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历史保护更新_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

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历史保护更新_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
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历史保护更新_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

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历史保护更新

)))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施佳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论文由城市拼贴的概念入手,阐明城市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的历史有直接的联系,进而以上海老城厢西北片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其拼贴现象与历史的关系。在进行城市历史保护更新工作时,首先应该对旧区的城市拼贴现象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承认旧区的拼贴现象本身就是旧区最大的风貌与特色,针对具体的保护与更新目标,对构成拼贴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倡小规模的、动态的、拼贴式的更新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可适应性与再利用方法。=关键词>旧区;城市拼贴;历史保护;城市更新=中图分类号>TU 984 =文献标识码>A

/拼贴0一词最早源于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印象画派的一种创作手法,后来被运用于电影、文学等更为广泛的艺术领域。/城市拼贴0的概念来源于柯罗.西的5拼贴城市6一书,他认为城市形态总是以一种小规模渐进的方式变化着,传统街区的文化是由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和多元文化相互/抵触0而形成一种拼贴。

城市拼贴现象与城市的历史有直接的关系,它不但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带来的城市多样性与复杂性往往会激发更多的城市活动产生,成为值得人们纪念的历史的孵化器。城市旧区,特别是那些历经由繁华走向衰落的旧区,常常具有鲜明的城市拼贴现象,上海老城厢西北片就是其中的典型。

老城厢西北片范围覆盖了上海老城厢地区第二象限的绝大部分,是现今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该地区旧城更新工作的难点。上海老城厢的地理概念是从明代开始的,但老城厢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与上海的发展史休戚相关。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海滨渔村逐渐演变为国际大都市的全过程,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老城厢西北片(简称西北片)作为老城厢的一部分自然具有老城厢的风貌与特色,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城市拼贴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西北片的拼贴现象在老城厢中最明显并且是保

存状况相对最完好的。西北片的城市拼贴表现在以图1 上海县城图(清同治年间)

下几个方面:

1 建筑形式的拼贴

建筑是历史的宝贵遗产,从西北片建筑不同的

形式和风格,可以看到上海城市发展史中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剪影。西北片的建筑遗留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传统的南方三合院民居。这类建筑是江南一带民居的典型,在青浦、苏州等上海周边市镇散布较广,但是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大潮中已经几乎拆除殆尽。根据历史考证并加以推测,这类建筑在老城厢内的始建时间大概是鸦片战争前,后来建筑易主几经改造,从外面的街巷看过去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建筑内部的细节和俯视建筑物顶组合

保护与更新=文章编号>1006-3862(2008)02-058-05

老城厢现状平面图(红线为老城厢西北片范围

)

小东门

上海县城一角

及城市肌理仍可清晰辨认出当年民居的痕迹,并可

以想象老城厢在上海开埠以前作为商业良港的繁华

景象。这类建筑现状主要分布于西北片东部的长生

远眺老城厢

街一带,万竹街、怀真街一带也有,但比较分散。由于建筑年久失修,居民肆意搭建,这类建筑现状看上去破损而杂乱已然失去昔日的风采。在5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6中,这类建筑的保护等级为一般历史建筑,即可拆可留。在城市开发的大潮中,这类能够代表上海在开埠前历史风貌的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二是石库门式里弄。石库门式里弄分为旧式石库门里弄与新式石库门里弄两种。老城厢中以新式石库门里弄为主。这类建筑建于上海开埠以后,由当时的房地产商经过专业的规划与设计,大量建于上海的租界地区。这类建筑形式上将传统的江南合院式民居和西方联排建筑相结合,代表了上海的半殖民历史与文化。由于用地节约,建筑变化多样,这类建筑受到当时市场的欢迎,老城厢内虽属华界却也建造了不少石库门里弄,建造时间大约在20世纪

二三十年代。由于这类建筑在上海中心城区分布较广,建筑质量较好,较容易辨识等原因,社会上对于这类建筑的研究较多,并且比较重视。这类建筑主要分布于老城厢西北片的中西部,即开明里、春源里小区、原总弄(现已拆迁)一带。在5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6中多数被列为一般历史建筑,少量现状较好的(如开明里)被列为保留建筑。

三是现代高层建筑。这类建筑不用多加解释,在上海中心地区比比皆是,它是城市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产物,标志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从西北片这三类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过去和现在,甚至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解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这种建筑形式的拼贴充分体现了视觉的断裂性与历史的延续性,对于建立文化认同感,唤醒人们对老城厢、老上海的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

2空间结构的拼贴

老城厢的空间结构包括建筑空间系统与街巷空间系统,空间结构的拼贴包括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拼贴。老城厢西北片的建筑空间依照不同的建筑形式也分为三类。

传统的南方三合院民居的空间继承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层次特色,即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4个层次。空间的发展方向沿建筑进深方向。强调院落与围合,接近人的尺度。

石库门里弄由于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在空间层次上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层次特点,但在空间的发展方向上继承了西方联排建筑的特色,注重于建筑面宽方向上的延伸。弱化院落与围合,但维持人的尺度。

现代高层建筑则完全是外来种,脱离了中国传统,直接与国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相衔接,空间失去了半公共与半私密两个层次也失去了人的尺度,在发展方向上则脱离平面直冲云霄。

与建筑形式拼贴相反,西北片的街巷空间一直维持着传统的风貌,我们从现状方浜中路大镜路等街巷中依稀可以体味到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宋代街市的酒韵茶香。

可以说,整个西北片的空间结构既是在传统街巷骨架中进行的建筑空间拼贴,也是多样化的建筑空间与传统街巷格局的拼贴。正是这种空间之间的拼贴,给老城厢带来了/远近高低各不同0的丰富性,也是老城厢的魅力及风貌特色所在。

3 居民结构的拼贴

西北片的居民结构由于新旧房屋的价值差异,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以民居和石库门建筑为主的旧房区,居民多数为社会低收入阶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到5m 2

,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社区老龄化趋势明显。而居住在新建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居民由于房价昂贵,多数为社会中等收入及以上阶层,人居居住面积高于30m 2

,有些高达五六十平方米。据上海有关人士透露,西北片新拆迁的地块由于成本过高,正在考虑新建别墅区,依照这个方案,西北片居民结构的拼贴还将再植入高收入阶层。这种社会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结构的拼贴也显示了社会急剧变革中收入不均衡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增大现象。

4 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的拼贴

西北片房屋的产权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也呈现出公私混杂的拼贴现象。而土地的使用权大部分在保护规划制定以前已经批租出去,很多破坏历史风

貌的建筑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这就给老城厢西北片的历史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讨论旧区的拼贴现象与城市历史保护更新工作的关系,首先应该对旧区的城市拼贴现象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城市的拼贴现象是普遍的,但是能在街区的尺度上集中体现出拼贴现象的城市并不多,因为这种拼贴产生的条件限制很多,如,在旧区内集中发生过一系列重要的足够影响城市形态的社会历史变革,每一次变革对于旧区的影响都未能完全覆盖前一次

变革留下的痕迹,并且这些历史的痕迹还没古老到超出物质的新陈代谢周期(如房屋的腐蚀倒塌等)。老城厢西北片由于位于上海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城市的心脏地带,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才体现出明显的拼贴现象,而如天津、北京等同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他们的旧城就比较单一,未能呈现出明显的拼贴现象。

因此,旧区的拼贴现象本身就是其最大的风貌与特色,对于老城厢西北片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很难从现状总结出一句简洁的结论来概括老城厢西北片的风貌与特色,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可以说老城厢西北片的拼贴现象带来的城市多样性与复杂性本身就是其最大的特色。

所以,老城厢西北片的历史保护与更新工作应该把该地区的城市拼贴现象作为工作重点,进行仔细的调查与分析。分析对于历史保护与更新工作来说哪些拼贴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哪些是经过更新能转变为积极因素的消极因素,哪些是不可能转变的消极因素。

在老城厢西北片的案例中,我们经过调查与分析认为,在建筑与空间结构的拼贴中,民居和石库门部分对于历史保护与更新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现代建筑的形式和空间虽然在很多方面与老城厢的整体风貌不协调,但是它也是拼贴的重要部分,只要在景观上加以处理,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在居民结构拼贴方面,我们认为它对于老城厢的历史保护更新工作是最不稳定最难把握的因素,因为社会上对于人的研究还太少,而且人的问题是最复杂的,我们不能断言社会各阶层是否能够在西北片这一空间和谐共处,因此很难判断是积极还是消极因素。至

于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的拼贴,我们认为它阻碍了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开展,是消极因素,但是通过正确的工作方法可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拼贴现象的积极与消极性不是绝对的,取决于历史保护与更新目标的制定。而历史保护与更新目标的制定,又与当代人们对历史的理解现在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追求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拼贴是动态的拼贴,保护是动态的保护,就像过去的人没有意识到历史保护的重要性一样,当代人也不可能预计出我们的后代想要保护什么,所以城市的保护与更新永远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而它自身也是历史事件,也有可能被列入后人的保护名单。

因此,历史保护的目标)))保护历史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要逆历史的潮流,将历史的时针反拨回某个朝代,某个时期(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对现状进行历史的判断与取舍并加以利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为当代人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拥有拼贴现象的旧区中,我们应该承认拼贴也可能成为旧区最大的特色,而不应该去强求一个简单、单一的解。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更应尊重城市进化的规律和旧区拼贴的特征,提倡小规模的、动态的的更新。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应该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发挥本土的创新能力,寻求灵活多样的可适应性再利用方法。避免以/拆、改、留0思维将城市旧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简单化,防止在城市旧区重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大规模高强度的破坏性开发。

总而言之,旧区的拼贴现象对于历史保护与更新工作是把双刃剑,关键取决于怎样利用它。如果利用的好,它对于保持城市的文化底蕴、传统与风貌,保持城市多样性与活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成为城市景观与城市活动的灰色地带。v

=参考文献>

[1]陈业伟.上海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城市规划汇刊,

2004,(5).

[2]赵炜.对于拼贴手法的再思考)))以电影的拼贴来研究城市

的拼贴.重庆建筑,2005P11.

[3]贾新锋,黄晶./拼贴0与中国城市的更新.建筑学报,2005:07.

[4]邵甬.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理想空间,2004:8.

[5]张松.历史城市保护规划与设计实践.理想空间:15.

[6]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

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刘惠吾.上海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谯枢铭等.上海史研究.学林出版社.

[10]孙卫国.南市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1]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作者简介:施佳明,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8-02-03

Preliminary S 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age of the

O ld City Area and Its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northwest part of old Shanghai city

SHI Jiaming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 t of ci ty collage,and explains that the collage of a city.s old area has direct contact with i ts history.Further analysis was done by the case s tudy of the northwest part of old Shanghai city,which give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age of the old city area and its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a city.s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plan should based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lage of its old area,which considers the collage itself as the strongest characteristic.Elements that bring about the collage should also b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goal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plan.The author also advocates a flex i ble and adaptive way of urban renewal on a small scale.

=Keywords>Old Area;City Collage;Conservation;Urban Renewal;Relationship

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概述-模板

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概述 城市遗产保护工作是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近20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与管理制度。文章对这一制度做了全面概述,并对其运作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 上海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进一步凸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上海市现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9, 1994, 1999, 20XX年先后分四批确定了663处共2154幢.总面积约400万m=的建筑为优秀历史建筑(其中6}处为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占上海市老城区的I/3e2。。5年上海又确定了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14km’。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逐步完兽的历程…学术研究为先导 早在20世纪5。年代上海就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城市建筑历史的三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调查工作对上海建筑历史特别是近代建筑历史有了初步的归纳为后来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陈从周.章明编着)和《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王绍周着)即为这一工作的记录。 自80年代起学术界对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的研工作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993年罗小未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伍江完成博士论文《上海百年建筑史(I )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1999年郑时龄教授的专着《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这些成果使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有阮仪三教授及其领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一批教师和研究生对上海外滩.老城厢、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地区和大量历史建筑所做的长期调查与研究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有关上海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

读《设计的开始》有感

《设计的开始》一书,出版于2002年,那时,王澍还籍籍无名。2012年,王澍获奖,一鸣惊人。十年的沉寂被传诵为了十年磨砺,终是涅槃重生。我个人偏爱王澍的设计,总觉得他不一样,我做不到他那样,只能视其作精神偶像。 初读《设计的开始》,似乎是像王澍的作品集简介,他屈指可数的小设计。小是指这些设计的建筑规模,小是指主流社会需求对王澍的束缚。文中实际多为一些小品的营造,但王澍心很大,他将他们称作是微型建筑:50平方米的二居室内造园林、8盏“微型房子”的灯具,等等。全文共分几个章节,由于在此之前我阅读得识柯林罗的《拼贴城市》,与之生涩晦暗的哲学文笔相比,《设计的开始》真是一本很好懂字的书,但是读着读着,便也不禁陷入不断的哲学理论的旁征博引之中,这对我是个煎熬。于是我今天写下的都是我在有限地读懂王澍文字的基础上一些随想。 “…我一向把自己的设计当做一种‘研究’。所为研究,就是不断去实验一些连自己都不懂的东西…” ——《设计的开始2》研究——如果我知道这么做可以,那么我干嘛还去做?如果一定要做,那么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试试其他的办法可不可以做到。我不担心失败,失败不意味着这个方法未必不行,也许是用错在此时此地,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失败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并不崇尚利用失败来晒选成功的可能,甚至反感。 因此,我需要了解很多知识,需要大量的阅读,要不断地学习那些技术和方法,只有会的越多,才知道哪些是不用再做了,回得越多,节省验证的时间就越多,新的尝试就会越多,这不就是学习的意义吗? “…一件固定的家具反而使喝酒变得无趣,这个工作室没有家具,却处处可当家具用。总有一个地方适合哪怕再不规范的坐姿,说到底,索性躺下,也让人舒服……” ——《设计的开始2》不要给功能定性。我家的餐厅也有一个吧台,但却从未在吧台上喝多一次酒,或者围坐在吧台聊天,没有遮阳的文化,也没有这样情趣的朋友。它的存在如同一个词“附庸风雅”。更有趣的是,吧台旁边是一张麻将桌,从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但凡家父家母聚友开桌之时,麻将桌上原来摆放的花瓶和水果盘都被挪至吧台上,吧台也就成了一个摆放杂物的地方,而吧台上的酒杯吊架,安静的酒杯,背负着积灰。我有时会想,既然旁边的麻将活动是必须的,那么这里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摆放东西的承载物,仅此而已,吧台的畅想就更可笑了。 但是,没有了功能性的特殊考虑,我们对于空间还有设计的能力吗?难道面对任何一个设计,都留下一个空空的立方体给使用者,随他们自己的习惯去整合吗?问题是,他们没有了制约,知道该怎么做吗?哪里睡、哪里吃、哪里洗漱、哪里会客…而且,是否会因为功能集中或者使用者的慵懒而变得乱遭一团,一个地方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发生。就像我眼前的书桌,放下笔记本后所剩无几,于是鼠标线下面是手机,手机枕着钱包,钱包下面是电源线,电源线盖着钥匙,钥匙旁散落着烟灰…天啊,那么我的水杯放在哪呢? “一切知觉都浸透了过去的经验,即可我们回忆往事时,历史就变成了现在的一部分,并且继续存在于搀和这空间和时间的一瞬间的活生生的多样性中” ——《造园记》2012年6月,郑州下了一场大暴雨,天阴沉到了似乎触手可及,电闪雷鸣,不多会儿,大暴雨如期而至。我打开十楼的窗户,雨声震得我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却是将我隔离了这个喧闹的世界,耳边是清净的。大雨在冲刷着这座城市,空气的污尘让我闻到了泥土的味道,

上海地方史论文

浅析上海的海派文化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一种体验着各国建筑风情的与上海独特的气息油然而生。上海因多元文化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人喜欢将上海的诸多方面冠以“海派”二字。所谓海派,我认为是吸纳和融合各种建筑风格的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 海派建筑是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当我们要探究海派建筑形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先对海派文化做一番探源。 1 海派文化的探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 "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处于苏浙边缘地带的上海,主要受到近邻吴越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近代上海社会的中下层社会,普遍由来自于苏北、广东及安徽等地移民构成,这也为多元的中式文化构成注入了一定的元素。 19世纪中叶,当八方的海风跨海越洋而来之时,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演变和发展。海派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成型并发展起来的,最终在上海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的新思路 ——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 姜滢张弓 【摘要】纵观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进程,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到保护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人们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逐渐加强,体系日趋完善。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维也纳备忘录》的基础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宣言》,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新建议,这一建议的采纳为城市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建议,对于街区价值认知突破了以往的物质空间形态,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生成机制认知街区价值。文章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为例,以城市历史景观为指导,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知及其内在与生成机制进行研究,试探索街区价值认知方法和历史街区的保护的新思路,保护与提升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城市历史景观;历史街区;保护;多学科;福州上下杭;文化 1.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方法 人类对自身文明产物的保护随着现代文明的发达而日益提高,从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国《历史性建筑法案》开始,世界各国对于自身文明的保护机制逐步完善。 从各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及相关的国际会议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从单一的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始,逐渐发展到对于文物所处的空间环境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国在1985年由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建议设立“历史性传统街区”,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1.《雅典宪章》写道: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2.《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 3.《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4.《内罗毕建议》会议上将各国历史环境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共同点: ①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②历史环境是过去存在的表现 ③历史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样性 ④历史环境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的传给后人 ⑤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 5.北京大学1922年设立了考古学研究所,后又设立考古学会,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机构。 6.1949年以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形成、发展与完善三个历史阶段,即: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的形成阶段,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成熟阶段。 7.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即增添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城市保护阶段。 8.城市保护的原则: 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③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④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⑤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9.冻结保护:《威尼斯宪章》 ①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是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和信息价值 ②任何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识别区分,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可读性和历史艺术见证的真实性:即整体性和可识别性原则 10.利用方法: ①继续它原有的用途和功能,寺庙、宫殿,如杭州灵隐寺 ②作为博物馆使用,这种使用方式数量最多,也是公认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的使用方式 如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 ③作为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各种文化、行政机构的办公地,如德国乌尔姆市政厅 ④作为参观旅游的对象,如南京明孝陵 ⑤对保护等级较低的古迹点,可做旅馆、餐馆、公园及城市小品使用 如北京泰和贵宾俱乐部 ⑥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如西安大雁塔 11.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包括建筑、街道、巷弄、公共与半公共空间及其界面、私密和半私密院落、围墙、门楼、过街楼、牌坊、植物、铺地、河道和水体等构成历史地段风貌特色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社会结构、街区文化等。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身份特点弱化和缺失的现象,探讨和分析历史性景观与城市身份特点建构的关系,以及历史性景观的方法途径在推动城市的身份认同、提高地方景观质量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历史性景观应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性景观、城市记忆、身份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发展演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历史性场所的存在便是城市记忆的印证。历史性景观是建构城市身份特点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在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对于城市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城市景观变化显著且日益加速,景观趋同现象严重,地方特点弱化甚至消失。历史性景观不仅关系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身份特点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地方景观的质量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品质。 一、历史性景观的界定 论及“历史性景观”(Historic Landscape),得借助“景观”(Landscape)、“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加以理解和界定。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景观都曾与“风景”、“景色”、“园林”这类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迈进,景观的内涵、所指和实践方法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作为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2000年《欧洲景观公约》对“景观”的定义是:某一被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自然的和/或人的因素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运用范围是全部领土地域和适用于自然的、农村的、城市的和城市周边地区,涉及到被认为是突出的景观以及平常的或者衰退的景观。2008年的《关于执行欧洲景观公约的指导方针》指出:这一在世纪之交的景观新定义

《拼贴城市》与拼贴意向

《拼贴城市》与拼贴意向 摘要: “拼贴城市”不仅是城市设计的一种技巧,更是对待城市设计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在阅读了《拼贴城市》,并听取了王群在关于“拼贴城市”讲座上的分析讲解之后,针对“拼贴城市”是城市设计的“思维方式”的部分做了深入研究,阐述了拼贴城市理论对当代建筑和规划学者思想和工作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拼贴城市》对于当代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拼贴;思维方式;拼贴意向;拼贴匠 城市的意象是“断续的结构、多样的时起时伏的激情、一系列周游列国的回忆”;“城市的发展就是不同经济发展及社会背景作用下的建筑物的拼贴过程。”这些总结性的言论让我们想起了《拼贴城市》这本书。柯林·罗与佛瑞德·科特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所著的《拼贴城市》(college city)一书提出了拼贴城市的概念,将“college”一词用于了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这在国际城市设计与规划理论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 拼贴城市理论 在《拼贴城市》这本书中,作者站在哲学的层面上对那些一味追求完整统一的乌托邦式传统设计进行了指责与批判。作者认为那些西方城市是由小规模设计现实化和许多目标未完成化所组成的。那里所呈现的状态是许多建筑团块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形成较小规模的和谐环境,但是纵观全局却出现不同建筑风格与意向互相抵触,互相不融的画面。作者所强调的是一种“以小为美”的城市设计原则和居民们的意象拼贴决定论。他们坚持认为,只有按照上述的观点所设计出的城市才具有活力,并且城市规划的目标才便于兑现并便于调整。 什么是“拼贴”?美国传统词典中的解释是:“拼贴”一词较早出现于艺术领域,是指用多种材料或物件残片拼贴于画面,形成新的图案或抽象表现的绘画形式,是后现代波普艺术的一种。城市的拼贴,相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和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来说,是个巨大的超越,而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对思想和文化的研究,是这种超越的根源所在。但是,正如柯林·罗随后所说,更重要的是象法国所拥有的“产生自由与秩序的特定条件”适于拼贴的环境、制度保证是最先决的条件。如果我们把这些刺激物视为拼贴匠“手头现成工具和材料”的话,那么作为一位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和运用这些拼贴物。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提出“拼贴城市与时间的再征服”,其中对书中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作为镜像或者片断来处理,而不必对之全部接受。换言之,拼贴的特点就在于其反讽方法,它的技巧是胡萝卜和大棒兼而有之,正因为如此,它就有可能将乌托邦邦作为镜像或者片段来处理而不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 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 Atlasde ShanghaiEspacesecr。presentations de1849anosJours 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 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 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 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 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 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 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 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 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 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 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 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 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 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 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 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 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第一、 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 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 海市中心区计划。第3期与第4期,以 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 面侵入上海为区分。第二、三阶段的区 分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完 全占领租界.将租界纳入进行整体规 划,制定了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个“总体 规划”——《上海城市规划改订案》。第 5期与第6期.则以1945年抗日战争胜 利,国民政府全面接收上海为区分。 2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 老城区改造(1843~1927) 2.1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 18951 1840~1842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中 国5个通商口岸(TreatyPort)之一。 1843年的《虎门条约》又规定英商可在 五口通商,并能在一定地区内租房或建 房长期居住。1843年11月17日,上海 正式开埠通商.标志着上海城市近代化 的开始。 1844年,《望厦条约》(也称《中 美五口贸易章程》)、中法《黄埔条约》 的签订使美国与法国人比英国获得了在 上海的更多特权。1845年11月29日, 因《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划定了英 租界。此后,美租界(1848)、法租界 (1849)也相继建立(图2)。上海的租 界是中国近代所有租界中设立最早.存 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发展 最充分的租界。 图2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扩展示意图 资料来源:孙平主编,上海城市规划志. 1846年12月.由租地外商推选3 名代表组成了“道路码头委员会”( CommitteeonRoadsandJetties).负责 税收和市政T-务建设。1853年前后.租 界形成了“华洋杂居”的局面,并成立 了T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 cil),辟筑道路网,修建码头,增设市 政设施,租界走向繁荣兴盛。T部局的 成立.意味着外国人已经取得了租界的 完全治理权.从此租界的性质从根本上 改变了,成为“国中之国”。 1863年.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 租界”(IntelnationalSettlement).法租 界则脱离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公董 局,管理租界的各项建设事务。由于人 口大幅增长.经贸繁荣,用地紧张,西 方殖民者多次迫使清政府扩张租界,并 不断“越界筑路”。公共租界成立之前, 英美两国在租界外先后修筑了12条马 路(多数马路在1899年扩充英美公共 租界时强行划归租界范围)。 西方人在上海要建设一个适合自己 居住与贸易的世界.作为殖民地.又与 他们在亚非美洲等地的西方殖民地相 似,这实际上就是上海租界建设的原 型。 辟筑道路,修建码头,先港后市, 以港兴市.由港区向陆地推进,成立市 政机构,制订建设法规,进行土地买 卖,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越界筑路,形 成了殖民主义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一般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摘要: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 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应该正确认识保护与发 展的辨证关系, 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 并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引 入发展的观点, 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保护; 发展观 1 前言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 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 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 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同样, 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 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 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 , 既没有历史可言, 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 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 而每一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 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 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 Recommendation

41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1 大会, 注意到关于以建议书的形式(报告 – 36 C/23号文件;建议书 – 36 C/23号文件的附件)拟定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准则性文书的最终报告, 承认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作为一种保存遗产和管理历史名城的创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赞扬国际伙伴组织,它们为审查工作作出了贡献,并在过去六年里一直支持教科文组织帮助会 员国和当地社区为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制定原则和指导方针; 2. 建议会员国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便:使这份新文书适应当地的特殊需要;在本国范围内尽可能 广泛散发新文书;通过制订和采纳各种配套政策来促进本文书的实施;监测文书对历史名 城的保护和管理的影响; 3. 还建议会员国和有关地方当局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况,找出推行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关键步骤, 其中可能包括: (a) 对历史城市的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进行普查并绘制分布地图; (b) 通过参与性规划以及与利益攸关方磋商,就哪些是需要保护以传之后代的价值达成 共识,并查明承载这些价值的特征; (c) 评估这些特征面对社会经济压力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 (d) 将城市遗产价值和它们的脆弱性纳入更广泛的城市发展框架,这一框架应标明在规 划、设计和实施开发项目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遗产敏感区域; (e) 对保护和开发行动排列优先顺序; (f) 为每个确认的保护和开发项目建立合适的相应伙伴关系和当地管理框架,为公共和 私营部门不同主体间的各种活动制定协调机制; 4. 决定通过在2011年5月27日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政府间专家会议 (第II类)上通过的载于本决议附件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 附件 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包括定义汇编 前 言 大会 考虑到历史城区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和多样的表现之一,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所缔造 的,是通过空间和时间来证明人类的努力和抱负的关键证据, 还考虑到城市遗产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经济资产,其特征是接连出现的文化和现有文 化所创造的价值在历史上的层层积淀以及传统和经验的累积,这些都体现在其多样性中, 12011年11月10日第十七次全体会议根据文化委员会的报告通过的决议。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_卢济威

城市设计 U r b a n D e s i g n 66 【摘要】论文基于现代科学和城市形态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城市设计的目标,提出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体系。同时分析城市设计方法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城市设计;方法;科学;发展;体系MODERN URBAN DESIGN METHOD LU Jiwei; YU Yi ABSTRACT: Based on modern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form, this paper presents meth-ods for modern urba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of urban design. Then it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method of urban design with that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 urban design; method; science;development; system 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为特征,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引导、策划建设的手段、一种研究议题、一种发展策略被广泛地运用,它是城市规划的补充。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城市设计在我国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它为“创造城市生活的空间框架”带来了直接规定或者间接引导的构想与规则[1],从而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但同时,在当前的城市设计状况中,也存在一些现象与问题。 近年来,城市设计求大、求气魄、追求几何图形化,出现大量的尺度惊人的大广场、宽马路,醉心于营造供人空中欣赏的景观,却忽略了为人使用;在城市结构网络方面单纯追求西方几十年前的机动车化,缺乏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同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到处追求时尚的“标志性”建筑,缺乏特色,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 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对城市设计 缺乏深度与广度的研究,以至进入概念的误区。同时缺乏对新时代城市形态发展的趋势的研究,集约化、有机化和人性化等在城市形态塑造中的表现模糊,概念与形态脱节。 另一方面在方法上,由于设计人员受自身的专业背景局限,往往用城市规划方法或建筑设计方法代替城市设计方法。其表现是:停留在二维的功能分区,不进一步研究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习惯于运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划原则,缺乏自下而上地深入研究环境资源,建立独特的设计目标;陶醉于自己的创造能力,没有真心实意地引导公众参与;更多的,单纯地承袭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片面地仅以美学原则决定城市形态,不研究城市活动行为及其与城市形态的互动关系,从形式到形式。 本文力图寻求综合各种城市因素、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论,借以解决当今我国乃至更广范围城市设计研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寻找有效的城市设计方法。 1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论的层次 方法论一词源于希腊语“沿着”和“道路”,也就是关于“沿着-道路-(正确地)行进的”学问。方法论往往表现为多个层次,最上一个层次可理解为认识论,层次以不断具体化的原则向下层传递,最下一个层次延伸到被人们运用的具体方法。 本文中的现代城市设计是指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关于城市研究的学科,是城市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产生的分工补充,在一定领域满足城市发展的特殊要求。因此,尽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城市规划方法论并不能 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 卢济威 于 奕 【作者简介】 卢济威(1936-),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导。 于 奕(1978-),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生。 【修改日期】2008-09-27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02-0066-06【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f3293614.html, 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策略 作者:张贵连张祥永于鲸 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08期 摘要:历史文化村镇景观风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此以文山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从自然环境、形态布局、空间特色和历史建筑这几个方面对文山村展开研究,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其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文山村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乡村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中突出的挑战之一是乡村传统风貌的变化。文山村作为古琼州四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现已逐渐衰败,亟待保护和发展。 1 文山村概况 文山村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西南部的新坡镇南部,东邻长柳村,西接雅德村,南连仙头村,北与田头村毗邻,与定安县仅一江之隔,距离镇政府约6km,距离海口市区约30km。村中有一文山湖,环绕旧村,旧时有村人种莲塘中,荷花水光互相掩映,色呈苍碧,水如玉带,故有“文山八景”之“水环玉带”的美称。 2 文山村景观风貌现状 景观风貌是指乡村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乡村景观风貌保护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山水格局和塑造乡村特色。文山古村落具有独特的乡村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绿水环绕,还有典型的火山岩建筑、散布的周氏宗祠成为文山村独特的景观风貌。在自然环境方面,污染较为严重,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也遭到一定的人为破坏;形态布局上,文山村较为完整的传统特色的景观空间格局和独具魅力的火山岩建筑群体,巷道形态规整保留了不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留了火山岩的独特风貌,受现代进程的冲击村里建起不少水泥建筑,破坏了当地建筑景观风貌,但仍有一些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下来,如蔚起人文牌坊、周宗本进士牌坊、周世昭进士牌坊等文物保留较好;在空间特色上,文山村有着独特的景观空间格局,如绿水环绕整个村庄,岸上有遮荫蔽日的广场,村民喜欢在古井旁榕树下的小广场谈笑风生。文山古村拥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纯净质朴的民风民俗,彰显了历史文化名村景观的特殊魅力,形成了独特的古村风貌。 3 文山村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整体保护原则

读拼贴城市》的思考

读《拼贴城市》后的思考 《拼贴城市》(COLLAGE CITY [美] 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本书作者在不太长的篇幅的文章中,旁征博引,而且涉及范围很广,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艺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史等。书中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由此论及现代建筑与城市。 本书主要内容分以下五部分: 一、“乌托邦:衰落并消亡?” 本章分析了两种乌托邦形态在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过程,第一种“经典乌托邦”,第二种是启蒙运动之后的行为派乌托邦。 “经典乌托邦”理念中的城市,从根本上来说有希伯来式的启示录和柏拉图式的宇宙观组合而成。“经典乌托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目标,而不包含可操作的内容。它是一种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它在建筑学中的推论,理想城市的想法成为一种上层社会把玩的工具。 启蒙运动明确调整了乌托邦的内容,它对于形式几乎没有施加什么影响(图1)。

图1 随着思想启蒙的发展,作为启蒙运动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圣西门的思想是崇拜普遍规律的事物,谴责现存的权威。“美好的时代不是 在我们的后面,而不是在我们的前面,并且它可以通过完美的社会规

律来认识。”作为圣西门的一句名言,显然是对经典乌托邦思想的一种颠覆。他对社会管理是一种“通过物的管理来取代人的管理”的思想,他的思想显然有一种幸福社会的论调。在一个理性的社会里,必须要有进步艺术与进步社会之间的融合。随着后来奥古斯都·孔德、傅里叶对乌托邦思想的演进,在整个19世纪中,他们虽然以一种启蒙运动的传统方式来进行研究,但这种传统开始衰落。 19世纪中叶,实证主义乌托邦开始走入历史舞台,他们“完全超越人类意愿的科学实证”的原则来建立一个政治秩序。 19-20世纪的城市思想在德国的“历史”和法国的“科学”之间摆动,但它们之间的冲撞给现代建筑思想奠定了基础,乌托邦的衰落和消亡正预示着现代建筑时代的到来。 现代建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脉络和背景,我们回过头来看乌托邦式的城市思想,或许有些盲目,或许有些机械和简单,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对建筑历史的发展起到无法替代和革命性的作用。 二、太平盛世之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现代建筑学开始创立,现代城市景象开始在世界上出现。 20世纪的城市模型开始产生不同的方向。一方面,光辉城市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度错误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将柯布西耶的城市看作一种精心的和完美的,由技术和科学所启发而来的未来城市模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许丽娟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表现。 2.综合思维:分析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城镇景观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结合地理资料,分析区域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措施。 4.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协调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 最近国人被日本援华的医疗物资上的题字给感动了!先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然后是激昂滚烫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chang)!”,后来又来了充满诗意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人把这些诗句放在这时使用,可以说恰到好处,且无懈可击,既表达了捐助的情意,又显示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恰当运用,可谓不失优雅!让我们感恩雪中送炭的同时,也深深被中华文化被用到这样极致而感到惊叹和折服。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这种文化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化的有关知识,我们上课的题目是《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请大家判断图中的地理事物哪些属于地域文化?黄山云海、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元阳梯田、惠安女服饰。 要判断这些地理事物是不是地域文化,我们先来学习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洲。 2.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 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惠安女的传统服饰”是不是地域文化。 【案例】惠安女的传统服饰 惠安女是指生活在福建泉州惠安县海边的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她们的服饰特征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 0.4米。据此,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请说说惠安女的传统服饰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因素: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惠安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呢? 惠安地处亚热带沿海,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降水多,风力大。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妇女主要从事是渔业生产,就产生了适应此处渔业生产的传统服饰:斗笠(可以遮阳挡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沙)、短袖(凉爽且便于劳作)、大筒裤(有利于在海滩上挑担快步行走)。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惠安女的传统服饰是地域文化。 2.惠安女的传统服饰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陆续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法国1840年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1887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1930年颁布了《景观地保护法》;英国1882年颁布了《历史纪念物保护法》,1900年颁布了《纪念物保护法》修正案,1913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1931年颁布了《古建筑加固和改善法》修正案,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与古纪念物法》;日本1897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1919年制定了《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1929年制定了《国宝保护法》,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美国1906年制定了《古物保护法》等。 196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通常所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制定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其中有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1962年,法国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之后,很多国家也陆续制定自己国家历史地段保护法规,如丹麦、比利时、荷兰分别于1 962、1962、1965年在各国《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保护区;日本1966年颁布《古都保存法》,并于]975年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中增加“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的内容;英国于1967年颁布的《城市文明法》中将有特别建筑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划定为保护区;美国于1935年制定了《历史地段与历史建筑法》,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历史保护法》等。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9届会议提出《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或称《华盛顿宪章》),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这一文件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在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明确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和保护原则。《华盛顿宪章》再次提到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古物保存法》,1931年7月又颁布了《古物保存法细则》,

2020年三省三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关于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素。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文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历史视而不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建设要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总结。城市发展要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