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测验2
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c222a7316fc700abb68fc8f.png)
药学本科《物理化学》下学期参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A 型题 每一题有5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等温、等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等于E Θ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化E .不一定2.298.15K 时,实验测得苯巴比妥钠(NaP )、盐酸和氯化钠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0735 S ·m 2·mol -1、0.04262 S ·m 2·mol -1和0.01265 S ·m 2·mol -1,则苯巴比妥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
A .0.06262 S ·m 2·mol -1B .0.04792 S ·m 2·mol -1C .0.03732 S ·m 2·mol -1D .0.02626 S ·m 2·mol -1E .0.01313 S ·m 2·mol -13.当温度一定时,某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温度系数大于零,由此可确定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是 。
A .吸热B .放热C .不吸热也不放热D .先吸热后放热E .无法确定4.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等于0E .不一定是多少5.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汞齐电极可归类为 。
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第三类电极D .第四类电极E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6.电解CuSO 4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2F 时,在阴极上析出Cu 的量为 。
A .0.5mol B .1.0 molC .1.5molD .2.0 molE .2.5 mol7.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Cl α-无关的是 。
A .Zn(s) | ZnCl 2(aq) || KCI(aq) | AgCl(s) | Ag(s)B.Zn(s) | ZnCl2(aq) | C12(g) | PtC.Hg(l) | Hg2C12(s) | KCl(aq) || AgNO3(aq) | Ag(s)D.Ag(s) | AgC1(s) | KCl(aq) | C12(g) | PtE.A和B8.在298K时,电池Pb(Hg) (a1) | Pb(NO3)2 (aq) | Pb(Hg) (a2) 中,若a1> a2,则其电动势E 。
物理化学习题2-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习题2-热力学第二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811d2ccb8f67c1cfbd6b81a.png)
物理化学测验(二)2003-04-12一、填空题。
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1、(本小题1分)公式的适用条件是 , 。
2、(本小题1分)理想气体节流膨胀时, 0。
(选填 >,=,<) 3、(本小题2分)按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及能量的传递情况,系统可分为 系统、 系统、 系统。
4、(本小题2分)已知∆f H (FeO , s , 298 K) =-226.5 kJ ·mol -1; ∆f H (CO 2 , g , 298 K) =-393.51 kJ ·mol -1; ∆f H (Fe 2O 3 , s , 298 K) =-821.32 kJ ·mol -1; ∆f H (CO , g , 298 K) =-110.54 kJ ·mol -1;则 Fe 2O 3(s) + CO(g) == 2FeO(s) + CO 2(g)反应的∆r H (298 K) = 。
5、(本小题2分)某气体的C p ,m = 29.16 J ·K -1·mol -1,1 mol 该气体在等压下,温度由20℃变为10℃,则其熵变∆S = 。
6、(本小题2分)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系统的∆S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系统的∆S 0。
(选填 >,< 或 = )7、(本小题5分)5 mol 某理想气体由27℃,10 kPa 恒温可逆压缩到100 kPa ,则该过程的∆U = ,∆H = ,Q = ,∆S = 。
8、(本小题2分)公式∆A=W’的适用条件是 , 。
9、(本小题2分)1 mol 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向真空膨胀至体积变为原体积的10倍,则此过程的∆S = 。
10、(本小题2分)一绝热气缸带有一无磨擦无质量的活塞,内装理想气体,气缸内壁绕有电阻为R 的电阻丝,以电流I 通电加热,气体慢慢膨胀,这是一个 过程,当通电时间t 后,∆H = 。
物理化学Ⅱ练习题
![物理化学Ⅱ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08faf0c8d376eeaeaa314f.png)
物理化学Ⅱ练习题1. 298 K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0.2 mol·m-3,用机械铲从表面上撇去非常薄的表层,测得表面层中表面活性剂物质的吸附量为3×10-6 mol·m-2。
已知298 K纯水的r* =72×10-3 N·m-1 ,假设稀浓度范围内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试计算该溶液的表面张力r。
2. 25 ℃半径为1 μm的水滴与蒸气达到平衡,试求水滴的内外压力差及水滴的饱和蒸气压。
已知25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10-3 N·m-1,体积质量(密度)为0.9971 g·cm-3,蒸气压为 3.168 kPa,摩尔质量为18.02 g·mol-1。
3. 273K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3气体,饱和吸附量为93.8 dm3·kg-1,若CHCl3的分压为6.6672 kPa,其平衡吸附量为73.58 dm3·kg-1,(1) 计算朗缪尔吸附等温式的b值;(2) CHCl3的分压为13.375 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多少?4. 已知在298K时, 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Pa, 请计算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2nm 的水滴表面的蒸气压为若干? 设水的摩尔质量为18.016kg⋅ mol-1, 密度为1⨯ 103 kg⋅ m- 3, 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 N⋅ m-1。
5. 原电池Cd︱Cd2+{ a (Cd2+) = 0.01 }‖Cl- { a ( Cl- ) = 0.5}︱Cl2{ g,100kPa}︱Pt已知:298K时,E {Cl2(g)︱Cl- }=1.3579V, E{Cd2+︱Cd}= - 0.4032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原电池在298K时的电动势E;(3) 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 G m及标准平衡常数6. 298K时,原电池Pt︱H2 (g,100kPa )︱HCl ( b = 0.1 mol·kg-1 )︱Cl2 (g,100 kPa )︱Pt 电动势为1.4881 V,计算HCl溶液中HCl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6c6d6f6b307e87100f6969e.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C) (∂U/∂V)T(D) C V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C)△H大于零(D)△H小于零6、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大小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气体来说,其C p, m恒大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高可能减小,所以其C p,可能小于C V (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而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高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用水蒸气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用汽油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B)ηW<ηO(C)ηW=ηO(D)无法比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393.3 kJ/mol,∆c H mΘ(CO)=-282.8 kJ/mol,则∆f H mΘ(CO)为()(A)-110.5 kJ/mol (B)110.5 kJ/mol(C)-676.1 kJ/mol (D)-172.3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比较,前者()(A) 大(B) 小(C)与后者相等(D)无法比较11、两支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0.01mol蔗糖,向B杯中加入0.01mol NaCl,两支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自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Θ2K(D) K3Θ=ΘΘ21/KK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随A和B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后的式子、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2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2](https://img.taocdn.com/s3/m/e6a4f87a0b4e767f5bcfce53.png)
考研基础物理化学-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某反应,其速率系数k A=6.93min -1,则该反应物A的浓度从1.0mol·dm -3变到0.5mol·dm -3时,所需时间______(分数:2.00)A.0.1min;√B.0.2min;C.1.0min。
解析:2.在定温、定容下发生由元反应组成的对行反应,测得反应的热力学能变为Δr U m=80.00kJ·mol -1,则该正反应的活化能E a,1 ______∙ A.一定等于80.00kJ·mol-1;∙ B.一定大于80.00kJ·mol-1;∙ C.一定小于80.00kJ·mol-1;∙ D.无法确定。
(分数:2.00)A.B. √C.D.解析:3.______(分数:2.00)A.k1和k2的比值不随温度而改变;√B.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反应速率之和;C.反应产物B和D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率之比;D.反应的总速率系数k=k1+k2。
解析:4.表面活性剂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______(分数:2.00)A.表面张力大;B.分子量很大,易被吸附;C.吉布斯吸附量为大的正值;√D.吉布斯吸附量为大的负值。
解析:5.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极浓的电解质溶液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的变化规律是______(分数:2.00)A.κ增大,Λm增大;B.κ减小,Λm增大;C.κ先增大后减小,Λm增大;√D.κ变化不一定,Λm增大。
解析:6.在一个水平放置的洁净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如在水柱的右端轻轻加热,则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分数:2.00)A.水柱不移动;B.水柱向右移动;C.水柱向左移动;√D.无法判断解析:7.实际发生的光化学反应与暗反应的相同之处在于______(分数:2.00)A.反应都需要活化能;√B.反应一定遵守ΔrGm(T,p)<0;C.温度系数都不大;D.化学平衡常数均与光强无关。
《物理化学II》
![《物理化学II》](https://img.taocdn.com/s3/m/80fa55492e3f5727a5e962d4.png)
2009 — 2010 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一、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1、原电池的正极即为阳极,负极即为阴极。
(×)2、单分子反应肯定是一级反应。
(√)3、电极Pt(s)|H2(pө) | OH-(a=1) 是标准氢电极,其φөH-=0 (×)2O/H2,OH4、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弱电解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摩尔电导率减小。
(√)5、设MgCl2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系数)为γ±,则其离子平均活度a±=43γ± b /b。
(√)6、对于反应A Y,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A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零级。
(√)7、对反应2NO + Cl2→2NOCl,只有其速率方程为:υ=k{c(NO)}2 c(Cl2),该反应才可能为元反应。
其他的任何形式,都表明该反应不是元反应。
(√)8、用Λm对c作图外推的方法,可求得HAc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9、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一般化学反应,∆G<0,电化学反应的∆G可小于零,也可大于零(√)10、若反应A+B−→−Y+Z 的速率方程为υ=kc A1.5c B0.5,则该反应为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
(√)二、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0%1、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3需时10min,若再消耗原1/3还需时(C)(A) 10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2、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Q r,则:(B)(A) Q r=0 (B) Q r=T∆S(C) Q r=∆r H(D) Q r=∆r U3、0.001mol·kg-1CuCl2和0.003 mol·kg-1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是:(D)(A) 0.001mol·kg-1 (B) 0.003mol·kg-1(C) 0.002mol·kg-1 (D) 0.012mol·kg-14、在浓差电池Pt(s)│Cl2(pө)│HCl(a±=0.1)│HCl(a±=0.01)│Cl2(pө) │Pt(s) 中,电池的电动势是E,液接电动势是E J,则:(A)(A) E >0,E J >0 (B)E >0,E J <0 (C)E <0,E J >0 ( D)E <0,E J <05、25℃时,电池反应 Ag(s)+12Hg 2Cl 2==AgCl(s)+Hg(l)的电池电动势E =0.0193V反应时所对应的∆S=32.9 J·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为:(D ) (A) 1.70×10-4V ·K -1 (B) 1.10×10-6V ·K-1 (C) 1.01×10-1V ·K -1 (D) 3.41×10-4V ·K -16、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A) 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B)基元反应的级数一般不大于3(C) 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 (D)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7、已知下列二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Cu 2+ + 2e -→Cu(s) φөCu 2+/Cu =0.337VCu + + e -→Cu(s) φөCu +/Cu =0.521V由此算得Cu 2+ + e -→Cu +的φөCu 2+/Cu + =? (D )(A) 0.184V (B) 3.52V (C) -0.184V (D) 0.153V8、在293.15K 及101325Pa 下,反应A(s)+2BD(aq)==AD 2(aq)+B 2(g)在电池中可逆进行,完成单位的反应时间,系统做电功150kJ ,放热8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kJ·mol -1? (B )(A) -80 (B) -230 (C) -232.5 (D) -277.59、平行反应中,已知E 1>E 2,下列措施中哪一个不能改变获得B 和C的比例? (B )(A) 提高温度 (B) 延长时间 (C) 降低温度 (D) 使用催化剂10、氢和氧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D )(A) 大量的引发剂引发 (B) 直链传递的速度增加(C) 自由基被消除 (D) 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三、填空题(每题2分;在题中“____”处填上正确答案)20%1、离子导体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子导体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物理化学(上册)试卷(二)
![物理化学(上册)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6a1fc427192e45361066f53b.png)
物理化学(上册)试卷(二)一、选择题( 共19题38分)1. 2 分(0263)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1= 202 650 Pa,T1= 273 K沿着p/V=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2=405 300 Pa 则ΔH为:(A)(A) 17.02 kJ (B) -10.21 kJ (C) -17.02 kJ (D) 10.21 kJ2. 2 分(0742)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B)(A) ΔH = 0 (B) ΔU = 0 (C) ΔS = 0 (D) ΔG = 03. 2 分(0744)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B)(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不能确定4. 2 分(0776)在N2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C)(A) ΔU = 0 (B) ΔA= 0 (C) ΔS = 0 (D) ΔG = 05. 2 分(0854)用 1 mol 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ΔS = 19.16 J·K-1,则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B)(A) ΔG = 19.16 J (B) ΔG < 19.16 J (C) ΔG > 19.16 J (D) ΔG = 06. 2分(1101)恒压下纯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吉布斯自由能:(B)(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无法确定7. 2 分(1132)在下列状态变化中,哪些可以应用公式d U=T d S-p d V? (C)O2(A) NO2气体缓慢膨胀,始终保持化学平衡NO2===NO+12O2总是落后于平衡组成(B) NO2气体以一定速度膨胀,解离出来的NO+12(C) SO 3气体在不解离为SO 2+12O 2的条件下膨胀(D) 水在-10℃时等温结冰8. 2 分 (1213)把下列化学势与偏摩尔量区别开来: (C)(1) (2) (3) (4) (A) (1)、(4) 偏摩尔量;(2)、(3) 化学势(B) (1) 偏摩尔量;(2) 化学势; (3)、(4) 都不是(C) (1) 偏摩尔量;(2)、(4) 化学势;(3) 都不是(D) (2) 化学势;(3)、(4) 偏摩尔量;(1) 都不是9. 分 (1865)今有298 K , p 的N 2气[状态Ⅰ]和323 K ,p 的N 2气[状态Ⅱ]各一瓶。
物理化学II试卷
![物理化学II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c21db7bbcd126fff6050b02.png)
《物理化学II 》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填上正确答案)15分1、已知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Fe 2+(aq) +2e -→Fe(s) φөFe 2+/Fe = -0.44VFe 3+(aq) +3e -→Fe(s) φөFe 3+/Fe = -0.04V由此计算Fe 3+(aq) +e -→Fe 2+(aq) 的φөFe 3+/Fe 2+值为: ( )(A )-0.20V ; (B )0.40V ; (C )0.20V ; (D )0.76V 2、已知 298.15K 及101325Pa 压力下,反应A(s) + 2BD(aq) = AD 2(aq) + B 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150kJ ,放热80kJ ,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多少 kJ/mol 。
( )(A) -80; (B) -230; (C) -232.5; (D) -277.5 3、对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 ) (A)一定不等于零;(B)一定等于零;(C)一定大于零;(D) 一定小于零 4、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p 0相比: ( )(A )p = p 0; (B )p < p 0; (C )p > p 0; (D )不确定 5、在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浓度和大块颗粒的饱和浓度哪个大? ( ) (A )微小晶粒的大;(B )大块颗粒的大;(C )一样大;(D )无法比较 6、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 )(A )s -1; (B )dm 6·mol -2·s -1; (C )mol -1·s -1; (D )dm 3·mol -1·s -1;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7.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70%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A)0级反应;(B)1级反应;(C)2级反应;(D)3级反应8.若反应A + B = C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则平衡常数K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k-间的关系为:()(A)K>k+/k-;(B)K< k+/k-;(C)K= k+/k-;(D)K与k+/k-关系不定9.反应A B (I);A D (II),已知反应I的活化能E1大于反应II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和D的比例?(A)提高温度;(B)延长时间;(C)加入催化剂;(D)降低温度10.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A)大量的引发剂的引发;(B)直链传递的速度增加(C)自由基被消除;(D)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11、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1/2需时10min,若再消耗1/2还需时为:()(A)10 min;(B)20 min;(C)30 min;(D)40 min12、0.001mol·kg-1CuSO4和0.003mol·kg-1的Na2SO4溶液的离子强度是:()(A)0.001 mol·kg-1(B)0.003 mol·kg-1(C)0.002 mol·kg-1(D)0.013 mol·kg-1 13、对于反应A Y,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A的半衰期反而延长一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14、质量摩尔浓度为b的K2SO4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a B是:()(A)a B=2( b / bө)3γ±3;(B)a B=2( b / bө)γ±3;(C)a B=4( b / bө) γ±3;(D)a B=4( b / bө)3γ±315、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的是:()(A);(B);(C) ;(D)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10分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535edc700c22590103029d17.png)
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一、判断题:1.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1.H2(A) K = 3 ;(B) K = 5 ;(C) K = 4 ; (D) K = 2 。
2.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 小于沸点温度。
3.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A) V m(l) = V m(s) ;(B) V m(l)>V m(s) ;(C) V m(l)<V m(s) ;(D) 无法确定。
4.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A)(A)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B)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C)(C)不能做有用功;(D) 不能判定。
物理化学第二章自测题
![物理化学第二章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120bedb8f67c1cfad6b8fb.png)
第二章自测题一、选择题1.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该气体的下列物理量中,其值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的是()。
(a) p(b) V(c) T, U(d) T, p2.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和大气相隔。
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3.公式∆H=Q p适用于下列过程中的()。
(a) 理想气体从1013.25k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325kPa膨胀(b) 273K,101.325kPa下冰融化成水(c) 298K,101.325k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d) 气体从状态Ⅰ等温可逆变化到状态Ⅱ4.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β和η的数值满足()。
(a) η<1,β <1 (b) η≤1,β≤1(c) η<1,β>1 (d) η<1,β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1)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2)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除非是化学变化,PVT变化不可能(3)恒压绝热膨胀(4)恒温绝热膨胀(a) (1),(4) (b) (2),(3)(c) (3),(4) (d) (1),(2)6.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 )。
(a) Q <0, ∆H =0, ∆p <0 (b) Q =0, ∆H =0, ∆T <0(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7.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8.根据定义等压膨胀系数p T V V ⎪⎭⎫ ⎝⎛∂∂=1α,等容压力系数V T p p ⎪⎭⎫ ⎝⎛∂∂=1β,等温压缩系数Tp V V ⎪⎪⎭⎫ ⎝⎛∂∂-=1κ。
物理化学期末测试(二)
![物理化学期末测试(二)](https://img.taocdn.com/s3/m/a521c458e518964bcf847cdc.png)
物理化学期末测试(二)一、选择题1. 298 K 时,应用盐桥将反应H + + OH - = H 2O(l)设计成的电池是( )(A) Pt,H 2|OH -||H +|H 2,Pt(B) Pt,H 2|H +||OH -|H 2,Pt(C) Pt,O 2|H +||OH -|O 2,Pt(D) Pt,H 2|H +||OH -|O 2,Pt2. 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的要求是 ( )(A) 电池内通过较大电流 (B) 没有电流通过电池(C)有限电流通过电池 (D)有一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3.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 12为 1/(k 2c 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 14应为( )(A) 2/(k 2c 0) (B) 1/(3k 2c 0)(C) 3/(k 2c 0) (D) 4/(k 2c 0)4.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1mol kg ⋅和 0.1 -1mol 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Ω 和 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 (B) 5 : 1(C) 10 : 5 (D) 5 : 105. Ag 棒插入AgNO 3溶液中,Zn 棒插入ZnCl 2溶液中,用盐桥联成电池,其自发电池的书面表示式为 ( )(A) Ag(s)|AgNO 3(m 1)||ZnCl 2(m 2)|Zn(s)(B) Zn(s)|ZnCl 2(m 2)||AgNO 3(m 1)|Ag(s)(C) Ag(s)|AgNO 3(m 1)|ZnCl 2(m 2)|Zn(s)(D) AgNO 3(m 1)|Ag(s)||Zn(s)|ZnCl 2(m 2)6.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φO (Fe 2+/ Fe) = -0.440 V , φ O (Ca 2+/ Ca) = -2.866 VφO (Zn 2+/ Zn) = -0.7628 V , φO (Cu 2+/ Cu) = 0.337 V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 Cu → Fe → Zn → Ca (B) Ca → Zn → Fe → Cu(C) Ca → Fe → Zn → Cu (D) Ca → Cu → Zn → Fe7.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8. 若反应 A + B ==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 则平衡常数 K 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 , k - 间的关系为 ( )(A) K > k +/ k - (B) K < k +/ k -(C) K = k +/ k - (D) K 与 k +/ k - 关系不定9. 电解质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受离子强度影响的规律,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 )(A) 离子强度I 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 I 越大,反应速率越小(C) 同号离子间反应,原盐效应为正(D) 电解质与中性反应物作 用,原盐效应为负10. 用铜电极电解 0.1 -1mol kg ⋅的 CuCl 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A) 2Cl- ─→ Cl 2+ 2e - (B) Cu ─→ Cu 2++ 2e -(C) Cu ─→ Cu ++ e - (D) 2OH - ─→ H 2O + 1/2O 2+ 2e -11. 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如速率常数用 k C 表 示,则 k C 应为 ( )(A) 3.326 -3-1-1(mol dm )s ⋅⋅ (B) 3.0×10-4-3-1-1(mol dm )s ⋅⋅(C) 3326 -3-1-1(mol dm )s ⋅⋅ (D) 3.0×10-7-3-1-1(mol dm )s ⋅⋅12.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 2A → C + 3D 这样的基元反应(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 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或吸热反应13. 水溶液反应 +22Hg + Tl 3+ ─→ 2Hg 2+ + Tl + 的速率方程为 r = k [Hg 22+][Tl 3+]/[Hg 2+]。
物理化学习题详细答案2
![物理化学习题详细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b7e71db6f1aff00bed51e69.png)
8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 于25℃下分解为NH3 与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 于25℃下分解为NH3 与 H22S,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6kPa. (1)当放入NH44HS时容器中 H S,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6kPa. (1)当放入NH HS时容器中 已有39.99kPa的H22S,求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力; (2)容器中原有6.666 已有39.99kPa的H S, 求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力; (2)容器中原有6.666 kPa的NH4,,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 才能形成NH4HS固体? kPa的NH4 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 才能形成NH4HS固体? NH4HS(s) = NH3(g) + H2S (g)
(3)
Θ K 3 = ( pO 2 / p Θ )1 / 2 = K 1Θ K 1Θ = 0.8519 × 5.831 × 10 7 = 4.967 × 10 7
求得FeO的分解压 pO 2 = 2.467 × 10 11 kPa
5
12(2) 在炼铁炉中, 氧化铁按如下反应机理还原: 在炼铁炉中, 氧化铁按如下反应机理还原: FeO(s) + CO(g) = Fe(s) + CO22(g) FeO(s) + CO(g) = Fe(s) + CO (g) 求1120℃下, 还原1 mol FeO需用CO若干摩尔? 已知同温度下 求1120℃下, 还原1 mol FeO需用CO若干摩尔? 已知同温度下 2CO22(g)= 2CO(g) + O22(g) K =1.4×10-12 2CO (g) = 2CO(g) + O (g) K =1.4×10-12 (2) CO2(g) = CO(g) + (1/2)O2(g)
11应化《物理化学》(二)小测验
![11应化《物理化学》(二)小测验](https://img.taocdn.com/s3/m/85efd3e35ef7ba0d4a733b8d.png)
《物理化学》(二)小测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对Na3PO4溶液,其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表达式为()。
2.在电解时阴阳极均有多种反应可以发生,阴极上总是极化电极电势()的反应优先发生,阳极上总是极化电极电势()的反应优先发生。
3.无论电解池或原电池,极化结果是阴极电势更(),阳极电势更()。
4.拿一根内径较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水面在玻璃管中呈()面,并且液面比外面的水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5.物理吸附是由()引起的,因而是()层的;化学吸附是由()引起的,因而是()层的。
6.将反应设计成电池:2Ag++ H2(g)= 2Ag + 2H+ ( )。
7. 浓差电池Ag|AgNO3(a1=0.5)|| AgNO3(a2=1)|Ag的电池反应是(),电动势为()8.在原电池中阳极发生()反应,阴极发生()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是从()极流向()极。
9.用银电极电解AgNO3溶液,通入1A的电流,若要在阴极上析出5.40g金属Ag,所需要的时间为()。
(Ag的原子量为108,F= 96500库仑·mol-1)10.在50 cm3浓度为0.1 mol·dm-3的HAc溶液中加入30 cm3水,其电导率将(),摩尔电导率将()。
11.通电于AgNO3溶液中,其中NO3-迁移速率为Ag+的4倍,则NO3-的迁移数为Ag+的()。
12.有4个浓度都是 0.01 mol ·kg -1 的电解质溶液,KCl 、CaCl 2、CuSO 4、AlCl 3,其中离子强度最大的是( ),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二、简答题1. 无限稀释时,HCl 、KCl 、和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势梯度下,溶液中Cl -的运动速度是否相同?Cl -的迁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2. 简述表面张力和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两物理量的异同点。
二、计算题1. 已知298K 时NaCl 、NaOH 和NH 4Cl 的Λm ∞分别为108.6×10-4、217.2×10-4和129.8×10-4 S •m 2•mol -1;0.1 mol ·dm -3的NH 3•H 2O 的电导率κ为3.09×10-2 S •m -1。
大学物理阶段测验2
![大学物理阶段测验2](https://img.taocdn.com/s3/m/cbbd6ad276eeaeaad1f33044.png)
ln(
* PB ,2 * PB ,1
)=−
31999 1 1 ( − ) = −0.2850 8.314 373.1 383.7
* θ PB , 2 = 0.7520 × P = 76.198KPa
在液态混合物沸腾时(101.325Kpa 下) :
* * P = PA , 2 x A + PB , 2 (1 − x A ) * P − PB ,2 * * PA , 2 − PB , 2
2.在 298.15K,101.325kPa 时某溶液中溶剂 A 的蒸气压为 PA,化学势为 µ A ,凝固点为 TA,
* * 上述三者与纯溶剂的 PA , µ* A , TA 相比,有
* * A. PA < PA , µ * A < µ A , TA < TA * * B. PA > PA , µ * A < µ A , TA < TA * * > PA , µ * C. PA A < µ A , TA > TA
= (300 − 2 × 250) J ⋅ mol −1 ⋅ K −1
TEL:010-64434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200 J ⋅ mol −1 ⋅ K −1
xA =
=
101.325 − 76.198 = 0.250 176.525 − 76.198
x B = 0.750
θ ( 298.15 K ) = (10 − 2 × 35) KJ ⋅ mol −1 2.解: ( 1) ∆rH m
= −60kJ ⋅ mol −1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2套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2套](https://img.taocdn.com/s3/m/3b2a4d7beefdc8d376ee3258.png)
物理化学试题A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pθ, K下过冷水结成同温度下的冰,则该过程中:()(A) ΔS=0 ΔG=0 (B) ΔS>0 ΔG<0(C) ΔS <0 ΔG<0 (D) ΔS>0 ΔG >02.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A); (B);(C);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C)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和 O2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A) ΔH = 0 (B) ΔU = 0(C) ΔS = 0 (D) ΔG = 05.在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一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A) ΔH>0,且ΔS>0 (B) ΔH>0,且ΔS<0(C) ΔH<0,且ΔS>0 (D) ΔH<0,且ΔS<06.公式 d G = V d p -S d T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A) 298K、101325Pa 下的水蒸发过程(B)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C) 电解水制取氢(D) N2(g) + 3H2(g)=2NH3(g) 未达平衡7.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A) S(气)>S(液)>S(固); (B) S(气)<S(液)<S(固);(C) S(气)=S(液)=S(固);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获得更多NO,应采取的措施是:()2(A) 降温和减压 (B) 降温和增压(C) 升温和减压 (D) 升温和增压9. 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A) 1 (B)2 (C)3 (D)410.下述分子熵最大是:(),(A)CH4 (B)C2H6 (C)C3H8 (D)C10H22二、问答(30分)1. (5分)冰在0℃转变为水,dS>0,但在0℃ P=Pθ时,冰与水处于平衡状态,而dS=0是平衡条件,对吗2. (5分)在绝热过程中,∵Q=0∴dS=0,对吗3. (10分)试问下列过程哪些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等于零•1)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2)液体水在正常沸点汽化为水蒸气•3)H2与O2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2O(l)•4)理想气体向真空容器中膨胀4. (10分)说出下列公式的使用条件(1)ΔG=ΔH-Δ(TS);ΔG=ΔH-TΔS(2)(ΔG)=W'f(3)ΔG=∫VdP ΔG=nRTlnP2/P1(4)ΔS=Q/T(5)ΔS=nCplnT2/T1三、计算(40分)1.(10分)将1 mol理想气体在298K下等温可逆膨胀,体积从50l升膨胀到100l 升,试计算过程的Q、W、ΔU、ΔH和ΔS2. (10分)乙醇和甲醇组成的理想溶液, 在293 K时纯乙醇的饱和蒸气压为5933 Pa, 纯甲醇的饱和蒸气压为11826 Pa。
物理化学试卷二及解答
![物理化学试卷二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9de02e5172ded630b1cb62d.png)
试卷二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填在答题纸表格内)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dm -3和0.1mol·dm -3的NaCl 和KNO 3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Ω和2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之比为 ( ) (A)1∶5 (B)5∶1 (C)1∶20 (D)20∶12.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
欲测AgCl(s)的活度积K SP ,应设计的电池是( ) (A)Ag|AgCl(s)|HCl(aq)|Cl 2(g,p )|Pt (B)Pt|Cl 2(g,p )|HCl(aq)||AgNO 3(aq)|Ag (C)Ag|AgNO 3(aq)|HCl(aq)|AgCl(s)|Ag (D)Ag|AgCl(s)|HCl(aq)||AgNO 3(aq)|Ag3.液滴自动呈球形的原因是:( )(A)表面层的分子比其内层分子的能量低,是由于表面分子被内层分子所吸引的结果 (B)表面层的分子受垂直于液面且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 (C)分散度越高,表面能越大 (D)液体具有粘度4.下列关于液面附加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液面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 (B)液面附加压力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C)水平面Δp <0 (D)肥皂泡Δp =2/r γ5.将一毛细管插入某一液体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θ<90º,h>0,润湿 (B)θ>90º,h>0,不润湿 (C)θ<90º,h<0,润湿 (D)θ=90º,h<0,不润湿 6.对于表面活性物质应有( )(A)T c γ∂⎛⎫- ⎪∂⎝⎭>0正吸附 (B)Tc γ∂⎛⎫- ⎪∂⎝⎭<0负吸附(C)T c γ∂⎛⎫- ⎪∂⎝⎭>0负吸附 (D)Tc γ∂⎛⎫- ⎪∂⎝⎭<0正吸附7.在一支水平放置的洁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今在水柱右端微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水柱将( )(A)不移动 (B)向右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8.下列的吸附现象哪一点不属于化学吸附( )(A)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必须是选择性吸附 (B)吸附热较大 (C)吸附很快可达平衡 (D)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改变反应级数 (B)不改变频率因子 (C)不参与化学反应 (D)不改变平衡常数10.298K ,某反应在起始浓度为0.1mol ∙dm -3和1mol ∙dm -3时,半衰期均为60分钟,该反应为(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11.对平行反应,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两反应的速率常数k 1和k 2的比值不随温度而变 (B)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反应速率之和 (C)反应产物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率之比 (D)达平衡时,正、逆向的反应速率相等12.如果D 2 + Z 2 → 2DZ 是二级反应,它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这样表示:2d[]d Z t -=k 1[D 2][Z 2] d[]2d DZ t =k 2[D 2][Z 2]2d[]d D t-=k 3[D 2][Z 2]则k 1、k 2、k 3之间的关系为( )(A)k 1=2k 2=k 3 (B)k 1=k 2=k 3(C)k1=2k2=2k3(D)k1=k2=1/2k313.丁铎尔效应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散射(D)光的透射14.过量的KI与AgNO3混合,制溶胶,其结构为[(AgI)m·n I-·(n-x)K+]x-·x K+,则胶粒是指( )(A)(AgI)m(B)(AgI)m·nI-(C)[(AgI)m·nI-·(n-x)K+] x-(D)[(AgI)m·nI-·(n-x)K+]x-·xK+15.影响溶胶粒子电泳速度的因素中,错误的是()(A)电泳速度与电动电势成正比(B)电泳速度与外加电场的电势梯度成正比(C)电泳速度与溶液的粘度成反比(D)电泳速度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成反比16.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
物理化学测验(二)
![物理化学测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186c39553b3567ec102d8a35.png)
物理化学测验(二)一、填空题1、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等于,在工作于温度为T1与T2两热源间的所有热机中,只有热机的效率最高,它的效率值可达η= 。
2、历史上曾提出过两类永动机。
第一类永动机指的是就能做功的机器。
因为它违反了定律,所在造不出来。
第二类永动机指的是,它并不违反定律,但它违反了定律,故也是造不出来的。
3、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按性质的分类,熵属于性质。
在隔离系统中,一切可能发生的宏观过程都是过程,均向着系统的熵值的方向进行。
直至平衡时,熵值达到此条件下的为止。
在隔离系统中绝不会发生熵值的过程。
4、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的函数。
当物质由它的固态变到液态,再变到气态时,它的熵值应是的。
而当温度降低时,物质的熵值应是的。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是。
5、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是:对亥氏函数判据公式△A≤0,是。
对吉氏函数判据公式△G≤0,是。
对热力学基本方程式,如dG=-SdT+Vdp等,是。
6、热力学第一定律△U=Q+W的适用条件是;热力学第二定律△S≥0作判据时的适用条件是;热力学第三定律S(0K)=0的适用条件是。
7、理想气体的恒温过程为恒的过程;所有气体的节流膨胀为恒过程;所有系统的可逆绝热过程为恒;所有恒温恒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为恒的过程。
8、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相同的终态压力,则终态的温度T可逆 T不可逆,终态的体积V可逆 V不可逆(填入>、<或=)。
9、对于U、H、S、F和G等热力学量,(1)在绝热定容反应器中反应,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2)在373K和101325Pa下,液体水气化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3)气体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4)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10、理想气体等温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其△U ,△S 。
11、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其△U 0,△S 0。
12、在 、 、 的条件下,系统的自发变化总是朝着吉布期函数 的方向进行的,直到系统达到平衡。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二》试题B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二》试题B卷](https://img.taocdn.com/s3/m/51277c5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9.png)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试题B卷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试题B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在10cm31mol·dm-3KOH溶液中加⼊10 cm3⽔,其电导率将(A) 增加(B) 减⼩(C) 不变(D) 不能确定2.电解质i 在溶液中的离⼦平均活度系数为γi ( = γ±),对于γi⼤⼩的下列判断哪个正确(A) γi≤1 (B) γi ≥ 1(C) A、B 都有可能(D) γi恒⼩于13.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的活度⽆关?(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4.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A) 在阳极上发⽣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发的5.⼀个可以重复使⽤的充电电池以1.8V 的输出电压放电,然后⽤2.2V 的电压充电使电池恢复原状,整个过程的功、热及体系的吉布斯⾃由能变化为:(A) W < 0,Q < 0,△G = 0(B) W > 0,Q < 0,△G< 0(C) W > 0,Q > 0,△G < 0(D) W < 0,Q > 0,△G= 06.⽤铜电极电解0.1mol·kg的CuCl2⽔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A) 2Cl- ─→Cl2+ 2e-(B) Cu ─→Cu2++ 2e-(C) Cu ─→Cu++ e-(D) 2OH-─→H2O +1/2O2+ 2e-7.电解时, 在阳极上⾸先发⽣氧化作⽤⽽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势最⼤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者8.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 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A) △rH (B) T△rS(C)⼀定为零(D)与△rH和T△rS均⽆关9.某⼀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2h,则48h 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A) 1/16 (B) 1/8 (C) 1/4 (D) 1/210.⽔溶液反应Hg22+ + Tl3+─→2Hg2+ + Tl+的速率⽅程为r = k[Hg22+][Tl3+]/[Hg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测验2(多组分热力学及化学平衡) 选择填空(40分)
1.2mol A 物质和3mol B 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和形成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 和B 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 10-5m 3·mol -1,
2.15⨯ 10-5m 3·mol -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C )
(A) 9.67⨯10-5m 3 (B)9.85⨯10-5m
3 (C)1.003⨯10-4m 3 (D) 8.95⨯10-5m 3
V =n A V A +n B V B 2.在373.15K 和101325Pa•下水的化学势与水蒸气化学位的关系为:( A )
(A) μ(水)=μ(汽) (B) μ(水)<μ(汽) (C) μ(水)>μ(汽) (D) 无法确定
3.298K ,p ∅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 3,苯的物质的量为
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dm 3,苯的物质的量为0.5,化学势为μ2, 则
( B ) ln B B B RT x μμ=+$
(A) μ1 >μ2 (B)μ1 < μ2 (C)μ1 = μ2 (D) 不确定
4.100℃时 x KCl =0.05的水溶液上方蒸气压P =88.5kPa ,以纯水为标准态,该溶液中水的活度a 水= 0.873 ,活度系数水γ= 0.918 。
5.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111.3kPa ,则该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为 107.9 kPa 。
6.在1100℃ 时,发生下列反应:
(1) C(s)+2S(s)=CS 2(g) K 1Θ =0.258
(2) Cu 2S(s)+H 2(g)=2Cu(s)+H 2S(g) K 2Θ =3.9⨯ 10-3
(3) 2H 2S(g)=2H 2(g)+2S(s) K 3Θ =2.29⨯ 10-2
则1100℃ 时反应 C(s)+2Cu 2S(s)=4Cu(s)+CS 2(g)的K Θ 为: ( A )
(A) 8.99⨯10-8 (B) 8.99⨯10-5 (C) 3.69×10-5 (D) 3.69⨯10-8
反应(3)=(1)-2(2)+(3)
7.反应CH 3COOH(l)+C 2H 5OH(l)=CH 3COOC 2H 5(l)+H 2O(l)在25℃平衡常数K c Θ为9.0,今以CH 3COOH 及C 2H 5OH 各1 mol 混合进行反应,则达平衡常数最大产率为:( C )
(A) 25.0% (B) 66.7% (C) 75.0% (D) 50.0% K c Θ=x 2/(1-x)2
8.已知445℃时, Ag 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kPa,则此时分解反应Ag 2O(s)=2Ag(s)+1/2O 2(g)的∆r G m ∃ ( C )P201 (A) 14.387kJ ·mol -1 (B) 15.92 kJ ·mol -1 (C) -15.92 kJ ·mol -1
(D) -31.83
kJ ·mol
-1 9.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 G m ∃ = 25kJ ·mol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C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10.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A P212
(A) C 6H 5C 2H 5(g) = C 6H 5C 2H 3(g) + H 2(g) (B) CO(g) + H 2O(g) = CO 2(g) + H 2(g)
(C) 3/2 H 2(g) + 1/2 N 2(g) = NH 3(g) (D) CH 3COOH(l) + C 2H 5OH(l) = H 2O(l) +
C 2H 5COOH 3(l)
计算题(60分)
一、1kg A 溶剂中,溶解不挥发性溶质B 2.22g ,B 在A 中不电离,假设此溶液具有稀溶液
的性质。
已知B 的摩尔质量为55.0g ·mol -1, A 的K b =0.78K ·mol -1·kg ,∆vap H m θ(A)=40.67 kJ ·mol
-1 为常数,该溶液的密度近似为1 kg ·dm -3。
试求:
(1) 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
(2) 此溶液在50 ℃ 时的渗透压∏。
(3) 纯A 和此溶液25 ℃时的饱和蒸气压。
已知纯A 100 ℃ 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Pa 。
(20分)
P184
(1) ∆T b =K b b B
(2) ∏= c B RT
(3) P139 ln(p ’/p )= -[∆vap H m θ(H 2O)/R ](1/T ’-1/T )
二、反应 CO(g)+H 2O(g) = H 1(g)+CO 2(g) 在 800 ℃时 K θ= 2,计算:
(1) 该反应在 800 ℃时的∆r G m θ;
(2) 800 ℃时由 1 mol CO(g)和 4 mol H 2O(g)开始反应,达到平衡后 CO(g) 的转化率. (1) △G = - RT lnK
(2) 设 CO 转化率为 α
CO(g) + H O(g) = H (g) + CO (g)
开始 1 4 0 0
平衡 1-α 4-α α α
1.求298.15K ,θP 下反应 H 2(g) +2O 2(g) = H 2O(g)的P K ,P K 和x K ;
2.设θm r H ∆,θ
m r S ∆不随温度变化,反应物按反应计量系数比进料,在什么温度下,H 2的平衡转化率可以达到60%? (1)11(395.2)(296.1)099.1kJ mol 2
r m H θ-∆=----⨯=-⋅ -11256.2248.5205.0394.82J K 2
r m S θ∆=--⨯=-⋅ 31(99.1)298.15(94.82)1070.83kJ mol r m G θ--∆=--⨯-⨯=-⋅
28.571270830exp() 2.56108.314298.15
K e θ===⨯⨯ P2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