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摩擦问题浅析

合集下载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摘要: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中国农产品进入日本的门槛,严重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

本文基于“肯定列表制度”的视角,对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进行博弈分析,得到改善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启示。

关键词:中日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博弈日本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际市场,连续多年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但近年来中国输日农产品增速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并不处在同一水平。

2002年—2011年,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年平均增长率只有4.3%,低于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速7.9%。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的门槛,严重影响到中国众多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本文基于“肯定列表制度”的视角,对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实现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双赢。

一、“肯定列表制度”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由于日本大部分农产品依靠进口,近年来频频出现的进口农产品农兽药超标事件以及日本国内发现的未登记农药的违法使用问题,使消费者陷入对食品安全性的极度不信任状态。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经过多次修订,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此来提高农产品门槛,保护本国农业发展。

“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到全部的农产品和农业化学品,包括三项具体落实措施:确定“豁免物质”,确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确定“一律标准”。

二、“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输日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首先,中国对日农产品贸易面临大挑战。

“肯定列表制度”涉及到全部的农产品和农业化学品,而我国的限量指标不到3000项,差距明显。

中国制定的众多标准与日本无法对接,而能够对接的标准中,日本有25%的标准严于我国标准。

其次,加大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

由于中国农产品的绝对价格优势,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

自日本采用“肯定列表制度”后,增加了需要检测的农药项目,使得我国输日产品的成本增加,部分企业因不堪重负而被迫退出市场。

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及对策

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及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及对策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1 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概况1.1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2008年受日本设置贸易壁垒、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日元贬值等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进入了低谷。

2009年之后,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呈恢复性增长趋势,日本仍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逐渐回升。

1.1.1出口总额基本持平,日本仍保持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2009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为76.9亿美元,同比下降0.2%,但是比同期我国对全球农产品出口额增速高2.3个百分点,日本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

2007—2009年,我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年度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2.8%、l9.1%和19.6%,2009年比2008年对日出口份额增加了0.5个百分点。

按照日本政府的统计口,预计2009年中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份额将从11%提高到12%,与2008年比增加加1个百分点。

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保持顺差,以近期来看,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对日本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1%。

其中,出口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进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累计贸易顺差2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7.9亿美元)增长23.6%。

目前,日本在我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排名第1位,(占比17.3%),在我农产品进口市场中排名第18位(占比0.7%)。

1.1.2初级农产品对日出口增长明显,加工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我对日出口前6大类产品依次为水产品及制品、食用蔬菜、畜产品及制品、杂项食品、食用油籽和食用水果及坚果,6类产品合计占对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62.1%。

2009年我国对日出口水产品及制品27.7亿美元,同比下降3.6%;食用蔬菜出口75.5万吨,同比下降2.6%,出口额9亿美元,同比增长4.9%;畜产品及制品对日出口2O.3万吨,同比下降2.8%,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猪肉及制品出1:13.8万吨,同比下降8.9%,出口额1.44亿美元,同比下降6.6%;食用油籽对日出口12.1万吨,同比下降22.4%,出口额1.5亿美元,同比下降23.7%,其中,花生、大豆、芝麻分别出口1亿美元、3984万美元和83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下降4.5%、39.7%和65.8%;对日出口水果4.4万吨,同比下降7.2%,出口额7512万美元,同比下降19%,其中,对日本板栗、松子仁出15额分别增长6%和1.9倍,对日本冷冻草莓、葡萄干、核桃仁出口额分别下降l1.5%、1.2%和28.1%。

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中日农产品贸易背景农产品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

随之而然,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人们对工业品和服务劳动的需求存在某种弹性,有时候对其具有绝对的需求,很少存在这种弹性或伸缩性,因而必须给予必要的保证和满足,这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安定来说的前提条件。

[1]日本与中国是邻国,农产品贸易也是往来不断。

但是日本由于自身国情,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更是近年来慢慢变细小,人口密度大,先天资源禀赋差,对农产品的需求更是多上加多。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充足,不但耕地面积大,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绝对优势,在农产品出口上具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日本由于人多地少,对于原料和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大量进口农产品,成为最大的净进口国。

日本最主要进口的产品有:粮食(小麦、玉米、大豆),其次还有:水海产品、动植物油、果蔬、畜禽类产品、乳制品、园艺、茶叶、松香、绒毛等。

近年,日本谷物进口年均量约2500万吨,占世界进口量的10%,主要用于饲料。

据日本海关发布的初步贸易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日本谷物进口总量为2,462,22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而我国作为非常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虽然在农产品的问题上看起来两国具有互补性。

但是,日本在农产品问题上,并没有做妥善处理。

日本利用贸易壁垒,非贸易壁垒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来限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我国农产品想进入日本市场将更加困难,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面临着更大挑战,中日的农产品贸易摩擦越演越烈,这也是中日经济中农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我国出口难以回避的障碍。

这种做法对我国向日本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是造成中日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虽然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在逐步增大,但是伴随着它的增大,中日农产品贸易又出现了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模式,同时中日贸易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日本作为东亚两大经济体,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始于古代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也逐渐拓展至各个领域。

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两大制造业大国,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双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双方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货物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日本则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进口国,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双方之间的货物贸易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合作建议,旨在促进双方贸易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双方贸易关系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分析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

深入探讨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可以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指导,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2. 正文2.1 双边货物贸易现状分析中国与日本作为邻国,双边货物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额持续增长,达到了**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贸易品种方面,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双边贸易的主要商品,而传统商品如纺织品、家具等也保持着稳定的交易量。

中日贸易问题论文

中日贸易问题论文

中日贸易问题论文摘要:如此一来,中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就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带领企业积极应诉。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表,应精通各种国际法规,并能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和企业一起分担高额的诉讼费用,这样便能消除个别企业势单力薄的弊端。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

就拿资本资源为例,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 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

其次,从具体的产业来看。

在纺织品领域,中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加工成本方面远远低于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且,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档纺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

日本则具备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在新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

日本在研制出新材料之后,能迅速地将其转化成独领风骚的新产品,这种技术创新能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日本可以制造出世界独有的差别化产品,而中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

所以,日本往往将研发出来的新原料出口至中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原料加工成成品,然后返销至日本或其他国家。

在此过程中,中日两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在汽车领域,目前中国的汽车普及率极低。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正在逐渐增加,对私家汽车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汽车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但中国汽车企业与丰田、本田这样的跨国企业相比,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于日本国内和发达国家的汽车存量稳定,对汽车的需求主要来自更新而更新量又不足以支撑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发挥,日本汽车企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日趋饱和等问题。

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前言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举国废墟,满目疮痍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兴,更是在短短的数十年中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其发展速度堪称奇迹。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自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

就中日双边关系而言,两国谁也无法否认对方的客观存在和与己方利益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广泛而深刻的相互依赖关系。

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中日经贸关系出现过许多问题,经过两国的不懈努力,求同存异,中日经贸合作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走来,两国经贸摩擦的阴影也逐渐消散。

但这并不代表两国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在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中仍然要面对许多分歧和问题。

这无疑是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而清醒地认识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尤其是平稳健康地渡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自二战结束至今的六十余年里,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有了很大发展。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经历了从民间交往到半官方半民间交往再到官方交往的变化,特别是1972年中日复交以来的三十多年,在两国政府和经济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经济关系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贸交往领域逐步扩大到了商品贸易、技术贸易、企业投资、资金合作等广泛的领域。

回顾这六十年来中日经贸交往的过程,从经贸关系的性质来看,以1972年中日复交为分界线,可分为民间交往时期和“政府主导、官民并举”时期。

中日贸易摩擦研究共3篇

中日贸易摩擦研究共3篇

中日贸易摩擦研究共3篇中日贸易摩擦研究1中日贸易摩擦研究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壮大,日本与中国贸易关系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贸易关系之一。

由于两国在区域内重要性,贸易中的摩擦频繁产生。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及贸易摩擦的具体案例来探讨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及解决途径。

一、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1991年至201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9%,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较日本高出10倍以上。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二、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中日贸易摩擦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贸易逆差、市场准入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贸易逆差自2012年开始,中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2018年全年,中日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0.9%,达到3034.7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准入问题另一个争议焦点是市场开放。

日本在汽车、家电、半导体等领域积极扩张,但中国对外资公司不平等对待,限制了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和经营自由。

(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中日贸易摩擦的一个焦点。

过去,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但现在,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而日本对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质疑。

三、中日贸易摩擦具体案例(一)汽车行业中日贸易摩擦在汽车行业得到了最大的反映。

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对日本的汽车进口额为154.1亿美元,而日本对中国的汽车出口额为125.4亿美元,中日汽车贸易存在较大的失衡。

在中国市场,日本汽车巨头如丰田和本田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同样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

中国的汽车出口总额占总进口美元额的9.1%,其中对美出口总额达到305.1亿美元,而对日出口总额仅为126.4亿美元。

(二)日本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另一个争议焦点是日本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在派出外国工人问题上,日本制造业企业家遥领一先生曾经多次引发日本舆论的争议,指责中国工人“没素质、勤奋和不听从指挥”,并提议要征收外国工人健保和社保,但遭到中国政府和媒体的严厉谴责。

最新论中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

最新论中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

最新论中日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日美的最新情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缓解贸易紧张局势,促进中日美经贸合作。

一、中日美的原因:
1. 双边贸易不平衡:中日美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使贸易关系紧张。

2.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中日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争议,经常发生侵权行为。

3. 贸易政策不合理:中日美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导致贸易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4. 地缘政治因素:中日美在地缘政治上存在一些敏感问题,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二、缓解中日美的对策:
1. 加强沟通与合作:中日美应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对话解决贸易分歧,消除争议。

2. 推动贸易平衡:中日美应采取措施推动贸易的平衡,减少贸
易逆差,增加贸易互惠。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日美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加大
侵权打击力度,维护公平贸易环境。

4. 调整贸易政策:中日美可以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减少贸易壁垒,增加贸易便利化程度,促进贸易合作。

5. 多边合作机制:中日美可以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通过国
际组织和协议解决贸易争端,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结论:
中日美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努力与合作。

通过加强沟通
与合作、推动平衡贸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调整贸易政策以及多
边合作机制,可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促进中日美经贸合作的发展。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浅析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双方贸易背景及现状的挖掘,从中日间的贸易现状及特点出发,对其间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及前景作了相应阐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区域性合作与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字:垂直分工体系、贸易摩擦、可持续性发展、双赢背景:从汉代开始,我国就与日本有贸易上的往来,自此以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19世纪的被迫开放国门,抑或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主动接纳,再到如今21世纪在经济上的息息相关,对中国而言日本是第一贸易伙伴,对日本而言中国是第二贸易伙伴,如今中日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无法回避、需认真对待的双边贸易,期间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摩擦及其发展,如今仍是众多国人关注的热点。

中日贸易现状: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幅为9.5%左右。

目前,中国已处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

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会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

就拿资本资源为例,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

就拿知识技术资源为例,目前,日本的知识技术资源是中国的8倍。

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 1.85%,而日本则占14.7%。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历史久远,双边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伴随着中日贸易额的逐渐扩大,中日两国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进而影响到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

标签: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一、前言1.国际化的大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增长率经常超过生产增长率,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在于通过企业促进商品转化和要素流动,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提升,加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从而增强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然而,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贸易壁垒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WTO各项协议在为贸易自由化提供制度保证的同时,其中的某些规则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又成了新的贸易壁垒。

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仍然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如日本颁布的最新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实施细则等,都成为限制从别国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

实行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的参与者共同获益,可以获取发挥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利益。

自由贸易消除或者减少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使国内产业加入世界分工体系,国内中小企业也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各企业的竞争,这为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的进行新的改革创新。

2.区域化的背景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贸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

目前,日本是中国在亚洲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及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间经济合作及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日双边贸易分析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紧密,双边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原因在于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中日双边经济往来的密切以及中国开始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开放对外贸易,降低关税,有力的促进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中日两国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中日贸易关系也频繁出现摩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中日贸易摩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双方经济的影响。

首先,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方面,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贸易关系。

经济因素方面,双方在一些关键产业上存在竞争,比如汽车、电子产品等,这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加剧。

另外,两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是导致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中日贸易摩擦对双方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中方看来,日本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等措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而在日本看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偏低,且存在“倾销”现象,这也给日本的相关产业带来了冲击。

因此,中日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双方的贸易额,也对双方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解决中日贸易摩擦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

首先,双方应加强沟通,增进互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

其次,双方应遵守世贸组织规则,避免采取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维护自由贸易体系。

同时,双方还可以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平衡,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总而言之,中日贸易摩擦是两国之间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双方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寻求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化解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中日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之中日贸易浅谈

国际贸易之中日贸易浅谈

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 贸易伙伴!
日 本
如果中日断 绝贸易往来, 各方经济会 有何变 化???
对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的主要 出口市场,重要的技术和设备的进 口国,还是我们引进外资的重要国 家,现在日本在华的三资企业有三 万多家,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中国人 大约有一百万人,日本在华投资的 企业增加了中国的就业机会。目前 在中日贸易中,有60%的产品是日 本企业在中国生产,然后又出口到 日本市场
贸易使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从长期来看中国本身在国家上 形象不佳,断交会严重影响国外投 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在中国经 济减速和转型期间十分不利。中国 损失可能更大。
中日爆发贸易战对世界的影响!
总之,中日两国的互补性和互 惠性,是面向21世纪中日贸易 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只要中日双方都能本着“平等 互利,优势互补,真诚合作, 共同发展”的原则,消除人为 障碍,中日经济贸易合作前景 将更加光明。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日 本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
(一)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第一
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基本 高于中国全国水平。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走势图表
第二 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比重 高。
(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
一方面
日中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日本全 国对外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 日中双边贸易在日本全国 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呈 现上升的趋势。
(三).贸易产品结构发生转移
•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 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高附加值消费品、 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成套设备; • 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主要是煤炭等原材料产品 和粮食食品等初级产品(80年代中期以前); 电机、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及纺织品等工业制 成品(80年代中后期)。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

中日贸易摩擦案例中日贸易摩擦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时有发生。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10年至2013年间的中日贸易摩擦案例。

本文将就此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背景。

2010年,中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实施了限制,稀土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原材料,中国是全球稀土的主要生产国,因此这一举措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极大不满。

另外,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分歧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贸易摩擦也因此升级。

原因。

中日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贸易政策、资源分配、政治关系等方面存在分歧。

首先,日本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实施限制,主要是出于保护自身资源和环境考虑,但这一举措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相关产业和出口。

其次,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使得两国政治关系紧张,进而影响了双边贸易合作。

双方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分歧,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影响。

中日贸易摩擦对双方的影响都十分严重。

首先,中国的稀土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出口受阻,相关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日本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也因为稀土限制而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其次,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大幅下降,经济合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双方政治关系的紧张也使得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受到了牵连。

此外,中日贸易摩擦也对国际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解决方案。

针对中日贸易摩擦,双方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双方应该就稀土出口限制等贸易问题展开对话,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其次,中日两国需要就钓鱼岛争端等政治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缓和双边关系的途径。

双方还可以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等方式来化解贸易摩擦,共同推动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结语。

中日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中日双方能够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化解分歧,共同推动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日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最新中日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简介
本文将对当前中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现状分析
中日近年来不断升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征收关税:两国相互征收高额关税,对彼此的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这导致了贸易规模的减小和贸易壁垒的加剧。

2. 技术出口管制: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实行了严格管制,中方认为这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公平制约。

3. 贸易不平衡:中日贸易存在长期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出口相对较多,而日本对中国的进口有所限制。

影响分析
中日对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1. 经济增长放缓:由于贸易壁垒的加剧和贸易规模的减小,两
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2. 投资减少:由于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企业对投资的意愿减少,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合作。

3. 技术合作受阻:由于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两国之间的技术
合作受到了限制,阻碍了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当前的中日,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
1. 多边贸易合作:加强中日两国在多边贸易框架下的合作,通
过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2. 强化沟通对话:加强两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解
决贸易争端,避免产生新的。

3. 深化经济合作:加强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推动技术转让
和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4. 寻求第三方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减少对中
日的依赖,降低带来的影响。

结论
中日贸易摩擦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通过采取合适的对策,可以实现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平稳发展,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

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改善

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改善

从 E本进 口原材料 , 用中 国廉 价劳动 力进 行加 工, 品再返 l 利 成 销 日本 。因此是 “ 大进大出”造成 表面 的贸易繁荣现象, , 中方只 赚取 少量 的加工费用 。 ( 中 E政 治关系影响贸易 三) l 长久 以来 , 日贸 易受 中 目政治关系的影响较深 , 中 两国态 度始 终存在落 差: 9 9年之 前 , 19 日本 比较积极 , 曾经提 出“ 宫 泽构想 ”邀请 中国参加 ,却没 有得 到积极 的回应; 9 9年之 19 后, 中方 比较 积极 , 出中 日韩经济 整合 的构 想 , 遭到 日本 提 却 的冷遇 。另外 , 日本政府官 员频繁 参拜 靖国神社 , 日本在 中国 台湾 问题 上干预 中国内政 、 篡改教科书等政治问题 , 严重影响 了 中 日双边 关系以及双 边贸易的正常发展 ,成 为两 国产 生贸 易摩擦的催化剂。这使得两国贸易摩擦 增多, 并正逐渐升级 。 19 9 6年 日本对从 中国进 口的纯棉绸实施保障措施调查。 0 1 2 0 年 1本对 中国的毛 巾实施 紧急进 口限制 ,这是 日本第一次对 3 外国产品采取强制措施。 2 0 从 0 6年的“ K— I化妆 品事件 ” S I 、 2 0 的“ 0 8年 毒饺 子事件 ” 2 1 的” 鱼岛 扣押 中国船长事 ,0 0年 钓 件“ 到民众 的“ 抵制 目货 ” 口号 , 两国不断加 剧 的工 、 的 在 农产 品贸易摩擦的战争中 , 牺牲 的是两国出 口的产品。
品结 构 的低 级 化 给 中 国 外 贸 带 来 了极 大 的经 济 损 失 , 中 国 陷 使 入 了“ 比较 优势 陷阱 ” 。 ( ) E贸 易 的 主 要形 式是 加 工 贸 易 二 中l 加工贸易是指 “ 两头在 外 、 中间在内 ” 的贸易方式 , 国 即从 际市场进 口原材料和零部件, 国内加工装配 、 在 制造, 制成品 出 口国际市场。 包括进 口原材料, 加工成品出 口; 口主件或零配 进 件, 加工装配 出 口; 国产原料 为主 , 口辅料 , 工成 品出 口 以 进 加 等。 这是一种利用国外资源 , 国内劳动 力优势, 发挥 创汇增收 的 贸易方式 。在 中国对外贸 易中, 加工贸 易占很大 的比例 , 从某 种意义上讲,中国加工贸易的大部分利润都被 外资企业赚取 。 尤其是近几年 , 投 资很 多都是制造业 中的加工业, 日 其企业 怒 两 国 的贸 易 往 来 , 样 受 害 的 不 只 是 日本 的 利 益 , 时 也伤 这 同 害了我 国出 口产品及出 口商的利益。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双边贸易一直是两国之间的重要经济合作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愈发频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已经站到了3352.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2420.8亿美元,进口931.4亿美元,呈现出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而日本对华出口额为1374.2亿美元,进口额为1207.2亿美元。

双边贸易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2. 贸易结构日益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日益优化,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电子通讯产品等贸易逐渐增加,而且还有农产品、食品和轻工业品等非传统领域的贸易发展势头也很不俗。

双方在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3. 投资合作加快除了货物贸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加快。

中国对日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在不断增加,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也持续增长。

双方企业在亚洲市场的合作项目也不断推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4. 地区合作持续增加中国与日本地区合作也在不断增加。

双方在区域内和国际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双方的合作潜力十分巨大。

1. 双边贸易结构不够平衡尽管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额持续增加,但是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仍然十分巨大。

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制造业产品,而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汽车、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够平衡,长期下去不利于双边贸易稳定发展。

2. 贸易制度及政策不完善双边贸易中,还存在一些制度及政策方面的问题。

比如贸易便利化程度不够高,还有一些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等等。

双方政府还可以在经济法律体系和贸易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以保障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日贸易摩擦

中日贸易摩擦

1.中日贸易摩擦的现状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三十年多年来,两国的贸易往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可以说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但是目前在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股“中国经济威胁论”的逆流。

他们视中国为他们的“死敌”,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亚洲的地位。

于是千方百计地限制中国的发展,挑起事端限制中国对日本贸易的正常发展。

导致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日的贸易战最初发生在2001年,并在这一年尤为激烈,该年2月,日本毛巾业联合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毛巾发动紧急进口限制措施,限制我国毛巾的出口;同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中国和很多国人的反对,强行宣布了对我国向日出口的大葱、鲜蘑菇、蔺草席为期200天的紧急进口限制,在定额限制内对产品征收3%——6%的关税,超出部分征收106%——266%的关税;5月,日本政府又考虑对中国的鳗鱼进口实行紧急限制措施;几乎同时,日本还准备限制从中国进口的领带和袜子等纺织品;6月,日本政府以检测出禽流感病毒为由,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7月,日本财务省决定将对进口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征收高额关税。

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国承受了与日本贸易摩擦的巨大压力,同时由于缺乏应对经验,措施不利,使国内的相关产业遭受了重大打击。

我国对此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近几年中日的贸易摩擦有所缓和,贸易值逐年增加,但增长的背后也不乏问题存在。

从05年5月末日本对进口农产品大幅加强检疫标准,此举开始诱发中日检疫摩擦,两国通商摩擦逐渐白热化。

该措施的实施,使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面临了很大困难,中国当局陆续出台了报复性措施。

那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是什么呢?提到原因,中国的强大不得不视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之后,凭借着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优势地位。

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人口稀少,在粮食生产及很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受到限制,他们只能依靠汽车业和家电业的发展得到的收益去购买其他产品。

谈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策略

谈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策略
别企业应诉势单力薄的弊端。
参考文献:
[] 1赵晋平.体验互补【J i.国际贸易, 0 , 2 18 0 . [] 2 金熙德.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国际经济儒煌. 产业发展比较. 中日 吉林大学出版社, 9. 1 96 9 ( 第一版) .
对外贸易
谈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策略
王维金
(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滩坊 211 601 摘要: 中日贾易 摩擦是以中日 经济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其前提和背景的, 从总体上而言, 两国 中日 在发展阶段上存在 着巨 大的差距, 两国间更多的是互补关系, 双方互相合作应能为双方带来巨 大利益。随着中日 双边贾易的加深, 贾易 摩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较难避免的, 如何正确应对贾易摩擦, 尽量减少 损失, 是我们更应注意的。本文主要从发生 贾易 摩擦的原因 分析并简 要探讨了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关键词: 中日贾易 摩擦;原因;策略
某几个行业或几种产品上。
其次, 中国对日出口 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对日出 口的商品由最初的矿产品、 燃料、 粮食、 初级产品发展到现在 的机电产品、 纺织品、 服装、 蔬菜、 水产品等, 特别是在 20 01 年, 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对 日出口 首次超过了纺织品的比重, 成为中国对日 出口的头类产品。 再次, 间贸易的主体和贸易方式日 中日 益多元化。由过 去的单一主体( 国有外贸公司)单一方式( 、 加工贸易) 发展 为国有、 三资、 乡镇、 民营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共同发展, 加工 贸易、 补偿贸易、 租赁贸易、 转口贸易等多种方式。在可以预 见的将来, 随着两国经济交往的日 益扩大和中国产业结构的 升级, 这种不平衡和摩擦可能出现日 益增多的趋势。 4日 性贸易政策 . 本的战略 日 本政府长期推行“ 战略性贸易政策” 而非“ 自由贸易 政策”通过政府补贴、 , 优惠税收、 进口壁垒等手段, 来影响本 国厂商及外国竞争对手的决策, 帮助本国厂商在竞争中获 胜。 0 9 年代以 日 来, 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 本国内贸易 使日 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01 日 20 年, 本的贸易数据明白地显示 了日 本的下降趋势。尽管最近日 元大幅度贬值, 但出口 仍急 剧减少。日 本有些人无视中日 贸易互惠互利的事实, 认为中 国的产品“ 不仅有劳动密集型的, 还有高科技、 高附加价值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及 展望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及 展望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及展望■文/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赵虎林摘要: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来,双方经贸关系日趋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也有摩擦与纠纷,但两国之间有着明显的经济互补和依赖关系,努力实现中日经贸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和达到“双赢”局面,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本文从投资和贸易角度分析中日两国经贸的现状及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经贸双赢对外贸易中日两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贸易往来,近年来,却由于各方面原因,两国现处于瓶颈时期,对此现象要用“望远镜”来看待未来,不能用“显微镜”来看现状。

双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继续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之路。

一、中日两国经贸发展的现状相互贸易的依存度仅表现中日两国的贸易现状,而目前两国的经贸关系处于停滞时期。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进口国,以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此局面的打破主要是由于历史问题以及钓鱼岛等严重敏感事件,加上日本国内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严重阻碍了中日经贸的健康发展。

其表现主要有:(一)两国贸易额的下降中日两国自2012年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就处于滞缓阶段,致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波及,如同中日两国的贸易额从2011年的近3500亿美元降落至2013年的3100亿美元,贸易额在两年间下滑比例接近10%,从而严重影响了两国间贸易的正常发展,即便是在2014年有小幅度提高,但也不能完全解除两国间显现的经冷现状。

(二)对华直接投资跌幅缩窄在2014年日本对华投资由上年同期的第二下降到第四,降幅同比下降了接近49%,但根据2015年4月17日,凤凰财经综合频道报道,日本对华投资额度与去年相比较有所提升。

现阶段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但经贸关系是否能够回暖仍有待等待,即使是两国领导人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交流,为推动中日经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间的贸易矛盾,但也不能完全剔除两国间贸易存在的问题,要完全改善经冷现象,两国更要中国包装2016.1 81 市场纵横高瞻远瞩,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两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浅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日贸易摩擦呈现出数量增多、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的特点。

事实表明,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升级会使双方都遭受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正确应对贸易摩擦,尽量减少损失,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日本贸易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中日贸易摩擦的现状与特点
1.进入21世纪以来贸易摩擦显著增多。

中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双方的贸易摩擦就持续不断。

1993年日本向中国征收硅锰合金的反倾销税,1995年日本对中国的棉府绸进行反倾销,1996年又对从中国进口的纯棉绸实施保障措施调查。

进入21世纪后,中日贸易摩擦再度升级。

其中经历了2001年及2006年两次较为激烈的时段。

2001年日本对中国的毛巾进行紧急进口限制调查,同年,又对中国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实行紧急进口限制。

2006年中日贸易战又闻硝烟。

5月,日本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之后的一个月间,中国就有三种输日食品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分别为鲜豌豆、冷冻干燥油菜和冷冻木耳。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出现大幅下降。

2.农产品成为摩擦的焦点。

从摩擦涉及的领域来看,中日双边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贸易。

早在1995年,日本就运用《WTO农业协议》中的特殊保障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生姜提出限制措施。

2001年4月3日,日本又依据《WTO协议》的一般保障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鲜香菇、蔺草和大葱实施为期200天的紧急限制措施,设置进口配额,超过部分征收106%-266%的关税。

2002年7月,日本以农药残留“毒死蟀”超标为由,对我国冷冻菠菜实行“进口自肃”,全面封杀中国对日出口的冷冻菠菜。

2002年4月25日,日本以对我国出口的活鳗检验出部分禁用的药物残留为由宣布,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需要在通关前停留48小时,实行强行检验。

受其影响,2003年前7个月,中国对日出口的活鳗同比下降了23%。

2004年1月27日,日本以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由,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

2004年6月17日,日本对中国产粉丝实施“过氧化苯甲酸”项目命令检查,检查频度为100%,检查标准为“不得检出”,检出限界值为0.30g/kg。

2006年6月,日本福冈市公布,从该市十八所小学供餐使用的中国产豌豆角儿中,查出了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约六倍的残留农药。

其后,日本政府又宣布由中国进口的部分生香菇农药残留超过安全度。

受此影响,中国方面的出口业者即从8月25日起停止生香菇输日一个月。

3.贸易摩擦范围进一步扩大。

从中日进出口结构来看,中国2000年纺织品、食品、金属、矿物出口占对日出口的€?8.9%,中国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产品和通用机器占47%,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从日本进口的是高附加值产品,中日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但随着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的增加,日本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增加,中国机电产品对日出口由1993年的8.7%增加到2007年的38.8%,随着双方水平分工的深化,竞争性产业摩擦逐渐产生。

摩擦有由第一产业的农产品扩展到第二产业的纺织品、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趋势。

在纺织品方面,由于日本毛巾联合会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毛巾发动紧急进口措施,2001年4月,日本政府以毛巾进口激增为由对中国产毛巾制品启动紧急进口设限调查。

在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中日关于DVD知识产权的争端也已经开始。

由于日本自2001年来贸易顺差降低,按照日方统计,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逆差国。

而日本归结为美国经济不振,日本IT业遇到韩国和中国的竞争致使出口减少,以及食品和纺织品进口的增加。

因此,中日之间仍然潜伏着出现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业贸易争端的危机。

4.日本对中国贸易壁垒形式有所变化。

2002年冷冻菠菜事件所反映的贸易壁垒形式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壁垒的性质。

为阻止中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更为有效地保护本国农业,日本设置了绿色壁垒,即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严格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进行进口限制。

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实施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限量“肯定列表制度”,对食品、农产品中所有农业化学品残留物都作了明确规定。

其中15种农药、兽药禁止使用;797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53862个限量标准;对没有设定限量标准的执行“一律标准”,即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公斤。

“肯定列表”的实施大大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对日出口。

据海关统计,当年1月至7月,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45.4亿美元,增幅较去年同期减少13.5%。

“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对日出口食品、农产品是一种新的壁垒。

有专家认为,“肯定列表制度”实行后,日本对农药残留的标准之严几乎达到了检测仪器的极限,只要仪器能检出就有可能超标。

二、面对新时期中日贸易摩擦的特点,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

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
易舞台上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依托国内那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内的各地区和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实力和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使竞争力较弱的地区和产业尽快地发展起来,提高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大力扶植有发展潜力的高附加值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迅速增长,推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我们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来加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进而拉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使我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处于主动地位。

2. 实行标准化与市场多元化战略。

日本对华出口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农牧产品方面。

对于日本较高的检疫技术标准,我国应实行标准化战略,加强水产品和食品等的卫生和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日方的标准生产,以保住日本市场。

市场结构多元化战略,可以突破单一市场的规模制约瓶颈,减少某一国家市场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我们应对于产品结构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追求产品的多元化,使出口产品多元化与战略品种集中化相结合。

另一方面,应开拓更多的外国市场,实现国际市场结构的多元化。

3. 通过谈判与对话统一统计方法与口径。

不同的统计方法是导致中日两国在贸易差额上存在巨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也是诱发双边贸易摩擦的根源之一。

因此,要解决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首先应该在统计方法上实现双边统一,双方应该在友好对话和和平磋商的基础上,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选择一致的统计方法,将香港转口贸易的因素加以考虑,在消除了对日贸易逆差的情况下,为双边贸易的顺利展开提供一个有利的前提。

同时,为了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我们也应积极考虑扩大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金属加工机械、建筑用机械、运输设备以及相关材料的进口,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4. 建立双边贸易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机制是维护中日两国贸易关系顺利发展的途径之一。

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信息发布等环节给予大力配合和支持。

政府要随时跟踪并及时发布有关主要产品的进出口状况, 尤其是进口与出口激增、进口与出口价格急速变化等产品的状况。

贸易主管部门、国内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及时相互通报产品国内生产、销售与进出口贸易情况。

与此同时, 相关企业包括国内流通企业提供有关情况, 以便更好地建立预警机制, 在贸易争端发生之前准确提供预报信号, 在发生贸易争端之际尽快提出处理方案。

5. 探索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合作与沟通。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事实证明,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增进经济合作的最有效、最便捷和相对容易的途径。

由于中国与日本在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别, 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只要找到一个相应的贸易平衡点,促进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资源和产品配置流动方式, 就能形成两国贸易合作的多赢局面。

中日之间有着十分广泛的合作前景。

随着国际经
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泛领域的渗透, 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

参考文献
[1]傅钧文.均衡双方利益―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J].国际贸易,2001(3)
[2]金熙德.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05(5)
[3]赵瑾.全球化与经济摩擦[J].商务部书馆,2002
[4]赵瑾.中日贸易摩擦的焦点和主要问题[J].国际贸易论坛,20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