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浅述
浅析中国传统漆艺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价值
浅析中国传统漆艺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价值
李虹霏;彭博芳
【期刊名称】《艺术研究快报》
【年(卷),期】2024(13)2
【摘要】漆艺作为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漆器的制作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工艺技术,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漆艺经历了由实用到艺术,再到现代创新的多重转变,不断丰富着人类的文化生活。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中国漆艺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历史阶段的漆器实例,展示了漆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从新石器时代发现的最早漆器,到汉代漆艺的繁荣,再到唐宋时期的转型,以及明清时期漆艺的辉煌,文章详细考察了漆艺在各个时期的技术革新、审美特征及社会文化意义。
同时,探讨了现代漆艺的发展方向,包括现代漆画的兴起和漆艺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漆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本次研究基于漆艺的技术和审美的演变,强调漆艺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
【总页数】7页(P92-98)
【作者】李虹霏;彭博芳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中国漆艺的发展脉络及其价值
2.浅析中国传统漆艺的南北文化气质特征及成因
3.漆艺新价值——论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下的现代漆艺礼品设计
4.“鉴往知来”——从传统漆艺术的文化价值探究中国当代漆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5.新时代下的漆艺文化保护方法与漆艺作品价值构建--以福州漆艺文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漆艺历史沿革
漆艺历史沿革漆艺,这门古老而又神秘的手艺,就像是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匠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它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交织,每一层漆的涂抹,都像是给历史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话说从头,漆艺的历史啊,那可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早在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们就已经开始琢磨这玩意儿了。
那时候,漆树是他们眼中的宝贝,因为从它身上能榨出那种黏黏的、黑漆漆的液体——生漆。
这东西,别看它外表不起眼,可一旦遇到空气,就会慢慢变干,变得坚硬无比,还能防水防腐,简直就是天然的“保护神”。
于是,咱们聪明的老祖宗们就开始动起了脑筋,想着怎么把这生漆用到极致。
他们先是拿它来给木器、竹器穿上一层“盔甲”,让这些日常用品变得更加耐用。
后来,大家觉得这黑漆漆的颜色虽然实用,但总觉得少了点啥。
于是,各种颜料就被加了进来,红的、黄的、蓝的……一时间,漆器变得五彩斑斓,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艺术品,让人眼前一亮。
要说漆艺的巅峰时期,那还得数春秋战国那会儿。
那时候的诸侯国们,一个个都爱显摆,比的是谁家的漆器更华丽、更精致。
漆艺工匠们也是拼了老命,各种创新手法层出不穷。
就拿那个“描金”来说吧,就是在漆器上描上细细的金线,那效果,简直了,就像是把整个星空都镶嵌在了上面,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当然了,漆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到了后来,战乱频繁,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思去摆弄这些花花草草。
漆艺,就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照片,渐渐地蒙上了一层灰尘。
不过,好在历史总是会有轮回的。
到了和平时期,人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曾经的美好来。
漆艺,这个沉睡已久的“美人”,终于又被人们从记忆的深处唤醒。
现代的漆艺,那可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不光是在国内,就连国际上也是名声大噪。
各种漆艺展览、比赛层出不穷,大家都想来看看这门古老的手艺究竟有何魅力。
而漆艺工匠们呢,也是不负众望,各种创新作品层出不穷。
有的把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则是走起了“极简风”,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展现出漆艺的另一种美。
漆艺术发展文献综述
漆艺术发展文献综述漆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推广,漆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漆艺术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艺术形式和现代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漆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约在5000年前就已有使用。
漆木器、漆器、漆画等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漆艺术也逐渐传入了周边国家和地区。
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都有漆艺术的发展历史。
在日本,漆艺术被称为“漆器”,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
在韩国,漆艺术融合了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漆艺术的技艺特点是对漆的熟练运用和对纹饰的精湛表现。
漆是一种树脂,具有很强的耐磨、耐水、耐酸碱等特性。
漆器制作过程需要多次施涂、烘干、打磨等工序,其中对漆涂料的配制、调制要求极高。
纹饰则是漆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漆器上的纹饰通常是由漆线或金银线细密地描绘而成,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
漆艺术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漆木器、漆器、漆画、漆雕等。
漆木器是以漆涂覆的木制品,常见的有漆盒、漆桶、漆碗等。
漆器则是以漆涂覆的金属、瓷器等材料制成,例如漆酒器、漆烟斗等。
漆画则是以漆为画材,在绢或纸上进行绘画,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性。
漆雕则是在漆器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立体的雕塑作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漆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漆艺术家在传统漆艺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尚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使漆艺术更具时代感和艺术价值。
漆艺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综上所述,漆艺术是一种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
漆艺术具有独特的技艺特点和艺术形式,经过现代艺术家的创新和发展,漆艺术正逐渐成为一种充满时尚和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漆艺发展史
漆艺发展史(实用版)目录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1.漆艺的起源2.漆艺在古代的发展3.漆艺在现代的发展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1.漆器的种类2.漆器的制作工艺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1.漆艺的艺术价值2.漆艺的文化价值3.漆艺的实用价值正文漆艺发展史一、漆艺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漆艺是人类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漆树分泌的汁液来制作日常用品和装饰品。
随着历史的推移,漆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在古代,漆艺主要用于制作漆器,如漆器家具、漆器工艺品等。
漆器因其色彩鲜艳、光泽亮丽、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漆艺达到了巅峰,制作工艺和装饰技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现代以来,漆艺逐渐从实用品向艺术品转化,漆艺家们开始探索漆艺的新领域,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富有现代感的漆艺作品。
同时,漆艺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如嵌骨、贝母、金箔等新材料的运用,使漆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漆艺的种类和制作工艺漆艺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漆器: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用品和工艺品。
漆器种类繁多,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漆器屏风等。
2.漆画:漆画是指将漆涂在纸或布上,然后绘制成画。
漆画具有色彩鲜艳、画面细腻等特点。
3.漆塑:漆塑是指用漆堆塑成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山水等。
漆塑作品具有立体感强、质感细腻等特点。
漆艺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漆:将从漆树上采集的漆树汁经过加工提炼成漆。
2.髹漆:将制好的漆涂在器物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3.描绘:在漆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4.镶嵌:将贝母、金箔等材料镶嵌在漆面上,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三、漆艺的价值和意义漆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漆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漆艺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漆器家具、漆器餐具等,因其耐磨耐腐蚀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漆艺的历史
中国漆艺的历史中国漆艺的历史是从7000年以前河姆渡文化时期开始的。
7000年以前,还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其中就不乏成片的漆树。
我们的祖先用石刀或石斧砍伐树木时,邂逅了漆树,源源流出的神秘汁液就难免粘付在石刀、石斧上,也可能偶然流滴于陶器之上,干燥成膜后,既坚牢又美观。
于是,祖先们最早认识了漆,也最早使用了漆,从而揭开了漆艺的历史。
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木胎漆碗,而且是朱色的,这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早的漆器。
由此可以推断,在出现朱漆器之前一定先有黑漆器。
漆的天然本色虽为红棕色,但厚涂即呈黑色。
从利用漆的本色到调和朱色颜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其间所经历的岁月可想而知是相当漫长的。
原始社会漆器的另一重要发现,是1987年在浙江余杭安溪乡瑶山九号墓出土的嵌玉高柄朱漆杯,红漆与白玉交相辉映,也是镶嵌技法的最早证明。
1957~1960年,江苏吴江出土的漆绘黑陶杯河漆绘黑陶罐,为太湖地区良渚氏族遗物,属良渚黑陶文化,距今也有四五千年,证明了我国最早将漆应用于陶器。
表现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商代漆器最高水平的,是发掘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出土的4件漆器,均为朱漆地黑漆花,有的花纹上嵌有磨制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嫩绿色松石,还有的贴着金箔。
这是最早镶嵌绿松石的证明。
1981~1983年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园墓地的发掘,让我们见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西周漆器:出现了运用蚌片、蚌泡的镶嵌工艺。
其中有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其镶嵌蚌片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可以说,西周时期开创了螺钿镶嵌之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日渐衰微之时,漆器异军突起,走向空前的繁荣。
其中尤以战国时期的楚国最为发达。
楚国的中心位于长江汉水流域,有着肥沃的土地和温润的气候,生长着大片漆树、油桐和其它树木,为漆器的发展创造了先天的条件。
漆艺的继承和发展
漆液调制
选取天然大漆,经过特定工艺 调制,使其具有适宜的粘度和 干燥性能。
髹涂工艺
采用刷、喷、浇等多种方式, 将漆液均匀涂抹在胎体上,形 成光滑、坚硬的漆膜。
纹饰工艺
包括雕刻、镶嵌、彩绘等多种 技法,为漆器增添艺术魅力。
传统漆艺的传承方式
家族传承
许多漆艺世家代代相传,子孙继承祖辈的技艺和秘方,保持技艺 的纯正性。
VS
加强普及推广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向 公众普及漆艺知识,提高大众对漆艺的认 知度和关注度,为漆艺的继承和发展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漆艺的继承和发展
汇报人: 2023-11-2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漆艺的传统技艺和继承 • 漆艺的创新与发展 • 漆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结语
01
引言
漆艺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
漆艺,是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通过髹涂、雕刻、镶嵌等多 种工艺手段,制作出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历史
教育推广
加强漆艺在教育体系中的普及和推广,培养更多的漆艺人才,提高社会对漆艺的认知和认 同。通过公众教育,增强大众对漆艺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05
结语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珍视文化遗产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 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珍视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传承精湛技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漆艺作为一种独特
的艺术形式,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个性化、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02 03
文化创意产业
漆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 力。通过挖掘漆艺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可以开 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中国生漆科学技术发展30年
( tk s .A.B rl ) So e )F ake 皮层 采集 的 天然 高分 子生态 y 树脂 , 我 国特产 , 称 “ 为 堪 国宝 ” 被 誉 为“ 料之 王 ” , 涂 。
成 黑色 。涂 在物 体 表 面上 干 燥 后形 成 漆 膜 , 耐热 、 耐
酸、 耐腐 蚀 ; 为宝 贵 的 天然 涂 料 。广 泛 用 于 涂 刷木 器 及 纺织 、 工设 备 。 化
1 1 生 漆概念 .
成为 中国重 要 的生 态 、 济 和 水 土保 持 和 能 源 油 料 经 树种 。漆 树 主 要 分 布 在 北 纬 2 。0 4 3 ~4 。6 , 经 0 4 东
9 。0 4 3 ~1 5 2 间 , 盖 全 国 2 2 。5之 覆 4个 省 ( ) 区 , 市 、
力 、 力 和 财 力 , 展 相 关 研 究 工作 , 得 了显 著 成 物 开 取
效 。2 0世 纪 8 0年 代 , 改 革 开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大 好 形 势 F , 在 中 华 全国供 销 总 社 在 西 安 建 立 了生 漆 研 究 所 , 推 动 为
我 国生漆 科 研 和 产 业 的持 续 发 展 迈 出 了 重要 一 步 。
第 2 9卷
第 2期
中 国 生 漆
J u n lo h n s a q e o r a fC i e e L c u r
Vo . 9 No. 12 2 NO . 0l V 2 0
21 0 0年 1 1月
中 国生 漆 科 学技 术 发展 3 O年
李 萍 张 飞 龙
— —
根 据考 古发 现 , 漆 在 我 国 已有 近 万 年使 用 历 史 。 生
从 漆树 皮层 采 集 的 生 漆 可 直 接 髹 涂 在 器 物 表 面 , 形
生漆
目录生漆简介...................................................................................................................... - 1 -生漆的概述................................................................................................. - 2 -生漆的用途................................................................................................. - 3 -国产生漆的概况......................................................................................... - 4 -[传统品牌何处去]生漆产业不能丢.......................................................... - 5 -天然生漆现代应用概况............................................................................. - 9 -生漆简介开放分类:中药、工艺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
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
大漆历史故事
大漆历史故事
大漆,又称天然漆、生漆、国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在中国,大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夏代,我们的祖先已懂得使用漆器。
《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
……掌以时征其赋,凡治丝者,共其丝,救其菜。
”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由漆树的液汁提炼加工成涂料的技术。
在商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大漆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涂料。
人们不仅广泛使用原生漆,还出现了从原生漆中经过加工提炼的类漆物。
春秋战国时期,大漆工艺已闻名天下。
这一时期,大漆的使用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的木质器具都用大漆进行涂饰。
同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使大漆变色的技术,出现了红、黑、紫、黄、绿、金等不同颜色的大漆制品。
秦汉时期,大漆工艺更加精湛。
人们不仅使用原生漆,还使用了经过加工提炼的类漆物——熟漆。
这一时期,大漆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用于家居用品的涂饰,还用于工艺品、文化用品的制作。
唐宋时期,大漆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漆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人们还使用了一种叫做“罩漆”的技术,即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大漆混合使用,产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效果。
明清时期,大漆工艺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大漆的使用范围
更加广泛,不仅用于家居用品的涂饰,还用于建筑、工艺品、文化用品的制作。
同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菠萝漆”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大漆表面产生出类似于菠萝表面的纹理。
以上就是大漆的历史故事,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渊源概述中国漆文化的历史十分久远,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国家。
在七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所发现的木胎漆碗表征着中国漆文化曙光初现,而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汉代达到了漆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唐朝的金银平脱漆器,宋朝的素色漆器及元明清的雕漆,其发展均独具特色,达到了漆文化史上的高峰。
文化漆器漆工艺装饰艺术生漆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便摆脱了那种出于动物本能的、仅仅利用天然‚工具‛的‚劳动‛形式,跃进到利用客观条件、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劳动阶段。
劳动与创造带来了繁荣,思维与灵感也伸向了文明。
人类从靠大自然恩施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使自己成为大自然的积极伙伴,而不再像他们的前人只是寄生在大自然身上的食客。
人类的双手和大脑最明显的成果就是技术,技术的发展使人具有了随其心愿做事的能力,给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成为人类发明、创造、制造手工艺品的源泉,使人们得以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物质基础,创造出优美的作品,从中得到心灵的喜悦、艺术的陶醉和意识的升华,满足了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有些器具的出现,最初虽是以实用为目的的物品,但是经过了时光的磨砺,而绽放出许多艺术的光辉,成为人们精神美感的向往。
中国漆器的产生正是这种实用技术和艺术完美融合的结果,在不断的演进中,印证着中国漆文化发展的成就,折射出举世瞩目的艺术光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1史前石器时代是人类萌生和发展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地质上的全新时期,地球上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了。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新环境下,原始人群的生产活动也随之改变,导致旧石器时代结束,而开始了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就是从单纯的攫取天然产物的掠夺经济转变为以种植农业、饲养家畜为主的生产经济过程。
陕西漆树及漆器文化浅析
艺术鉴评文 颉家瑞陕西漆树及漆器文化浅析国漆,也叫生漆。
因为它,舜、禹祭祀有了器皿。
69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只内红外黑、制作精美的木胎漆碗,改写了中国漆器文化的历史。
王维在蓝田辋川曾写过《漆园》的诗,证实春秋战国的庄子曾任过管理漆园的“漆园吏”。
而“曲水流觞”中的“觞”为古代盛酒器具,也叫“耳杯”,是用天然生漆涂木漆精制而成。
生漆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是从漆树皮中流溢出来的一种乳白色液体,是我国的“国宝”。
其主要产自我国中西部地区,为我国特产。
《诗经·大雅·绵》中记载:“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经义述闻》卷六中说:“漆县为唐之兴平。
”即今陕西省兴平县,可见漆水名称的由来,无疑与漆树林有关。
现陕西产漆量在全国生漆产量中占70%以上,为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地区的安康、平利、岚皋、汉中、宁强等地。
生漆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自然的洗礼和考验,一直延续至今。
生漆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无毒的环保涂料,以“涂料王”而著称于世,它有超耐久性、耐磨性、耐温湿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耐酸碱等特点,综合性能非常优。
自秦、汉、唐以来,古代宫廷建筑、屏风、家居等皆用此做装饰,是特有的中国颜色。
生漆的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漆树的药性及功用有详细的记载。
开胃、抗癌、杀三虫、利五脏、轻身益气,使头发不白、耳聪目明等,可入汤。
漆树根可治打伤久积(尤宜胸部伤)。
其木心,功能行气,镇痛,用于治疗心胃气。
其叶,洗净烘干,研为细沫,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病溃烂,并可治漆中毒。
漆酶成分,可制成染发剂。
漆树全身都是宝。
秦、汉、唐漆器工艺风格淳朴、雄健、丰满、简洁、流畅,主要用在宫殿建筑、家居、器具等,法门寺博物馆现藏唐供金银平脱漆碗。
明、清两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漆器的社会消费增加,由政府直接经营大规模的漆园,正如“一带一路”中提到的中国漆器,曾经与丝绸、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享誉世界,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华丽篇章。
中国生漆简介
中国生漆简介生漆是中国最传统的天然漆,主要成分为漆酸,漆汁刷与物体表面,在空气中能自己干燥结成原色硬膜。
坚韧耐久,并能耐许多化学品的腐蚀。
生气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制造熟漆,广漆和各种色漆,生漆在工艺上运用早在千年已开始了。
直到今日更加盛行。
由于生漆膜坚韧而富有光泽,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耐水性耐腐蚀性及优越的电绝缘性等。
中国生漆在现代红木工艺家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是红木家具工艺更是锦上添花。
红木家具榫卯简介榫卯——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式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也不同,但他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主要是用作面与面的接合。
可以是两种面的结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和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式,主要用来做横竖材丁字结合。
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线或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式,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两类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棕角榫”等。
榫剡木入窍也。
俗谓之“榫头”。
亦作“笋头”,“笋头”。
漆树漆树是落叶乔木,有的可长到十数米,叶系羽状复叶,有许多是山上野生的,也有人工培植的。
人工培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分根栽培法,从漆树的只根切出培植,生长较快。
但不能大量培植。
二是播种培植法,用漆树果做种子。
果实有一成蜡质,发芽较难播种前要用尿水浸泡,脱去表层蜡质。
亦可用其它办法脱去蜡质。
然后播种育苗,可以大量繁殖但生长较迟。
漆农往往是两种方法兼用。
漆树在我国分布很广,陕西,安徽,河南,浙江,湖南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
大漆工艺简介
大漆工艺简介
大漆,又名“生漆”、“大漆”,是世界上稀有的天然产物,
它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人
就发现了用来制做漆器的植物漆树,并把它的汁液涂在刀剑上防腐。
当时他们用这种树液来涂制碗盘和其它器具,而不是直接用天然漆。
后来,在印度人发明了“树漆”这种东西,并用于制造工具和其他日用品。
我国的大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洪水,遍天下,以为宜”。
传说大禹是大漆匠,
他用这种树液涂抹于器物上,可以使器物防腐蚀、防潮湿、防虫蛀,从而延长了器物的使用寿命。
人们把这种天然的漆器称为“大漆”。
大漆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传统技艺。
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漆器的制作过程分为“生漆”、“熟漆”和“大漆”三个阶段。
生漆是从漆树上采集下来的树脂;熟漆是用天然生漆加天然树脂进行脱胶;大漆则是用生漆液制成的一种具有防腐性能、用途广泛、颜色丰富的涂料。
—— 1 —1 —。
非遗生漆工艺
非遗生漆工艺非遗生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重要代表,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生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独特的材料,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漆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工匠需要选择优质的漆树作为原材料,然后进行割取,将树液收集起来。
接着,将收集到的漆液进行熬制,以去除其中的杂质。
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和技巧,需要掌握火候和熬制时间。
熬制好的漆液需要经过过滤和沉淀,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然后,将漆液涂抹在器物的表面,每涂抹一层后都需要待其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多次,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和光泽度。
生漆工艺最终的成品具有独特的光泽和质感。
它不仅能保护器物的表面,还能增加其美观度和触感。
生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工艺品和建筑装饰等领域,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非遗生漆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制作过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传承人不容易找到。
其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材料的涌入,也对生漆工艺的传统技艺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生漆工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生漆工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兴趣。
其次,应该加强对传统工艺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同时,应该加强对生漆工艺的研究和创新,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非遗生漆工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保护和传承非遗生漆工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非遗生漆工艺传承下去,让世界共同分享这份珍贵的文化宝藏。
中国的漆器文化
中国的漆器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其中,漆器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漆器,是指用漆涂装并装饰的各种器具,包括饮食器皿、文具、日用工具等。
漆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漆器文化。
一、漆器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漆器起源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最早的漆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从之后的商、周到汉代,漆器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主要器具,其中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最为著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大量精美的漆器被创造出来,成为了宫廷和富商巨贾们珍藏的重要物品。
明清时期,漆器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和细腻化,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效果。
同时,民间漆器也发展迅猛,各类民间漆器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漆器文化。
现代,漆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逐渐被工业化取代,但是漆器文化仍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导向性和鞭策性的角色。
二、漆器文化的形态特点漆器一般包括木胎、泥胎、纸胎、铁胎、铜胎和银胎等多种材料,使用时需经过漆工序列过程:黑底、胭脂、金粉、嵌蚕、描红、点漆、使韵、数磨、扣背等。
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精细,多需要好几次人工制作才拥有最好的质量。
漆器在雕刻、制作和绘画上,以天然丰富的素材和细腻的手工,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这种表现形式恰恰就是中国漆器文化的独特之处。
漆器外形整体感受给人以高贵的感觉,漆器上的爪、花、虫、鸟、兽等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
三、漆器文化的价值和影响漆器有着较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漆器技艺独特,工艺复杂,结晶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古老智慧。
从历史角度来看,漆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搭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人们崇高品格。
最后从文化角度来说,漆器体现了中国人厚重的文化自信,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了中国人民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生漆工艺历史
生漆工艺历史
生漆作为我国的一种特产,在世界上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我们的祖先在栽培、收割、使用生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据文字记载,我国先秦时代就已发展种植漆树与用漆技术。
《诗经鄘风》中载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曰,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桐、梓、漆”。
可见先秦时代,漆树就已是我国常见的栽培经济树种。
而在使用上,从已发现的古物中,我们也见到了不少先民早期使用生漆的例证,如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掘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涂漆木碗,等。
油漆的发展史
油漆的发展史人类生产和使用油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
从已经发现的在量考古资料证实,在距今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已使用野兽的油脂、草类和树木的汁液与天然颜料等配制原始的涂饰物质,用羽毛、树枝等进行绘画,以达至装饰的目的地,这可以说是油漆的雏形,也是油漆发展的原始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进入铜器时代以后,当时的文明古国在直接利用天然物质配制油漆方面都有不同的进展。
中国是发展油漆最早的国家之一,所取得的成就显示出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早在商代(公元前约17~11世纪)就已经从野生漆树取下天然漆装饰器具以及宫殿、庙宇。
到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就已掌握了熟练桐油制油漆的技术,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已能用生漆和桐油复配油漆,这就说明了中国较早地掌握了对天然物质加工利用配制油漆的技术和使用多种成膜物质的技术,也开创了油漆中使用助剂的技术,推动油漆发展到一个新时代。
从长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和漆器的漆膜坚韧,保护性能优异,充分说明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使用生漆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了成熟程度。
由于桐油和大漆的应用而形成了”油漆“的习惯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对油漆的生产和应用也作出过贡献:公元前巴比伦人已使用沥青作为木船的防腐油漆,希腊人掌握了蜂蜡涂饰技术,埃及人用阿拉伯树胶制作油漆等。
由此开始,油漆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前进,人类通过上千年的实践,掌握了利用多种天然物质制作油漆的技术,不断发展油漆品种。
但直到18世纪的2000年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限制,油漆的生产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实践的经验,保留着生产和应用何以的形式,由应用者自己生产,且都是个体或小作坊的手工作业生产方式,其中一部分还是作为工艺品生产的。
17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促使油漆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漆的品种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油漆向前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化学学科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建立为油漆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其他工业的建立为油漆的大批量生产准备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漆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浅述
作者:徐俊贤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7期
摘要:生漆脱胎文化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也是一个难得的奇迹。
将现代生活文化的理念融入这个古老文化的血脉之中,使它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
漆艺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创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理想。
只有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文化中寻求前进的力量,让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生产、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回归生活才能有力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漆文化;历史与发展
中国漆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并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几千年来,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器作品,是我国艺术史中辉煌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漆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晋丘衍《学古篇》中称:“上古无笔墨,以竹挺席漆书竹上。
”韩非子《十过》篇中写道:“尧禅天下,舜变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犹器黑之以为器,舜洋天下,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囫其内。
”在我国出土文物的漆工艺,距今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色泽艳丽如新,远非现代合成漆所能媲美,称“国漆”。
大漆是中国特有的天然材料,漆工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已经超过了七千年,古典阶段的漆器始终是中国高级用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的先人经过几千年对漆工艺的磨砺,摸索出的丰富多样的特殊工艺形式,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漆文化历史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大多数漆器是为过去的皇宫贵族所享用。
古代平民化的漆器一直受到轻视。
在王朝政权没落之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随之转型,对于器物使用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工业文明的声势浩大使很多传统观念消失殆尽。
大漆,作为器用的主要功能也开始逐渐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作为艺术创作的特有媒材,继续保持着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形式。
从漆文化观念上讲,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大漆的创作中,过多的精力被投入漆画的发展中,漆画在漆用领域中占据主流,忽略其器用的创作和价值探讨,使漆器的日用功能萎缩。
漆因器而生,又有其自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河姆渡发现的漆碗,到战国的漆棺,从汉代的九子奁盒,到宋元的雕漆器皿,明清的螺钿镶嵌,大漆作为传统的中国人的生活器物,从未在历史中消逝过,这正是因为它的器用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的缘由。
大漆的材料本身所具备的绿色特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大力提倡利用的可循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作为未来造物的材料与种类,在现代器物的应用与发展中应该有其特殊的地位。
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将漆的器用领域开发出来,还没有将它的存在形式从古代置换到现代的大众生活中来。
我们对于漆器的形态设计还停留在几百年以前各时期出现的风格样式上,仍然在模仿着古人。
早在虞舜夏禹时代,食器和祭器已经髹涂一色或朱黑两色漆。
在追溯中国古漆器的源头之前,先了解下神奇的大漆。
大漆是养人的,它不仅在物质上满足了实用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在人文情感以及文化理念上潜移默化的滋养人。
新石器时代,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漆器经历了它最初的繁荣期。
到了战国、汉代,漆树栽培受到重视,漆器生产规模宏大,盛况持续数百年。
战国早期,漆器制作采用木胎,比较厚重。
到了后期,漆器品种丰富,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不仅可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还可应用于乐器、兵器、丧葬用具等,取代了部分青铜器。
所以,尽管当时漆器价格不菲,仍备受新兴诸侯的宠爱。
汉代漆工艺在继承战国风格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地分布也更广。
东汉以后,漆制作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是漆器中的著名品种,它用金银薄片刻成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二三层,再加以研磨,显出金银花纹,最后推光而成。
这种工艺虽然精细费工、材料昂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交相辉映,十分精致。
宋代首创戗金工艺,在漆面雕刻出花纹,上漆后再填以金粉。
元明清时期掀起了漆器制造的又一高潮,官方、民间漆器生产并存且共同发展。
元代,雕漆工艺取得了辉煌成就,堆漆肥厚并采用藏锋的刀法,刻出的花纹丰硕圆润。
这个时期还涌现出一系列技艺卓越的制漆名家如张成、杨茂、张敏德、彭君宝等。
明清两代的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由实用转向装饰领域,形成了包括罩漆、描金、雕填等在内的14大类、近400个品种,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说”的程度。
清代的漆器在明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品种的制作中心和地方特色。
清代漆器还对欧洲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18世纪英国著名家具工艺家汤姆·齐平特曾参考中国漆家具进行设计,并采用上好的福建漆,饰以龙、花草、佛像、塔等纹样,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盛行一时,因而开创了所谓的“齐平特时代”。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品种,漆工艺先传往东亚、东南亚,继而由西欧传到北美,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漆艺绵延传承。
作为一种传统,漆器艺术曾经是中国人观照自然,器以载道的载体。
然而,随着生产方式、文化取向与现代艺术观念的嬗变,古老的漆艺面临着形式与内容,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如何重建现代价值的新的可能性,以及漆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自我定位等,已成为漆艺界必须面对和要做出回答的问题。
与日本当代漆艺形成鲜明对比,目前中国漆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中国漆艺的衰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脱离了实用,漆器缺乏实用性功能,无法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不少老百姓不知漆为何物。
传统漆器行业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需要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并喜欢上传统漆艺。
不结合实用就失去了群众,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楚汉漆器之所以发达,就在于结合生活。
当然要想巩固漆艺的地位,漆艺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审美价值也是必不可少。
我们应该尽快改变对中国漆文化的传统观念和学术偏见。
走出只论其艺,而不谈其器的价值作用,加快现代主义的漆文化发展步伐,冲破大漆艺用占主流的现状,全面复兴和发展现代的漆工艺文化,将现代生活文化的理念融入这个古老文化的血脉之中,使它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永不衰退的璀璨明珠。
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不应该因为科技文明的快速发展而
被忽视,甚至面临消亡,反而它应该在现代高科技的带动下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漆艺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创作,这些作品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理想。
只有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文化中寻求前进的力量,让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生产、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回归生活才能有力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让人们了解大漆之美,进而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质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传统工艺如果用现代的标准来看效率不高,其商业价值也有待重估,它已经退缩到了日常生活难以触及到的角落里,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传统漆工艺刻不容缓。
只有让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生产紧密结合,才能有力推动文化的全面发展。
时代在变,形式在变,市场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中国传统的漆工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鼎盛时期一去不复返。
中国传统漆艺被边缘化,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很难融入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传统漆器日渐式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漆器该何去何从,确是一个发人深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非子.十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