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79号-20VHFUHF频段监测任务流程规范
VHFUHF检测方法
VHF-UHF 对讲机/车载台/基地台发射指标和测试方法来源:《专业无线通信》杂志作者:时间:2008-01-23关键字:VHF-UHF对讲机车载台基地台发射指标测试方法一、发射机的频率误差(1)指标根据CCIR478-3建议,频率绒线和频率误差是在规定的电源电压范围和移动环境的温度范围之内,任何发射机载频的频率误差不得超过下表给出的数值。
(2)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测量载频频率和它的标称频率数值之间的差值。
(3)测试方法①发射机天线端接上耦合器/衰减器和频率计数器②发射机不调制。
③开启发射机,频率计数器上显示出在没有调制情况下测量的载频频率。
④记录频率计数器上显示的数值与标称频率之差值。
此值不得超过表中频率误差规定的数值。
⑤先在常温条件下测量,再在极限条件下重复测量。
二、发射机的载频输出功率(1)指标按产品指示数值±1(2)定义发射机的载频输出功率是发射机本调制射频供给标准输出负载的平均功率。
(3)测试发法①发射机天线端连接输入阻抗为50Ω的射频功率计。
</P< p>②发射机不调制③开启发动机,记录射频功率计上显示的功率数值④先在常温条件下测量,后在极限条件下重复测量。
三、杂散发射(1)指标在标称输出阻抗的负载上测量,当发射机载频功率小于或等于25w时,任何一个离散功率的杂散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5μW。
当发射机载频功率大于25W时,任何一个离散频率的杂散发射功率应低于发射载频功率70dB。
对于国产手持台,任何一个离散频率的杂散发射功率不得超过8μW。
(2)定义杂散发射是除载频和伴随标称试音调制边带以外的频率发射,测量任何离散频率传送到50Ω阻抗负载上的功率电平。
(3)测试方法①发射机的音频输入端接入音频振荡器,发射机天线端接入耦合器/衰减器,耦合器/衰减器再接频谱分析仪。
②发射机不调制,打开发射机,记录载频电平,同时在30到2000MHz频段上选频测量(发射机工作频道和邻频道的功率除外),并记录其杂散发射的电平。
工信部无2016379号-2调幅广播监测方法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调幅广播监测方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I目 录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 4 调幅广播信号特性 .. (2)4.1 中、短波广播频段范围 .................................................. 3 4.2 AM 广播信号特征 ....................................................... 3 5 监测系统及主要技术指标建议 . (3)5.1 监测系统 .............................................................. 3 5.2 主要技术指标建议 (4)6 监测方法 (6)6.1 信号发现和分析 ........................................................ 6 6.2 交会定位 .............................................................. 8 6.3 逼近查找 .............................................................. 9 7 监测数据的处理 . (9)7.1 数据处理流程 .......................................................... 9 7.2 数据处理 ............................................................. 10 7.3 监测报告撰写要点 ..................................................... 11 7.4 归档 ................................................................. 11 附录A 数据统计 .......................................................... 13 附录B 监测数据表 ........................................................ 14 附录C 监测日志 .......................................................... 16 附录D 监测报告 . (17)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1调幅广播监测方法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对中、短波频段内模拟调幅广播信号的监测和对其发射台站进行定位查找的技术方法。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1 总则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根据国际电联的《频谱监测手册》和ITU-R 的有关建议书,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及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以及机载、船载监测站的规范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改建、扩建工程须参照本规范执行。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并提供处理建议书报主管部门批准。
2 术语2.1.1 无线电监测Radio Monitoring Station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搜索、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无线电波发射源测向和定位,以获取其技术参数、功能、类别、位置和用途。
2.1.2 无线电监测站Radio Monitoring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分为一、二、三级。
2.1.3 固定监测站Fixed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 移动监测站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 可搬移监测系统Movable Monitoring System可在不同地点临时设置、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系统2.1.6 便携式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 Equipment可方便携带、手持的无线电监测设备2.1.7 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Radio Monitoring Command Control Center具有联合无线电测向交会、监听和指挥调度功能的控制中心。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国家⽆线电监测中⼼检测中⼼附件6:⽆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的检验依据(含参考标准)㈠调频收发信机1.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350 MHz频段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通知》(国⽆办频〔1996〕93号)使⽤频段:336-399.9MKz(1)360MHz:基站发射频段:361-368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51-358MHz同频单⼯频段:358-361MHz(2)380MHz:基站发射频段:382-389MHz移动台发射频段:372-379MHz同频单⼯频段:379-382MHz2.《关于重新调整336-399MHz频段移动通信频率配置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信⽆函【2001】85号)频率配置: 频率配置分为12.5kHz信道间隔和25kHz信道间隔两种⽅式频率分配及审批管理:(1)部门规划使⽤频率: 1)351-356MHz/361-366MHz2)356-358MHz/366-389MHz3)376-379MHz/386-389MHz4)358-361MHz5)379-380.5MHz(2)共⽤组⽹频率: 1.372-376MHz/382-386MHz2.380.5-382MHz3.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2001】869号)⼯作频率(单位:MHz):409.7500; 409.7625; 409.7750; 409.7875; 409.8000;409.8125; 409.8250; 409.8375; 409.8500; 409.8625;409.8750; 409.8875; 409.9000; 409.9125; 409.9250;409.9375; 409.9500; 409.9625 ;409.9750; 409.9875。
(共20个)4.信息产业部《关于400 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2001】793号⼯作频率同35.国家⽆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件《关于450 MHz频段内增加农村⽆线接⼊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频[1998]66号使⽤频率范围:基地台发射频率:460.500-461.975MHz⽤户终端发射频率:450.500-451.975MHz6.信部⽆〔2002〕10号《关于900 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关使⽤频率有关问题的通知》7.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机通⽤技术条件》8.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2—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法》9.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2193—1990《移动通信调频⽆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法》10.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160-94《⽆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体制》11.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939-1995《⽆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设备通⽤规范》12. 信⽆函〔2005〕53号《关于进⼀步推⼴应⽤900MHz频段⽆中⼼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说明: 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的技术指标要同时参考⽂件“信息产业部⽆线电管理局《关于400MHz频段公众对讲机业务频率规划的通知》(信部⽆ [2001] 793号)”以及三个参照标准。
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方案
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方案一、测试目的无线电监测设施指标摸底测试是依据现有的标准测试方法,对监测设施的特定技术参数开展测试,汇总测试结果,明确指标情况,为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监测设施的系统选型环节提供参考。
本次测试所包含的无线电监测设施主要指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测向系统。
二、测试依据本次测试依据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请见表1。
表1依据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三、测试地点本次测试的场地信息请见表2。
表2监测接收机和监测测向系统测试场地信息本次针对监测接收机开展的实验室传导测试的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尖山路39号长沙中电软件园22栋,该场地所属单位是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该处场地在2018年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已经为多家企业提供过测试验证服务。
本次针对监测测向系统开展的标准校验场开场测试场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灰汤镇将军村村委楼西南侧(见图1)。
将军村位于温泉旅游胜地宁乡县灰汤镇北面,交通便利,距离长韶娄高速公路银川绕城高速公路灰汤出口约15公里左右。
图1 湖南标准校验场地理位置(卫星)该标准校验场于2019年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测试场地基础条件成熟。
四、测试参数和方法1.主要测试参数本次测试的主要参数请见表3。
表3测试参数信息2.测试频点和测向方向数量选择本次测试的频点和测向方向选择原则请见表4。
表4测试频点和测向方向选择3. 监测接收机监测灵敏度图2 监测接收机测试连接框图3.1. 概述监测灵敏度是被测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在其自身显示器上反映的灵敏度值,用dBμV 或者dBm 为单位表示。
3.2. 测试方法按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设备,测试步骤如下:a) 设置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处于固定频率监测模式,自动频率控制(AFC )关闭,分辨率带宽设置为25kHz ,如果被测设备不具备25kHz 的分辨率带宽,应在该设备大于25kHz 的所有分辨率带宽中选择最小的;b) 设置接收机信号接收频率为测试频率;开启信号发生器1,根据选定的测试频率,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标准的连续波试验信号;c) 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大小,使得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显示器上显示的信号高出底噪稳定在30dB 以上;d) 降低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直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显示器上显示的信号高出底噪稳定在10dB ,记录下此时接收机的输入电平,此电平即为接收机连续波监测灵敏度,用dBμV 或者dBm 为单位表示;e)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测试频率,重复b)~d)的测试过程。
VHF-20()甚高频电台试验器使用说明
机载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培训系列教材机载电子设备试验器使用操作说明 VHF-20/20A/20B甚高频电台试验器作 者: 贺 军笔 名: STDHJ( 作者:贺军 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电子工程师 )VHF-20A/20B甚高频电台校验技术条件和校验规程一、VHF-20A/20B甚高频电台校验技术条件:1、概述:VHF-20A甚高频电台由117.000MHZ到135.975MHZ频率范围内,以25KHZ 增量,可选择的±8KHZ或15KHZ中频带通,提供飞机调幅(AM)语音通讯。
VHF-20B甚高频电台与VHF-20A相似,但其频率范围由116.000MHZ到151.975,以25KHZ增量,可选择的±8KHZ或15KHZ中频带通,提供飞机调幅(AM)语音通讯。
电台的控制部分是由BC515通讯控制盒完成。
2、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作为VHF-20A、VHF-20B甚高频电台在试验室进行检验和修理的技术条件依据。
3、引用文件:Collins HF20/20A/20B 甚高频电台MCM维修手册版本:523-0765214-0031184、甚高频电台技术指标:4.1、电源电压:直流24.75V到30.25V;额定27.5V。
4.2、接收电流:在直流27.V时1.0A4.3、发射电流:在直流27.5V时7.5A4.4、频率范围:VHF20A: 117.00到135.975MHZVHF20B: 116.00到151.975MHZ4.5、频率稳定性:+/- 0.0015%4.6、频道间隔:25KHz4.7、频率控制:按照ARINC410标准采用五中取二方式4.8、频率更换时间:小于50毫秒4.9、发射接收间隔:小于50毫秒4.10、辐射干扰:符合RTCA文件DO-138、DO-109、DO-1104.11、发射机调制器:4.11.1、射频功率输出:额定20瓦;最小16瓦。
4.11.2、输出阻抗: 52欧姆,失匹的驻波比NMT2:14.11.3、输出谐波含量:根据载波最小值60dB以下4.11.4、输出寄生含量:根据载波最小值90dB以下4.11.5、调制能力:90%幅度调制(20dB压缩能力)4.11.6、调制器输入:炭精砂话筒输入可调的0.125V,150欧姆4.11.7、旁音输出:用90%调制,接入600欧姆为100毫瓦4.11.8、工作周期:1分钟发射、4分钟接收4.11.9、噪音电平:以1000Hz、85%调制,低于50dB4.11.10、音频响应:由300到2500Hz变化,6dB4.11.11、音频失真:最大15%,85%调制4.12、接收机:4.12.1、灵敏度: 在3微伏信号情况下,6dB(信号+噪音)/噪音在100微伏信号情况下,30dB(信号+噪音)/噪音 (标准测试信号通过一50欧姆衰减器加入)4.12.2、选择性:机型 6dB 60dBVHF-20A/20B-001 +/- 8K Hz最小 +/- 17K Hz最大 VHF-20A/20B-002 +/- 15K Hz最小 +/- 35K Hz最大 4.12.3、AGC(自动增益控制)范围:5到2000,000微伏,3dB变化 4.12.4、中频: 20MHz4.12.5、不希望的中频响应:镜 像:低于要求的信号70dB临近通道:低于要求的信号60dB在频带内:低于要求的信号90dB4.12.6、音频输出:接入匹配的600欧姆负载上100毫瓦4.12.7、静噪门限:载波/噪声静噪门限: 3μV载波超控静噪门限: 25±15μV4.12.8、音频响应:由300到2500Hz变化小于6dB4.12.9、音频失真:由300到2500Hz变化不超过7%二、VHF-20A/20B甚高频电台校验规程:1.2.1、适用范围:本文件作为VHF20/20A/20B甚高频电台在实验室内进行校验的操作工艺技术文件。
UHF频段RFID设备的技术要求及测试
OET Bulletin 63( FCC Part 1 5 对低功率、非许可的发射器的规则要求)
ANSI C63.4
安全
针对标签对写器的 UL 60950 和 NRTL 认证
人体暴露于电磁场下的电磁照射
OET Bulletin 65( 人体暴露于射频电磁场的评估方法) ANSI C95.1 , ANSI C95.3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 TSI) 由欧洲邮电主管会议 于 1988 年成立, 由其 55 个成员国协同讨论提出了 很多电信标准。在欧洲, R FID 设备属于短距离无线 电 设 备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畴 。 针 对 U H F 频 段 下 的 R FID 设 备 的 E TSI 标准为 E N 300 220。与美国相比, 欧洲 U H F 频 段的功率、带 宽和占空 比 都 是 有 限 的 , 现 行 的 U H F 法规规定在 200 kH z 的范围内读写器的最大传输功 率为 500 m W , 在 新的标准 E TSI E N 302 208-1 V 1. 1.2 ( 2006-07) 和 E TSI E N 302 208-2 V 1.1.1 ( 2004-09) 中 增 加 了 带 宽 , 并 允 许 最 大 传 输 功 率 可
CE 市场需求的整合声明
E R C 的 70-03 号 建 议 中 给 出 了 短 距 离 无 线 电 设 备( SR D) 的 使 用 建 议 。 在 2001 年 3 月 12 日 公布 的 E R C 决 策“ E R C /D E C( 01) 04”中 为 非 特 定 的 短距离无线电设备划分了频率使用范围: 868.0 ̄868.6 M H z、868.7 ̄869.2 M H z、869.4 ̄869.65 M H z 以及 869.7 ̄870.0 M H z。
国家射频监测标准
国家射频监测标准国家射频监测标准是为了确保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频率使用的协调,保障国家无线电通信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国家射频监测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国家射频频率规划表:射频频率规划表是国家射频监测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用于指导和管理无线电通信的频率分配和使用。
该表包含了各种通信业务的频率划分及其使用情况,以及各类无线电台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等。
2. 国家射频监测技术规范:该规范详细介绍了射频监测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包括监测设备的选择和标定、监测频率范围的确定、监测任务的组织和实施等内容。
它提供了执行射频监测任务时所需遵循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射频场强测量方法:国家标准中还包括了一些射频场强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衡量射频辐射场的强度,以评估无线电台站和其他无线电设备的辐射安全性。
射频场强测量的标准方法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4. 非法射频发射设备的识别和处理方法:非法射频发射设备对于射频监测工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家标准中应该包含一些识别和处理非法射频发射设备的方法和程序。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监测人员迅速发现并处理非法射频设备,保障无线电频谱的安全和有序使用。
5. 射频监测结果的报告和数据管理:射频监测工作的结果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管理和分析。
国家标准应该规定射频监测结果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并要求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
这有助于各级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研究。
6. 射频监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标准:射频监测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监测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国家标准应当规定射频监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标准,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射频监测任务,并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国家射频监测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以上提到的参考内容,涵盖了射频监测的各个方面,从射频频率规划到技术规范,从场强测量到非法设备识别和处理,都为射频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监测呼吸频率操作流程
监测呼吸频率操作流程1. 操作目的本操作文件旨在指导监测呼吸频率的操作步骤,确保准确记录并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
2. 准备工作- 确保监测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确认已经获取到患者的同意,并向其解释本次操作的目的和步骤。
- 准备好必要的记录表格和文具。
3. 操作步骤1. 洗手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 检查监测设备是否准备就绪,包括确认传感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连接方式是否正确。
3. 将传感器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通常可以选择放置在胸部或鼻孔位置。
4. 根据设备说明书,调整监测设备的相关设置,如呼吸频率的采集间隔和报警阈值。
5. 启动监测设备并确保数据显示正常。
6. 注视监测设备,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7. 按照操作记录表格的要求填写每次测量的结果。
8. 如果设备报警,请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检查设备是否松脱或出现异常。
9. 操作完成后,将监测设备从患者身上取下,并妥善清洁和存储。
10. 记录操作的时间和相关细节,如患者的位置、体位等。
4. 操作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或情况,请及时停止操作,并与医疗专业人员协商处理。
- 正确记录和报告监测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操作结束本次监测呼吸频率的操作流程已完成,根据记录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并将结果用于患者护理和治疗中。
以上为监测呼吸频率的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要求,合理操作,并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部分规范标准【模板】
附件
无线电监测设施测试验证部分规范标准
1.《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2.GB/T 32401 《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3.GB/T 34089 《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
数和测试方法》
4.YD/T 2675《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
和测试方法》
5.ITU-R SM.2060《测向系统测向精度的测试程序》
6.ITU-R SM.2096《VHF/UHF频率范围内测向系统测向灵敏
度的测试程序》
7.ITU-R SM.2097《固定测向系统测向精度的现场测试程序》
8.2015-0708T-YD《VHF/U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现场测试
方法》(报批稿)
9.2013-2441T-YD《HF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
和测试方法》(报批稿)
10.2013-2442T-YD《HF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
法》(报批稿)
11.2014-1112T-YD 《基于TDOA制式的VHF/UHF通用无线
电信号定位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报批稿)12.2015-0709T-YD 《基于空间谱估计技术的VHF/UHF无线
电测向系统开场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报批稿)。
《VHF和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
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试行)国家无线电办公室2006 北京目录1总则 (1)2术语 (1)3监测网的结构 (2)4建设规范与技术要求..........................................................................................-3 5人员 (9)1 总则1.1.1 为规范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设施工程决策和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建立统一的无线电监测体系,特制定《VHF/UHF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规范和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规范”)。
1.1.2 全国无线电监测设施包括VHF/UHF无线电监测网、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其中短波、卫星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标准另行制定。
1.1.3 本规范是无线电监测设施建设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无线电监测设施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
工程验收及改建、扩建工程应执行本规范。
1.1.4 无线电监测设施的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1.1.5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中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实施单位应充分论述理由,并提供处理建议书呈主管部门审批。
如问题重大,建议书中还应附上相应领域内专家的评审意见。
2 术语2.1.1 无线电监测 Radio Monitoring利用技术手段对无线电信号实施测量、测向定位和监听的一种业务。
2.1.2 无线电监测站 Radio Monitoring Station执行无线电监测任务的技术设备及附属设施。
2.1.3 固定监测站 Fixed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固定地点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4 移动监测站 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设置在运载工具中,可在移动或静止状态下实施监测的无线电监测站。
2.1.5 可搬移监测站 Transportable Monitoring Station可搬移到车辆或固定场所临时设置,承担监测任务的无线电监测站。
国标UHF频段RFID射频测试
中国UHF频段RFID射频测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就是射频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应用技术。
它不仅涵盖了微波和电磁理论,还涉及通信原理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技术,可以说是一项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应用技术。
现在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等众多领域,但目前RFID的国际标准和频率并不统一,一般我们可分为低频和高频不同系统。
低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小于30MHz,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13.56M等,这些频点应用的射频识别系统一般都有相应的国际标准予以支持。
高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大于400MHz,典型的工作频段有:2450MHz、5800MHz等。
高频系统在这些频段上也有众多的国际标准予以支持。
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是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几米至十几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向性。
2007年我国已经发布了对RFID读写器设备射频指标进行型号核准测试的技术规范。
另外RFID设备的性能测试标准、空中接口协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等都在积极研究、完善当中。
对于UHF频段的RFID射频测试,我国目前的参考标准是《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
在标准中:1、800/900MHz频段的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段为840~845MHz和920~925MHz。
2、该频段的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射频指标:① 载波频率容限:20×10-6② 信道带宽及信道占用带宽(99%能量):250KHz③ 信道中心频率:f c(MHz)=820.125+N×0.25和f c(MHz)=920.125+M×0.25(N、M为整数,取值为0~19)。
④ 邻道功率泄露比:40dB(第一邻道)、60dB(第二邻道)。
⑤ 发射功率限制:⑥ 工作模式为跳频扩频方式,每条频信道最大驻留时间为2秒。
监测呼吸频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监测呼吸频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
1. 准备设备:
- 确保呼吸频率监测设备正常工作。
- 确保设备已经经过正确的校准和检测。
2. 准备被监测者:
- 为被监测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 确保被监测者放松并保持静止状态。
3. 安装设备:
- 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放置传感器或探头。
- 确保传感器或探头与被监测者的身体接触良好。
4. 开始监测:
- 启动设备并开始监测呼吸频率。
- 确保设备能够准确记录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
5. 持续监测:
-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保持设备和传感器或探头的正常工作。
- 观察并记录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变化。
6. 停止监测:
- 在监测结束时,关闭设备,并将设备和传感器或探头进行妥善的保养和存储。
评分标准
根据监测的呼吸频率,可以进行以下评分:
1. 正常呼吸频率:根据被监测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确定对应的正常呼吸频率范围。
如果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在该范围内,评分为正常。
2. 快速呼吸频率:如果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超过正常范围的上限,评分为快速呼吸。
3. 慢速呼吸频率:如果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评分为慢速呼吸。
4. 不规则呼吸频率:如果被监测者的呼吸频率不规律,评分为不规则呼吸。
5. 停止呼吸:如果被监测者出现长时间停止呼吸的情况,评分为停止呼吸。
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场景和目的的呼吸频率监测。
以上即为监测呼吸频率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
VHF/UHF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组网时初步估算
VHF/UHF频段无线通信系统组网时初步估算
王伟;杨经建
【期刊名称】《中原技术》
【年(卷),期】1990(000)002
【总页数】8页(P47-53,77)
【作者】王伟;杨经建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国家标准解读 [J], 谢军;陈国成;唐涛;李美丽
2.VHF及UHF频段无线电监测站监测覆盖性能预测评估方法初探 [J], 吕卫东;王传亮;王栋
3.“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国标项目送审稿审查通过 [J],
4.VHF/UHF频段无线电监测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和测试方法 [J],
5.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和卫星网混合组网的电力应急异构通信系统 [J], 刘芳;高雪飞;胡立章;董正坤;赵小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救生艇筏VHF对讲机检修规程
救生艇筏VHF对讲机检修规程该设备应是手提式的,并能用于救生艇筏之间,救生艇筏与船舶之间和救生艇与救助单位之间的现场通信,当能够在适当的频率上工作时,它还可以用于船上通信。
该设备能在下列频道段上工作:其中:156.300-156.875MHZ频段内单频道工作。
156.025-157.425MHZ双频道的频段内进行工作。
160.625-162.025MHZ频段内进行接收。
第16频道(156.800MHZ)为遇险现场通信频道。
甚高频通信的发射分类应为G3E,DSC信号发射分类应为相应调制G2B,带宽为16KHz。
一、外观检修方法:1.机壳①标识:应有厂名、产品型号或名称、产品序列号和安全距离确认。
②外形:不应有凹坑、裂纹、锈蚀、毛刺等显明显缺陷。
③涂漆:应均匀、平滑,不应有脱落、划痕、流痕等明显缺陷。
④装配:应无松动或漏装坚固件。
2.旋(按)钮、开关操作应灵活,无松动和打滑,功能开关换档明确,定位准。
3.插座、插孔应无失灵或功能不稳。
4.指示灯、显示器应能正常工作。
二、功能检修方法:1.该设备至少应包括:①一台包括天线和电池在内的组合式发射机/接收机。
②一台包括一按即发开关在内的组合控制器。
③一套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
2.发射等级、波段和频道①双向无线电话应能够在156.800MHZ频率(VHF16频道)上和至少一个附加频道上工作。
②配置所有频道应仅用于单频话音通信。
3.控制器和指示器①开/关键应配有无线电话处于开机状态的醒目装置。
②接收器上应装有用来调节音量输出手动音量控制器。
③应设有静噪(默音)控制器和频道选择开关。
④频道选择应易于使用,频道应能清楚地辨别。
⑤应可能在一切环境光线下确定已选择16频道。
三、救生艇筏VHF对讲机电性能:四、救生艇筏VHF 对讲机电性能检修方法:1.检修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 HP-8921A 综合测试仪一台。
HP-8657A 高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32A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VHF/UHF 频段监测任务流程规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II目 录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3.1 VHF/UHF 频段监测 ..................................................... 1 3.2 日常监测任务 ......................................................... 1 3.3 专项监测任务 ......................................................... 1 3.4 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 1 3.5无线电发射源定位任务 ................................................. 1 4 任务目标................................................................... 1 5 日常监测任务流程 .. (2)5.1 任务需求分析 ......................................................... 2 5.2 监测资源的分配 ....................................................... 2 5.3 监测任务的执行 ....................................................... 3 5.4 监测结果的输出 ....................................................... 3 6 专项监测任务流程........................................................... 4 6.1 任务需求分析 ......................................................... 4 6.2 监测资源的分配 ....................................................... 5 6.3 任务执行 ............................................................. 5 6.4 监测结果的输出与任务的结束 ........................................... 6 7 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流程 .. (7)7.1 任务需求分析 ......................................................... 7 7.2 监测资源的分配 ....................................................... 8 7.3 任务执行 ............................................................. 8 7.4 任务的结束 ........................................................... 9 8 无线电发射源定位任务流程 .. (10)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1VHF/UHF 频段监测任务流程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VHF/UHF 频段无线电监测任务的分类以及各类型监测任务的实施流程。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无线电监测机构、人员实施的各类VHF/UHF 频段监测任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009.54-2002 电工术语 无线电通信:发射机、接收机、网络和运行 YD/T 2609-2013 超短波无线电干扰判定及干扰源定位方法 3 术语和定义3.1 VHF/UHF 频段监测 VHF/UHF monitoring针对波长介于10m 与1dm 之间的的无线电波,包括30MHz~300MHz 的甚高频波(VHF )和300MHz~3000MHz 的特高频波(UHF )实施的无线电监测。
3.2 日常监测任务regular monitoring task无线电监测机构日常实施的,以积累频谱数据、掌握电磁环境、为无线电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数据为目的的监测任务。
3.3 专项监测任务 specific monitoring task为完成特定目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监测任务。
3.4 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radio communication securing task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开展的以保障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中各类无线电设备及业务通信畅通为目的的监测任务。
3.5无线电发射源定位任务radio transmitter locating task以利用技术手段定位无线电发射台或无线电干扰源为目的实施的监测任务。
4 任务目标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2 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或根据工作计划开展各项监测工作时,应首先分析本次任务的目的,从而明确对特定监测任务的各项要求。
日常监测任务的目的一般包括:为无线电管理部门实施频率划分、分配、指配等提供监测数据依据;对监测机构所在地的无线电台站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积累本地电磁环境数据;及时发现影响正常业务使用的非法发射和无线电干扰等.专项监测任务通常具有针对监测对象、监测区域、监测时间的特定要求,目的性较为明确。
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以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保护特定对象无线电发射台站为目的。
无线电发射源定位任务则以确定发射源位置为最终目的。
5 日常监测任务流程 5.1 任务需求分析 5.1.1 频段范围根据任务要求或工作计划,确定本次监测任务的频段范围。
每个任务中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频段,如果没有特殊需要,通常以不同业务的频段划分作为选取任务频段范围的依据。
5.1.2 预期输出结果根据任务的具体目标,在任务开始执行前就应确定所需输出结果的形式和内容。
输出结果可以包括频段占用度、信道占用度等频谱利用率信息;信号的电平或场强、带宽、调制方式、调制参数、定位结果、通信内容等信号参数;频段内的信号情况与台站数据、既往监测数据等的比对结果等。
5.1.3 执行时间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任务的持续时间。
5.1.4 任务优先级监测机构应为各监测任务划分低、中、高三个优先级。
在遇有多个监测任务时,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各任务的优先级。
5.2 监测资源的分配 5.2.1 监测设备的分配为本次任务分配的监测设备应能覆盖任务所需频段范围;其监测功能应能保证输出任务所需结果的需要。
在监测机构下设多个监测站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应尽量选择多个监测站中的设备同时执行任务,以便全面覆盖辖区范围。
5.2.2 监测人员的分配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3应在不影响更高级别优先级任务的前提下,选择技术能力能够胜任本次任务的监测人员负责实施任务。
5.3 监测任务的执行实施日常监测任务时,可以采取下列部分或全部步骤,以获取所需数据:a)利用频段扫描功能或宽带搜索功能对任务频段实施扫描,获取频段内各信道在监测时间段内的信道占用度数据,扫描时长应保证数据的有效性;b)利用信道占用度数据统计频段占用度;c)利用信道占用度数据统计占用度超过给定门限的在用信号; d)利用频谱分析功能对在用信号的各项参数实施测量和记录;e)对部分或全部在用信号实施测向定位,方法可参考YD/T 2609-2013《超短波无线电干扰判定及干扰源定位方法》中第5部分内容;f)将在用信号情况与既往监测记录或台站数据进行比对。
在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支持的情况下,以上监测步骤可以采用自动方式完成。
5.4 监测结果的输出选取5.3节各步骤所生成的部分或全部结果,经过整理汇总后根据5.1.2中确定的输出结果要求生成监测报告,任务结束。
日常监测任务流程图如下所示:国4 图1 日常监测任务流程图6 专项监测任务流程6.1 任务需求分析6.1.1 频段范围根据任务要求确定本次监测任务的频段范围。
应选取以满足监测要求的最小频段范围,以增强任务针对性。
6.1.2 监测对象信号特征应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方式确定监测对象信号的带宽、调制方式、信号时域频域特征、功率、通信内容等参数和特征,以利于发现和识别监测对象信号。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56.1.3 监测区域根据任务要求确定监测任务所需覆盖的区域,以确保对监测对象的监测效果。
6.1.4 预期输出结果根据任务的具体目标,在任务开始执行前就应确定所需输出结果的形式和内容。
输出结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a)频谱使用情况(可参照5.1.2节执行); b)搜索发现特定信号;c)对特定信号的内容进行识别和记录 6.1.5 任务执行时间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任务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6.1.6 任务优先级监测机构应为各监测任务划分低、中、高三个优先级。
在遇有多个监测任务时,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各任务的优先级。
通常应为专项监测任务设置较高的优先级。
6.2 监测资源的分配6.2.1 监测设备的分配为本次任务分配的监测设备应能:a)覆盖6.1.1节确定的频段范围;b)满足对6.1.2节确定的信号特征的监测要求;c)其监测功能应能保证输出6.1.4节确定的监测结果。
d)其系统灵敏度等性能指标应能满足任务需求。
6.2.2 监测人员的分配应在不影响更高级别优先级任务的前提下,选择技术能力能够胜任本次任务的监测人员负责实施任务。
在任务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实行轮班制。
6.2.3 监测力量覆盖范围分析在分配监测设备时,首先应根据监测对象信号功率计算固定监测站是否能够覆盖6.1.3确定的任务区域。
如不能满足要求,则有必要部署机动监测力量。
6.2.4 配置机动监测力量机动监测力量包括可架设式监测系统、移动监测车、手持式监测设备等。
通过在任务区域合理部署机动监测力量,弥补固定监测站覆盖的不足,满足任务的监测覆盖要求。
6.3 任务执行6.3.1 任务频段频谱使用情况的监测固定监测站、可架设式监测系统和移动监测车可以采用与5.3节相同的步骤进行频谱使用情况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