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经济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在其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 稳定通货的方案。 其内容主要有几点:第一,实行金本位制。 第二,在金本位基础上实行纸币通货制度。 第三,在实行纸币通货制度时,必须严格 控制纸币发行量,国家要以法律规定银行 发行纸币的最高限额,必须保证纸币的可 兑换性。 李嘉图上述提出的改革货币制度的方案, 陆续被英国政府接受,并付诸实施。 李嘉图提出的通货必须同黄金密切联系的 思想成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理 论基础 。
二、生平、著作和方法论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经 济学的完成者。出生于伦敦一个交易所经 纪人的家庭。14岁之前只受过初等教育, 14岁就随父在交易所办事。1793年因婚姻 和宗教信仰问题与父亲不和而脱离家庭, 独立经营证券交易业务。经过几年努力, 成了大富翁。以后,他转向研究自然科学。 大约在18世纪末才研究政治经济学。1819 年当选议员,是议会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 利益的激进成员之一。1823年9月因脑病 (中风)不治逝世。
1817年4月,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政治经 济学及其赋税原理》(简称《原理》)出 版。全书共分三十二章,马克思指出,他 的理论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而主要在第 一、第二两章(“论价值”和“论地租”) 中,除货币一章外全书其余各章只是这两 章的补充和附录。 全书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寻找最 佳途径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 增进资产阶级的财富,为达到这一点应以 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作为理论、政策的出发 点,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第五章、大卫·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历史背景 二、生平、著作和方法论 三、经济理论
一、历史背景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标志着英国古典经
济学的完成,该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 革命蓬勃进行时期。 工业革命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生 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 巨大变化。 第一,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 第二,社会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变 化。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PPT课件
.
19
PPP的扩展形式之一:引入贸易障碍和交 易成本的PPP
▪ 令T代表每单位进口商品的关税及运输等交 易费用的货币值,于是:
▪ 绝对PPP变为:
E
P (1T)P*
▪ 相对PPP变为:
dEEdPPdP*P*d(1(1TT))
.
20
购买力平价的扩展形式之二—引入贸 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 PPP理论的前提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的基础是 无贸易限制和交易成本条件下的商品套购。
.
18
对PPP实证检验结果的解释
▪ 统计问题:每个国家的价格指数的构成(品种与 权重)均有不同,难以找到同样的标准进行比较。
▪ 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 ▪ 不完全竞争。 ▪ 资本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差异。在资本市场高度一
体化而商品价格调整相对缓慢的世界中,汇率会 长期持续地偏离PPP。 ▪ 生产率的差异。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
▪ (3)购买力平价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 汇率进行分析之先河。
.
25
▪ 贡献:
➢ 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出发,以简单的数学式对汇 率与物价、汇率变动及两国通货膨胀率差异的 关系作了描述,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 基础。
➢ 是计算均衡汇率的最常用方法,也成为政府制 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
.
26
▪ 局限:
➢ 理论依据是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中立原理。
货币数量论: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汇率变 化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决定了货币购买力和 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未考虑决定汇率的实体 经济因素。
货币中立原理:货币量的变化不改变实际产量,如产出、就 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率等,只影响物价水平,不改变商品的 相对价格。
▪ 由于参与商品套购的只是贸易品,而非贸易品不 参与商品套购,因此,有必要将商品区分为贸易 品和非贸易品。一般情况下,购买力平价可能更 适用于贸易品,而不是非贸易品。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李嘉图简介•19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两场辩论:黄金价格;《谷物法》•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一、劳动价值论•接受并修正了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
•批判了斯密劳动价值论的第二种观点。
※李嘉图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且其价值量大小随劳动量的增减而增减变化,与劳动量成正比。
•批评了斯密的收入构成价值论:先有商品价值,再有对价值的分配。
各种收入均是价值的分配形式。
•但认为商品价值在分配过程中将分解为斯密所说的三种收入:地租、工资、利润。
•商品交换价值的两大源泉:商品的稀少性(例如古董);人们获得该商品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大多数商品)。
•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量决定。
※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1)价值规律和利润规律(资本与劳动交换)之间的矛盾。
(2)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
二、货币理论•货币是商品,也是劳动的产物,更是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
其价值也取决于所耗费的劳动量。
•肯定纸币的作用与地位。
反对滥发纸币。
•当一国所有货币处于流通中时,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
•流通当中的货币数量一是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二是取决于流通中的商品价值。
亦会受货币流通速度影响。
公式如下:货币流通数量=(商品价值×商品总量)/(货币价值×流通速度)•结论:商品价格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反比。
•应控制货币发行与流通数量以稳定币值。
三、分配理论:李嘉图理论的中心•接受了斯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
•认识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1.工资理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工资量的多少取决于工人及其家庭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
•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由斯密首次提出)—劳动的自然价格:让劳动者大体上能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价格。
大卫李嘉图完成版 ppt课件
ppt课件
16
评价:
批判斯密
(1)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来决定
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来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ppt课件
17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是1823年9月11日去世的,年仅51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 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v
ppt课件
7
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
詹姆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写作
ppt课件
8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4月,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出版,这是一本标志着英国古典经济学最后 完成的著作。全书共分三十二章,马克思指出, 他的理论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而主要在第一、 第二章(“论价值”,”论地租”)中,除货币 一章以外全书其余各章只是这两章的补充和附录。 确保李嘉图在经济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是他锻 造了一般分析体系的能力,这种分析体系基于相 对少的原理而获得广泛的结论,他的“体系”是 演绎推理过程的一个纪念碑 。
小结一经济一经济自由自由与政府职能与政府职能一李嘉图的经济主张二李嘉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三李嘉图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主张的共同点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一废除谷物法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四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自由和政府职能比较成本学说增加财富的条件一元劳动价值论对斯密一元收入分配理论相对工资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内容评价继承批判发展理论依据基础观点李嘉图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李嘉图学说的影响追随者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批判者马尔萨斯凯里最著名的私淑弟子马克思综述纺织凸显误区中国与李嘉图李嘉图的理论应用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显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推广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就出现了致命的硬伤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课件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古典经济增长 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理论 支持。
THANK YOU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够促 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的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市场力量与资源分配的关系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资源会流向生产效率更高的领域和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推动经济增长。
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促进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与市场调节
古典经济学家主张自由放任, 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 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价值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价值 的源泉,强调劳动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
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与 财富积累是正相关的,财富的
积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地位
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够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积极性。技术创新是推动经 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
03
大卫·李嘉图的增长理 论
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土地
在大卫·李嘉图的理论中,土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认为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改良程度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土地的改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长期趋势
大卫·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具有长 期趋势,表现为生产力的不断提 高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限制因素
大卫·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会受到 一些限制因素的制约,包括土地 资源的有限性、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速度以及资本积累的速度等。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大卫·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外贸易,国家可以 获得自己缺乏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六章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2)谷物法的废除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规定当国内谷物价格 低于80先令一夸特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
(3)货币制度改革 1797年,英格兰银行停止兑换银行券,造成通货膨胀
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参与论战,提出了以劳动 价值论为基础的体系,完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
3
第二节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由于实行“谷物法”,谷物价格人为地维持高水平, 地租上涨,货币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变),利润下 降。除地主外,一切阶级受损失。
对地租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充分阐释级差地租
16
第二,通过地租理论,揭示了地租和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对立
局限 第一,把资本主义地租当做地租一般 第二,把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说 成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经营垄断) 第三,认为级差地租产生的前提是耕作顺序由优等地到劣等 地(土地有限和经营垄断) 第四,把级差地租和土地收益递减联系起来(追加投资一般 是技术进步) 第五,不承认绝对地租
二者同方向变化。
(1)金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永远处于流通中。这样,黄金
和白银的供求会出现不一致。当数量超过流通所需的货
币量时,货币的相对价值低于内在价值,即生产时所耗
费的劳动量。反之,亦然。
(2)流通中货币量多于正常需要的水平,商品的价值以多量
货币来表现,引起商品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3)以货币数量论为自由贸易的主张服务
(2)货币流通量的一般规律 在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形下,一国流通所需 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的价值
(3)可以用纸币代替流通中的金、银币
19
2、货币数量论
是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的理论。
国际经济学之李嘉图模型
v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国 际贸易的基础
v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 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的相对差别
2.3.2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 一、基本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 ❖ 1.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 ❖ 2.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 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 本差别决定的
美国:40X,50Y • 价格:1X=1.25Y或1Y=0.8X •工资:50个人生产40X,可以换50Y,生产X的工人工 资为1.25Y;或生产Y的工人的工资为0.8X。
❖ 国际市场价格:贸20易0X所,1得00Y
1X=0.5Y 中国:100X,50Y 美国:100X,50Y ❖ 贸易条件:如果1X=0.8Y呢?
一、一般均衡分析
❖ (一)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
Y数量
0
A B C D
X数量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Y
X
•
机会成本递增的PPC
Y
X
•
机会成本递减的PPC
Y
X
(二)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
无差异曲线 (复习) 社会无差异曲线
Y
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CIC3
CIC2
CIC1 X
C1
CIC1
CIC0
125
P1=0.5
请思考 为什么说绝对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特例? 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和贸易的所得来源?
图2.2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Y
P0=0.5
(二)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
X价格 (P)
P* =3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Chapter 4
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每个国家 都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 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 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 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004版
Chapter 4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有利地位, 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 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
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相比较最有利(有利程度 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 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 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 带来利益。
2004版
假定的生产变化
Chapter 4
美国
玫瑰 (万枝) -1000
计算机 (万台)
+10
南美
+1000
-3
合计
0
+7
2004版
Chapter 4
变化:世界上种植的玫瑰还是跟以前一样多, 但现在生产了更多的计算机,所以这种生产上 的重组将增大整个世界经济蛋糕的规模,由于 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比以前生产了更多,则在理 论上可能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第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
2004版
一、大卫•李嘉图(详见《经济学家3 李嘉图》) 二、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定 四、贸易的基础 五、比较优势的度量 (Example) 六、生产和贸易的格局 七、贸易的利得 八、李嘉图模型简评 九、小结
Chapter 4
二、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谷物法》的存废之争
2004版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2、关于资本及其划分
(1)李嘉图认为资本是财富的一部分,即用于生 产的物质财富,也是生产资料。
(2)李嘉图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根据资本的耐用程度或使用时间的长短: 消耗得快,必须经常再生产的资本是流动资本
消耗得慢,不必经常再生产的资本是固定资本
3、资本积累及其源泉
二、赋税原理
1、主张廉价政府
2、最好的财政计划是少用钱,最好的赋税是税额 最少的赋税 赋税的来源 3、赞同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第六节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学说
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理论
1、关于财富增长方式的论述 李嘉图认为财富是由必需品和享受品构成的。 就一国来说,财富增长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的劳动,这 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其价值。” 第二种方式,“不增加任何劳动者,而使等量劳动的生 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商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商品的 价值。”
二、赋税原理
一、比成本学说
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或依据就是比较成本学说。
(1)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原理
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 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而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 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 于他国的商品。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 本差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 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 成果或比较利益。
李嘉图以相对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经济利益关系。
二、利润理论
1、利润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 部分。 利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 资本之比。 二是指剩余价值,是利润与垫支在工资上的资本相 对比。
李嘉图模型及国际贸易利弊分析ppt课件
比较优势的度量
相对劳动生产力
生产的可能性(100人)
大米(R) 小麦(M)
劳动生产率
大米(R) 小麦(M)
中国
1.0
0.5
美国
1,25
1.0
中国
100
美国
125
50 100
相对劳动生产率
R/M
M/R
中国
2.0
0.5
各国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和出 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从而获得最大利益。
因此,中国应 专门生产大米,美 国应专门生产小麦。
李嘉图模型—简评
进步性:
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对推动世 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可以作为解 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发生原因及结构的基础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 “Worldwide Quarterly Mobile Phone Tracker,” IDC, May, 2012 2 “Worldwide and U.S. Media Tablet 2012-2016 Forecast,” IDC, April, 2012 3 “Worldwide PC Market: 4Q11 Review,” IDC, April 2012
• 不考虑运费 没有关税等贸易壁垒
李嘉图模型—重要
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 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为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第七章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PPT课件
47岁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
51岁去世
6
二、李嘉图的著作 1809年,《黄金价格》 1810年,《黄金的高价:银行券贬值的证明》 1816年,《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通货建议》 1822年,《论农业保护关税》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
第一节 李嘉图的生平、著作与方法
一、李嘉图所处的时代与生平
(一)李嘉图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1.经济方面:李嘉图经济学说产生于19世纪初英国产 业革命高潮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i始于18世纪下半 叶,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 工业
2.政治方面:社会阶级结构明朗化和简单化。资产阶 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七章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本章重点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李嘉图,是英国古 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 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它的诸多科学结论后来被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继承和发展。李嘉图成为劳动价值论 学派的领袖。李嘉图论述工资、利润、地租,从经济 理论分析中悟到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 社会现实。阶级的矛盾源于经济,这就是后来李嘉图 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依据。李嘉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自由贸易,比较成本学说是其国际贸易的理论基 础。
益,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 (3) 实现个人功利的最好办法是实行自由放任,
自由竞争。
5
(二)生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是英国金融界知名人士,社 会活动家,古典经济学的完成 者。
犹太人家庭出生,自幼受到经 商的熏陶
14岁结束正规教育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李嘉图看到了劳动的不同性 质,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他说:“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估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得到十 分准确的调整,并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 成的劳动的强度。估计的尺度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变动。如 果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那是 许久以前已经做了这样的调整,而且他在价值尺度上也已被安 放在适当位置上了。” 李嘉图已经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价值量上存在的差异, 即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不是商 品相对价值变化的原因。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二者存在差异的 原因。
四、李嘉图的方法论
•
•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 一贯地使用抽象演绎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 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较为深 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 的结论。 但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化、 永恒化了。在研究经济范畴时,他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 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因而理论体系中存 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一、价值理论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做进一步区分的同时,李嘉图 还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 产品时所耗费的实际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李嘉图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并不是指商品社会中 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一般熟练程度的生产者在普通劳动 强度下生产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而是指在最 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劳动量。
一、价值理论
• • •
•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 进行,因而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始终都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 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商品的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不能 混为一谈。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 不同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第七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8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自两个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获 得它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如名画、古钱等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不过 这类商品数量很少。指出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可以由 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出来,不受限制地参加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占绝 大多数。
第七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4
2.李嘉图的著作
1809年8月29日,李嘉图在《晨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 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黄金的价格》,文中批评了滥发纸 币的政策,奠定了他的货币理论基础,此后,他又发表了 一系列关于货币问题的论文和小册子,受到公众的关注, 成为当时非常有影响的货币问题专家。后来,李嘉图对货 币问题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1823年写作了《建立国家银 行的计划》一书。
二、价值与货币理论
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
与矛盾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
三、分配理论
工资理论 利润理论 地租理论
四、资本积累、再生产 与赋税原理
资本理论 资本积累与危机 赋税原理
五、自由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课件
#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家李嘉图的重要理论和应用,为今天的经济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介绍
李嘉图简介
了解李嘉图的背景和成就,为深入理解其经济思想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解释为何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李嘉图的生平
出生和成长背景
李嘉图的家庭背景及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发展。
短期和长期影响
评估李嘉图经济思想的短期 和长期影响,及其对经济学 发展的意义。
后继经济学家的发 展
介绍后继经济学家如何继承 和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
结论
1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价值和应用
总结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参考和借鉴
说明李嘉图的思想对现代经济形势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关税》,1843年
介绍李嘉图的著作及相关领域的出版物,进行学术引用。
2 Davi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181 7年
引用David Ricardo的著作,展示李嘉图在当时的思想拓展。
3 梅尔切特,《经济学的全局史》,2005年
引述梅尔切特的著作,说明李嘉图的思想在经济学发展中的地位。
政治生涯和贡献
探究李嘉图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活动,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去世和影响
李嘉图去世后,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延续。
李嘉图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和地租 理论
解释李嘉图对劳动价值和土 地地租的理论解释。
绝对地租和相对地 租
比较与区分李嘉图理论中的 绝对地租和相对地租概念。
成本价值论和商品 价格
阐述李嘉图对成本价值和商 品价格之间关系的观点。
第十四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域或部门大幅提高了生产率”的情况。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我们遵循比较优势定理,有可能
只会强化区域分工的不平等地位。也就是,发达地区占 据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而欠发达地区只能永远处于低附 加值一端,从而导致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地区。
(二)城市竞争与区域合作的相互对立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之间的互斥竞争
中不同城市生产相同商品并且各自竞相试图将对手挤出 市场,从而引起了城市竞争与区域分工相互对立。在这 种情况下,尽管技术的差异性、产品式样的不同或者在 某一领域的专业化在各城市相互的交易中起着明确的积 极作用。但是,当一个城市担心通过专业化而造成自己 对其他城市的依赖时,没有哪个城市愿意实行全面的专 业化。
(一)区域内部的合作与竞争 城市之间的共同体关系是通过经济互利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好处首先是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的。 现实中,即使是产业和产品结构完全不同的城市之间,
也不存在完全没有竞争的情况。竞争使区域内不同城市 的竞争者平等地进行各自局限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产品 生产偏好的选择。
二、城市竞争与区域协作的对抗性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一、比较优势理论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1、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2、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3、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 4、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二、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区域分工
(一)D—S模型
新贸易理论建立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模型(简称D—S模型)基础上。
无法解释等优势或等劣势贸易模型
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 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 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人们惊异地看到,李嘉图陷 入了“此优为彼优,无甚可择”或“彼劣即此劣,何以权轻” 的尴尬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
直接劳动——直接投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创造价值
(活劳动)
间接劳动——投在劳动器具、建筑物上的劳动,只转移价
值,不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
(3)区分了个别劳动和必要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个别劳动,而是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必须耗费的劳动
7
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
第二种情况,保证同量资本获得同量利润,则商品不能按原
价值出售
谷物 毛呢 纺织品
资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108
20
88
105
50
55
102
80
22
相对价值
123.43 120
116.57
利润
15.43 15
14.57
利润率
14.29% 14.29% 14.29%
10
无法说明这种矛盾,承认是“例外” 混同了价值和生产价格
撇开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 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以工作日长度不变为前
提,实质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耕种顺序的假定不合理
13
3、地租 (1)地租是支付给地主的使用土地原有的不可摧毁的生产力
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2)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土地有限以及每块耕地的位置和肥沃
程度不一致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第一形态,等量资本和劳动用在不同等级土地上(或位
如果工资上涨10%,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9
第一种情况,商品仍按原价值出售,则各行业利润率不相等, 同量资本得不到同量利润
谷物 毛呢 纺织品
资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108
20
88
105
50
55
102
80
22
相对价值
120 120 120
利润
12 15 18
利润率
11.11% 14.29% 17.65%
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价值),只是利润相反变动 (2)各部门资本构成不同时,工资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例如,假定固定资本在一个时期内被全部消耗
资本 固定资本
谷物 100
20
毛呢 100
50
纺织品 100
80
流动资本 80 50 20
相对价值 120 120 120
利润 20 20 20
利润率 20% 20% 20%
直接劳动——直接投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创造价值
(活劳动)
间接劳动——投在劳动器具、建筑物上的劳动,只转移价
值,不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区分了个别劳动和必要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个别劳动,而是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必须耗费的劳动
8
4、价值和生产价格 (1)在各部门资本构成(有机构成)相同时,工资的变化不
市场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实际支付的价格 人口自然繁殖率是调节供求的因素,工人阶级的贫困
源于自身 价值规律和利润存在之间的矛盾
12
2、利润 (1)商品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和利润,二者反方向变动 (2)利润率的变化趋势递减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耕种从优等地 转向中等地和劣等地,农产品价值和价格不断提高, 货币工资不断提高,利润和利润率下降
2
(2)谷物法的废除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规定当国内谷物价格 低于80先令一夸特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
(3)货币制度改革 1797年,英格兰银行停止兑换银行券,造成通货膨胀
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参与论战,提出了以劳动 价值论为基础的体系,完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
3
第二节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第六章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体系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的完成 价值理论 分配理论 货币理论 对外贸易理论
1
第一节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
1、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标志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该 理论产生于英国产业革命蓬勃进行时期 2、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产业革命开始,生产力迅速增长, 主要部门采用大机器生产,成为世界工厂 3、社会阶级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社 会阶级结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主要矛盾是资产 阶级和地主,表现在: (1)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统治权
谷物 毛呢 纺织品
合计
资本
108 105 102 —
固定 资本
20 50 80 —
流动 资本
88 55 22 —
相对 价值1
120 120 120 360
利润1
12 15 18 45
相对 价值2
123.43 120
116.57 360
利润2
15.43 15
14.57 45
利润 率
14.29% 14.29% 14.29%
—
15 ∕ 105 = 14.29% (12+15+18)∕ (108+105+102)= 14.29%
11
(二)分配理论 以地租理论为核心,通过工资说明地租和利润的对立
1、工资 (1)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的价格 (2)劳动是商品,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自然价格——维持劳动者及其后代生存所需的生活资 料的价格
一、生平: 大卫•李嘉图( 1772~1823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出生于伦敦一个交易所经纪 人家庭,只受过两年商业教育, 1793年因婚姻和宗教信仰 与父亲不和而脱离家庭,独立经营交易所业务,并成为大富 翁,大约在18世纪末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主要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置不同)而产生的地租
土地 等级
ǀ ǁ ǀǀǀ
净产量 (夸特)
100 90 80
谷物地租(夸特)
耕种ǀ地时的 耕种ǁ地时的 耕种ǀǀǀ地时
地租
地租
的地租
0
10
20
0
10
0
14
第二形态,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等量资本和劳动,因生产 率不同而产生的地租
土地等级 投资次序
ǀ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资本 (磅)
5
三、经济思想 (一)价值理论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1)接受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 (2)使用价值虽然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但对于交换价
值是不可缺少的 2、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
3、关于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 (1)区分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2)区分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4
二、研究方法:
前后一贯地使用抽象法,
“李嘉图从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个规定出发,
然后研究其他经济关系(其他经济范畴)是否同这个价
值规定相矛盾,或者说,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着这个
价值规定。”
——马克思
由于错误的历史观,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唯一合理、不 变的社会,使他研究经济范畴时,抽去了其质的规定性, 只着重量的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