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降水量》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科教版科学三上《测量降水量》教案

《测量降水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测量;2.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学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3.在动手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乐趣;4.了解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测量;2.在动手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难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学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分好小组, 指定好组长)多媒体课件,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帶)、喷壶、水槽、清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课件ppt4——ppt7)1、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学生:喜欢,我喜欢听雨声;学生:不喜欢,下雨天到处湿漉漉的,不能出去玩……老师:感谢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于雨的看法。
不管大家喜欢还是不喜欢下雨天,我们都得经历下雨天气。
不同季节的雨水有不同的特点,如:毛毛细雨;又如:倾盆大雨。
请同学们形容下你见过的雨势,其他同学注意认真聆听,并判断雨势的大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雨势老师:刚刚有几位同学发表了自己对雨势大小的形容。
现在,我来问一下同学们,根据他们的描述,你能清楚地知道雨势的大小吗?学生:不能。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那么降雨量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应该怎么样测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测量降水量。
板书:测量降水量。
2、老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上面都有表明体积,如:550ml、250ml等,方便我们了解这瓶饮料的多少。
现在我们需要测量降雨量为多少?是不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测量容器,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啦?老师:科学上把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叫雨量器。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用来测量降雨量的工具是,降雨量的单位是。
2.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
3.气象学家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4.降雨量是以为单位的,等级标准一般分为、、、、大暴雨、特大暴雨。
5.测量雨量的专用工具是,使用该工具进行测量前要把水加到”“刻度。
二、判断题6.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今天全国各地的天气都一样。
( )②雨、雪、冰雹都是降水,测量降水量时都要收集。
( )③自制雨量器的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④气象站的百叶箱里,通常放的是水温计。
( )8.在测量降雨量时,每天测量完后要倒掉雨量器里的水。
()9.我们每次使用雨量器之前,都要保证瓶中水面与瓶身的刻度线相重合。
( )10.降雨量通常根据一个地方一个月的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的等级。
( )三、单选题11.根据气象台预报“明日有暴雨”,小明推测明天的降水量在 ( )。
A.10.0-24.9 毫米B.25.0-49.9 毫米C.50.0-99.9 毫米12.小清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他选择用下面的()容器来制作。
A.B.C.13.制作刻度均匀的受水型水钟,我们应选用( )作为接水容器。
A.B.C.D.14.小明测得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为34毫米,根据24小时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可以判断那天的降雨量等级为()。
A.小雨B.中雨C.大雨15.小王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水在直筒玻璃杯中的高度是12毫米,用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7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12 毫米B.70 毫升C.都可以四、连线题16.将图与其名称连起来简易天平风向标雨量器风向袋气温计五、综合题17.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图是惯惯在某网站上摘抄的余姚天气预报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2023秋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文档,对降水量测量有初步了解。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供教师查看。
板书设计
①降水量的概念: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使用雨量计、雨筒等工具进行测量。
③降水量的记录和分析:记录降水量数据,分析降水量与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④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绘制天气符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⑤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能力层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记录的基本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降水现象,并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操作。此外,学生已经习惯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降水量的相关知识。
然而,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上相对较弱,可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降水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和实验进行巩固。
2.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降水量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培养科学思维。
3.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降水量的测量和记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降水量的测量和分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工作原理:
3、我的测量记录下雨日期
降水量
我确定的降水
【提示】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七、作业布置
关注当地天气,坚持测量气温和降水量,做好观察记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降水量》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降水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降水量的测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知道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测量降水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合作交流法。
六. 教学准备1.降水量测量工具:雨量器。
2.教学课件。
3.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降水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降水。
提问:你们知道降水的形式有哪些吗?降水量是如何测量的呢?2.呈现(5分钟)介绍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一台雨量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巩固(5分钟)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讨论降水量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提问:降水量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降水量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降水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份降水量观测记录表,让学生在家观察降水量,并记录下来。
8.板书(5分钟)绘制降水量测量方法的示意图,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45分钟。
教学情境分析:在《测量降水量》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展示不同形式的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科版】《测量降水量》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工具叫作_________,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__。
3.常用的雨量器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二、判断题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录天气情况的重要数据。
()2.由于各种雨量器的大小不同,同一地区测得的降水量也不同。
()3.气象学家根据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 )4.降雪量就是雪融化后的降水量。
( )三、选择题1.通常根据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一般规定的时间为()。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2.下列3个透明玻璃瓶中。
最合适用来测量降水量工具的是()。
A. B. C.3.哈尔滨在寒冷的冬天,最常见的降水形式是()。
A.雪B.雨C.冰雹4.测量降水量时,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 。
A.屋檐下B.大树下C.空地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越多越好B.大暴雨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C.降水量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6.下列天气现象中,( )是降水的形式之一。
A.雾霾B.雾C.冰雹7.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要放在( )位置。
A.水平B.斜坡C.凹下去的8.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小时的降水总量。
A.6B.12C.249.今天的降水量是70毫米,今天下了()。
A.小雨B.大雨C.暴雨10.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右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
A.10毫升B. 10毫米C.10厘米四、探究题科学课后,小明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雨量器,于是她准备了透明塑料桶、卡纸。
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制作如下图:1.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雨量器的刻度条位置对吗?如果不对,请给他建议。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测量降水量》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课后作业

(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
[材料准备:课件] 1.改进制作。
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
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2.改进模拟降水。 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预设:降水时喷壶嘴要远一点
,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出示书本第48页图片,再出示制作过程图。 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 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 程步骤。) 过程: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学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 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 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 。)
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 从空中降落到地面。) 3.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 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 4.引出降水量工具。 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 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教案

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初步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会使用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2.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学会合作,共同分享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雨量器测出降雨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雨量器一个,准备好教学课件.每组学生科学记录卡一页。
2.学生准备分组材料: (制作雨量器的材料)直筒玻璃杯,纸带,刻度尺,剪刀,胶带纸,铅笔;矿泉水瓶,水槽,毛巾【教学过程】(一)天气预报录像引入1.观看天气预报录像。
你从这段天气预报中得到些什么信息?(降水,下雨,冰雹等信息都是指降水量。
)小结: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提问:最近的一次降雨是在什么时候?雨下得大还是小?你是根据什么判断降雨量的大小?(学生可能会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稀疏,雨下的时间长短来判断。
鼓励学生回忆还可以从哪里观察到雨的大小?如地面上水坑积水的深浅、放在外面的容器中雨水的多少。
)前边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描述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情景,这些其实是人们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划分的降雨等级。
其实除了这些等级之外,还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两个等级。
国家所气象部分为了更明确的分清不同的降雨等级,特制定了“降雨量标准”,作为分辨降雨等级的依据。
课件出示:4.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雨量等级表》。
从这个《雨量等级表》中,你读懂了什么?(雨对应的等级,24小时,25毫米等中间值两个等级中都出现,我们把它放到下一个等级中。
)(二)认识雨量器1.过渡:在科学上,测量降水量有一个装置,这就是雨量器。
(多媒体出示)2.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
2.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__________的等级。
4.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
5.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24 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_______。
二、选择题1.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厘米B.毫米C.毫升2.选取制作雨量器的容器要求是()。
A.直筒透明B.上宽下窄C.不规则透明3.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对齐。
A.杯子外底部B.杯子内底部C.杯子顶部4.上海某日的降水量达到357.0毫米,这次降雨可以称为()。
A.大雨B.暴雨C.特大暴雨5.下雨前最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松果鳞片打开B.泥鳅出水C.冬眠长蛇早出洞三、判断题1.24小时里雨量器中的水位在40毫米处属于大雨。
()2.下雨是降水,下雪不是。
()3.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4.观察雨滴的大小、稀疏,下雨时间长短,也可初步判断降水量的大小。
()5.测量降水量,我们可以用一个盆来进行测量。
()四、综合题说一说测量降雨量的工具以及该工具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一、1. 雨量器毫米 2.雪冰雹 3. 下雨4.降雨5. 等级二、1.B 2. A 3.B 4.C 5.B三、√×√√×四、工具:雨量器。
注意事项: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测量降水量-1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测量降水量-1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天气与气候”中的“降水”一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和特点,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探究天气和气候的兴趣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自然界中的现象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降水量的测量,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降水的形式和特点。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测量降水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记录和计算降水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降水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降水量测量工具(雨量器)、尺子、记录本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雨量器,尺子,记录本。
3.教学环境:户外操场或者花园。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降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降水量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并讲解使用方法。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放置雨量器,等待降水。
4. 巩固(10分钟)降水结束后,学生用尺子测量雨量器内降水量,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降水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给予引导和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测量降水量》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测量降水量》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第四章《水和空气》的第三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掌握降水量测量的基本方法;2.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记录降水量,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探讨降水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具体内容包括:介绍降水量的单位毫米;讲解并演示用量筒、雨量计等工具测量降水量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测量降水量的实地观察活动。
举例解释:
-在讲解降水量概念时,可通过直观的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看到不同降水量对应的实际高度,加深理解。
-在教授测量工具使用时,教师应演示操作步骤,并指导学生亲自操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填写记录表,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如计算平均值。
2.教学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降水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降水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思考降水量的重要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讨论降水量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学生们具备了较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记录数据时还是显得不够细心,导致数据出现偏差。未来,我需要在课堂上强调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正确使用雨量计:学生可能对雨量计的结构和原理理解不够,操作不熟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4 测量降水量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4 测量降水量教案教学设计4.测量降水量【教材简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
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
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
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
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
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之处。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
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
拓展板块,布置了连续 10 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对降水量进行分析。
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
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小学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4测量降水量(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测量降水量的重要性及方法引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证和数据的支持,而测量作为科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中,小学生将学习测量降水量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探讨测量降水量的重要性以及几种常用的测量降水量的方法,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一、测量降水量的重要性降水量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降水量不仅有助于提供气候和气象数据,更对农业、人类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了解气候和气象变化测量降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气象变化情况。
通过长期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可以揭示出气候带、季风和气候异常等规律,为气象学家预测天气和研究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 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农业种植需要合适的降水量,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测量降水量,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地区的降水情况,以便合理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制定灌溉、种植和施肥计划。
3. 生活用水和水资源管理测量降水量有助于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
通过观测降水量,可以更好地理解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补给和消耗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4. 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防降水量的测量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长期观测降水量,可以了解到地势环境变化、水文情况以及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可能发生情况,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测量降水量的几种方法1. 雨量计法雨量计法是最常用的测量降水量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雨水收集在一个有刻度的容器中,测量雨水的深度来得到降水量。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合用于孩子们的科学实践活动。
在家中可以使用一个小口径的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将瓶口放在均匀的场地上接收雨水,然后用尺子测量水的深度。
2. 光电感应法光电感应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3.4测量降水量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 3.4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含答案)3.4 测量降水量同步练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023)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刮大风的天气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测风力B.雨的强度一般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三个等级C.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阴天2.下面是上都气象台预报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C.24小时的降水量在10~25毫米3.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是()。
A.雨量器B.集水漏斗C.测量水管4.入春后,江南地区已经阴雨绵绵一周多了,阳阳同学抱怨天气老是下雨,影响出行和心情;乐乐同学却说这样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关于他们的说法,你认为降水天气()。
A.都是有益的B.都是有害的C.有弊有利5.24小时的降水量为20毫米,根据雨量等级表,属于()。
A.暴雨B.中雨C.大雨6.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 )小时的降水总量。
A.6 B.12 C.247.在自制简易雨量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的杯子要上下一样大的不透明杯B.刻度纸底部与杯子的最底部对齐C.刻度纸贴在杯子的外侧面8.下列容器中,适合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A.B.(不透明)C.(透明)9.降水量的单位是()。
A.毫升B.千克C.毫米10.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A.雪B.暴雨C.龙卷风二、填空题11.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操作正确的选项序号是( )。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等。
13.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
14.100℃读作。
15.红红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些降水的高度是12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的体积是28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16.对雨量器计数时,将雨量器放置,待液面后再计数。
三、简答题17.怎样测出降水量的等级?四、综合题测量降水量。
【一课一练】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4测量降水量(含答案)

课时作业 4 测量降水量一、填空题。
1.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等, 在我国北方一年四季中降雨量最多的季节一般是,季会下雪。
2.气象站测量降雨量多少的仪器是;我们测量降水量的等级时,要测量小时内的降水量。
3.某地在24小时内降雨量为36毫米,则该地的降雨量等级为大雨。
二、判断题。
1.使用雨量器时应将雨量器水平放省,得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 )2.中雨是指24小时内雨量在50~ 100毫米之间。
( )3.为了测量降雨量的多少,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雨量器。
( )4.下雪不属于降水。
(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外部的底面对齐。
( )三、选择题。
1.在下雨的天气里,利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需要测量的时间为()。
A.24小时B.12小时C.8小时D.6小时2.自制雨量器时,下面几种形状的容器应选( )。
A B C D3.小明所在的科学研究小组.在24小时内收集了15毫米的雨水,这说明( )。
A.小明所在地区下了小雨B.小明所在地区下了中雨C.小明所在地区下了大雨D.小明所在地区下了暴雨4.如果24小时内的降水量是120毫米,这个降水量等级是( )。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5.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的降雨量为( )毫米。
A.50~99.9B.100~ 249.9C.大于或等于2506.下面是郑州市某小学三(1)班第二科学小组利用自已制作的简易量雨器在某一周测量的降雨记录。
(1)星期四的降雨量等级为( )。
A.中雨B.大雨C.暴雨D.特大暴雨(2)根据郑州市正常的气温特点,你认为本周所处的月份是( )。
A.11月B.2月C.7月D.12月参考答案一、1.雨、雪、冰雹、夏季、冬2.雨量器243.大雨二、1.√2.×3.√4.×5.×三、1.A2.A3.B4.C5.C6.B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
3. 4《测量降水量》教案
査询当地气象台关于这场雨的降雨量等级报告.并 和我们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展示PpT 课件(降水量柱状图) 你能根据柱状图说出降水的等级吗?
(3)用喷壶模拟降雨。
根据雨量器分布的多少, 不同地方的降雨疑应有所不同,便于后期的数据 对比。
(5)各组同学在模拟降雨结朿之后,及时读出并 记录降雨量,然后整理实验器材。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降雨量(亳米)
12
10
7
实验分析:
降雨量的多少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 系,雨量器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髙度。
实验结论: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刚才的实验,我们测出了降雨量,你知道怎样判断
小雨、中雨、大雨吗? 根据什么判断下雨的等级呢?
四、确迄降水等级
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⅛器测量24小时内 的降水疑,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了。
降水量等级表: 量降雨量的 实验。
记录数据
量模拟降雨,使学 生经历一次收集 和测量降雨量的 过程。
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需要练 习并掌握雨量器 的使用及读数方 法。
在教师引导下,学
生学习利用统计 图表,比较、分析 结果。
学生猜测:有
等级标准
掌握如何判断下 单冲米24
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雨的等级
对测量结果 与等级表对 照确左下雨 的等级
学生分析柱
状图与等级 表对照,回答 问题。
实验记录: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雨量器 一、 制作雨量器 二、 测咼降水量
■ ■
■
曰期
通过上而绘制的柱状图,结合24小时降雨量等级 标准,可以得岀:
日期
降雨量(≡τk 】
I 降雨量等级
ZZ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降水的形式有很多, 常见
的有雨、雪、冰鑫等:可以用雨虽:器测量降雨 量的多少:认识了雨量器: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 用喷壶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知道了如何确 定降水以及降雪疑的等级。
测量降水量
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降水形式
单位:亳米
■
IV 19II '1 ∙⅜ W 6 ∙ 6 I) ∙S 介"刃 M K 巧 6 雨
r
Ξ⅜Ξl
冰雹
《测量降水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
见的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誓。
2.____________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单位是______________ o
3.雨的等级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無雨、 ____________ 、
特大暴雨。
4.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 ______________ O
二、判断题
1.'‘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不是一回事。
()
2.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稀疏,下雨的时间长短,也可以初步判断出降水疑的大小。
()
3.雨量器的瓶口大小不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
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5.降水量的单位是亳米。
()
6.气象学家是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
降水等级的。
()三、选择题
1. 下列不同形状的容器中,适合做雨量器的是()O
2.下雨天,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雨水,10分钟共收集了 27亳米,这说明当天下午的
A •至少是大雨
B •肯泄是大雨
C •肯左是小雨
3.古代的一位大才女曾作过这样一句诗:“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描述一种降水形式,这种降
水形式应该是(
A •雨
B •雪
C •冰雹
4.北京某日的降水量达到357.0亳米.这次降雨可以称为()o
A.大雨
B.暴雨
C.特大晟雨
5.下雨前最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松果鳞片打开
B.泥瞅出水
C.冬眠长蛇早出洞
四、下图是小明同学用一个底部不规则的烧杯制作的一个简易雨量器,烧杯的底部没有刻度。
用这样的雨量器怎样测量降水量呢?请写出你的方法。
五、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2.其中属于中雨等级的是哪几天?
1.在这个月中,共有 ___________ 天下雨,其中小雨____________ 天,中雨___________ 天,大
雨 __________ 天,恋雨___________ 天♦夫址雨___________ 大O
2.在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1日是2018年9月26日星期一):
参考答案:
1•降雨雨雪冰雹
2.雨量器毫米
3.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
4•降雨
1.√
2.√
3.√
4.J
5.√
6.√
1. A
2. A
3. B
4. C
5. B 四、
在测量前将水倒入烧杯至O 刻度线。
五、
1.11 日、 12 日、13 日、18日、21日、22日共6天有降雨。
2.11 日、
21 日、22 日属于中雨等级。
六、
1.16 2 8 3 2 1
2.49 31 138 137 70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