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分类
兽药品种分类

兽药品种分类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用途、成分、剂型等不同特点,兽药可以被分类为多个类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兽药的分类。
一、按照用途分类1. 预防性兽药:这类兽药主要用于预防动物患病,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常见的预防性兽药包括疫苗和抗体制剂。
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给动物接种,激活其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从而增强动物对某种特定疾病的抵抗能力。
抗体制剂则是将其他动物或人体中提取出来的抗体注射到目标动物体内,起到快速增强其免疫力的作用。
2. 治疗性兽药:这类兽药主要用于治疗已经患有某种具体疾病的动物。
常见的治疗性兽药包括抗生素、抗菌素和解毒剂等。
抗生素和抗菌素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从而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疾病。
解毒剂则可以中和某些毒素,减轻或消除动物体内的毒素对其造成的损害。
3. 控制性兽药:这类兽药主要用于控制害虫、寄生虫和其他外部寄生生物对动物的侵袭。
常见的控制性兽药包括驱虫剂、杀虫剂和杀螨剂等。
驱虫剂可以驱除或杀死寄生在动物体内或外部的各种虫类,如蛔虫、跳蚤等。
杀虫剂和杀螨剂则主要用于防治农畜产品上的昆虫害虫,保护动物健康。
二、按照成分分类1. 化学合成兽药:这类兽药是通过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得到的药品。
化学合成兽药具有稳定性好、纯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动物医学领域。
常见的化学合成兽药包括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营养补充剂等。
2. 生物制品兽药:这类兽药是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或合成的药物。
生物制品兽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常见的生物制品兽药包括疫苗、抗体制剂和酶制剂等。
三、按照剂型分类1. 注射剂:这类兽药以液体形式注射到动物体内。
注射剂可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达到迅速治疗的效果。
常见的注射剂包括针剂、溶液和悬浮液等。
2. 饲料添加剂:这类兽药以粉末或颗粒形式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
饲料添加剂可以通过动物摄入食物来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兽药分类[宝典]
![兽药分类[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e96a0c7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4.png)
兽药分类及简介(一)抗微生物药001.概述00①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一般要求3以上。
00②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00③抗菌活性:抗菌药具有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能力。
常用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和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表示。
00④耐药性: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00⑤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体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与其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在首次应用时也产生耐药的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
00耐药性分类:001°基因突变所致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
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的药产生耐药,且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
002°质粒所介导的耐药性。
最为常见,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转移。
00耐药的机制:00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氨基苷类钝化酶等。
002°抗生素渗透障碍:膜通透性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
003°靶位改变: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作用部位的结构发生改变。
004°抑制核酸代谢。
005°其它002.磺胺类药物00广谱、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效果大大增强,但易耐药,并有交叉耐药现象,并损害肾脏。
00抗菌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等。
00作用机理: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共同竞争细菌合成叶酸进一步合成核酸所需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另外一种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二者联用具协同作用。
00应用注意事项:①剂量要大,首次加倍量;②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③不能与局麻药同时使用;④最好与碳酸氢钠合用,加速排出;⑤影响产蛋,产蛋鸡禁用;⑥有残留,上市前应停药7天。
00临床应用:00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泰灭净,SMM):抗菌最强,长效,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对猪弓形虫、鸡球虫、鸡住白细胞虫效果良好。
兽药的种类

兽药的种类
兽药按照其作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抗生素:用于治疗兽医领域的细菌感染,例如青霉素、四环素等。
2. 抗寄生虫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兽医领域的寄生虫感染,如驱虫药、杀虫剂等。
3. 抗病毒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兽医领域的病毒感染,例如抗犬瘟热药、抗猪瘟药等。
4. 镇静剂和麻醉剂:用于兽医手术和检查时对动物进行镇静和麻醉,如镇静药和麻醉药等。
5. 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群、钙剂等。
6. 激素药物:用于调节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例如激素替代疗法、生长激素等。
7. 抗真菌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兽医领域的真菌感染,如抗真菌霜、抗真菌喷剂等。
请注意,具体的兽药种类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见分类,具体使用需要根据动物种类、病情和兽医的建议来选
择。
同时,在使用兽药时,请务必遵循兽医的指导和剂量要求,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中兽药分类

中兽药分类
中兽药通常按照其药理作用、适用范围和剂型等方面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兽药分类:
1. 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等。
2. 抗寄生虫药物:用于防治动物寄生虫感染的药物,如驱虫剂、驱蛆剂等。
3.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动物病毒感染疾病的药物,如病毒灵、利巴韦林等。
4. 抗炎药物:用于消除或减轻动物体内炎症反应的药物,如泼尼松龙、对乙酰氨基酚等。
5. 解热镇痛药物:用于控制动物发热和缓解疼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6.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用于补充动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铁剂等。
7. 补益药物:用于增强动物体质、调节免疫功能等的药物,如参麦片、党参等。
8. 消毒剂:用于消毒动物环境或伤口的药物,如酒精、碘酒等。
9. 兽用中草药:采用植物中的药用部分制成的药物,如黄芩、蒲公英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兽药的使用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合理用药原则,并严格按照兽医处方使用。
兽药剂型分类

兽药剂型分类兽药剂型分类主要根据药物的剂型来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为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外用剂型、饲料添加剂等。
口服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液体剂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口腔进入动物体内,或者混合在饲料中喂食给动物。
片剂是指将药物制成平面或圆形,以便于饲喂。
颗粒剂则是将药物制成小粒形状,以便于加入动物饲料中。
液体剂则是将药物以液态形式制成,直接加入动物口中或混入饲料中。
口服剂型具有方便、易于使用的优点,但是剂量确定和吸收率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注射剂型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包括水溶性注射剂、油溶性注射剂和混悬液注射剂等。
水溶性注射剂是指将药物制成水溶性溶液或粉末,通过注射器注射进入动物体内。
油溶性注射剂则是将药物制成油溶性溶液或悬浊液,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进入动物体内。
混悬液注射剂则是将药物制成混悬液,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进入动物体内。
外用剂型包括涂剂、洗剂和喷雾剂等。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直接涂抹或者喷洒药物达到治疗作用。
涂剂是一种制成膏状或液状的药物,直接涂抹在动物体表面。
洗剂则是将药物制成洗涤剂,通过洗涤的方式将药物作用于动物体表面。
喷雾剂则是将药物制成喷雾剂,直接喷雾在动物体表面。
饲料添加剂是指将药物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剂型,这种剂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饲料的方式将药物添加到动物体内,以达到治疗或预防的效果。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混合型饲料添加剂、预混型饲料添加剂、颗粒型饲料添加剂等。
总的来说,兽药剂型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同的兽药剂型有不同的优缺点,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兽药剂型。
同时,使用兽药时需要遵守兽药使用规范,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兽药分类及其应用方式

兽药分类及其应用方式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的药物。
兽药的分类及其应用方式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兽药的分类以及不同分类下的应用方式。
兽药可以按照其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兽药可分为内服药、外用药和注射剂。
内服药是指通过动物口服的药物形式,例如片剂、颗粒剂或溶液剂。
外用药是直接外用于动物体表的药物,例如喷雾剂、膏药或洗剂。
注射剂则是通过注射方式给予动物药物,例如针剂、针头、胶囊或针剂。
兽药还可以根据其作用目标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的动物疾病和治疗需求,兽药可以分为抗菌药、抗寄生虫药、抗病毒药以及生物制品等。
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如青霉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
抗寄生虫药则是针对动物体内或体外的蠕虫、寄生虫等进行治疗,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
抗病毒药则可用于治疗动物的病毒感染,如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生物制品主要是指由细胞培养、分离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动物源性药物,如疫苗、血浆制品等。
兽药的应用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动物情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兽药可通过饲料添加、饮水添加、浸泡法、喷洒法、直接涂抹等方式进行使用。
在农场或养殖环境中,将兽药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兽药溶于动物的饮水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对于外用药物,可以通过喷洒或直接涂抹在动物体表进行治疗。
对于注射剂,需要专业的兽医或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处理,确保药物正确注射到动物体内。
兽药的分类及其应用方式对于动物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处理方式和作用目标来对兽药进行分类。
不同的应用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过针对动物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兽药的分类和应用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我对兽药分类及其应用方式的理解是,它们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分类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满足不同动物疾病的治疗需求。
而应用方式的正确使用则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确保药物能够准确地给予动物。
兽药分类及应用

兽药分类及应用一、引言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兽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以及促进动物生长和增强免疫力的药品。
根据其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不同,兽药可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分别介绍各类兽药的特点及其应用。
二、抗生素类兽药抗生素类兽药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一类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四环素等。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等。
但由于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超量或过度使用。
2. 不可将人用抗生素直接喂给动物。
3. 使用前需进行敏感试验,确定对该种细菌有效才可使用。
三、激素类兽药激素类兽药是指具有激素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雌激素、孕激素等。
这类药物可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量,但也会对动物体内代谢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兽医学上的“激素病”。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超量或过度使用。
2. 不可将人用激素直接喂给动物。
3. 使用前需了解该药对动物体内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四、消毒剂类兽药消毒剂类兽药是指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的一类药品,常见的有过氧化氢、氧化钙等。
这类药品广泛应用于动物场所、设备和器具等消毒。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不可超量或过度使用。
2. 不可将人用消毒剂直接喷洒到动物身上。
3. 使用前需了解该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五、驱虫类兽药驱虫类兽药是指用于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内寄生虫的一类药品,常见的有氯丙嗪、多菌灵等。
这类药品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不可超量或过度使用。
2. 不可将人用驱虫剂直接喂给动物。
3. 使用前需了解该药对动物体内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六、营养类兽药营养类兽药是指能够提高动物营养水平和增强抵抗力的一类药品,常见的有氨基酸、维生素等。
我国兽药分类

我国兽药分类
在中国,兽药按照其用途和管理要求被分为下列不同的分类:
1. 兽药品种分类:
a. 化学合成药品:基于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兽药,如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
b. 生物制品:使用活体生物制备的兽药,如疫苗、血清等。
c. 中药兽药:使用中草药材制备的兽药,基于中医理论应用于动物治疗。
d. 生物源兽药:使用动物组织、分泌物、细胞等制备的兽药,如动物源性抗生素、胰岛素等。
2. 养殖用兽药和伴侣动物用兽药分类:
a. 养殖用兽药:主要用于畜禽、水产等养殖行业的动物。
包括生长促进剂、预防和治疗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等。
b. 伴侣动物用兽药:用于宠物和伴侣动物的药物,如狗、猫、鸟类等。
包括预防跳蚤、虱子等寄生虫药物、治疗宠物疾病的药物等。
3. 兽药功能分类:
a. 治疗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
b. 预防药物:用于预防疾病的药物,如疫苗等。
c. 诊断试剂:用于动物疾病的检测诊断试剂,如快速检测试剂等。
d. 对外寄生虫控制剂:用于控制动物寄生虫的药物,如杀虫剂等。
4. 兽药管理分类:
a. 非处方兽药:可在兽药市场和门诊等地点购买和使用,无需处方,如一些常规预防药品等。
b. 处方兽药:需要兽医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多用于治疗疾病或控制症状较严重的情况下。
这些分类有助于规范兽药的使用和管理,保护动物健康,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人畜共患病防控。
在使用兽药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并在兽医指导下正确使用兽药。
兽药基础知识和实务

兽药基础知识和实务:一、兽药概述1. 兽药定义: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并规定做为兽药。
2. 兽药分类:兽药主要分为疫苗类、抗生素和合成药物类、生物制品类以及营养性添加剂。
疫苗是用于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抗生素和合成药物具有治疗作用;生物制品是由特定微生物或免疫产物制造而成的制品。
3. 兽药管理:中国对于兽药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对于食品动物相关疾病的防治,更是有着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
兽药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二、兽药基础知识1. 药物作用:兽药具有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功能,包括消除病因或病原作用,对症治疗作用,局部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2. 药物剂型:兽药的剂型大致可分为粉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体制剂等。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药效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动物和疾病情况。
3.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之一,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在使用兽药时,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病情和药物性质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4. 药物的储存:兽药应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过期或废弃的兽药应及时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和危害动物健康。
5. 兽药的合理使用:在使用兽药时,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病情、药物性质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同时,要注意避免滥用和滥用兽药的情况出现。
三、临床用药实务1. 诊断与治疗:在给动物使用兽药之前,必须进行诊断,了解动物的病情和患病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在用药过程中,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
2. 用药原则:在临床用药时,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
不仅要考虑治疗效果,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和环保因素。
3. 处方开具:在使用兽药时,必须由专业兽医师开具处方,并由专业人员按照处方规定进行使用。
严禁随意使用药物或滥用兽药的情况出现。
兽药的分类概念

兽药的分类概念
兽药是指用于治疗、预防、诊断和控制动物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兽药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1. 治疗药物: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和症状,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和疾病。
2. 预防药物:预防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动物患病,包括疫苗和抗体制剂。
疫苗可以激发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增强其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
抗体制剂则是通过注射动物体内提供免疫力来防止感染。
3. 诊断药物:诊断药物用于检测和诊断动物的疾病。
例如,血液检测药物可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标志物,帮助兽医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4.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从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包括激素、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等。
这些制剂可以用于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功能,以及改善其健康状况。
此外,兽药还可以根据其使用对象进行分类,例如家畜兽药、宠物兽药和野生动物兽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兽药的使用和销售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食品安全。
在使用兽药时,兽医和饲养员应遵循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防止潜在的药物残留和药物抗性的产生。
新兽药分类

新兽药分类:
第一类:我国创制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包括天然药物中提取的及合成的新发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我国研制的国外未批准生产。
仅有文献报道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新发现的中药材;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
第二类:我国研制的国外己批准生产,但未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
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分及其制剂。
第三类:我国研制的国外已批准生产,并已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已知有效单体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取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西兽药复方制剂;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第四类: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新的中药制剂(包括古方、秘方、验方、改变传统处方的);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中成药。
第五类:增加适应证的西兽药制剂、中兽药制剂(中成药)。
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

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2010-10-17 20:07兽药产品的分类与使用1 兽药的分类1.1 抗微生物药1.1.1 抗生素1.1.1.1 青霉素类(B-内酰胺类)(1、A类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作用机理: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使新合成的细胞壁缺陷而溶菌(青霉素类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而实现)繁殖期的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十分旺盛, 是繁殖期杀菌剂。
常用的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A、青霉素a、对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药敏, 抗原虫。
b、水中稳定性差, 半小时饮药水为宜。
c、不要与酸性药物合用, 易受胃酸破坏。
防治办法:青霉素+西米替丁(防胃酸分泌)增效青霉素8倍。
d、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治疗:a、呼吸道病b、乳房炎c、球虫d、梭状芽孢菌B、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a、耐酸(可口服)。
b、不耐热(闭光阴凉保存)。
c、能被碱分解(不与碱性药物合用如NaHCO3)。
d、对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药敏、抗原虫。
e、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C、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a、耐酸、耐热(对氨苄青霉素讲)。
b、血液浓度高(是氨苄青霉素的3倍)。
c、链球菌最药敏。
d、不能治疗支原体:一般与喹诺酮合用来治疗支原体。
e、丙磺舒能减慢肾排除而增效5倍。
治疗肠道病:羟氨支青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等;治疗呼吸道病:羟氨苄青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治疗枝原体)+丙磺舒(减慢肾排除) +扑热息痛(减慢胃排除)等。
1.1.1.2 头孢类 (B-内酰胺类)(1、A类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作用机理: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新合成的细胞壁缺陷而溶菌(青霉素类结合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而实现)。
繁殖期的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十分旺盛,是繁殖期杀菌剂。
常用的有:头孢拉定、头胞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呋钠。
A、头孢拉定a、口服易吸收。
b、空腹服药吸收迅速(饲喂前1小时或饲喂后2小时)。
c、丙磺舒抑制肾排除而增效5倍。
兽药使用的常识

兽药使用的常识兽药使用是畜牧业和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正确合理地使用兽药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以下是兽药使用的一些常识:1.兽药分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滥用可能导致抗药性。
抗寄生虫药物:针对寄生虫的感染。
激素类药物:用于促进生长、改善生产性能。
疫苗: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
消毒剂:用于对动物场所和设备进行卫生处理。
2.使用原则:按照兽医处方使用:兽药的使用应该由兽医开具处方,按照处方使用。
严格控制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特别是激素类药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注意药物残留期:使用兽药应注意药物的残留期,以避免对畜产品质量的影响。
3.注重兽医指导: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养殖场的动物健康检查,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计划。
兽医培训:养殖业从业人员应接受兽医的培训,了解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
4.药物储存和处理:药物储存条件:兽药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药品处理:药品过期后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误用。
5.注意动物生产周期:哺乳期和产蛋期:在哺乳期和产蛋期,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以免影响乳品和蛋品质量。
6.注重防疫工作:定期疫苗接种:对于可能受到传染病威胁的动物,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总体来说,正确使用兽药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种类、生产阶段、疾病情况以及药物的特性,遵循科学的养殖管理原则,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保障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合理使用兽药也有助于减少抗药性的风险,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兽药管理制度

兽药管理制度兽药是维护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兽药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兽药分类和登记管理、兽药使用和销售、兽药监督和处罚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兽药分类和登记管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兽药被分为兽用抗生素、兽用化学药品和中兽草药等三类。
兽用抗生素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类和疫苗。
兽用化学药品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化学合成药品,主要包括抗寄生虫药、抗菌药和消毒剂等。
中兽草药是指由天然中草药提取的治疗和预防畜禽疾病的药物。
针对不同的兽药分类,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
所有上市兽药必须经过登记、备案和批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兽药生产企业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同时配备专业的兽药质量控制人员。
二、兽药使用和销售兽药使用和销售环节也受到严格的管理。
首先,兽药的使用必须遵循兽医指导,合理使用、科学用药。
禁止滥用、超量使用兽药,以及使用过期或已损坏的兽药。
其次,兽药销售必须在合法的渠道进行。
兽药经营企业必须获得相关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建立健全的销售档案。
销售环节的兽药必须标明生产企业名称、批准文号、有效期限等信息,确保兽药的来源可追溯性。
三、兽药监督和处罚为了确保兽药管理制度的执行,相关部门开展兽药监督检查和抽检工作,对兽药市场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
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对于违法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罚款等。
同时,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强兽药管理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兽药管理制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兽药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兽药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兽药质量和安全。
2.推动兽药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加强研发应用新型兽药,提高兽医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3.加强兽药信息发布和教育宣传,提高畜禽养殖户的科学用药意识。
4.加强兽药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加大对兽药市场的日常检查力度,提高处罚力度,维护正常的兽药市场秩序。
兽药分类及主要品种

兽药分类及主要品种
兽药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物质。
兽药的分类是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来划分的,每种分类都有其特定的药物品种。
以下是兽药的分类及主要品种的介绍:
1.抗生素类
o主要品种: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
o作用:通过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合成抗菌药
o主要品种: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等。
o作用: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达到抗菌效果。
3.抗寄生虫药
o主要品种:苯并咪唑类、咪唑并噻唑类、吡喹酮等。
o作用:通过杀死或驱除寄生虫,治疗寄生虫感染。
4.消毒防腐药
o主要品种:酚类、醛类、酸类、碱类等。
o作用: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或抑制其代谢过程,达到消毒或防腐的目的。
5.解热镇痛药
o主要品种: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等。
o作用:用于缓解动物的发热和疼痛症状。
6.麻醉药及其辅助药
o主要品种:吸入麻醉药、注射麻醉药、镇痛药、肌松药等。
o作用:使动物失去感觉或减少反应,便于手术或减少动物痛苦。
7.维生素与矿物质
o主要品种: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和矿物质(如钙、磷等)。
o作用:提供动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兽药八大分类,兽药是饮水用好还是拌药用好

兽药八大分类,兽药是饮水用好还是拌药用好1、按作用分: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消毒防腐药、解毒药、麻醉药、解热镇痛药、止痢药、催吐药、止吐药、止血药、健胃药、泻药、中枢兴奋药、强心药、祛痰药、平喘药、利尿药、激素药等。
2、按动物划分:畜用药、禽用药、蜂药、渔药、蚕药等。
3、按剂型分:液体或半液体制剂、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一、兽药八大分类1、按作用分: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消毒防腐药、解毒药、麻醉药、解热镇痛药、止痢药、催吐药、止吐药、止血药、健胃药、泻药、中枢兴奋药、强心药、祛痰药、平喘药、利尿药、激素药等。
2、按动物划分:畜用药、禽用药、蜂药、渔药、蚕药等。
3、按剂型分:液体或半液体制剂、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4、繁殖期药剂分类(1)青霉素类:羟氨苄青霉素。
(2)头孢霉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克拉维酸钾。
5、静止期药剂分类(1)氨基糖甙类:常用硫酸链、卡那、丁胺卡那、庆大、新、安普霉素及盐酸大观-林肯霉素。
(2)多黏菌素类:杆菌肽锌、杆菌肽、硫酸粘杆菌素等。
6、速效药剂分类(1)四环素类:常用土霉素、盐酸多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等。
(2)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
(3)大环内酯类:硫氰酸红霉素、北里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替米考星。
7、慢效药剂分类(1)磺胺类药:SD,SM2,SMD,SMM。
(2)增效剂:TMP,DVD。
8、化学合成药剂分类(1)喹诺酮类药物:盐酸盐(蒽诺杀星、诺氟杀星、环丙杀星),烟酸盐,乳酸盐,盐酸二氟杀星,盐酸沙拉杀星,甲磺酸达诺杀星。
(2)其它合成抗菌药:盐酸林肯霉素、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喹乙醇、呋喃唑酮。
二、兽药是饮水用好还是拌药用好1、由于禽畜饮水一般不定时不定量,所以实际用量不好把握。
相对来说,禽畜喂料的量可以很好掌握,所以兽药拌饲料效果一般会比饮水好。
2、使用兽药时要注意,一定要注意配伍禁忌以及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虽然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一时间混合使用能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兽药的分类

兽药的分类:
天然药物(植物性,动物性,微生物型和矿物型药物.),人工合成类药物
制剂的定义:根据《药典》或《兽药管理规范》或医生开的处方,把药物经过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可直接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制品。
制剂的类别叫做剂型。
剂型分类:液态(溶液剂,注射剂,擦剂,煎剂,酊剂,乳剂)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硬膏剂,糊剂,浸膏剂)
固体剂型:片剂(压制片,包衣片),胶囊剂,丸剂,粉剂。
气雾剂:吸入性,皮肤黏膜,空间消毒。
处方的定义:兽医根据病畜,病情所写的药单,它是药房司药,发药的依据。
处方开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和病畜的安全,所以必须严格认真,从原则上兽医对于处方具有法律责任,同时处方又是总结诊疗经验的重要依据,也是药方管理的重要凭证,因此要妥善保管。
处方笺包括:登记部分,处方部分,签字部分
书写处方注意事项:(1)要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工整清楚。
(2)药物名称必须是《药典》或《兽药管理规范》的学名,不能写俗名或别名。
(3)每个小处方的第一个名称的左边标阿拉伯数字。
(4)急诊处方要写“急”,“急”画个圈。
(5)开药中有剧毒或超过剂量使用药物其名称旁写“兽医师名!”未签名药房拒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药分类及简介
(一)抗微生物药
1.概述
①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一般要求3以上。
②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
③抗菌活性:抗菌药具有的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能力。
常用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和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表示。
④耐药性:指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⑤交叉耐药性:某种病原体对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后,对与其结构相似或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在首次应用时也产生耐药的现象,称为交叉耐药性。
耐药性分类:
1°基因突变所致的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
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以上类似的药产生耐药,且比较稳定,其产生和消失与药物接触无关。
2°质粒所介导的耐药性。
最为常见,通过转化、转导、接合、易位等方式转移。
耐药的机制:
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氨基苷类钝化酶等。
2°抗生素渗透障碍:膜通透性改变,抗生素无法进入。
3°靶位改变:细菌与抗生素发生作用部位的结构发生改变。
4°抑制核酸代谢。
5°其它
2.磺胺类药物
广谱、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体内分布广,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效果大大增强,但易耐药,并有交叉耐药现象,并损害肾脏。
抗菌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等。
作用机理: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共同竞争细菌合成叶酸进一步合成核酸所需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抗菌增效剂能抑制另外一种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二者联用具协同作用。
应用注意事项:①剂量要大,首次加倍量;②局部应用时,要清创排脓;③不能与局麻药同时使用;④最好与碳酸氢钠合用,加速排出;⑤影响产蛋,产蛋鸡禁用;⑥有残留,上市前应停药7天。
临床应用:
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泰灭净,SMM):抗菌最强,长效,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对猪弓形虫、鸡球虫、鸡住白细胞虫效果良好。
磺胺地索辛(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作用与SMM相似,稍弱。
磺胺甲恶唑(SMZ,新诺明):抗菌强,用于全身感染,长效,但肾毒性大,对球虫有较好疗效。
磺胺嘧啶(SD):抗菌作用较强,易进入脑部,用于全身感染。
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消炎磺,SMD):抗菌较SD差,短效,毒副作用小。
磺胺甲恶唑(菌得清,净尿磺,SIZ):作用同SMZ,但疗效差。
磺胺二甲嘧啶(SM2):作用与SD相似,但疗效较差,对球虫有效,乳汁中含量高。
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M′,周效磺胺):人长效,动物中效,其它同SD。
磺胺喹恶林(SQ):主要用于球虫病的治疗。
磺胺氯哒嗪:作用与SMM相似但弱。
磺胺氯吡嗪(EsB3):抗球虫作用好,30%磺胺氯吡嗪钠叫“三字球虫粉”。
磺胺脒(SM):口服吸收差,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
酞磺胺噻唑(PST):与SM相似,良好的抗球虫作用。
磺胺噻唑(ST):与PST相似。
酞磺醋酰(PSA):与SM相似。
柳氮磺胺吡啶(SAPA0:与SM相似。
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用于全身细菌感染。
二甲氧苄啶(DVD):动物专用,抗菌抗原虫,主要与磺胺配合,用于肠道感染。
奥美普林(OMP):抗菌增效剂。
阿地普林(ADP):抗菌增效剂。
巴喹普林:长效抗菌增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