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篢镇推进中心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推进中心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概况

(一)基本情况

织篢镇地处阳西县中部,东与程村镇接壤,西连新墟镇、儒洞镇,南与溪头镇、上洋镇相邻,北与塘口镇为界,是阳西县城所在地,成为阳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7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431条自然村,各村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邮。镇域面积316.2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13.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城镇人口4.55万人,城镇常住人口近10万人。

织篢镇属丘陵区,南面有龙高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织篢河横贯境内,从西向东汇入丰头河出南海。耕地面积8.6万亩,其中水田6.2万亩,旱地2.4万亩,年水稻种植面积9.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果蔗种植面积0.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4.2万亩,北运椒种植面积2.3万亩,海养滩涂面积1万亩。大小企业将近3000家,其中年产值上5000万元规模骨干企业23家,税收上100万元的企业16家。201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GDP)达46.6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27.65%,其中工业总产值23.56亿元,农业总产值8.1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3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94元。

(二)经济状况

1、农业生产情况

织篢镇山海兼优,海岸线长7.2公里,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其特点是夏秋两季多台风、暴雨,冬季有霜冻,全年无霜期340天,是一个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农业大镇,盛产的农产品有优质稻谷、蔬菜、北运椒、荔枝、龙眼、果蔗、黄皮;海产品有虾、蟹、鱼,已建成了东村、仓新蔬菜基地,坭河、平南肉猪养殖基地,东村海狸养殖基地,太平、牛岭果蔗基地,谷围、石埗、平南、金钩海养基地,蒲牌苗甫养殖基地等。特别是蒲牌北运椒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产量3.5万吨,年产值约6000万元,是我镇各种生产主要经济作物。渔业生产逐年提高,有大马力钢壳渔船206艘,2.1万千瓦,顺欣海洋渔业公司,自有渔船91艘,另外投资经营渔船200多艘,并建立了渔网厂和水产品深加工厂,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果蔗面积0.4万亩,海洋捕捞1.03万吨,1.2亿元。

2、工业情况

我镇凭借县城镇的区位优势,利用县工业园对周边辐射作用,调控好工业用地,落实优惠政策,着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已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行业有五金、刀剪、帽袋、牙刷、皮袋、食品加工、电子玩具、竹器制品、工艺编织等。永光刀剪集团、

光达刀剪公司、永恒皮业有限公司、织篢牙刷厂、织篢工艺厂等企业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科技水平高。2005年,我镇顺利通过省帽袋专业镇审批,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帽袋专业镇,帽袋以旅游帽、棒球帽、广告帽、太阳帽等为主的30多个品种,款式新颖,远销香港、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我镇积极配合县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工作,做好县火龙门项目、火炬工业园、人民南路上洋出口、“一河两岸”防洪及其岸景工程、旧城区改造、县第二中学、县第一小学、迎宾大道及其支线、大垌山路等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各项项目顺利推进,完善县城配套设施建设和美化亮化县城环境。

3、基础设施配套及公共服务情况

我镇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素质明显得到提高,全镇民风淳朴,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2011年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城镇自来水普及率、用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均为100%,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1%,镇内有17公里长的广湛高速公路过境,有织篢1个出口,通往广州、湛江等地,G325国道20公里贯穿境内,省、县、镇级公路417条,总长536公里,完善了村村通路的建设,县城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2300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13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8253人,小升初学率100%,九年义务教

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6532人。境内有医疗卫生(医)院6间,医疗站39各,病床45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3张。敬老院1所,可容纳五保老人70人。中心公园、文化广场4个,农贸市场8个,境内有国家AAAA级东湖咸水矿温泉和名胜古迹大洞山净业寺等旅游景点。

4、产业布局情况

全镇的产业布局是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织篢镇的产业布局是配合县政府的总体规划,占地面积达3000多亩的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旧城区改造创建宜居环境的开发规划,为指导织篢镇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农村产业布局合理,以粮食主产区为主体,整合有蔬菜生产基地,肉猪饲养基地和水果种植基地等,近海村委会海养生产发展迅速,并配套海产品深加工。

二、存在问题

(一)发展要素制约明显,项目推进难度较大。制约我镇中心镇建设的因素主要是土地、人才、资金。1、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存在矛盾,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难以满足中心镇发展需求,我镇无规划、报批用地的权力,这已成为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主要问题。2、中心镇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我镇目前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这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又一“瓶颈”。3、中心镇建设的资金主要是财政投入,目前我镇的财力明显不足,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资金保障将成为中心镇建设的另一难题。

(二)“简政强镇”难度大。省委的“简政强镇”的体制改革工作,旨在下放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镇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从而提高中心镇政府自主管理、自主决策的能力,激发镇域发展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简政强镇”的职能仍集中在县级部门。

(三)管理权限缺失。我镇有责无权情况比较严重,“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城镇建设、土地管理等,我镇既无审批权、又无执法权、更无处罚权,而且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又是第一责任人。

(四)人员和机构编制的设置不适应。我镇的各项工作非常繁重,与我县其他兄弟镇相比,我镇的各项工作任务基本上占全县任务的三分之一比重,但人员机构编制仍等同其他兄弟镇,并且目前我镇公务员尚缺编近30人,对内设机构的人员定位缺编严重,难以适应中心镇发展管理服务的要求。

(五)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由于我镇的城镇配套费全归县财政管理支配,镇一级的运作经费相当困难,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特别是我镇旧城区的供水、排水、环境卫生、路灯等公共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不利于中心镇的发展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