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制度
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
![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cf9f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9.png)
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一、健康管理制度(一)健康检查制度组织可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生理检查、心理检查等,以及定期做一些特殊检查如糖尿病筛查、高血压筛查等,通过这些检查来及时发现员工身体健康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治疗。
(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员工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健康信息进行归档管理,定期更新,及时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员工健康培训制度组织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健康饮食知识、运动健身知识等,通过这些培训帮助员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四)健康管理委员会制度组织可以成立健康管理委员会,由专业的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定期评估员工健康状况,制订健康管理措施,为员工提供健康咨询和服务。
二、健康管理措施(一)健康饮食组织可以提供健康饮食指导,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加强员工对营养知识的学习,倡导多样化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提高员工的健康饮食意识。
(二)运动锻炼组织可以组织员工定期参加运动活动,如篮球、羽毛球、游泳等,也可以提供健身房设施,鼓励员工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三)心理健康组织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工作压力,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是组织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措施,它涉及到员工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通过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帮助员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c5435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c.png)
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1. 简介本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特制定了《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劳务工。
3. 健康宣传教育3.1 公司将定期组织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培训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和工作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3.2 公司会提供相关健康宣传教育材料,包括宣传手册、海报等,以方便员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4. 健康体检4.1 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健康体检,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并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4.2 健康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指标检测、心理健康评估等。
体检结果将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根据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4.3 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员工需按规定参加体检。
5. 健康管理服务5.1 公司将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计划等,以帮助员工管理个人健康状况。
5.2 健康管理服务将由专业医生和健康顾问提供。
员工可主动咨询相关问题,也可由公司发现问题后主动提供服务。
5.3 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将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制定,并持续跟进和评估。
6. 工作环境健康6.1 公司将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并提供必要的劳保设施和防护用品。
6.2 公司将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7. 饮食卫生与营养7.1 公司将定期开展饮食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饮食卫生意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7.2 公司将提供健康饮食建议,推广合理膳食,提高员工的营养水平。
8. 锻炼与体育活动8.1 公司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员工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
8.2 公司将提供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以方便员工进行锻炼和体育活动。
企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
![企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0180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6.png)
企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措施一、引言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工作表现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健康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生产力、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企业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健康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主要措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健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促进员工的工作生产力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而建立和实施的一整套管理体系、机制和政策措施。
健康管理制度是以保障员工健康为本,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康管理指导思想、健康管理组织体系、健康管理政策、健康管理措施和健康管理评估等环节,全面提高企业的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三、企业实施健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1、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对员工的健康负有保障责任,企业实施健康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员工的工作疾病和职业病,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提高员工的工作生产力身体健康是员工工作生产力的基础,健康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促进员工的工作生产力。
3、促进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工作行为和工作表现,健康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尽量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4、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健康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健康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主要措施1、建立健康管理指导思想明确健康管理的指导思想,即以预防为主、兼顾治疗、提倡健康为主旨,确保健康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健康管理制度
![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2b2f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1.png)
健康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关注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引言健康管理制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个国家和社区开始重视建立健康管理制度,以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和指导。
本文将从健康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实施途径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健康管理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一、什么是健康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制度,指的是由相关政府组织、医疗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建立和管理的一套健康服务体系。
其包括健康档案建立、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等内容,旨在通过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健康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健康意识健康管理制度通过宣传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2. 预防疾病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体检和定制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健康管理制度能帮助个人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3. 优化医疗资源健康管理制度能够根据个体健康档案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建议,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三、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途径1.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个人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制度的基础,通过建立详尽的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病史和生活习惯等,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健康评估与风险评估通过健康评估和风险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指标、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并评估个体面临的潜在健康风险,为后续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3. 健康咨询与干预健康管理制度通过专业人员的健康咨询和干预服务,为个体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和行为指导,帮助个体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四、影响健康管理制度的因素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健康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实施起到重要影响,包括医疗资源的分配、健康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公众对健康管理的认可度。
2. 科技发展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健康管理工具如移动健康应用、智能穿戴设备等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健康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8736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a.png)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员工的健康管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公司将通过制定健康管理目标、健康宣教、体检检查、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第二章健康管理目标第四条公司的健康管理目标是: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预防、干预和管理员工健康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减少员工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对工作的影响。
第五条具体的健康管理目标包括:1. 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对健康问题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2. 维护和改善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职业病和慢性病。
3. 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支持,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提高对工作和生活的适应能力。
4. 建立健康档案和管理体系,全面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第三章健康宣教第六条公司将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活动,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
第七条具体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1. 营养健康知识:包括饮食搭配、营养均衡、减肥健身等方面的知识。
2.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作息、科学锻炼、防止疾病传播等方面的知识。
3. 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心理调节、压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八条公司将委托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健康宣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体检检查第九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以全面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第十条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第十一条体检结果将作为员工健康管理的依据,对存在问题的员工将提供相应的干预和辅导。
第十二条公司将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体检结果仅用于健康管理用途,不得外泄。
第五章心理健康辅导第十三条公司将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四条心理健康辅导包括个体辅导、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
单位健康管理的规章制度
![单位健康管理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4d9c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单位健康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促进单位的稳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管理机构及职责1. 单位应设立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全面负责单位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
2. 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并提供健康咨询、培训等服务。
3. 健康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第三条健康体检1. 所有员工应按照单位规定的时间进行定期健康体检。
2. 健康体检的项目应覆盖全面,包括身体指标检测、心理健康评估等。
3. 健康体检结果应保密,仅限健康管理部门和员工本人查看。
第四条健康宣传和教育1. 健康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2. 健康宣传和教育内容应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压力管理等方面。
3. 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应多样性,形式活泼,吸引员工积极参与。
第五条健康咨询1. 健康管理部门应设立健康咨询服务窗口,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2. 员工可随时向健康咨询窗口咨询有关健康问题,获得专业建议。
3. 健康咨询服务应保密,确保员工的隐私权。
第六条健康培训1. 健康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健康培训,包括急救知识、预防疾病方法等内容。
2. 健康培训内容应与员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需求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健康素养。
3. 健康培训应注重实效性,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七条健康监测1. 健康管理部门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管理情况。
2. 员工应配合健康管理部门的健康监测工作,主动参与健康体检等活动。
3. 健康管理部门应根据员工的健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八条健康保障1. 单位应购买健康保险,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障。
2. 健康保险的具体内容、范围和赔付标准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3. 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健康保险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九条处罚措施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单位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健康管理制度条例
![健康管理制度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fd1b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3.png)
健康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善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促进员工身心健康,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
第三条健康管理是指通过健康档案管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职业病防护等措施,预防和减少员工患病败血症,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第四条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健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健康管理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健康管理工作。
第六条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评估。
第七条企业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档案,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二章健康档案管理第十条企业应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职业病防护记录等内容。
第十一条健康档案应保存工作期间和离岗后的员工健康状况,并按规定进行妥善管理和保密。
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方便查阅和统计分析。
第十三条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定期的健康体检机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第十四条企业应对体检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做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措施。
第十五条企业应根据健康体检结果,对患有疾病或患有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医疗救治和康复管理。
第三章健康风险评估第十六条企业应每年对员工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
第十七条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应为企业提供健康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
第十八条企业应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并将其纳入员工个人健康管理计划。
第四章健康教育第十九条企业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员工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健康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条员工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合理膳食、科学锻炼、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提高员工健康素养。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健康培训等活动。
健康管理制度范本(6篇)
![健康管理制度范本(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ad482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健康管理制度范本(6篇)健康管理制度1一、建立同学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同学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状况,准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
依据上级要求仔细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二、各班级应定期进行卫生学问宣扬教育工作,特殊是依据季节等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学问教育。
三、广泛开展形式敏捷的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与了解。
四、加强同学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同学合理养分,平衡膳食。
把握预防养分性疾病的基本学问,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留意用脑卫生,合理支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干净美观,同学人人讲卫生。
七、仔细组织同学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准时订正同学坐、立、读、写的姿态及眼保健操的穴位。
八、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
发觉同学有病准时让同学到医疗机构就医,若发觉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非常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医疗机构依据病人状况准时实行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准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九、应劝说患病同学准时治疗,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发热等传染病的同学带病来校学习。
健康管理制度2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1.新同学入学后,准时建立同学的健康卡,每学年对同学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做到有病准时治疗。
2.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有效措施,掌握和降低同学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
每学期进行一次体检。
3.做好同学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讨论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
4.重视做好教学卫生工作,发觉问题准时解决。
5.做好防近、防病的宣扬工作。
定期检查同学视力,切实的实行措施掌握近视眼发病率。
6.实行卫生检查评比,催促师生做好常常性的卫生工作。
二、教学卫生,爱护视力,预防近视。
要求老师做到:1.向同学和家长常常宣扬爱护视力的重要性,催促同学做好眼保健操。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5篇)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dcd19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d.png)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工健康的项目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职工的健康管理。
2管理职能2.1本标准由办公室归口管理。
2.2各类健康的细则、由各归口部门负责制订实施。
3奖惩的项目内容3.1全厂职工凡在有害、高温、高频场所工作人员按照公司规定必须每半年进行身体普查并进行统计,普查费用由公司出____%,其余由个人负担。
3.2员工在进厂前必须要经过卫生监督站进行身体检查,并在进厂后每年检查一次,检查费用公司报销____%,个人负担____%。
在检查结果看情节严重否,予以适当的治疗。
3.3凡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经由公司负责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后给于事故人员适当的工资补助并对事故人员进行治疗。
3.4凡在公司工作____年以上者,公司应对员工进行适当的调整岗位防止员工长时间的在一中岗位上工作患上职业病,如若发现员工患上职业病的公司应给于员工适当的假期并安排员工进行治疗及疗养并保证员工每月的最低生活费。
4检查与考核4.1本标准由厂部办公室负责检查。
4.2本标准纳入经济责任制一并考核。
职工健康管理制度(2),简称健康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身心健康而建立的一套制度与措施。
该制度旨在预防和管理职工的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健康检查:职工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检和职业健康检查。
通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职业病和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职工在检查中的参与是自愿的,结果也会得到保密处理。
2. 职业危害防控:制度要求企业提供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培训,确保职工在工作中不受职业危害的侵害。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监测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和职工的接触情况。
3. 健康教育:制度要求企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可以包括讲座、培训、宣传资料等形式,内容涵盖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
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1ac0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7.png)
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加强公司员工的健康管理,提高员工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健康检查1.公司员工应定期参加健康检查,新入职员工必须在入职前完成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
2.健康检查项目应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项目。
特殊岗位还需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
3.员工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
4.健康检查结果纳入员工个人档案,员工应定期查询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三、健康档案管理1.公司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健康检查记录、疾病诊断书、治疗记录等。
2.员工健康档案应实行电子化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便捷查阅。
3.健康档案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员工个人健康信息。
四、健康教育与培训1.公司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健康教育与培训内容应包括预防疾病、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方面。
3.公司可通过内部培训、邀请专业讲师授课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培训。
五、健康管理与干预1.公司应针对员工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专项管理。
2.公司应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必要时安排专业心理治疗。
3.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鼓励员工参加体育比赛,提高员工身体素质。
4.公司应加强员工食堂、宿舍等生活区域的卫生管理,保障员工生活环境整洁、安全。
六、疾病预防和控制1.公司应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2.公司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3.公司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健康保险1.公司应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保障员工在生病时得到及时治疗。
2.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提高员工医疗保障水平。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5篇)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0433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5.png)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
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二、各班级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三、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与了解。
四、加强学生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
七、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
八、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
发现学生有病及时让学生到医疗机构就医,若发现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十分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医疗机构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九、应劝告患病学生及时治疗,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发热等传染病的学生带病来校学习。
黄泥湾学区学生健康管理制度(2)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为学生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目的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项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 健康体检:学生每学年或每学期进行一次体检,包括身高、体重、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常见疾病的筛查,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检查结果将用于学生的健康档案。
2. 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健康行为,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3. 疫苗接种:学校组织疫苗接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以防范传染病的流行。
4. 心理健康服务: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5. 体育锻炼: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2篇)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bee6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e.png)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2篇)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通用12篇)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篇1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五篇)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720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a.png)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各区域环境卫生,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管理规定,以保证各区域环境、经营的实施人、药品的卫生,进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卫生的管理。
3.职责:质量管理部及相关人员4.内容4.1店堂应保持宽敞、明亮,货柜、货架摆放整齐合理,各种标志美观醒目,环境清洁卫生,药品表面无灰尘,保证所销售出的药品干净卫生。
4.2每日营业前,坚持做好室内外卫生,做到环境干净、清洁、无杂物;做到橱窗、货柜明亮、整洁;做到药斗抽屉无昆虫、无异物。
4.3在岗的人员应身体健康,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皮肤有外伤及皮肤病患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4.4营业员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统一着装。
工作服必须勤换洗,保持干净整洁,上卫生间时,应更衣,入厕之后,应洗手。
4.5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4.6严禁将生活用品、食品及个人杂物带入工作场所。
4.7库房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杂物和污染源,库存药品分类、存放整齐,墙、地面整洁,门窗结构严密牢固,养护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4.8各类物品定置列位,井然有序。
商品随时保持清洁,必须采取防鼠、防虫、防尘及防污染等措施维护商品的卫生。
4.9办公区域、生活区及营业厅应分开。
4.10实行划区清洁卫生包干制,各部门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坚持每天早晚打扫,每周一次大扫除。
4.1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卫生管理工作,____卫生检查和考核工作。
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并做好记录。
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防止直接接触食品的员工对食品造成污染。
2.适用范围生产设备处员工的健康及个人卫生状况的控制。
3.职责质管部负责对员工的健康及卫生状况进行监控。
4.程序4.1员工健康新进员工必须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
4.15所有管理人员都有监督了解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责任,在观察到或被告知有可能污染生产工序的个人生病或受伤的情况下,生产主管人员可以要求其离开生产线。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5篇)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eab8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8.png)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和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规定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权力。
2.人员管理:规定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培训和评估机制,确保教育者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活动计划: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4.活动实施:规定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教材、教具和评估等流程,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5.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康教育活动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6.资源管理:制定健康教育活动的预算和资金使用规定,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健康教育能够真正起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同时,该制度也有助于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能。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组织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健康素养,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
第三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健康素养,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条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知识宣传、身体健康监测、心理健康管理、职业病防护等。
第五条本单位将制定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第六条员工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是本单位的一项义务。
第七条员工应严格遵守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各项健康教育活动。
第八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健康教育委员会所有。
第二章健康教育委员会第九条本单位设立健康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年度计划,监督健康教育工作。
第十条健康教育委员会由单位领导任命,并选举主任委员。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6篇)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cc2fa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0.png)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1、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创造一个优良、清洁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卫生管理责任到人,药房、库应明亮、整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清洁,做到“四无”,即无积水、无垃圾、无烟头、无痰迹,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各类药品分类摆放,规范有序。
3、保持药房、库内外清洁卫生,各类药品、用品安置到位,严禁工作人员把生活用品和其他物品放入货架。
4、在岗员工应统一着装、佩戴工号牌,卫生整洁,精神饱满,头发、指甲注意修剪整齐。
5、卫生管理情况要列入制度考核之中。
6、健康体检每年组织一次。
所有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7、严格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8、如发现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可能污染药品的患者,应立即调离原岗位或办理病休手续,待身体恢复健康并体检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9、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二)为了强化责任,切实阻断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追究的内容1、对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安全、卫生防治工作的指示、要求贯彻落实不认真、不及时的;未成安全卫生领导小组,措施不力,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未制定应急预案的;未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的。
2、未指定专人定期对各场所进行安全卫生检查的;不能及时购置消防等器材的。
3、不能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校;登记制度执行不严的。
4、零报告制度执行不好,出现迟报、瞒报、漏报的;____小时值班出现脱岗、信息不通畅现象的。
5、发现班级有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又不采取措施的。
二、责任追究的实施1、学校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采用阶段性、随机性、定期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督查,掌握各责任人落实情况。
健康管理制度(5篇)
![健康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2b3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9.png)
健康管理制度一、每年为学生、教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校卫生室(保健室)是师生健康管理的执行部门。
校医(保健教师)是学生健康管理的责任人。
二、健康档案属于公有财产,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不得随意撕毁、篡改、损坏。
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处理需经学校领导书面批准。
严格档案管理,要求制度化、规范化,分年度、年级等类别管理,便于查询,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一)学生健康管理制度1.新学年初为每个新生开展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特殊疾病、体弱病残的学生,要通知和配合学生家长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____分别交班主任和体育、劳动任课教师,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照顾,实施卫生保健措施。
对因故未能按时参加体检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____补检,确保体检率达到____%。
学生体检率纳入班级卫生工作评估内容。
2.提供安静、整洁的体检场所,标明体检项目。
3.____学生体检前教育,讲解体检的注意事项和体检常识。
4.校卫生室(保健室)要妥善管理学生的体检表。
学生毕业离校将体检表移交教导处,便于将体检表存入学生档案资料。
5.设专人整理、统计分析学生健康档案资料,宜每学年编制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图。
6.做好学生计划免疫查验证及免疫接种工作。
开展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综合防治工作。
(二)教师健康管理制度1.指定校医(保健教师)协助安排,定期____教职员工到具备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
健康体检每年一次,间隔时间不得超过____年。
2.承检单位有特殊情况要变更体检日期,应提前三天通知受检学校。
3.及时反馈体检结果。
发现有器质性疾病教师应配合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教师体检结果要存档管理。
5.教师体检中发现存在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或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或患有淋病、梅毒、滴虫性____炎、化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3篇)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46a78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7.png)
公司员工健康管理制度一、目的1.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1.3凡在公司区域内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适用于某有限公司。
三、术语及定义3.1职业健康:是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
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
3.2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属于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四、职责和管理要求4.1职业病防治委员会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常务副总为副主任,各部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健康的日常管理机构。
4.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4.1.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4.2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4.2.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4.2.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卫生部门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4.2.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部门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学生健康管理规章制度8篇
![学生健康管理规章制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bf52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8.png)
学生健康管理规章制度8篇学生健康管理规章制度1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开齐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学生进行30分钟课间操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
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健康管理室工作制度
![健康管理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6f577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9.png)
健康管理室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健康管理室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健康管理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健康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本制度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科学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国健康管理事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健康管理室设在各级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负责开展健康管理相关工作。
健康管理室负责人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担任。
2. 职责(1)健康管理室负责人:负责健康管理室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健康管理计划,确保健康管理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2)健康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工作。
(3)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开展健康检测、疾病诊断、疗效评估等工作。
三、健康管理流程1. 健康检查(1)对受检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2)开展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3)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B超、CT等。
2. 健康评估(1)根据检查结果,对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2)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生活方式、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建议。
3. 健康干预(1)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2)根据评估结果,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如开展慢性病管理、心理干预等。
(3)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4. 健康跟踪与随访(1)对受检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
(2)对高风险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加强跟踪管理,确保管理效果。
四、健康管理室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健康管理室各类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2. 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健康管理室的工作流程,确保健康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进行。
3. 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康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健康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信息安全制度:加强健康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健康单位管理制度
![健康单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f9cd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7.png)
一、总则为保障单位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健康管理制度内容1. 健康检查(1)单位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2)新入职员工需在入职前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3)员工在发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积极配合治疗。
2. 疾病预防(1)单位定期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单位应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
3. 环境卫生(1)单位应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防疫工作。
(2)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休息与休假(1)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制度,确保员工享有充分休息时间。
(2)员工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 食品安全(1)单位食堂应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2)员工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规定,不购买、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6. 应急处理(1)单位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员工应掌握应急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健康管理制度实施1. 单位设立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健康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健康管理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3. 健康管理部门对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员工应积极配合健康管理工作,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单位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 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 王维斌经理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 安质部是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1 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组长:苏岩飞副组长:王维斌段明霞成员:梁作付袁炳光王善泉王玉春董善泉耿伟陈海峰唐红岩李秀珍2 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审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 生产部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
监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实施。
4 生产部负责防尘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泄漏事项的应急救护工作。
5 办公室负责《急性职业应急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
内容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现场急救及现场指挥;第三部份:职业尘肺常规诊疗。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
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
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6 安质部负责对各个够本工段岗位的“三废治理”及达标排放的管理,对所有职业危害因素定时、定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含外来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月末报技安处。
7 办公室负责宣传、维护职工及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的合法权利,收集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女工四期保护、女工结婚、分娩、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
8 办公室负责新进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的把关;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告知新进人员其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
9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管理1 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1.1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2职业病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项目建设竣工,需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2 各经部门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按照规定设置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3 所涉及《职业病目录》中的职业病种类:3.1尘肺,3.2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3.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4 应按照规定向作业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
5 严格执行职工上岗前三级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转岗职业卫生培训。
6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7 认真接受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8 对班组岗位落实职业病防治防护措施不力,对个人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应及时纠正、整改。
必要时给予处罚。
9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防治措施9.1防粉尘措施:配备功能先进的袋式除尘器,可使作业点粉尘降为零。
设置通风设备,搬运时加强抽风或通风,改善作业环境。
定点定时喷水净化粉尘。
在选用袋式除尘器应考虑以下几点:防爆结构设计、采用防静电滤袋及结构措施、设置安全孔(阀)、设置检测和消防措施、设置接地措施、配套部件防爆、防止火星混入除尘器、控制入口粉尘浓度和加入不燃性粉料。
9.2防噪音措施:防治噪声危害主要从消除或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着手。
尽量减少机械使用数量或错开使用时间,对超出噪声限值的设备及时修理或更换。
9.3防中毒措施:9.3.1 作业工人进入粉尘室时务必戴好防尘口罩,穿好工作衣,戴上工作帽,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内打扫卫生时,应先洒水再清扫,坚持湿式清扫;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包括加料、出料包装等方法,以减少空气污染,贮存中注意温、湿度;对粉尘在密闭情况下进行的操作,辅以局部吸风,辅以个人防护用品,防止直接接触。
第四章劳动用工及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 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
2 员工变更到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岗位时,单位违反职业卫生如时告知等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单位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
3 加强对员工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职业病防治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设施、器材和用品。
4 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业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5 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 单位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
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7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进行岗位轮换。
8 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并按照下列保存期限妥善保存。
8.1接触粉尘作业的职工,档案保存至职工离职后30年;9 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10 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11 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业病防治部门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
12 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
安排工作时间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第五章作业场所管理制度1 单位应当请地方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其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向劳动者公布。
2 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
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3 在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4 在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5 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6 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7 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8 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9 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
各单位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10、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
11、单位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12、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防止泄漏扩散。
13、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改进。
第六章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单位统一管理。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单位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2、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安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的生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报告。
3、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
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或工作的,由职业病防治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办理。
4、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家和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5、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七章职业健康监护1 对新进和离岗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和离岗后职业健康检查。
2 由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或由特定医院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职业健康体检。
3 本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周期规定:3.1对接触粉尘、从事电工作业人员2年进行体检。
4 患职业病的职工,按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
5 安质部对体检的各种资料、表格,统一归档管理,并设专人管理,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
对体检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第八章附则1 本制度解释权属山东禹城岩飞木业有限公司。
2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