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259个知识点

高中数学259个知识点一、集合与函数概念。
1. 集合。
- 集合的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 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法。
-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A是B的子集,记作A⊆ B)、真子集(如果A⊆ B且A≠ 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neqq B)、相等(A = B当且仅当A⊆ B且B⊆ A)。
- 集合的基本运算:- 交集:A∩ B={xx∈ A且x∈ B}。
- 并集:A∪ B = {xx∈ A或x∈ B}。
- 补集:设U为全集,A⊆ U,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及其表示。
- 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 f(x),x∈ A。
-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3. 函数的基本性质。
- 单调性:- 增函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时,都有f(x_1),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 减函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时,都有f(x_1)>f(x_2),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 奇偶性:- 奇函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于任意x∈ D,都有f(-x)= - f(x),且0∈ D时f(0)=0,则函数y = f(x)是奇函数。
- 偶函数: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于任意x∈ D,都有f(-x)=f(x),则函数y = f(x)是偶函数。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

章节/主题
必考知识点
集合与函数
1.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2.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3.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4.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5.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数列
1.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法2.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及求和3.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及求和4. 数列的极限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同角关系式2.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3.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三角恒等变换5.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1. 向量的表示法(模长、坐标表示)2.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3.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4.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5. 圆的方程与性质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2. 导数的几何意义3. 导数的应用(单调性判断、极值与最值问题、曲线的切线问题)4. 定积分的概念与运算5. 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体积计算)
概率与统计
1. 概率的基本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2. 概率的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3. 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4. 统计方法(频率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5. 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抽样调查、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
立体几何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柱体、锥体、球体)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 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4. 空间向量的应用5. 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1.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一元二规划的实际应用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一)一、函数与极限1. 函数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2)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表格法、图象法、分离法。
(3)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
2. 基本初等函数(1)常数函数:y=c(c为常数)(2)幂函数:y=x^α(α为实数)(3)指数函数:y=a^x(a>0,且a≠1)(4)对数函数:y=log_ax(a>0,且a≠1)(5)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
(6)反三角函数: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反余切函数。
3. 函数的极限(1)数列的极限:设{a_n}是一个数列,如果存在实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a_nA|<ε,那么就称A是数列{a_n}的极限,记作lim(n→∞)a_n=A。
(2)函数的极限:设函数f(x)在点x_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实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0<|xx_0|<δ时,|f(x)A|<ε,那么就称A是函数f(x)当x趋向于x_0时的极限,记作lim(x→x_0)f(x)=A。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是指极限为0的量,无穷大量是指极限为无穷的量。
(4)极限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5)极限存在的条件: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
二、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y=f(x)在点x_0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如果极限lim(Δx→0)[f(x_0+Δx)f(x_0)]/Δx存在,那么就称这个极限为函数y=f(x)在点x_0处的导数,记作f'(x_0)。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高中数学学问点大全一、集合、简易规律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规律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对量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对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对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
六、不等式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肯定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洁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洁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洁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洁几何性质。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数与代数1.1 数的基本概念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实数的分类和复数的基本概念。
1.2 代数表达式理解并运用单项式、多项式、分式和根式的运算规则。
包括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等。
1.3 不等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集的表示方法。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4 函数函数的定义、性质、运算及常见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图像和性质。
了解函数的极限和连续性概念。
1.5 序列与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掌握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计算方法。
1.6 排列组合与概率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概率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
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概念。
二、几何与测量2.1 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掌握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方程。
2.2 空间几何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柱面、锥面、旋转体等常见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2.3 解析几何坐标系的建立和应用。
通过坐标和方程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圆的方程等。
2.4 三角学三角比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2.5 向量向量的基本概念、线性运算、数量积和向量积。
理解向量在几何和代数中的应用。
三、统计与概率3.1 统计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2 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
熟悉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常见概率分布的特点和公式。
3.3 抽样与估计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3.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理解显著性水平、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念。
高考必背最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

高考必背最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一、代数1. 一次函数的性质:直线的斜率、截距和方程形式。
2. 二次函数的性质: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和方程形式。
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性质。
4. 对数函数的性质:底数为正数时的定义、性质与常见公式。
5.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周期、定义域、值域和图像。
6. 数列的概念及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二、几何1.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点、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
2. 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度量、三角形类型和重要定理(如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3. 圆的性质:圆周角、弧长和面积公式。
4. 球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体积、表面积和投影等。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样本空间、概率以及概率的性质与计算。
2. 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
3. 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4. 样本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四、解析几何1. 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表示、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模和方向角。
2. 平面的方程:一般式、点法式、两点式和法向量式等。
3.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点、直线、平面的关系与位置。
4.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距离公式。
五、数学思维1. 基本解题方法和思维:分类讨论、递推法、数学归纳法等。
2. 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等。
3. 数学建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4. 数学问题的模型转化与解决策略。
以上是高考必背的最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复这些知识,做好各种题型的练,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取得好成绩!加油!。
75个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75个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共75个)1.数集与函数:数集的性质,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等。
2.数论与代数: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性质,整式的运算性质,整式的因式分解与化简,多项式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复数的概念与运算性质等。
4.空间几何与立体几何: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空间平面及其方程,空间曲线及其方程,球面的定义与性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等。
5.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二次角与辅助角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三角函数的基本恒等式等。
6.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在三角恒等式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等。
7.数列与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概念及性质,数列的极限及其性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常用数列的极限等。
8.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函数的极限的定义及性质,函数的极限的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及其性质,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等。
9.导数与导数应用:导数的定义及性质,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图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点等。
10.积分与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等。
11.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解法,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等。
12.概率与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频率与概率的估计,统计图表的绘制与分析等。
13.线性规划: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线性规划的图形解法与解的存在性等。
14.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平面曲线的方程与性质,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等。
15.逻辑与集合论:命题与命题的连接词,逻辑等价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与等价条件等。
以上是高中数学高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包含了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复习梳理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复习梳理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复习梳理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制定的且不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集合。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
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是一个确定的整体,因此对集合也可以这样描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组成的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元素a属于集合A,记做a∈A;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做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具体对象,则x 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例如A={0,1,3,4},可知0∈A,6ÎA。
(2)互异性:“集合张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如集合{a,b,c}与集合{c,b,a}是同一个集合。
4、集合的分类集合科根据他含有的元素个数的多少分为两类: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如“方程3x+1=0”的解组成的集合”,由“2,4,6,8,组成的集合”,它们的元素个数是可数的,因此两个集合是有限集。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如“到平面上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于所有点”“所有的三角形”,组成上述集合的元素不可数的,因此他们是无限集。
特别的,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错F,如{xÎR|+1=0}。
5、特定的集合的表示为了书写方便,我们规定常见的数集用特定的字母表示,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数集表示方法,请牢记。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做N。
(2)非负整数集内排出0的集合,也称正整数集,记做N_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为整数集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为有理数集,记做Q。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全部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全部总结一、代数1. 集合与函数- 集合的表示与运算:列举法、描述法,交集、并集、补集。
-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 函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函数。
2. 代数式- 整式与分式:单项式、多项式、因式分解、分式的加减乘除。
- 二次根式:开方、根式的乘除、有理化因式。
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不等式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分数的交叉相乘。
4. 一元二次方程- 标准形式、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 根的判别式:Δ = b² - 4ac。
5. 多项式函数- 多项式的图像:零点、极值点、对称轴。
-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分组分解、十字相乘。
二、几何1. 平面几何-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三角形:边角关系、内角和定理、海伦公式。
-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 圆的性质:圆心角、弦、切线、割线、圆周角。
2. 立体几何-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
-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性质与计算。
3. 解析几何- 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
- 直线与圆的方程: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圆的标准式。
-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 贝叶斯定理。
2.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数分布、直方图。
- 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
- 线性回归与相关系数。
四、数学归纳法- 证明方法:直接证明、间接证明。
-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基础情况、归纳步骤。
五、数列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
2. 级数- 等差级数与等比级数的求和。
- 无穷级数的概念:收敛与发散。
六、微积分初步1. 极限- 极限的概念:数列极限、函数极限。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一、代数基础
1. 整式与分式
2. 多项式运算
3. 因式分解与公式运用
4. 二次根式与有理化
5. 分式方程与多项式方程
二、函数与方程
1.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4. 参数方程与平面向量
5. 不等式与绝对值方程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3. 数列的极限与数列的应用
4.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应用
四、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1. 相交线与平行线
2. 圆的性质与圆周角
3.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4.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5.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计算
五、概率与统计
1.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计算
2. 排列与组合的计算
3. 概率模型与事件独立性
4. 统计图表与统计量
5. 抽样调查与统计推断
六、导数与微分
1.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2. 一元函数的导数计算
3. 导数的应用与函数图像
4. 高阶导数与曲线的凹凸性
5. 微分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数学证明与解题方法
1. 数学证明的基本思路
2. 数学归纳法与递推关系
3. 数学问题的建模与解决
4. 数学解题方法与策略
5. 数学解题的技巧与应用
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是高中数学中的必考知识点大全。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和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为自己的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于高考数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考数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 为其高,3、正方体a-边长,S=6a2,V=a3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5、棱柱S-底面积h-高V=Sh6、棱锥S-底面积h-高V=Sh/37、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2)^1/2]/38、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11、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12、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高考数学必考公式知识点1.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
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完整版)1. 实数和复数:实数是数轴上的所有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复数由实部和虚部组成,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和b 为实数。
2. 幂和根:幂是指数运算,如a的n次幂表示为an;根是幂的逆运算,开x次方根表示为x√a。
3. 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代数运算的基本运算,它们遵循相应的运算法则。
4. 贝叶斯定理: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的应用,用于计算事件的概率。
5.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涉及到图形的性质,如平行、垂直、相似、全等等。
6.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在代数中用坐标表示,可以进行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等运算。
7. 函数:函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常见的函数有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8.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广泛应用于几何、物理等领域。
9. 极限与连续性:极限是指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个特定值时,函数的变化趋势;连续性是指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无断点。
10. 导数与微分: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微分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11. 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表示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面积或曲线长度,不定积分是积分的逆运算。
12. 概率与统计: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13. 矩阵与行列式:矩阵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数的矩形阵列,行列式是矩阵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
14. 数列与数级数:数列是由一个或多个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数级数是数列的无穷求和。
15. 数论:研究整数性质和整数之间的关系,包括质数、最大公约数、同余等。
16. 解析几何:利用坐标表示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17. 空间几何: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18. 数学证明:用严密的推理和逻辑方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19. 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和分析。
20. 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和数值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如差值、插值、数值积分等。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2024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2024一、集合与函数概念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某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的全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
2.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
3.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
表格法:用表格形式表示函数关系。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
二、基本初等函数1. 一次函数定义:形如y=kx+b(k≠0)的函数。
性质:图象是一条直线,k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²+bx+c(a≠0)的函数。
性质:图象是一条抛物线,a决定开口方向和大小,顶点坐标为(b/2a, cb²/4a)。
3. 指数函数定义: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
性质:图象过点(0,1),a>1时单调递增,0<a<1时单调递减。
4. 对数函数定义:形如y=log_a(x)(a>0且a≠1)的函数。
性质:图象过点(1,0),a>1时单调递增,0<a<1时单调递减。
5.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y=sin(x),周期为2π,图象为波形曲线。
余弦函数:y=cos(x),周期为2π,图象为波形曲线。
正切函数:y=tan(x),周期为π,图象为渐近线间的曲线。
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多面体: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如棱柱、棱锥。
旋转体:由平面图形绕某条直线旋转形成的几何体,如圆柱、圆锥、球。
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必考数学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一些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概念。
以下是对高中数学主要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归纳。
一、集合与函数1、集合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2、函数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常见的函数类型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kx + b(k ≠ 0),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ax²+ bx + c(a ≠ 0),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通过配方法可以将其化为顶点式 y = a(x h)²+ k,从而确定其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指数函数的形式为 y = a^x(a > 0 且a ≠ 1),当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减。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形式为 y =logₐ x(a > 0 且a ≠ 1)。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二、三角函数1、任意角和弧度制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单位圆中定义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
3、诱导公式能够利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4、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正弦函数 y = sin x、余弦函数 y = cos x 和正切函数 y = tan x 的图像特点、周期、对称轴、对称中心以及单调性。
5、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和差公式。
6、二倍角公式sin 2α、cos 2α、tan 2α 的公式。
7、解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中的边长、角度和面积等问题。
三、数列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大全高中数学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
掌握高中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对于学生能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中数学的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定义、自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顶点坐标、对称轴等。
3.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等。
4. 对数函数与指数方程:对数函数的定义、性质、指数方程的解法等。
5. 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三角方程的解法等。
二、数列与数列求和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
2. 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3. 数列极限:数列极限的概念、性质,极限存在与计算等。
4. 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
三、三角函数的应用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图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图像、性质等。
2.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3. 三角函数的倍角、半角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倍角、半角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4.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四、数与式1. 数与式的化简与运算:三角函数的平方、倒数关系等。
2. 分式与分式方程:分式的性质与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等。
3. 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指数运算的性质、指数方程与指数不等式的解法,对数运算的性质、对数方程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等。
五、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的定义、性质等。
2. 平面几何的证明与计算:证明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计算题的基本公式与应用等。
3. 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立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等。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状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熟悉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数学必考学问点归纳大全,以供大家参考!高中数学必考学问点归纳大全1、(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留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x-32},{x|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2、高一数学学问点总结: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留意:A?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假如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③假如A?B,B?C,那么A?C④假如A?B同时B?A那么A=B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函数的定义:函数就是一种对应关系,它把一个自变量的集合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集合。
* 定义域、值域和函数值: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值可能取值的集合,函数值就是对应于自变量的因变量的值。
* 单调性:单调递增或递减;严格单调递增或递减。
* 奇偶性:函数关于y轴对称为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为奇函数。
* 周期性:有最小正周期T,则有f(x+T)=f(x)。
2.初等函数* 常数函数、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
* 互为反函数: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当且仅当它们的复合是恒等函数,即 f(g(x))=x,g(f(x))=x 时。
3.函数的图像* 导数: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定义为函数在该点处的变化率,几何意义为函数图像在该处的切线斜率。
* 函数的单调区间:导数恒正则单调递增,导数恒负则单调递减,导数为0则可能有极值。
*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极值包括极大值和极小值,最值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求解时需要用导数或者区间端点代入函数取值比较大小。
二、三角函数1.基本概念公式* 弧度制和角度制:弧度制是通过单位圆上弧长所确定的角度计量单位,角度制是最常用的角度计量单位。
*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换:180°对应π弧度。
* 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
*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2}x+\cos^{2}x=1$,$\tanx=\frac{\sin x}{\cos x}$*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pi$,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pi$。
2.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都是以x轴为轴的周期函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图像分别有一个渐近线和一个极值点。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cos (\frac{\pi}{2} -x)=\sin x$,$\tan x=\frac{\sin x}{\cos x}$*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分别单调递增和递减,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在每一个周期内单调变化。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归纳
1.代数与函数:
-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复合函数与函数的反函数
-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
- 数列与数列的极限
- 不等式与方程的解集
2.几何与三角:
- 各种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 圆与圆的性质
- 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相似、全等等概念
-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垂直、相交等概念
- 平面内的向量与向量的运算
- 空间内的向量与向量的运算
-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空间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
3.数学分析与微积分:
- 极限与连续性
- 导数与微分
- 积分与不定积分
- 常微分方程与解析几何
- 一元函数的极值与函数图像
- 函数的应用与曲线的应用
- 微分方程的应用
- 平面解析几何与空间解析几何
4.概率与统计:
- 随机事件与概率
-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 连续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密度函数
-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直方图与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
以上是高中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每个学校和地区的教学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地的教材与课程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常考知识点总结2 / 11集合函数常见结论熟悉解题小结论,启迪解题思路、探求解题佳径,总结解题方法,防止解题易误点的产生,对提升高考数学成绩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一)常考常用知识点:1.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2,12-n,12-n.22-n2. B A A B A ⊆⇔=⋂若 , A B A B A ⊆⇔=⋃若3. 反演律:B C A C B A C III⋂=⋃)(,B C A C B A C III⋃=⋂)(。
4. “p 且q ”的否定是“非p 或非q ”;“p 或q ”的否定是“非p 且非q ”。
5. 或(∨)、且(∧)、非(⌝)命题的真假 : q p ∧命题 同真才真;q p ∨命题 一假即假, p ⌝与原命题相反6.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二)易错点1、研究集合必须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即三性(确定,互异,无序); 已知集合A={x,xy,lg(xy)},集合y}|x |,0{,=B 且A =B 则=+y x2、研究集合必须弄清代表元素,才能理解集合的实质。
如}|{2x y y A ==3 / 11}|{2x y x B ==,}|),{(2x y y x C ==,}{2x y D ==这四个集合一样吗? 3、当∅=⋂B A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当B A ⊆时,是否忘记A=∅的情况.二、 函数与导数:(一)常考常用知识点:对称性与周期性1. 如果函数()x f y =对于一切x ∈R ,都有()()f a x f b x +=-成立,那么()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2a bx +=(()()2a xb x x ++-=)对称. 2. 函数()x a f y +=,()y f b x =-的图像关于直线2b a x -=(a x b x +=-)对称. 3. 若()()(0)f x a f x a +=-≠,则2T a =.4. )0()()(≠=+ak x f k a x f 若,则2T a =.)0()()(≠-=+ak x f ka x f 若,则2T a =.奇偶性和单调性1、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的特征: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2、若奇函数定义域中有0,则有(0)0f =.(0)0f =是()f x 为奇函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 对于偶函数而言有:()()(||)f x f x f x -==.4、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4 / 115、多项式函数110()n n n n P x a x a x a--=+++的奇偶性 ()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的系数全为零. ()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的系数全为零. 6、既奇又偶函数有无穷多个(但解析式只有一个是()0f x =,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任意一个数集)7、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 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 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8、 若y=f(x)是增函数,则)(x cf y =,当9、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特点是:“同性得增,增必同性;异性得减,减必异性”. 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特点是:“内偶则偶,内奇同外”.10、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增函数;5 / 11[]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减函数.11、你知道函数()0>+=a xax y 的单调区间吗?(该函数在(]a -∞-,和[)+∞,a 上单调递增;在[)0,a -和(]a ,0上单调递减)这可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函数!图像变换1、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像关于y 轴 对称;2、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像关于x 轴 对称;3、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4、6 / 115、|)(|)(x f x f x x −−−−−−−−−−→−轴下方对称翻上去轴上方不变,将保留6、(偶函数)轴对称的图像轴右方关于轴左方图像,然后做出轴上方不变,擦去保留)||()(x f x f x y y y −−−−−−−−−−−−−−−−−−−→−7、形如(0,)ax b y c ad bc cx d+=≠≠+的图像是双曲线,其两渐近线分别直线d x c=- (由分母为零确定)和直线a y c=(由分子、分母中x 的系数确定),对称中心是点(,)d a c c-。
8、分段函数的问题 分段 解决。
导函数1、 导数的定义:()0lim x yf x y x∆→∆'='=∆()()lim x f x x f x x∆→+∆-=∆2、 导数的几何意义:()0f x '是曲线()y f x =在点()()0,P 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3、导数的应用:应用一:求切线方程: 注意区分“在点”处,还是“过点”处; 应用二:求单调性: 注意“正用”还是“逆7 / 11用”。
正用不带等号,逆用带等号。
“正用”步骤:(1)求定义域: (2)求()f x ';(3) 解不等式0)('>x f 、或0)('<x f ;(4)下结论。
应用三:求最值和极值:极值步骤:(1)求定义域:(2)求导数()f x ';(3)求方程()0f x '=的根0x ; (4)列表:(检查()f x '在方程()0f x '=的根0x 的左右两侧的符号:“左正右负”⇔ ()f x 在0x 处取极大值;“左负右正”⇔()f x 在0x 处取极小值。
)(二)易错点1、研究函数问题时一定要先考虑定义域:2、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则()0f x '≥;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则8 / 11()0f x '≤,注意等号。
3、0x 是极值点的充要条件是在0x 点两侧导数异号,而不仅仅是()0f x '=0。
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呀.5、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它的变形,你掌握了吗?(b mnb a b b ana cc alog log ,log log log m==) 6、你还记得对数恒等式吗?(baba =log )对应练习:1、若}4,3,2,1{=A ,},,{c b a B =,,,a b c R ∈,则A 到B 的映射有 个,B 到A 的映射有 个,A 到B 的函数有 个(答:81,64,81); 2、设)(x f 是),(+∞-∞上的奇函数,)()2(x f x f -=+,当10≤≤x 时,x x f =)(,则)5.47(f 等于_____(答:5.0-);3、设函数2(1).(1)()41)x x f x x ⎧+<⎪=⎨≥⎪⎩,则使得()1f x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2][0,10]-∞-); 4、已知1(0)()1(0)x f x x ≥⎧=⎨-<⎩ ,则不等式(2)(2)5x x f x +++≤的解集是________ (答:3(,]2-∞)9 / 115、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在[3,2]--上是减函数,若,αβ 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sin ),(cos )f f αβ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答:(sin )(cos )f f αβ>);6、 已知()f x 是偶函数,且(1)f =993,()g x =(1)f x -是奇函数,求(2005)f 的值 (答:993);7、设()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函数,且()()21f x f x +-⎡⎤⎣⎦()1f x =+,又()22f =, 则()2006f = (答:22)8、若函数)(x f 2sin(3)x θ=+,[25,3]x απα∈-为奇函数,其中)2,0(πθ∈,则θα- 的值是 (答:0);9、若22()21x xa a f x +-=+·为奇函数,则实数a =____(答:1).10、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31(f =2,则不等式2)(log 81>x f 的解集为______.(答:(0,0.5)(2,)+∞)11、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满足)4()(+-=-x f x f ,且当2>x 时,)(x f 单调递增。
如果421<+x x ,且0)2)(2(21<--x x ,则)()(21x f x f +的值的符号是____(答:负数)10 / 1112、作出函数2|log (1)|y x =+及2log|1|y x =+的图象;13、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函数)()()(x f x f x F +=的图象关于____对称 (答:y轴)14、函数()212log 2y x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答:(1,2))。
15、若函数2()log (3)af x x ax =-+在区间(,]2a -∞上为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答:(1,)16、 已知奇函数)(x f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0)12()1(>-+-m f m f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1223m -<<) 17、设0>a 函数ax x x f -=3)(在),1[+∞上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 (答:03a <≤);18、设函数cx bx ax x f ++=23)(在1,1-=x 处有极值,且2)2(=-f ,求)(x f 的单调区间。
(答:递增区间(-1,1),递减区间(),1,(1,)-∞-+∞) 19、函数1)1(32+-=x y 的极值点是 A 、极大值点1-=xB 、极大值点0=xC 、极小值点0=xD 、极11 / 11小值点1=x (答:C );20、已知函数1)6()(23++++=x a ax x x f 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6a >或3a <-);21、函数()3221f x x ax bx a x =+++=在处有极小值10,则a+b 的值为____(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