭分工观念仍限制了女性的独立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女性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解决当代中国女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艰难蜕变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艰难蜕变

的从属 问题 。而且 , 尽管马克思主义 问题 可能涉及到 了女性
主义 问题 , 但 对于马克 思主义 者来 说 , 女 性 问题仍 然是不 能 单独拿出来“ 说事 ” 的大问题 , 也不会承认女性 除了受 到资本
主义剥削以外 , 还有 男人 和丈夫 的剥 削 , 这样使 得女 性主义 问题 被淹没在阶级问题的大潮中 , 他 们只是把女 性当作工人
第 2 8卷 第 1期 2 0 1 4 年 1月






V0 I . 2 8 NO. 1 J a n .2 0 1 4
J OU只NAL OF CHANGSHA UNI VERSI 丁Y
在传统 与变革之 间 :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 的艰难蜕变
工会 、 大学、 教会 、 公 司、 军 队等社 会机 制来辅 导 和支 持。所
后现代 主义社会 , 经 历 了一个世 纪 的轮 回, 其跌 宕起 伏 的斗
争史也是女性走 向美 好生 活 的蜕 变史 。由最 初 的为争取 女
性与男性 的经济平 等 、 争取政治 和权 利平等 到最后为 打破一 元话语体 系、 改变女性 在社 会上 的地 位 , 马克 思主 义女权 主
而是通过对全社会的结构调节来达成 的… 。波伏娃早在《 第
二性 》 中就提 出“ 女人不 是生下来 就是女人 , 而是后来才变成 女人 。 ” 妇 女作 为他者的命运 , 是 以男 人为 绝对 主体存 在的 。
但早 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并未 能关注 到在 资本 主义制 度下男 人 和女人 二者遭 遇的不同 , 也没有关 注到女性为何 以及是如
来, 即在马克思主义者 的视 野 中, 女性 问题 和女性 的权 利 问

女权主义与后现代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与后现代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与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或称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等议题。

女性和女权都包含维护女性权益的意思,但现在女权主义这个概念一般人不太喜欢用,觉得太张狂,要夺男人的权。

但是如果把女权理解成为女性的right 而不是理解成为power,还是可以接受的。

女性主义诉求最早缘起于18世纪思想启蒙时代的欧洲,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的《女权辩护》,便是最早阐述女权问题的专著。

她提出,社会是根据最明智的方式建立的,它的构成以人类的天性为基础,但是,把陈规惯例当作为剥夺人类(包括男人和妇女)的自然权利辩护的理由,却是一种违背常识的荒谬诡辩,像依赖性被认为是女人的天性,为了保持身体的美和女人的光荣,就用比中国人的裹脚布更坏的东西束缚她们的四肢和官能.她认为抚爱和纵欲并不能代替夫妻之间的友情,德行若没有自由来培养,将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力量,而一个人若服从除理性权威外的任何权威,就不能被称为有理性的或有道德的。

“让妇女分享权利,她们将和男人在品德上竞争”,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最著名的女性主义口号。

其后也出现了个别先觉醒的女性的声音。

如早在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就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力》的论著。

有组织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在19世纪开始出现,1848年,第一届女权大会在美国纽约州召开。

20世纪初期,“男女平等”的主张得到了包括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某种程度的响应,例如,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一直到这个时候,西方的女权主义声音都是和社会主流的“民主”、“人权”运动相呼应的。

而在战争年代,大批男人走上战场,各参战国劳动力奇缺,国家以“爱国”和“男女平等”的名义动员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战后,从战场上回来的男人需要工作,国家又以做“贤妻良母”为由,要求女性为男人让出她们已经在社会占有的工作岗位,而且以往以女性战友面目出现的男性同路人也大都如是说。

社会性别研究: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社会性别研究: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

社会性别研究: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摘要]女性主义肇始于欧洲18世纪启蒙时代的批判岁月,随着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其中“社会性别”的概念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波而出现,由于能够更加有力的解释从两性差异到两性不平等的过程,成为研究性别不平等现状和机制的重要分析方法。

但是社会性别研究本身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受到体现了性别二元划分和男性秩序的以理性、自由平等、主体性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的影响,从而为研究两性关系带来了困境。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社会性别研究应当吸取后现代主义在建设性向度和批判性向度上的有益思想,寻求两性关系的深层转变。

[关键词]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现代主义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男性秩序一、从女性主义到社会性别研究从思想发展史上来看,在近代之前,女性在精神王国中,始终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不论是西方《圣经》中的触犯了原罪的夏娃,还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和“小人”并列的“女子”,都体现了对女性的偏见。

女性解放思潮的出现,肇始于欧洲18世纪启蒙时代的批判岁月,是和人性解放思潮联系在一起的,是工业革命的伟大社会成果,而真正把这种解放思想付诸实践,形成浩浩荡荡的女性主义运动,则是直到近现代才开始兴起的。

在西方,“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它表达的意思是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联姻,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指称所有那些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

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 在历经的近三百年中,女性主义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学术界把它的发展变化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

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发生在1840-1925年间,这一阶段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的,强调两性生理性别(sex)的作用,它否认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别,认为由于在教育、经济、法律等机会上的两性不均才造成了男女理性和理智上的差异,因此这一阶段的女性主义浪潮坚持忽视性别式的立法,以男性规范为标准为女人争取权利,对这个社会是个性别社会的社会事实视而不见。

《2024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范文

《2024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范文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女性主义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女性主义也迎来了后现代转向。

这一转向不仅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1. 后现代理论对女性主义的启示后现代理论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和去中心化,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在后现代理论的影响下,女性主义开始关注性别身份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以及性别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2.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性别、种族、阶级等多重身份的交织和互动,以及这些身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影响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它不再将女性视为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群体,而是关注女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三、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1. 新型女性文化的特点新型女性文化是在后现代理论的启示下,以多元、开放、包容、自主为特点的女性文化。

它关注女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女性的个体选择和自由表达。

2. 新型女性文化的表现形态(1)艺术表达:新型女性文化在艺术领域有着广泛的表现,如女性主义电影、女性文学、女性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女性的视角和语言,表达女性的情感和体验,为女性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方式。

(2)社会活动:新型女性文化也表现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如女性志愿者组织、女性运动等。

这些活动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的提升。

(3)生活方式:新型女性文化还表现在生活方式上,如健康的生活方式、环保的生活方式等。

这些生活方式强调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倡女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四、后现代转向对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影响1. 促进性别平等和自由后现代转向强调性别、种族、阶级等多重身份的交织和互动,以及这些身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者:方亚中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2期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妇女问题,但是他们在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经常不断地触及妇女问题,《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

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在一个层面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派别,它们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其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男女不平等与阶级压迫有关系,与私有财产制有关系。

在另一个层面上,女性主义还有其他的派别,这些派别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女性主义还吸收了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等理论学说。

女性主义往往融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性别、社会结构、交换制度等因素为一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各种理论学说进行利用和改造,从多维视野中试图揭示妇女广受压迫的根源。

女性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对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经历了一个由吸收和利用到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西蒙·德·波伏娃是最早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提出异议的女性主义者。

在《第二性》一书中,她虽然肯定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揭示女人所作的一些贡献,但她认为这些理论和学说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考察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时,波伏娃认为恩格斯概括的理论体系比生物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体系前进了一步,但同时又指出恩格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些问题。

概括地说,她对恩格斯的批判有三点:第一,恩格斯没有能够指明整个历史的转折点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是怎样发生的;第二,恩格斯没有清楚地说明私有制是否必然要涉及对女人的奴役,而是假设有一条把人和财产联在一起的利益纽带;第三,恩格斯仅仅谈到社会主义要废除家庭,让妇女同男人一样自由参加公共生产,这种解决方法显得太抽象,因为恩格斯仅仅强调了女子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其生殖功能和其生产功能同样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女性主义”逐渐代替“女权主义”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女权主义”,其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Feminism”,但就国内而言,我们可以从现在著作论文中人们逐渐使用“女性主义”代替“女权主义”这一趋势中看到其体现出来的后现代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变化,首先可以看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还是有区别的(而过去人们常常将两个概念混淆使用,认为两者是没有区别的),而且这区别正是前者体现期中反应出的反本质主义、异质性等后现代色彩;其次国内学者使用“女性主义”这概念来介绍西方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看到了当下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后现代性特征。

对于Feminism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和译法国内学者仍然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将Feminism译为女权主义。

他们认为,Feminism从产生之日到当今的斗争,其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男女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平等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历史时期,采用女权主义的译法更为合适。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Feminism应译为女性主义,因为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其斗争的背景和内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生存的权利虽然还未完全和男性相等,但是在部分发达地区和国家,女性所受的经济、政治、人格的不平等现象有所缓和,Feminism关心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是女性自身如何发展完善的问题,女性更加关心的是自身的特质如何得到发挥,因而译为女性主义更为贴切。

可以看出“女性主义”这一译法的出现是随着女权主义的历史发展而出现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列出以下几点:第一,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相差一个“权”字和“性”字的区分,“权”重在权利,要争取女性的权利,强调女性的受压迫地位,尤其是从男性手里获得权利,但是“性”重在性别,指重视女性的视角、思维方式、女性的立场。

第二,女性主义包括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从女性立场来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利益,只属于女性主义的一部分内容。

第三,近代以来,女性相继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很多领域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虽然总的来说地位还是低于男性,但是在当下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女性的思维方式问题,例如生态主义的女性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的分析要加入女性主义的视角。

可以看出“女性主义”更强调的只是一种女性的视角,而从争取权力到注重思维视角的转变,这本身就带有后现代性,即女性并非像之前的本质主义、男权制思维要强调追求实体性的东西,而是要强调男女差异性的价值,强调对多元的尊重。

二、当下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应用当然,理论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任何理论都是由其客观的社会存在塑造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后现代性倾向,主要是和时代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的,也是和其他理论支撑密切相关的,当下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除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点以外,主要是以后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

我们先来看看后女性主义的观点。

后代女性主义认为所有其他女性主义理论都是以偏概全,带有强烈的本质主义倾向,而事实上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单一的女性主义理论的。

因为女性主体的身份有不同的阶级、种族、能力、性倾向等区分,没有哪类女性能够代表所有的女性。

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否定一般理论、与本质主义决裂会走向虚无的相对主义,否定一般理论就只能选择政治上无能的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提供了一种选择:局部的、区域性的理论和实践。

它并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局部的、有各自的针对性的(因而才能够更有效的),有具体历史环境的和自身特殊利益性质的理论和实践。

转向后现代性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都支持后女性主义的以下观点。

第一,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 theories)。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倾向来自后现代主义,高度概括地说,这一理论思潮的要点是反对一切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只有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理论才是有效的。

后现代理论超越意识,关注无意识和下意识的自我;关注矛盾、过程和变化;关注个人的肉体性质;拒绝使用男权主义的宏大叙事方式、普适性理论。

巴特勒简明地说道:“要想不事先放弃未来对包容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将‘普遍性’一词视为永久开放性的、永久论争性的和永久暂时性的。

”世界本身就是在流变之中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身份,要尊重多元的社会存在。

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西方传统知识结构中的两分主义(dualism),提出整合的思维模式,以为女性赋予价值为模式,重视女性的感性思维的价值、重视女性重视生命体验的价值;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

现在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提倡多元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非铁板一块的,而是充满灵活性和变动性的,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可以有不同模式。

第二,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论。

本质主义是西方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传统女性主义也一度带有本质主义的色彩,它强调人的本质的生理和遗传决定论,以为用自然或人性作为本质可以解释一切,且认为自然和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受这以思想影响的女性主义往往把寻求女性解放的思维导向对自身身体的反对,认为女人的子宫、女性天生弱小的体质等阻碍了女性的社会发展,这样做的恶果往往是女性放弃了自身身份的认同,追求像男人一样,像男人一样结实有力的身体、像男人一样不要怀孕等等。

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做法的严重危害,尖锐地反对这一观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所谓自然、人性并不是天生如此而不可改变的,也不是普遍相同,各个群体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有很大差异的。

后现代主义强调变化、断裂、矛盾和对立的价值。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男人、女人天然上来说存在差异,但是并无好坏之分,对于男女特性的赞赏或者歧视是受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导向形成的,社会背景塑造知识,意义是由历史和语言造成的。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主体一向是“非身体”的抽象个人、强调理性对身体的不可置疑的统治地位。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批判这一关于主体的理念,提出主体是由社会建构的,她们的理论内容也开始关心女性的身体,关心女性身体带来的文化,如女性身体的独特的体验、女性的感性思维价值。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时,非常强调主体的多样化、多元性,不同地区的女性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时有不同的处境和要求,例如白人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的差别,欧洲女性和亚洲女性的差别等等,更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是,她们甚至主张要“解构”女性主义。

她们十分重视性别之外的种族、阶层、国家、民族及性倾向的区别,并认为这些区别都不仅仅同生理原因有关,这些区别是从社会和心理上、文化上等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而对生理区别作出的解释,是为了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这些划分都应该得到承认,都有其价值合理性。

虽然她们的这一理论会形成对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挑战,解构了宏观的阶级理论、民族主义,但是她们的目的是促使人们彻底摈弃黑人白人、男性女性这些含有对立性质的词语,不要把这些观念当作先定的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不可改变的、本质类别。

三、后马克思主义与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近年来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因此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划入后马克思主义的队伍,这一典型代表有南京大学的张一兵教授,他把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列为后马克思主义。

强乃社认为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当下趋向“就是反思近代和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同一性或者女性身份的研究,批判性地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观点,并重新重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进一步展开对社会性别的社会建构的批判性分析。

”后现代主义已经深入影响到各思潮发展,这是由当代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决定的,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展开,各个民族、团体的思想得到传播的机会,各个主体都在寻求自身的被认可,因而必然出现多元的价值需求。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或者说是其理论基础开始运用后女性主义,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将其更精确地称为“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呢,目前国内学界这一称呼还没有得到一致认同,甚至也还未得到重视。

由于其突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同样后马克思主义也凸显出一种带有后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也就难怪乎张一兵教授等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可以算是后马克思主义。

首先,我们需要先澄清“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针对后马克思主义界划中的两种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只把拉克劳与莫菲认定为后马克思主义者、只将他们的《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承认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文本”(比如Norman Geras,Nicos Mouzelis等人);另一种倾向是把后马克思主义描述为一种根源于以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的思想运动,其关注点与马克思的根部不同在于并不是从经济的决定作用来剖析资本主义而着重在文化、语言方面,英国学者斯图亚特?西姆是这一倾向的代表。

”西蒙?托米和朱尔斯?汤申德在他们刚出版的《从批判理论到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家》这部专著里正式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们不赞成以上两种观点,“他们把诸如利奥塔、鲍德里亚、德里达这样的后现代主义者以及一些象哈特曼、巴特勒、哈拉威之类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归入后马克思主义者之列。

”要想使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得到统一的承认是很有困难的,由于女性主义学术著作不是由一个或几个权威人士创立的,而是由成千上万背景相异的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领域、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问题产生的成果,有时也难以确定哪些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的观点;即使是能够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的观点,但是由于其对具体问题的关注没有形成权威的理论系统,所以无论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女性主义者的思想都会被质疑其代表性。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或者称之为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更为恰当)和后马克思主义之间确实存在诸共同点,秦美珠在介绍的亨西尼英格汉姆主编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一书时所说:“这种源自于后现代话语的主体与差异问题成为后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之一。

”后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所关注问题的视角是从女性主义思维出发,对当今的资本主义问题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落脚点到后现代所提出的主体与差异问题。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有相当部分理论运用了拉克劳-墨菲所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质疑马克思主义是本质主义、“社会未决性”等理论。

总之,当下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存在向后现代性的转向倾向是无可置疑的,其和同样借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巨大相似性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能否使用“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划分还是存在困难的,需要理论界进行进一步探讨,这也是一个有时代意义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