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A.始终保持在0℃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2.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A.回形针B.绿豆C.西瓜3.温度计的正确观察方法是()。
A.平视B.仰视C.俯视4.下面哪个实验能验证加热是否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A.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分别放入两杯同样的水中,然后同时用筷子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B.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和一杯冷水中,观察哪杯溶解得快C.把两包同样多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和一杯冷水中,其中一杯用筷子搅拌,另一杯不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5.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
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A.120℃B.70℃C.100℃6.环卫阿姨很难把落叶扫成一堆,说明这时风力至少是()级。
A.二B.三C.四D.五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铁粉和木屑混在一起,可以用()将他们分离。
2.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3.水遇冷达到()以下变成冰。
4.()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
5.20℃室温情况下,5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6.使用气温计时,要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的地方。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国旗飘向北方,说明这个时候吹的是南风。
()2.用自制的小天平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一个气球内空气的质量。
()3.我们摸不到空气,这是因为空气不占据空间。
()4.在相同条件下,冰激凌融化得比冰要快。
( )5.孔明灯和热气球是应用相同的原理升空的。
()6.天气的变化规律需要不断观察、分析与总结。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面工具和所测量的项目连起来。
气温雨量器风向气温计(寒暑表)风速风向标降水量风旗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常温下,水是一种()。
A.固体B.液体C.气体2.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而海洋中的水不会溢出来的原因是()。
A.有些水变成了冰B.有些水变成了水蒸气C.人类拿去灌溉田野3.某科学小组对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B.为了让水变成冰需要降低水的温度C.水和水蒸气都是液态的4.下列方法中能证明空气会流动的是()。
A.吹哨子B.捏一捏吹鼓的气球C.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5.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入一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并达到平衡,如果将气球中的气放掉一部分,小天平将会()。
A.继续保持平衡B.往有豆子的一端下沉C.往皮球一端下沉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应该用内焰加热B.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C.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速度的方法时,我们采取了对比实验法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生活中,有许多和空气有关的物品。
如,()、皮球、()等。
2.测量风向的仪器叫()。
3.生活中的感冒冲剂、食盐制成细小的颗粒状,是为了()。
4.压缩的空气有()性,可以产生弹力。
5.24节气歌中“秋初露秋寒霜降”中的第一个秋代表的节气是()。
6.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天内气温最高的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
()2.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我们可以用石块代替豆子。
()3.水和石头有重量,空气也有重量。
()4.熄灭酒精灯时要用酒精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5.溶解的快慢只与温度高低有关。
()6.我们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和盐。
()四.连线题(共1题,共9分)1.科学老师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找到了一些仪器,你能帮老师辨认出它们的名称及作用吗?请试着连连看。
石棉网烧杯三脚架温度计酒精灯装水均匀受热支撑加热测量温度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可打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般来说,一天当中()的时候气温最高。
A.上午八点B.下午两点C.傍晚六点2.霜一般出现在()。
A.夏季B.春季C.冬季3.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塑料袋将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袋会-一直飘在空中B.塑料袋飘在空中,过一会儿会落下来C.塑料袋上升一小段距离后马上就会落下来4.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
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
A.被吸进去B.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C.变湿5.在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注意气温计的摆放位置。
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A.摆放在地面上B.保持干燥C.放在阳光照射不到或空气通畅的地方6.下列实验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A.加盐B.用热水C.搅拌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冰遇热达到()以上变成水。
2.水蒸发是()变化,折纸是()变化。
3.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4.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5.使用()可以知道降雨量是多少。
6.做“风的模拟实验”时,蜡烛加热后,盒子里面原本的冷空气会(),空气之间的距离会(),盒子里就装不下了,就会从圆洞出来,形成了()。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只要加热物体里面的空气,物体就会上升。
()2.把一杯食盐溶液放在窗台上,杯子里食盐也会被蒸发掉。
()3.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5.白糖不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到水中。
()6.我们离开了空气,就不能生活了,但是鱼可以,因为鱼的生活不需要空气。
()7.天空中的云其实是由许许多多的水蒸气组成的。
()8.冰是很冷的,0℃的冰已经没有温度了。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快乐连连看。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2.连线题。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3分)1.下列方法中,能够使衣服在最短的时间内晾干的是()。
A.晾在通风的地方B.晾在有阳光的地方C.晾在既通风又有阳光的地方2.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0°CB.高于0°CC.低于0°C3.在蒸发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来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4.请把下面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和适宜做的事情用线连起来,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穿上棉衣棉裤汽车都打开防雾灯不能在大树下避雨5.自然界中的水有多种存在形态,下列属于液体的一项是()。
A.雪B.冰雹C.露珠6.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将瓶密封,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B.气球不能被吹大 C.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程度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风吹来的方向叫(),西北风是指从()方向吹来的风。
2.水会变成(),()到空气中去。
3.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叫()。
4.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降水量的单位是()。
5.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方向吹过来的风。
6.雨量等级分()级,小雨是()毫米、中雨是()毫米、大雨是()毫米、暴雨是()毫米、大暴雨是()毫米、特大暴雨是()毫米。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12小时的降水总量。
()2.生活中,无论是呼吸,还是发电,都离不开水。
()3.熄灭酒精灯时,绝对不能用嘴吹。
( )4.为了省事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他的酒精灯。
( )5.两个一样的塑料袋子,分别装满空气和水,它们同样重。
()6.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二级风举伞步行艰四级风微风吹脸面五级风枝摇飞纸片六级风带叶小树摇七级风迎风走不便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一个压瘪的乒乓球, 如果放在热水中, 它会()。
A.鼓起来B.瘪下去C.没有变化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可以流动, 所以可以将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B.空气有一定的质量C.空气很轻, 会流动3.给冰(), 冰会融化。
A.加热B.加盐C.降温4.下列事例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A.气球的存在B.扁平的塑料袋C.水中倒扣的杯子里面有空气5.如果我们想让水结冰, 那么我们需要()。
A.给水加热B.给水降温C.把水放在阳光下6.分离水和食盐的方法是()。
A.过滤B.沉淀C.蒸发二.填空题(共6题, 共18分)1.做饭时, 我们利用()帮助燃烧。
2.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 如湿衣服变干、()、()等。
3.()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4.空气的特征有: ();很轻;可以使袋子(), 但摸起来很软。
5.()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6.雨量器的单位是()。
一天的降水量指在()小时内降水的总量。
三.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
()2.用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
()3.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4.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5.水不仅能溶解食盐、白糖, 还能溶解别的物质。
()6.通常情况下, 气温最高的一定是中午。
()7.水在沸腾时, 那些不断翻腾的气泡是从水面外空气中来的。
()8.空气可使袋子鼓起来, 但摸起来很软。
()四.连线题(共2题, 共10分)1.连线题: 给下列物质分类。
空气液体醋水气体树叶石头固体牛奶2.把下面化学器材和它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 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 共30分)1.请你说一说晴天天气云的情况。
2.在下面图中写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各写出三点)3.如何点燃酒精灯?如何熄灭酒精灯?4.说说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必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给自行车打气时要尽量多打气B.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占据空间C.充气拱门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2.下列物品中,不能用于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是()。
A.回形针B.绿豆C.西瓜3.下图,小明稍稍用力,就可以把充满气的气球向上抛起,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哪个特征?()。
A.很轻B.能流动C.无固定形状4.霜一般出现在()。
A.夏季B.春季C.冬季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6.下列容器中,最适合做简易雨量器的是()。
A.透明圆柱形容器B.不透明圆柱形容器C.透明椎形容器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个体差异(),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2.()其实就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3.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4.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它的箭头指向的是风()的方向。
当箭头指向西南方向时,就是()风。
5.看图填空。
()()()6.常见的降水的形式有()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2.水是液体,会流动,冰块是固体不会流动,所以冰块不是水。
()3.天气时是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都是一样的。
()4.加热和搅拌都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5.气温计上,自0℃向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6.水是动物和植物生命生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连一连。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在下面图中写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各写出三点)2.请简单记录我们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射钉枪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A.空气可以被压缩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3.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支持燃烧B.提供呼吸C.无色无味D.没有质量4.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5.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11月到次年4月则十分干旱,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特点是是()。
A.旱季和雨季分明B.四季分明C.四季如春6.在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不相同的因素是()。
A.水量B.地点C.蒸发时间D.盐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的气象部制作并发布。
3.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4.()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5.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6.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风向是指()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4.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5.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6.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呢?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4.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5.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七.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探究内容: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材料: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把两气球挂在细木棒上, 呈水平状态(下图), 现把左边的气球刺破, 观察到的现象是()。
A.仍呈水平状态B.左边上翘C.右边上翘2.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A.雨量器B.风向标C.风速仪3.“有雨山戴帽, 无雨半山腰。
”是一句气象谚语, 主要描述的是()。
A.风和雨的关系B.风和云的关系C.雨和云的关系4.天气会商的结果由()签发。
A.气象员B.预报员C.首席气象预报员5.小明将一只气球套在了塑料瓶内, 如图所示, 他能将气球()。
A.吹大到整个瓶子B.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C.不能吹大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体积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体积B.有固定体积C.没有固定体积二.填空题(共6题, 共22分)1.充满气的气球可被拧成不同的形状, 原因是空气()。
2.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香皂分别放进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水中的香皂溶解得快。
在这个实验中,只有()不同,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3.石头和空气比较, 都会占据空间, 但是石头占据的空间()改变, 空气占据的空间()改变。
(填“会”或“不会”)4.当阳光明媚, 天空只有少量的云时, 是()天, 当云多而密, 看不到太阳时, 是()天。
5.水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 需要经历()、()、()三个主要过程。
6.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 要将温度计放在()内。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小苏打能溶解到水中, 同样, 油也能溶解到水中。
()2.食用碱也能溶解在水中。
( )3.我们在做加速溶解实验时, 要将两份食盐同时倒入水中。
()4.酒精灯不小心打翻着火时, 应该立刻泼水来熄灭。
( )5.由于食盐和沙都是细颗粒状固体物质, 所以我们无法把它们分离开来。
( )6.夏天, 冰棍包装带上的小水珠是空气冷却凝结形成的。
()四.连线题(共1题, 共4分)1.下面是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结果, 请用线连起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80℃B.90℃C.100℃2.测量水的温度的工具是()。
A.酒精灯B.烧杯C.温度计3.风向标能用于指示风向。
下图中, 现在的风向是()。
A.东风B.东南风C.西北风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下列词语是描述云的是()A.一望无际B.晴空万里C.望尘莫及6.如图所示, 蜡烛可以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点燃, 说明空气()。
A.可以被加热B.可以帮助燃烧C.会流动7.一般在一天中的()能看见露珠。
A.晚上B.中午C.早上8.用酒精灯加热浓盐水, 最后我们能见到()。
A.什么也没有B.细小的白色颗粒C.一颗颗很大的黑色颗粒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24小时内, 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是小雨B.在24小时内, 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到中雨C.在24小时内, 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暴雨10.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的相同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C.体积都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共10题, 共28分)1.将盐水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会观察到();这种方法用于()。
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 有时会形成(), 再回到地球表面。
3.风车的发电、风筝的放飞, 蒲公英种子的远播, 离不开()。
4.我们可以用()称量质量。
5.三国时, 人们利用()的原理制成孔明灯。
6.在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 要注意食盐要(), 水和食盐要()。
7.17世纪时, 伟大的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8.()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9.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 生成()。
10.物体的三种类型有()、()和()。
三.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在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中, 如果把皮球放了气, 那么天平依然会平衡。
()2.水枪和弹弓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液体中的微粒运动慢下来后, 它会凝固成()。
A.气体B.液体C.固体2.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 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3.-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冬天吹暖空调时, 将出风口朝下, 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 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6.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有相同的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体积都发生了变化C.都没有生成新物质7.在风力预报中, 特征描述为“大树摇摆, 难以打伞”, 这是()风。
A.2级B.4级C.6级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B.公斤C.毫升10.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 不正确的是()。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 D.能被压缩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写出下面四个温度计的读数。
()()()()2.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的原理。
3.有一个已经装满空气的塑料瓶, 我们()(填“能”或“不能”)继续往里面充一点空气。
4.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 水结后的体积会()。
5.在冰里加盐可以得到()的温度。
6.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7.水结冰会从()变成固态, 结冰后的体积会()。
8.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 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9.温度表上显示的刻度是20, 应该读(), 写作()。
10.与水一样,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改变后, 还是原来的物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下列属于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
A. B. C.2.可以把沙子和食盐分离的方法是()。
A.用筛子筛B.用磁铁吸C.放入水中过滤后蒸发3.我们观察时发现,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10℃C.-10℃4.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融化形成的是()。
A.叶子上的露珠B.冰棱上滴下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5.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的是()。
A.加热B.用太阳晒C.放在0℃以下的地方6.下面的天气现象中, 不是降水形式的是()。
A.暴雨B.大雪C.冰冻二.填空题(共6题, 共16分)1.雪是()的水, 水蒸气是()的水。
A.固态B.液态C.气态2.如右图, 瓶中装适量的水, 瓶口用橡皮塞密封, A.B是两根吸管, 如果从A 管向里面吹气, 会出现()的现象。
3.增加()次数, 提高水的温度, 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4.如图所示, 用一个注射器抽进一些空气, 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 将活塞向下压, 活塞向下移动了。
这说明空气可以被()。
5.水蒸气和水的区别: 水蒸气是()、()的, 而水不是。
6.在生活中, 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雾霾天不适宜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2.把塑料袋装满空气, 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 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 与空气没有关系。
()3.实验中, 万一有酒精在灯外燃烧, 不要惊慌, 用水扑灭。
()4.食用碱也能溶解在水中。
( )5.空气流动的越快, 风就越大。
()6.加热食盐水时,分离后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了。
()四.连线题(共1题, 共3分)1.请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温度, 并用线连一连15℃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0℃冰水混合物-7℃冰完全融化后, 放置一段时间后五.填表题(共1题, 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 共29分)1.阅读小明写的关于“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计划, 把你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写出来, 并说明原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综合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如下图所示, 堵住注射器管口, 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 装空气的那支注射器的活塞比装水的移动的距离会()。
A.更小B.更大C.一样2.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 方法()比较好。
A. B. C.3.()不能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A.把冰敲碎B.用被子盖住冰块C.加热4.教室门口放有一瓶香水, 最先闻到香味的是()的同学。
A.教室门口B.教室中间C.教室后面5.小明收集了某天24小时内的雨水, 在雨量器里的高度是18毫米, 用量筒没得的体积是72毫升, 这天的降雨量是()。
A.72毫米B.72毫升C.18毫米6.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A.由液态变成了气态B.由气态变成了液态C.不变二.填空题(共6题, 共22分)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员做出预报, (), 发布天气预报。
2.()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3.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 橡皮泥的()会发生变化。
4.通过()和提高水的(), 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5.用()分离食盐和沙, 用()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6.请写出三种水能溶解的物质: ()、()、()。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
()2.一杯水能无限制的溶解红糖。
()3.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但是质量很轻。
()4.空气虽然看不见, 摸不着, 但我们可以感知到空气。
()5.有时某些动物的活动会预示将要来临的天气。
()6.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时, 为了节省时间, 可以一次性往烧杯中多加几匙食盐。
()四.连线题(共1题, 共8分)1.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 连一连, 并完成填空。
温度计降雨量单位()雨量器风向共()个方向风速仪气温单位()风向标风速共()级五.填表题(共1题, 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水》(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水沸腾的条件:( )和( )。
2.水温下降到( )℃,水就变成了冰;水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 )℃不变。
3.水有三种状态:( )的水,( )的水蒸气,( )的冰。
4.常用的(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6.摄氏度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我们可以用加热、( )、( )等方法加快奶糖溶解的速度。
8.液体体积一般是用( )或量杯来测量的,液体体积的单位一般用( )来表示。
二、选择题9.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
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B.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C.不见了,被杯子吸收了10.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内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三角架B.烧杯C.石棉网11.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分离出沙和食盐。
A.过滤B.沉淀C.蒸发12.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做完加热实验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C.做加热实验时可以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1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4.熄灭酒精灯时用()。
A.嘴吹灭B.灯帽装水浇灭C.灯帽盖灭15.下列方法可以使嘴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的是()。
A.用舌头翻动B.把糖块咬碎C.把糖块咬碎并咀嚼16.一般情况,水会在()时开始结冰。
A.-4℃B.0℃C.4℃1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A.用电扇吹B.马上跑C.用湿抹布扑灭。
18.小苏打在20℃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糖三、判断题1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可以无限制溶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以下方法中, 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A.用电扇吹B.给水加热C.放入保温杯中2.压缩空气与压缩水相比, 比较容易的是()。
A.压缩空气B.压缩水C.两者一样3.将浓盐水里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应选择的方法是()。
A.过滤B.蒸发C.搅拌4.下列描述中, 指向空气的()。
A.形状不容易被改变B.很轻、容易充满空间C.能流动、不容易被压缩5.小红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 水的高度是16毫米, 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 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16毫米B.38毫米C.60毫升6.用湿布擦完黑板, 水不见了。
是由于水()了。
A.蒸发B.凝结二.填空题(共6题, 共24分)1.我们通常用()、()、()、()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水结成冰后, 就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这个过程叫()。
3.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4.冰是()的水, 有一定的()和()。
5.温度的单位常用摄氏度表示, 其符号是()。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进行测量。
6.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2.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3.在装满空气的袋子底部扎一个小洞, 挤圧袋子, 会感到空气在流动。
()4.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5.电水壶把水烧开时会冒出大量“白气”, 说明水蒸气有时可以看见。
()6.要想将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 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四.连线题(共1题, 共6分)1.连一连。
阴多云小雪雷阵雨晴小雨五.填表题(共1题, 共6分)1.填表题。
请在下表中填出各种物体对应的数量六.简答题(共5题, 共26分)1.比较水和水蒸气,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2.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3.云主要有哪三种基本形态?4.请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5.什么是溶解?七.综合题(共3题, 共29分)1.如图, 瓶中装了半瓶水, 瓶口用橡皮塞密封,A、B是两根吸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模拟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晒太阳B.用手捂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2.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一项是()。
A.雷电B.地震C.台风3.测量降水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A.屋檐下B.大树下C.空地上4.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融化形成的是()。
A.叶子上的露珠B.冰棱上滴下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5.试管里的冰融化成水,液面会()。
A.上升B.下降C.不变6.注射器中吸入一定量的汽水,再封住管口,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中出现大量的气泡,下列与这种变化不一样的是()。
A.橡皮泥变玩偶B.纸撕碎C.酒精燃烧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测量降水量的工具叫作(),降水量的单位是()。
2.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动物、植物和人类才能够生存在地球上。
3.测量水温时,手拿温度计的(),将温度计的()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4.倒扣进水中的杯子,杯底的纸巾不会湿,是因为空气能占据()。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有时()。
6.将干燥的纸团放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
此实验说明空气占据()。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2.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在验证空气有质量的实验中,如果把皮球放了气,那么天平依然会平衡。
()5.根据气象学家的蒲福风力等级表,无风用1级表示。
()6.在装满空气的袋子底部扎一个小洞,挤圧袋子,会感到空气在流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面化学器材和它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我会用表格对比石头、水和空气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杯子里有小水珠这种现象出现,这是什么原因?3.给你一块冰,你有什么办法加快冰融化的速度,看谁的办法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一.选择
1.下列植物属于水生植物的是(③水葫芦)
①柳树②狗尾草
2.秋天,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变化有(①狗尾草枯黄了)
②柳树发芽了③树叶变得更绿了
3.世界上最大的花是()
①大王花②王莲③莲花。
4.生长离不开水的植物是()
①水生植物②陆生植物③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5.蒲公英的一生要经历()这些变化。
①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②种子、幼苗、发芽、开花、结果
③种子、幼苗、发芽、结果、开花
6.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
①蓝鲸②非洲象③非洲狮
7.蜗牛用()呼吸。
①气孔②鳃(sai)③鼻子
8.蚯蚓和蜗牛都适宜生活在(
①水中②潮湿的环境③干燥环境
9.金鱼用()呼吸。
①嘴②鳃③鳍
10.()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
①昆虫②鱼类③鸟类
二、我的准确判断:(在后面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向日葵的茎是木质茎、柳树的茎是草质茎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营养,但水生植物生长就不需这些了。
3.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小是各不相同,但颜色都是绿色的。
4.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5.蚯蚓的身体有口、环带和肛门,肛门离环带较远。
6.在冬天,树木的树干没有长粗,说明树已经死了。
7.叶的颜色在生长过程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8.大树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我们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大树
9.为了观察的方便,我们可以任意的从各种树上摘取树叶。
10.金鱼用鳍的摆动进行运动。
11.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动物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
12.蜗牛有嘴巴,但没有牙齿。
13.蚂蚁能排着整齐的队伍,是因为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引导后面的同伴走相同的路线() 14.观察大树应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
()
15.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三、我掌握的基础知识:(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0分)
1.植物叶分为叶柄和叶片两部分,叶片上长有网络状的叶脉.
2.一棵大树可分为树干树根树冠三部分
3.蜗牛用腹足爬行,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粘液. 4.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用头上一对触角交流信息,用3对足爬行。
四、我的观察、实验活动:(25分)
1.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8分)
我取下水葫芦的叶片,捏了捏了水葫芦膨大的部位,感
2.树皮很难画,为了记录树皮的样子,我学会了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6分
我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纸上使的部分染上颜色。
3.观察蚂蚁时,小蚂蚁到处乱爬,很难观察,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分)
4.我在观察金鱼时,发现金鱼嘴巴总是在不停地喝水,肚子却没有变大
盖也一张一合的,奇怪,它在做什么昵?(6分)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我是这样做的:我用滴管吸了一些用(
调制的水,悄悄伸入水中,在金鱼嘴前挤出一些红水,我看到红水从嘴进入又从()流出来了。
原来,水流过金鱼的()时,()利水中的()进行(
五、我知道的蜗牛:(10分)
这只蜗牛太可爱了!我把它各部分的名称填在()里。
六、一一对应连的准。
(8分)
桂花水葫芦
金鱼藻陆生植物菊花
凤仙花水生植物水花生
浮萍樟树
七、问答题:(22分)
1.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至少写出4种特点(8分)
2.在校园中你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至少8种(8分)
3.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至少3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