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说课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说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28e65ba8956bec0975e3ee.png)
《有趣的食物链》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
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
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和思考破坏自然界中食物关系的后果。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够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3)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4)学情分析及处理方法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二、说方法1、教法启发式谈话、课件直观演示等方法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断裂造成的后果及人类在其中可能发挥的破坏作用。
2、学法以小组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
在讨论中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借助课件直观地表达科学概念,使学生能够感受科学的氛围。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理解食物链的概念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
思考在这个成语中反映了哪些科学道理?请同学们尽可能在书中把这幅画画完整。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有趣的食物链》20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有趣的食物链》20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2dfe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5.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20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有趣的食物链”,内容涉及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食物链,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以及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食物链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食物链的书写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知道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食物链。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链的概念和特点。
2.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食物链。
2.准备食物链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讲解食物链的概念,阐述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举例说明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如草→兔→鹰。
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尝试书写食物链。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书写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食物链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食物链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对食物链的认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3. 有趣的食物链》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3. 有趣的食物链》](https://img.taocdn.com/s3/m/6f5260e910a6f524cdbf85ac.png)
《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以及食物链的组成。
2、能够依据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4、能运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大自然中简单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自然界中的各种“吃与被吃”的现象,从而初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探究有趣的食物链,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后带来的危害,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各种与食物链相关的图片收藏和信息资料、本课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打一个谜语,你们猜猜谜底是什么?听好了“龙生龙,凤生凤,我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中的“我”是什么?(老鼠)对,你们很聪明,是老鼠。
老鼠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喜欢老鼠的同学请举手?哇,人数不少哦! 那你们知道老鼠喜欢吃什么,老鼠又有那些天敌吗?(同学们各抒己见,老鼠喜欢吃庄稼、樱桃等,容易被蛇、猫头鹰、猫所食……)小结:老鼠和这些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简单点的方法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2、(1)课件出示课本中樱桃、老鼠、猫头鹰三种生物图片再结合之前的讲解: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画图表示。
(4)师生交流总结:生物之间像这样靠食物连接起来的吃与被吃的一种链状连接关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
也许有的同学会发现,刚刚老鼠的食物很多,能吃老鼠的动物也很多,因此,在自然界中单一的食物链是很少的,都是以密密交错在一起的网状联系出现的,刚刚有关老鼠的例子就是一个包含多条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https://img.taocdn.com/s3/m/a03d3a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1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名称: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食物链及其组成2. 掌握鱼类、蛇类、鸟类、狮子等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3. 发现并讨论食物链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
教学重点:1. 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 了解不同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教学准备: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食物链相关的图片或图表3. 鱼、蛇、鸟、狮子等生物的图片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食物链的兴趣。
2. 出示图片或图表,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呈现新知1. 向学生介绍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解释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图片,给学生展示食物链的具体例子,如植物-兔子-狐狸。
步骤三:学习食物链的构成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食物链,如植物-兔子-狐狸。
2. 每个小组要求列出所研究的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食物和被吃的食物。
3. 学生个别表述所研究的食物链。
步骤四:探究食物链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其中一环节的生物消失了,对整个食物链会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出结论。
3.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食物链的现象,如种植物-果蝇-蜘蛛,果蝇-蜘蛛-蝙蝠等。
步骤五:拓展延伸1. 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新的食物链,画出图示。
2. 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食物链,说明各个环节的食物关系。
步骤六:总结回顾1. 概括食物链的定义和组成。
2. 回顾和总结不同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并强调相互依赖的关系。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并能够通过实例分析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食物关系。
同时,学生还能意识到食物链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了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0eec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3.png)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篇1简析:《有趣的食物链》选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学情分析:高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深得老师赞赏。
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科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讨论交流。
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
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链关系2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在食物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3了解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的关系,知道许多的食物链交织形成食物网4认清破坏食物链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准备:彩笔、课本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竞猜。
(2)它们之间是样的关系?(3)其实就象草、羊、狼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 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3 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3e39e7ccbff121dc368359.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二)过程与方法: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能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
二.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会找、画食物链,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教学设计(一)导入1通过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ppt图片引入。
2提问:在这个例子中,谁在吃谁?谁又被谁吃?螳螂为什么要捕蝉,黄雀为什么对螳螂虎视眈眈?螳螂吃蝉,螳螂又被黄雀吃,那蝉吃什么呢?讲述:为了表明“谁被谁吃的关系”,ppt图片我用箭头表示树汁→ 蝉→ 螳螂→黄雀3、谈话:在大自然中,像树、蝉、螳螂、黄雀一样,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产生联系。
【意图:初步了解动物的食物,为认识食物链的含义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课一、认识食物链活动1出示农田生态系统的图片。
问:这些动物吃什么?标上箭头,说明箭头方向和意义。
(动物吃食物是为了补充能量,所以箭头的指向就是能量的流向。
)活动2 出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图片,这些动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问:这一长条连起来像什么?出示食物链的概念。
【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食物链的含义。
】二、了解食物链的结构和关系1)了解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
2)了解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由于植物的能量都是靠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得到的,我们称之为“生产者”;而动物们的能量都是靠吃其他生物得到的,自己不会合成能量,我们称它们为“消费者”。
3)出示练习并引导学生写食物链。
4)通过视频,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食物链中植物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分解者的认识。
5)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几种植物,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出几条食物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7fd96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d.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3 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食物链可以让学生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通过探究食物链,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食物链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如误认为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是固定的,误认为食物链只有捕食关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知道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2.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食物链。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食物链的相关教具和模型。
3.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系统中的图片,如草原、森林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用PPT或者板书呈现食物链的定义,以及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释食物链的特点,如捕食关系、能量传递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食物链模型或图片,找出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食物链进行分析和总结。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食物链的实践活动。
每组设计一个食物链,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59fa470c22590102029dd8.png)
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成。
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使学生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有趣的食物链》是本单元第三课,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的断裂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以及人类在其中可能发挥的破坏作用,为下一课学习生态平衡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进出小学高年级阶段科学课的探究学习。
所以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我呢提。
学生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充满着好奇,喜欢多方位的观察与了解动植物,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猜谜、看图、看视频、动手画图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理性的思考。
但是自然界中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与学生以往接触的动植物方面的知识相比,稍有难度。
三、教学准备各种生物图片、视频、课件四、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绿色植物。
2.科学探究:(1)能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3.科学态度:(1)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2)体会到要维护生态平衡,珍惜每一种生物。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六、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出示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然后又来了一只狼。
(再打一水果名称)。
2.揭示课题:这两则谜语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在科学上,我们可以用箭头来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4453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a.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明确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掌握如何构建食物链,能够画出食物链图。
3.了解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知道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前置知识1.学习过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过一些常见的生物、动植物的共存关系。
重点内容1.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
2.食物链的构建和示意图的绘制。
3.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角色的关系。
难点内容1.了解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方式。
2.能够理解和解释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介绍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讲授环节1.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原理。
2.简单介绍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角色的关系。
3.演示构建食物链的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构建一个食物链。
4.引导学生绘制食物链示意图。
5.讲解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式,让学生了解能量在食物链中的转化。
练习环节1.通过给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求学生构建食物链和绘制示意图。
2.口头解释构建出来的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拓展环节1.通过视频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展示食物链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环境下食物链的变化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述和演示相结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食物链的组成和原理,然后让他们自己构建食物链,并讲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和作用。
2.探究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食物链和绘制示意图,引导他们深入了解食物链的构建和图形表示方法,并且通过讲解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食物链的原理。
教学评估1.课中口头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寻找生活中食物链的例子,并绘制示意图。
3.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271a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0.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食物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食物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食物链的构成、食物链的作用以及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态系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能正确书写食物链,并能分析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生态系统,培养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难点:食物链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搜集实际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食物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呈现食物链的图像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链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食物链实例,让学生上台展示分析过程,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加深对食物链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6e850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6.png)
课题:有趣的食物链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4.3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3、会找、会写食物链
教学重、难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事物关系,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四、看一看(先学)
学生观察,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1.五、议一议(后教)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
1.什么叫食物链?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3.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什么是分解者?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将会怎么样?
1、思考:课本46页最后一题,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如果农民在地里喷上农药,下面的场景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七、板书设计:
3、有趣的食物链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7e4e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0.png)
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食物链的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态系统、生物分类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食物链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特点,掌握食物链的书写方法,能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认识到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特点,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2.难点: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链的特点。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食物链的图片、实例、实验动画等。
2.实验材料:准备食物链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等实验材料。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物链?为什么要有食物链?2.呈现(10分钟)讲解食物链的概念、特点,呈现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食物链的构成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食物链中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学习任务单。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fc32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f.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3.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了解食物链的种类及特点;(2)认识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3)掌握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与生态平衡的关系;(4)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食物链的形成及演替规律。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探究和实验的方法,发现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2)个人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3)思考、探究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2)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关心小动物,珍惜自然资源;(3)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食物链2.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3.食物链的种类及特点■主食链■次生食物链■维生素食物链■副食链4.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捕食关系■食草关系■食腐关系5. 食物链与生态平衡6.食物链的形成及演替规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的主要食物链、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和食物网的原理;难点:食物链如何得以运转,生态学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食物链的平衡?四、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与作用,并引导学生探讨食物链中的食物关系。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食物链,并设计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设立小组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并通过听取不同小组的表述,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发扬合作精神,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的呈现,让学生快速理解食物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概念解释与食物链(10分钟)让学生听取教师的讲解,知道食物链是由一系列有机体所描述的有序关系,其中一个有机体的食物来源于其他有机体。
3.实验展示(20分钟)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互动,自己探究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对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更加深入。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b3022a58f5f61fb6366643.png)
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_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食物链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三课,《共同的家园》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
本课在本单元承上启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间的是无关联。
它既是前两科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学习内容是第一课中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关系,即食物关系中吃与被吃的具体研究,也是第二课中生物适应性中取食能力研究可取食对象的分析性思考,同时,还为下一课了解生态平衡奠定了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平衡的基础要素。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二、学情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食物链、食物*的知识,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他们也具有一些生活积累,这为本课《有趣的食物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只要教师科学引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是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初步建立起食物链的概念,并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2、知道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并会辨识。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知道了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平衡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 难点:学会找、读、写食物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动画故事)1、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2、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叫什么?用哪句成语可以概括这个故事?(可以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概括。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6《有趣的食物链》教案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6《有趣的食物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980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5.png)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6《有趣的食物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理解食物链的传递规律,并能够分析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食物链的实际应用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较为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能够分析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关注,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难点:食物链的传递规律,生态系统的平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食物链概念、组成、特点和实际应用的教学PPT。
2.实例图片:准备一些生态系统中的实例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3.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动植物模型或者图片,用于构建食物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态系统中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链的存在。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片?你们对食物链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食物链。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实例,让学生对食物链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动植物模型或者图片,要求学生构建一个食物链。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e146d389eb172ded63b7e5.png)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揭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初步了解食物网。
二是思考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教材结构看,本课内容逐渐递进,从具体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的断裂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而为下一课学习生态平衡做好准备二、学情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多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也具有一些生活积累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所涉及的食物链等概念,学生并不陌生,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都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例子,但具体到对一些生物之间“谁吃谁”、“谁被谁吃”,以及同一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清楚,只要教师科学引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初步建立起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本课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教学设计中若增添一些情趣,在学习时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学生在初步建构食物链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2、能把食物链中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3、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4、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食物和食物网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6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6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54bb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3 有趣的食物链》6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三课《有趣的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物链的概念,但还需要进一步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特点,以及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及其关系。
但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理解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掌握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及其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食物链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食物链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实验材料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之间的联系。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可能回答:“它们是朋友。
”、“它们互相帮助。
”等。
教师总结:“这些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讲解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食物链的箭头方向。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及其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食物链的特点和作用。
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
![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998fd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7.png)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有趣的食物链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食物链,2.了解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3.了解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绿色食物,4.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5.能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6.了解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2.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三、教学过程:〔一〕故事〔或录相〕导入并引导学生回忆在某一地域里共同生活着许多不同的生物,并且彼此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二〕学生自由“创作〞。
学生在此根底上自由的写出种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的例子。
教师结合相关情况加以改正。
并引导学生给这种关系命名。
注意告诉学生食物链的箭头的方向〔三〕以成语激趣以此引导学生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描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并引导学生把故事补充的更完整.更精彩。
〔四〕观察种种食物链的相似点,并归纳结论。
即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生产者〔自己制造食物〕终点是凶狠的动物---------消费者〔以其它的生物为食〕并引出“分解者〞这一概念,以及它的作用。
思考:如果生物界没有分界者,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从而让学生了解在生物系统中三者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少。
〔五〕出示图片,找其食物链,并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并在观察中推理出相关的结论。
即:某一种生物有时会同时处在几条食物链中。
所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很重要。
〔六〕扩展延伸1.农民在地里过度喷洒农药,那么在那一片庄稼地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况?2.人们爱吃蛇,青蛙一类的动物,试想如果这两种动物大量减少会出现什么情况?3.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为什么?4.为了保持食物链的完整,我们该怎么做?〔爱护动植物,爱护环境〕教师总结全课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科学探究: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事;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事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6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6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43f9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4.png)
-《生态平衡的守护者》:一篇报道,讲述了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如何相互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次食物链观察活动,记录下自己周围的食物链例子,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4.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实验步骤:
1.在实验容器中放入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模型。
2.放入植物作为生产者,为捕食者提供食物。
3.放入食物作为被捕食者的食物来源。
4.观察并记录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捕食行为、被捕食者逃避行为等。
5.记录实验结果,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食物链的动态变化等。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食物链的概念及组成
2.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方法
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食物链的实际应用
难点:
1.食物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食物链的扩展和食物网的理解
3.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的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分析、图片展示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突破重点1。
2.教学进度有时过快,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进措施
1.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视频:播放相关生态系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链在自然界中的运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揭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初步了解食物网。
二是思考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教材结构看,本课内容逐渐递进,从具体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的断裂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而为下一课学习生态平衡做好准备二、学情分析:《有趣的食物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多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也具有一些生活积累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内容所涉及的食物链等概念,学生并不陌生,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都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例子,但具体到对一些生物之间“谁吃谁”、“谁被谁吃”,以及同一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清楚,只要教师科学引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初步建立起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本课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教学设计中若增添一些情趣,在学习时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学生在初步建构食物链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
2、能把食物链中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3、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4、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食物和食物网链。
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学会写完整的食物链。
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源来自于绿色植物。
4、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2、对学生进行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能找、写完整的食物网。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食物链、食物网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本课相关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课件出示三种生物(浆果、猫头鹰、田鼠)图片】1.谈话:今天,老师把大自然中的三位朋友请到我们的课堂,大家来认识一下它们!(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浆果田鼠猫头鹰)2、提问:假如这张图片中的三种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3、请学生描述发生的事情。
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学生:谁吃谁,谁被谁吃)(二)、探究活动[一]、初步了解食物链1、谈话: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的是互相合作的“伙伴”,有的是互相敌对的“竞争者”。
但不管是那种情况,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你们能用箭头标出这三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吗2、学生动手画。
(教师提醒按“谁被谁吃”的方向来画箭头。
)(请一位学生板演)3、小结:你们能给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个形象的名字吗(生:生物链)真形象!生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课件出示:食物链概念】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趣的食物链”。
(教师板书课题)[二]、认识常见的食物链【出示图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谈话:同学们对食物链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来欣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画面,同时注意观察这些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2.学生观看课件后汇报它们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学生说,教师快速板书:蝉→螳螂→黄雀)3.提问:那么蝉又吃什么呢黄雀会不会被其他动物吃呢4.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板书:树汁→蝉→螳螂→黄雀→鹰)5.提问:你们还能用成语来描述一些常见的食物链吗(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出示课件:水稻蚱蜢青蛙蛇鹰的图片】6.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搞清楚了什么叫食物链。
现在请看一块庄稼地生活着的一些生物,请你们找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
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食物链的源头在哪里终点又是什么呢7.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8.小组汇报交流。
结合回答【出示食物链的特点:食物链都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源头终点)[三]、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1、谈话:我们知道了食物链的特点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在一条食物链上不同生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能自己制造食物,有的必须以其它生物为食。
我们来分析屏幕上的几条食物链,哪些是自己制造食物,哪些是以其它生物为食的2、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谈话:生物学家给这些不同作用的生物分别起名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及举例】4、学生观看课件。
(教师适时板书: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课件出示:下面几种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三者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5、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些生物的图片请你们判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三者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6、同桌讨论,一分钟后汇报答案。
7、教师小结:生产者,如植物和光合细菌。
它们在有阳光和水的自然条件下,能自行将来自土壤和空气中的简单物质制造出食物。
消费者,如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将生产者生产的食物变成自己的营养,把自己的粪便和尸体排向大自然。
分解者,如一些细菌和一些小动物。
它们能将消费者的粪便和尸体分解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料。
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充当很重要的角色。
大自然中的能量和物质就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循环与交流。
[四]、认识不同的分解者。
【课件出示:“这些可都是分解者哦!”的生物图片】1.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你们还知道哪些生物充当分解者吗(生看图片回答)2.提问:“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3.学生小组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点拨。
4.小组汇报。
5.教师小结: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
植物的养料从土壤中来。
地球上有一类生物——分解者,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而每当它们在吃食物时,都会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养料。
因此它们有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
如果生物界没有了分解者,复杂的物质就无法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绿色植物也就没有养料来再制造食物了,食物链将会中断,生产者、消费者将会灭绝。
[五]、标出多条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1、谈话: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同一区域中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
【课件出示:您能找出下面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吗】2、提问:你们有信心把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全都找出来吗(生:有信心)3、学生操作。
(老师指导快速准确画多条食物链的方法)4、学生汇报: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学生说老师运用多媒体画出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给这些相互交叉的食物链起个形象的名字(生:食物网)【课件出示:食物网概念】5.教师小结: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六]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1、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了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
但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他生物的影响有多大呢【课件出示:一条有蛇的食物链】2、讨论:科学研究讲究证据充分。
我们还是通过真实的例子来看看:曾经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喜欢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杀野生蛇类,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学生:边观察边讨论带来的后果)1.提问:这种影响仅仅体现在这条食物链上吗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谈想法)2.小结: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和更复杂一些的食物网而相互联系,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
大量地捕杀野生动物,最终会破坏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大量使用农药,排放废气、废水、污染物,最终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三)、拓展、总结【课件出示:农民在农田里喷洒农药图片】1.讨论:现在,种植花木及农作物都要喷洒较多农药,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课件出示:设计生物防治方案】2.思考:松毛虫啃食松树,大量的松毛虫甚至给松树带来灭顶之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学生提出防治方案)3.交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5.教师总结: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
破坏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导致食物关系的中断,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四)、巩固应用【出示:P77食物网图片】应用这节课所学知识画出图中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七、板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源头终点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