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音乐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一、五十六朵芬芳的花 、少数民族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一、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一、学习目标(一)能够分辨并说出本课四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
(二)能从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搜集一至两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图片、乐谱、音像资料,然后在班上(或小组)交流介绍,或演唱、或演奏。
二、重点难点(一)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感受各民族作品的音乐风格。
(二)引导学生在体验、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喜爱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三)对比欣赏体会不同民族的异同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建议安排两课时第一节:课前搜集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的相关系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鉴赏。
第二节:表演互动为主的上课形式,来加深大家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以赛格的形式)四、教学资源建议蒙古族:欣赏拉苏荣版本的《酒歌》、宝音德力格尔版本的《辽阔的草原》藏族:《酒歌》朝鲜族:欣赏《阿里郎》、聆听伽倻琴作品。
苗族:《飞歌》维吾尔族:《牡丹汗》乌孜别克族:《一杯酒》聆听各个民族优秀经典的歌曲五、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听赏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音乐及相关知识。
(形式丰富说、唱、舞等)2、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三)新授1、比较欣赏四首歌曲,提示学生注意分析旋律、节奏、节拍、音色、速度等音乐要素。
2、学生听赏并分析(1)、《阿拉木汗》、《阿里郎》(板书:作品要素并对比)旋律: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节奏:节拍:节拍:3/4速度:速度:舒缓情绪:情绪:柔和(2)、《酒歌》、《辽阔的草原》(板书:作品要素并对比)旋律:旋律:节奏:紧密与节奏:节拍:2/4 节拍:速度:快速度:情绪:情绪:3、随琴声哼唱歌曲4、师生进一步讨论并总结该民族的音乐风格并小结(投影)维吾尔族:旋律明朗热情奔放,节奏具有维吾尔族民歌舞蹈的韵律。
情绪饱满激越。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家族民歌,会唱这首歌。
2、运用《乃呦乃》引起学生兴趣,通过看课件、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游戏、表演、小组合作达到学生会唱这首歌。
3、通过听、看、唱、演,让学生明白土家族有自己的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唱会<五十六朵花>这首歌。
[教学难点]: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具准备]:《乃呦乃》光盘、一段录像(课件)、碗、盘子、茶杯、皮筋和小药盒,漂亮的贴画(用于奖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快乐有序学生听音乐《乃呦乃》进入教室。
二、创设情景学唱歌曲导入:刚才老师给同学们听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一样吗?这是一首土家族的民歌。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土家族的小伙伴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看课件,看完后请同学们讲出土家族小朋友生活中给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歌曲《乃呦乃》。
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拿出碗、盘子、茶杯为歌曲进行伴奏。
老师教大家唱歌。
会唱后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上用碗、盘子、茶杯,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边演唱边用打击乐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来玩游戏: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动手用皮筋和小药盒做一个有三根弦的小琴,用皮筋的松紧来调整音高发出1、2、3的音。
并能在自己制作的琴上弹奏歌曲的乐句。
三、小组合作激励评价3—4位同学一组自由组合,练习表演歌曲。
(1位同学弹琴,1位同学用碗等伴奏,1—2位同学表演唱)请几组同学表演,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
老师为表演最好的小组的同学发漂亮的贴画。
五十六多芬芳的花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音体美教研室杜国利一、教学年级:高一年级二、课型:鉴赏课三、教学内容: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3、朝鲜族民间乐曲《纺织谣》4、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5、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6、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四、教材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
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六、教学重点: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2、理解音乐作品中体现风格特征的表现要素。
七、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八、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九、课时安排:一课时六、鉴赏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1、介绍苗族所分布的地域及生活特点。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特征(2) 通过歌曲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由少数民族歌曲的欣赏,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1、聆听音乐,感受各个民族作品的音乐风格。
2、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旋律、节奏区分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首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以富有民族特色乂流行的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为背景音乐,利用图片展示部分民族服饰。
提问:同学们知道他们分别都是那个民族吗?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做介绍师讲: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都那么丰富多样,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富有个性,那他们的音乐是不是也与服饰一样那么丰富多彩而有个性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的海洋之中(多媒体课件显示《五十六多芬芳的花》)去听听少数民族的音乐,看看那里的人们有怎样的风俗习惯,音乐风格乂是怎样的呢?(通过导入部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明确了学习目标。
)2、新课教学:第一步:赏析四首民歌(1) 要求:注意歌曲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区分其特点(2)播放:《辽阔的草原》、《洒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纺织谣》(3)带着问题聆听、比较,给时间学生谈论,老师提问并给予评价。
第二步:老师简单介绍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蒙古族)这是一首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
全曲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宽广,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洒歌》(藏族)乂名《年轻的朋友》,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藏族民歌。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
特点:节奏规整、结构均匀、情绪热烈、曲调热情、婉转、流畅<《歌唱美丽的家乡》(苗族):徵调式,曲调高亢悠扬,情绪激动,节奏自由奔放。
“飞歌”苗语为“夏样”,即高声歌唱的意思。
《纺织谣》(朝鲜族):曲调明朗流畅、优美抒情、旋律活新质朴、四分之三拍、节奏富有动感、情绪祥和。
11.23中国汉族民歌 (2)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汉族民歌》教案设计启东市汇龙中学陈菲菲设计意图:由于高中阶段音乐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内容多而课时少),本教案由原来的《汉族民歌之劳动号子》,改为《中国汉族民歌》。
希望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有效地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况。
设计的问题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以期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和欣赏汉族民歌特有的魅力。
目标与要求:1.认真鉴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理解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重点、难点: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台钢琴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引自学师: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唱首歌。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生:回答。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是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这首优美的民歌被誉为“东方的小夜曲”。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分布区域最广,人口最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汉族民歌。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进行自学,收集民歌的有关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再酝酿讨论一下。
师:什么是民歌?生: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师:民歌的发展:春秋时期,《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选集选集。
战国时期《楚辞》中的代表作《离骚》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相和大歌。
至南北朝发展到清商乐(吴歌西曲)新民歌时期师:民歌的分类(风格色彩题材体裁)师:按风格色彩:八大色彩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按题材内容:1.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2.生产劳动3.爱情、婚姻4.日常生活5.逗趣、启智6.歌唱传说故事、景物古迹等按体裁分类: 1.劳动号子2.山歌3.小调二、思考听辨师:下面我们先来聆听三首民歌片段,请同学们根据民歌的分类,试着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个色彩区域?内容反映了什么?能辨别出它们的体裁吗?生:讨论,回答师:接下来,让我们重点来学习不同体裁的民歌特点。
教案一:五十六朵花——探索民族音乐之美
教案一:五十六朵花——探索民族音乐之美探索民族音乐之美音乐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与独特的音乐文化。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让他们领略音乐的美妙与独特。
本次教学主题是“五十六朵花——探索民族音乐之美”。
这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教育主题,我们将会带领学生们以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为切入点,去感受并深度探究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音乐风格。
2.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与美妙。
3.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品位。
4.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增强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我们将会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将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每种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探究音乐背后的文化接着,我们将会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探究,深度挖掘每个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不同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让学生感受和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联系。
3.制作音乐作品我们将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并且将创作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这个环节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对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分为三个阶段:引导探究阶段、知识整合阶段、个人创新阶段。
1.引导探究阶段我们采用启发性方法,在前期引导学生对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欣赏。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和感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同时,教师也会以问题引导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探究每个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2.知识整合阶段在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我们采用课堂演讲、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与协作,分享自己对音乐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看法。
五十六朵民族花教案
五十六朵民族花教案教案标题:五十六朵民族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的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及其代表性的花卉。
2. 探索中国各民族花卉的文化意义和地理分布。
3.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4. 发展学生的观察、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的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及其代表性的花卉。
2. 探索中国各民族花卉的文化意义和地理分布。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花卉的文化意义。
2. 掌握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及其代表性的花卉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花卉的照片。
2. 中国地图,标出各民族花卉的地理分布。
3. 学生的手册或绘图纸。
教学过程:引入:1. 呈现五十六个少数民族花卉的照片,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代表性花卉?探究: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少数民族花卉进行研究。
2. 学生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了解选择的花卉的名称、特点和文化意义。
3. 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海报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全班。
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各民族花卉的地理分布,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
2. 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花卉。
3.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植物园或花卉展览,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各种花卉。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在教室或学校展览。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
2. 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表现。
3. 学生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花卉,进行比较研究。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花卉,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通过探索各民族花卉的文化意义和地理分布,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并发展他们的观察、研究和表达能力。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3.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音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介绍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频;2.与学生一起讨论: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听过哪些民族的名字?二、学习(15分钟)1.呈现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和图片,让学生对每个民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描述每个民族的特点和民族服饰特色;3.播放各个民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韵味。
三、讨论(15分钟)1.分组讨论各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差异;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拥有如此多的民族?这些民族之间如何相处和交流?四、展示(10分钟)1.学生自愿参与,可以自由选取一个民族进行展示;2.展示包括:该民族的发展历史、特色文化、服饰、音乐等方面。
五、总结(5分钟)1.让学生谈谈今天的收获和感受;2.强调中国民族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中国民族文化展板,展示各个民族的特色;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或少数民族村,亲身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3.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国民族文化的书籍,拓宽对中国民族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和特点,并对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展示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民族多样性。
钢琴教案弹奏五十六朵花:用音乐表现花的美丽
钢琴教案弹奏五十六朵花:用音乐表现花的美丽用音乐表现花的美丽在音乐中,我们可以用曲调、节奏、和弦、乐器的演奏等方式来表现它所描绘的事物。
弹奏五十六朵花就是一首借助音乐来表现花的美丽和生命力的钢琴曲。
在钢琴教材中,这首曲子通常是作为进阶篇的一部分来教授的。
通过这首曲子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学会更高级的演奏技巧和乐曲表现能力。
五十六朵花是一首中国的民间音乐。
这首曲子的原始版本是针对唢呐演奏的。
其中的旋律十分独特,节奏感强烈,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钢琴版的五十六朵花则更加注重曲子在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美感。
在钢琴版的五十六朵花中,曲子分为了两个部分。
整个曲子的速度比较缓慢,富有节奏感却不繁杂。
第一部分的曲调十分优美、柔和,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
学生在演奏这一段曲子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好曲子的节奏和空气感。
需要将乐器的演奏声音发扬出来,尽量突出曲子中的轻快旋律和优美旋律。
在演奏时还需注意转调的过度和音乐的感情表现。
在这一段曲子中,需要学习和尝试通过音乐来表现自然中的那种细腻的感情,如灵动、柔美、清新等等。
第二部分是整首曲子的高潮。
这一段曲子的节奏感和速度都比第一部分要更加狂放、激昂。
通过快速、大声、饱满的演奏方式,需展现出一种花儿怒放、生命力旺盛的感觉。
这段曲子的演奏难度会更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掌握。
需要学生们在演奏这一段曲子时,要用上更多的能量、情感和感性。
五十六朵花是一首能够充分表现出花之美的钢琴曲子。
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从音乐中感受到花的生命力和美丽。
通过这首曲子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出孩子对音乐以及自然之美的爱好和感情。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演奏,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和表达。
高中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课时:五十六朵芬芳的花贵州师范大学刘立成一、教学目标1、听赏相关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体验少数民族同胞的音乐风采和生活。
2、听赏相关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掌握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
3、根据相关作品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征——乐器、音乐风格等。
二、教学重点:通过听赏相关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少数民族音乐的特征掌握过程。
四、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谁能给大家说说具体都有那些民族呢?(学生回答: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傣族……)让学生说说民族的概念。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都对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大家做个抢答。
多媒体出示不同民族的照片,由学生回答具体是哪一个民族。
(共出示图片,分别为侗族、苗族、藏族、蒙古族)师:通过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同胞们的服饰文化,真可谓色彩斑斓,各有特点。
接下来我们继续抢答,由多媒体出示相关乐器,让同学回答具体是哪一个名族的乐器。
(分别出示马头琴、长鼓、手鼓、芦笙)师:我们今天不仅见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见到了少数民族的乐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音乐,让我们用耳朵去走进少数民族同胞们的音乐之中……(多媒体出示中国版图)我们先走进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被称为“世界屋脊”,有谁说说是哪里?(青藏高原)我们不仅知道在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有着牦牛和珍贵的藏羚羊,我们更应该了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他们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有着大山一样沉稳的性格和海子一样明亮的眼睛,让我们走进这首作品:《酒歌》(同时ppt出示藏族同胞照片,出示雪山高原等图片,音乐响起……)师:我们刚刚听完了这首《酒歌》,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作品有哪些特点?(音域辽阔、高亢有力,热烈欢快)介绍藏族民歌特点:《酒歌》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每逢亲朋好友相聚一堂,互相敬酒时,人们都会唱起这首酒歌,有时还会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其歌词内容多为祈祷,祝贺,喜庆,爱情等等。
高中音乐《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优质课件设计
五十六朵芬芳的 花
—— 中国少数民族音 乐
主讲人
1。它是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2。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 层, 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3 。喜爱银饰,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 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4 。族人能歌善舞,其中以芦笙舞 和 飞歌最为有名。
《辽阔的草原》是一首长( )的民
,歌
调
这 旋 种 律 题 (舒材展的悠民 )歌 ,有气什息么(特绵点长呢宽?广)
,扬
节 奏 (较 慢 且 自 由 ),
具有浓厚的(抒咏 )特色和(草原)气息 。
短调民歌的特点:
结构较规整,节奏整齐,句幅 较窄 字多腔少,歌词具有叙述性。
彝
傣
族
族
音乐 A
音乐 B
远方的 客人 请你留
登高山望远方哎 ,田 里 谷 米 黄 哎 ,河 水 向 东 流 ,
炊烟在飘荡,
我要歌唱这美丽的家乡哎!
1 、“飞歌”苗语为“夏样”, 即高声歌唱的意思,流行
于 贵州东南苗族地区。
2 、 “飞 歌 ”是 苗 族 声 乐 艺 术
的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
迈奔放,曲调明快,有极
。
强 的感染力。
3 、“飞歌”演唱形式有对唱 ,齐唱, 独唱等。对唱和 齐 唱多用以表达青年爱情 心声 和迎宾送客,敬酒时 的礼赞 ,独唱多用于歌颂党和领 袖 以及赞美祖国的大好河 山。
大地飞 歌
问题 :( 1 )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 2 )曲调有什么特点? ( 3 )表达了怎么样的情绪?
(1) 《酒歌》(又名《年轻的朋友》 --- 藏族
(2)曲调清新、质朴、流畅、具有浓郁的藏族民 歌 韵味。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 一、五十六朵芬芳的花 教案
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前生今世
音乐教案
课型: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其在海外流传的过程和现在特殊的国际地位;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进而开始了解和走进中国民歌音乐。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茉莉花》,加深对中国民歌风格和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宣传片,导入本课——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前生今世。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曲调婉转流畅,感情细腻,在国内外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并在中国和世界广为传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性,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
(二)中国民歌的起源、分类
1.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狩猎、祭祀、求偶、搬运时就开始了他们的歌唱。
2.中国民歌分类: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三)课堂互动
请同学演唱或演奏《茉莉花》,加深同学们对《茉莉花》的印象。
(四)《茉莉花》的流传——前生
1.《茉莉花》是中国流向海外的第一首民歌。
2.《茉莉花》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关于反腐的故事。
(五)《茉莉花》的历史瞬间——今世
(六)课堂互动:
1.全班同学一起演唱《茉莉花》
2.欣赏中国民歌《茉莉花》,之后全体同学交流欣赏感受。
(七)小结:
作为一首传统风格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不仅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更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在重大的国际舞台上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展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努力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和诚意。
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前生今世
音乐教案
李晶妍。
高中音乐_五十六朵芬芳的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苗族、蒙古族、藏族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并用聆听、观看、演唱、演奏、舞蹈、讨论等多种形式参与、体验。
2.能分辨并说出本课多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
3.搜集一至两个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字、图片、乐谱、音像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4.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描述与评价能力,在聆听、体验少数民族音乐美的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各种体裁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情感。
2、难点:归纳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三、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四、教学内容(一)播放课前曲《中华大家园》(二)导入:大家知道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吗?(同学回答)《中华大家园》我们中华民族就象歌中所唱的一样,是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就象56朵芬芳的花遍布在中国大地上,特别是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能歌善舞,但是由于在地理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他们的音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到几个少数民族去看一看,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学习一下他们的民族音乐。
(三)、新授:1、(1)首先同学们根据大屏幕的提示,快速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哪个少数民族?(播放幻灯)苗族(2)刚才出现了“飞歌”这种形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放幻灯)听完了〈歌唱美丽的家乡〉,大家说一说有什么特点的歌曲能称为“飞歌”?(同学回答)(3)介绍飞歌:(放幻灯)飞歌:苗语称为“夏样”,即高声歌唱的意思,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它是苗族声乐艺术的珍品,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极强的感染力;“飞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齐唱、对唱和独唱等。
高中音乐鉴赏课汉族民歌
高中音乐鉴赏课?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比照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根底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
运用比拟、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1. 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拟异同
2. 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1.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分类,能利用特点分辨各体裁。
2.两地?茉莉花?的异曲同唱,能比拟整齐和谐地演唱。
学生活动
1、与教师合作表演号子,体验节奏和情感,熟悉号子特点。
2、学唱江苏民歌和中国民歌?茉莉花?,尝试同时演唱两种曲调不同的?茉莉花?。
3、探讨、研究三种民歌体裁的具体特点。
4、反应练习,听赏不同民歌片段,分辨民歌体裁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音乐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教案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章节:《音乐与民族》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民族的音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
(2)能辨别不同民间音乐所属的民族。
(3)能根据欣赏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总结归纳出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音乐与民族》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将已有的民族知识进行综合表现,为此,本课从身边熟悉的民族和民族人物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重点放在民族音乐鉴赏和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与音乐特点上,让学生在听辩不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1:选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2:看一组图片让学生来分辨分别属于哪些民族。
学生齐声回答。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深入5分钟1: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迷人,那么鲜艳,老师采摘几朵最具代表性的花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中国地图,标出几个民族,沿中国外围边境走一圈。
)2:中国民歌分为两个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民歌。
3:播放一组少数民族音乐家的图1:仔细听讲。
2:学生讨论并回答1: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围绕所教内容展开探究学习。
2:明白少数民族音乐家为少数民族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片。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少数民族音乐家?展开35分钟1:朝鲜族:(1):简介从东北出发,来到朝鲜族居住的地方。
(2):朝鲜族音乐的特点。
(3):播放图片长鼓和伽倻琴。
(4):讲述朝鲜族的音乐有劳动歌曲和抒情性歌曲。
(5):欣赏《清津浦船歌》。
2:蒙古族:(1):蒙古族居住的大致范围。
(2):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看,分为长调和短)1:学生回答朝鲜族大致分部的地方。
2:认识朝鲜族器乐长鼓和伽倻琴3:感受朝鲜族音乐八六拍子的欢快节奏。
4:学生分辨两段音乐,哪段是长调哪段是短调?5:总结长调与短调各自的特点6:到了新疆。
7:学生总结维吾尔族民歌:感情炙热,对比鲜明。
8:学生随乐哼唱。
9:跟老师学跳新疆舞。
1:掌握这六个不同的民族的地理方位。
2:感受与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3:掌握新疆舞的基本动作。
4:感受维吾尔民族音乐的节奏对比鲜明。
5:感受藏族民歌与舞蹈紧密配合的特点。
6:让学生懂得山歌有一种典型的演唱形式——对歌。
7: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调。
(3):播放两段音乐《蔚蓝色的杭盖》和〈〈嘎达梅林〉〉。
老师总结。
3:维吾尔族:(1):听一音乐片段,让学生回答到了哪里?〈〈新疆好〉〉(2):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地肥水美,物产丰富。
(3):欣赏〈〈大阪城的姑娘〉〉。
(4)教学生跳新疆舞4:藏族(1):酒歌是一种艺术形式。
(2):欣赏与体验藏族舞〈〈三杯酒〉〉。
10:一女生跳〈〈洗衣歌〉〉,导入藏族。
11:欣赏音乐视频。
12:学唱山歌。
13:对唱山歌。
14:欣赏高山族音乐,并随乐齐唱此曲。
15:高山族民歌:优美,抒情,缠绵,婉转。
分割的部分。
5:壮族:(1):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方。
(2):壮族民歌十分丰富,分山歌,小调,风俗歌三类。
(3):讲述刘三姐很她的山歌。
(4):欣赏〈〈隔山唱歌山答应〉〉。
(5):壮族民歌的音乐的特点:清新而和谐,色彩浓郁,旋律较简单,但声部结构复杂。
(6):师生互动:学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6:高山族:(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骨肉情深,血脉相连。
(2):在台湾中部的山地和东部平原,主要居住着高山族。
(3):欣赏〈〈阿里山的姑娘〉〉。
总结归纳3分钟1:东西南北民歌特点的不同;2:活动探究:我国为什么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3:老师总结有四点。
4:民歌是一面镜子,又是一幅图画,从她里面可以领略一个民族的性格。
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音乐与图片。
5:结束语:民歌是中国音乐的根;只有是民族16:西、北音乐粗犷、辽阔、奔放,感情炙热,而东、南部的音乐细腻,甜美。
17: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在归纳总结中使学生对各民族的音乐又回顾一遍。
加深印象。
2:课后作业是对本课内容的延伸,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的,才是世界的。
2019-2020年高一音乐享受合唱的艺术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合唱的几种不同形式并能进行分类。
2、在不同合唱曲的对比欣赏过程中,感受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的音色特点,并思考这几种合唱形式各善于表现什么样的作品。
3、在学生参与演唱的基础上,通过同一首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的表现,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进而喜欢上合唱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4、根据听赏的感受能积极参与对“合唱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感受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的音色特点,享受合唱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思考“这几种合唱形式各善于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初步把握演唱形式与作品内容、风格的某种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合唱谱。
教学方法:对比聆听法、演唱体验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亮剑》主题歌《中国军魂》,请说出歌曲名称及演唱形式。
二、介绍合唱的种类(音色特点边欣赏边归纳)。
三、歌曲欣赏1、东西南北茉莉花思考:(1)四段茉莉花的形象有何不同?它们共同表现了怎样一种情绪?(2)女声合唱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小结:四段茉莉花来自不同的地域,因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
广东——柔美结实;江苏——婉转流畅;河北——明快直爽;东北——热情奔放。
这首歌表现了各地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用柔和抒情的女声合唱来表现比较合适。
2、猎人合唱思考:(1)和女声合唱相比,男声合唱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这首歌如果用女声合唱来表现合适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表情性格。
这里显然用雄厚粗壮的男声合唱更能表现出猎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3、槟榔树下摇网床思考:(1)在听赏过程中,通过联想,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或场景?(2)童声合唱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会歌曲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4、在灿烂阳光下思考:这首歌和前面三首歌相比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小结:这首创作于新世纪的合唱,热情赞颂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抒发了人民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的豪情壮志。
歌曲气势磅礴、激情澎湃、格调高昂,因而需要用表现力更强的混声合唱来表现。
四、互动1、随老师的琴声,分声部唱一唱,感受混声合唱的效果。
(见教材P12)2、对比欣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1)学生齐唱歌曲第一段。
(2)学生代表和老师同唱歌曲第一段(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二重唱或三重唱),感受一下重唱的音响效果。
(3)(这首歌用童声合唱来表现会怎样呢?)欣赏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教师介绍:北京天使合唱团是世界知名的合唱团,被西方乐评家誉为东方的维也纳合唱团,以清澈优美的和声享誉国内外。
3、试听下列歌曲片段,写出其演唱形式,并将曲名与所属音乐美的范畴连起来。
演唱形式歌曲名称音乐美的范畴(男声合唱) 满江红优美(混声合唱)哈利路亚壮美(童声合唱)大海啊,故乡崇高美(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关注演唱形式与某种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但这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
)五、拓展1、介绍世界著名的合唱团如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英国“天使之翼”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等,欣赏英国“天使之翼”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圣乐般的卡农》。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眼界。
)2、介绍国内著名的中学生合唱团如深圳市红岭中学学生合唱团,欣赏由该团演唱的歌曲《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合唱的距离。
)六、合作探究根据以上听赏的感受,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各组推出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与大家共同归纳、总结。
1、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各善于表现什么样的作品?2、合唱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每组可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探讨)七、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