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和朋友分享快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和朋友分享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分享能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3.能理解并遵守分享的基本规则和礼仪4.能通过分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2 能力目标1.能够倾听他人分享内容,表达关心和理解2.能够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体验3.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或学到的知识,展示个人特长和能力4.能够以和谐与快乐的方式与朋友相处1.3 情感目标1.建立分享与合作的价值观念,培养乐观的心态2.增强团体意识,学会关心和支持他人3.培养积极参与的精神和表达自己的勇气4.增进友谊,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二、教学内容2.1 知识内容1.什么是分享2.分享和快乐的关系3.分享的基本规则和礼仪4.如何与朋友分享快乐2.2 能力内容1.倾听和表达能力的培养2.分享个人经历和特长的技巧和方法3.分享能够增进友谊的作用和意义4.合作和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2.3 情感内容1.分享的快乐和满足带来的影响2.建立相互关心和支持的友谊关系3.增强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健康向上的心境4.享受分享和合作带来的欢乐和成就感三、教学策略3.1 情境营造在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等,通过情境营造引起幼儿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2 参与活动以小组活动和小合唱等形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友谊观念。
3.3 互动交流设置情境,让幼儿在交流中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加强幼儿的互动交流,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4 体验互动让幼儿在体验互动中领悟分享的价值,从而增进对分享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4.1 第一步:情境导入幼儿园教师讲述小哈和小红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小哈和小红是好朋友,通过分享彼此的经历,交流彼此的感受,他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并能更好地认识彼此。
4.2 第二步:探究分享的含义通过问答、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讨论分享的含义,分享的对象、方式和意义,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幼儿园礼仪教育《分享快乐》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礼仪教育《分享快乐》教案及反思幼儿园礼仪教育《分享快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分享精神,懂得与人分享快乐。
2. 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学会与人交流时的基本礼仪行为。
3. 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团体活动,与小伙伴合作完成任务。
4. 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通过模拟情境表演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乐分享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与人分享快乐的场景,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与人分享快乐,从而增加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2. 礼仪交流教师针对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场景,引导孩子们学会基本礼仪行为,比如问候、致谢、道歉等,通过真实情景演练,强化孩子们的礼仪意识。
3. 团队合作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孩子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和友谊感。
4. 口头表达教师提供不同情境的话题,让孩子们逐步学会口头表达方法,如表扬、感谢、道歉等,通过模拟情境表演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流程设计1. 快乐分享(1)师生互动:教师向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最近一次分享快乐的经历。
(2)教师示范:教师为孩子们展示在分享中的基本礼仪行为。
(3)小组讨论: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快乐的场景,并在组内模拟分享场景,锻炼孩子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2. 礼仪交流(1)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向孩子们展示礼仪交流的重要性。
(2)教材讲解:教师向孩子们讲解基本礼仪行为的意义和要求。
(3)情景模拟:孩子们模拟真实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熟悉基本礼仪行为,加深记忆并提高实践能力。
3. 团队合作(1)赛跑游戏:教师安排孩子们进行小组赛跑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小组合作:教师安排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孩子们合作完成,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口头表达(1)话题讨论:教师提供不同的话题,让孩子们逐步学会正确的口头表达方式。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分享真快乐》3篇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分享真快乐》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分享真快乐》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1. 教导学生理解真正的快乐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真正的快乐与物质享受的区别。
2. 学会分享快乐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材:中班社会教材。
2. 大声语音播放设备。
3. 社会情景图片或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引入1. 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画面,如人们共同欢笑、帮助他人等,让学生表达这些情景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事情中获得快乐?教学步骤二:讲解1. 分享课堂上的快乐:让学生分享他们最近的快乐经历,帮助他们认识到快乐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事情。
2. 制作海报:与学生一起制作关于快乐的海报,包括真正的快乐与物质享受的区别,并强调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三:共同学习1. 故事分享:老师讲述或播放有关快乐与分享的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倾听和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觉得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有什么经历可以与他人分享,让他们也感到快乐?教学步骤四:综合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场景,例如帮助他人、分享食物等,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分享快乐的过程。
2. 制作小册子: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一本小册子,记录他们的快乐经历和分享的方式,鼓励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教学步骤五:总结1. 学生分享: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小册子,并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真正的快乐与物质享受的区别,以及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在学校的快乐经历。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慈善机构,与他人分享快乐并了解他人的需要。
【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分享快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分享快乐》含反思《大班主题教案《分享快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分享快乐》含反思!设计背景本班幼儿在玩具时没有懂得与同伴分享快乐,他们有抢玩具的现象,不懂得相互交换,互相分享,因此在班上开展《分享快乐》主题活动,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觉互相分享的乐趣。
活动目标1.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使幼儿懂得只有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1. 帮助幼儿了解同伴分享的快乐。
2.使幼儿懂得在生活中与他人分享,能享受更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1.布偶:小白兔.小黑兔。
2.请幼儿自带一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
3、录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布偶进行情境表演故事《小白兔与小黑兔》引导幼儿懂得与同伴分享的道理。
(1) 小讨论:为什么小白兔玩得很高兴和很快乐,而小黑兔玩得不开心呢?(2) 小结:遇事应想到别人,不能先顾着自己。
好吃的好玩的就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否则你就像小黑兔一样,得不到快乐。
2、出示各种食品、玩具,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懂得心中有他人才快乐。
(1)启发鼓励幼儿互相分享食品、玩具。
①小朋友你们今天带来了什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与玩具。
②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玩的。
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想吃,也想玩怎么办?引导幼儿把食品、玩具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玩,一起吃。
将食品统一摆放在桌子上,布置成食品品尝会,大家一起互相品尝。
将玩具放在一起,布置成玩具乐园,大家一起玩,让幼儿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
(3) 教育幼儿在生活中我与他人分享、享受更多的快乐① 请幼儿说说:刚才自己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为什么自己只带来一样食品、一样玩具,都可以吃到这么多好吃的,玩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那些东西呢。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共享快乐》
《共享快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学会在集体中分享快乐。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享快乐的过程,学会在集体中分享快乐。
三、教学准备1.教具:气球、糖果、玩具等小礼物2.多媒体:播放《共享快乐》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气球、糖果、玩具等小礼物,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礼物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二)基本环节1.老师讲解分享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2.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分享快乐的?4.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共享快乐”活动:a.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放在讲台上,大家一起分享。
b.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分享的故事,大家共同感受快乐的传递。
5.老师播放《共享快乐》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分享快乐的氛围。
(三)实践环节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共享快乐”实践活动: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最喜欢的玩具”、“我最难忘的节日”等。
b.各小组进行讨论,准备分享的内容。
c.各小组展示分享成果,大家共同感受快乐的传递。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老师进行点评。
3.老师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感受分享快乐的喜悦。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分享的意义时,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作业布置方面,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真正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在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时,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分享快乐带来的积极情绪和友谊的增进。
对话示例:老师:“你们知道小明昨天为什么那么开心吗?因为他和好朋友小华分享了最喜欢的糖果,他们一起吃,一起笑,这样的快乐比一个人吃要甜蜜得多。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享快乐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 1 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分享的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7组,每组4人,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1.灵活处理教材。
《分享的快乐》这课教科书上有三幅图,一是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的场面,二是春游时,一名同学没带水,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是上课同桌没有带彩笔,我应该怎么做?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活动内容。
通过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活动的快乐,取得第一的小队队员因为集体的荣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快乐。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快乐的事情,目的是让他们感觉到当自己快乐时,总是想尽快地与别人分享。
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回归生活,突出课堂的经验性。
本课程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小班主题综合快乐的分享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综合快乐的分享教案反思1、小班主题综合快乐的分享教案反思快乐的分享活动(小班)说一说小朋友,你有了好东西会怎么做?这时你的心里会怎样?你喜欢把快乐的事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快乐吗?听一听:童话故事《小兔真快乐》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回家去。
路上,看见羊妈妈正在地里干活,小兔连忙走上去,送给羊妈妈一个萝卜。
羊妈妈笑咪咪地说:“谢谢你,小兔。
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走着走着,小兔又看见小猪正在放风筝。
小猪玩累了,口渴得很。
小兔连忙跑过去,把另一个萝卜送给了小猪。
小猪说:“谢谢你,小兔。
你把萝卜送给我,我真快乐!”小兔说:“你快乐,我也很快乐。
”小兔回到家里,说:“妈妈妈妈,我把自己的萝卜分给了羊妈妈和小猪,我真快乐!”妈妈说:“你把这件快乐的事告诉了我,我也很快乐!”演一演师生一起表演兔子送萝卜后的开心样子。
做一做1、分享快乐情感:师生共同分享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理解把快乐的事告诉别人,别人也会快乐。
2、分享食物:幼儿按小组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3、表达分享情绪:教师:“小朋友,你觉得这样快乐吗?请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听;或者到操作区去在娃娃头上摆出你的表情。
”《快乐的分享活动》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理解分享是快乐的。
2、有积极的分享行为,感受分享的快乐。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理论分析:“分享”这一概念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要帮88助孩子初步懂得分享是快乐的,并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绪往往不够稳定,不断转换,因此,要让不善于用言语表达的幼儿通过动作、图象等非言语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获得表达的机会。
活动准备:1、通知幼儿带一些食物或玩具来园。
(如一包饼干,一只橘子等)2、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3、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心形叶子,供幼儿制作情绪树用。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共享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共享快乐》教学目标•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了解分享行为的重要性和好处教学准备•一本绘本《共享快乐》•社交能力教具•纸笔等工具教学过程热身活动•引导孩子们互相认识,提供社交能力教具作为帮助,比如情感表情牌,手势指令等。
•分组活动,让孩子们结成小组,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名字和喜好。
阅读绘本1.孔雀姐姐发现了一块美味的蛋糕,但是她不想一个人独自享受美味,于是她将蛋糕分给了其他动物朋友,并且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快乐。
2.导师出示图片或描述一些情境,引导孩子思考在这种情境下应该如何分享快乐。
合作游戏•团队合作游戏,比如六人秉承一根绳,几人共享一个玩具,或者你选我猜,团队解谜等等。
游戏中引导孩子们分享彼此的技巧和爱好,体现团队氛围,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协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生活实践•分享快乐的生活实践。
让孩子们思考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能够带给别人快乐。
比如分享自己的小玩具让朋友玩一下,帮助其他孩子解决问题,给朋友们写一份小纸条或画一幅小画等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幼儿社会关系学习方面的课程。
教练除了绘本阅读环节,还可以使用生活实践和合作游戏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乐趣性。
•在教学准备环节,应该考虑小组活动的分组和组成的组团原则,让孩子们能够互相帮助和合作,提高小组内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考虑使用多种社交能力教具提高幼儿交际技能,比如情感表情牌和手势指令等。
通过这些教具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他人的情感。
总结《共享快乐》教案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阅读、游戏和生活实践,教育孩子们分享快乐的态度和行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走向理解和接受他人。
幼儿园案例:小班《分享快乐》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案例:小班《分享快乐》案例
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较小刚来园几个月,在家里玩具都是自己的,独自玩惯了,现在在幼儿园许多小朋友玩几个玩具,不能独自玩了,所以就出现了抢玩具,争玩具的现象。
为了从小培养他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并感受其中的乐趣特创设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
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
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玩具(为避免幼儿忘记带玩具)
幼儿带来的玩具(提早几天通知家长)
活动过程
展示玩具。
请玩具的主人上台来介绍玩具的来历(谁买的,在哪里买的,什么时候买的)以及它们的玩法(提醒幼儿:别人介绍时要专心听。
)
给玩具分类。
和幼儿一起将玩具作简单分类,例如,请带车子的小朋友上来、请带娃娃的小朋友上来。
最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玩具属于哪一类。
分享玩具。
→请幼儿谈谈玩玩具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幼儿相互交换玩玩具。
(交换玩具时提醒幼儿相互道谢,老师并及时夸奖幼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很棒!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教学反思
让孩子把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其他的孩子分享,一起感受共分享玩具的快乐!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学习与人分享事物,是踏入群体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好方法。
学习经验延伸:
★日常活动︰可设定每周五为“玩具分享日”,让幼儿在游戏时间将来带来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亲子活动︰设定一个活动日,请家长带自己小时候玩的玩具来园介绍和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朋友分享快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朋友分享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朋友分享快乐教学设计》是一堂围绕幼儿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提升展开的探究活动。
本堂课程针对社会性情境,以幼儿原有的知识作为引子,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分享快乐来促进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团结合作,从而提高幼儿自我表达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我,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2.培养幼儿分享和感恩的意识;3.提高幼儿言语能力,训练其发表言论的能力;4.促进幼儿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与表达通过自我介绍、自我描述和自我描绘等形式,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表达,慢慢了解自己和他人。
2. 分享快乐幼儿围成一个小圈,每个人讲述自己的快乐事情,既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大家都用愉悦、活泼的语调来说。
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是一件大事,但必须是自己经历过的。
附加提示语句:发生了什么事情,怎样让自己感到开心,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等。
3. 反思与讨论反思与讨论中,幼儿要找出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讨论小组中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让幼儿了解团队的意义,统一团队方向。
课程整合评价方式,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谈举止和展开的「分享快乐故事」,从而总体评价幼儿的思维状态、表达能力、感性认识、团队精神等方面。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舒缓了学习压力,全方位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听的过程中,我飘忽在幼儿的言语之间,感受着他们个性而独特的魅力,我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激发个体的想象能力和自我的认知度,并在儿童生活中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在分享过程中进一步感悟互相宽容理解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和睦的快乐。
总之,作为一位幼儿教育者,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和谐幸福”的课堂氛围,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大班主题分享快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分享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本学期,我担任了幼儿园大班的班主任。
在前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幼儿们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意愿,我决定设计一个主题分享的快乐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幼儿们了解“主题分享”是什么,主题分享的作用是什么;2.培养幼儿们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3.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增强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1.增强幼儿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通过合作,让孩子们体验分享和被分享的快乐;3.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4.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趣味学习氛围,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学习也可以很轻松、很有趣。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竞赛、观察、讨论等,以激发幼儿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2. 学习主题学习主题是“我想分享”,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分享自己的体验、经历、感受、见解等。
3. 教学流程(1)游戏环节在第一节课中,我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建立起新朋友关系,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游戏规则如下:1.孩子们在班里找到与自己生日相同的同学,两人握手交朋友,然后比较彼此的姓名;2.然后与彼此的合作伙伴合作,完成一个班级任务——制作一个装饰艺术品,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乐趣;3.在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有机会向全班展示自已的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注和被认可的快乐。
(2)引导孩子选择分享主题进入学习环节后,我适时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分享的主题,并帮助他们构思分享内容、整理思路、梳理口语表达。
同时,我也在教室中悬挂“分享主题”的大海报,鼓励孩子们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3)分享环节分享环节是本次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幼儿们期待已久的时刻。
在分享环节中,我鼓励孩子们通过自由、有序、积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主题分享。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分享快乐》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分享快乐》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分享快乐的意识和习惯。
2.提供幼儿展示自己乐观积极的一面的机会。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多种途径,引导幼儿理解快乐的含义,并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快乐兔子的故事》。
2.彩纸、颜料、画笔等。
3.音乐播放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约10分钟)1.和幼儿一起唱《快乐歌》。
2.以“快乐”为中心,让幼儿自由说出与快乐相关的词语。
步骤二:教授新知(约15分钟)1.通过故事书《快乐兔子的故事》介绍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2.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幼儿对快乐的理解,并引导幼儿提出分享快乐的方式。
步骤三:游戏互动(约2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快乐接龙》:每个幼儿轮流说出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然后接龙说出下一个幼儿快乐的事情,直到所有幼儿都有机会参与。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并互相鼓励。
步骤四:创作活动(约30分钟)1.给幼儿准备彩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2.让幼儿用彩纸和画笔制作“快乐”的标志物,例如笑脸、彩虹等。
3.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作品背后的快乐故事。
步骤五:总结反思(约10分钟)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2.向幼儿提问,询问他们今天有何收获,是否体验到了分享快乐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分享快乐》作为主题,旨在通过游戏和创作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快乐的含义,并培养他们分享快乐的意识和习惯。
在导入环节,通过唱歌和讨论让幼儿初步了解快乐的概念,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授新知环节,通过故事书的引入,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分享快乐的方式,如与朋友一起玩耍、给他人送礼物等。
在游戏互动环节,通过《快乐接龙》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分享快乐的经历,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创作活动环节,幼儿通过制作标志物,展示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和表达。
小班社会《分享快乐》教案
小班社会《分享快乐》教案一、课题:分享快乐二、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有关“分享快乐”的相关概念,如:“快乐”、“善良”、“友爱”等;2)理解、体验关于“分享快乐”的重要意义;3)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来分享快乐。
(2)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分享快乐”的学习,培养做好事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形成爱心分享、友善待人的优良品质;3)养成友谊、情谊、亲情相互分享的良好伦理习惯。
2、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分享快乐的话题,让学生们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谈论自己的分享快乐的理解,并重新认识这一概念。
(2)导入:展开一场关于“分享快乐”的小讨论,前几项目组介绍他们的分享快乐的理念,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交流分享快乐的做法。
(3)训练:1)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分享快乐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2)开展综合性分享快乐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快乐、学会分享快乐。
(4)联想课堂小结,让学生们总结当日的学习,反思当日的实践活动,并以最初的话题开始本节课逻辑回归,回归到本节课的话题——分享快乐。
(5)实践:将课堂学习变为实践,让学生们在课外以分享快乐为主题,比如做一份志愿者服务、随手关爱他人等来给他人以实际帮助,发自内心地鼓励和帮助他人,学会以善良的心去包容他人,创造一个充满快乐的社会。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组织及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灵活设置,旨在用游戏趣味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新感受,尤其是在训练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们正确而愉快地学习和体验分享快乐。
教学过程中,有及时的指导和督促,使学生们发现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该课程从探究角度出发,把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用新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分享快乐,体验快乐,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分享,不仅让学生们提升综合素质,更能培养社会责任感,拥抱快乐、幸福!。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4篇
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小班公开课社会教案《分享的快乐》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并能够以身作则,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1. 理解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2. 学会以身作则,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2. 课件或故事书《小狗和小猫的故事》或相关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分享的快乐”。
2. 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是什么意思?分享能给人带来什么?Step 2:导入新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或阅读故事书《小狗和小猫的故事》或相关故事书籍。
2. 教师讲解故事的内容,重点强调故事中小狗和小猫的乐于分享的行为。
3. 结合故事情节,向学生解释“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分享可以让别人感到快乐,也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Step 3:概念讲解(10分钟)1. 让学生讨论和总结什么是分享。
引导学生说出分享的含义,如与他人分享物品、时间、知识等。
2. 教师解释“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并介绍“美德”的定义和价值。
Step 4:示范与实践(10分钟)1. 教师以身作则,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例如,分享自己在假期中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开心时光。
2.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3.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后,学生可以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快乐经历。
Step 5:总结(5分钟)1. 整理分享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时,尝试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 下节课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故事的引入,让学生明白分享的快乐是一种美德;2.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3. 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了学生对美德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反思[五篇材料]
幼儿园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反思[五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园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反思《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分享真快乐教案反思!(1)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分享真快乐》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具食物或图书等)或快乐的事与小伙伴分享。
2.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验分亨给別人和日己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1.幼儿提前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如一个玩具,一本书等布置“我喜欢的……”展示台。
2.《一粒谷子》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收集幼儿在家中以及幼儿和同伴分享的照片做成课件。
3.幼儿学习资源1第14-15页。
活动过程1.参观“我喜欢的……”展示台,请幼儿介绍自己最欢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教师出示一袋谷子,告诉幼儿是小鸡要分享给小朋友的,幼儿打电话感谢小鸡,引出活动。
3.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知道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
提问:小鸡贝贝在院子里找到一粒谷子时,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贝贝的同伴吃到谷子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贝贝的心情怎么样?我们该像小鸡贝贝学什么?教师小结:小鸡贝贝有好东西总是愿意与同伴分享,分享就是有了好吃的和别人一起吃,有好玩的东西和别人一起玩,分享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4.“我会分享”实践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分享自己的玩具、图书。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分享中学说礼貌的语言,如,请、谢谢等,分享中要爱护别人的图书玩具,玩完了及时还。
5.教师及时将幼儿在活动中分享的情境拍成照片进行回放,感受分享的快乐,同时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6.教师和幼儿讨论在班级中建立“分享角”继续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延伸1.午饭时请小朋友吃米饭,分享小鸡的礼物。
2.阅读幼儿学习资源1第14-15,并鼓励幼儿在家将自己的物品与家人以及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
分享的快乐教学反思课堂虽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教学反思却是教师成长的必需一步,这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完美一些,特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反思:2、本节导入是由色散实验的演示,三棱镜实验引入光的色散,使学生知道太阳光可被分解成七色光,这一实验没问题;接下来就是观察现象,由于效果不是很明显,导致是哪七色光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没有直观看到现象好。
4、关于课本实验,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做,而是可做的就做,不可做的可不做;或者是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就要做,说明不了问题或不能准确说明问题的就不做,这是一个大原则,也是我这次讲课得出的经验。
5、本节的实验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自己的感觉是过于仓促,时间较紧,练习题在课堂上没有得给学生巩固。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好。
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本节内容的,学生普遍显得比较兴奋,导入实验很感兴趣,这也许可以说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开学已经有段时间了,江楠的情绪依然不稳定,有时还会哭泣。
经过半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小朋友都因为再次回到幼儿园而感到高兴,只有江楠小朋友每天还是红着眼睛来幼儿园的,这让我感到很焦虑。
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案例一:吃点心时间到了,今天我将饼干都倒在一个盘子中,让孩子们坐在桌子边自己拿饼干吃。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开心地吃着饼干。
只有江楠哭了,我不知缘由,上前询问,可是江楠低头不语。
孩子们陆续吃完点心离开桌子,江楠依旧低声哭泣。
当第一组桌子只留下江楠一个人时,她迅速将盘中剩下的饼干全部拿在了自己手里。
案例二:由于江楠一直要哭所以我对江楠的关注特别多,也因此形成了江楠对我的依赖。
今天在游戏时,丫丫可能累了,走到我身边要我抱,江楠看见了连忙走过来拨开丫丫的手,丫丫也毫不示弱,两人顿时“大打出手”。
案例三:午睡时,江楠拿出带来的新被子,我上前与她开玩笑:“江楠的被子真漂亮,让老师也盖一盖吧!”说着我把被子朝自己的身上拉了一把,这引起了江楠的不满,她一把将被子拉回。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分享真快乐》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分享真快乐》
教案1:《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幸福感和快乐的概念。
2. 认识到分享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增强自我满足感。
教学内容:
1. 幸福感和快乐的定义。
2. 分享快乐和幸福的好处。
3. 如何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以及他们觉得什么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和幸福。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幸福感和快乐的概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 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近期的快乐和幸福事件,并让他们讨论分享和被分享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整个班级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内容。
4. 反思(10分钟):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个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分享自己快乐和幸福的好处,以及分享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学反思:
这堂课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增加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学生也通过听他人的分享,理解了分享对他人的影响,培养了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这样的课堂设计有助于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分享快乐多》含反思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分享快乐多》含反思【--中班社会教案】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共享欢乐多》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情愿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共享,知道共享能交到更多的伴侣,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社会活动《学会共享欢乐多》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共享能交到更多的伴侣。
2、情愿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共享。
3、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育小朋友英勇、活泼的共性。
【活动预备】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二、基本部分1、宁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老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老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情愿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绝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情愿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3、仔细看动画,启发思索,老师提出如下问题:(1)故事告知我们什么是共享?(2)宝宝学会共享了吗?(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当怎样与好伴侣一起共享?4、小朋友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依据本班级小朋友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小朋友已有阅历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老师总结:故事告知我们:共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共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伴侣。
5、图谱演示老师出示两张图片并叙述图片故事,让小朋友推断对错并说明缘由。
老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共享是件欢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伴侣之间共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共享小朋友园欢乐!三、结束部分、嬉戏互动。
嬉戏名称:《我会共享》嬉戏预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嬉戏玩法:分组嬉戏,老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舞小朋友学会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享快乐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 1 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分享的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7组,每组4人,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1.灵活处理教材。
《分享的快乐》这课教科书上有三幅图,一是同学们共同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的场面,二是春游时,一名同学没带水,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是上课同桌没有带彩笔,我应该怎么做?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活动内容。
通过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活动的快乐,取得第一的小队队员因为集体的荣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快乐。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快乐的事情,目的是让他们感觉到当自己快乐时,总是想尽快地与别人分享。
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回归生活,突出课堂的经验性。
本课程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
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本节课由拔河比赛中作为基石将学生引到快乐,体验分享的快乐上来。
让学生回
忆自己印象中一些记忆深刻的快乐的事,仍然围绕着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这些事,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在快乐的时候总是想尽快地让别人知道,而那时,听你倾诉的人也会跟随你的心情也很快乐。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很寂寞,通常都是自己玩玩具、看书等等,但今天,他们和同学们一同活动,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同玩自己喜爱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这就是分享,原来分享也很快乐,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3.主动参与,大胆活动,体验快乐。
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
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拔河比赛,让他们在其中体会快乐;得到奖品的同学在品尝橘子时分给小组同学,分享快乐;互相欣赏自己喜爱的物品,感受分享的快乐。
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应留给孩子一定的活动空间,主要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物品与他人交流,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欣赏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交流的快乐,感受到给予是一种分享与共享,是一种增值的快乐。
学生通过活动,不仅仅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与人分享,更主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快乐,只有快乐,他们才会更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整节课,都是全班同学在共同活动,并且使他们自己在活动,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通过活动,孩子们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
4、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评价,以鼓励的发展性评价为主。
正确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具有强化与教育功能。
教师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和肯定,强化了其积极因素;对于学生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使他们明确了努力方向,这样,评价对学生就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
比如本节课同学们的拔河比赛之后,对于获胜组我们给予祝贺,但没有获胜的同学会很遗憾,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快乐情绪,这时,我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只要你们努力,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并告诉他们要有能承担挫折的勇气,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面对失败,不断地总结经验,这样才会成功。
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快乐的事,这样,其他的孩子们就又会回到快乐中去。
孩子在说快乐的事情时,当他们说到自己或集体的某种荣誉时,我都会向他们表示祝贺,让他们体会到大家与他们一同分享快乐的感觉,自己也很快乐,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及时的评价,恰当的指导,交给学生一定
的为人的道理。
在整个活动中,我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生动性、活动性、生活化,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 2 1、灵活处理教材。
《分享快乐》这课我打算2课时完成。
在第一课时安排上,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第三环节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这一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2、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
因此,我让学生在课余将带来的物品统一归类。
如生物角、图书角、收藏角等。
再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3、主动参与,大胆活动。
新课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这也形成了共识。
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交流物品,分享快乐;看课件,体验快乐;小记者行动,感受快乐。
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快乐教学反思3 今年第一次接触生命教育课,拿到课本时“劳动创造美好人生”“快乐与人分享”“改变我的想法”……那一个个标题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怎样上好这样的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引领方向,如何创造生命教育课的优质课堂?这些问题一直是我探索的内容。
当一遍遍研读生命教育课的课程标准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让我逐步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现结合《快而与人分享》一课谈谈我对创造生命教育优质课堂的一点感悟。
一、灵活地处理教材,为优质课堂奠定基础。
标准中指出:“生命教育教材不仅是作为知识载体让教师讲授的,更主要的是教师启发学生开展活动、体验的工具。
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时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生命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及身边的人和事都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以增进课程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因此,《快乐与人分享》在课时安排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地安排分享喜欢的物品,感受快乐这一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与他人分享
快乐的感受,体现了地方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培养与人合作意识,这是人与人共存的需要。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氛围,实现优质。
课标指出:生命教育课程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转换自身角色;要虚心、耐心地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与之对话;对学生倾诉的隐私和悄悄话,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要建立一种民主、宽容、愉悦、互助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产生归属感,进而激发其生命潜能,促进其生命健康成长。
在这堂课设计中,我不仅考虑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多的考虑是主体参与的广泛性。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暖身活动,体验快乐;摆脱烦恼拥有快乐之旅;赠送快乐卡,感受快乐。
还在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拓展,体现创造性。
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学生学会探究,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也感受分享的快乐。
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与别人分享了快乐,也都收获了更多的快乐。