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合集下载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考点3: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或猜想→制定方案→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结论→反思与总结。

2.实验观察(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受热融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等)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3.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红色不透明的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红色圆柱状固体,质软,有蜡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点燃时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可燃性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火焰分为外焰、内焰、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考点归纳】中,1s 后取出 碳化变黑 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2.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 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 放 出 气 体 : 2KMnO 4△ K 2Mn O 4 +Mn O 2+O 2↑
③ 生 成 沉 淀 : Ba(OH) 2+H 2SO 4=BaSO 4↓ +2 H 2 O
七、 洗涤仪器
1. 洗涤方法: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 1/2 的水, 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 洗。 2. 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3. 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 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4. 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 特殊情况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n 如果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 再用水冲洗。
5. 连接一套装置顺序:先左后右,先下再上
三、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初三化学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可以”、“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初中九级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

变化前的 物质
1 澄清的自
来水和硝 酸银溶液
2 银白色金
属镁
3 绿色的碱
式碳酸铜 粉末
变化时产生的现象
变化后生成 的物质
自来水变浑浊,生成白 色沉淀
白色的氯化 银沉淀
镁带剧烈燃烧,冒出白烟, 白色的氧化 发出耀眼的白光,伴有兹兹 镁粉末 的响声,生成粉末状固体
绿色的粉末变为黑色,试管 黑色的氧化
内壁有水珠生成,石灰水变 铜,水和二
思考
它们都是碳的单质,
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
金刚石内部的碳原子 呈“骨架”状三维空 间排列,一个碳原子 周围有4个碳原子相 连,这种结构在各个 方向的作用力都很强, 因此,金刚石具有高 硬度的特性。
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呈层状 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只 有3个碳原子与其相连,碳 与碳组成了六边形的环状 结构,无限多的六边形组 成了一层。层与层之间作 用力非常弱,因此,受到 外力后,层与层之间很容 易滑动,所以,石墨很软。
由60 个碳 构成 的具 有笼 状结 构的 一种 物质
浑浊
氧化碳
思考 以上现象有什么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化学变化
思考 你还能举出哪些变 化也是化学变化?
想一想
如何判断化学变 化的产生?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 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思考
蜡烛燃烧时会产生哪些变化,
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1 用燃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烛芯周围的蜡烛受 热融化,然后,蜡烛燃烧,并可以闻到蜡的气味
变化前的物 变化时产生的现象 质
变化后 的物质
1 固态的冰
固态的冰融化成液 液态的
态的水

2 灯丝(钨丝)打开电源,灯丝发红, 灯丝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梳理
2.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brightoto 最后编辑于 2008-11-12 10:35:55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5.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物理性质
概念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 泡芙妹妹女性网 塑形瑜伽 ; 2019年01月19日11:12:25 ;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质和化学性质
补完了,那件衣服还能再用好几年.他被要求站立被动,被两个女孩看了个遍. "现在你对自己的成功满意了吧?" "满意了."李桃欣慰的笑了. "它么好,现在跟着我去吃肉.你们必须行动起来,因为我也请了它几个军官!拖拖拉拉的可没肉吃!" 她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被那一激,什么淑 女形象全部要了!两人跟着李小克快步前进. 当然,李小克已经安排好了,那顿烤羊大餐,那俩丫头一人一个羊腿慢慢啃去吧. 自个儿呢?慢慢吃点也就行了,因为明日才开拔,今日可以高兴一些,喝点小酒. 三人进了雅间,也就是食堂里面一间隔开的木屋.那必然是军官吃饭的地界. 烤 羊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卖相一般,肉香倒是惹人流口水.但事情比他想的更好,等候多时的沃曼斯基遮遮掩掩的拿出一瓶好酒,摆在桌子上. "欢迎你,我的副师长同志,那次,我们可以喝上一瓶法国葡萄酒." 居然还有法国货?李小克将信将疑上了桌,并安排两个女孩在右手边. "是不是法 国人的,我看一下就知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总复习 课件(21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总复习 课件(21张PPT)

管。试管口 向上
倾斜约45 。 ,试管口不能对人。
7. 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固体。 (1)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2)操作要点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一)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 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紧靠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收集满

若要收集到更干燥的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m (填“m”或“n”
相连。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 氢气 (任举一例).
6.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 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 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灯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三禁’’:一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二禁用酒精灯引燃另 一盏酒精灯;三禁用嘴去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2)可受热仪器。加热液体: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
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
(3)用试管加热。固体:先预热后固定加热;试管口略 向下 倾斜。 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先 预热 ,后不时地移动试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
节约原则: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用剩余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用 镊子 (一横、二放、三缓立)。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药匙 (一斜、二送、三缓立)。
九年级总复习

九上化学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涉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以下是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4. 蜡烛的实验:涉及蜡烛燃烧的实验,可以观察火焰分层现象,了解火焰温度的高低,以及蜡烛燃烧的产物。

5. 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九年级化学课本或咨询相关老师。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特点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特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1、从定义上讲:(1)从概念含义上区分:物质的性质是物理固有的属性,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物质的变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重在“变”。

(2)从文字叙述上区分:叙述“变化”时,描述的是一个“变”的过程,如木条在空气中燃烧;而叙述“性质”时,通常在描述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等词语。

如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2、从物质本身的来讲: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

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

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氯气(8种?)等都是物理变化。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率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

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等等。

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相对,指的是不涉及物质原子重组的变化。

它包括:物质的相态变化,如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吸附过程,如毛巾吸水;物质体积、形状的变化,如剪切、破碎、切割;物质的混合过程,等等。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成沉淀等。

有时可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物是什么物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 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篇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单元:空气1、组成: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与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原理:压强差(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氧气的性质和制备(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10020;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10020;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物理变化: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

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

•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

•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

(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反应。

(完整版)初三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带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初三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带习题与答案)

讲义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 学前准背1.2.常见元素化合价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口诀如下:“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二. 知识点梳理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主要分为3类:①物质状态的改变(气液固三态变化):水的沸腾、水的凝结、衣柜里放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翼而飞、病人输氧时钢瓶中液氧气化。

②物质外形的变化: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砂石粉碎、小麦磨成面粉③电、磁、声:电磁现象、电热现象、灯泡发光、振动发声都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火药的爆炸、钢铁锈蚀、酒的酿造、牛奶变质、矿石冶炼成金属、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照相底片曝光等等。

(3)物理变化Vs化学变化:例题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答案:B例题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答案:A例题3.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例题6.春节中的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包饺子B 、看春晚C 、放烟火D 、贴窗花答案:C例题7.净化天然水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蒸发B .挥发C .过滤D .消毒答案:D例题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蜡烛燃烧C.黄金铸币答案:B例题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铁锅生锈B .水的蒸发C .粮食酿酒D .酒精燃烧A.燃放烟花B.冰雪融化C.灯泡发光D.石蜡熔化A.蜡炬成灰B.木已成舟答案:A例题4.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美酒飘香B .食物腐败答案:B例题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导电B.煤气燃烧C.铁杵成针D.滴水成冰C .切割玻璃D .水的沸腾C.干冰升华D.酒精挥发D.海水晒盐A.有气体逸出B.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C.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D.有其他物质生成答案:D例题10.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B.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变化中有颜色变化,可判断发生了化学变化D.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答案:B例题11.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用自来水制蒸馏水D.灯泡通电后发光E.木柴燃烧答案:C、D;A、B、E例题12.分析下列变化,回答(1)~(4)的问题A.电灯发热;蜡烛燃烧B.水蒸气冷凝为水;酒精挥发C.火药爆炸;水蒸发D.食物腐烂;钢铁生锈(1)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区别、联系与举例

初三化学上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区别、联系与举例

初三化学上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区别、联系与举例化学中物质主要发⽣两种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成的变化,即物质本⾝的组成成份没有发⽣变化。

例如:位置、形状、状态、导热、导电、密度、磁性、溶解、挥发、吸⽔受潮、吸附、焰⾊反应、原⼦弹与氢弹爆炸等。

举例:1.1、物质的三态(固、液、⽓)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结成冰,冰化成⽔,⽔变成⽔蒸⽓,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组成他们的成分没有发⽣变化,都是⽔分⼦(H2O),没有⽣成新的物质。

1.2、焰⾊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反应是指⼀些⾦属离⼦在⽕焰灼烧下,由于原⼦中的电⼦发⽣能级变化,⽽产⽣不同的颜⾊,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成。

1.3、挥发属于物理变化:如酒精与汽油的挥发:酒精和汽油由液体变成⽓体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

1.4、吸附属于物理变化:吸附作⽤指⽓体或溶液中的杂质等物质被吸附在固体或液体的表⾯过程(可以想象成磁铁吸铁屑)。

整个过程没有新的物质产⽣。

最常见的具有吸附性物质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吸附有害⽓体、去除臭味、吸附⽔中的杂质、除甲醛、除冰箱⾥的异味、净化⽔质等。

1.5、⼈⼯降⾬属于物理变化:⼈⼯降⾬⼀般采⽤向空中喷洒⼲冰(固体⼆氧化碳),后⼲冰升华吸热,使空⽓中的⽔蒸⽓受冷,凝结成⽔滴,形成⾬⽔。

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

1.6、原⼦弹与氢弹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原⼦弹爆炸是原⼦(铀原⼦)裂变成很多⼩的新原⼦,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氢弹爆炸是氢原⼦聚集成⼤的新原⼦,并释放能量引发爆炸,两种爆炸都是原⼦的种类发⽣变化。

⽽化学变化是原⼦或离⼦的重新组合过程,原⼦的种类始终不变。

所以两者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也称化学反应):有新物质⽣成的变化。

例如:燃烧、呼吸作⽤、光合作⽤、酿酒、⾷物发霉变质、⾷物发酵、铁⽣锈、蜡烛燃烧、⾦属冶炼等。

2.1、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新的物质,如碳在燃烧过程中会产⽣⼆氧化碳。

蜡烛的燃烧会产⽣⼆氧化碳和⽔,有新物质产⽣。

初中化学九年级概念总结(共九大类,逢考必备)

初中化学九年级概念总结(共九大类,逢考必备)

九年级化学概念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水生成H++OH-=H2O(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蓝是Cu(OH)2一褐是Fe(OH)2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沸点
▪ 通常人们认为水的沸点是100℃,但是这是 不精确的,现在使用的是99.974℃。
3、密度
▪ 密度的定义是什么 ? ▪ 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 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的比叫做物质的密
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常用克/立方 厘米来表示. <br>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一 定增加的
▪ 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 CO2 + Ca(OH)2=== CaCO3 ↓ + H2O ▪ (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 1.经过学习,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 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C.物体的运动状态
▪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2.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遇 热变成 ( ),水蒸气遇冷又会 变成( )或 ( )。
3.将某种气体通人澄清的石 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 为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 化的是()
▪ A.西瓜炸成西瓜汁 ▪ B.铝块压制成铝箔 ▪ C.石蜡熔化成蜡油 ▪ D.玉米酿成酒精
汽水
▪ 100瓶(25kg) ▪ 糖密素50g、糖精25g、 ▪ 蛋白糖25g或糖素25g ▪ 柠檬酸200g ▪ 苯甲酸钠10g(防腐剂) ▪ 小苏打(碳酸氢钠):瓶:1.5-2g ▪ 加适当的色素即可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气泡、水珠 和水雾


块状的胆矾 变为蓝色粉末 胆矾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水的沸腾: 液 态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
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
化叫做物理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
常见现象: ; 并且常伴随
变化。
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联系:化学变化中 一定 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例 (07年重庆中考题)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 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B )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讨论: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
氧 气 的化学性质
▪ 能支持燃烧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氧化反
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点燃
▪ 如:C +点燃O2
CO2 (充分)
▪ 2C + O2
2CO (不充分)
二氧化碳的性质
▪ 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 ▪ ①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
的气体。 ▪ ②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什么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科学。
▪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 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 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 的夏天食物易腐烂、燃料能燃烧、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 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 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克/升,比空气的密度(1.293克/升)略大, 能溶于水。 ▪ ③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 为液体,甚止固体----干冰。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H2O +CO2 ===H2CO3 (紫色石蕊溶液变
为红色)
▪ H2CO3 ==== H2O +CO2↑(红色石蕊溶液 变为紫色)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 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 生成,只是形状、状态 (气态、液体、固体)的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实验 1-3
胆矾、氢 氧化钠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实验 1-4
一、物质变化的分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区别: 。联系: 。
二、物质性质的分类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硬度、熔点等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物质有三态变化 固态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
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C )
▪ [演示]实验1—4
▪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 生,石灰石(碳酸钙) (CaCO3)逐渐变小,澄清石 灰水Ca(OH)2变浑浊,摸一 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硫酸铜(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
▪ 实验1-3 ▪ CuSO4+2NaOH=Cu(OH)2↓+Na2SO4 ▪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钙与稀盐酸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 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 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 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 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 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实验 1-2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 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标准是: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看“是否产生新物质”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沸点: 80℃
点燃时:能燃烧 在化学变化中 2人小组讨论: 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石灰石、 产生气泡,石 稀盐酸 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

4人小组讨论: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 [演示] 实验1—3
▪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 矾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和氢氧化钠溶 液(NaOH)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Cu(OH)2。
▪ 实验1-4 ▪ CaCO3+2HCl=CaCl2+ H2O+CO2↑ ▪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CO2
[实验5]镁带的燃烧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生 有无新
序号 的物质
现象
的物质
物质生 成
5 银白 燃烧,放 白色氧 有新
色的 出大量的 化镁粉 物质
镁带 热,同时 末
气态 液态
1、熔点
▪ 冰的熔点是多少?什么叫熔点? ▪ 冰的熔点是0℃。 ▪ 物体达到某一温度时,有固态变成液态,
这个温度叫物体的熔点。 ▪ 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 ▪ 熔点实质上是该物质固、液两相可以共存
并处于平衡的温度
2、沸点
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 沸点大小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增大沸 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 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二)化学变化
▪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 化。(又叫化学反应)
▪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 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语言叙述的区 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时有“可、易、能、会”
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4、在下列描述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B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水在0 ℃时变成冰。
生成
发出耀眼 的白光
美带燃烧
▪ 2Mg+O2=点燃或Δ=2MgO ▪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
生大量白烟
▪ 这几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 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 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 化学变化。
▪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 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 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 发生。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 氧 气 的物理性质 ▪ ①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 ▪ 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
升,比空气的密度(1.293克/升)略大, 不易溶于水。 ▪ ③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 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 花状的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