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的人际定位结构理论--吴银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中的人际定位结构理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们,要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总要结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等。人际关系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关系,它是自人类产生依赖就有了的、最古老的一种关系,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社会生活中人际结构更加纷繁复杂,人际关系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话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实际生活领域里,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心理联系,是一种从交往者主体出发指向不同交往对象的心理范畴上的亲疏强弱错落不同的结构。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具有双重性:一重是角色关系,这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而发生的排除了个人感情的关系;一重是人际关系,这是人们在角色关系的前提下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生的确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关系。当人们作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社会交往中彼此感到满意、引起好感,就会产生吸引倾向的人际关系,反之则会产生分离倾向的人际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起源于西方经济交易理论和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它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换关系,其代表人物是乔治·霍曼斯、彼得·布劳。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就是“一种至少是在两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确实进行着成本和利润的核算,但并非所有的人际交往都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导向,人际交往中同样存在着利益折中和利益让步的情况。而当代中国人关系是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人际关系具有许多独特之处。学者们认为,必须建立人际关系的本土理论模式,以更好地理解和阐释中国人际关系的本土意义。

在有关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研究中,最具概括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人在处理己与群的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 1998. 26—27)

而我认为,每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及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按照心理的亲疏远近,都会有一个人际定位,是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靶形”的圆圈,自己处于靶心,而各种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则在靶形上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可以定义四层,最里面一层叫核心层,也叫亲密层,处于这一层的包括自己的亲人如父母兄弟,和几个少数的核心的朋友;第二层叫中间层,主要包括自己所熟悉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同学、合作伙伴等;第三层叫次要成,主要包括那些不经常往来但认识的人,也就是偶尔见面可以打个招呼的人;第四层叫疏离层,

包括陌生人、有过节的人等其他各种各样的相干不相干的人。如下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定位是以“自我主义”为出发点的,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利己主义,也不同于我们所说集体主义,它是一种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自我主义”,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集体主义的,超出这个范围则是个人主义的。中国人的关系范围往往是有限度的,在“圈子”所及范围内是自己人,圈子以外则是外人。对待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形成“内聚与内耗”或“团结与冲突”同在的矛盾心理与行为取向,中国人对待自己亲疏远近不同的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水的波纹一样,“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例如,在核心层,在亲密的亲人朋友之间是一种集体主义关系,大家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不存在所谓的付出为了什么回报之类的,即便有,也是亲情范围内的,而非工具性的和经济性的,即为了满足马斯洛所说的心理归属感;而中间层,则是工具性的和互惠性的,大家的交往是为了满足各自的某方面的社会性需要,同时又遵守公平原则,注重感情;次要曾则是经济性的往来,大家遵循公平和契约原则行事;最外一层是疏离层,这一层则是不相往来的陌生人。

对照每一层,根据亲疏关系,都有所对应的相处法则,例如对于疏离层,我们奉行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对于次要层,则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对于中间层,则是“能帮就帮”;最核心层,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寄托

精神心灵的地方,我们奉行的原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那些不赡养老人、兄弟相残的事情也是偶有耳闻的,这些人的核心层更小,小的只能容下自己。

通过图,我们可以看出,每往外扩展一层,则圈层可接触的面积也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可接触的人也就越多,从而说明,虽然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但能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也就是那么很少的一部分,能和我们走到一起并成为朋友的更是少数。

从理论上讲,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一是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几个方面。注意的选择是发自非理性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缘分;选择是要经过自觉的努力,确定与谁交往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初步沟通是试图与交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目的是获得最初步的了解,以便知道自己能否与之进一步交往。二是情感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在这一阶段双方的沟通越来越广泛,但不涉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的根本方面,属于正式的交往特征,此时很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三是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上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交往涉及到自我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的表现已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四是稳定交往阶段。在此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更加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只是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在这个心理图谱上,每个人是如何定位他人在自己心目中的“靶形”中的位置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个体在接触到一个人的时候,会首先在心目中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定位,然后依照这个定位去进行相处,在相处的基础上再进行自我评估,校正,然后重新定位,再进行交往,直至双方关系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