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ICD-l0:1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以及《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国卒中学会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内科治疗:(1)尽量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
(2)控制血压:收缩压在150mmHg以上时,控制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
(3)血糖管理:控制血糖值在7.7-10mmol/L的范围内。
(4)控制体温。
2.药物治疗:神经保护治疗、传统医药治疗3.并发症及其他情况的预防与处理(1)控制脑水肿,必要时降低颅内压治疗;(2)控制癫痫发展、肺部感染,防治深静脉血栓。
4.必要时外科手术。
5.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肌酶谱;(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CTA、MR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神经内科-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9)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脑出血分类及临床诊断要点:1、高血压性脑出血:①常于活动状态下发病;②大多数发病时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较急,多迅速进展,多与高血压有关;④可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⑦必要时腰穿,脑脊液一般可能含血。
2、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①多为急骤发病;②多数无前驱症状;③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④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⑤必要时腰穿,脑脊液可能含血;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
3、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并出血:①发病多由于脑动脉淀粉样血管病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②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有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应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④必要时腰穿,脑脊液可有红细胞。
4、脑肿瘤并出血5、脑梗死并出血6、其他:继发于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抗凝剂、溶栓剂等导致的脑出血7、原因未明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外科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1)适应证①头颅CT证实脑出血,占位明显;②患者有明显意识障碍;③有脑干受损、脑疝或急性脑积水表现者;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禁忌证①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且不能纠正者;②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者;③患者家属拒绝手术者;④恶性肿瘤晚期、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3)手术方法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③脑室外引流术。
2、内科药物治疗,建议:(1)稳妥运送;(2)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3)控制血压;(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5)止血剂的使用;(6)脑出血致内脏综合征的处理;(7)营养支持治疗;(8)康复治疗。
【免费下载】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患者篇)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患者篇)尊敬的--------------患者/家属: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带患者来就诊,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患者的治疗过程,使患者的具体住院环节充分有知情同意权,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临床路径,请认真阅读理解,个别内容需要您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适用对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第1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核对患者的身份,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检查身体并书写病历确诊断;2、初步制定并执行治疗方案,下一步治疗计划,下达医嘱,交代术前各项事宜。
护士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核对患者的身份,戴腕带及卫生处置;2、建立入院病历,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3、向您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区环境、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及各种医保登记时间及所需手续等,协助术前各项检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1、如实诉说病情;2、填写病情告知书,授权委托书,请认真阅读入院记录病史内容,以及首次医患沟通内容,请您签字确认;3、配合护士留取各项标本,留置尿管,协助有关人员备皮4、术后配合护士观察病情及翻身5、请您在住院三天之内去一楼农合大厅进行登记,以便出院时报补。
您对今天的工作:□满意□较满意还需要改进□不满意住院第2~3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查房: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的情况2、请您在有关医疗文件上签字护士要患者做的工作:1、按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2、遵医嘱药物治疗,对引流管及尿管做相应的护理3、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满足病人需要患者/家属注意事项:1、患者有任何不适,请家属及时告知医护人员;2、请您配合医生护士工作;3、认真遵守医生护士介绍的注意事项并注意保持患者休息;4、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房管理,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您对今天的工作:□满意□较满意还需要改进□不满意住院第4~6天年月日医生要为患者做的工作:1、查房,调整有关医嘱;拔除头部引流管2、向您讲解患者病情;3、进行沟通,讲明疾病治疗方案、注意事项、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临床路径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临床路径
•7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
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 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 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材料、引流管系统。 • 4.术中用药:脱水药、降压药、抗菌药物,
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及激素。 •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临床路径
•13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九)术后住院恢复≤20天。 •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24小时之内及出院
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 • ①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
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 ②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 • ③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 • ④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临床路径
•5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 1.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
• (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 表现;
• (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5mm, 侧脑室受压明显;
•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如肺部感染、下 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需进一步诊治,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xx〕285号)执行。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修订版)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
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1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头颅CT可见岀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岀版社)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逍通畅: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早期康复: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岀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淸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l、B;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査项目头颅MRI、CTA、(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抗菌药物:4.缓泻药;5.抑酸药物: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A)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L(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泄,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验检査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岀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之马矢奏春创作(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2015年)1.急性起病.2.陪伴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常陪伴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分歧水平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 维持呼吸循环稳定, 检测控制体温.2.加强血压管理, 防止血肿扩年夜3.控制血糖水平.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控制痫性发作, 预防深静脉血栓.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7.需要时外科手术治疗.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惯例、尿惯例、年夜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 MRV、CTA、MRA或DSA.(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卵白等.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 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4.缓泻药.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行手术治疗, 转入相应路径.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需呼吸机辅助呼吸, 招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其他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 或呈现严重并发症, 招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28天。
脑出血临床路径
2016 年版)、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I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 年)1. 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 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 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 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 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 MRV CTA 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 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 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 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 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和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2.体格检查: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1)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2)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3)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4)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而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流利和听力障碍。
3.辅助检查:(1)头颅CT扫描: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2)头颅MRI扫描:不作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构造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3)幕下血肿量>10ml,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4)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逐渐增加,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脑出血临床路径(NICU)
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2. 头颅CT可见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8.早期康复;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B;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3.抗菌药物;4.缓泻药;5.抑酸药物;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I。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美国《脑出血临床指南》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10年美国《脑出血临床指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必要时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心肌酶谱、;(3)头颅CT、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或口$人,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等。
3.脑代谢药物:奥拉西坦、乙酰谷酰胺、神经节苷醋等4.可选用醒脑中药:醒脑静。
5.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6.缓泻药:乳果糖、酚酞片、番泻叶等。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8.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9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2)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3)神经系统症状: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部位的对应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
①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②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
③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
④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流利和听力障碍。
2.辅助检查:
(1)头颅扫描: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
(2)头颅扫描:不做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
(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2)幕上血肿量>30,中线结构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
(3)幕下血肿量>10,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
(4)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逐渐增加,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2.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脑疝晚期。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I61.902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脑疝晚期患者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鉴别诊断。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及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开颅血肿清除术。
3.手术置入物: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引流管系统。
4.术中用药:脱水药、降压药、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及激素。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20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术后24小时之内及出院前根据具体情况复查头颅,了解颅内情况;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行血气分析、胸部X线平片、B超等检查。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行气管切开术。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及手术相关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
3.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
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切口、颅内感染,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93:01.2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无有,原因: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
无有,原
因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