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 ..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的水力条用地形坡建筑密度淤情况等增加,以防设在转弯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H=0.4m×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施工方案

排洪沟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排洪沟是城市和农村地区常见的防洪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排除雨水和地下水,有效防止汛期或大雨天气导致的洪水灾害。
排洪沟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排洪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排洪沟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设计要点1. 引水设备设计:排洪沟的引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引水槽、水泵等。
进水口应设置于低洼地区,以便更好地引水进入排洪沟。
引水槽的设计要考虑流量和压力的需求,并保证水能顺畅流入排洪沟。
水泵的选取应根据排洪沟的规模和水流速度进行合理选择。
2. 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是排洪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考虑流量、管道材料和排水距离等因素。
根据地形和排水需求,可以选择不锈钢、聚乙烯等材料制作排水管道,以确保排洪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3. 排洪沟道设计:排洪沟道的设计是排洪沟施工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排洪沟道的主要工程包括挖掘、回填、加固等过程。
挖掘过程需要根据附近地形的特点确定挖掘深度和宽度,并保持沟道略带倾斜,以便排水顺畅。
回填过程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沟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加固工程可以采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以加强排洪沟的整体强度。
三、施工步骤1. 前期准备:进行排洪沟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勘测,确定施工地点和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泵车、砼搅拌站等。
2. 挖掘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进行排洪沟的挖掘工程。
挖掘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排洪沟能够有效地排水。
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工人的安全,并确保挖掘的沟道平整。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书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水沟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为排水沟及道路工程.路线自北向南。
本工程排水沟长度为。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电子地图;(2)、相关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2、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三、设计主要技术标准1、本工程道路为施工便道四、路线设计张神殿村级道路工程路线长约为616.71m。
1、平面线形设计道路沿现状挡墙右侧布置,局部按平面线形拉顺后需填埋部分沟渠,道路右侧新建挡墙与原挡墙成排水沟。
2、平面交叉口设计全线主要有1个平交路口,为丁字类型路口.3、横断面设计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路基宽度为3。
5m。
五、路基设计1、路基设计路基设置1.5%的单向坡自然排水。
(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25年。
(2)、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按Ⅳ2区中湿标准(3)、自然地理条件本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四季中冬夏长,春秋短,春季3-5月,雨量同步增长,平均气温16。
9℃,降水量438mm;夏季6—9月为光湿高峰期,为旱洪多发季,平均气温26。
9℃,降水量820mm;秋季10-11月,雨少光足,平均气温17℃,降水量131mm;冬季12-次年2月,光湿低值期,个别年份受寒潮侵袭,最低气温—4。
5℃,最高气温37.5℃,年无霜期271天。
终霜期一般年份为2月中旬,全年降雪日数约10天,初霜期为12月初。
本地区气候按照最近30年平均高温、低温及雨量划分在1—4—2区。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教学内容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排洪管渠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设计内容是排洪管渠的单项设计。
二、排洪管渠工程1.现状情况与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区排洪管渠工程,本设计为现状排水渠的改造;根据本排水渠在本区域的排水作用,按排洪管渠进行改造设计。
2.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排管洪沟按20年一遇设计。
3.排洪管渠汇水面积管渠汇水面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进行划分,本排洪管渠的总汇水面积为0.58778km2。
4.洪峰流量的计算由于汇水面积小于30km2,计算公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简化公式Qp=ψ×(h-Z)3/2×F4/5×β×γ×δ(m3/s)Qp—设计洪峰流量(m3/s)ψ—地貌系数F—汇水面积(km2)h—径流深度(mm)Z—植物和坑洼滞流的拦蓄厚度(mm)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δ—湖泊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或未具备调洪库容的小水库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
该公式考虑了汇水面积,地形地貌,流域形态,暴雨强度,设计频率,土壤吸水类别,汇流时间,植被,湖泊水库以及径流深度等重要因素,对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比较切合实际。
计算本排洪管渠洪峰流量Q20 =9.4 m3/s。
5.排洪管渠平面设计管渠设计的起点K0+000至K0+005采用明渠,明渠的渠底坡度i=0.01;明渠两边的挡土墙及挡土墙上的栏杆具体作法详见大样图YS-05与YS-06;明渠与暗管衔接处采用了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力条件,具体的作法详见大样图YS-04。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精心整理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3.13.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计要求而的水力条用地形坡建筑密度淤情况等增加,以防得设在转弯处。
一次跌水高度通常为0.2~0.6m,有的多达20~30级,消能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H=0.4m×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内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底沟壁。
明渠最小按下表规据不同的3.4 排洪沟设计计算3.4.1 设计防洪标准在进行防洪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洪峰设计流量,然后根据该流量拟定工程规模。
为了准确、合理地拟定某项工程规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性质、范围以及重要性等因素,选定某一频率作为计算洪峰流量的标准,称为防洪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高低,即重现期越大,则设计标准越高,工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标准低,工程3-3。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骑龙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翠屏区西郊骑龙村统筹城乡试点区排洪沟方案设计审定:设计:一、工程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宜宾市翠屏区骑龙村是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该试点区地处低洼地带,三面环山,临近岷江。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的试点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试点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
设计内容拟在试点区外围新建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试点区,排入附近水体中,长约4280m梯形明沟及约700m箱涵。
二、设计依据2.1、设计合同依据2.1.1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宜宾市骑龙村排洪沟设计合同》;2.1.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2 设计标准及标准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06〔2014年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标准》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2.3.1《宜宾市翠屏区骑龙村统筹城乡试点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建筑技术集团2.3.2《宜宾市翠屏区骑龙村统筹城乡试点区2号地块建筑方案设计》-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川建筑勘察设计;2.3.3《宜宾市翠屏区骑龙村统筹城乡试点区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2.3.4《翠屏区西郊骑龙村统筹城乡试点区道路及配套工程方案设计》-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2.3.5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及相关要求。
2.4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试点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试点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

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为了有效地排除城市内的雨水和污水,排洪沟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
在进行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降雨情况、城市规划等。
下面将从排洪沟的设计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原则。
1. 合理布局,排洪沟应根据城市地理条件和排水需求合理布局,确保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2. 兼顾美观,排洪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排水功能,还要兼顾城市美观,避免破坏城市景观。
3. 安全可靠,排洪沟的设计应考虑排水量、排水速度等因素,保证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排水系统安全可靠。
4. 环保节能,在排洪沟设计中,应考虑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实现环保和节能的目标。
二、具体实施方案。
1. 地形测量,首先需要对城市地形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地势高低差异,为排洪沟的布局提供依据。
2. 排水管道设计,根据地形测量结果,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洪口设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地理条件,确定排洪口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保证排水系统的顺畅。
4. 防渗排水材料选择,在排洪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防渗排水材料,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
5. 绿色植被配置,在排洪沟周边配置绿色植被,美化城市环境,吸收雨水,净化排水。
6. 技术设备投入,对排洪沟实施方案的设计需要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监测评估。
1. 实施后监测,排洪沟实施后需要进行监测评估,检查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定期维护,对排洪沟进行定期维护和清理,保证排水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3. 改进优化,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排洪沟实施方案进行改进优化,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排洪沟实施方案设计需要兼顾排水功能、城市美观、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和监测评估,才能确保排洪沟的有效实施,为城市的排水系统提供良好的保障。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3 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 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 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 )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9、实测地形图。
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经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排洪沟设计说明【最新版】

排洪沟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为忠县甘井集镇防洪工程施工图设计。
其中忠县甘井1#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A长70米,排洪沟B长35米,排洪沟沟C 长80米;忠县甘井2#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长617米。
三、排洪沟流量计算1、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设计排洪沟按20年一遇设防,即设计频率为5%,安全超高值0.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排洪沟汇水面积的确定忠县甘井集镇1#防洪沟的汇水面积根据1:500地形图进行划分。
3、洪峰流量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采用水科院推理公式:Q=0.278ΦSF/t其中:重现期按P=5%;Φ-洪峰经流系数;S-雨力(mm/h);n-暴雨递减指数;t-流域汇流时间(h);F-流域集水面积(km2)。
4、排洪渠的平面设计本次设计的排洪沟,根据集镇房屋边界而定。
5、纵断面设计本工程都需要挖方,在保证出口标高及支流接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纵坡可增加流速,减少过水断面,减少挖方。
通过纵断面坡度的调整,可有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
详见纵断面设计图。
四、排洪沟结构设计:1、排洪沟采用M7.5浆砌条石断面结构(具体详见S-Ⅰ-03)。
2、排洪沟砌筑石料采用质地均匀、耐风化和耐浸蚀、等级不低于30#、长与厚分别不小于30cm和20cm的毛块石,敲去尖锐凸出部分、不许用扁平、细长条或圆球状的石料。
砌石要放置平稳,用小石子填塞空隙,分层错缝叠砌,不得做成水平通缝。
排洪沟设计总说明

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叶桥排水沟建设工程施工图补充设计图册岳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4年10月目录序号图号图名页次1 说明设计总说明 12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1 补充设计总平图 23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2 箱涵纵剖面图 34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3 现地面高程横剖面图 45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4 箱涵开挖横剖面图 56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5 档墙纵剖面图 67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6 档墙开挖横剖面图78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7 档墙横剖面图89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8 临时排水坝横剖面图910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09 人行道及集水井剖面图1011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0 集水井大样图(一)1112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1 集水井大样图(二)1213 仁寿--叶桥--(技施-补充设计)--12 梯步图1314 仁寿--叶桥--(补充设计)-预算预算表1415 仁寿--叶桥--(补充设计)-预算计算书15~19设计总说明一、本工程为文林工业园区叶桥排水沟补充设计,与主设计配合使用。
为1%~2%,坡向为河道,间距为5米,材料为DN100PVC管。
二、图中尺寸单位,以图中说明为准。
八、为保证工程建设的一致性,路牙石、人行道步砖、青石栏杆等,三、工程概况:参照原已完工工程执行,连接处应保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
本次补充设计增加了档墙工程设计70米,从A0+0.00——九、构造和防水、泄水措施:A0+070。
因厂区建设回填,原箱涵部分K0+0.00——K0+240处1、档墙每隔10~15m应设置一条变形缝(或伸缩缝),宽度为2 增加土石方开挖m³,增加土石方回填m³。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管渠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设计内容是排洪管渠的单项设计。
二、排洪管渠工程1.现状情况与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区排洪管渠工程,本设计为现状排水渠的改造;根据本排水渠在本区域的排水作用,按排洪管渠进行改造设计。
2.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排管洪沟按20年一遇设计。
3.排洪管渠汇水面积管渠汇水面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进行划分,本排洪管渠的总汇水面积为0.58778km2。
4.洪峰流量的计算由于汇水面积小于30km2,计算公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简化公式Qp=ψ×(h-Z)3/2×F4/5×β×γ×δ(m3/s)Qp—设计洪峰流量(m3/s)ψ—地貌系数F—汇水面积(km2)h—径流深度(mm)Z—植物和坑洼滞流的拦蓄厚度(mm)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δ—湖泊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或未具备调洪库容的小水库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
该公式考虑了汇水面积,地形地貌,流域形态,暴雨强度,设计频率,土壤吸水类别,汇流时间,植被,湖泊水库以及径流深度等重要因素,对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比较切合实际。
计算本排洪管渠洪峰流量Q20 =9.4 m3/s。
5.排洪管渠平面设计管渠设计的起点K0+000至K0+005采用明渠,明渠的渠底坡度i=0.01;明渠两边的挡土墙及挡土墙上的栏杆具体作法详见大样图YS-05与YS-06;明渠与暗管衔接处采用了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力条件,具体的作法详见大样图YS-04。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精心整理3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3.21234567893.3(原利用原有的天不宜大改大动,(排截流的山洪水(一交通量大,应(排定,一般不小坡很大时,应考虑设置跌水或陡槽,但不得设在转弯处。
一次跌水高度通常为0.2~0.6m,有的多达20~30级,消能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陡槽终端应设消力设备。
(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H=0.4m×0.4m排洪沟的材料及加固形式应根据沟内最大流速、当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
(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底沟壁。
明渠最小流速为0.4m/s,但水深为0.4~1.0m时,排水明渠的最大流速应按下表规定取值。
表3-1明渠最大设计流速(7)排洪沟的其他规定明渠和盖板渠的底宽,不宜小于0.3m。
无铺砌的明渠边坡,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按表3-2的规定3.43.4.1在模。
为了准确,选定某一频率量设计标准的高,工程规模小。
根本为4%。
3.4.2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排洪沟属于小汇水面积上的排水构筑物。
一般情况下,小汇水面积没有实测的流量资料,所需的设计洪水往往用实测暴雨资料间接推求。
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

排洪管渠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设计内容是排洪管渠的单项设计。
二、排洪管渠工程1.现状情况与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区排洪管渠工程,本设计为现状排水渠的改造;根据本排水渠在本区域的排水作用,按排洪管渠进行改造设计。
2.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排管洪沟按20年一遇设计。
3.排洪管渠汇水面积管渠汇水面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进行划分,本排洪管渠的总汇水面积为0.58778km2。
4.洪峰流量的计算由于汇水面积小于30km2,计算公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简化公式Qp=ψ×(h-Z)3/2×F4/5×β×γ×δ(m3/s)Qp—设计洪峰流量(m3/s)ψ—地貌系数F—汇水面积(km2)h—径流深度(mm)Z—植物和坑洼滞流的拦蓄厚度(mm)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δ—湖泊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或未具备调洪库容的小水库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
该公式考虑了汇水面积,地形地貌,流域形态,暴雨强度,设计频率,土壤吸水类别,汇流时间,植被,湖泊水库以及径流深度等重要因素,对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比较切合实际。
计算本排洪管渠洪峰流量Q20 =9.4 m3/s。
5.排洪管渠平面设计管渠设计的起点K0+000至K0+005采用明渠,明渠的渠底坡度i=0.01;明渠两边的挡土墙及挡土墙上的栏杆具体作法详见大样图YS-05与YS-06;明渠与暗管衔接处采用了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力条件,具体的作法详见大样图YS-04。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3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后(南侧)有一山体。
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
3.1设计原则(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
(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使山洪能够顺利流入市政管道。
(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
3.2设计依据: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9、实测地形图。
3.3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若干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板都比较稳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势利导,畅通下泄。
(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部分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入受纳水体。
(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县甘井集镇防洪工程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8、《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
9、实测地形图。
二、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为忠县甘井集镇防洪工程施工图设计。
其中忠县甘井1#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A长70米,排洪沟B长35米,排洪沟沟C长80米;忠县甘井2#集镇防洪工程中排洪沟长617米。
三、排洪沟流量计算
1、防洪标准
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设计排洪沟按20年一遇设防,即设计频率为5%,安全超高值0.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排洪沟汇水面积的确定
忠县甘井集镇1#防洪沟的汇水面积根据1:500地形图进行划分。
3、洪峰流量计算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采用水科院推理公式:
Q=0.278ΦSF/t
其中:重现期按P=5%;
Φ-洪峰经流系数;
S-雨力(mm/h);
n-暴雨递减指数;
t-流域汇流时间(h);
F-流域集水面积(km2)。
4、排洪渠的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的排洪沟,根据集镇房屋边界而定。
5、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都需要挖方,在保证出口标高及支流接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纵坡可增加流速,减少过水断面,减少挖方。
通过纵断面坡度的调整,可有效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
详见纵断面设计图。
四、排洪沟结构设计:
1、排洪沟采用M7.5浆砌条石断面结构(具体详见S-Ⅰ-03)。
2、排洪沟砌筑石料采用质地均匀、耐风化和耐浸蚀、等级不低于30#、长与厚分别不小于30cm和20cm的毛块石,敲去尖锐凸出部分、不许用扁平、细长条或圆球状的石料。
砌石要放置平稳,用小石子填塞空隙,分层错缝叠砌,不得做成水平通缝。
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竖直通缝。
3、勾缝采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
4、排洪沟每隔2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缝应通顺平整,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5、排洪沟侧墙墙背回填土要求内摩擦角>30度的好土,分层夯实,压实密实度>95%,淤泥及粘土不得用于回填,如施工场地无合适土方,可考虑外借土方。
6、本次结构设计按地震烈度7度考虑。
7、其它未详尽处,另详各图中说明及相关国家规范、标准及手册。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本设计系图上定线,施工时长度以实测距离为准。
2、施工应严格按照所给坐标进行定位,如果与所给坐标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3、排洪沟两侧的挡土墙和沟底的施工及材料的选用,严格按照土建施工图进行施工。
4、结构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不小于设计值。
5、排洪沟基坑开挖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清除地面障碍物,解决好施工导流排水问题,确保排洪沟施工与导流互不干扰。
6、施工中的弃土应及时运出,不得堆放在排洪沟基坑两侧。
排洪沟基坑的开挖边坡:土层1:0.25;岩层1:0.15。
7、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基坑的排水,保证在无水的环境下施工。
8、基坑开挖好后,应组织监理、设计、业主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9、砌体与底板连接处应凿毛,砌筑前应清洗干净,砌体必须砂浆饱满,防止接缝处漏水。
10、施工单位应有专职安全人员负责施工安全,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
11、因工程规模较小,业主未提供地质勘察报告,施工中应加强地质监理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监理、甲方、设计作相应处理。
六、工程管理
1、本工程为城市排洪建筑物,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排洪沟的管理、疏捞和维修,经常对排洪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安全及排水畅通。
2、进入排洪沟内疏捞和维修时,必须有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安全事故。
七、施工验收
工程完工后,应严格按照《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进行验收。
八、问题及建议:
1、排洪渠道边的规划场地地面标高,根据工业区场地平整后标高而定。
2、因本排洪沟地质未进行全段详细勘察,排洪渠道边墙施工前需详细检验地基承载力,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换填碎石,墙底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承载力。
九、主要工程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