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论民本》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5 第4单元 论民本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5 第4单元 论民本

⑹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动词用作名词, 死去的人。
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
知能导学
自主学习· 固定结构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固定结构现象:
⑴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
⑵直不百步耳
直„„耳:只„„罢了。
⑶是亦走也

知能导学
自主学习· 名言名句
默写下列名句: ⑵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 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

课文翻译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于百姓,君主的地 位是最轻的。所以获得广大民众的拥戴就能做天子,得到天 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 国家,就要改立诸侯。做祭祀用的牲畜已经肥壮,供祭祀用 的谷物已经洁净,又按时祭祀,然而还是发生旱灾水灾,那 么就要改立土神谷神。‛(《尽心下》)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下的原因,是失去了百姓;失 去百姓的原因,是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百姓, 就能得到天下;得到百姓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百姓; 得到民心有办法: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百姓所讨 厌的不要强加给他们罢了。百姓归向仁,就像水趋向低处、 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
犯法的行为。
③“罪大恶极”(成语)。
罪恶。
知能导学
自主学习· 文言虚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 于:①“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上》)。 介词,相当于“对”“对于”。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介词,相当于“比”。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4.从文章第三部分内容中,你能概括出孟子的性格特点吗? 我的理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 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 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 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 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 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 平等,有力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④未之.有也 _代__词__,__这__种__情__况_______
(3)以① ②王 斧好 斤战 以., 时请 入以 山.战 林喻__按__用__照__,____拿______
四、词类活用
①填然鼓.之 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击__鼓______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为__动__用__法__,__为__…__…__办__丧__事____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称__王__ ④王无罪.岁 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归__咎__,__归__罪_____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江山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
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 更要轻些。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
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 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
错误!
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一、字音 社稷.(jì) 曳.兵(yè) 庠.序(xiánɡ) 孝悌.(tì) 狗彘.(zhì) 衣帛.(bó)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三、一词多义
①得天下有道. _方__法____ (1)道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道__路____
③得道.者多助 _道__义__、__正__义____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 _结__构__助__词__,__主__谓__之__间__,_______ 取___消__句__子_独_ 立性
(2)之 ②今之.欲王者 __音__节__助__词____ ③五亩之.宅 _助__词__,__的__
七、名句默写 ①孟子曰:“民为贵,_社__稷__次__之___,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牺__牲__既__成__,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 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__白__者__不__负__戴__于__道__路__矣_____。 七十者衣帛食肉,_黎__民__不__饥__不__寒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2.从选文第四段来看,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 我的理解: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 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主要继承并 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 “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 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 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就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 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 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 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
11 论民本
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
孟母训子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 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 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子.论民本》古今对照

《孟子.论民本》古今对照

孟子.论民本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

论民本

论民本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 之初,性本善” 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 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 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 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 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 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 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 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 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 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 地利不如人和” 又说: 得道者多助, 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战国时期, 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 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 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 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 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 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 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 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牺牲: 祭祀用的牲畜 牺牲: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揭示了民众为立国之本的真理, 揭示了民众为立国之本的真理,充分肯定了民众在社会生 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 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4.11论民本 Word版含解析 (1).doc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4.11论民本 Word版含解析 (1).doc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1.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解析:选D。

A项,能够;B项,求得;C项,通“德”,感激。

2.与“今之欲王者”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言之,貌若甚戚者.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解析:选A。

B项,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C项,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项,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3.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桀纣之.失天下也②所欲与之.聚之③民之.归仁也④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⑤则诸侯皆为之.驱矣⑥今之.欲王者⑦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⑧此之.谓也A.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①③/④⑦/⑤/⑥/②⑧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①③/④⑦/⑤⑧/②⑥解析:选C。

①③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⑦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②⑤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⑥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⑧指示代词,这,此。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文简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文简析


五十 步笑 百步,则 何 如?”
用(自己)只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怎么样呢?”
好战:喜欢打仗。请:有

“请允许我”的意思。填:
拟声词,形容鼓声。鼓之:敲起鼓来。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

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孟 子 对 曰:“王 好战,请 以战 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 接,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
弃 甲 曳 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 止 ,或 五十步而 后止。 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论民本》课文简 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孟 子 曰:“民 为 贵,社 稷 次 之,君 为 轻。是故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因此得到
得 乎 丘 民 而 为 天 子 , 得 乎 天子为诸 侯,得乎诸侯 广大民众的拥戴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就能做得到诸侯的信任就诸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王如 知 此,则 无 望民 之 多 于 邻 国也。
尽心焉耳矣:(算是)尽了心啦。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
好,荒年。亦然:也是这样。

无如:没有像……。加:更。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层解: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诸侯国之间征伐很多,杀人盈野,兵员、劳力严重不足,争 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正是利用梁 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 治。

第五册——《论修身》《论民本》《神游物外》《祸兮福兮》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五册——《论修身》《论民本》《神游物外》《祸兮福兮》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五册——《论修身》《论民本》《神游物外》《祸兮福兮》一、文言实词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幼而不孙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丛驱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放辟.邪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罔.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立之涂.,匠者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东西跳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不辟.高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广莫.之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技盖.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批大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善.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高下相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尊敬兄长(2)通“雀”,鸟雀(3)通“僻”,邪僻(4)通“网”,用网捕捉(5)通“途”,道路(6)同“跳踉”,跳跃,蹿越(7)通“避”,躲,避(8)通“漠”,辽阔空旷(9)通“盍”,何(10)通“隙”,空隙(11)通“缮”,修治。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阅读练习1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阅读练习1

《论民本》阅读练习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D.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B.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或五十步而后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本文的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4.11论民本 Word版含解析 (1).doc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作业:4.11论民本 Word版含解析 (1).doc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 1.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B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解析:选D 。

A 项,能够;B 项,求得;C 项,通“德”,感激。

2.与“今之欲王者”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 .言之,貌若甚戚者.D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解析:选A 。

B 项,用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C 项,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 项,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3.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 ②所欲与之.聚之 ③民之.归仁也 ④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 ⑤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⑥今之.欲王者 ⑦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⑧此之.谓也 A .①③/④⑦/⑤⑥/②⑧B .①③/④⑦/⑤/⑥/②⑧C .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 .①③/④⑦/⑤⑧/②⑥解析:选C。

①③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⑦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②⑤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⑥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论民本》

《论民本》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②此之谓也
判断句 ______
宾语前置句 ____________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判断句 ______
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 ______ 状语后置句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 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___________ 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①今之欲王 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敲起鼓 ②填然鼓 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种植 ③树 之以桑 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穿上 ④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2、完成练习册自主预习篇。 3、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与周围同 学讨论。
基础学案
一、字音辨识 社稷 ) 粢 盛 (zī) .(jì . 数罟 (cùɡǔ) .. 狗彘 ) .(zhì 饿莩 .(piǎo)
走圹 nɡ) .(kuà 驱爵 ) .(què 庠 nɡ) .序 (xiá
曰:“士师(掌禁令刑狱官员)不能治士,则如
之何?”
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梁惠王)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 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个关键词: 1:仁政(对孔子“仁学”的发展完善) 2:性善论(儒家心性之学的发端) 3*:义(“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版学案:第四单元 第11课 论民本 Word版含答案

一、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为丛驱爵.者:通“________”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______”;“莩”通“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王⎩⎪⎨⎪⎧ 虽欲无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②就⎩⎪⎨⎪⎧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某业所就.,孰与仲多:③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识盈虚之有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 范增数.目项王:④道⎩⎪⎨⎪⎧ 得天下有道.: 吾道.一以贯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得道.者多助:⑤畜⎩⎪⎨⎪⎧ 苟为不畜.: 鸡豚狗彘之畜.: 俯不足以畜.妻子:3.古今异义①牺牲..既成,粢盛既浩 古义: 今义: ②弃甲曳兵而走.古义: 今义: ③河东凶.亦然 古义: 今义: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4.虚词归纳①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以⎩⎪⎨⎪⎧斧斤以.时入山林: 树之以.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皆以.美于徐公: ③者⎩⎪⎨⎪⎧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二者.不可得兼: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之⎩⎪⎨⎪⎧ 桀纣之.失天下也: 今之.欲王者: 未之.有也:二、词类活用 (1)树.之以桑: (2)虽欲无王.: (3)衣.帛食肉: 三、特殊句式(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2)树之以桑:(3)未之有也:(4)申之以孝悌之义:四、语句翻译(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译文:(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五、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桀纣之失天下也: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之 今之欲王者: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义
未之有也: 代词,此事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_有__的__人__(跑__了__)_一__百__步__然__后__停__下__来__,__有__的__人__(_跑__了__)五__十__步__然__后__停__下__来__。____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_(因__为__跑__五__十__步__的__)_只__是__没__有__(_跑__)百__步__罢__了__,__那__也__是__逃__跑__啊__。___ (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译文:_几__口__之__家__就__可__以__不__受__饥__饿__了__。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头__发__花__白__的__老__人__不__会__背__着__或__者__顶__着__东__西__走__在__路__上__了__。_
Ⅲ 延读——思维拓展
有人说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倡实施利民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 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有人却说孟子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其实起了不少的消 极作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多读厚积
Ⅰ 读技法·勤练笔
成功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论民本》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民为贵”的深刻道理;再如“故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使用排比的修 辞手法,说明了暴君会让百姓离开的道理。
(3)河东凶亦然 古义:_谷__物__收__成__不__好__,__荒__年__ 今义:_人__或__动__物__暴__躁__ (4)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_更__ 今义:_增__加__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配套课件:第11课 论民本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配套课件:第11课 论民本

桀句纣子之.独失立天性下也: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④之今之.欲王者: 结构助词,的
未之.有也: 代词,此事
四、速读感知课文
本课节录的孟子的言论,集中论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请用简明 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答: 答案 第一部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这 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二部分主要谈“得民心”与“有天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君王 要施仁政,才能吸引天下百姓的心。 第三部分主要讲统治者要施仁政,让百姓发展生产才能实现王道。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按照 ②以树 域之 民不 以.桑 以.: 封介疆词之,界用:、介拿词,凭借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的人” 今古天者.下富之贵君而有名好摩仁灭者:.:用定于语时后间置词的后标,志组,成不名译词性短语, 表示“……的时候” ③者二 师者 者. .不 ,可 所得 以兼 传: 道受用业于解数惑词也后:,译用为于“判样断”句“的个主”语后, 引出判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用于表原因的判断句中, 译为“……的原因”
——《滕文公上》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上》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公孙丑下》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告子上》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孟子是我 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 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 宗师,后世尊他为“亚圣”。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 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 别强调民为邦本,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11 论 民 本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11 论 民 本 Word版含答案

11论民本◎诗海拾贝分题得渔村晚照[宋]徐照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张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赏析】本诗一反传统,全用写实,为我们描述了一幕让人心酸的渔家生活场景。

全诗不用一典,明白如话,却又含意未尽:渔人迎风斗浪捕鱼的艰辛没有着墨,渔人日常生活的艰窘也没有交代,但却又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

徐照笔下的渔翁是一个地地道道、处境艰难的渔民形象。

他辛苦地打了近一整天的鱼以后,时已傍晚,他把小船拢了回来,横系在自家的柴门外,然后就沿溪叫卖去了。

但他用少得可怜的卖鱼钱又买了酒,在回家路上喝醉了,到家就闷声不响地躺在地上睡着了。

他的生活清苦辛酸,是当时许多贫苦渔民的缩影。

◎语林撷英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尽心下》)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作者卡片“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开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溃,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孟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知识链接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4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4
地对待啊。”
4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身。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 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我国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之一。《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 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 典著作。孟子师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 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臣请完璧归.赵
归还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辞官回家
(3)岁王 三无 岁.罪 贯汝岁.,年莫景我,肯年顾成,收年成 年十三岁. 年龄
介词,依,按,提示动作行 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 为的凭借或前提 (4)以有以.司其莫求以思.告之深介而词无,不把在,也拿 连词,因为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连词,则,那么,表条件关系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4.古今异义
哲思短章 无愧天地,快乐之枕 每一个不曾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人都在寻找快乐,寻觅幸福,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安 静的天地,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呢?我以为能做 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坦坦荡荡,清清明明,快 乐就会如源头活水一样,源源不断,自心里汩汩而出。 无愧天地人,就是拥有了快乐之枕。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1)社稷.( jì)
(2)粢.盛.( zīchénɡ )
(4)驱爵.( què)
(5)鹯.( zhān )
(7)庠.序.( xiánɡxù ) (8)颁.白( bān)
(10)曳.兵( yè ) (11)数.罟.( cù gǔ )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民本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论民本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整体阅读:论民本课后练习1.翻译下面句子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翻译下面句子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3.翻译下面句子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4.翻译下面句子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翻译下面句子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7.翻译下面句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翻译下面句子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9.翻译下面句子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翻译下面句子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参考答案:1.答案: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问道:“要使老百姓敬业忠诚而且相互勉励,对待这件事该怎么样呢?”孔子说:“用庄重而且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们,孝顺老人,爱护孩子,百姓就会忠诚,举荐好人,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就会相互勉励了。

”解析:注意:如……何,属于古汉语的固定格式,翻译成:对……怎么样?或“把……怎么办?”2.答案:有人问孔子道:“您为什么不当官呢?”孔子说:“《尚书》上说:孝道啊!只有孝敬父母,跟兄弟们友爱,施加到有政的地方;这也就是参与政事了,为什么一定要做官叫做参与政事呢?”解析:注意:奚其为为政,前一个“为”字后,省略了一个“之”,代做官。

3.答案: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

《论民本》原文及译文

《论民本》原文及译文

《论民本》原文及译文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论民本》原文及译文。

欢迎大家阅读!《论民本》原文及译文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11 论民本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桀.纣(jié)粢盛..(zī chénɡ)庠.序(xiánɡ)曳.兵(yè)B.邪侈.(chǐ)饿莩.(piǎo)社稷.(sù)鸡豚.(tún)C.数罟.(ɡǔ)孝悌.(tì)鹯.(zhān)走圹.(kuànɡ)D.丧.死(sānɡ)洿.池(wū)仓廪.(lǐn)狗彘.(zhì)解析:B项,“稷”应读“jì”。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兽之走圹也B.为丛驱爵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解析:B项,“爵”通“雀”;C项,“无”同“毋”,不要;D项,“颁”通“斑”。

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变置:改立。

B.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有时。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解析:B项,“或”,有的人。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者”字结构,译为“……的人”。

B项,介词,按照/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

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

D项,介词,替/介词,被。

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论民本》原文及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论民本》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五《论民本》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五《论民本》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此之谓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中语文必修五《论民本》译文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

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

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归向于
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

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

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

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

《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

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

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

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

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

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

(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
遗憾的了。

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

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

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

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